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稿经验

投稿经验

投稿经验
投稿经验

四.我的论文生活

本人现在5篇SCI,两篇IEEE TRANSACTION/JOURNAL (regular) paper,两篇IF=1.2*,一篇IF=0.8*.一个专利,两个应用证明。还有5篇SCI在审,IF分别为2.3*,0.5*,0.5*,0.4*,0.4*。所以我自认为在博士期间做的还可以,再加上博士期间做了太多的秘书工作,同时接手的项目自己独立完成,还是我以前没有接触的领域,也是实验室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所以我自己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理工同窗面前我是非常普通,甚至不入流的学生之一,不过我希望把我一点经验分享大家,如果对于学弟学妹有一点帮助,我就非常开心了,如果没有帮助也请各位大牛不要见笑。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写论文的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强啊。首先我们应该从我们自己本身着手。博士与本科和硕士相比都不同,而且是根本上意义的不同。打个比方,如果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能够非常快速的解决,并利用各种方法。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完全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一直到硕士戛然而止。博士突然让我们思维方式出现了一个转变,这是很难的。这种原因可能因为我们小学到硕士一直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培养,到了博士我们学习西方思维方式培养,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

博士不会在告诉你,你需要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而是在于你是否能发现问题。我们一直的教育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国的学生,特别是在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非常强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缺少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不善于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我们觉得陌生的问题,我们喜欢解决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使用别人提出的方法,按照别人的思路。不能说孰优孰劣,但是在现有的博士培养体系下我们是处于劣势的。郑强教授说得对,如果找不到与自己发现问题相关的参考文献,通常我们都对自己的发现先产生怀疑,极度的不自信。

我们需要在别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个同学会说,某某领域已经做烂了,没有东西做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把你放着一个新的领域,你还是不行。因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你没有发现问题。这个劣势在工科中尤为突出。这样我们在读某篇论文或者某位牛人的大作的时候,读完了直呼精彩,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这篇论文的问题在哪里,有没有限制条件,我们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在我们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也是我们有目的的资料收集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发论文的时候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思路对也好,不对也好,方法对也好,不对也好,除了结果不同以外,其他都是一样的。过程都是痛苦的,甚至会因为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知而感到深深的惭愧和不能接受。

上面的论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而空,该不懂还是不懂,该写不出来还是写不出来,没有办法,这个就是思维的问题。那么上面从自身入手,我再给出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方法。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结果。

如何获取外界资源。我看论文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论文中很多观点我看不懂,而且这些观点在论文中没有任何的解释,让我摸不着头脑,所以我会给论文的通信作者写信咨询。我的经验是别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不喜欢Share,只喜欢require。下面我附上一封我写信请教问题的模板。

Dear and respected Prof. ***

I am very sorry for troubling you, but can I ask you a question relevant to your paper?

My name is **, a scholar of **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My research field is ***. As studying about this topic, I found your research paper "********", Journey name, volume, number and pages, being very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for my study, but I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when I tried to solving (the question) using your algorithm. The question is …….

I am very sorry for troubling you, and I feel very ashamed due to my ignorance. 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 my mean and being a leading scientist will guide me with proper guidance.

Thank you very much!

*****

Waiting for your email.

Seeking Regard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P. R. China.

当你写这封信给国外大牛的同时,你要知道你代表的是中国,所以宁可不联系也不要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影响。如果有同学真的因为我的提示而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那么我真的是罪过,希望我理同学能够多注意,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同时希望大家别把帖子转出去,就在联盟上存在吧,取之理工,还之理工。

下面是意大利一位科学家给我的回信,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学家,2001年意大利总统金章获得者。

First of all, I apologize for my very late answer: my time was all sold-out, because I was editing a book on Homeland Security (I also authored 2 out of the 11 chapters of the book). Please forgive me, and let's go now to your mail.

Geologists agree that the effect of natural forces, as wind, rain, solar illumination, cold and hot weather, etc., over the planets is to shape their surfaces according to the **. This is true on the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also over the Earth, provided that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y is negligible compared to the natural forces. As a matter of fact, describing the shape of a city with a ** distibution is nonsense. If the shape of natural surfaces is gaussian, and according to geologists it is true, why using othe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mainly the gaussian one? My answer is two-fold, first of all, because it is represented by exponential functions, easy to manage analytically and also because the ** is not easy to swallow.

Conclusion. Your question makes sense, but the answer is that there is no connection between gaussian and ** distributions. Choice of the latter seems to be physically appropriate; choice of the former is convenient to generate papers, that nobody reads, but their number may play a role in the career of the person.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background on **, I suggest you to give a glance to the book: ****** Best wishes for your studies, and kindest regards ******

大家不要急于和对方要code或者data,因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是不会给你的,所以还是要多交流,目的单纯一些,就是请教问题,随着交流的深入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不要一开始就让人觉得你非常的贪婪和有其他目的的,这样不是好的行为方式,不容易被别人接受,也不是一个好的品格。我后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美国NASA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某个实验室合作得到的数据,该数据是不公开的,国际上只有一个很小的圈子科学家在用这个

数据做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主要是这一个权威的数据可以用,所以我认为我是幸运的。也为我的毕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我身边没有人知道这个数据的价值,但是我自己知道。

说过博士思维的主动发现问题和如何向国外学者求助的问题以后,要涉及到如何投论文了。投论文过程中coverletter和response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下面给出两个我的模版。

Coverletter(第一次投稿)

Dear Editor: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name)”,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ey name)”.

In this work, we first propose …..(Mainly from abstract).

We hope this paper is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 n “**** Journey name”. We deeply appreciate your consideration of our manuscript, and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Sincerely yours,

A and B

Coverletter(大修或者其他意见以后投稿)

Dear Editor:

We want to thank you from the depth of our heart for your work. Th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our paper entitled “******(paper name)” (ID: ******) given by you, associate editor and reviewers are very helpful and encouraging for us.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e have corrected our manuscript which we hope meets with your approval. We truly appreciate the considerable effort you’ve spent on reviewing our manuscript.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Sincerely yours,

A and B

Responseletter

Please accept our deepest gratitude for associate editor and reviewers for their useful suggestions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which are more valuable and helpful for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of our manuscript qualit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 This report summarizes our detailed response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being written in italic, while our answers begin with “Response” and end with a black square.

Comment 1:***

Response:****

如果某个审稿人对你accept,你怎么回答呢?

We sincerely thank the reviewer #1 from the depth of our hearts for accepting and recognizing our work.

下面我们给出经常用到的回复审稿人的语言:

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arefully reading of the manuscript.

2. We very much appreciate your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kind advice.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suggestions of reviewer:

3.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useful comments.

4. We thank the reviewer for raising this issue.

5. Thank you for this comment.

6. Thanks for raising this important point. Per your suggestion, we have added a new relational REF. 13 in the manuscript.

7. We greatly thank for your suggestions.

8. Thank you for this valuable comment.

9.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pointing out my mistake. We have modified it accordingly.

10. We greatly thank for your suggestions. As your important suggestion, we have rewritten the description on…

1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advice.

12.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pointing that out.

13. According to your kind suggestion we have deleted the word “**”. The word “**” is excess in fact.

14.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advice.

15.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advice and we have corrected it.

16.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advice and we have corrected it.

17. As your kind suggestion we have deleted the word "**"

18. Thank you very much and we have corrected the word according the kind advice.

上面基本能够包括大部分论文投稿和审稿中所涉及到的固定模版。

不过同学可能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论文的时候英语不过关。我告诉大家我考英语六级考了7,8次才过,427。是一个山沟里出来的,英语极差。但是上面发的论文都是我独立完成的,没有任何人的帮助。当然是有一些小窍门了,我也告诉大家吧。

首先我们确定我们需要写什么东西,这个是最基本的。我首先挑一篇我觉得写的最精彩的,而和我思路比较接近的论文开始改句子,特别是引言的部分,大部分内容保留着,但是全部将句子改掉,然后加入自己的少量研究内容,就成为了一篇自己论文的引言,这里不涉及到抄袭问题,因为即使论文查重也不会有问题,其实只要把问题说清楚,说对。引言本来就是问题的发展脉络,不可能有发展进程描述方面的创新的。老外也不会在意你引言和摘要部分有些生硬和脱节的。但是改句子和增加句子也成了主要矛盾了,怎么改句子呢?英语不会写啊,肚子里一肚子话说不出来啊。我也想出了办法。我将几个关键词放到google scholar 中搜索,看看别人是怎么阐述类似观点的,别人使用了哪些句型和词语,然后在换掉一些关键词,自己在增加一些关键词,再搜索,就这样一点点的查就把一个个别人论文中凑出来的句子应用在自己的论文中。而需要强调的是关键在于论文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借鉴思路,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千万不能抄袭。

例如:最常用的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 field。

这样将play a role 带入google scalar 中我选出了C plays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D field. 一点一点做,别嫌麻烦,就能做出一篇精彩的论文。

五.我的论文送审和答辩路

我的论文送审及其曲折,闻所未闻,不是我们实验室出来的根本理解不了我们的pain,理解不了我写的文章中文字的情感,所以我也不想写了,感觉没有意义。转折点事我出现在某个人面前,嚎啕大哭,我的送审路这样改变了。涉及的人太多,层次太高,压力太大,不写了

分享两篇SCI发表的经历(cover letter、response letter)

分享两篇SCI发表的经历 三年前对于我来说SCI就是天书一样,在我踏进博士的门槛后我以为自己进入了地狱,也纠结也彷徨,整天刷虫友们对于博士、SCI的帖子,我选择了虫友们鼓励的那一部分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我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当然那是积极的坚持。在好几月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今天早上收到第二篇的接收通知后,我便想今天一定要在小木虫上谢谢那些给予我帮助的虫友们。 话不多说,我把自己这两篇投稿的经历与大家共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用处。 第一篇发表在Fitoterapia Cover letter Dear Editor Verotta: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manuscript entitled "××××××题目" by ××××××所有作者姓名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of Fitoterapia. All authors have read and approved this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nd due care has been taken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work. 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as it is the first time of ××××××研究的精华所在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reconsidering our revised manuscript for potential publication in Fitoterapia.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Jinhui Yu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phone and fax number, and email address. 地址、学院、学校名称 Phone: + 86×××××× Fax number: + 86571××××××

公司投稿文章

有没有想过,也许一辈子你都是个小人物 中小学成绩一直很出色,但也不是惊天动地的神童。 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也不是清华北大。 进来后发现身边的人都挺挫,其实自己也不过这么回事。 毕了业,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单位, 拿着固定的收入,住着租的房子或者公司宿舍。 努力个三五年工资涨到五六千,好点的八千上万? 攒钱贷款买了房,娶了妻,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的一个角落里有了一个自己的洞。 若干年后买了一款大众的不能再大众的大众车。 原来,这就是自己的未来。 20年的梦揭开就是这个样子。 像以前一样,你每天还会上网。 你发现你不是新闻网站首页的那些风云人物,你没有能力影响一个时代,甚至一群人。 还有童年时代就开始喜欢的名车跑车,依旧只能看看。 也没有那样一个闪耀的舞台,舞台下是为你欢呼的追随者。 你曾坚信你会成为国镓栋梁,甚至在一个危急时刻为国捐躯,可你只能自嘲报国无门。 你曾以为自己会走遍世界,眼看奔3了却还没出过国,甚至没爬过泰山登过长城,没有见过黄河。 你以为终会有一个赏识你的女孩跟你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女孩却比你想的实际和虚荣。 那些小时候小心翼翼保留下来的书信、磁带和玩具,原来只是扔在一个角落,却怎么也记不起珍藏的初衷。 你听见梦想破碎的声音,却无从拾起。你依旧还在等待,却不知道等的是什么。世界改变了我们,能改变世界的却不是我们…… 这些话很真实,真实的在自己看到的那一瞬有种错裂的感觉。好像追逐注定是一场梦,梦想里梦和想注定都是空。我们很多的人都是这么的平凡,没有大智大勇,没有太大的举动,平凡的在这人海之中渺小的不显眼,而曾经我们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好像自己就是为了某件大事,某种变革而来的。最后,无奈的发现,最大的事就是生存,最大的变革是自己。 慢慢的,我们的迷茫没有了,乐观也没有了,慢慢的清醒了也悲绝了,在这渺小而又广阔的世界里紧紧的守护着心灵的那一小块天地。破碎的东西没有办法再拾起,即使拾起了也再变不回原先的模样,我们望着满地的碎片,折射出七色的光辉,那一刻有种东西在眼眶里打转,原来都已回不去……那些往事,那些记忆,注定都与这时间成为了一段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片段。 然后,在这平凡而狭小的世界里,慢慢的熬尽残余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人生了。在我们即将渐行渐远的路上,一个转身就被这庞大的人流淹没了,然后很容易在漫无边际的人流里找不到方向,只好随着潮流怂恿着前行。这时的我们,还有没有自己?

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

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 新人第一次写书,第一次投稿给出版社,都是不容易的,第一次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给新人投稿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 新人如何投稿给出版社 1.从哪能找到这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 可以根据你的图书选题类别选择相符的出版社,直接去各出版社的官方网站寻找。不过出版社还不算是一线的书籍运作者,图书公司才是在前线战斗的,稍后会讲到出版社与图书公司的关系,先介绍下各领域内做的出色的出版社。 文学社科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三联出版社。 学术类:商务印书馆,三联出版社。 外文译作: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经济管理类: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实际上,很多出版社是不用自己征稿的,由于中国特殊的出版政策,严格审批,限制书号,只有特定的出版社可以拿到书号,只有出版社可以开具图书印刷委托书,有了委托书印刷厂才能开机印刷,有个书号才能算是正版图书,进入正规渠道销售。为什么个人无法申请到书号?而大多数民营的图书公司都是无权的,所以只好和出版社合作高价购买书号(实际上书号的获取是免费的),而民营的图书公司或图书工作室其实是一线的图书策划运作者,出版社与图书公司本质上是体制内体制外的区别。

合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买书号独立发行出版和直供给出版社出版。 买书号独立发行出版,要将成稿给出版社,以出版社的名义代申请书号,书号下来,图书公司交钱买,一般最低的是4k-5k。剩下的工作由图书公司完成,印制前再去出版社开具一个印刷委托书,出版社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图书和版权页都会印有出版社的名字,但是发行等都由图书公司完成,当然收入也是图书公司自己的。 直供给出版社卖版权出版,与独立发行的唯一区别就是把书籍印制出来后以最低折扣价卖给出版社,比如4000册不退货,然后由出版社卖成品书,加印再单算折扣,出版社的营销和销售的收入都与图书公司无关。 出版社都在做什么呢?等着无数的图书公司给他们送稿件,审稿,送批,书号。

SCI审稿及写作经验

第一次在这里发帖,和大家交流一下SCI审稿经验,希望能对大家论文写作和投稿有一定参考价值。以前以为审稿都是盲审的,没想到居然能看到所有信息,包括作者名、manuscript I D、s t a t u s、t o t a l t i m e u n d e r r e v i e w等,非常详细的信息。首先来看一下整个审稿流程:首先登录c l e a n-s o i l主页,看到如图1,选择r e v i e w e r c e n t e r,看到的界面如图2:注意3所指的红色字体,编辑要求审稿人严格控制文章质量,有70%的文章要遭到淘汰;点击1所指的view submission可以看到该文章的全部内容;点击2进入审稿意见编辑页面如图3:注意箭头1处的提示,编辑好审稿意见以后要及时保存,特别是长时间没有操作以后系统就会自动推出,没有保存的话,编辑的东西就没有了;箭头2处instructions下面可以看到操作指导;箭头3处details下面是文章基本信息;箭头4处score sheet下面是编辑审稿意见的地方;注意箭头5处,点击HTML可以看到网页形式的论文,点击PDF可以看到pdf格式的论文,点击supplementary files 可以看到supplementary files(如果有的话),点击original files可以看到作者提交的原始doc文件或其他格式的图表等(这里提醒大家尽量提交不带原始数据的图来保护自己的数据,例如origin做的图最好以期刊接受的形式导出来直接提交,或导出来后粘贴到word里再提交,不要直接复制page粘贴到word里,因为这样的话双击你的原始图片就能看到你的数据信息了)。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及投稿导引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 及投稿导引

主要内容
一、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
?理性关注核心期刊 ?什么是核心期刊 ?中国科研评价常用核心期刊
二、核心期刊投稿导引
?有的放矢投稿 ?快乐轻松写稿 ?投稿审稿流程
2

为什么关注核心期刊 ?为了毕业拿学位 EI、SCI收录,高影响因子期刊 ?为了提职称 同行或相关 ?希望研究结果能与同行共享 人员能看到 ?希望研究成果能为社会带来效益 您的文章
核心期刊
3

理性关注中外文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 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全部!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 ? 在核心期刊中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可以用最少 的精力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 将科研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可以增加自己的研 究成果被同行看到的几率。
4

什么是核心期刊 ?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的起源
对某一主题而言,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领域 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 中区分出载文量最多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 量论文的随后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 刊数成 1:a:a2 …… 的关系( a>1 )。
常用表述:某个学科领域的论文绝大多数集 中在少数专业期刊之中。
5

什么是核心期刊 ?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测定核心期刊的另一种方式
1963年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出版问世,加 菲尔德以SCI数据为统计对象,在1971年对2000种期刊中的10 万参考文献统计后发现,24%的引用频次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 刊,50%的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章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 种期刊,而其余25%的被引文章分布在数量更多的期刊中。
通常表述:论文被引用频次高的期刊也有一个比 较集中的核心区域和一个比较分散的相关区 域。
6

SSCI论文投稿经验集萃

如何投稿SSCI 吴齐殷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投稿SSCI 很简单,论文写好了,送出去受审就是了;被退稿了,也没关系,拿回来再改就是,改好了再送审就是,就是这样一来一往,反复折冲,当送出去的论文不再被退稿的时候,就是「投稿SSCI且成功的被接受刊登了」。 为使新知识更有系统而有效地的累积与传布,一般学术论文都会有固定的格式与写作次序,便于辨认新产出的论文是否提供了有用的、甚至是突破性的新知识或新发现,而不是既知知识的剩饭重炒。这也是SSCI 期刊在审查其送审论文时,一个最基本的判准。格式不符的论文,甚至连审查的门坎都尚未进入,即可能已被快速刷掉,若作者不查,即可能就此永远无法见天日。若写作格式没有问题,通得过SSCI 期刊的规定,这时论文才有可能进入审查的过程。 审稿人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个别审稿人不负责任或水平有限之故,造成的误读或误解的情事,时有所闻;审稿过程中的政治因素,也有可能使得一篇佳作,始终见不着天日。 于此,本文并无意臧否SSCI 期刊的功过,只是要真切的指出:作者应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意见,但也不要过于认真,作者心中也应自有一把尺,知道如何看待(或说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这里要说的是:对作者而言,将稿件送审是一个艰辛的学习过程,必将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折冲、樽阻,才能逐渐摸透个中玄机,找到一条「投稿成功」的路径。 最后,审稿过程中一个常见的批评是:这项研究对概念的测定或使用的变量与理论思路不符。如果看到这般的评语,作者就该仔细倾听审查人给的修改建议,因为这意味著作者传送了错误的讯号给SSCI 期刊以及可能的评审人。 一般状况下,SSCI 期刊上,都会详细罗列说明该刊的投稿须知与刊登原则,

SCI投稿初级入门

SCI投稿初级入门 作者: 2000sym(站内联系TA)发布: 2009-02-24 根据网络多个版本整理: 奉献给大家§1. 1 投稿的方式 投稿主要有三种方式:纸质投稿、EMAIL投稿和网上投稿。纸质投稿一般需要将稿件打印几份,邮寄给期刊编辑部,有的期刊还要求需要论文的软盘或光盘;EMAIL投稿就是将论文以附件形式发给编辑;网上投稿就是期刊有网上投稿系统,将论文在网上提交。一般国内期刊要求纸质投稿的比较多,而且还有一些国内期刊在纸质投稿后,同时还要将稿件EM AIL给编辑,国外期刊也有要求纸质投稿的,但似乎越来越少,毕竟航空信件来往费时费钱,所以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EMAIL投稿国内国外期刊都有,但考虑到网络安全和技术的发展,EMAIL投稿也会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网上投稿是国外期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有直观、迅速和方便的特点,但在网上投稿前需要在网站注册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网上投稿会感到麻烦,但可以将你第一次注册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后再网上投稿时大部分信息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一定要记住注册的帐户名和密码,否则耽误你的投稿计划哦。纸质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电子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国外的没遇到过,有知道的请告诉我。EMAIL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细加工技术》,国外期刊比如有“IEEE ELE CTRON DEVICE LETTERS”。网上投稿的期刊国内还比较少,如《半导体学报》、《物理学报》、《中国物理》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期刊,国外就比较多了,这里就不举例了。国内邮寄纸质文章用什么方式寄好呢?我以前用平信邮过的,没丢过,挂号和EMS当然安全迅速了,不在乎费用可以挂号和EMS的。 §1. 2 如何投稿 有很多水友问自己该如何投稿,其实大概是这些水友第一次投稿吧?如何投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想:一是稿件内容和质量;二是找到适合的期刊;三是熟悉投稿要求和流程;四是经验的积累。稿件的内容自然和你研究方向有关了,这个不能去强求改变,但与稿件质量相关联的似乎分为好几种,比如研究方向冷与热、实验结果成与败、文章表达优与劣、图形处理好与坏,当中有些我们还是可有作为的,这在以后如何写好论文中进行阐述。作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请导师或别人评价,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和与文章相关的文献进行对比,看自己文章质量怎样,然后再决定适合投哪个期刊。有的作者受影响

从11连拒到4连中,谈谈我的投稿经历,兼谈科研心得(转自小木虫)

昨晚最后一篇文章接收,科研工作暂告一段落。这个月连续接收了4篇文章。 分别中的 Journal of Macromolecuar Science Part A Analytical Letters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做的方向各不一样,其中既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也有垃圾文章,都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写出来的,之前被连续拒掉11次! 虽然杂志档次一般,但投稿经验尚可一谈。 先介绍一下背景。小弟是做功能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去年已经有一篇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保底,毕业无忧。我希望读书期间多涉及些方向,拓宽知识面,而不是只局限于组上擅长的工作,老板便同意我按自己思路自由发挥。以后的实验课题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我们老板人很好,十分为学生个人发展着想,即使是不喜欢搞科研的学生,老板也同意其出去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有利自己前途,还帮助其达到毕业最其要求。(***应当事人要求,此段略去***) 呵呵扯远了,回归正题。 先说说11连拒的故事,就以接收这四篇文章的杂志给四篇文章编号 Journal of Macromolecuar Science Part A这篇是垃圾文章,是为辅助以前课题做的个小实验,关于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数据挺全,但没多少创意。老板意思是既然做了,就把写出来投了,好歹算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按照老板意思,从上到下,投到第五个杂志才接收,之前只被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审过稿,其它都是直接拒,最后找了个IF1一下的,终于送出去了。这篇文章贡献4次拒搞,且讨论价值不大。 Analytical Letters这篇是最坎坷的,最无奈的,让我深感时运不济。这篇文章是关于分子印迹的,实验很简单,完全是靠一点新意。最早投Analyst,主编认为方向不合适。直接改投Langmuir,送审。只有1个审稿人,可能方向不对位,给的审稿意见都不在点子上,问题不大,但给拒了。遂按照审稿人意思修改文章,继续投Langmuir,并且在cover letter中请编辑送个分子印迹专业的审稿人。再次送审。结果这次审稿意见回来,被批得一无是处、毫无创意。遭打击,修改后投Talanta。就在这时,一篇国内分子印迹大牛做的、核心内容相似的文章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见刊,顿时,我的文章意义全无。而这位大牛也是我之前投Langmuir推荐的审稿人之一。。。。也不得不承认,别人做得更精细,不过中间也有个不做这个的人很难看出来的缺陷。合情合理地被Talanta拒掉。然后我跟这位大牛发了封邮件,指出这个缺陷并请教我的文章,大牛很平易近人地帮我分析了文章中的不足,并提出很多建议。修改,投了个IF1点几的Analytical Letters,大修后接收。这篇文章也贡献了4次拒搞。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这篇相对比较顺利,这个实验和最后一个是同时做的。这篇是关于材料表面抗蛋白污染和血液相容性的。先往高处投,投了Acta Biomaterialia,送审,被拒。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投JBMR-A,小修,接收。这是我所有文章中,包括以前的和以前参与的,最顺利的一篇,只贡献了1次被拒。 Polymer Chemistry这篇是我最寄予希望的一篇。是个偶然发现的现象,发现还没人专门研究,于是迅速设计了个实验。先投的Chemical Communications,送审,3个审稿人,1个大修,2个拒,当然被拒掉了。3个审稿人或多或少赞同新意 但指出个致命缺陷——理论深度不够,像实验报告。。。。提的意见一大堆,我尽量修改,但是有几个要求补充的关键实验,我实在没有条件。想着文章不长,就投了Rapid Macromolecular Communications,这次居然被主编人无任何理由直接卡擦了。拿着文章好

科技期刊在线投稿及审稿系统

随着多年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网络已然逐渐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文化资源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当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设计科技期刊在线投稿及审稿系统可以方便地管理稿件的信息。本文将介绍科技期刊在线投稿及审稿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过程。 科技期刊在线投稿和审稿系统分为前端系统和后端数据库两个部分。后端数据库主要包括:一般用户信息,专家信息,稿件的信息,基本费用的信息,编辑,首席信息和评级信息。前端系统模块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作者、专家、主编。作者首次使用系统需要注册一个账号,通过成功注册的该账号登录系统后才能进行修改个人密码、上传个人稿件和管理个人已上传的稿件等操作。专家登录系统后可以修改注册时填写的个人信息以及对稿件进行审核,并可以对该稿件给出审核意见。主编登录系统后可以修个自己的登录密码以及对注册用户信息、专家信息、稿件信息、稿费信息进行管理。 科技期刊在线投稿及审稿系统的开发对提升期刊专家和主编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计网(计算机网络)功能,可以实现投稿及审稿工作的全程非人工管理,将作者、审稿专家和主编从繁琐的手工书写、邮寄、批改,返回结果操作中释放出来,使投、审稿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期刊在线投稿及审稿系统;JSP技术;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Tomcat应用服务器

Over the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u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influential technologies in today's application. The online contribution and review system of sci-tech periodicals can easily manag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manuscript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system. The online contribu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tech periodical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ront-end system and back-end database system. The back-end database mainly includes: general user information, expert information, manuscript information, basic cost information, editing, chief information and rating information.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users in the front-end system module: author, expert, editor-in-chief.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hor needs to register an account through the successfully registered account before he can modify his personal password, upload personal manuscripts and manage personal uploaded manuscripts. After experts log on to the system, they can modify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review their manuscripts. Give the audit opinion. After the editor-in-chief logs in the system, he can fix his own login password and manage the registered user information, expert information, manuscript information and manuscript fee in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ntribution and review system of sci-tech periodicals based on JS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periodical editing. Making full us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func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twork function) can realize the non-manual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tribution and review, and release the author, the reviewer and the editor-in-chief from the tedious manual operation. Make the submission and examination work more standardized and modern. Key words:Online Journal Submission and Review System;MySQ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Tomcat

发表期刊论文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当我们第一次写作和发表论文时,有很大概率要经历一个被退稿然后不断修改的痛苦过程。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笔者有几篇期刊论文发表成功的经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经验和应注意的禁忌事项。 1.综述的关键词很重要:任何工作只有被别人关注,给领域带来进展或者给人类带来福利,才有意义。那么好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检索到你们的综述,这对于刚刚入道某个新领域的学者非常有帮助,当然,也大大增加了你们的文章被引用的机会。 2.投稿前最好事先问下编辑对论文是否感兴趣(Pre-submissionenquiry):这一步非常重要,我们的综述给两个期刊发了Enquiry,或者叫Proposal,包含写这篇综述的目的与意义,综述的摘要和目录,其中《Atherosclerosis》和《MolecularMedicine》杂志的主编都非常感兴趣,让我们网上投稿,考虑到专业领域的因素,导师决定投《Atherosclerosis》(虽然MolMed 的IF更高一些)。 3.投小的综述并非难事,但是好的杂志更多倾向邀请学术大牛的综述,或者有很多前期工作基础的实验室写的综述。综述分为Mini-review和Full-lengthreview,前者属于领域的小综述,后者更多是InvitedReview。综述接收的可能性比研究论文大,因为综述的主题比较容易引起同行的兴趣,对提高杂志的IF非常有帮助,所以有Topicalinterest的综述特别受青睐。 4.修回稿件的时间很重要---快,准:一般情况下,文章大修会给2-3个月,在有限的时间里回复完所有审稿人的问题,可能还要补实验,所以必须尽快而且重复3次以上。等到最后小修的时候,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意见,是24小时以内,完成修稿提交。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天衣无缝的,本人负责期刊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球3110643181即使是发表在CNS系列杂志上的文章也会存在不足,小修已经证明你的文章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需要尽快。根据几次审稿的经历,我发现时间长了,会对论文生疏了,甚至会忘记文章做的内容,于是需要重新阅读论文,这样会发现论文其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5.不是审稿人提的所有意见都是对的,要据理力争: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审稿人让我们去掉概括丹参酮抗动脉硬化作用的一个表格,我们认为这个表格虽然和正文内容有些重复,但是有很强的参考性,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我们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用参考全文,最终编辑同意了我们的意见。 6.文章接收以后,你依然很忙:比如签署版权协议,作者同意书,清样Proof等,这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阅读自己的论文,仔细核对一下语法、拼写、时态和参考文献一致性等问题,等出版社发给你Proof校对的时候,这是很快就可以回复过去,因为自己的论文是自己心仪的“姑娘”,是一份完美工作的总结。 7.杂志不同,审稿人不同,对论文的意见大多不同,共性的是实验设计上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论文几经投稿发现,每投到一个杂志,审稿人的Critique大多不同,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些审稿人更注重创新性,有些注重方法的可靠性,有些注重行文,所以一篇论文总有回答不完的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都做一些相关的实验辅助自己的回答。 8.完成大部分工作,先写论文,修改,投稿,充分利用审稿的时间里补实验。我们应该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文章需要发到哪个杂志,需要那几张关键的图心里需要非常清楚。有了这几张图就可以写一个比较完整的Story,投稿的目的是为了让审稿人给你提意见,让论文更加完善,为了让故事更完整,我们心里清楚哪些方面还需要补充,或者审稿人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在实验室的组会上教授们提的问题,充分利用审稿的一个月时间做实验回答这些问题,论文一旦修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修改稿,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帮助或许更大 9.Peter细致的修改意见深深感染着我,坚定了我认真的科学态度:论文在投稿修稿过程中,Dr.PeterJ.Little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在最后小修的过程中,审稿人提出我们的语言有问题,需要请NativeSpeaker校正,Peter做了很细致的修改与润色,看见国外的教授能百忙之中抽时间修改论文,这么细致认真,一丝不苟,非常感动,这对自己从事科研生涯是很大的触动与鼓励。在此加以感谢。 论文投稿也有很多忌讳的事情,我这里列出一些,希望研究生们和年轻学者们注意。 1.同时投多个刊物,广种博收。由于审稿是需要时间的,大家心里都着急,巴不得今天投出去,明天就收到回音。这样“聪明”的同学就会将同一篇稿件同时投往多个刊物,哪个刊物接受或接受的早,最后就确定在哪个刊物上发表。如果同时接受,就选择因子高的。这种投机取巧实在是要不得,这种小聪明也万万耍不得。首先导师们一定要严厉禁止,同时

SCI投稿状态

SCI投稿状态自己查-投稿术语名词解释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刚提交的状态 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编辑手里了,证明投稿成功。 3.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3.1 A 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责任编辑 Editor assignment 是把你的文章分给另一个编辑处理了。 3.2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检查你的文章符合不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 3.3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如果编辑接收处理了就会邀请审稿人了。 4. 随后也会有2种状态 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编辑没找到审稿人就自己决定了,那根据一般经验,对学生来说估计就会挂了1)英文太差,编辑让修改。2)内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们直接被接收。 4.2 Review(s) invited 找到审稿人了,就开始审稿 5 Under review 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审稿人的意见已经上传,审稿结束,等待编辑决定 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评估审稿人的意见,随后你将受到编辑给你的decision 8. Minor revision/ Major revision 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问题不大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 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开始了一个循环 10 Accepted 恭喜了 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签版权协议 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对样稿 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该清样已经过作者校对 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 15.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投稿写作格式要求

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题名 (居中,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作者姓名3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隔开) (1.作者单位全称,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2.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3. 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 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晓峰1,刘建军1 (1.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山西太原 03001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为了……,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一般在200字左右,摘要内容包括:目的、过程和方法、内容、研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给出具体的方法、数据指标等具体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要出现背景信息,内容一定要突显出论文的创新与独特,不要泛泛而谈)。 关键词航天材料;铝合金;力学性能;金属工艺(关键词一般以5~8个为宜,请列出能说明文章主要研究内容的关键词,不要列出放之四海皆准的关键词,如“研究”、“应用”、“工程实践”等,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何年毕业于何院校,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者研究,(E-mail) (出生年后用一字线“—”连接) 实例: 作者简介:李晓兰(1968—),女,山西武乡人,1990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力学与结构力学理论研究,(E-mail)tyut009@https://www.doczj.com/doc/338667105.html, 近年来……(正文五号宋体) 1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1.1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1.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标题序号后一定要有标题,不能只有序号而无标题;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一般不超过5级;标题文字一般不超过15个字) 2 科技论文中量和单位的要求 1)量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

投稿经验

四.我的论文生活 本人现在5篇SCI,两篇IEEE TRANSACTION/JOURNAL (regular) paper,两篇IF=1.2*,一篇IF=0.8*.一个专利,两个应用证明。还有5篇SCI在审,IF分别为2.3*,0.5*,0.5*,0.4*,0.4*。所以我自认为在博士期间做的还可以,再加上博士期间做了太多的秘书工作,同时接手的项目自己独立完成,还是我以前没有接触的领域,也是实验室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所以我自己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理工同窗面前我是非常普通,甚至不入流的学生之一,不过我希望把我一点经验分享大家,如果对于学弟学妹有一点帮助,我就非常开心了,如果没有帮助也请各位大牛不要见笑。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写论文的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强啊。首先我们应该从我们自己本身着手。博士与本科和硕士相比都不同,而且是根本上意义的不同。打个比方,如果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能够非常快速的解决,并利用各种方法。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完全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一直到硕士戛然而止。博士突然让我们思维方式出现了一个转变,这是很难的。这种原因可能因为我们小学到硕士一直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培养,到了博士我们学习西方思维方式培养,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 博士不会在告诉你,你需要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而是在于你是否能发现问题。我们一直的教育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国的学生,特别是在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非常强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缺少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不善于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我们觉得陌生的问题,我们喜欢解决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使用别人提出的方法,按照别人的思路。不能说孰优孰劣,但是在现有的博士培养体系下我们是处于劣势的。郑强教授说得对,如果找不到与自己发现问题相关的参考文献,通常我们都对自己的发现先产生怀疑,极度的不自信。 我们需要在别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个同学会说,某某领域已经做烂了,没有东西做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把你放着一个新的领域,你还是不行。因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你没有发现问题。这个劣势在工科中尤为突出。这样我们在读某篇论文或者某位牛人的大作的时候,读完了直呼精彩,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这篇论文的问题在哪里,有没有限制条件,我们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在我们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也是我们有目的的资料收集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发论文的时候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思路对也好,不对也好,方法对也好,不对也好,除了结果不同以外,其他都是一样的。过程都是痛苦的,甚至会因为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知而感到深深的惭愧和不能接受。 上面的论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而空,该不懂还是不懂,该写不出来还是写不出来,没有办法,这个就是思维的问题。那么上面从自身入手,我再给出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方法。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结果。 如何获取外界资源。我看论文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论文中很多观点我看不懂,而且这些观点在论文中没有任何的解释,让我摸不着头脑,所以我会给论文的通信作者写信咨询。我的经验是别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不喜欢Share,只喜欢require。下面我附上一封我写信请教问题的模板。 Dear and respected Prof. *** I am very sorry for troubling you, but can I ask you a question relevant to your paper?

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各种杂志投稿方式与评价

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各种杂志投稿方式与评价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B]介绍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B],而期刊[/B]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B]文章都是会议[/B]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B]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B]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B]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B]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 (IF指影响因子)。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B]和大部分的“好”会议[/B]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B]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B]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B],不必惊讶。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B]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 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 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 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 science。换句话说,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 architecture, 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 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 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 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B]之一。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B]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B]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B]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 大部分ACM的会议[/B]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B]。大部分IEEE的会议[/B]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B],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 会议[/B]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B]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B]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B]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B]通常很难受到尊敬。 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B]。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

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

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 1.SubmittedtoJournal?刚提交的状态——新手请看这里!!! 一般的步骤是这样的:网上投稿-Submita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paper 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ArticleType、EnterTitle、Add/Edit/RemoveAuthors、SubmitAbstract、EnterKeywords、SelectClassifications、EnterComments、RequestEditor、Attach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it。? 总结提示语:对于投稿之前和提交确认投稿过程,这里还需要对投稿新手强调以下几点。因为这些小问题被编辑评个低印象分不划算,被打回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一条条说来: 1)大多数系统是要求word投稿正文内容的,pdf多不为接受格式。但也有很少数要求用pdf格式的,务必注意细看稿约。 2)文献格式是否按拟投杂志标准要求核准?有的投稿系统是可以直接检查的。 3)引用文献条数是否符合该杂志要求?有的杂志不特别要求,有的还是非常重视的。如我之前投shock杂志,编辑和一位审稿人都提到参考文献不要超过35条。如果你文章写完后,能够适当精简文献条数,那么,请删减几条吧。 4)很多系统要求勾选同意一些如伦理道德的声明文件 5)提交后可能会有一个小栏目提示对提交图片的质量做了初步审查(不合格的最好重新作图再上传) 6)绝大多数投稿完成后需要viewsubmission和最后确认(approvesubmission)。viewsubmission 就是要求你再整体看看投稿填写的这些资料信息+coverletter+正文+图片表格,所生成的pdf全文是否满意、合格,也是你投稿完成前最后一次检查的机会了。 PS:有的新手可能不注意这点,提交后就不管了,还开开心心以为自己投稿成功,殊不知结果邮箱里一直没有收到投稿后的邮件回执和稿号,直到最后纳闷几天了才回去看系统状态。 2.ManuscriptreceivedbyEditorialOffice文章到了编辑手里了,证明投稿成功 3.Witheditor?若投稿时未要求选择编辑,则先到主编处,主编会分派给副主编或者其他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I)AwaitingEditorAssignment指派责任编辑? II)Editor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给一个编辑处理了。? III)EditorDeclinedInvitation如果编辑接手处理了就会邀请审稿人了。? 总结提示语:一般情况下,投稿(submit)状态后一个星期内会出现编辑处理稿件(witheditor)这个状态。很多老外编辑很不能理解中国人喜欢催稿,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像国内某些期刊一样能拖上一年半载再给屁大点修回意见。要适当给编辑一点时间处理,他们也很忙的。不要轻易催稿,也有人因为催稿而立马收到杯具消息——不知是编辑不耐烦了,还是一种巧合。当然,如果submit四个星期后网上投稿系统还没出现witheditor状态信息,就要询问主编了,要注意委婉用语。不过要注意,也有期刊没有witheditor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