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doc

(完整版)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doc

(完整版)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doc

四、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科室:日期:

项目考核内容

清洁区、污染区分开有明显标志

液体标明开封日期

无菌物品有消毒日期,按消毒日

期先后放置,定期更换

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有记录

治疗室、换药室有消毒设施,使

用日期及消毒制度,并有记录

疗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一次性用品用后按一次性用品规

定处理

冰箱内清洁无异味、无杂物、无置

私人物

标准分: 100分考核得分:

标准分评分标准扣分理由实得分3无标记扣 3分

3过期或无日期扣 3分

过期或无日期扣 5分未按

5

日期先后放置扣 1分

5缺一次扣 0.5 分

5一项不符合扣 2分

5一人一次不符合扣 1分

一次不符合扣 3分一项不

5

符合要求扣 2分

3一次一项不符合扣 1分

卫生学监测符合要求,并有检验60分报告单

六步洗手规范5

6

少一次扣 3分监测不合格

扣5分

少一步扣 1分,时间不够

扣1分

碘伏瓶一个未封闭保存

碘伏瓶封存保存,常用灭菌容器

罐应每天更换灭菌

病室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消毒液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

元行终末消毒并记录

按病种隔离,有标志

隔隔离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隔离病人物品专用、单放处置符15分合要求

病区防护用具使用防护要求

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

擦床头桌毛巾一桌一巾

清洁扫床一床一巾

拖把有标记,分别放置

25分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感染性垃圾有标记5扣0.5 ,容器未每天

更换灭菌扣 1分

5

无快速手消毒液扣 5分,

有未用扣 3分

5

现场抽查,一个未消毒

扣2分,未登记扣 1分

4

一次不符合要求扣 2分,

无标志全扣

3无标志全扣

4每项不符合要求扣 2分

一次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 4

6一次不符合要求扣 1分

抽查十个床头桌,一桌

6

不合格扣 0.4 分

抽查十个床位,一床不

4

合格扣 0.4 分

无标记扣 2分,未分开放4

置扣 2分

未分开放置扣 3分,感染5

性垃圾无标记扣 2分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doc

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XX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

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5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大内科质控小组在2015年4月-6月对内科系统6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病区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护士行为规范、核心制度、健康教育、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与督导,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季度进行追踪反馈,以达到持续改进。 二、本季度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 一、病区管理质量

1、主动服务及提供的便民措施不够。 2、护士对护理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标准)掌握不全面。(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3、晚间基础护理有待加强。(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二科感染科) 4、探陪人员较多,病区不够安静、整洁。(内二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儿科) 5、药品有裸放现象。 6、床单元个别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 7、护士仪表不够端庄。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缺乏督导。 2、护士对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积极性不够。 3、病房管理未达到连续性管理,应人人参与病房管理。 4、护士消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过度依赖家属。 整改措施: 1、组织学习病房管理制度和治疗室有关工作制度,要求,对照标准,查找不足,自我整改。 2、各病区加强宣教,病区内禁止吸烟,每天通风两次,提高病员及家属参与病区管理的意 识 3、护士要提高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的积极性。 4、护士积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减少对家属的依赖。 二、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存在问题 1、个别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手消毒,洗手依从性不够。(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2、床单元终末消毒不规范,未执行一桌一抹布, 3、未全面落实湿式清扫。(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 4、静脉输液未做到一人一巾,锐器盒过满,超过四分之三。 6、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错误。 7、消毒液(75%酒精)未标注开瓶日期,启封抽吸的液体未标注开瓶日期。

手术室消毒隔离检查评分标准-新版.doc

项目质量标准分 值 评分办法 扣分 原因 得 分 1. 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手术室消毒隔离标准。10 一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3 分。 2. 参观手术人员需保持离手术台距 离>30cm,每个手术间参观人数最多不得超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3 分。 一、 过4 人。 人员 3.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 2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管理 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30分 4. 外科刷手符合规范要求,术中各项操作符 10 一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合消毒隔离要求。 5. 手术病人必须更换清洁病号服、带手术帽 方能进入手术间。 3 一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1. 手术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物品、人员 出入符合要求,无洁污交叉。 8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手术室每日湿式打扫 2 次,周末大扫除 1 次,每次手术后及时清洁手术间。抹布、扫 帚、地拖、地拖桶分区使用。4 手术结束未做好终末处理不得 分,其它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3. 每个手术间放置 1 张手术台,接台手术间隔必须超过手术间空气自净时间。感染手术 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术后按要求处理手术间及物品。5 感染手术后未按要求处理手术 间及物品不得分,其它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2 分。 4. 洁净手术区工作状态必须保持正压通气, 二、 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洁消毒 1 次,高效过滤 5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环境 器按要求定期更换。 管理 35分5. 急诊手术区按要求进行空气消毒,有记 录;冰箱每周清洁保养一次,无私人物品。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6. 按规范要求完成微生物监测(空气、物表、使用中消毒液、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4 缺一项扣 1 分,不达标及无整改 措施不得分。 7. 垃圾分类放置,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回收本有登记及签名。4 锐器未放入专用锐器盒不得分, 其它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8. 手术后布单放于指定地点,并与工作服分 开放置、清点。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消毒隔离质量要求及检查标准

消毒隔离质量要求及检查标准 1、进入治疗室、无菌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正确洗手。 2、操作前后进行规范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手,现场抽查护士操作 时洗手情况及七步洗手法。 3、检查保洁员使用过的毛巾数量与床位相符,用后清洗、清毒,干 燥保存,现场检查了解出院患者床单位消毒处理情况。 4、分区合理,进出关门,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有序;湿式清扫,合 理放置洁具;抽屉、物品柜内整齐、无尘;冰箱清洁,不得放置病理 标本与治疗无关的物品,特殊情况病理标本不能及时送检时,需储于 密闭容器内冷藏。 5、一次性物品在有效期内;消毒、灭菌物品标识清晰;书写规范, 包装符合要求,无过期包、自备包。 6、无菌镊缸开启4小时内有效,手术室镊缸每台更换,手术时间大 于6小时的每6小时更换一次:敷料缸24h内有效。体温计初步清洁 后浸泡消毒30分钟,浸泡的容器内不得放置纱布-体温计在消毒液 面下,IOOml以下小包装消毒液有效期3天。大包装消毒液(络合碘、大桶酒精、戊二醛等)用后及时盖紧盖子,有效期为30天。 7、用后物品及时清洁消毒,消毒液配比浓度正确.一次性导管不得 重复使用,应送供应室处理的物品无自行处理现象。 8、各种无菌液体、物品开启后均须注明开启时间,抽出的药液、静 脉输入无菌液体不超过2小时I启封、抽吸的溶酶有效期为24小时,少于10根包装的棉签,原则上即开即用,最多不超过4小时;棉球、敷

料、大包装棉签用后密封保存,有效期24小时。 9、胸腹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一次,一次性引流袋5-7天更换一次,非次性引流袋24小时更换一次,胸腔引流瓶每天更换。 10、拖把、抹布区使用(治疗室专用清洁巾),清洁无异味,定位悬挂并标识明确,用后清洗消毒;病区走廊、病房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11、硅胶胃符21-30灭更换次,晚间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12、茸形导尿管更换频率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2-4周更换一次,连接管、集尿袋每周更换两次,精密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 13、吸氧用双腔鼻导管每天清洗,每周更换一次。湿化瓶每天更换, 湿化液用无菌注射用水,及时添加。用后湿化瓶统一交由供应室处置。除备用与应急抢救患者使用均干燥保存。 14、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保持清洁。污染时立即清洗并消毒。 治疗车、换药车保持清洁。 15、医疗废物按规定存放,用后加盖;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初 步处理符合要求;利器盒2/3满废弃物时停止使用。 16、置管时,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 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保持导管端头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消毒,特干后方可注射。 17、掌摆消毒隔离知识及消毒隔离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18、内服药、外用药使用原装盒并分开放置。

消毒隔离考核标准

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考核人:考核时间:得分: 项目分值 标准 检查 方法 基本要求评分标准扣分理由 无菌操作25 分10 抽查 护士 1.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无菌操作符合要求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指甲短 3.做完每一项治疗或护理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10 现场 检查 4.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 管一巾一用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 有效时间≤2小时,启封抽吸的溶媒有效时间≤24小时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5 检查 治疗 车 6.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清洁物品和污染 物品分开放置,治疗车进病房备快速手消毒剂 7.各种治疗,注射均带治疗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无菌物 品管理35 分35 现场 检查 1.无菌、非无菌物品严格区分,各类物品放置整齐规范, 标识清晰 2.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 cm),柜内清 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 3.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 入专柜,无过期物品,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 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或失效期)、化学 指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或工号 4.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 次 5.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 6.储槽关闭严密,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 布等)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有效期≤24小时 7.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 无过期,包装完好 8.无菌持物钳(镊)、筒配套合适、加盖,消毒液液面位于 镊子的1/2至2/3之间,每周清洁消毒并更换消毒液二 次,采用干镊筒有启用时间,有效时间≤4小时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消毒隔离40 分5 现场 检查 1.治疗室、换药室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清楚 2.污被、污物入袋放置,不落地 3.护士执行标准隔离,接触患者或操作时防护措施符合要 求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2 查床 单元 4.床单位终末消毒符合要求,患者出院后用消毒液擦病床、 床头柜、椅子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33 现场 检查 5.特殊感染的物品(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朊毒)应 注明并密闭运送相关部门处理 6.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湿化瓶、雾化器、湿化液 每天更换并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7.面罩、螺纹管每次使用后及时送供应室处理,连续使用 的螺纹管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8.治疗室、换药室整洁,无积灰,物品放置有序、整洁, 污染物分开放置,诊疗床整洁 9.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物品浸泡时间符合要 求 10.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要求分类 收集、管理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完整版)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doc

四、病房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科室:日期: 项目考核内容 清洁区、污染区分开有明显标志 液体标明开封日期 无菌物品有消毒日期,按消毒日 期先后放置,定期更换 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有记录 治疗室、换药室有消毒设施,使 用日期及消毒制度,并有记录 治 疗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室 一次性用品用后按一次性用品规 、 定处理 处 冰箱内清洁无异味、无杂物、无置 私人物 品 标准分: 100分考核得分: 标准分评分标准扣分理由实得分3无标记扣 3分 3过期或无日期扣 3分 过期或无日期扣 5分未按 5 日期先后放置扣 1分 5缺一次扣 0.5 分 5一项不符合扣 2分 5一人一次不符合扣 1分 一次不符合扣 3分一项不 5 符合要求扣 2分 3一次一项不符合扣 1分 室 卫生学监测符合要求,并有检验60分报告单 六步洗手规范5 6 少一次扣 3分监测不合格 扣5分 少一步扣 1分,时间不够 扣1分 碘伏瓶一个未封闭保存 碘伏瓶封存保存,常用灭菌容器 罐应每天更换灭菌 病室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消毒液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 元行终末消毒并记录 按病种隔离,有标志 隔隔离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离 隔离病人物品专用、单放处置符15分合要求 病区防护用具使用防护要求 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 擦床头桌毛巾一桌一巾 其 他 清洁扫床一床一巾 用 具 拖把有标记,分别放置 25分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感染性垃圾有标记5扣0.5 ,容器未每天 更换灭菌扣 1分 5 无快速手消毒液扣 5分, 有未用扣 3分 5 现场抽查,一个未消毒 扣2分,未登记扣 1分 4 一次不符合要求扣 2分, 无标志全扣 3无标志全扣 4每项不符合要求扣 2分 一次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 4 分 6一次不符合要求扣 1分 抽查十个床头桌,一桌 6 不合格扣 0.4 分 抽查十个床位,一床不 4 合格扣 0.4 分 无标记扣 2分,未分开放4 置扣 2分 未分开放置扣 3分,感染5 性垃圾无标记扣 2分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教学提纲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 析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四、医教部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诊疗后不能做到及时洗手 听诊器搭在双肩上污染听孔 医生换药有不带口罩、帽子现象。 五、科室意见反馈 1、手术室:15台空气消机需更换 2、呼吸科:缺少5间病房未使用空气消毒机。 3、人工肾室:“B”液的配置人员无资职,配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4、口腔科:小型压力蒸气消毒锅超过使用年限,建议统一回消毒供应中心消毒。 六、原因分析: 以上科室存在问题均已反馈到科室,要求限期整改,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空气监测不合格,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主要原因是旧病房大楼,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手卫生依从性低,多重耐药菌消毒观念不强,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不强,没有对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的观念,护士长在科室中没有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导致工作松散,管理科管理力度不强奖惩未进行认真兑现。

XXXX年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XXXX年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大内科质控小组在2015年4月-6月对内科系统6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病区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护士行为规范、核心制度、健康教育、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与督导,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季度进行追踪反馈,以达到持续改进。 一、根据护理部年初制定护理质量目标与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对比

二、本季度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 一、病区管理质量 存在问题: 1、主动服务及提供的便民措施不够。 2、护士对护理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标准)掌握不全面。(内 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3、晚间基础护理有待加强。(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 内二科感染科) 4、探陪人员较多,病区不够安静、整洁。(内二科神经内一科神 经内二科儿科) 5、药品有裸放现象。 6、床单元个别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 7、护士仪表不够端庄。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缺乏督导。 2、护士对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积极性不够。 3、病房管理未达到连续性管理,应人人参与病房管理。 4、护士消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过度依赖家属。 整改措施: 1、组织学习病房管理制度和治疗室有关工作制度,要求,对照标准, 查找不足,自我整改。 2、各病区加强宣教,病区内禁止吸烟,每天通风两次,提高病员及 家属参与病区管理的意识 3、护士要提高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的积极性。 4、护士积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减少对家属的依赖。 二、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存在问题

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

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 项目内容分 值 项 目 内容分 值 治疗室换药室管理1、□物品摆放整齐规范:清洁、无菌区分开 2 物 品 与 冰 箱 管 理 26、□备用药品每月检查效期并记录 2 2、□墙面、橱柜(内、外、顶)洁净无尘土 2 27、□皮试液配制后冰箱内保存24小时 2 3、□水池、地面干净整洁,物品放置整齐 2 28、□封管液注明时间签名,不超过4小时 2 4、□每天用消毒墩布擦拭,有专用工具 2 29、□开启的静脉输注液体及抽出的药液保存不超过2小时 2 5、□每日紫外线消毒不少于1小时,有记录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超 过1000小时,每150小时监测一次强度 2 30、□液体按床号依次摆放,床号明显,摆放盒清洁 2 31、□整理输液执行单标明日期,保存一周 1 6、□治疗盘保持清洁、消毒液容器随时盖严、旋紧 2 32、□冰箱内物品清洁、整齐,无食品 1 7、□治疗车、治疗盘、操作台每日擦拭消毒 2 33、□冰箱药品标识清楚:病人自备药注明床号姓名并登记2 8、□安尔碘、碘伏、酒精、碘酊有开瓶日期与失效期,效期为一周 2 34、□冰箱每月15日除霜一次有记录,不使用时加锁 2 9、□免洗手消毒剂有开启日期,效期一个月 2 35、□冰箱温度2-8度,每天查看记录两次 2 10、□浸泡消毒使用容器标明液量及浓度 2 36、□冰箱出现异常时知晓如何处置 1 11、□检查床干净整洁无污渍 2 病 房 一 般 消 毒 隔 离 37、□进入治疗室戴口罩2 12、□处置使用后器械放置器械回收桶并加盖 2 38、□了解洗手指征,执行手卫生正确洗手2 13、□垃圾按规定处理分类,桶加盖,锐器盒3/4满时更换 2 39、□护理人员无人工指甲/指甲长度合适1 14、□危险品管理:按规定存放 2 40、□无菌操作时着装整齐戴口罩3 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管理15、□无菌物品存放:按规定存放(距地面≥20厘米、距墙面≥5厘 米、距天花板≥50厘米) 2 41、□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巾 2 16、□物品柜内物品放置与标识一致 2 42、□静脉输液执行一人一巾一带2 17、□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2 43、□血压计、听诊器每周用酒精擦拭2 18、□一次性物品分类放置,排放整齐,标识清楚同类物品、不同效期 取用有规律 2 44、□体温计75%酒精浸泡,每周更换2次,干式保存2 19、□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取用有规律,右拿左放或上拿 下放 2 45、□了解汞溢出回收流程2 46、□一次性雾化管路,用后清洗避污保存2 20、□无菌包无破损、潮湿、有效期清楚 2 47、□间断吸氧时,鼻导管避污保存2 21、□无菌镊子和筒,干式使用,4小时更换248、□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简易呼吸器、喉镜用后预处理2 22、□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用后按规定处理放置 3 49、□感染患者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入下水道2 23、□橱柜标签、标识清楚(内外一致) 1 50、□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患儿分区明确:特殊感染病人被服 单独存放黄袋中有标识 2 24、□药品按要求储存 2 25、□高危药品标识正确,定点、单独存放351、□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按规定执行2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隔离的检查内容

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隔离的监督 一、监督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 (二)《消毒管理办法》 (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四)《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五)《镜清洗消毒技术规》 (六)《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 (八)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 (九)《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 二、监督检查容与方法 (一)管理组织与制度 1、管理组织 《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具体组织由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必须做到职责明确。(查医疗机构正式文件(红头文件))。 2、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服务环节不同特点(供应室、手术室、产房、病房、治疗室等)制定消毒灭菌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制度。 3、有关消毒技术规

供应室监督检查 (一)工作制度 1、是否有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监测、管理等岗位责任制 2、是否有工作人员消毒灭菌相关知识培训制度。 3、是否有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验收审核制度。 4、是否有热源反应原因追查制度与热源反应发生情况月报制度 5、是否有压力蒸汽、气体灭菌器等消毒灭菌设备的定期校验管理制度 6、是否有消毒物品与设备的消毒效果监测制度。 (二)环境与设施 1、供应室区域是否相对独立,应靠近临床科室。 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是否清楚,区域间是否有实际屏障,布局是否合理。按洁净度要求不同,将消毒供应中心规划为: 生活办公区:设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室 污染区:接收、分类、清洗、消毒 清洁区:检查、打包、灭菌 无菌区:无菌物品储存、发放 一般工作区:器械库、被服库、敷料库

17第1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2017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一季度监测情况:一季度总出院人数1331人,无院内感染病例,无漏报,一季度医院共手术372例,其中一类切口125例,二类切口243例,三类切口4例,均无感染,出院病人抗菌素应用人数为1013人,出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为76.11%,超出二级医院标准,每月己将医院感染率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反馈给各科室。 检查情况: 主要成绩: 手术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墙壁光滑,能湿式打扫,每天按照层流要求开机消毒及清洁通风口滤网,一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细菌培养合格。无菌物品摆放整齐,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合格, 消毒液及外科手抽样监测合格。 病区: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有记录,病房洁净,每天能开窗通风,医疗废弃物能做到称重交接,记录清楚,双人签字。各病区抗生素管理不规范,使用率高。 口腔科:每天空气消毒有记录,所有口腔科器械均由供应室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暂存地:医疗废物能分类收集,地面干净,防护用品齐全,收污车、医疗垃圾筒及地面消毒有记录。 供应室:每天清洗消毒登记齐全,能坚持进行酶洗、超声清洗机清洗,全院所有器械都能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每天清洗质量检查记录齐全,无菌间物品摆放整齐,生物监测能正常进行尤其是有植入物手术的器械必做,消毒包锅次、编号、消毒时间及消毒人员名字齐全,能追朔。 内镜室:各项清洗消毒登记齐全,戊二醛浓度监测合格,能用酶洗,操作间与清洗间分开,胃镜与肠镜分开清洗。 存在问题: 手术室:无外科手消毒流程图,无计时器,个别器械包个别器械关节处有锈迹。。 病区:医疗垃圾筒桶壁不清洁,治疗台面有医疗垃圾滞留,个别科室存在垃圾混放现象,两个病区未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戴口罩;少数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不到位,提问回答不出、不熟练。 供应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要求。 口腔科及五官科:个别医生操作时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时未戴帽子;牙科治疗椅未使用一次性铺垫,部分器械消毒包装不规范。 内镜窒:无医疗垃圾分类标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紫外线灯管每周酒精擦拭无记录。 医疗废物暂存地:专职人员收集医疗垃圾不及时,收集转运医疗垃圾时未穿戴防护用品 原因分析:

消毒隔离检查评分标准

消毒隔离质量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科室: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 分 值 扣分标准扣分 消毒隔离检查标准 100分病区成立临床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小组,制定工作制 度,每月有学习制度或院感知识一次,有记录。工作 人员掌握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17项核心制度、消毒 隔离及防护知识(含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问一人) 10 未成立扣5分,无制度扣5 分,有制度未执行扣0.5-3 分,未学习或无记录扣1 分,回答不全扣0.5-2分病房环境整洁无污染,空气新鲜无异味。患者的安置 原则符合要求;多重耐药菌等隔离病人标记明确,措 施落实,防护用品使用得当 5 每处扣1分,不符合原则扣 1-3分,终末处理一处不符 合扣1分 止血带一人一用,用后处理符合要求。体温表用后消 毒、摆放符合要求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治疗室、换药室清洁整齐,无菌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 置,各种治疗用物摆放有序;符合要求 10 每处扣1分 治疗室、消毒剂、一次性医疗用品无过期,存放符合 要求。无菌物品标识清晰,有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 姓名、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包 装符合要求 6 每处扣0.5分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 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 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10 每处扣0.5分 手卫生设施齐全,治疗车应配速干手消毒剂,每诊疗 护理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 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手卫生依从性≥95%, 洗手正确率≥95%,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6 每处扣0.5分,治疗车未配 备手消毒剂一处扣1分,依 从性正确率不达标扣1-3 分 各种无菌容器及持物钳应定期消毒更换,符合要求。 采用干镊罐,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签名 3 每处扣0.5分 各种导管、引流瓶、湿化瓶消毒、放置、使用符合要 求 3 每处扣0.5分 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巾),床头柜 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抹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悬挂晾干 5 每处扣0.2分;未悬挂扣 0.5分 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遇污染时进行空气消毒;地 面湿式清扫,每日二次,遇污染时即刻清扫和消毒。 拖布分开使用有标记,用后消毒,悬挂晾干 5 每处扣0.3分;未悬挂扣 0.5分 被褥、枕芯、床垫要定期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 换消毒。病人出院应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 每处扣0.3分未终末消毒 扣2分 病人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 及时更换。污染被服放置、处理符合要求。不在病房 走廊清点被服 5 每人次扣0.5分 保持污物筒清洁、无垢,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医疗垃圾严格履行转运交接登记手续 5 每处扣0.5分 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使用及用后处理符合要求。分 类收集 5 每处扣0.5分 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每日测试有记录 3 每处扣1分 空气消毒有记录,每日有紫外线消毒,累计时间记录 正确,每周保养一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6 记录缺一次扣0.2分,未监 测扣1分,未保养1分 遇有疑似医院感染爆发与空气等污染有关时科室有 监测资料 3 未及时监测不得分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

莎车县人民医院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100分) 项目标准 分值 检查 方法 考核内容评分标准 病区管理50分病区 设施 及 环境 10分 2 现场 检查 住院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①;有医院统一的分级护理 公示牌或细化的专科分级护理标准②;有健康教育宣传栏③; 内容符合标准并及时更新④。 一处不符-0.5分2 护士站①;治疗室、换药室②;库房③;护士值班室等各工作 室物品放置有序、整洁,标识统一规范④。 一处不符-0.5分2 病人一览表①;床头牌②;责任护士门牌③;准确,有医院统 一的各种护理标识④。 一处不符-0.5分2 询问病人 或家属 病房中心氧供、吸引、电源、床头呼叫器等设施性能完好。一处不符-0.5分2 现场检查 询问护士 消防通道通畅①;钥匙固定放置,人人知晓②;防火器材(灭 火器、消防栓)完好符合规范要求③;标识清晰④。 一处不符-0.5分 安全 管理 10分 2 抽查护士规范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流程①;医嘱本保存一年时间②。一处不符-1分 2 查看资料 查看排班表 询问护士 有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执行方案①;人员结构梯队和应急流 程②;护士排班表注有应急班③;电话保持畅通④。 一处不符-0.5分 3 有各类公共突发意外事件应急预案①;和专科应急预案与流程 ②;提问护士知晓③。 一处不符-1分 3 现场检查规范执行各类巡视单①;输液卡规范符合要求②。一处不符-1.5分 药品 管理 8分 3 现场检查 询问护士 查看登记本 查看资料 严格执行毒麻、精神类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①;有专人 管理上锁、每班交接②;帐物相符,有登记③。 一处不符-1分 2 对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药品存放有全院统一 明晰的警示标识①;如10%氯化钾②;10%氯化钠③;专柜放置, 标识醒目④。 一处不符-0.5分3 药柜、制剂柜整洁①;药品、制剂按标识规范定点放置②;无 过期变质③;常用药品设基数④;备用口服药存放符合要求⑤; 无过期⑥。 一处不符-0.5分 物品 管理 8分 3 现场检查 询问护士 查看登记本 查看资料 各类固定物品(财产)有登记①;定期核查科室耗材库存②; 账物相符③。 一处不符-1分3 有常用仪器、抢救设备使用制度及流程①;定期维护并记录②; 标识清楚③;定点放置④;处于备用状态⑤。 一处不符-0.5分2 被服每月清点一次①;有记录②;账物相符③;有基数补充说 明④。 一处不符-0.5分 护理 业务 管理 14分 2.5 查看资料 询问护士 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①;组织架构、组织分工②;工 作流程、技术规范③;疾病护理常规④;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提问护士知晓⑤。 一处不符-0.5分2 科室有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①;有工作计划②;职责明确等完 整的质量管理资料③;有适时修订标识的护理制度④。 一处不符-0.5分4 有“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实施方案,如排班模 式、绩效考核等①;措施落实有效②;有统一的护理人员分级 管理档案③;有不同层级护士重点培训计划内容、要求、考核 与评价④。 一处不符-1分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2017 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一季度监测情况:一季度总出院人数1331 人,无院内感染病例,无漏报,一季度医院共手术372 例,其中一类切口125 例,二类切口243例,三类切口 4 例,均无感染,出院病人抗菌素应用人数为1013 人,出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为76.11%,超出二级医院标准,每月己将医院感染率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反馈给各科室。 检查情况: 主要成绩: 手术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墙壁光滑,能湿式打扫,每天按照层流要求开机消毒及清洁通风口滤网,一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细菌培养合格。无菌物品摆放整齐,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合格, 消毒液及外科手抽样监测合格。 病区: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有记录,病房洁净,每天能开窗通风,医疗废弃物能做到称重交接,记录清楚,双人签字。各病区抗生素管理不规范,使用率高。 口腔科:每天空气消毒有记录,所有口腔科器械均由供应室清洗消毒。医疗废物暂存地:医疗废物能分类收集,地面干净,防护用品齐全,收污车、医疗垃圾筒及地面消毒有记录。 供应室:每天清洗消毒登记齐全,能坚持进行酶洗、超声清洗机清洗,全院所有器械都能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每天清洗质量检查记录齐全,无菌间物品摆放整齐,生物监测能正常进行尤其是有植入物手术的器械必

做,消毒包锅次、编号、消毒时间及消毒人员名字齐全,能追朔。内镜室:各项清洗消毒登记齐全,戊二醛浓度监测合格,能用酶洗,操作间与清洗间分开,胃镜与肠镜分开清洗。 存在问题: 手术室:无外科手消毒流程图,无计时器,个别器械包个别器械关节处有锈迹。。 病区:医疗垃圾筒桶壁不清洁,治疗台面有医疗垃圾滞留,个别科室存在垃圾混放现象,两个病区未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戴口罩;少数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不到位,提问回答不出、不熟练。 供应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要求。 口腔科及五官科:个别医生操作时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时未戴帽子;牙科治疗椅未使用一次性铺垫,部分器械消毒包装不规范。 内镜窒:无医疗垃圾分类标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紫外线灯管 每周酒精擦拭无记录。 医疗废物暂存地:专职人员收集医疗垃圾不及时,收集转运医疗垃圾 时未穿戴防护用品 原因分析: 1、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按制度要求执行。 2、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和感控意识不强。 3、抗生素管理不规范。

消毒隔离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消毒隔离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分100分) 科室:检查者:检查日期; 年月日得分: 项目分值 标准 检查 方法 基本要求评分标准 无菌操作25 分 10 抽查 护士 1. 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无菌操作符合要求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指甲短 3. 做完每一项治疗或护理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10 现场 检查 4. 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用” 5.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有效时间≤2 小时,启封抽吸的溶媒有效时间≤24小时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5 检查 治疗 车 6.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治疗车进病房备快速手消毒剂 7.各种治疗,注射均带治疗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无菌物 品管理35 分35 现场 检查 1.无菌、非无菌物品严格区分,各类物品放置整齐规范,标识清晰 2.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 cm),柜内清洁,无积灰尘, 标记明显 3.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过 期物品,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有效日期(或失效期)、化学指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或工号 4.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1次(如使用的 是戊二醛消毒液,则使用一周后测浓度,更换戊二醛时更换容器) 5.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 6.储槽关闭严密,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开启后 注明日期,时间,有效期≤24小时 7.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无过期,包装 完好 8.无菌持物钳(镊)、筒配套合适、加盖,消毒液液面位于镊子的1/2 至2/3之间,每周清洁消毒,消毒液达到消毒浓度,采用干镊筒有启 用时间,有效时间≤4小时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消毒隔离40 分 5 现场 检查 1.治疗室、换药室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清楚 2.污被、污物入袋放置,不落地 3.护士执行标准隔离,接触患者或操作时防护措施符合要求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2 查床 单元 4.床单位终末消毒符合要求,患者出院后用消毒液擦病床、床头柜、椅 子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 33 现场 检查 5.特殊感染的物品(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朊毒)应注明并密闭运 送相关部门处理 6.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湿化瓶、雾化器、湿化液每天更换并消 毒,用毕终末消毒 7.面罩、螺纹管每次使用后及时送供应室处理,连续使用的螺纹管每周 清洁、消毒一次 8.治疗室、换药室整洁,无积灰,物品放置有序、整洁,污染物分开放 置,诊疗床整洁 9.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物品浸泡时间符合要求 10.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管理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 1分备注:满分100分,≥85分合格。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