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资料

填空题

1.报告期内城市节约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称为(节水率)

2.地下水流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分别是(岩层透水性)和(水位差)。

3.地下水污染途径:(连续注入式污染)、(间歇式污染)、(直接与间接污染)

4.工业用水按不同的用途分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

5.节水的基本措施为(节约用水)、(计划开采)、(合理用水)。

6.目前,中国的水资源节水潜力主要是(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及(生活节水)三个方面;

7.水资源保护分为(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个方面。

8.污水回用的方式有(间接回用)、(直接回用)。

9.污水回用的间接回用包括(补给地表水)和(人工补给)地下水

10.再生水处理技术:(过滤)、(活性炭吸附)、氧化法、化学混凝沉淀、去除氨氮。

11.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开采后

果评价)

12.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

两重性)

13.(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14.工业节水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15.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为(水资源稳)、(水质安全)、(供水系统可靠)、(污水资源化技术安全可靠)

16.再生水回用的水质指标囊括了(给水)、(污水)两方面的水质指标,内容广泛。

17.根据水循环是否跨越了海陆交界面可以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尺度。

18.大循环过程包括:海洋蒸发、气流飘移、遇冷降雨、地表地下径流、汇入海洋

19.小循环过程包括:海洋蒸发、遇冷降雨至海洋地表蒸发、遇冷降雨至地表。

20.地球水总量 13.86亿km3,陆地水量总计 0.48亿km3,陆地淡水总量 0.35亿km3,可以直接利用的 0.1

亿km3,占不足地球总水量的1%或不到淡水总量的25%。

21.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62000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28000亿m3,其中河川 27000亿m3、地下水 1000

亿m3,排位于世界第 6 ,河川径流年人均量 2220m3/人,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 1/4 。

22.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径流用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影响径流的因素有:

降水和蒸发、地形特征、地质情况、植被状况、流域的几何形状、温度、湿度、人类活动等。

23.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型、地下水补给、冰雪融化补给、混合补给型,渭河属于:雨水补给

为主、融化水补给、及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混合型类型。

24.水体可利用性评价要素包括:水量可利用性、水质可利用性、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性评

价。

25.区域水量平衡关系式为:调入量+降水量-调出量=可利用量。

26.水循环的要素包括:降水、径流、蒸发。

27.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包括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

28.在水资源利用中,“三生”用水通常指的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

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 D )不是海水的利用途径

A.工业冷却

B.淡化饮用

C.洗涤除尘

D.农业灌溉

2.我国水资源节水潜力不包括( D )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生活节水

D.畜牧业节水

3.污染水体的物质不包括( D )

A.重金属

B.需氧有机物

C.植物营养物

D.泥浆

4.( A )是制约产品结构,影响工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

A.供水量

B.排水量

C.节水量

D.净水量

5.( A )是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与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用水

A.工艺用水

B.产品用水

C.洗涤用水

D.冷却用水

6.城市用水定额的定期修订年限一般以( B )年为宜

A.1

B.3

C.5

D.10

7.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A )

A.无砌衬修筑

B.老化工程翻新

C.渠道防渗

D.管道输水

8.取水建筑物应选在( C )

A.芦苇丛生出

B.向风面凹岸

C.大坝附近

D.泥沙淤积处

9.下面哪一项是水泵直接吸水的优点( A )

A.施工方便

B.工作可靠

C.冬季保暖好

D.减少水下土石方量

10.下面哪一项不是污水回用的途径( D )

A.回用于农业

B.回用于工业

C.回用于城市杂用 D回用于生活

11.下面那一项不是水体的物理性污染( A )

A.气味

B.臭味

C.色度

D.水温

12.水资源利用率是指现状P=( C )保证率下的城市供水量与城市水资源总量之比。

A.40%

B. 55%

C.75%

D. 85%

13. 平原河段的有限弯曲段选址宜选?( A )

A.凹岸弯顶稍下游处

B.凸岸

C.深槽稍下游处

D.边滩

14.为避免污染,取水构筑物宜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清洁河段,在污水排放口的(A ).

A. 上游100~150m以上

B.下游100~150m以上

C. 上游200m以上

D. 下游200m以上

15.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A )

A.灌溉用水

B.生态环境用水

C.采矿用水

D.航运用水

16.关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正确叙述是( A )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少

C.夏秋少,冬春也少

D.夏秋多,冬春也多

17.单位面积上一次灌溉的水量称为( B )

A.灌溉定额

B.灌水定额

C.作物灌水量

D.田园用水量

18.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A )

A、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

B、靠近现有的取水或排水点

C、远离补给水源

D、渗透性不强

19.城市用水率度指标不包括:( D )

A、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B、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

C、城市污水回用率

D、循环率

20.工业节水水量指标包括:( A )

A、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

B、新水利用系数

C、循环比

D、水的损耗率

21.回用水水质指标不包括:( D )

A、物理性指标

B、生物化学指标标

C、毒理学指标

D、水动力指标

22.下列不属于影响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运行的因素是(C )

A、径流变化

B、泥沙运动

C、河流长度

D、漂浮物及冰冻

23、下列不属于回用水水质指标的是( D)

A、物理性指标

B、化学指标

C、生物化学指标

D、降雨量

24.水系统新水量与排水量之差与新水量的比值是(A )

A、新水利用系数

B、水的损耗率

C、循环比

D、回用率

25.影响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与运动的主要因素径流变化,泥沙运动和(C)

A 地下水位

B 年降水量

C 河床演变

D 月降水量

26.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B)频率确定。

A 十年一遇

B 百年一遇

C 千年一遇 D万年一遇

27.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B)

A三级处理 B深度处理 C终级处理 D再处理

28.固定式取水构筑物阶梯式适用(A )

A岸边地质条件好、中小水量取水

B岸边地质条件差、中小水量取水

C岸边地质条件好、大中水量取水

D岸边地质条件差、中小水量取水

29.设于进水孔上 (或取水头部)的入口处,用以拦截水中粗大漂浮物及鱼类的是( A ) A平板格网 B格栅 C 排泥、启闭及起吊设备 D旋转格网

30.人工降低地下水位适用条件:( A )

A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

B基坑开挖深度较小,地下水位较低、土质较差

C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低、土质较差

D基坑开挖深度较小,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好

31.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是(A )

A《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中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D《中人民共和国水法》

32. 下列哪项不是节约用水的基本措施?( D )

A.节约用水

B.计划开采

C. 合理用水

D.持续用水

33.地下水污染途径不包括?( B )

A.连续注入式污染

B.生物污染

C.间歇式污染

D.直接与间接污染

34.在河流有限弯曲段,取水构筑物选址最好位于(C )

A、凹岸弯顶上游

B、边滩

C、凹岸弯顶下游

D、凸岸

35.水净化处理时,一级处理属于( A )

A.预处理B.深度处理 C.高级处理D.低级处理

36.下列不属于城市用水量的有( D )

A. 消防用水

B.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C.居民生活用水

D.作物灌溉

37.节水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B )。

A. 合理用水

B. 调整水价 C.计划开采 D. 节约用水

38.泥沙运动按运动状态可以分为( B )和悬移质。

A. 推跳质

B.推移质

C.跃移质

D. 跳跃质

39.下列属于污水回用水水质化学指标的是( C )

A. 溶解性固体

B.化学需氧量

C.硬度

D. 浊度

40.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 B )

A.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

B.数值模拟法

C.开采试验法

D.简单对比法

41.解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C )

A.修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杜绝浪费

4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之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预防水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B)

①禁止养鱼虾,种植水草。

②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③工厂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④关闭所有工厂

⑤禁止沿河居民乱倒垃圾

⑥禁止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D)

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4.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缺水的主要原因是(D)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45.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D)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A、水资源综合规划

B、节水规划

C、环境影响评价

D、主体功能区

46.下列不属于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技术措施的是(C)

A.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完善城市下水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C.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

D.通过引水、调水、蓄水、排水、底泥疏浚等水利工程改善水质状况

47.对于下列指标描述错误的是(C)

A.新水利用系数是指用水系统新水量与排水量之差与新水量的比值。

B.回用率是指用水系统中循环水量为零时系统内部回用水量所占比例。

C.比差率是指城市工业的实际取水量与该市农业的对比取水量之比。

D.重复利用率是指重复利用水量占用水系统总用水量的比例。

48.不属于城市节水管理体系的是(C)

A技术管理 B 经济管理 C 综合管理 D 行政管理

49.不属于水资源保护任务的是(D)

A 水污染控制于污水资源化

B 水资源水质和水生生态的保护

C 水的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评价

D 两极冰川的开发利用

50.水体污染的要素不包括(C)

A 污染源

B 污染物质

C 污染菌群

D 污染途径

51.不属于水资源保护措施的是(D)

A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B 管理体制建设

C 经济政策

D 森林保护

5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固定式取水方式( D )。

A.岸边式

B.河床式

C.斗槽式

D.浮船式

53.下列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错误的是:( A )

A.为避免污染,取水构筑物宜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下游的清洁河段。

B.取水构筑物应避开河流中的回流区和死水区。

C.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D.注意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

54.下列城市节水水量指标有( C )

A.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B.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

C.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

D.城市污水回用率

55.污水再生回用的作用与意义不包括:( D )

A.可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B.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

C.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D.对提高城市(包括工业企业)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意义不大

56.污水回用的途径哪个是错误的( D )

A.回用于农业

B.回用于工业

C.地下回灌

D.可回用于饮用

57. 山区河流的特点(C )

A.水质变化缓慢

B.流量水位变化幅度不大

C.河床常为砂、卵石组成

D.北方某些山区河流潜冰期较短

58.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节水水量指标( C)

A.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 B人均日生活用水取水量

C.第二、三产业每万元减少值取水量

D.主要用水工业单位产品取水量

59.2010年城市节水规划将节约用水的含义概括为下列除了( D)

A.精心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使之免受污染

B.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规划,改进用水工艺,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

C.推广用水新工艺和节水新技术,高效的使用水资源

D.使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60.再生水回用的水质指标不包括( C )

A.物理性指标

B.化学指标

C.物理化学指标

D.生物化学指标

61.污水排放口的形式不包括( D )

A.岸边式排放口

B.离岸式排放口

C.江心式排放口

D.江中式排放口

62.对在建工程或已建成的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叫做( C )

A.现状评价

B.回顾评价

C.预断评价

D.整体评价

63.影响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运行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B )

A.径流变化

B.温度变化

B.泥沙运动

C.河床演变

64.城市用水量组成不包括( D )

A.综合生活用水

B.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与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C.消防用水和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D.农业灌溉用水

65.下列工业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A.降低工业生产规模,抑制规模经济效应

B.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

C.制定用水定额,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D.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

66.下列关于污水再生回用的作用与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污水再生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B.污水再生回用,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不用”的原则

C.污水再生回用,有利于提高城市(包括工业企业)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

D. 污水再生回用,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67.污水回用的途径不包括( B )

A.回用于农业

B.直接饮用

C.回用于城市杂用

D..回用于工业

68.水资源保护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 )

A.开发利用高于保护的原则

B.维护水资源多功能性的原则

C.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D.水资源保护的经济原则

69.(C)是指报告期内城市节约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

A用水率 B含水率 C节水率 D贮水率

70.将含盐水加热汽化,再将蒸汽冷凝液化成淡水的淡化方法是(D)。

A蒸馏法 B蒸发法 C冷凝法 D淡化法

71.不符合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现状的为( D )

A.水多B水少C水脏D.水清

72.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三要素的为( D )

A.污染源

B.污染物

C.污染途径

D.易感人群

73.下列不属于节水的基本措施的是( D )

A 节约用水

B 计划开采

C 计划开采 D降低水价

74.下列不属于用水定额的分类的是( D )

A 工业用水定额 B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C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定额 D生产用水定额

75.城市用水率度指标( B )

A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B 城市生活用水率C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D城市污水回用率

76.节水率是指报告期内。( A )

A城市节约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

B城市回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

C城市用水总量与城市可用水资源总量之比

D城市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

77.下列不属于地下水污染途径的是连续注入式污染,间歇式污染,直接与间接污染( B )

A连续注入式污染 B 人为注入式污染 C间歇式污染 D直接与间接污染

78.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不适宜的是( A )

A、含水层层数少

B、厚度大

C、渗透性强

D、分布广

79.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我们应做到( D )

A随便利用 B随便排放 C尽情开采 D、节约用水

80.以下不属于城市节水水量指标的是( B )

A、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

B、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C、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

D、第二、三产业每万元增加值取水量

81.下列不属于污水处理方法的是(A )

A.物理化学法

B.物理法

C.化学法

D.生物法

82.下列是城市用水率度指标的是(B )

A.新水利用系数

B.水资源利用率

C.循环比

D.回用率

83.下列是泥沙运动按运动状态分类的是(B )

A、推动质B.悬移质 C.悬浮质 D.漂浮质

84.下列不属于合理的城市节水管理措施的是(A )

A.不断提高水价

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D.调水工程

8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水体主要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等的总称。

B.水和水体是相同的概念

C.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D.地下水的污染具有难以逆转性;地下水污染具有延缓性的特点。

86.水资源保护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C )

A.工程水费征收

B.不可交易用水权和排污许可证

C.水资源费征收制度 D排污收费制度.

87.排放或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热能、悬浮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的污染源属于(A )

A.物理污染源

B.化学污染源

C.生物污染源

D.混合污染源

88.中国节水潜力不包括(D )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 城市生活用水 D 个人节水

89.海咸水直接利用方式不包括(A )

A 灌溉 B工业冷却水 C 化盐溶剂 D 冲洗消防

90.污染途径不包括( B )

A 间歇式污染

B 永久污染

C 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D连续注入式污染

91.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B )

A、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B、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C、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92.关于水源地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应远离城市或工厂排污区的上游

B、最好选择在含水层上部有稳定隔水层分布的地段

C、可利用地面沉降、塌陷形成的天然凹坑蓄水

D、应远离原有的取水或排水点

93.下列节水措施不合理的是( D)

A、整修无衬砌的输水渠道

B、改善农业灌溉方式

C、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业用水定额

D、限定人均人均用水量

94.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A )

A、氮气

B、有毒物质

C、植物营养物

D、油类

95.城市污染源对水体污染主要是( B)

A、直接倾倒入水体的生活垃圾

B、生活污水

C、汽车尾气

D、堆积在地上的废渣和垃圾

96.下列不符合水资源保护原则的是(C )

A、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

B、“谁开发,谁保护”

C、避免“一水多用”

D、取、用、排水全过程管理

97.下列哪个是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D )

A.维护水资源单一功能原则

B.行政区域强制管理原则

C.顺其自然原则

D.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98.以下用水量最大的是:( D )

A.工业用水

B.生活用水

C.娱乐用水

D.农业用水

99.节约用水的含义是:( A )

A.水资源保护、守恒与节约

B.水资源保护、发展与节约

C.水资源保护、发展与利用

D.水资源循环、守恒与节约

100.工业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D )

A.50%

B.60%

C.70%

D.80%

101.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B )

A.实施人工降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开采地下水

102. 如图所示的标志图表示的含义是( B )

A.珍惜生命

B.节约用水

C.保护环境

D.合理用地

103. 我国的节水标志是( B )

A. B. C. D.

104. 解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B )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杜绝浪费

105. 华北平原缺水严重,解决华北平原缺水的措施除南水北调外,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有( A )

A.发展节水农业

B.海水淡化

C.人工降雨

D.退耕还牧

106.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B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A.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07. 下列对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季风区缺水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地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处于干旱地区

D.该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偏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108. 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A )

A.南水北调

B.引滦人津

C.引黄济青

D.引黄人晋

109.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B)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发展节水农业 C.直接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用水量

110.有专家预言,( C )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三、简答题

1、水资源的特性有哪些?

循环无限性。水资源与其它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具有流动性,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优良的循环性。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天然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在开采利用后,能够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处于不断地开采、补给、消耗、恢复的循环之中,可以不断地供给人类使用和满足生态平衡的需要。储量有限性。水资源处于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取之不尽”的特点恢复性强。可实际上地球淡水资源的储量十分有限。地球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1/4,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1/125,水循环过程具有无限性,水资源储量具有有限性。

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在自然界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匀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

利用多样性。水被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生态平衡广泛利用,各种利用在数量上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在质量上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

利害双重性。自然界有部分物质可造福于人类,也可危害人类,水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它也具有利害双重性。关键是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地控制和利用水资源。

2、阐述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的重要性。

1)是防灾减灾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成绩巨大,主要江河初步建成了蓄泄兼筹的防洪调蓄体系,大部分地区已初步控制了常遇的水旱、洪灾害,只有这样才能长期支持我国的农业、工业、城市的发展。

2)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水作为一种资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她,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不得不使我们清醒,对水资源必须加强保护和科学管理,人类才有可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发展的象征是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发展这些无一例外可以不依赖于水资源的利用。

4)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需要

由于水资源的匮乏,生态环境已遭受严重破坏,例如发生大洪水、出现大旱、沙漠化加剧、出现沙尘暴、物种减少、气候失衡、病疫滋生等等。因此人类必须加紧修复环境、再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必须加强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包括全球性的工作和地域性的工作。

3、评价我国水资源的特征。

①空间分布特征

A. 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等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拥有的水资源总量却只占全国4.6%。

B. 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下水是水资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受地形和主要补给来源降雨量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多河、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山脉从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水资源不仅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无论年际和年内分配都是如此。造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受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

③水资源与人口组合不匹配特征

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0%,水资源占全国的20%,人均水资源量1127m3/人。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60%水资源占全国的80%,人均水资源量3380m3/人。

④水资源与耕地组合不匹配特征

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0%,水资源占全国的20%,耕地每公顷拥有水量9465m3。而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40%,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耕地每公顷拥有水量28695m3。

⑤江河高泥沙含量是我国水资源的又一特征。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地形高差大,有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山地,自然因素加上长期的人为破坏,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江河挟带大量泥沙,这是我国江河的重要特征。黄河是典型的高泥沙量河流,其含沙量是世界之最。

⑥水资源受气候影响特征

我国近50年来,有20多年呈现北旱南涝局面。降雨量一直呈减少势态。由于高山冰川融水调节,各河流在出山口处的水量基本持平,但下游均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温室效应使表面蒸发量提高,地面径流

量减少。

以上6点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极不方便,导致发展极不平衡。

4、说明水资源保护区性质、任务、基本模式。

要点如下

性质: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通过保护水资源修复生态。

任务:保护水源及水质。

基本模式:分3个区,重点保护区是水资源所在地,生态建设区在重点保护区之外,进行生态良性化建设,再外围是缓冲区,限制三废、交通、人口等污染。

5、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适合于作为大型企业大量用水的供水水源;

(2)时空分布不均,受季节影响大;

(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

(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

(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

6、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

(1)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

(2)河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

(3)河床与岸坡的岩性和稳定性。

(4)河流的冰冻情况。

(5)河道中水工构筑物及天然障碍物。

7、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因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在城市地区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在滨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8、节约用水基本措施

(1)建立合理的、有利于节水的收费制度,引导居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2)提倡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积极采用分质供水,改进用水设备。

(3)不断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改革落后的工艺与设备,采用循环用水与污水再生回用技术措施,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灌溉方法,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制度。

9、城市节水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名节水意识。

(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

(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4)制动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

(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

四、论述题

1、水资源保护的概念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2、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如何行之有效的留蓄、利用雨水的方法。(至少三

点及以上措施,每点措施有不少于60字的论述)

3.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环境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谈一谈你对解决越来越频发的城市内涝问题有什么想法或意见?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 二○○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一基本要求 (1) 二工作程序 (3) 三水功能区划复核补充与调整 (4) (一)水功能区复核 (4) (二)补充与调整 (6) (三)水质目标值拟定 (7) 四污染源排放量调查与估算 (8)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8) (二)污染源排放量估算 (8) (三)合理性分析 (9) 五污染物入河量调查与估算 (10) (一)污染物入河量调查 (10) (二)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1) (三)污染物入河量统计 (12) 六规划水平年污染源排放量预测 (12) (一)预测方法和步骤 (12) (二)生活污染源预测 (13) (三)工业污染源预测 (14) 七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预测 (15) (一)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 (15) (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15) 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16) (一)基本概念界定 (16) (二)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7) (三)纳污能力计算 (18)

九规划水平年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9) (一)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和削减量 (19) (二)陆域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和削减量 (19) 十面源污染估算与控制 (20) (一)面源污染调查与估算 (20) (二)面源污染控制 (21) 十一规划措施 (21) (一)保护措施 (21) (二)治理措施 (22) (三)保障措施 (23) 十二投资匡算 (24) 附表 (26) 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参考计算方法 (30) (一)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30) 1.一般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模型 (30) 2.感潮河段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迁移方程 (30) 3.均匀混合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均匀混合模型 (31) 4.非均匀混合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非均匀混合模型 (31) 5.具有富营养化趋势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32) 6.宽阔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二维水质模型 (32) (二)主要参数估值 (33) 1.综合衰减系数 (33) 2.分散系数Ex、Ez (34) 附录Ⅵ-2 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编码方法 (35) (一)编码说明 (35) (二)编码方法 (35)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水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 2 了解水污染的后果和学习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靠科学技术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从小树立爱护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主要 教法:观察、比较、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水资源开发方法的探索主要学法观察、比较、讨论教具: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法规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的用途 二:关心、爱护水资源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设计 15分钟组织教学 叙述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宣布开始上课,面向全体同学,用目光

巡视全体同学的行为 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及净化过程。通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并观察一组有关水的用途的图片 水的用途这么广泛,如果缺了水,将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 害,事实表明,淡水资源已严重匮乏,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口将严重缺水。中国和印度人口约1/3生活在绝对缺水的地区。中国为3.81亿多人。 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不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水资源减少到只剩下一口水”或一点都不存在时,我们将怎么办?请同学们观看一动画:当担心变成现实时,生活该是多么艰难!思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我们应如何做? 听到老师的口令后,起立,精神集中,目视前方,准备上课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 学生观察画面,通过视觉了解水在人类生活、生产之中的作用 观看、倾听,认识到淡水资源的危机 学生观看动画 结合画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讨论:应怎样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始上课 通过水的广泛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为认识淡水资源的危机”和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一章 1.狭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2.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年内际分布不均匀。3)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不匹配。 4.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2)用水逐年增长,水的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3)水污染加剧,江河湖库水质下降。4)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5)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章 1.大循环:水分由海洋到陆地,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小循环:陆地到陆地,又回到陆地,或海洋到海洋,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 2.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3.决定区域水资源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 4.径流的形成:1)降水阶段。2)蓄渗阶段。3)坡地漫流阶段。

4)河槽集流阶段。 5.岩石中的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6.地下水: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液面的含水层中的水。3)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7.更替周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8.河流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9.河流径流表示特征值:流量Q,径流总量W=Q,T径流模数 M=1000Q/F, 径流深度Y=W/(1000F), 径流系数a=Y/X。 第三章 1.区域降水的计算:1)算术平均值法。2)泰森多边形法。3)等雨量线法。 2.容积存储量:在大气压力下,含水层空隙中容纳重力水的体积。弹性存储量: 超过大气压的天然压力降到大气压时承压水层中能释放出来的重力水的体积。 天然调节存储量:一次降水或一个补给期中,含水层中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储存水。 固定存储量:在一个补给周期中,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储水量。3.水资源量评价的主要任务:解决一定条件下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区 域用水量的要求 4.水资源量评价的基本方法;1)简单水量对比法。2)典型年法。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解读《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12-07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国家制定的能源、土地、粮食、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规划之后又一项重要的资源环境战略性规划,也是我国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又一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好《规划》,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记者: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全国性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划》有国家八个部委共同参与。请您谈谈《规划》编制的历程和重要意义。 矫勇: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资源调查评价,主要任务是全面调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第二阶段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主要任务是科学制定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本《规划》是涵盖全国、流域、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的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规划成果是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与保障能力,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将得到有效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将显著提高,水生态环境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意义: 《规划》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矫勇:《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二是规划目标与任务。三是水资源供需分析。四是水资源配置。五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六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实施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八是保障措施。 《规划》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点回答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6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是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状况和演变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利用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三是研究制定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及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四是研究论证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布局,提出了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措施。五是从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及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对策。六是提出了实行最严格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结材料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Urban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姓名:唯薇 学号:13252208 年级专业: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孟靖华

第一章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水资源的特性:a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b 储量有有限性。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但世界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8%;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我国总体为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步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d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生产e利害两重性。水资源即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 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水圈全部的水体总储量1 3.86×108km3.人类可利用的水只有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主要分布在600m深度以的含水层,湖泊、河流、土壤中。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行着,通常把自然水的这种运动成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4.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5参与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0.0057*108km3,仅占全球水储量的0.049%。 6.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T=Q(t)/q(t)——(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 7.水量平衡: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间,进入的水量与输出之差等于该区域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8.全球水量平衡方程:E=P,冀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E等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P.对于闭合流域:P=R+E(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蒸发量) 9.流域: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分水线:当地向两侧倾斜,使降水分别汇集到两条不同的河流中心,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分水的作用,即为分水线。 10全球水资源的利用量总体上为0.324*104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用于居民生活。 11.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为1788k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我国水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下水,地表水。我国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时空变化大,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地下水资源总的分布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全国总用水量为556.6km3,农业用水392.0km3(70.4%),工业用水112.1km3(20.2%),生活用水52.5km3(9.4%) 13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速度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开采过量,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5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5.1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12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4个子湖。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732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111.7km2;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5.1.1水资源保护现状 (1)网湖湖区围垦情况 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20.0m时,湖泊总面积为81.9km2,湖泊容积为4.23亿m3。上世纪70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到80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20m时,仅有湖泊面积43.8km2,湖泊容积为

2.79亿m3。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28.8km2,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54.8%、围养水面占12.2%、精养鱼池占7%、其他占26%。 (2)水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2013年4月23日,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莲花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5.1-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分类指标限值见表5.1-2。网湖、马蹄湖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石灰赛湖总磷达到0.088 mg/l,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泉湖总磷达到0.114 mg/l,大泉湖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莲花湖中心总磷达到0.641mg/l,超出V类水标准3.2倍,实际达到劣Ⅴ类标准。 总体上看,网湖湖区总体水质为总磷超标,其中莲花湖的水质为劣Ⅴ类标准,主要是总磷量超标严重(超出V类水标准3.2倍)。莲花湖紧邻阳新县城,现状情况下居民生活污水、部分城市服务业生产用水及工业用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莲花湖;同时,莲花湖和大泉湖曾大面积的养殖珍珠,大量的投肥沉积湖底,持续污染水体,导致水体水质不断恶化;另外,由于围垦及渠道淤塞,莲花湖与周边水体流通性差,水体交换功能减弱,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也是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莲花湖污染现状见图5.1-1、5.1-2、5.1-3。 表5.1-1地表水水质监测成果表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修订版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 开发与保护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5讲主题: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思维导图 1. 2.水污染的防治与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二、课堂落实(讲练结合) &例题精析 考点一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例1.据估计,2025年全球约有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 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认识中,不正确 的是()。 A.人们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 B.河水、淡水湖泊水及埋藏较浅的地上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D.北纬40度的华北、西北是我国水资源状况最严峻的地区 考点二节约用水 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要兴建水利工程 D.农业和园林浇灌方式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考点三防止水污染 例3.下列减少水质污染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③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拆除溪流两岸乱搭 建的养殖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专项训练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其次是地下水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总水量的2.53% C.洗衣机的出水管可以接入阳台上的雨水管道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下列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1.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资源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 2.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地进行着,称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3.更替周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4.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5.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6.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农业用水2/3,工业用水1/4,生活用水8% 7.全球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8.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时间分布特征:年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9.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10.水资源评价包括哪些?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金额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11.河流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12.表示径流的特征值有哪些?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 13.什么是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14.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 15.含水层和隔水层定义。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是指不具透水和给水能力的岩层。 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为:岩层要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16.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的分类以及三类地下水的定义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17.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 差异性;流域完整性;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与其他区域尽可能协调 18.水资源分区的方法: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分区;根据天然流域分区;根据行政区划分区 19.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分析 20.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河流水文计算的方法有哪些? 基本特征有周期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区域性。计算方法有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法 21.收集河流水文资料时应满足什么要求:一致性、代表性、可靠性、独立性 22.年径流量概念: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23.径流还原计算的定义和方法:径流还原计算就是消除人为影响,将资料系列回归到“天然状态”的一种方法。有分项调查法和降水径流模式法2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什么?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及 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计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 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 用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25.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 水质评价;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开采后果评价 2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三水”转化,统一考虑 与评价的原则;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调节平衡原则; 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的原则;不同目的和不同水 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技术、经济、环境综合 考虑的原则 27.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四项指标:微生物指 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 标 28.《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848-93 29.蒸汽锅炉中的水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成垢作用、 起泡作用和腐蚀作用 3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行政、 经济区域或流域)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关系 分析 3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1)近期和远期相结 合;(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 结合 3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1)系列法:按雨情、 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2)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 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表 33.地表水源供水特征:(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 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2)时空分布 不均,受季节影响大。(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 (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 使用。(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炸。 34.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河流的径流变化、泥 沙运动、河床演变、冰冻情况、水质、河床地质与地 形等 35.根据泥沙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可将泥沙分为床沙、 推移质及悬移质三类 36.启动流速:静止的泥沙开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 状态的水流速度 37.止动流速:当水流速减小到泥沙停止运动时的水流 平均流速 38.河床演变是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流中水 流运动包括纵向水流运动和环流运动 39.河床演变一般表现为:(1)纵向变形(2)横向变 形(3)单向变形(4)往复变形 按照河流在平面上的河床形态和演变特征,可将河段 分为四种类型:(1)顺直型河段(2)弯曲型河段(3) 游荡型河段(4)汊道型河段 40.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 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 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河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 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 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 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 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 咸潮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 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 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41.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 结合河床地形及地质,河床冲淤,水深及水位变幅, 泥沙及漂浮物,冰情和航运登因素,并充分考虑施工 条件和施工方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 42.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照取水点的位置,可分为岸边 式、河床式和斗槽式;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合建式 和分建式;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按照进水管的形式,可 分为自流管式、虹吸管式、水泵直接吸水式、桥墩式; 按照取水泵类型及泵房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干式、湿 式泵房和淹没式、非淹没式泵房;按照斗槽的类型, 可分为顺流式、逆流式、侧坝进水逆流式和双向式 43.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可分为缆车式和浮船式。缆车式 按坡道种类可分为斜坡式和斜桥式。浮船式按水泵安 装位置可分为上承式和下承式 44.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包括底栏栅式和低坝式。 低坝式可分为固定低坝式和活动低坝式 45.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不经过筑坝拦蓄河水、在岸边 或河床上直接修建的固定的取水设施。优点:取水安 全可靠、维修管理方便、适应范围较广等;缺点:当 河水水位变化较大时,构筑物的高度需相应地增加, 因而工程投资较高,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长,扩 建困难 46.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设施和泵房都建在岸边, 直接从岸边取水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适用范围:适 用于河岸较陡,主流靠近河岸,岸边有一定的取水深 度,水位变化幅度不太大,水质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 况 47.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在河心设置进水孔,从河心取 水的构筑物。适用范围:当河岸较平缓,主流离岸较 远、岸边缺乏必要的取水深度或水质不好时,宜采用。 49、合建式取水构筑物:集水井和泵房合建在一起; 分建式:集水井和泵房分别建。 50、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优点:布置紧凑,总建 筑面积小,吸水管路段,运行安全维护方便。缺点: 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适用范围:适用于河岸 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深且地质条件好、水位变幅和 流速较大的河流。 51、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优点:由于将集水井和 泵房分开建造,泵房可离开岸边,建于地质条件较好 处,因此可使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缺点:吸水 管路较长,增加了水头损失,维护管理不太方便,运 行安全性较差。适用范围:当河流处于地质条件较差, 以及集水井与泵房不宜合建的情况下。 52、顺流式斗槽:斗槽中水流方向与河流流向基本一 致。 逆流式斗槽:斗槽中水流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3.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优点:水下工程量小、施工方 便、工程投资少、适应性强、灵活性大,能适应水位 的变化。缺点:操作管理较复杂,需经常随河水水位 的变化将缆车或浮船移位以及更换输水斜管的接头, 供水安全性差,特别在水流湍急、河水涨落速度大的 河流上设置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尤须慎重。 54.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缆车轨道、输水斜管 和牵引设备等组成。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由浮船、锚固设备、联络管 及输水斜管等组成。 55.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1)水源地应选在含水 层透水性强、厚度大、层数多、分布面积广的地段上。 (2)取水地段应有良好的汇水条件以增加补给量, 可以最大限度拦截、汇集区域地下径流。(3)新建水 源地应远离原有的取水点或排水点,减少互相干扰。 (4)设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的地段上。(5)设在不 易引起地面沉降的地段上。(6)水源地的经济、安全 性和扩建前景。 56.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 井深一般在300m以内;(1)大口井:用于取集含水 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2)辐射井:用于汲 取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浅层地下水;(3)复合井:用于 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 压水;(4)渗渠: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 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下的地下水。(5)完整 井:过滤器贯穿整个含水层;非完整井:过滤器没有 贯穿整个含水层。 57.管井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井室: 用来保护井口,安装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井壁管: 为了保护井壁不受冲刷,防止不稳定岩层塌落,隔绝 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过滤器:是井管的进水部分,同 时对含水层起保护作用,保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 延长使用年限。沉淀管:位于井管的最下端,用于沉 积涌入井口的砂砾。 58.过滤器类型:骨架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填砾过滤 器。过滤器由过滤骨架和过滤层组成。骨架起支撑作 用,过滤层起过滤作用。保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 延长使用年限。 59.管井施工建造一般包括凿井、井管安装、填砾、管 外封闭、洗井等过程,最后进行抽水试验。(1)凿井 (2)井管安装,填砾,管外封闭(3)洗井和抽水实 验(4)管井的验收(5)管井的使用 60.洗井是要消除凿井过程中井孔及周围含水层中的 泥浆和井壁上的泥浆壁,同时还要冲洗出含水层中部 分细小颗粒,使其周围含水层形成天然反滤层。洗井 的方法: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联合洗井。 61.抽水试验是管井建造的最后阶段,目的在于测定井 的出水量,了解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值的关系,为选择、 安装抽水设备提供依据,同时取水样进行分析,以评 价井水的水质。 62.管井出水量减少的原因:1)属于管井本身原因, 除抽水设备故障外,大多因含水层填塞造成,一般与 过滤器或填砾有关。(2)属于水源方面的原因,如长 期超量开采引起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或境内矿山涌 水及新建水源地的干扰。 63.增加管井出水量的措施:(1)真空井法(2)爆破 法(3)酸处理法 64.大口井主要由井室、井筒及进水部分组成 65.复合井是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 器组成 66.辐射井是由大口径的集水井与若干沿井壁向外呈 辐射状铺设的集水管组合而成。 67.渗渠分集水管和集水廊道两种形式,同时也有完整 式和非完整式之分。渗渠通常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 检查井和泵站组成。 68、节约用水: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 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 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 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 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 发展。 69、用水量定额制订的原则: (1)科学性,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取得准确的技术 资料,并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数据处理。(2) 先进性,使用水量定额体现当前和保持今后一定时期 内用水(节水)的先进水平,并注意其技术和实施的 可行性。(3)法规性,表现为标准是经有关方面协调一 致,经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并必须严格遵 守的一种准则或依据。(4)经济合理性,指除涉及安 全、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国防尖端技术等直接关系到 大众人身安全、健康和国家整体利益外,用水量定额 一般应以讲求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 70.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定用水量定额,实 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 水资源综合利用 71.工业节水措施:(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 建立节水型工业。(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 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 实现节水的法制化。(4)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 模经济效应。 72.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管道灌溉、U形混凝 土渠道。 73.节水灌溉:是指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 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农 业高效用水模式。 74.再生水: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 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75.再生水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76.水资源保护: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 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 竭,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 求。 77.水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8.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判明水体污染现状、污染危 害程度、污染发生的过程、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及 污染环境条件,并揭示水污染发展的趋势,确定影响 污染过程的可能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 79.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环 境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体质量的准确评价和水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80.地下水污染特征:(1)隐蔽性(2)难以逆转性(3) 延缓性 81.水体污染三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82.地下水污染方式:直接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直 接来源于污染源)、间接污染(污水或固体废物淋滤 液在地下迁移过程中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 后的产物) 83.农业节水技术:(1)非充分灌溉(2)调亏灌溉(3) 局部灌溉(4)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技术(5)波涌灌 溉(6)渠系防渗(7)田间节水与农艺节水(8)负 压差灌溉(9)节水管理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题

填空题 1.地表水取水工程系统组成有:( ),(),(),() 2.岸边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主要由()与( ) 两部分组成。 3.按补给条件辐射井可以分为:()、()或()、()与( )按构造形 式,取水建筑物可分为:() 、( )。 4.按过滤器就是否贯穿整个含水层,将管井分为()与()。 5.按水力学特点,地下水污染途径可以分为()、()、()与()。 6.报告期内城市节约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称为( ) 7.常见得管井由( )、()、()及()组成. 8.城市节水水量指标有()、( )、()、()、()、()。 9.城市节水中用水制定原则:()、()、()、()。 10.城市用水量组成包括:()、()、()、( )、()、( )等。 11.大口井得构造:()、( )、(). 12.大口井得施工方法主要有()与() 13.大口井施工方法有()与(). 14.大口井适用集取()(填“深”或“浅”)层地下水。 15.地表水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两种形式:()、()。 16.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水源种类可分为:( )、()()及(). 17.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位置应宜选在()(填“凹”或“凸”)岸弯顶稍下游处. 18.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应选在设在()。 19.地表水系统系统组成中得( ),使得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得地从水源取水。 20.地下水得人工补给方法可以分为( )与( )。 21.地下水流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分别就是( )与()。 22.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分类:( )、()、()、() 23.地下水污染途径:()、( )、() 24.地下水在松散岩层中流动称为:( ). 25.凡就是排除或释放出得污染物能引起水污染得污染源称为( ). 26.浮船式取水构筑物得平面布置中水泵在浮船上得竖向布置可为( )与( )。 27.浮船式取水构筑物连接方式:()、() 28.辐射管得施工分为()、()。 29.辐射井与大口井中更适用于较薄得含水层与厚度小而埋深大得含水层得就是(). 30.辐射井就是由()与()内沿含水层水平方向布设得多根辐射管组成。 31.辐射井由()与( )组成, 32.工业节水指标体系由()与()组成. 33.工业用水按不同得用途分为:()、( )。 34.工业用水系统在一定时段内用水过程中发生得水量叫做() 35.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包括()、()、()与( )等部分。 36.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包括:()、( )、( )。 37.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得基本形式:()、(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又分为: ()与()。 38.( ),又称机井,指用机械开凿至含水层中,用来保护井壁,垂直于地面得直井。 39.管井得施工一般包括( )、()、( )、()、( )、()、( ) 等过程;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一、总 则 (一)目标与任务 1. 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1.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水 资 源 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技术路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流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