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一、概述

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

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

(1) 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

痉挛性膀胱

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弛缓性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 1)确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确定排尿障碍的类型; 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 4)选择合适的膀胱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二)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的评定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辅助检查等。

1、病史病史采集是排尿障碍评定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病史采集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发病经过及排尿障碍特点,如目前的排尿方式、排尿控制情况、有无尿意、排尿耗时、尿液的性状、有无并发症等。同时,应了解病人以往的饮水和排尿习惯,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等病史,是否使用过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α受体阻滞药等。

2、临床检查排尿障碍的临场检查包括针对原发病的全身体格检查和针对膀胱的检查。针对原发病的体格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膀胱的检查包括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以及残余尿量的测定等。

(1)全身体格检查: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时,应注意病人的血压变化;腹部检查应注意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肾区有无叩击痛,判

断膀胱充盈情况;皮肤检查应重点检查骶尾部皮肤处有无破损;神经系统的检查应注意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肛周的感觉、运动情况、各神经反射等。

(2)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技术是判断病人膀胱容量大小和压力变化情况的技术。它是根据压力量表的原理。,将与大气压想通的压力管与膀胱想通,膀胱内压力随着储量的改变通过水柱波动来显示(图3-9)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

用物准备:可调式输液架1个,三通管1枚,测压管1根(可用一次吸痰管或吸氧管),输液架1副,500ml生理盐水1瓶,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有刻度的尿壶)、无菌导尿包1个,14号无菌导尿管1根。

操作流程:1)病人平卧位,调节侧压装置的零点平耻骨联合;2)嘱

病人自己先排空尿液,再插入导尿管排尽残余尿;3)连接测压装置,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无菌生理盐水并观察测压计水柱的波动,同时询问病人的感觉;3)当水柱达到4cm或漏尿时停止测试,肌力此时滴入的生理盐水的量。

注意事项:1)正常判断病人膀胱容量需两位护士操作,一人观察病人膀胱在不断充盈中的状态和病人的感觉及全身的反应,一人观察滴入的速度和水柱的变化并做记录。2)如何使用气囊导尿管,不要向气囊内注水,以免影响测压结果。3)冠珠速度对测定结果又影响,最好用输液泵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膀胱。一般采用20-30ml/min为常规灌注速度,但膀胱过度活跃时可减慢点滴的速度至小于10ml/min,如果水柱上升速度很快,此时不一定要停止测定,可以先减慢滴速,再做观察。4)在测定前、中、后嘱病人咳嗽,以测试个管道是否通畅,水柱波动是否灵敏。5)询问病人的感觉,包括首次膀胱充盈感、首次排尿感、强烈排尿感和疼痛感等,并记录相应膀胱容量。6)操作前、中、后要测量血压。

(3)膀胱残余尿的测定:指排尿后立即导尿或用B超检查测定膀胱内的残余尿量。正常人残余尿量一般少于50ml。通过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可以了解膀胱排尿功能,或判断下尿路梗阻程度,为膀胱护理提供依据。

3、辅助检查排尿障碍的评定应参考实验室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

(1)实验室检查:监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尿

液细菌培养、血尿素氮、血肌酐等。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地反映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各自的功能状态及其在储尿、排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尿流动力学测试有助于准确诊断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3)b超: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结石、积水等,有无尿道梗阻,并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

排尿障碍的护理

排尿障碍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患者排尿障碍的原因及分型,是尿失禁或尿潴留。尿失禁是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还是压力性失禁,尿潴留原因是机械性梗阻还是动力性梗阻引起。 4、了解 B 超情况及尿动力学梗阻引起。 二、护理措施 1、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护士应给予开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消除其羞涩、自卑与焦虑的心理,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皮肤护理: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也可使用尿垫或一次性纸尿裤,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尿垫、床单;根据皮肤情况,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发生。 (3)外部引流: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置尿壶于外阴合适部位接取尿液或利用带胶管的阴茎套接尿,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 每天须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将局部暴露于空气中,评估局部有无发红、水肿或破损。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①如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每日白天摄

入 2000-3000毫升液体,但入睡前应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膀胱冲洗、训练的目的、方法, 所需的时间、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安排排尿时间,观察排尿反应。定时使用便器,使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注意用力要适度。③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④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留置导尿术,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皮肤破溃。但要注意应定时夹闭和排放尿液,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重建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 2、尿潴留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适宜的排尿环境: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3)调整体位与姿势: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4)排尿反射训练: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亦可采用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穴等方法,刺激排尿, (5)热敷、按摩:如患者病情允许,可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6)遵医嘱给药:必要时根据医嘱肌肉注射卡巴胆碱等。 (7)导尿: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 三、健康指导 1、摄入适量的液体,能刺激排尿反射,同时还能预防结石和泌尿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一、概述 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 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 (1) 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

痉挛性膀胱 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弛缓性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泌尿外科常见的30个疾病

一、诊断:肾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腰腹、会阴部痛、恶心、呕吐,严重者肾衰。 手术名称:MPCNL(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碎石取石术) 术后管道名称:尿管、肾造瘘管。 二、诊断: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肾积水,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发热,膀胱刺激症,腹部、会阴、大腿内侧放射痛,呕吐。 手术名称:URL(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三、诊断: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排尿障碍,尿痛,肉眼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四、诊断:尿道结石 临床表现:会阴、阴囊部疼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潴留,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镜取石 五、诊断:肾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腰腹部肿块,腰部疼痛,发热,消瘦,高血压。 手术名称:开放性(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六、诊断: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大的瘤体可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症状、腰腹疼痛,血尿,腹部包块,休克。 手术名称:大于4cm腹腔镜下肾错构瘤摘除术,氩氦刀冷冻治疗,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七、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全身无力,肌肉酸痛,下肢麻痹,夜尿多,口渴,多饮,严重者心律失常,室颤。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切除术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八、诊断: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高血压,多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高血糖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九、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临床表现: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十、诊断:肾盂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消瘦,虚弱,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肾绞痛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开放性)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开口部位膀胱壁袖套状切除术 管道:术腔引流管,尿管,深静脉置管 十一、诊断:前列腺增生 临床表现:夜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射程短,尿线细而无力,排尿呈滴沥状,急迫性尿失禁,尿潴留,肾积水,肾功能损害,感染,结石 手术名称:TURP(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管道:尿管 十二、诊断:膀胱占位 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膀胱刺激症,排尿困难,尿潴留,腰骶部不适,疼痛,下肢水肿,恶病质 手术名称: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肿瘤切除术+去袋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 管道:尿管,左、右输尿管支架管,膀胱造瘘管,盆腔引流管,胃管,深静脉置管,肛门排气管 十三、诊断: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表现:腹压高时尿不自主流出,会阴部湿疹、皮炎,子宫脱垂,膀胱尿道膨出手术名称:TVT-O(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管道:尿管 十四、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梗阻引起) 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尿量突然减少,水中毒症状(水肿,高血压,恶心,呕吐,头晕),高钾血症(全身无力,口唇、肢体麻木,神志恍惚),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加快,面部潮红,胸闷,气促) 手术名称:解除梗阻(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取石术,肾造瘘术)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术腔引流管,肾造瘘管 十五、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不育,行走及劳动时阴囊胀大、沉重及坠胀感,下腹部、腹股沟或腰部放射性坠胀感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管道:尿管

排尿障碍诊疗方案

1.3.1.中医诊断标准:①参照1995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中风病中医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中风病。②在清醒状态下小便不能自主控制而自行流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夜尿多等症状。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确诊。 1.3.1.1.中风病诊断标准 ①主要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神识昏迷,舌强语蹇或不语,口眼歪斜等。 ②伴随症状:弦晕头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饮水哈咳、吞咽障碍等。 ③起病方式:起病较急,发病前多有诱因,常常出现有先兆症状。 ④发病年龄:一般多集中在在40岁以上。 主要症状结合伴随症状、起病方式、发病诱因、先兆症状、发病年龄等便可确诊;若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也可以确诊。 1.3.1. 2.分期标准 ①急性期:发病在一个月以内; ②恢复期:发病一个月以上至半年以内;

③后遗症期:发病超过半年。 1.3. 2.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均进行头颇CT或MRI 检查,同时进行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全面评估。 ①参照1995年举行的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确诊为脑卒中; ②依据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中关于尿失禁的诊断标准,尿液不受主观意志控制而从尿道自主流出,有随意排尿活动或随意排尿活动不完全; 抑制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伴或不伴尿频、尿急 等症状; ③经彩超确认无残余尿量或残余尿量小于5ml、膀腕容量减少; ④确定是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尿失禁程度评估方法[65]:(见附表1) I度:无尿失禁;

II度:用力,屏气时尿失禁; III度:行走,活动时尿失禁; IV度:直立,翻身时尿失禁。 3. 3.参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 I-Q-SF)评定, 计算评分:(见附表2) ①漏尿次数。0分:自始至终都没有漏尿;1分:1星期内大约出现1次 漏尿或常常不到1次;2分:1星期内出现2次或3次漏尿;3分:每 23 天大约出现1次漏尿;4分:每天漏尿很多次;5分:经常漏尿,漏尿 次数非常多。 ②漏尿量。0分:没有漏尿;2分:有少量的漏尿;4分:有中等量的漏 尿;6分:有大量的漏尿。 ③总体上看漏尿患者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患者在0(表示没有影响)至10(表 示有很大影响)之间的某个数字分值上作出选择。

排尿障碍治疗药物的药理特点

排尿障碍治疗药物的药理特点与临床应用 医药导报1999年第5期第18卷用药指南 作者:曲国进邵民象 单位:264422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排尿障碍;α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原则;临床应用排尿障碍的原因为膀胱收缩力低下和尿道阻力增加,后者的主要病态为良性前列腺肥大症(BPH)。临床研究发现,雄激素的丧失可导致前列腺萎缩, 故治疗BPH用药则集中于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α-受体阻断剂和5α-还原酶(5AR)抑制剂。因前两种药物治疗均伴有 雄激素缺乏症状,现仅就α受体阻断剂与5AR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1治疗原则 对相对短期,限定治疗时间的BPH患者均可使用α受体阻断剂或5AR抑制剂缓解症状;因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动力因素增加所致完全梗阻的急性 尿潴留突发患者,有时应用速效α受体阻断剂或5AR抑制剂可防止急性尿潴留,亦可用于防止非泌尿科手术并发症急性尿潴留的产生;对判定不需要手术 但需缓解症状的患者可长期用药,其中某些因病情加重而最终需要手术的患者,长期用药则无必要。两类药物长期应用安全有效,但需间断给药,通常2~ 3个月为1个疗程,并依据反应情况确定给药量。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通过调节剂量坚持治疗。就寝时给药可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日间需加大剂 量的患者,渐增药量应从夜间开始。 2药理特点与临床评价 2.1α受体阻断剂前列腺中同时存在着α1与α2受体,在BPH中均起重要作用,其中α1起主导作用。α1受体又有α1A、α1B亚型之分,α1A分布于前 列腺,α1B分布于血管,故α受体阻断剂应以对α1A具有高度选择性、给药频率低和有较高药动学耐受性者为佳。 坦舒洛辛(tamsulosin)系氨磺酰苯乙胺类新药,是排尿障碍治疗专用药的第1个α1受体阻断剂。其对α1受体的选择性是对α2受体的5400~24000倍;对 大鼠及兔等动物的实验研究显示,对α1受体选择性阻断作用比哌唑嗪强12.2~22倍,比酚妥拉明强45~140倍;对人及动物下尿路(尿道,膀胱)及前列腺的 研究表明,对α1受体的阻断作用比哌唑嗪强2.8~98倍,比酚妥拉明强40~320倍。该药对α1A亚型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是近于理想的排尿障碍治疗药。临 床应用表明,该药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压力,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尿流率和残尿量,以每日给药1次0.2mg效果最佳。309例患者,其中以0.1mg/d给药的,中 等改善者为28.3%(15/53),轻度改善以上者为64.2%(34/53);以0.2mg/d给药的,中等改善者为42.7%(85/199),轻度改善以上者为81.4%(162/199);以4mg/d给药的,中等改善者为38.6%(22/57),轻度改善以上者为82.5%(47/57)。本品适用于因前列腺肥大而引起的排尿障碍等症状。成人饭后给药,0.2mg/d,qd,根据年 龄、症状可适当增减。治疗期间,有时会出现眩晕,蹒跚感,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胃不适、胃重感、胃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有时可出现皮疹(此时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 排尿功能障碍是康复医学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原因多为外伤。药物、认知障碍、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等所引起的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最终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最常见于脊髓损伤。 一、障碍分类 1.失禁型排尿障碍 (1)由膀胱引起 (2)由流出道引起 2.潴留型排尿障碍 (1)由膀胱引起 (2)由流出道引起 二、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2.药物使用史评估 3.排尿形态评估 4.体格检查评估 5.化验、检查结果评估 6.尿流动力学评估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措施 (1)向患者讲解排尿障碍的有关知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 (2)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及时排除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等问题。做好饮水管理,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3)促使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恢复自行排尿,尽量达到不使用导尿管。首选体位疗法、物理疗法或诱导排尿法促使患者自行排尿。 2.专科康复护理措施

(1)潴留型排尿障碍增加膀胱排空功能的护理措施 1)Valsa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腹部放松,身体前倾,屏气增加腹压并向下传到膀胱和骨盆底部,同时双手抱住膝部或大腿,防止腹部膨出而使腹压下降。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 2)Crede手压法:双手拇指置髂嵴部,其余手指在耻骨上用力向下挤压下腹部,也可凹握拳挤压,将膀胱内尿液压出。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此法与Valsava法不合并使用。 3)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叩击下腹部的膀胱区,找到一个敏感的刺激点,在导尿前20分钟叩击10~20分钟,频率50~100次/分,次数100~500次,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扣,以免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此种方法训练到能够形成原始反射,周期性排尿。 4)激发技术:摩擦大腿内侧,以手指扩张肛门等。 (2)失禁型排尿障碍 1)尿意习惯训练:规定患者每天的排尿时间,帮助患者建立排尿习惯。 2)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常用盆底肌训练法,指导患者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5~10次,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3)设法接尿:可使用外部集尿器装置。 四、康复治疗 1.潴留型排尿障碍表现为膀胱内潴留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康复治疗目标是促进膀胱的排空功能。 (1)增加膀胱排空功能的康复治疗 (2)降低膀胱出口部阻力的康复治疗 1)解除机械性梗阻 2)改善尿道内括约肌功能

异常排尿的评估

周三小讲课 时间:2015.6.15 地点:外三科示教室 内容:异常排尿的评估 主讲人:贾志雪 签名: 异常排尿的评估 1、多尿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者。 原因:正常情况下饮用大量液体、妊娠;病理情况下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等患者。 2、少尿少尿指24 小时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原因:发热、液体摄入过少、休克等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不足。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者。 3、无尿或闭尿无尿或闭尿指24 小时尿量少于100ml 或12 小时无尿液产生者。 原因:严重休克、急性肾衰竭、药物中毒等患者。

4、膀胱刺激征膀胱刺激征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原因:主要有膀胱及尿道感染和机械性刺激。 5、尿潴留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当尿潴留时,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4000ml,膀胱高度膨胀,可至脐部。患者主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体检可见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 产生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或尿道有阻梗性病变,如前列腺肥大或肿瘤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受阻;2:动力性梗阻: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而膀胱、尿道并无气质性梗阻病变,如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所致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3: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外力排尿或不习惯卧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原因,如焦虑、窘迫等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由于尿液存留过多,膀胱过度充盈,致使膀胱收缩无力,造成尿潴留。 6、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排尿不自主流出。 尿失禁可分为:1 真性尿失禁,2 假性尿失禁,3 压力性尿失禁。(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排尿障碍评定

、概述 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IOC m HO以下。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O以下。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OmI,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0,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紙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紙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 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 (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 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 痉挛性膀胱 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弛缓性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 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痉挛型膀胱病 人的膀胱逼尿肌岀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1 )确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确定排尿障碍的类型;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4 )选择合适的膀胱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二)排尿障碍评定排尿障碍的评定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辅助检查等。 1、病史病史采集是排尿障碍评定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病史采集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发病经过及排尿障碍特点,如目前的排尿方式、排尿控制情况、有无尿意、排尿耗时、尿液的性状、有无并发症等。同时,应了解病人以往的饮水和排尿习惯,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等病史,是否使用过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a受体阻滞药等。 2、临床检查排尿障碍的临场检查包括针对原发病的全身体格检查和针对膀胱的检查。针对原发病的体格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膀胱的检查包括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以及残余尿量的测定等。 (1)全身体格检查: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时,应注意病人的血压变化; 腹部检查应注意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肾区有无叩击痛,判断膀胱充盈情 况;皮肤检查应重点检查紙尾部皮肤处有无破损;神经系统的检查应注意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肛周的感觉、运动情况、各神经反射等。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定义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 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fractional voiding)、懒惰性膀胱综合征(lazy bladder syndrome),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 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帮助揭示排尿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正常儿童排尿过程 (一) 排尿控制的发育过程 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尚为完全发育成熟。婴儿的排尿曾被认为是自发性的脊髓反射引起的。随着生长发育排尿控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第一次有意识的自主排尿通常发生在1至2岁时。只有膀胱容量的增加、自主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凭意志控制的排尿反射建立后才有可能膀胱功能控制。排尿控制发育成熟后将具有自主抑制和激发逼尿肌收缩的能力。三岁的儿童通常能够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四岁儿童多能象成人一样控制排尿和保持白天和夜间均无尿失禁。膀胱控制的发育延迟可引起原发性遗尿、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路感染。 (二)排尿方式 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出生后的早期已经存在明显的与膀胱控制有关的突触联系和神经通路。睡眠新生儿脑电图记录显示膀胱的充盈可引起明显的大脑皮质放电增加。这些观察结果向传统认为婴儿靠简单的脊髓反射排空膀胱的概念提出了质疑。 (三) 排尿频率 妊娠后期胎儿每天排尿约30次。出生后一年内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20次或每小时一次,排尿次数变异较大。以后两年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11次,但每次平均尿量增加4倍。12岁儿童每天排尿4-6次。 (四)膀胱容量 膀胱容量随儿童的年龄增加而增加。用年龄估算膀胱最大容量的方法很多而且变异较大。Dickson 建议计算膀胱容量的公式应为[25×年龄(岁)] ml。 (五)排尿后残余尿 排尿后残余尿(Post-void residual urine,PVR)反映排尿期膀胱和尿道出口相互作用的结果。持续PVR增加一般提示膀胱出口阻力增加或膀胱收缩力减弱或二者同时存在。正常婴儿的膀胱几乎可以完全排空。正常儿童PVR 一般小于10 ml, 且与年龄、性别和膀胱容量无关。 (六) 排尿期的正常压力 儿童排尿的正常压力尚未被定义。 三.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分类 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膀胱储尿或排空障碍或二者均存在。储尿障碍可能由膀胱充盈期存在反射亢进或膀胱出口阻力降低引起。排空障碍可能因膀胱收缩力降低或出口阻力增加所至,或二者均存在。 (一)尿流动力学分类 尿流动力学分类主要依靠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逼尿肌及尿道的功能而定。逼尿肌的功能可以是正常、反射亢进、反射低下或无反射。 1.膀胱充盈期膀胱功能分类 (1)正常逼尿肌功能:指膀胱充盈期随着膀胱的充盈无明显的压力升高,即使在激发的情况下也无非自主性收缩。 (2)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指在膀胱充盈期逼尿肌意外收缩,收缩可能是自动的或者是受刺激引起的,患者不能完全加以抑制。 不稳定逼尿肌收缩(detrusor instability, DI)指在膀胱充盈期,逼尿肌出现自动的或者由刺激引发的收缩。

尿潴留护理常规

尿潴留护理常规 (一)定义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排出。 (二)临床表现 1、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2、尿频尿失禁 3、下腹胀痛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排尿困难有关 2、自我形象紊——与留置尿管有关 3、恐惧——知识缺乏与不了解尿潴留的相关知识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 (四)观察要点 1、排尿情况(性质、颜色、量) 2、穿刺部位或造瘘部位渗血、渗液 3、尿管及造瘘管(通畅,性质、颜色、量)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心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排尿的环境:关闭门窗,屏风遮挡,使视觉隐蔽,以保护病人自尊;适当调整治疗、护理时间,使病人安心排尿。 3、调整体位和姿势: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病情允许应尽量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助病人坐起或抬高上身。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的病人,事先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床上排尿,以避免术后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造成尿潴留,增加病人痛苦。 4、诱导排尿:利用条件反射,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以诱导排尿按摩、热敷:按摩、热敷病人下腹部,可解除肌肉紧张,促进排尿。 5、药物或针灸: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胆碱。利用针灸治疗,如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等刺激排尿。 6、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可根据医嘱采用导尿术。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常常会感到非常恐慌。作为护理人员,应尽量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并配合医生尽快地采取措施解除尿潴留。对于慢性尿潴留病人,护士一方面要使其对于自己的病情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注意不可造成病人过度紧张,告诉病人只要注意病情观察,定期随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2、健康指导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天都要揩洗会阴,每天更换集尿袋,并注意尿液颜色、量和性质。必要时送尿液常规检查,以及时了解有无尿路感染。 3、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的正确方法。(2)教会病人明确并注意避免尿潴留的诱因,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者,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久坐也不能过劳,防止便秘和憋尿等。对于药物引起的尿潴留,护士可写下药名,告诉病人今后应禁用或慎用这类药物 4、健康促进 (1)大量饮水发尿潴留;但也不能因为尿潴留而限制饮水,否则可能加重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2)教会病人或家属诱发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刺激肛门、股内侧,轻叩击下腹部靠会阴处、热敷下腹部等,在病人感到不能排尿时 可以使用,但切记无效时立即导尿,不可憋尿过久。

中风后排尿障碍诊疗方案20160323

中风后排尿障碍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癃闭 西医病名:尿失禁/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①参照1995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中风病中医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中风病。 ②在清醒状态下小便不能自主控制而自行流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夜尿多等症状。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确诊。 1、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2、肺热壅盛 症状: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苔薄黄,脉数。 3、肝郁气滞 症状: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胁腹胀满,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 4、尿道阻塞 症状: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5、脾气不升 症状: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气短,语声低微,小腹坠胀,精神疲乏,食欲不振,舌质淡,脉弱。 6、肾阳衰惫 症状: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觥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二)西医诊断依据 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均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同时进行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全面评估。

①参照1995年举行的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确诊为脑卒中; ②依据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中关于尿失禁的诊断标准,尿液不受主观意志控制而从尿道自主流出,有随意排尿活动或随意排尿活动不完全;抑制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伴或不伴尿频、尿急等症状; ③经彩超确认无残余尿量或残余尿量小于5ml、膀胱容量减少。 三、辅助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肛门括约肌张力试验肛门括约肌松弛,表示脊髓中枢不活动或活动降低,肛门括约肌收缩过强,表示脊髓中枢反射亢进。 (2)肛门反射试验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如肛门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3)球海绵体肌反射试验刺激阴茎头或阴蒂,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二)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测定 可反映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及尿道括约肌功能。 1.排尿日记(高度推荐):是一项半客观的检查项目,建议记录2-3天以上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此项检查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附表5排尿日记记录) 2.自由尿流率(高度推荐):可客观反映下尿路的排尿状态,对排尿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但不能反映出病因和病变部位。建议在进行有创尿动力学检查前进行,必要时可重复测定2-3次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3.残余尿测定(高度推荐):建议排尿后即刻通过超声或导尿法进行残余尿测量。 4.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高度推荐):可以评估充盈期膀胱感觉、膀胱压力-容积关系、逼尿肌稳定性、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等指标,同时要记录膀胱充盈过程中是否伴随尿急、疼痛、漏尿、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异常现象。 (三)括约肌的肌电图以及尿道压力图检查 (四)肾功能检查反应上尿路功能受损程度。

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及临床表现

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及原因 一、尿频 正常成人膀胱容量约400ml,白天排尿4-5次,夜间0-1次。排尿次数增多者,一般认为白天多于6次,夜间多于2次,或24小时多于8次,则谓之尿频。尿频的原因: 任何引起膀胱容量缩小的病变,均可引起尿频,归纳如下。 1.膀胱功能性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膀胱炎症、激惹、反射亢进等因素引起或诱发而发生尿频,麻醉后膀胱可达正常容量,去除病因或消除诱因后,尿频也随之消失。 (1)膀胱疾病特异性炎症、非特异性炎症、结石、肿瘤、异物等。 (2)膀胱邻近组织、器官病变前列腺炎、盆腔炎、低位阑尾炎、盆腔肿瘤、妊娠子宫压迫等。 (3)尿道疾病炎症、狭窄、结石、肿瘤、异物、憩室、尿道肉阜、尿道综合征、尿道黏膜脱垂等。 (4)膀胱活动亢进(overactive bladder)各种原因引起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及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等。 (5)心理行为及排尿习惯异常这类患者多有紧张、焦虑、多疑心理,其症状的发生或发展与精神刺激和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关系。不正常的排尿习惯常表现为自觉和不自觉的“提醒排尿”,即平常所见的越紧张尿频越明显。 2.膀胱器质性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逼尿肌器质性损害所致的膀胱容量缩小所致的尿频,此类情况在麻醉后膀胱容量也不能增加。如结核性膀胱挛缩、放射性膀胱炎、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大部切除后、逼尿肌极度增生收缩亢进引起的逼尿肌肥厚等。

3.膀胱有效容量缩小引起的尿频因残余尿占据了膀胱有效容量,致膀胱不能排空而引起的尿频,此时膀胱绝对容量正常甚至大于正常。多发生于膀胱以下尿路梗阻性病变,最典型的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疾病可见于前列腺肿瘤、膀胱颈梗阻、后尿道瓣膜、精阜肥大、尿道狭窄等,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特别是有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 此外,尿频还可发生于尿量增多的情况下,如正常情况下的大量饮水、病理情况下的多尿(粮尿病、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症、服用利尿剂、肾硬化、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排尿次数均增多。但这种由于多尿而引起的尿频,不属于排尿功能障碍的范畴,因为此时膀胱容量正常,排尿活动的两个周期——储尿期和排尿期——尿动力学无异常改变,只是因为尿量增多而使排尿活动周期加快而已。因此,上述情况在临床上称之为多尿更为贴切。 根据每日和每次尿量,较易区别多尿和尿频,后者特征性变化为每日尿量正常,每次尿量减少。根据膀胱实际容量可区别小容量膀胱和膀胱尿意容量减少,后者的膀胱实际容量正常或增大或在采用特殊处理(如麻醉)后膀胱容量正常。根据残余尿可区别膀胱有效容量不足和膀胱敏感性增加,后者一般无残余尿。 在泌尿外科临床,膀胱敏感性增加所致的尿频最为常见(图61-1)。 二、尿急 排尿迫不急待谓之尿急。尿急多伴有严重尿意急迫甚至出现尿液自动外溢,则称之为急迫性尿失禁。 尿急可伴有或不伴有排尿疼痛。具有尿急、尿频症状,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耻骨上区疼痛或压迫感、尿线无力等症状,称之为尿急-尿频症状群(urgency-frequency syndrome)。 尿急的发生机制及原因是:1膀胱、尿道的神经末梢受到严重刺激,传导到脊髓排尿中枢,其兴奋性超过了脊髓上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膀胱(特别是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炎症、结石、

老人家排尿困难的治疗

老人家排尿困难的治疗 相信大家都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好多老人的生病率很高,如果不及时医治,会给老人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创伤,甚至病情很难痊愈。老人的身体素质是在不断地下降的,这时候更需要晚辈去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不能忽视一点的病痛,好好地照顾老人。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老人家排尿困难的诊治方法及护理。 诊治方法 、条件反射法:拧开水管或用水杯倒水,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排尿中枢,诱导排尿。 2、局部热敷法:用食盐500克炒热,布包,乘热敷小腹部,冷却后炒热再敷,有利于排尿。 3、吹鼻取嚏法:用皂角粉少许,吹入鼻中取嚏,常可使排尿成功。

4、加压按摩法:在排尿时按摩小腹部,并逐渐加压,可促进排尿。 5、呼吸调息法:吸两次气,呼一次气,反复进行,直到排尿为止。 6、通下大便法:用开塞露一只,注入肛门,有便意时排大便,一般尿液会随大便排出。 疾病护理 (1)每天至少喝10杯水,可以帮助冲刷尿道细菌。 (2)每2~3小时排空一次膀胱或有尿意时及时排尿。 (3)大小便后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粪便细菌感染。 (4)穿着棉质内裤,因其较合成产品有较好通气及吸收功能。 (5)淋浴,如必须泡澡,水中不要应用浴盐、油剂、香水及

其他化学性刺激物,同时避免使用去昧剂等。避免使用护垫。 (6)性交前后排尿。 (7)多进食酸性食物包括肉类、鸡蛋、奶酪、坚果、梅千、全谷类,这些有助于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避免食用含苏打的食物,如大多数烘烤的食物。 (8)避免饮用咖啡、茶及酒,这些有可能会刺激膀胱。 (9)阴道有异常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老人家排尿困难的诊治方法及护理。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够让老人尽快的恢复健康,不再让家人担心。同时老人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老人家的身体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精心的呵护,注意细节,让自己家的老人生活的更开心更舒适。

“膀胱起搏器”,有效控制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4541337.html, “膀胱起搏器”,有效控制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 作者:吕斌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9年第12期 今年62岁的屈阿姨八年多来饱受尿频尿急的痛苦,每半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得上一次厕所。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还经常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的“尴尬状况”,以至于不敢出门,甚至差点就有轻生的念头。屈阿姨尝试过各种中西药、膀胱灌注、水扩张等,八年来药费路费治疗费花了十几万,但效果甚微。今年年初,屈阿姨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尿动力学检查,被诊断为严重的“膀胱过度活动症”。 经过全面检查后,专家们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膀胱起搏器疗法。经过两周的膀胱起搏器体验治疗后,屈阿姨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排尿次数明显减少了,尿痛也有很大程度缓解,手术前只能半坐半躺式睡觉,手术后居然可以完全平躺下来睡觉。于是她决定请医生植入起搏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上千万患者正飽受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排尿障碍的折磨,很多患者找遍医院,也吃了很多药物,却仍然无法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8岁以上人群受到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排尿障碍疾病困 扰的人群高达16.6%,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处于慢性疾病的前10位,并高于糖尿病的发病率。 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症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因需要频繁上厕所,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害怕外出不能及时找到厕所,从而避免进行如逛街、旅游或看电影等各种娱乐性活动。尿失禁患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得不尽量穿深色或宽松的衣服,以便遮掩尿垫或掩盖失禁的尿液。而长期使用尿垫导致的皮肤湿疹样改变和尿骚味,更让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回避社交活动。 许多患者认为,这些尴尬的症状让人羞于启齿,是脏器功能伴随年纪增长而出现的正常衰退,不必治疗,也不可治疗。其实这些症状可以治疗,也应该及时治疗。目前已有很多种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安装神经刺激器进行治疗,疗效已获得肯定。 一、膀胱起搏器治疗特色 神经刺激器,俗称“膀胱起搏器”,在患者体内植入此仪器的治疗方法叫“骶神经电刺激疗法”或“骶神经调节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最新的微创治疗手段。骶神经是神经中枢与膀胱尿道之间的连接导线,骶神经一旦出现障碍,膀胱与尿道括约肌就会产生

排尿的护理

排尿的护理 、正常排尿的观察 1.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支配,无痛、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每次尿量200~400ml,24h 尿量约1000~2000ml 。 2.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比重~, pH为5~7,呈弱酸性,正常晨尿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二、异常排尿的观察 1.次数和量:24h 尿量超过2500ml 称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24h 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称少尿,见于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24h 尿量少于100ml 称无尿或尿闭,见于严重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 2.颜色:红色或棕色为肉眼血尿;酱油色或浓茶色为血红蛋白尿;黄褐色为胆红素尿;白色浑浊为脓尿;乳白色为乳糜尿。 3.气味:新鲜尿有氨臭味提示有泌尿系感染;烂苹果为尿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大蒜臭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 4.膀胱刺激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每次尿量少。 三、影响排尿活动的因素 1.年龄和性别 2.饮食与气候 3.排尿习惯的改变 4.治疗因素 5.心理因素 四、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1.予以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隐蔽额排尿环境,取适当体位,酌情扶卧床病人坐起排尿,并训练床上排尿。 3.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 4.热敷、按摩下腹部以放松肌肉,促进排尿,针灸治疗,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5.排便排尿法。

6.经上诉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 五、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安慰和鼓励,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 3.应用接尿装置,对于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必要时可留置尿管。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 ;定时使用便器;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 部肌肉的锻炼。 六、男女病人导尿术目的:为了尿潴留病人放尿以减轻痛苦;取无菌尿标本做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残余尿;尿道或膀胱造影;膀胱腔内化疗。 1、女病人导尿术 ①操作方法:病人去仰卧屈膝位,用%苯扎氯铵棉球严格消毒后,按无菌技术原则将导尿管 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插1cm,达到目的后,拔管,清理用物。 2、男病人导尿术 ①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尿道唱18~20cm,有两个弯曲(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三个狭窄(尿 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②操作方法导尿时应将阴茎提起与腹壁呈60°,导尿管插入尿管20~22cm,见尿流出再插入 2cm,因膀胱颈部肌肉收缩而产生阻力,使插管不顺,可稍停片刻,切记暴力插管。 注意事项:用物、操作必须严格无菌;耐心解释,遮挡操作环境,保护病人隐私;女病人导尿误入引道应跟换导尿管重新插入;导尿管粗细适宜, 动作轻柔;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衰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 1000ml,防止血尿和虚脱。 七、留置尿管的护理 1、目的 ①抢救休克、危重病人时正确记录尿量,以观察病情。 ②盆腔器官手术前引流尿液,避免术中误伤膀胱。 ③某些泌尿系疾病手术后留置尿管, 便于引流和冲洗, 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 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泌尿外科常见的30个疾病教学文案

泌尿外科常见的30 个疾病

一、诊断:肾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腰腹、会阴部痛、恶心、呕吐,严重者肾衰。 手术名称:MPCNL(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碎石取石术) 术后管道名称:尿管、肾造瘘管。 二、诊断: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肾积水,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发热,膀胱刺激症,腹部、会阴、大腿内侧放射痛,呕吐。 手术名称:URL(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三、诊断: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排尿障碍,尿痛,肉眼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四、诊断:尿道结石 临床表现:会阴、阴囊部疼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潴留,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镜取石 五、诊断:肾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腰腹部肿块,腰部疼痛,发热,消瘦,高血压。

手术名称:开放性(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六、诊断: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大的瘤体可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症状、腰腹疼痛,血尿,腹部包块,休克。 手术名称:大于4cm腹腔镜下肾错构瘤摘除术,氩氦刀冷冻治疗,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七、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全身无力,肌肉酸痛,下肢麻痹,夜尿多,口渴,多饮,严重者心律失常,室颤。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切除术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八、诊断: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高血压,多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高血糖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九、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临床表现: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

排尿困难病人的临床护理

排尿困难病人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0T10:41:22.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新红[导读] 排尿困难不仅是手术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 张新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人民医院 8348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91-01 排尿困难不仅是手术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它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的痛苦,而且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尿潴留,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发病突然,膀胱内胀满尿液不能排出十分痛苦,临床上常需急诊处理;近年来,本人总结了排尿困难病例,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2月-至今的门诊共收治排尿困难病例30例,年龄5岁—84岁,男性28例,女性2例。就诊后首先解除病人痛苦实行导尿,尿潴留短时间不能解除者,最好放置导尿管持续引流,1周左右拔出。不能插入导尿管时,可采用粗针头耻骨上膀胱穿刺的方法吸出尿液,可暂时缓解病人痛苦,其次寻找原因彻底根治。 1.2方法由接诊护士根据入院时及入院后针对不同情况分阶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想法及身体的状况进行分析归类并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1.3结果 30例患者对排尿困难原因及知识一知半解者占57%,完全不理解占8.6%,焦虑者占89%。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治疗效果不好影响生活,同时担心身体和经济的承受能力,担心给家庭带来负担,担心孩子的将来。 2 护理 2.1疾病护理首先解除病人痛苦,实施导尿技术,缓解病人紧张和难受的心理,其次有序的查找病因。各种松弛平滑肌的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偶尔也可以导致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此30例病例中,三个小孩均是由于包皮过长,包颈发炎嵌顿所致,急诊处理后告知家属,住院实行手术治疗,彻底治愈。女性病人是由于手术原因造成的,对其进行了正确指导。男性病例基本是由于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结石造成,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2.2情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信心。排尿困难病人多为急诊,易出现焦躁难奈,且苦不堪言。护士须通过迅速到位的服务及耐心细致的观察,掌握病人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及时与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对手术原因及习惯造成的排尿困难,告知导尿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2.3生活护理保持良好的排尿环境,护理要善于观察,告知患者忍耐排尿的危害性,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使排尿力量减弱而诱发尿潴留,保护病人隐私。对于身体不方便的,要注意体位,避免受压,因疼痛原因造成的要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做好抚慰和解释工作,让病人听一些喜欢的音乐、广播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协助患者排尿。 2.4饮食护理注意多饮水,禁止吸烟、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每日进食蜂蜜或麻油以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也是防止排尿困难的重要因素。因人、因时、因地施食。 2.5推拿针灸推拿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按逆时针方向推拿20次,间歇向耻骨联合方向轻轻推压一次,手法先轻后重,每次推拿15分钟,休息30分钟后,虽能排尿但仍有少量尿潴留,重复推拿15分钟。配合耳穴埋豆效果更佳,取穴:膀胱、肾、三焦、尿道。对于膀胱气化不利或肾元亏虚可用针灸方法培补元气,调和气血,通络活血,通调水道,补肾益气,以利膀胱气化,促进水液运行而利小便。 3 体会 排尿困难虽然很容易及时解决,但后期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前列腺增生病人有能承受手术的,同样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帮助解决日后的生活问题。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深刻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疗护理工作的无缝衔接,是患者得到准确、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的保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医生,为医生制定准确的诊疗方案提供临床资料。团结协作将是病人获得最大权益。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10 3,226,228. [2] 左日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3):191-19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