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

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3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

型的3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3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3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

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3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 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 3 -内

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

氢霉烯类的抗菌药物,比如临床经常使用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还有一类是头孢烯类的抗

菌药物,主要也是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这一类包括氟氧头孢和拉氧头孢。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按抗菌谱分类

冈財介绍了抗菌药物按照它的化学结构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它的抗菌谱,也就是

它针对于哪些细菌来做以分类。比如说在临床上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耐药,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的药物。根据这些又可以把药物来分为,比如常用的抗MRSA

的药物,就是针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比如说糖肽类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还有化学结构上,尽管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属于不同的,利奈唑胺是属于噁唑烷酮类类的,但是它也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如说非典型病原菌,比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按照抗真菌的又把它分为比如三唑类的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还有棘白素类的药物,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还有两性霉素B,金

标准,不管是对于曲霉和念珠菌,它都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的。

比如在临床上常用的抗铜绿假单的药物,比如头孢菌素类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

哌酮和头孢吡肟。碳氢霉烯类的药物,比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

他米隆以及比阿培南。喹诺酮类里的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都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

还有经常要用到的抗厌氧菌的药物,在临床上比如腹腔感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以选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等这些药物。

看一下,作为一个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要掌握它的哪些要点?以糖肽类

的万古霉素为例,跟大家学习分享一下。对于万古霉素,首先要掌握它的适应证,它可以用于治疗哪些疾病?它可以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球菌,或者耐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的感染。还有肠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脑膜炎,粒细胞低下的患者合并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时候,经验性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选择万古霉素。还有万古霉素还可以治疗伪膜性肠炎,治疗伪膜性肠炎主要以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时候才可以选择万古霉素来治疗。在治疗性用药里边,万古霉素可以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些耐药的细菌来治疗。在预防性用药的时候,比如说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高发单位进行脑部的手术或者全关节置换术的时候,可以用于预防用药。还有一类就是对3-内酰胺抗菌药物严重过敏的心脏病或者高危患者实

施某些手术预防心内膜炎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万古霉素。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是一个

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严重过敏的患者,他在做心脏的手术的时候,要选择万古霉素。比如全关节置换的患者,他的手术感染的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也是一个 3 -内酰胺环的

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同样也可以选择万古霉素预防用药。

不仅知道它的适应证,还要掌握它的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红人综合征,以及它的耳毒性和它的肾毒性。是不是所有的病人用了万古霉素都会出现耳毒性、肾毒性?它的肾毒性和耳毒性是剂量依赖性的。比如说如果它的血药浓度超过了60-80卩g/mL,这是它的骨浓度,它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的时候,根据他的血清肌酐水平,推算出他的肌酐清除率了,调整了剂量以后要达到有效的治疗的目标,还需要监测他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抗菌作用达到最高、不良反应最小的结局。

了解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对于临床的使用也是非常有益的。看一下万古霉素它如果是静脉给药的话,它可以即刻通过血液分布于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但是对于口服的万古霉素,它只有吸收很少量,在胃肠道几乎是不吸收的,大多数的药物口服的也是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

(ppt12 )看一下万古霉素在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在水性液体里边,S是单剂量,M

是代表的是多剂量。水性液体里给予500mg的这么一个单剂量的药物的话,在水性的液体

里边它的血清的浓度是13.8mg/l,在局部的浓度是<0.78的。但是在腹水中,可以看到单

剂量和多剂量,血清的浓度是 6.9mg/L,而多齐憧是14.8mg/L。但是在它的腹水中的浓度

是3.6mg/L。单剂量和多齐U量比较以后,不管它的血清和它的在腹水中的浓度是有明显的差异的。以在腹水中为例,它的血清浓度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相差2倍到3倍。在3例研

究者的局部浓度中可以看到,在腹水中它的最低浓度是 4.8mg/L。那也就意味着,用大多

数万古霉素的值是2mg/L,如果500mg的这样多剂量给药的话,它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但是在胆汁中,万古霉素主要是通过肾脏清除体外的,它在组织的分布,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低,所以它在组织的分布不是十分广泛。可以看一下它在胆汁中,它的局部的浓度跟血清浓度相比,要远远低于血清中的浓度。在一些无炎症的组织中可以看到,单剂量和多剂量是也有一些差异的。在无炎症的组织单剂量给予药物的时候它在血清中有一定的分布,血清中的浓度是 6.3mg/L,但是在局部组织中它的浓度是为0。大家这一点一定

要注意,万古霉素它是在无炎症的情况下,它是不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的。所以如果说一个不是脑膜炎的病人,一个无炎症的患者,他是不透过血脑屏障的。在手术预防用药的时候,只要预防手术切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在一旦出现了感染的情况下,是一个有炎症

的组织。在婴儿和儿童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它在血清,在局部,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是可以检测到的,但是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不是很高。看一下在滑膜液中它的浓度,6个研究者的数据显示,在滑膜液中给予多次的500mg的这样一个剂量以后,它在血

清中的浓度和在滑膜液中的浓度,它们的比例是81%也就是说基本是相似的。但是在心

包液中,对于单剂量来说,在10例研究者的数据可以看到它的血清浓度37%也就是说,

它在心包单剂量给药的浓度是远远要低于血清中的浓度的。但是多剂量给药以后,它心包液中的浓度,跟血清中的浓度基本相符。所以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要掌握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浓度。

刚才说了万古霉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和肝脏清除的。80%-90%是通过肾脏清除,那只有

一小部分是通过肝脏清除的。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万古霉素是要调整剂量,刚才也说到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万古霉素它不能清除的话,它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就会增加,这样的话就会增加它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万古霉素的肾毒性的风险会增加。

在预防用药的时候可以用到0.5-1.0g,每天的给药次数是6-8个小时。但是通常万古

霉素的治疗用量在一些相应的指南里边,它是要给到 1.0g,q12h这样一个用量。当然在万

古霉素的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指南里边,万古霉素也可以用到0.5,每天给药3

次的这样一个用法和用量。对于治疗伪膜性肠炎,可以选择500mg或者0.125g,每6小时

给药一次的剂量。

在特殊人群里边,比如说在孕妇,万古霉素它是一个C级的,也就是说在妊娠的头3个月,在使用万古霉素的时候,它可能有造成致畸的危险。还有一点,就是万古霉素它可以通过乳汁,所以对于哺乳期的妇女她应该是慎重使用的,也就是说她在哺乳的时候最好是停止使用万古霉素。过了5个半衰期以后,也就是4-5天或者一周的时间,她可以再继

续哺乳。对于新生儿,万古霉素是可以使用的,它的剂量是10-15mg/kg,6-12小时给药一次。在新生儿,比如说3-4个月的,因为它的肾脏清除要远远大于成人,所以他的给药的频率增加了。那对于老年人,因为大多数老年人他的血清肌酐水平尽管是正常的,但它的肾脏的清除率是减少了,所以它的给药剂量是0.5-1.0g,q12-24h这样一个给药的用法用

量。

对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这样一些特殊的患者,用80%-90%勺万古霉素它是通过

肾脏清除的,所以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如说对血清肌酐清除率在60-30ml/min,这样的话它给药是一天给药一次。对于

30-

20的,可以48小时给药一次,对要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可能要48或者72h,甚至

更长的时间给药一次。对于这样的一些患者,要建议监测他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他的给药的,设计最佳的给药方案。而对于透析的患者,因为是大多数对于透析的患者他的肌酐清除率,也就是说他的肾小球滤过率是都低于10ml/min,所以对于这一类患者,给药是0.5g,q24-96h这样一个范围。

(ppt17 )比如刚才说到了,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它们都是MRS/药物,但是它们在组织和血清中的浓度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药物在组织和血清中的分布的情况,根据患者的感染的部位,根据抗菌药物在组织和血清中的一个浓度来确定选择哪些药物。从这张表可以看到,相对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来说,利奈唑胺在肌肉组织和炎性水疱液的浓度,以及肺上皮细胞衬液的浓度是远远要大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而替考拉宁在骨组织中浓度又是大于万古霉素的。利奈唑胺在骨组织中的浓度跟替考拉宁是相等的。在脑脊液中同样可以看到,利奈唑胺的浓度要远远大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

三、抗菌药物的分类-按PK/PD分类

(ppt18 )现在学习按照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分类方式,这是一个药时

曲线图。有这样几个指标需要来掌握,血药浓度,最大的血药浓度。通过这张曲线可以看

到,最大的血药浓度是在这个顶上,这个叫做Cmax还有一个需要掌握的药效学的指标就

是T>MIC的时间,就是说它的药物的浓度大于MIC的,有多长的时间,通过这个曲线可以

看到,T>MIC的时间大概在这个范围里。还有一个就是药时曲线下的面积的比值从0-24小时,可以看到这个AUC/MIC的时间,以及Cmax/MIC的时间,这都是PK/PD分类里边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指标。还有抗生素后效应,就是尽管体内的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测不到了,但是抗菌药物的后效应还存在,那它这个叫PA吕

刚才我按照它的PK/PD主要分为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它主

要有以下的特点:使药物的抗菌的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评价它的指标是什么?

就是它的Cmax/MIC的值要大于10,或者AUC0-24小时/MIC的值要大于125。浓度依赖性

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

除了浓度依赖性还有非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非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它有什么样

的特点?它的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与药物的浓度关系不密切,它主要与药物浓度维持在

MIC之上的时间有关。所以它的评价的是T>MIC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它的抗菌药物的浓

度大于MIC的时间到40%-50%或者更高,它的抗菌效益越好。 3 -内酰胺环类的抗菌药

物是经典的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还有红霉素,禾U奈唑胺,以及酮内酯类的药物,比如

说替利霉素,糖肽类的药物,还有四环素类的药物,都属于非浓度性抗菌药物。

(ppt21 )刚才说到了T>MIC,实际上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最主要的参数。那从这张图可以看一下,对于两种抗菌药物药物A和药物B,可不可以分辨出来哪种药物的抗菌

药物的疗效比较好。可以看到,对于药物A来说,它的T>MIC的时间是要大于B的,所以

如果它们的抗菌谱是相似的,药物A的抗菌作用会远远大于药物B,也就是说在临床的疗

效从理论上药物A的作用要强于药物B o

对于T>MIC的药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时候来怎么调整它的药物?增加剂量,增加给药次数,还是延长它的给药时间,那要持续给药。看一下怎么优化?

(ppt23 )这是美罗培南静脉给药0.5个小时,或者输注3个小时它的一个药代动力

学的一个曲线图。在临床上3-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是要求快速输

注的,但是现在的研究表明,比如快速输注30分钟,它的T>MIC的时间可以从这个图上面明显的看出。它的T>MIC的时间是要小于3小时输注的。

(ppt24 )那再看一下持续输注和它的3小时或者30分钟的输注,可以看一下它的这

个T>MIC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快速输注,它的T>MIC的时间是要远远小于持续

输注的。所以对于 3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在严重感染的病人,要提高他的抗菌药物的

作用,是可以采用持续输注的。

(ppt25 )还有一个重要的PK/PD的参数,就是AUC24小时的药时曲线下的面积比一个MICo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它的AUC/MIC的时间要大于100,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

的较严重的感染的患者,他的AUC/MIC的时间要大于25,它的抗菌药物作用才可以起到很

好的抗菌药物。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它的AUC/MIC的时间大于100的话,它可以达到一个

防耐药突变窗的这样一个浓度的。

对于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它是一个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看一下它的药物的浓度是不是越大,它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可以看一下,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到,当它的血清峰浓度大于5ug的时候它的死亡率是21%而生存是79%但当他的血清峰浓度大于5mg/ml的时候,它的死亡率只有2%而生存率是98%所以对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

要增加它的剂量,而不是增加它的给药的次数,力争使它的血清峰浓度达到一定的值,而达到最大的抗菌药物的作用。

对于万古霉素,评价它的PK/PD的指标是AUC24/MIC0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到,它的

AUC/MIC的比值是在小于125的时候,它的有效率是50%无效率是4个病人,也就是50%

如果它的ACU/MIC的值大于125的时候,它的有效率是97%那无效是2%也就是2个病人是无效

的。所以可以看到如果它的AUC/MIC的值大于125的情况下,它的抗菌药物的作

用是极大的提高的。

归纳一下,根据PK/PD把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性且持续时间长的抗菌药物,比如说

喹诺酮类的药物,还有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它的治疗目标就是它的浓度要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它的评

价指标是Cmax/MIC值,也就是Cmax/MIC值越大它的抗菌药物作用越强。还有一类就是时间依赖

性而且短时程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比如受到的碳氢霉烯类的、头孢菌素类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类

的药物,也就是3-内酰胺环类药物,还包括红霉素类,它

这个是主要评价的指标是T>MIC的时间。还有一类就是时间依赖性且长时程的持续作用的抗菌药物。也就是说到的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还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四环素类的抗菌药物。它是以

AUC/MIC值来评价它的疗效的,所以它是药量最高,它的抗菌药物作用越强。这类药物也不宜于每天给药一次来增加它的药物浓度,也不宜于持续输注,或者是多次给药来达到它的治疗目标。通常这类

药物是给药一次或者给药两次,来达到它的最高的

一个AUC/MIC的时间。

四、抗菌药物的分类-按临床使用级别分类

现在学习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也就是说抗菌药物按照它的使用级别可以分为哪几类?那抗菌药物的分级,根据它的临床分级,是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以及细菌耐药的情况来把它分为三类的。分别是非限制级别的使用抗菌药物,一种是限制级别使用的抗菌和特殊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在临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里,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各省、市、自治区颁布了,不同的地区它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一个目录,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里边也要求,医疗机构可以调高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但不可以降低它的管理级别。也就是说,比如在北京市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里边,头孢曲松是非限制使用的,可以把头孢曲松定为限制级使用的抗菌药物。但比如说是限制级使用的抗菌药物头孢他啶不可以把它降为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这一点大家要严格掌握。

那看一下非限制使用级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哪些药物?它是经过临床长期的应用证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细菌耐药的影响是比较小的,而且价格是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比如在临床常用的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口服的左氧氟沙星以及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属于非限制级使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 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 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

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珍藏版|各类抗菌药物的主要特点及选用

珍藏版|各类抗菌药物的主要特点及选用抗菌治疗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疗法之一。本文结合我国最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等文献[1][2][3],对抗菌药物的相关要点进行简要梳理。 相关术语 抗感染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病原体(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药物,其概念较抗微生物药稍宽泛。后者一般不包括抗蠕虫药。 抗菌药物(抗细菌药):是指对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其他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学药。 抗生素:是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 抗菌药物的分类与特点 按药效可分为以下4 类: 第I 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 第II 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第III 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 第Ⅳ类: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 以上4 类药的联用效果为: I+II = 协同(增强);I+III = 拮抗(可能);II+III = 协同(增强或相加);I+Ⅳ= 协同 根据结构,抗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大类,部分大类中还含有多种小类或亚类: 1. β-内酰胺类: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 内酰胺类和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亚类(表1)。 因其对革兰阳性(G+)、革兰阴性(G-)菌及部分厌氧菌都有抗菌作用,且抗菌活性强、毒副反应低、适应证广,所以临床较为常用。 表1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2. 氨基糖苷类:目前仍是治疗需氧G- 杆菌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常用者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西梭霉素、核糖霉素、异帕米星、达地米星、阿斯米星、地贝卡星和新霉素等。 其共同特点是抗菌谱广,抗G-杆菌活性强于青霉素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与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类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等;无抗厌氧菌活性;对链球菌作用差;有耳、肾毒性。 具体适应证包括:①中、重度肠杆菌科细菌等G-杆菌感染。②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常和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或其他抗菌药物联用于中、重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但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 ③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可治疗土拉菌病、鼠疫及布鲁菌病,用于后者需和其他抗菌药物联用。 ④联合用于严重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非首选)。 ⑤链霉素、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可用于结核病联合化疗。⑥新霉素仅可口服用于结肠手术前准备,或局部用药;巴龙霉素仅可口服用于肠道隐孢子虫病。 3. 大环内酯类:对大多数G+ 菌、部分G- 菌及一些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螺旋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也有良效。 第一代药物包括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白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目前已较少应用。 第二代药物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副作用减少,疗效增加。 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为第三代该类药,对前述耐药菌有良好作用,且抗菌谱更广,有较好应用前景。 具体适应证包括:①作为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治疗链球菌敏感株所致的五官科感染及轻、中度肺炎、猩红热和蜂窝织炎; ②治疗白喉及白喉带菌者、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气性坏疽、梅毒、李斯特菌病;③用于心脏病及风湿热患者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风湿热;④治疗军团菌病、衣原体属、支原体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⑤第一代药物主要用于上述感染的轻症患者。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尚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或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于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的防治。克拉霉素也可用于幽门螺杆菌的联合治疗。

抗生素分类及特点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方法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G+ 球菌或G -杆菌,这样可以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 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 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一杆菌为主(如肠 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 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 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B -内 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B -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 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B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 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B -内酰胺酶, 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G+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满意的

抗生素试题总结及答案

抗生素试题 单选题: 1. 对抗菌药作用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 抗叶酸代谢 B. 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吞噬细胞 2.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正确的是 C A.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多种需氧菌 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C. 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 炎症 D. 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 E.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 内膜炎 3. 下列细菌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 是 C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肺炎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4. 下列关于万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万古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 仅对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 C. 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 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 E.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5.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 是 A A. 抗菌谱广 B. 细菌对本类药物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C.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D.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 毒性低 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 的原因是 D A. 呋塞米加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排泄 B. 呋塞米抑制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吸收 C.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 D.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 E. 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 7. 下列有关四环素类药物体内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餐后服药吸收率低 B. 合用铁剂,吸收率下降 C. 碱性环境促进药物吸收 D. 可透过胎盘屏障 E. 在牙、骨、肝中药物浓度高 8. 下列有关两性霉素B 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 对深部真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B. 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C. 毒性较大,用药须谨慎 D.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E. 不能和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合用 9. 下面有关庆大霉素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 耐药性产生较快 B. 临床上完全取代了链霉素 C.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性的肾损害 D. 常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心内膜炎等 E. 对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无效 10. 诺氟沙星抗菌机制是 D A.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 抗叶酸代谢 C.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D. 抑制DNA 螺旋酶,阻止DNA 合成 E. 抑制蛋白质合成 11. 磺胺嘧啶对下列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是 D A. 细菌性痢疾 B. 伤寒 C. 膀胱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化脓性扁桃体炎 12. 舒巴坦与青霉素联用,能产生明显的抗菌协同作用,其原因为 B A. 它能增强青霉素的耐酸性 B. 可抑制β-内酰胺酶 C. 可结合PBPs ,与青霉素联合杀菌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 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3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 型的3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3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3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 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3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 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 3 -内 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doc

彰武四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5月15日14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组织了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主题的培训会。全院临床共73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医务科长赵晓玲主持。 培训前,赵科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重要性。赵科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药局徐科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院感科讲了些多重耐药菌的隔离知识。 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有利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彰武四院院感科

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青霉素 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过敏反应 2、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 A ) 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 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 3、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 A青霉素 B头孢呋辛 C环丙沙星 D磷霉素 4、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 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 项 5、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6、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 C) 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D以上3 项 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D ) A红霉素酯化物 B利福平C氟康唑D头孢他啶 8、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 A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 C利福平 D大环内酯类 9、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 D ) A头孢菌素 B青霉素类 C克林霉素D氨基糖苷类 10、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 D ) A氧氟沙星;B头孢他啶;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1、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 A 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12、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1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4、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 C )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1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XX年版)》文件精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网络监测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委员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二、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实处。 三、制定并向市卫生局报备了我院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按照目录采购药品,未采购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品。 四、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药师医师经培训合格后,分别授予药师抗菌药物调配权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在电子信息系统设定。 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位或发现严重问题的医师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小组予以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对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频繁发生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并予以内部公示。 八、按时完成并上报抗菌药物网络监测要求内容。并对我院抗菌药物网络上报情况及存在问题按季度作出点评分析通报。具体评价分析如下:

华医网-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作业及答案(自我整理))

1、抗菌药物分为()级 A、2 B、3 C、4 D、5 2、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包括() A、β-内酰胺类 B、氨基苷类 C、酮内酯类 D、四环素类 3、时间依赖性且长时程持续作用的抗菌药物是() A、氨基苷类 B、阿奇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青霉素类 4、万古霉素预防用药量为()g/6-8h A、0.5-1.0

B、1.0-1.5 C、1.5-2.0 D、大于2 5、抗菌药物的分类方法包括()种 A、2 B、3 C、4 D、5 1、微生物耐药后其后果表现为() A、病死率升高 B、迁延不愈 C、不良反应增加 D、以上都是 2、细菌/真菌学领域AST方法不包括() A、显微镜镜检 B、琼脂扩散法 C、简化稀释法 D、E-test

3、治疗MRSA的药物是() A、糖肽类 B、碳青霉烯类 C、头孢菌素 D、β-内酰胺类 4、微生物主要有()类 A、3 B、4 C、5 D、6 5、AST的执行标准是()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俄罗斯 D、中国 1、关于过敏性休克抢救叙述正确的是() A、立即停药,必须就地抢救

B、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治疗 C、吸氧 D、以上都是 2、以浓度最大为治疗目标的抗菌药物是() A、达托霉素 B、碳氢霉烯类 C、万古霉素 D、以上都是 3、时间依赖性且抗菌药物持续时间短的药物是()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 C、阿奇霉素 D、氨基苷类 4、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非典型β-内酰胺类

D、以上都是 5、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是() A、舒巴坦 B、头孢呋辛 C、甲氧西林 D、氨曲南 1、下列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是() A、吡哌酸 B、莫西沙星 C、环丙沙星 D、曲伐沙星 2、加替沙星与()合用会引起血糖紊乱 A、格列本脲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口服避孕药 D、雷尼替丁 3、下列()需要调整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考试试题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3项 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 a)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C隐球菌脑膜炎D化脓性腹膜炎 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 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 4、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d) 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5、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c )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B长期用药预防C晚期肿瘤患者D风湿热复发 6、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 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 A手术后3天B术后24小时C术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 8、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d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Kl 9、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A糖肽类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10、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b)

A氯霉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酯化物D利福平 11、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b ) A亚胺培南B氨基糖苷类C甲硝唑D克林霉素 12、治疗肠球菌属感染首选:( b) A氯霉素B氨苄西林C左氧氟沙星D头孢唑林 13、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c ) 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C头孢他啶D头孢呋辛 14、有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的药物为:(c ) A青霉素B氟喹诺酮类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 15、新生儿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a) A环丙沙星B头孢曲松C青霉素D以上都是 16、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17、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b ) 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18、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A克林霉素B亚胺培南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9、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 c) A青霉素类B克林霉素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类 20、属于FDA妊娠期分类B类,孕妇可使用的抗菌药为:(c ) A环丙沙星B庆大霉素C青霉素D四环素 2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以下何种病原菌感染:(c )

抗生素总结

抗生素总结 一.细菌分类 (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2)革兰阴性杆菌:①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②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③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3)革兰阴性球菌:奈瑟菌属。 (4)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属。 3. 人体正常菌群 口腔:甲型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奈瑟氏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皮肤: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绿脓杆菌、丙酸杆菌。 肠道:正常菌群包括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尤杆菌、消化球菌等;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它们能产生毒素,具有生理作用和致病作用两方面。 * 阴道: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二. 临床常见疾病抗生素的选择方案 1.咽痛:多为链球菌感染(G+球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利斯特菌……例如上感、青壮年肺炎。多选用青霉素类、阿奇霉素(国外首选,但在我国广泛耐药,可以覆盖G+球菌、非典型致病菌)、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针对G+球菌,G-杆菌效果差)、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百定(哌拉西林舒巴坦)或君尔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肺炎 (1)门诊患者:β-内酰胺类+左克

(2)病房: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G+球菌为主,选用百定或头孢米诺钠(头霉素类,对G+球菌、G-杆菌有效,介于二、三代头孢之间)。 如果感染面积大: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恐怖菌代表是: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种要用到最顶级的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利奈唑才能搞定。 过敏者:林可霉素(上呼吸道、G+球菌、厌氧菌)+氨基糖苷类(G-杆菌,绿脓杆菌)如依替米星。或选用喹诺酮类:左克(轻症)、拜复乐(重症)。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以G-杆菌为主: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例如医院获得肺炎、肠道感染、女性泌尿系感染。普通的用头孢三代和/或喹诺就可以搞定了。严重的可以用泰能、美平。恐怖菌代表:铜绿假单胞菌(选药:舒普深、泰能、美平、特治星、环丙沙星、马斯平)。肺炎克雷伯菌(选药:碳青酶烯类:泰能、美平)、鲍曼不动杆菌(选药:泰能、美平,省钱方案或尝试:舒普深+丁胺卡那)。 ③支扩:绿脓杆菌为主,选用头孢他啶、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ICU患者可以连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阿奇霉素治疗。 3.厌氧菌:一般消化系统的的胆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用到;妇科感染也常。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 4.支原体、衣原体:血象不高,用阿奇霉素(儿科的支原体肺炎常用)。 5.立克次体:内科的恙虫病必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6.其他杂菌:可考虑喹诺酮或阿奇来解决。 三. 抗生素作用机制: 阻断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达托霉素阻断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 阻断RNA、DNA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新生霉素、乙胺丁醇、甲硝唑 四.抗生素分类: 1.喹诺酮类 (1)适应症:对各种各样的细菌,包括G-、G+、甚至衣原体、支原体、结核菌均有作用,最适用于肠道感染(伤寒、痢疾、霍乱),对

年抗菌药物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抗菌药物分类特点及应用》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3*10=30分) 1、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有() A、克林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万古霉素 E、达托霉素 2、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的合成()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糖肽类 E、磷霉素 3、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的药物() A、哌拉西林 B、头孢他啶 C、美罗培南 D、头孢曲松 E、环丙沙星 4、对MRSA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 A、达托霉素 B、万古霉素 C、利奈唑胺 D、头孢唑林 E、替考拉宁 5、治疗脑膜炎需要同时鞘内给药的抗感染药为()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 C、两性霉素B D氟康唑 E、美罗培南 6、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 A、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B、米诺环素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吡肟 E、SMZ/TMP 7、无论脑膜有无炎症,不能透入脑脊液的抗菌药物为() A、氯霉素 B、头孢曲松 C、米诺环素 D、万古霉素 E、红霉素 8、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红霉素 B、头孢菌素 C、克林霉素 D、青霉素 E、四环素类

9、前列腺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青霉素 B、头孢他啶 C、氟喹诺酮类 D、氨曲南 E、头孢拉定 10、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的PK/PD参数主要为() A、血药峰浓度/MIC B、AUC24/MICCDE C、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T>)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否 二、多选题(5*10=50分) 1、口服吸收差的抗菌药物为() A、阿莫西林 B、左氧氟沙星 C、两性霉素B D、万古霉素 E、氟康唑 2、胆汁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有() A、利福平 B头孢哌酮 C、氨基糖苷类 D、万古霉素 E、氟康唑 3、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指标包括药物对细菌的() A、最低抑菌浓度(MIC) B、最低杀菌浓度(MBC) C、抗生素后效应(PAE) D、生物利用度 E、AUC 4、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有() A、氨基糖苷类 B、氟喹诺酮类 C、头孢菌素类 D、氟胞嘧啶 E、利奈唑胺 5、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碳青霉烯类 D、两性霉素B E、棘白菌素类 6、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活力有关的主要PK/PD参数是() A、Cmax/MIC B、AUC24/MIC C、>MIC D、消除半衰期 E、生物利用度 三、简答题(1*20=20分)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精选文档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7年11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 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11月17日至11月30日共计922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总体情况 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共计检查处方922张,合格处方700张,不合格处方222张,合格率%。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 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114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头孢克洛缓释片3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克林霉素注射液2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张,所占处方比列为%,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3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2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 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青霉素V 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2)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一、单项选择题 1、青霉素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过敏反应 2、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 A) 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 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 3、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 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4、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 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3 项 5、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 6、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C) 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D以上3 项 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D ) A红霉素酯化物B利福平C氟康唑D头孢他啶 8、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 A氨基糖苷类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9、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 D ) A头孢菌素B青霉素类C克林霉素D氨基糖苷类 10、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 D ) A氧氟沙星;B头孢他啶;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1、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 A 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环丙沙星D甲硝唑 12、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1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4、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C )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1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

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

年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 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我院自2011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监测和超频预警、干预制度》等。 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颁发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特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并与各科室签订了《2013年涡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上限,个体化规范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目录》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认真执行,成立了抗菌药物监督点评小组,制定了《抗菌药物点评细则》和《抗菌药物奖惩办法》,点评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专家组成,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抗菌药物点评活动,抽查各科室病例共计400份(重点抽查了以下科室: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点评结果通报各科室,奖惩到人。药剂科定期编写并出版《药学信息通讯》,公布了耐药信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2013年度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如下:

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5.6%(标准≤60%),已达标;药敏试验率10.0%(标准≥30%),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5.1DDD(标准≤40DDD),已达标;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24.6%(标准≥30%),未达标。 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均为β-内酰胺类,且前十名药物大多数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级别较高。 2013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特点》word版

1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按主要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抑制细胞膜功能的,主要包括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和制霉素等;三、抑制或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有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四、抑制DNA、RNA的合成,主要有喹诺酮类、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类。[1]从来源上,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生素按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其他类。合成抗菌药主要有磺胺类以及磺胺增效剂、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一般将抗真菌药和抗结核药单独列出讨论。(详见表1.5,1.6)[2] 表1.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天然头孢菌素:头孢菌素C 半合成青霉素:头霉素C 耐酸青霉素阿度西林半合成头孢菌素: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第一代头孢氨苄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第二代头孢克洛 阿莫西林第三代头孢噻肟 哌拉西林第四代头孢匹罗 美洛西林头孢吡肟接表1.1 非经典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其他克拉维酸亚胺培南氨曲南头霉素类 舒巴坦美罗培南氧头孢烯类大环内酯类第一个药物为红霉素,而后对其不断进行了修饰、改造,按其衍生顺序划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 表1.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酮内酯)红霉素罗他霉素泰利霉素 地红霉素罗红霉素 麦白霉素克拉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 美欧卡霉素 氟红霉素 表1.3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来自链霉菌来自小单孢菌半合成氨基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卡那霉素西索米星奈替米星 妥布霉素阿司米星 四环素类抗生素分为天然四环素和半合成四环素。天然四环素从链霉菌发酵获得,包括金霉素(Chlorter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四环素(Tetracycline)。半合成四环素包括多西环素(Doxycycline)、美他环素(Metha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

抗菌药物100题(2)

抗菌药物练习题(100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C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D ) 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5、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 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D. 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7、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B ) A. 12~24小时 B. 24~48小时 C. 48~72小时 D. 2小时以上 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C ) A.24h B.48h C.72~96h D.96h 9、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 D ) 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 B、抗生素类 C、合成抗菌药物类 D、植物成分抗菌药

10、以下关于革兰阴性菌说法错误的是(B ) A、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C、耐药的非发酵糖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 D、耐碳氢霉烯肠杆菌 11、以下哪项不是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影响(C ) A、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B、过敏和毒性作用 C、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D、增加医疗花费 12、以下哪项不属于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D ) A、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 B、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重感染 D、非难治菌感染 13、下列哪项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D ) A、中性粒细胞伴发热,经验性治疗 B、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C、消化道灭菌治疗 D、致死性感染,且对β内酰胺过敏 14、据调查,我国住院患者中大概有多大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的治疗( C )。A、40% B、60% C、80% D、95% 15、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在人体内构成了哪三方面的关系( A )。 A、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人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B、抗原和抗体、抗原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之间的关系 C、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药物和抗体之间的关系 D、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抗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16、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 C )。 A、患者药物知识的欠缺 B、药品的不合理销售方式 C、医院现行的体制 D、医务人员知识的欠缺 17、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最常见的是( C )。 A、有适应证却没有用 B、该有高剂量的时候用的剂量不够 C、没有适应证却用了,或使用抗生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D、选用对病原体不敏感的药物 18、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的是( B )。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拉霉素 19、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加强哪方面的管理( D )。 A、国家层面的要求管理 B、医疗机构的管理 C、医生的自律 D、以上皆是 20、所谓合理用药,指的是( D )。

抗菌药物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检查情况总结 药剂科在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检查中,整体情况良好,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记录完整,现将本次检查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抗菌药物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齐全。 本次检查中我们检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关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多项文件、查看了《抗菌药物目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用量及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处方权名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完备,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监管工作扎实。 临床药师能全面监控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原始记录详细、从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每月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详尽分析汇总。 3、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全面开展。

临床药学室、中心摆药室及门诊药房能够切实做好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不合理用药,能通过温馨提示卡等多种形式与医生进行沟通,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用药通过药学简讯、药事会进行通报,绩效考评进行质控扣分,干预力度大,切实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4、实现了信息化分级监管,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持续改进。 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软件,实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信息化,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2012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8.7%、8.1%、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62%、62%、6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58.24、51.16、47.18;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 2013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6%、6.6%、7.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7%、57%、5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44.63、42.45、37.34;介入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8.69%、26.6%、4.16%;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9月份已降至83%。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明显降低,较2012年同期明显改善,显示出了持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