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审读书稿决定了作品的命运和出版社的成败,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有助于编辑提高编辑书稿的实务能力和保证书稿质量,关系重大。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是现行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者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的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

三审制对各个审级的任务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和分工,其具体内容是:

初审(一审)是对书稿进行全面检查,做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初审是编辑部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担任初审的责任编辑的水平高低和认真态度,对提高图书质量和出书效率极为关键。初审是三审制的基础,必须认真把关,逐字逐句审读书稿。初审对书稿的政治倾向、

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对全书的优缺点要做出实事求是地评价,同时对书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反面的出版价值做出评估,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写出比较中肯的审读意见。

复审(二审)是在全面了解书稿内容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角度审核初审的审读意见是否中肯,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再度把关,对原则性的问题和初审未能解决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初审不符合要求,应退回责任编辑重新审读加工。

终审(三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具体情况,或者审读全稿,或者根据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抽审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审查初审、复审意见,对书稿的质量和形式,从全社和全局的角度考虑书稿是否适宜出版,提出书稿是否采用的决定性意见。终审既要解决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又要发现初审、复审未能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最后的把关,是编辑审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所谓提出书稿采用与否的决定性意见,包括这样三种情况:一是由社领导委托编审、副编审终审,但是未授予他们以签发权的书稿;二是按照国家出版管理规定,其采用决定权在有关上级主管单位而不在出版社的书稿;三是出版社无把握决定是否可以采用,而须请有关领导单位或专家审定的书稿。

三审制

浅论特殊三审制在我国的设立 内容提要:三审终审制度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产物,本文从我国二审终审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以及特殊三审制的必要性和价值功能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台湾的三级三审制度,认为以特殊三审制取代两审终审制度,应是我国今后程序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特殊三审制二审制弊端立法建议 所谓特殊三审制,是指一审案件当事人认为二审法院对其上诉案件作出的改判系错误判决,可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二审法院请求再上一级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三审的一种特别的审级制度。在建国初期,我国曾在部分地区实行三审终审制,这对及时减少和纠正许多二审错案,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作用,后来为了提高办案效率,改变因滥用三审制所给当事人带来的诉累,又改为二审终审制。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二审终审制已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有改造的必要,需要结合英美法系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实行的三审终审制来预防和纠正错案。 一、我国二审终审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我们知道,英美法系国家对上诉案件一般不就案件事实问题进行审查,只审理法律适用问题。我国台湾地区实行的三级三审制度,其第三审的目的,在于创设判例,统一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而我国的二审案件除审理法律适用和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办案等问题外,还包括审查案件事实。现在的问题是,每一件案件的事实虽然只能是一个,但二审认定的事实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有些必然有所偏差,可二审改判的案件无论对或错均是终审判决,这样就无形之中剥夺了一方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使得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二是二审监督渠道不畅,二审错案时有发生。由于二审改判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再享有上诉权,只有通过申诉求得解决。但再审程序的提起又有较严格的规定,并不是当事人一申诉就能立即进入再审程序,而二审一旦错误改判,只有通过再审程序才能纠正,可问题的关键是要如何发现二审错案进入再审程序,缺乏有力的监督环节,因为监督环节不畅,导致错案无法及时发现,通过申诉进入二审的再审程序往往形同虚设,也使得二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增大,致使极少数法官滥用二审改判权,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容易导致无限申诉和无限再审的恶性循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将进一步多元化、复杂化,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类案件诉之法院,象金融、证券、专利、知识产权、网络等新类型案件已开始大量出现,但由于立法不够完善,法律更新又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致使一、二审法官对法律的认知、理解不一,二审法官因错误认识而导致改判的现象不可避免,导致一些案件当事人无限申诉,法院三番五次地拿来再审,使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不断再审而受到严重破坏。 二、特殊三审制在我国设立的原因及价值功能 。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降低诉讼成本,争取最佳诉讼效果,不仅是当事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人民法院追求司法公正的重要目标。有专家评价说,依照迈克尔.D.贝勒斯的法律理

中国民事案件审级制度的弊端

中国民事案件审级制度的弊端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四级,民事案件的审理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四级两审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的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至第二审人民法院,二审法院所做的判决。裁定即使最终的判决裁定,当事人无权再次提起上诉。 两审终审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符合了中国国情,较好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了现实的司法资源。该制度的存在与确立,必然有它的优点,即便于人民群众进行诉讼,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行使管辖权。如果审级过多,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生产和工作,而且会使滥用诉权者有可乘之机,拖累对方。实行两审终审制,绝大多数民事案件都会在地方两级人民法院得以解决,当事人就近打官司,有利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审判效率。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上诉案件和再审案件数量也在增加,在发展的实践中,两审终审制度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即使是那些两审终审制度的优点,在当今社会也面临挑战着挑战。在中国,人民法院的级别虽多,但是绝大多数民事案件的第一审是在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第二审是在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二审的裁判结果即是终审判决,这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大量案件在较低级别的人民法院审理,造成了这些法院的办案压力增大,而高级和最高法院几乎接触不到什么案件,没有使中国的司法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啊。 有些人担忧公民会利用过多的审级制度滥用诉权,达到拖累对方的目的。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有冤无处诉,而不是无冤到处喊。至于权力滥用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制度来限制,但是,如果公民的诉权无法保障,失去的将是法律的权威与最起码的公平正义。 至于当事人打官司采取就近原则,那是在原来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去省城很不方便,诉讼的标的也不是很大,为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基于对本地法院足够公正的信任,两审终审制度是能够满足司法实践需求的。但是,经济的发展使诉讼的标的增大,交通的便利使地理范围缩小,司法腐败层出不穷,但是法院的裁判对当事人的利益有很大影响,此时就近原则就显得太不重要了。而两审终审制度则限制了当事人继续上诉的可能性,将大量民事案件集中于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给这两级人民法院造成了过重的负担,使其疲于应付,审判效率和质量也大打折扣。 民事诉讼法学界认为两审终审制存在弊端,需要加以改革。这种观点认为,两审终审制度与级别管辖制度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终审法院的级别较低,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终审法院的水平较低,作出的判决也很难保证其公平公正,这与法律的神圣性不相符合。 第二,虽然我国的法院实行的是上级监督下级的体制,但在实际上仍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行政化非常明显,即下级法院遇到疑难案件向上级法院请示,按照上级法院的指示判决,这样一审法院的责任减轻了,但是这也使上诉形同虚设,因为二审法院不会轻易推翻自己做的指示性判决,否则就是自己扇自己的嘴巴。 第三,虽然我国二审实行的是事实审与法律审,但是二审法院与一审法院之间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容易先入为主的倾向于一审法院的事实认定与判决。 第四,终审法院级别较低,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和难以克服的重要原因。 第五,终审法院级别较低,在适用法律方面常常因时因地而异,不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

浅论两审终审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

浅论两审终审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政法教研室作者:商立刚,天津电大张胜利,天 笫三,迳行判决、裁定的审理方式,不利于保证终审判决的公正正确,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这个条款中的第二层意思是说,二审法院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调查,对当事人和证人的询问等等,不是在法庭上公开进行的,不是在双方当事人都到场参加并可以互相质证、辩论的情况下进行的,程序完全由审判人员操纵,审判活动缺少必要的透明度。在这种审判人员无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审判人员能公正无私、秉公执法办案。 由于存在着上述立法、司法方面的不足,现行的第二审程序难以充分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而在再审程序上,也存在种种问题,使本来能够弥补一、二审程序不足的重要渠道又遭到现实的挑战。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案件已经审结,而又按审判监督程序再行审理的案件。再审程序的启动由三种方式: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基于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和再审以及基于当事人诉权的申请再审。③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基于审判监督程应当决定对案件再行审理。具体包括本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提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和上级人民法院三种方式。但提起再审共同的条件是原裁判确有错误,具体的包括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以及重大程序上的错误,但这种监督是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监督,如果存在包庇保护现象,这种无外力干预的监督方式就形同虚设了。第二种监督方式是基于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和再审,第三种方式是基于当事人诉权的申请再审,这两种提起再审的方式,都要求原审法院在审判时有以下五种情况:(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有错误的;(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5)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这一规定表面上看非常合理,但从再审的司法实践,审判方式改革的发展,再审制度的目的及再审制度的有效运行来看,仍有以下不足: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这里“新的证据”应当理解为在原审程序没有提出的证据,包括三种情况:(1)当事人在原审程序中没有发现该证据,因而不可能提出证据。(2)当事人知道存在该证据,但因无法收集而没有提出,或当事人虽然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线索,但法院没有收集该证据或没有收集到该证据。(3)当事人持有该证据,但因各种原因而没有提出。对于前两种情况,经法院审查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法院应当提起再审。而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现在有不少法院,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推行证据失权制度,即在法院指定或确定的时间或期限内没有提出的证据,不得在以后提出,即使提出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不作为裁判的依据。证据失权的合法性尽管在学术界尚有争论,由于证据失权制度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实现诉讼时间上的经济性,促进诉讼的进行,因此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如果该制度合法化,则现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这一再审事由就不够准确。因为从实体正义的角度,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虽然应该作为再审的理由,但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既然程序已经规定了证据失权,即使该证据是真实的也因为

出版社实行严格的三审制度.(推荐文档)

上海的各出版社实行严格的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部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决审。 一些重要的书稿,出版社还增加审次,有的书稿约请社外专家或专业部门外审。对政治上敏感的、政策性很强的书稿,要报送上级机关审定。对涉及外交、民族、宗教、侨务等书稿,要送请有关主管领导部门审定。 一、初审职责 1.通读全稿,了解内容,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认真写好初审报告; 2.对于符合出版要求而尚有不足之处的书稿,拟出初步的退修意见; 3.对于不合出版要求的书稿,结合复审意见,拟具退稿信稿; 4.继续审处作者修改后的书稿; 5.对经复审、终审同意采用的书稿,根据复审、终审的意见,对书稿作必要的加工整理; 6.经作者同意,编辑部(室指定,对书稿内容及文字作必要的修改; 7.审读校样及作者改样; 8.拟写采用书稿的内容提要、新书预告和广告稿; 9.检齐书稿及附件,负责办理发稿手续。 二、复审职责 1.通读(也可抽读部分书稿,审核初审提出的审稿报告,发现初审未发现的问题,核定初审的处理意见,写好复审意见;

2.补充和删改初审所提请作者修改的意见; 3.重审作者修改后的书稿; 4.审核初审加工整理或代作者修改的书稿,对未尽善处作必要的处理; 5.审定初审所提退稿意见,如同意,则签发退稿信;如不同意,则与初审讨论议处,或请终审裁定; 6.审核初审者、作者所看的校样; 7.审改初审所拟书稿内容提要、新书预告及广告稿; 8.检查初审整理完成后待发交出版部门的书稿及其所有附件; 9.复审对采用的书稿质量负责。 三、终(决审职责 1.根据书稿的性质及重要程度,通读或抽读部分书稿,审核原稿改动的部分以及初、复审对原稿的加工处理部分; 2.对初、复审的审稿意见和处理状况,作最后审定,或改正,或纠正,如有遗留问题,则退编辑部(室重新处理; 3.解决编辑部(室提请解决的问题; 4.对书稿政治质量负主要责任; 5.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经初、复审的书稿是否可以发稿。

浅谈我国刑事诉讼的审级制度

浅谈我国刑事诉讼中审级制度的相关改革建议 摘要:审级制度是审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科学合理的审级制度不仅能够给当事人提供一个权利救济的平台,通过程序正义来维护当事人的权利,还能够彻底地实现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本文认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度已不适应现实审判的要求, 存在种种弊端,应予以改革, 改现行的两审终审制为三审终审制。 关键词:两审终审、死刑复核、权利救济、刑事诉讼、审级 一、刑事诉讼中审级制度概述 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因此我国的两审终审制也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在刑事诉讼中,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刑事讼诉的过程就是通过程序公正去实现实体公正。审级制度的产生与设定是与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紧密相连的,即通过审级制度是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至于切实实现其实体权利,通过程序正义促进实体正义。

在现代各国的司法制度中, 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一般不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裁判。如果控辩双方或其他当事人申请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上级法院的审判程序就属于上诉审程序。这种上诉审程序之所以被称为“普通救济程序”, 是因为它相对于法院的初审程序而言, 意味着使控辩双方获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庭审的机会, 其权利可以得到一定的救济;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一般须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才告终结, 第二审法院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和裁定, 当事人不得再对其提出上诉, 检察机关也不得再对其提出抗诉。事实上,作为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审终审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士的质疑, 第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在实践中的名存实亡,也促使人们思考这些程序的性质和存在的价值等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实行三审终审制比较典型的国家。在实行三审终审制国家, 当事人享有两次上诉的机会, 因而上诉审分为第二审和第三审。前者是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提出上诉后, 由一级法院进行审判;后者则是当事人不服第二审法院的判决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并由该法院进行的审理。例如在美国联邦司法系统,受理案件的法院自下而上分为联邦地方法院、联邦上诉法院、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地方法院是审理案件的初审法院, 联邦上诉法院是二审法院,联邦最高法院是三审法院。原则上英国和美国的上诉制度设计为一种法律审查程序, 为被告人提供法律上的救济, 包括实体法律问题和程序法律问题, 但不救济事实问题, 即二审和三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审读书稿决定了作品的命运和出版社的成败,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有助于编辑提高编辑书稿的实务能力和保证书稿质量,关系重大。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是现行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 图书出版的三审制是哪三审 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者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的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 三审制对各个审级的任务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和分工,其具体内容是: 初审(一审)是对书稿进行全面检查,做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初审是编辑部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担任初审的责任编辑的水平高低和认真态度,对提高图书质量和出书效率极为关键。初审是三审制的基础,必须认真把关,逐字逐句审读书稿。初审对书稿的政治倾向、

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对全书的优缺点要做出实事求是地评价,同时对书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反面的出版价值做出评估,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写出比较中肯的审读意见。 复审(二审)是在全面了解书稿内容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角度审核初审的审读意见是否中肯,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再度把关,对原则性的问题和初审未能解决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初审不符合要求,应退回责任编辑重新审读加工。 终审(三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具体情况,或者审读全稿,或者根据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抽审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审查初审、复审意见,对书稿的质量和形式,从全社和全局的角度考虑书稿是否适宜出版,提出书稿是否采用的决定性意见。终审既要解决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又要发现初审、复审未能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最后的把关,是编辑审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所谓提出书稿采用与否的决定性意见,包括这样三种情况:一是由社领导委托编审、副编审终审,但是未授予他们以签发权的书稿;二是按照国家出版管理规定,其采用决定权在有关上级主管单位而不在出版社的书稿;三是出版社无把握决定是否可以采用,而须请有关领导单位或专家审定的书稿。

美国的司法制度

美国的司法制度 作者:何家弘 美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渊源 与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相比,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自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至今,美国才走过200多年的历程。即使追溯到“五月花号”船在普利茅斯登陆的1620年或者英格兰移民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殖民区的1607年,美国的历史也不过400年。 随着殖民区生活的安定和人口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离不开司法机构。詹姆斯敦的移民在1619年按照英国的模式建立了北美第一个法院,审各种理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尔后,其他殖民地也纷纷效仿。这些法院名义上是由英国国王下令设立的,但实际上是由当地居民组建的。法官由殖民地的行政长官兼任或者由当地居民推选。 在早期的刑事审判中,北美殖民地法院普遍采用控告式诉讼制度,即由原告提起诉讼,被告进行辩护,法官审查双方的证据并做出判决。起诉者可以是受害人或其亲友,也可以是警务官和司法行政官等地方官员,但这些官员也是以私人名义把被告人送上法庭的。这种制度与当时英国的“私诉”制度大同小异。 但是没过多久,殖民地的刑事起诉制度就开始背离英国的“私人起诉主义”,逐渐转向公诉制度。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起诉权首先从被害人扩大到一般民众,即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也可以行使起诉权,一些殖民区还开始在重大犯罪案件的起诉前召集当地居民代表对案件进行审查;后来又出现了专门负责刑事起诉的大陪审团和检察官。 1635年,马萨诸塞建立了北美殖民地上第一个大陪审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居民或官员滥用起诉权力。1641年,弗吉尼亚也建立了大陪审团。大陪审团的基本职能是对犯罪指控进行调查并决定是否将案件提交审判。1643年,弗吉尼亚殖民地任命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检察长。作为英国国王在该殖民地的代表,检察长的主要职责是在法院审判中提供法律咨询并维护国王的利益。随后,其他殖民地也相继设立了检察长,其中有些检察长已具有明确的刑事起诉职能。例如,马里兰在1666年设立检察长,其职责就是向大陪审团提交刑事起诉书并以总督顾问的身份出席刑事案件的审判。 虽然英国也有检察长,但是殖民地检察制度的发展很快就超越了英国的模式,因为那里有更为丰富多样的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例如,17世纪中期纽约地区(当时叫“新荷兰”)的居民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丹麦人等。由于荷兰人最先在那里定居而且已经统治了数十年,所以该地区的法律制度以荷兰传统为基础。1653年,该地区建立了一个以荷兰法院为模式的殖民地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3名法官和1名司法官组成。该司法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提起公诉,因此他实际上是北美地区最早的地方检察官之一。1664年,英国获得了对纽约殖民地的管辖权之后,其行政长官理查德·尼科尔斯开始修改当地的法律制度。然而,他并没有全盘否定荷兰的法律制度,而是逐步修改,使英国的普通法与荷兰的法律传统融合在一起。虽然原来设在法院中的司法官被取消了,但是其公诉职能却由英国传统的司法行政官继承下来。 在北美殖民地的县一级政府中设立检察官,标志着地方检察制度的形成。在这一方面,康涅狄格殖民地是先驱者。1662年,康涅狄格率先设立县检察官,负责刑事案件的起诉。1704年,康涅狄格又成为北美第一个明确建立公诉制度的殖民地。其法律规定,无论受害人及其亲属是否提出指控,各县的检察官都有权代表地方政府和人民对所有刑事案件提出起诉。 这种“康涅狄格模式”很快就被其他殖民地效仿。 由于殖民地的检察长是英国政府的代表,而县检察官是地方任命的官员,所以二者之间

三审制就是审稿吗

三审制就是审稿吗 对于图书出版而言,审读书稿决定了作品的命运和出版社的成败,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有助于编辑提高编辑书稿的实务能力和保证书稿质量,关系重大。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是现行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 三审制就是审稿吗 所谓三审制,是指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者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三审制对各个审级都规定了具体的人物,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 三审制对各个审级的任务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和分工,其具体内容是: 初审(一审)是对书稿进行全面检查,做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初审是编辑部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担任初审的责任编辑的水平高低和认真态度,对提高图书质量和出书效率极为关键。初审是三审制的基础,必须认真把关,逐字逐句审读书稿。初审对书稿的政治倾向、

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对全书的优缺点要做出实事求是地评价,同时对书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反面的出版价值做出评估,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写出比较中肯的审读意见。 复审(二审)是在全面了解书稿内容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角度审核初审的审读意见是否中肯,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再度把关,对原则性的问题和初审未能解决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初审不符合要求,应退回责任编辑重新审读加工。 终审(三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具体情况,或者审读全稿,或者根据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抽审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审查初审、复审意见,对书稿的质量和形式,从全社和全局的角度考虑书稿是否适宜出版,提出书稿是否采用的决定性意见。终审既要解决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又要发现初审、复审未能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最后的把关,是编辑审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所谓提出书稿采用与否的决定性意见,包括这样三种情况:一是由社领导委托编审、副编审终审,但是未授予他们以签发权的书稿;二是按照国家出版管理规定,其采用决定权在有关上级主管单位而不在出版社的书稿;三是出版社无把握决定是否可以采用,而须请有关领导单位或专家审定的书稿。

论两审终审制度的弊端

论两审终审制度的弊端 说到诉讼法的两审终审制度,首先想到的是一句话:“两审终审,一审再审……”。这句话反映了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上的一个缺陷,那就是两审不终审,同一案件不断的启动再审程序。这样,不仅浪费了我过的司法资料,也浪费了当事人的财力物力,且造成司法的不公不正,纠缠不清。现在民事诉讼这样的局面,完全违背了当初建立两审终审制度的目的,学者界现在对这个制度议论纷纷,所以本人就收集一下各位学者的观点来论述下目前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弊端以及学者对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两审终审制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审级制度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根据地法院,审级制度不统一,有的实行二审终审,有的实行三审终审。解放初期,我国法院原则上采用两审终审制,但对个别特殊案件允许对第二审法院的裁判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1954年,国家在制定人民法院组织法时,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实行四级法院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1979年、1983年先后修改公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沿用了两审终审的规定,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对案件的管辖、上诉、审判监督等程序又作了具体的规定,使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审级制度。两审终审制的实行,对于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及时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多说那个是的情况下,制定两审终审制是有历史原因的:一,

我国刚刚建国,国家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家资源紧缺,实行两审终审制制度能够节约司法资源和当事人的财力物力。二,但是国家交通不便,如果实行多审制度,会造成当事人的不便,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三,减少了一些当事人缠讼的现象。 以上三点是我国当初建立两审终审制度的原因,本人除了赞同一,二两个原因之外,对于第三个原因持反对。首先,司法的目的就是要吸收的当事人的不满,当一个制度并不能有效的达到这个目的时,这个制度应该就是有缺陷的制度。出现缠讼现象,说明了一审、二审当中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那么缠讼是必然的现象。其次,两审终审之间只跨越一个审级,在现实中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容易形成一个关系网,这样的情况下二审法院很容易对一审法院审判的案件碍于情面或先入为主等因素维持原判或对当事人不利。 当然,对于两审终审制度,法律建立了再审程序的补充。但是,我们观看再审启动的条件,就会发现再审启动几乎是只要当事人不满就可以。这样做是减少不公的案件,但却同时违背了建立两审终审制的目的。再审的启动门槛过低,结果当事人都纷纷启动再审程序,造成一案审之再审,这样更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和当初设立两审终审制度的目的相违背了。 二,小议审级制度的变革 马克思说过与时俱进这个道理,当初我们建立两审终审制度是基于当时的国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的进步和变化。现在我国的交

三审制视域下学术期刊审稿模式分析

三审制视域下学术期刊审稿模式分析 汇报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三审制视域下学术期刊审稿模式分析 三审制是学术期刊审稿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制度[1]。三审制是指由编辑初审、专家(或高职称编辑)二审、主编(或编委会)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2]。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研深度逐步加大,科学探索的触角不断延及到各领域,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使二审(复审)越来越依赖同行专家[3]。一个编辑(或主编)无论精力多充沛、学识多渊博,即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个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且微不足道。面对专业性很强,研究前沿的学术论文也难以给出科学而准确的评价和恰当的建议,只能在文章撰写格式、逻辑结构、图表形式和语言表述上予以评判,而对文章本身核心的学术观点是否正确、有无学术价值、论证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论文是否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等关键问题却无从把握和认知。编辑初审是审稿过程的第一关,初审编辑首先决定文章的去留[4]。一般编辑往往按每期用稿量的1.5~2.0倍筛选稿件,其余初审退掉。显见,编辑初审十分关键,但编辑初审过程缺乏监督,而人情稿、关系稿、利益稿则可以通过初审编辑的“运作”而轻而易举地发表出来。“三审制”中有两审在编辑部内,而审稿专家又由编辑部选定,使“三审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于是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在编辑部屡禁不绝,找关系求人发表文章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科学的审稿制度和合理规范化的审稿模式无疑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三审制”下探索各种审稿模式的功效,找到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审稿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1几种常见审稿模式的对比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审稿主要针对“三审制”中的二审环节。因为二审(专家外审)才是真正的同行专家把关,对甄别稿件起着决定性作用[5]。虽然在“三审制”审稿中,编辑初审和主编(或编委会)终审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二审无疑是审稿中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一环。现行的专家二审制度主要是编辑审稿制度和同行专家评议审稿制度。1.1编辑审稿制度。编辑审稿制度是一种正逐步走向衰落、逐渐被淘汰的审稿制度。它的实质是“三审制”都在编辑部内部实现,优点是快捷、简便、高效、费用低[6]。稿件的一审由初审编辑完成,二审由栏目责任(或经验丰富的高职称编辑)编辑完成,最后由主编或编委定稿。它存在一个最大的硬伤,就是无论编辑怎样学者化、专业化,但由于编辑自身岗位的原因,难以始终站在专业学科的前沿。因此其优势不足,而劣势明显。1.2同行专家审稿制度。同行专家审稿制度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的审稿制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对这种制度最好的诠释,对口同行专家依靠自身的“闻道于先,学业专攻”的优势,获得了对稿件的发言权,审稿专家依靠自身专业学识和学术经历对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鉴,并提出稿件下一步的处理意见和建议[7]。由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只有同行评议才最有公信力。同行评议审稿可分为封闭式审稿方式和开放式审稿(也称公开审稿)方式。前者又分为单盲(单向匿名)审稿、双盲(双向匿名)审稿。根据同行专家参与的多寡,又可分为单审稿人方式和多审稿人方式,多审稿人方式常采用平行法审稿;后者又可分为预审法审稿和顺序法审稿[8]。1.2.1封闭式审稿。1)单向匿名审稿制度。单向匿名审稿制度也叫单盲审,即审稿人的姓名对稿件作者保密。优势是作者背对专家,专家在审稿时无心理压力,可以率直、客观地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摘要:我国实行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两审终审制,这是建国初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出现了许多弊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革,进而制定适合我国现状的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两审终审一审终审三审终审 多年来,我国诉讼终审制度一直实行两审终审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审终审制出现不少的弊端,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不仅降低了结案效率,而且影响了法院判决的权威性。我们认为,司法公正的实现很大程度源于审级制度的保证。要想从制度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终局裁判出现差错的必然性,完善和发展符合审判规律的诉讼制度,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应进行改革。 纵观我国当前的两审终审制,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民事诉讼对当事人上诉的条件相当宽松,导致了诉讼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在我国,任何案件,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不论案情是否复杂,也不论当事人出于何种目的上诉,都可以因一方当事人递交上诉状而引起二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二次审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即使是诉讼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的案件,只要当事人上诉,就可以进入二审程序,这使得一个很简单的案件甚至是极简单的案件,亦或是几角钱的案件也不能及时审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事人出于侥幸心理或故意拖延时间等非正当目的,而滥用上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案件请示制度使上下级法院联系紧密,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案件请示制度也称为内请制度,是指下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或程序的处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上级法院请示,上级法院研究后予以答复的制度。[1]由于法院体制设置上的行政化,再加上案件请示制度使第一、二审法院的关系更加职权化,导致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前容易向一审法院倾斜,审理时会出现先入为主的现象,所以二审通常以维护原判决结果来结束诉讼,这严重地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其次,上级法院在对实体及程序问题裁决时,势必会干扰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使设立的两审终审形同虚设,蜕变成为了“一审终审”。 (3)终审法院的级别过低影响了法律的统一适用,危及法律权威。根据级别管辖制度,绝大多数的案件由基层法院作一审,中级法院成为主要的终审法院,高级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进行二审的案件数量有限。终审法院的级别较低,受中级法院审判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的限制,以及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同的限制,其管辖范围又较小,难免各级法院在理解和适用法律上有出入,不利于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2]同时,由于审判级别过低,与地方利益存在较多牵连,因而难以有效抵制司法运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 (4)再审程序无限扩张,审判监督程序的频繁启动,导致“终审不终”,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审级制度。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认为确有错误的,提起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作为两审终审制的补充,在纠正已生效的错误裁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多样、启动条件过于简单等种种不足,审判监督程序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而且,再审制度也严重削弱了终审判决和裁定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对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和司法稳定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人民群众对法院判决和裁定的法律效力产生怀疑。 由此可见,我国二审终审的审级制度,无论从其内在结构和制度特征,还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情况来看,都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因此进行适度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有以下几条建议: (1)建立上诉许可制度来实现一审案件的分流,对部分民事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制。某些经过一审法院审理并获得裁判的案件,只要在法律规定的限制上诉的范围之列就不得提起上诉,裁判一经作出即产生效力。其基本法理在于:对于小额诉讼,当事人和国家都不愿支付与诉讼收益不相称的诉讼成本,繁复的程序虽然以确保公正为目的,却可能违背当事人的本意;同时从司法资源配置来看,个案诉讼占用过多的司法资源意味着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4]我国如果考虑划定上诉最低争议标的价额,也应当像德国民事上诉制度改革那样,将排除小额案件获得上诉救济的金钱价值标准降低到足以保证司法效率的最小

对我国审级制度的思考

对我国审级制度的思考 【摘要】近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大力推进,社会各界对于司法公正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各地出现的错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使尘封了10年之久冤案得以纠正,使呼格得以昭雪。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作为一名法律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刑事诉讼的审级制度的本身设计上入手,使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本文试从我国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发展、不足的入手,进而提出完善的意义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两审终审;三审终审;公平正义 一、我国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概况 我国两审终审制度,起源于建国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9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基本上实行三级两审制,以县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一审法院,省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二审法院,一般的以两审为终审,但在特殊情况下,得以三审或一审为终审。”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确立了我国统一的四级两审终审制度。我国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2条、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在审级上实行两审终审制,即:刑

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就告终结的制度。我国法院系统总体分为四级即: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最高法院。在这四级法院中除了最高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外,其余的三级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案件均实行两审终审。 二、我国目前审级制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二审终审制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能够迅速确定社会关系,减轻法院负担,提高诉讼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诉讼参与人的诉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一制度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当下,两审终审已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首先,这是国际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诸如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以及日本都实行的是三级三审终审制。以英国为例,其法院系统由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上议院组成,实行的是四级法院、三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判决,可以向上诉法院上诉,对上诉法院的判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上议院上诉,上议院是终审法院。美国采取的是两审终审制与三审终审制度并行的制度。由此可见,在这些国家中,设立三审制度是非常普遍的。两审终审制在我国解放前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案件日趋呈现出复杂化、国际化的特点,所以两审终审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

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 质量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2001]142号新闻出版总署2001年2月22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家机关期刊管理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由于一些期刊社内部管理制度不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期刊出版质量。 特别是近一时期,有的期刊社不认真执行出版工作的"三审制度"和校对度,致使刊物错字、漏字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严重政治性差错。为了尽快纠正目前期刊审稿和编校工作中的不良倾向,严格执行期刊管理质量标准,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现就加强期刊编校工作和严格执行稿件审核制度等方面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类期刊的出版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严格管理、重在量"的办刊意识, 努力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二、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编辑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稿件的编发审核 制度,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都要规范操作,杜绝事故隐患。 三、期刊出版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对全部稿件都要有专职校 对人员负责进行校对。校对人员需对校对质量负责。期刊稿件的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重要的文章或内容应增加校次。每期刊物的终对校工作必须由本刊社(编辑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对人员担任。已经采用现代排版技术的期刊出版单位,必须由专职校对人员通读复印软片或软片样。 四、期刊出版应坚持责任编辑制度。责任编辑需进行稿件的初审、编辑和付印样的通读等工 作。责编人员对稿件的内容、体例、语言、文字进行编辑加工,防止和消除各种技术性差错或原则性错误,并负责对版式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各个出版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期刊出版质量。 五、期刊出版必须认真执行总编辑(主编)终审制度。每期刊物的付印样或胶片必须由总编辑(主 编)进行终审核签字。 六、期刊必须到有"出版物印刷许可证"的企业制做软片或印刷,不得在非出版物印制许可单 位印制。 七、各期刊出版单位接本通知后,应按照通知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认真对照查对不符合或未 达到规定要求的,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 八、对违反本通知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期刊出版单位,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 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其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应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

审级制度研究(一)

审级制度研究(一) 关键词:刑事诉讼制度/审级制度/两审终审改革 一般认为,审级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审判机关在组织体系上设置的等级,当事人可以上诉几次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抗诉几次,一个案件经过多少级法院审判后,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诉讼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一是法院的设置问题(主要是上下级法院的纵向设置);二是当事人的上诉权与检察机关的抗诉权(除特别必要外,以下统称当事人上诉或当事人的上诉权)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案件可经历的审级次数问题;三是上诉审法院的审理范围与审理方式问题。其中,第二项内容是审级制度的核心内容,因为任何一级的上诉审程序的启动都依赖于当事人上诉权的合法行使,案件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判决或裁定才能确定,也取决于法律允许当事人上诉的次数,所以,怎样对待当事人的上诉权、如何赋予和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不能不成为一国在设计审级制度和法院实际审判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和始终关注的问题。第一项和第三项内容特别是第三项内容对于第二项内容的实现程度和状况能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上诉审的范围与方式的设定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法院审判效率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上诉能否实效化,从而从根本上关系到审级制度能否得到切实贯彻的问题。科学的审级制度可以使诉讼案件经过不同级别的审判机关审理,有利于查明案件真实,纠正下级法院判决、裁定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保证正确适用法律。同时,可以满足当事人的合理要求,缓解或化解其不

满情绪,提高判决、裁定的信服度,是诉讼程序民主化的体现。1]不仅如此,科学的审级制度还蕴含和体现着程序公正的诉讼价值理念,反映了一国对当事人特别是遭受不利裁判的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正因为如此,所以,各国在设计和选择审级制度时都持慎重、严谨的态度,而研究这一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然而,长期以来,审级制度的问题并未得到我国诉讼法学界足够的重视,学界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事实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具体技术性问题的研究“应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得到清理、基本的司法制度得到合理构建之后,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2]本文就旨在从刑事诉讼制度角度,通过对国外审级制度的宏观考察和对我国审级制度的审视,就我国现行审级制度作一番对策性思考。 一、国外审级制度概述 法院审级可分为单一审级制与多重审级制。单一审级制实行一审终审,不允许上诉,它可以及时终结审判程序,但不利于保证审判质量,特别是使被告人受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因此,现代各国都不采用单一审级制而普遍实行多重审级制,在法院级别上一般设置为上下三级或四级法院,当事人不服下级法院作出的尚未确定的判决、裁定,可以提起上诉。多重审级制因当事人可行使上诉权次数的不同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审终审制与三审终审制两类情况。在实行两审终审制的国家,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只有一次上诉机会,案件经上诉审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例如,俄罗斯除联邦最高法

三校三审工作细则

三校三审工作细则 1

“三校三审”工作细则 为了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校对工作流程及职责规范 1、初校。初校由撰稿记者校对,在校对文字后与原稿对红改正后署名和日期,并交稿与责任编辑。 2、一校。一校是在初校的基础上进行,责任编辑对撰稿记者原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编辑必须在校对表上签上校对意见。一校完成后,责任编辑给每篇文稿编号。清点校样,提供署名和日期的txt文本文件的稿件与主编,经主编审核签发后由美术编辑进行排版。 3、二校。责任美编出大样交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撰稿记者及责任编辑对大样进行文字、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的逐一校对,并与原稿对照对红。责任编辑根据二校样(大样)的版面情况,进行认真检查,调整版面,定下当期版面并清点校样,校稿记者和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审核。 4、三校。版面责任美编接主编审核二校稿(大样)与版面原稿对红,并进行改动。修改后将署名和日期的三校稿(清样)交责任编辑对红。记者对标题和文字进行对红,署名和日期后交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进行详细的单项抽查,校对时,对标题、眉题、副标题、作者姓名、人物职称、地名等重要内容要一一复查校对。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审定批清后返回责任编辑,并交责任美编逐字逐句修改,检查无误后,出PS文件。 5、校对细则 (1)、校对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2)、校正确质量标准是差错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3)、标正确任务是: ①、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②、改正在政治思想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③、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④、清除错别字。 拟写:审核:签发: ⑤、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