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基础化学讲义

医用基础化学讲义

医用基础化学讲义
医用基础化学讲义

医用基础化学

讲义

前言

医用基础化学为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根据卫生部统一颁布的高等医药院校《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共分13章,分别介绍了溶液,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表面现象和胶体体系,生物无机化学等化学基本知识。各章内容编排科学、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便于教师讲授;每章后附有习题,利于学生自学。本书不仅可供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第一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物质的溶解度

第三节溶液的浓度

第四节稀溶液的通性

习题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

第二节酸碱理论

第三节溶液的酸度及有关计算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习题

第三章缓冲溶液

第一节缓冲溶液的概念及缓冲作用原理

第二节缓冲溶液的pH值

第三节缓冲容量

第四节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五节常用的缓冲溶液

第六节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习题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限度第一节热力学的几个常用术语

第二节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推动力

第四节化学平衡

习题

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三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习题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原电池

第三节电极电势

第四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第五节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

第六节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电势

习题

第七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朝律

第一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概念

第二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

第三节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系

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习题

第八章分子结构

第一节离子键理论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第三节分子间作用力

习题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三节配位平衡

第四节整合物

第五节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亩的应用

习题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t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四节配位滴定法

第五节分析结果的误差

习题

第十一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三节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和测定条件的选择第五节紫外分光光度法

习题

第十二章表面现象和胶体体系

第一节表面现象与吸附

第二节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第三节溶胶及其基本性质

第四节蛋白质溶液

第五节凝胶和膜平衡

习题

第十三章生物无机化学

第一节生物体一一特定的化学环境

第二节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第三节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习题

附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二、常用的物理常数

三、单位换算

四、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

五、溶液的比重和质量百分比

六、平衡常数

七、标准电极电势表

八、标准原子量表(1981)

九、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一般概念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

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

质。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

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第二节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性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1.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3.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水;苯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影响因素: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溶解度曲线特征: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溶解曲线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

用溶解性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定性的,粗略的。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例10克氯化钠溶解于90克水中,则在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100=10%

第三节物质的浓度

溶液浓度可分为质量浓度(如质量百分浓度)、体积浓度(如摩尔浓度、当量浓

度)和质量-体积浓度三类。

质量百分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的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例如,25%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克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体积浓度

(1)摩尔浓度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用符号mol/L表示,例如1升浓硫酸中含18.4摩尔的硫酸,则浓度为18.4mol。

摩尔浓度(mol/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升)

(2)当量浓度(N)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12.0N。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

质量-体积浓度

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

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

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气体浓度

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是用每立方米的大气中含有污染物的体积数(立方厘米)或(ml/m3)来表示,常用的表示方法是ppm,即1ppm=1立方厘米/立方米=10-6。除ppm外,还有ppb和ppt,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1ppb=10-9=十亿分之一,

1ppt=10-12=万亿分之一,1ppm=103ppb=106ppt

质量-体积浓度

用每立方米大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单位是毫克/立方米或克/立方米。

它与ppm的换算关系是:

X=M.C/22.4

浓度

C=22.4·X/M

式中:X—污染物以每标立方米的毫克数表示的浓度值;

C—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浓度值;

M—污染物的分之子量。

由上式可得到如下关系:

1ppm=M/22.4(mg/m3)=1000.m/22.4ug/m3

例1:求在标准状态下,30毫克/标立方米的氟化氢的ppm浓度。

解:氟化氢的分子量为20,则:

C=30·22.4/20=33.6ppm

例2:已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ppm,求以mg/Nm3表示的浓度值。

解:二氧化硫的分子量为64。

X=5·64/22.4mg/m3=14.3mg/m3

体积百分比浓度

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体积(ml)数,如95%乙醇,就是100ml溶液中含有95ml乙醇和5ml水。

如果浓度很稀也可用ppm和ppb表示。1ppm=1mg∕L,1ppb=1ng∕L。

*在土壤、动植物、固体废弃物中ppm、ppb与质量含量换算:

1ppm=1mg/kg=1000ug/kg

1ppb=1ug/kg=10-3mg/kg

1mg/kg=1ppm=1000ug/kg

1ug/kg=1ppb=10-3ppm

第四节稀溶液的通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将分别盛有纯水,蔗糖溶液的两只烧杯,一起放在一罩子内,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纯水陆续蒸发而消失,同时蔗糖溶液增加,这个现象是由于两只烧杯上部水蒸气压力不相等,水自动地从蒸气压高的部位(纯水)向蒸气压低的部位(糖溶液)移动。

这是由于溶质的加入,溶质粒子与溶剂分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致使溶剂本身的相对浓度减小,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溶剂分子数比在纯溶剂上面的少,也就是难挥发物质的溶液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显然,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得越多。

拉乌尔(R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只与数量有关)。

(二)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由于加入难挥发物质后,引起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显然,溶液的沸点就要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例如:水在100o C时的蒸气压是101325Pa,加入溶质后,蒸气压要降低,这时蒸气压低于外界压力,虽然仍在100o C,但溶液不会沸腾,要沸腾必须使温度升高一些。才能使它的蒸气压重又达到101325Pa,与外界压力相等。所以溶人难挥发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必高于纯溶剂,溶液愈浓,沸点高得愈多。我们把这现象叫做溶液的沸点上升,这是蒸气压下降的必然结果。

凝固点(tf)是一物质在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此时两相的蒸气压必然相等,否则蒸气压较大的一相就会消失,不能保持两相平衡共存的状态,例如:水在0℃以下的蒸气压高于冰的蒸气压,所以0℃以下的水会全部结冰。反之,则冰融化为水。

溶液的凝固,实质上是溶液中溶剂的凝固,除非对溶质来说已达到饱和,否则溶质不会结晶出来,所以溶液的凝固点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和固态纯溶剂的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此时,固态纯溶剂可以和溶液平衡共存。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程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又是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溶液的沸点上升与凝固点下降必然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拉乌尔得出了下列关系: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三)渗透压:

在一定的体积和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和溶剂的本性无关。

从上述稀溶液的通性可以总结出稀溶液定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性质(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是与一定量溶剂(或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的摩尔数成正比地变化着,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稀溶液定律不适用于浓溶液,这是因为在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数很多,使溶质分子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溶质和溶剂分子间的相互影响大大加强了,这些复杂的因素使稀溶液定律就不再适用了,也不适用电解质溶液,这是由于电离或解离或静电引力引起稀溶液的通性偏高。

习题

一、选择题

1.溶液是一种()

A.机械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液态氨B.敌敌畏乳油C.泥水D.白酒

3.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混合后,经搅拌后得到的不是溶液的是()

A.酒精中放入碘的晶体B.水中放入蔗糖C.水中放入细沙D.汽油中放入油脂4.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

A.不相同的B.相同的C.上面跟下面不同D.无法比较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条件不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分离出来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D.凡是均匀、澄清、透明、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6.下列各组内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硫酸钡与水 B.煤油与水C.氢氧化铜与水 D.碘晶体与酒精

7.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碘酒中溶剂是酒精C.配制溶液时,只能用固体作

溶质

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

8.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

A.稀硫酸 B.碘酒 C.液态氧气 D.浑浊石灰水

9.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g食盐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101g食盐水溶液

B.把1g碳酸钙放入100g水里搅拌,得到101g 溶液

C.1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后,得到30mL酒精水溶液

D.把碘放到水中充分的搅拌一会,便得到碘的溶液

二、填空题

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有关。

2.将50克10%的硫酸溶液跟50克2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3.NaCl晶体溶于水,则溶质是________,10ml水与20ml酒精互溶,则溶剂是________,20ml 汽油与50ml煤油互溶,则溶剂是________。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强弱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强弱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通常所说的电解质强弱是按其电离度大小划分的,能够在水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相反,能够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所以,已溶解于水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是区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唯一依据。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大部分盐类以及强酸酸式根都是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同一电解质在不同溶剂中也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如,食盐在水中为强电解质,而在极性弱的溶剂,如甲醇中,则为弱电解质。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强、弱电解质均对水溶液而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不能作为物质的类别,而仅仅是电解质的分类。由于其状态不同,性质也不同。

在水溶液中,强电解质的区分不是靠它的溶解度,而是它溶解部分的电离情况.如BaSO4,它在水中难溶,但它属于强电解质,因为它溶于水的那一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附:

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强酸(硫酸、盐酸、硝酸等)、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大部分正盐(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钾等)都是强电解质。

但是强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是完全溶解的,因为其定义为“在水中完全电离”,只要此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了,就说明它是强电解质,所以,硫酸钡、氯化银等难溶物质都是强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不能作为物质的类别,而仅仅是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离子存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既有分子存在又有离子存在。

第二节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Bronsted-Lowry 质子理论)

布仑斯惕(Bronsted)和劳里(Lowry)提出的酸碱定义是:“凡是能够释放出质子(H+)的物质,无论它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无论它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酸和碱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上式表明酸和碱是相互依赖的。在以下反应中:

HCl+H2O===H3O++Cl-

HCl和H3O+都能够释放出质子,它们都是酸:

H2O和Cl-都能够接受质子,它们都是碱:

上述反应称为质子传递反应,可用一个普遍反应式表示:

酸1+碱2===酸2+碱1当一种分子或离子失去质子起着酸的作用的同时,一定有另一种分子或离子接受质子起着碱的作用。酸1和碱1或酸2和碱2称为共轭酸碱对。

酸碱质子理论的优点是:①扩大了酸的范围。只要能够释放出质子的物质,不论它是在水溶液中;或是非水溶剂;或是气相反应;或是熔融状态,它们都是酸,例如NH4+、HCO3-、HSO4-、HS-、H2PO4-、HPO42-、H2O酸。②扩大了碱的范围。NH3和Na2CO3都能接受质子,全是碱:

于是,F-、Cl-、Br-、I-、HSO4-、SO42-等都可算是碱。③一种物质是酸还是碱,是由它在酸碱反应中的作用而定。HCO3-与NaOH反应时放出质子,此时它是一种酸:HCO3-+NaOH=Na++CO32-+H2O,HCO3-与HCl反应时,它又接受质子,则是一种碱:

由此可见,酸和碱的概念具有相对性。

当然,酸碱质子理论也有解释不了的问题,例如,无法说明下列反应是酸碱反应:CaO+SO3=CaSO4。在这个反应中SO3显然是酸,但它并未释放质子;CaO显然是碱,但它并未接受质子。又如实验证明了许多不含氢的化合物(它们不能释放质子)如AlCl3、BCl3、SnCl4都可以与碱发生反应,但酸碱质子理论无法解释它们是酸。

第三节溶液的酸度及有关计算

《医用基础化学》作业答案

精心整理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l-35.5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填空: C、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 D、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用来表示 A、物质的量 B、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量浓度 D、质量浓度3.测得100mL某溶液中含有8mg Ca2+,则溶液中Ca2+的浓度是( )。

A 、0.21L mol -? B 、0.2m 1L mol -? C 、2m 1L mol -? D 、21L mol -? 4.将12.5gNaCl 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 )。 A 、25g ·L 1- B 、50 g ·L 1- C 、0.05 g ·L 1- D 、0.025 g ·L 1- 5.在下列4种渗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 A 、葡萄糖溶液 B 、NaCl 溶液 C 、KCl 溶液 D 、蔗糖溶液 )。 D 、44.8kPa 10.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范围为( ) A 、280~320m 1L mol -? B 、250~350m 1L mol -? C 、320~760m 1L mol -? D 、28~321L mol -? 11. 在下列单位中,哪一个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 A 、g ·L 1- B 、g ·mol 1- C 、mol ·m L 1- D 、mol ·L 1-

《医用基础化学》作业(一)答案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l-35.5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填空: 1.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叫做分散系统。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统分为分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 2.一步就完成的反应称为元反应;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反应称为复杂反应。 3.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是半透膜存在以及膜两侧溶液渗透浓度不相等。 4.溶胶的三大基本性质是指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和电泳现象。 5.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Π=CRT,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质点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性质无关。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 B、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C、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 D、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用来表示 A、物质的量 B、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量浓度 D、质量浓度 3.测得100mL某溶液中含有8mg Ca2+,则溶液中Ca2+的浓度是( )。 A、0.21 mol- ?D、21 ? mol- L L ?C、2m1 L ?B、0.2m1 mol- mol- L 4.将12.5gNaCl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 )。 A、25g·L1- B、50 g·L1- C、0.05 g·L1- D、0.025 g·L1- 5.在下列4种渗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 A、葡萄糖溶液 B、NaCl溶液 C、KCl溶液 D、蔗糖溶液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 B. c [2 1(H 2SO 4)] = 0.8 mol ·L -1 C. c [ 2 1 (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 1Ca 2+ )的物质的量。 解:M (2 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 n (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 表示。 解:M (K + )= 39.10 g · mol -1 ,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医用基础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对于反应(g)O N (g)2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1/θK B .(g)O N 2 (g)4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C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D .θK 值大小与温度无关 3.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以催化0m r ?G △的反应,它可以促使不能发生的反应发生 B .催化剂可以改变平衡常数 C .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路线,降低了活化能,因而加快了反应 D .催化剂只能催化正向反应,不催化逆向反应 4.碳酸钙的分解反应:(g)CO CaO(s) CaCO 23+=,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CaCO () /CO )(/CaO (32θ θθθc p c K = B .θθp p K /2CO = C .[][][]) /CaCO () /)(/CaO (3CO 2θ θθθ c p p c K = D .[]θθp K /CO 2= 5.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为: 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 ][ ] ) /S H () /S ()/O H (2223θθθθ c c c K -+= B .[][ ][ ] ) /S H () /S )(/O H (223 θθθθc c c K -+ = C .[][][]) /S H ()/S ()/O H 2(2 223 θθθθ c c c K - + = D .[][][][]2 2 2 223 ) /O H ()/S H ()/S ()/O H (θθθθθ c c c c K - + = 6.25℃,4BaS O 的摩尔溶解度为15L mol 100.1--??,则4BaS O 的sp K 为( ) A .10100.2-? B .8100.5-? C .5100.3-? D .10100.1-?

医用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略; 2. 略; 3. 液NH 3既是酸又是碱;因在此反应中液NH 3既是质子的接受体又是质子的给予体;NH 3中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高,接受质子的能力强。 4. 略。 5. (1)双键,烯烃,sp 3,sp 2;(2)羟基,酚;(3)羟基,醇;(4)叁键,炔,sp 。 第二章 1.(1)2, 2-二甲基丁烷 (2)2, 3, 5-三甲基庚烷 (3)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4)3,4-二甲基-5-乙基辛烷(5)2- 乙基-1 -丁烯 (6)3, 5 -二甲基- 3- 庚烯 (7)4 –-乙基 - 2 – 己炔 (8)3,3-二甲基-1-戊炔 (9)4-甲基-1-庚烯-5-炔 2. (9种) 3. (6种) (CH 3CH 2)2C (1)Br CH 2Br CH 3CH 2CH (2) Cl CH 3(3)CH CHCH 2CH 3CH 2CH 3 6. (4)CH 2BrCH 2CH 3(5)CH 3C O CH 3 CH 3 CH (6)CH 2Cl CH 3CH 2CH (7)OH CH 2OH (8)CHO CH 3CH 2CH (9)OH CH 3 8.CH 3 CH CH CH 3 CH 3 CH 2 CH CH 2 9.(B ) CH 3CH 2CH 2CH 2CH 3(A )CH 3CH 2CH 2CH CH 2 (C )CH 3CH 2CH 2COOH (D )CH 3CH 2CH 2CHO (E )HCHO CH CH 3 CH 2 Cl 2CH CH 2CH 2 Cl 10. CH 2CH CH C CH CH 2 2243 2CH 2CH CH CH 2 CH 2 CH CH CH 2CH 2Cl ? CH CH 2 CH 2 Cl +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至三章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用来表示()。A. 物质的量 3.关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散相离子的直径小于100nm 4.关于胶体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5.医学中常用的质量浓度单位()。D. g﹒L-1 6.关于物质的量,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 n(硫酸) 7.医学中不太适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B. mol﹒m-3 8.正常人的血浆中每100ml含Na+0.326g,M(Na+)=23.0g/mo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C. 0.142 mol.L-1 9.市售HCl溶液的浓度为12mol﹒L-1欲配制0.60 mol﹒L-1的HCl 1000ml,需取市售HCl溶液多少毫升?D.50ml 10.关于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存在不允许溶质粒子透过的半透膜,并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 11.关于溶液的渗透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是从纯溶剂一方往溶液一方,或者从稀溶液一方往浓溶液一方渗透 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13. 试计算温度在37℃,物质的量浓度为0.15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B. 793 kPa 1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为()。C. 280~320mmol﹒L-1 1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中性粒子,电泳时不移动 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渗透浓度相等 17.反应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反应物浓度 18.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19.为提高CO在下列反应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A.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20.500mL水中溶解25g蔗糖,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D.50g·L-1 21.下列浓度表示法中,数值与温度有关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 2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因是()B.活化能 2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D.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24.下列条件中,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的是()D.增加起始物浓度 25.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C. 0.10mol·L-1CaCl2溶液 26. 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D.渗透压 2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在浓HCl溶液中,没有OH-离子存在 28.下列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A.HCO3- 29.关于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要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对活化分子不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 30. 关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搅拌反应器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1. 关于反应速率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反应速率方程适用于元反应 32. 关于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催化剂只催化正反应 33. 关于化学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34. 关于标准平衡常数K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Kθ与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有关 35. 关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36. 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考虑,下列哪种方法用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是不正确的。()A N2(g) + 3H2(g)2NH3(g)?H=-92.22kJ﹒mol-1A. 升高温度 37. 增加2NOBr(g) 2NO(g)+ Br2(l)平衡体系的总压,其平衡()。B. 不发生移动

医用基础化学试题

期中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现象? A 、9 g/L NaCl 溶液 B 、 150g/L 葡萄糖溶液 C 、 5g/L 葡萄糖溶液 D 、生理盐水和 50g/L 葡萄糖溶液等体积混合成的溶液 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既是酸又是碱的是 4. 往 1L 0.1mol/L HAc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Ac 固体将引 起的变化是 A 、HAc 的 Ka 减少 B 、 HAc 的 Ka 增大 C 、 HAc 的解离度增大 D 、 HAc 的 pH 增大 5. 下列分子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 键的是 A 、BF3 和 CO2 B 、 NH3 和 CH4 C 、 CH3OH 和 H2O D 、C6H6 和 HCl 6. 往浓度均为 0.1mol/L 的 KCl 、KBr 、KI 、KOH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 溶液,最后 析 出沉淀的是 A 、AgCl (ksp=1.8×10-10) B 、 AgOH (ksp=2.0 ×10-8) C 、 AgI ( ksp=8.3 × 10-17 ) D 、 AgBr ( ksp=5.0× 10-13 ) 7. 往下列四种溶液中各加入 10滴 0.1mol/LHCl 溶液,其pH 值变化最小的是 A 、 1mol/L HAc 与 1mol/L NaAc 各 5mL 混合 B 、0.1mol/L HAc 与0.1mol/L NaAc 各 5mL 混合 C 、 1mol/L HAc 9mL 与 1mol/L NaAc 1mL 混合 D 、 1mol/L HAc 1mL 与 1mol/L NaAc 9mL 混合 8. 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1 违背了 A 、泡利不相容原理 B 、洪特规则 C 、能量最低原理 D 、洪特特例 9.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 CCl4 B 、BF3 C 、H2O D 、 BeCl2 10. 0.1 mol ·L-1 NH3 溶液(Kb=1.79×10-5)40.0ml 与0.10 mol ·L-1的HCl 20.0ml 混合, 此时溶液的 pH 值为 14.有 3 份溶液, ① 0.1 mol ·L – 1 C6H12O6 ,② 0.1 mol ·L –1 NaCl ,③0.1 mol ·L – 1CaCl2。 A 、 CO32- B 、HS- 3. 下列各溶液中沸点最低的是 A 、 0.1mol/L HAc 溶液 C 、 0.1mol/L Na2SO4 溶液 C 、NH4+ D 、Ac- B 、 0.1mol/L 蔗糖溶液 D 、0.15mol/L 萄萄糖溶液 A 、8.10 B 、2.87 C 、 4.75 D 、9.25 11. 12. 13. 列哪个英语组合表示溶度积 A 、 solubility product C 、ion product 已知醋酸的解离常数为 1.74× 10-5, A 、2.88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PH3 分子的杂化方式是 A 、sp B 、sp2 C 、sp3 等性 B 、11.12 B 、 solubility D 、 dissolution 则 0.10 mol ·L-1 C 、 5.12 NaAc 溶液的 pH 值为 D 、8.88 D 、sp3 不等性

医用基础化学讲义

医用基础化学 讲义

前言 医用基础化学为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根据卫生部统一颁布的高等医药院校《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共分13章,分别介绍了溶液,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表面现象和胶体体系,生物无机化学等化学基本知识。各章内容编排科学、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便于教师讲授;每章后附有习题,利于学生自学。本书不仅可供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第一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物质的溶解度 第三节溶液的浓度 第四节稀溶液的通性 习题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 第二节酸碱理论 第三节溶液的酸度及有关计算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习题 第三章缓冲溶液 第一节缓冲溶液的概念及缓冲作用原理 第二节缓冲溶液的pH值 第三节缓冲容量 第四节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五节常用的缓冲溶液 第六节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习题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限度第一节热力学的几个常用术语

第二节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推动力 第四节化学平衡 习题 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三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习题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原电池 第三节电极电势 第四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第五节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 第六节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电势 习题 第七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朝律 第一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概念 第二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 第三节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系 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习题

医用基础化学测试题

医用基础化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 16 ,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32 。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 PI 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Q 。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基元反应。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280到320 。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NH3H2O 。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酚酞。 10、[Ag(NH3) 2]OH的名称是氢氧化二氨合银。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C )。 A、n=2,l=1,m=0 B、 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 )。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C )。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A )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A )。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 A C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D )。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D )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B) 温度升高时,Kw值增大 (C) 溶液的PH越大,其POH就越小 (D) 在浓HCl溶液中,没有OH-离子存在 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E值的电对中的物质。( D ) (A) 大,氧化型(B) 大,还原型(C) 小,氧化型(D) 小,还原型 三、是非题(下列说法中,请在正确的题后画√,请在错误的题后画×,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方向相反的2条轨道。(F ) 2、PH3和NH3的构型相同,所以它们的电偶极矩相等。(F ) 3、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T ) 4、滴定分析中,滴定管应该用待装液淌洗三次。(T )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打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AgCl 的溶度积为10 10 56.1-?,欲使每升含有4 100.2-?mol +Ag 的溶液产生AgCl 沉淀, 所需- Cl 离子的浓度为( )D .10 100.1-?1L mol -? A 14 10 1.3-?1L mol -?B 12101.3-?1L mol -?C .7108.7-?1L mol -? 3.O H 2分子和2O 分之间存在着( ) A .取向力,诱导力 B .诱导力,色散力 C .取向力,色散力 D .氢键 4.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一学生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0.1024、0.1022、0.10231L mol -?,而实际结果应为0.10381 L mol -?,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C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 5.溴酚绿指示剂的5In 101-?=K ,未离解的HIn 显黄色,阴离子- In 显蓝色。它在pH =7和3的溶液中分别呈现(A .黄色和蓝色 B .蓝色和黄色 C .绿色和黄色 D .黄色和绿色 二、命名[]Cl O)Cl (H )Co(NH 2233配合物,并指出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三1.市售98.0%的42SO H 的密度为 1.841 L kg -?,求它的质量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c (42SO H )和c (1/242SO H )。 2.计算医院补液时常用1L g 0 50-?.葡萄糖(6126O H C )溶液和1 L g 0 9-?.NaCl 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浓度(单位用1 L mmol -?)。 3.计算0.10mol ·L 1-2NaNO 溶液的pH 值。(已知4 H N O 107.242-?=θK ) 4.欲配制250mLpH=5.00的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问在12.0mL6.00-1 L mol ?的HAc 溶液中应加入多少克固体O 3H NaAc 2??(5 H A c 101.75-?= K ) 5.根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2Cl 2Cu Cl Cu +→++ 组成原电池。已知:Pa 1013252Cl =p ,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AgCl 的溶度积为101056.1-?,欲使每升含有4100.2-?mol +Ag 的溶液产生AgCl 沉淀,所需-Cl 离子的浓度为( ) A .14101.3-?1L mol -? B .12101.3-?1L mol -? C .7108.7-?1L mol -? D .10100.1-?1L mol -? 3.O H 2分子和2O 分之间存在着( ) A .取向力,诱导力 B .诱导力,色散力 C .取向力,色散力 D .氢键 4.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一学生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0.1024、0.1022、0.10231L mol -?,而实际结果应为0.10381L mol -?,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B .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C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 D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 5.溴酚绿指示剂的5In 101-?=K ,未离解的HIn 显黄色,阴离子-In 显蓝色。它在pH =7和3的溶液中分别呈现( ) A .黄色和蓝色 B .蓝色和黄色 C .绿色和黄色 D .黄色和绿色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将2222245O O 8H 2Mn 6H O 5H 2MnO ++=++++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分别写出他们的反应和电池符号。 2.命名[]Cl O)Cl (H )Co(NH 2233配合物,并指出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三、计算题 ( 每题6分,共30分 ) 1.市售98.0%的42SO H 的密度为1.841L kg -?,求它的质量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c (42SO H )和c (1/242SO H )。 2.计算医院补液时常用1L g 0 50-?. 葡萄糖(6126O H C )溶液和1L g 0 9-?.NaCl 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浓度(单位用1L mmol -?)。 3.计算0.10mol ·L 1-2NaNO 溶液的pH 值。(已知4 HNO 107.242 -?=θK ) 4.欲配制250mLpH=5.00的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问在12.0mL6.00-1L mol ?的HAc 溶液中应加入多少克固体O 3H NaAc 2??(5HAc 101.75-? =K ) 5.根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2Cl 2Cu Cl Cu +→++组成原电池。已知: Pa 1013252Cl =p ,-1Cu L mol 10.02?=+c ,-1Cl L mol 10.0-?=c ,试写出此原电池符 号,并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V 34.0Cu /Cu 2=+ θ?,V 36.1- 2 Cl /Cl =θ?) 有机化学部分 四、给下列化合物命名或写出结构式(每小题4分,共20分) 1. Br 2.CH 3 3.2-甲基-3-戊酮 4.COOH OH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单项选择部分)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 ,错误的是( ) A 、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 B 、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C 、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体系 ,称为胶体分散系 D 2.符号n 用来表示( ) A 、物质的量 B 、物质的质量 C 、物质的量浓度 D 、质量浓度 A 3.在0.11L mol -?HA 的(5a 100.1-?=K )溶液中 ,HA 的解离度为α( ) A 、0.1% B 、2% C 、10% D 、1% D 4.0.0101L mol -?HCl 溶液中-OH 浓度为( ) A 、210 0.1-?1L mol -? B 、12100.1-?1L mol -? C 、1 100.1-?1L mol -? D 、10100.1-?1L mol -? B 5.测得100mL 某溶液中含有8mgCa 2+ ,则溶液中Ca 2+的浓度是( )。 A 、0.21L mol -? B 、0.2m 1L mol -? C 、2m 1L mol -? D 、21L mol -? C 6.将12.5gNaCl 溶于水 ,配制成250mL 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 )。 A 、25g ·L 1- B 、50 g ·L 1- C 、0.05 g ·L 1- D 、0.025 g ·L 1- B 7.室温下 ,1010 0.1-?HAc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 为( ) A 、2100.1-? B 、1100.1-? C 、1×10-14 D 、1010 0.1-? C 8.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作用力有( ) A 、取向力和诱导力 B 、色散力 C 、氢键 D 、以上四种作用力都存在 C 9.下列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相近 ,其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正戊烷 B 、正丁醛 C 、正丁醇 D 、丁酮 C 10.下列化合物哪一个在水中溶解度最小( ) A 、甲酸 B 、乙酸 C 、丙酸 D 、丁酸 D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期未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无机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1.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 ml中含有19mg K+(M=39),则血液中K+的浓度是 (A)0.49 mol ? L-1(B)4.9 mol ? L-1 (C)4.9×10-2 mol ? L-1(D)4.9×10-3 mol ? L-1 (E)4.9×10-3 mmol ?ml-1 2.配制300ml 0.10mol L-1NaOH(M r=40)需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 (A)1.2g (B)1.2mg(C)4.0g (D)4.0mg(E)12 .00g 3.中和50ml 0.20mol? L-1HCl溶液,需要某NaOH溶液25ml,该NaOH溶液的浓度是(A)0.1mol /L(B)0.2mol /L(C)0.4mol /L(D)0.8mol /L(E)2.0 mol /L 4.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细胞破裂)现象 (A)9.0g ?L-1 NaCl (B)90.0g ?L-1NaCl (C)50.0g ?L-1葡萄糖(D)生理盐水的10倍稀释液 (E) 100.0g ?L-1葡萄糖溶液 5.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1.0g·L-1NaCl(Mr=58.5) (B)10.0g·L-1CaCl2·2H2O(Mr=147) (C)12.5g·L-1NaHCO3(Mr=84.0) (D)9.0g·L-1NaCl(Mr=58.5) (E)112g·L-1C3H5ONa(Mr=80) 6.在室温下把青蛙的筋肉细胞放在0.2mol/LNaCl水溶液中,观察到细胞皱缩,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A)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大于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 (B)NaCl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浓度 (C)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酸碱的共轭关系 2. 熟悉酸碱的定义及酸碱反应的实质 3. 了解弱电解质的解离 【教学重点】 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演示,讨论 【教学过程】 人体体液约含65%的水及多种电解质,如HCO3-,CO32-,H2PO4-,Na +,K+,Cl-等。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都与这些电解质离子的浓度,体液的酸度有关。人体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 第一节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 电解质分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两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可以用解离度(α)定量表示弱电解质解离程度的大小: α=(已解离的分子数∕分子总数)×100% 一. 解离平衡和离解常数 HAc ++H 2O H 3O + Ac - (简写为:HAc +Ac - H +) k i =[ H +][ Ac -]/[ HAc] 注意:1. k i 反映解离能力的相对强弱,例表3-1 2.多元弱酸是分步解离的 二.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1. 同离子效应 HAc +Ac - H + NaAc=Na ++Ac - 平衡向左移动,解离度减小 定义: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 2. 盐效应 HAc +Ac - H + NaCl= Na ++Cl - 平衡向右移动,解离度增大 讨论:两种效应的发生原因及其协同作用。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酸:凡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如:HAc ,NH 4+,H 2PO 4-,HCl 等

医用基础化学

2013年春期《医用基础化学》期未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 2013.6月修订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应用的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医学上的应用,目的是有利于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理学等)的学习。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专科护理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该试卷适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吕以仙、李荣昌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和《医用基础化学学习指导》。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无机化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简单计算(如溶液浓度的表示法,求缓冲溶液PH值,利用Nernst 方程计算?及E等);有机化学重点放在有机物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基本概念、性质、一些主要的基本反应。 6.试题的类型及结构 试题分五大类,即:填空题(30分,其中无机和有机化学各占50%)、单项选择题(40分,其中无机和有机化学各占50%)、计算(占10分,主要是无机化学部分的计算)、简答(占5分)、完成反应式(占15分,共有五个要求完成的反应式) 7.其它说明 考试中涉及计算问题,请带计算器。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重点掌握: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w B,ρB,C B及计算及浓度间相互换算:ρB与C B间的换算溶液的稀释 2.渗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渗透方向、渗透压公式∏=C B RT及应用 3.血液中的渗透压单位-渗透浓度Cos ;高渗、低渗和等渗溶液;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般掌握: 1.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因素及聚沉方法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重点掌握: 1.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标准平衡常数K0和实验平衡常数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 一般掌握: 1.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基本概念,有效碰撞理论 2.平衡常数的概念及一般平衡计算

《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学习大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825047 总学时:144学时(讲授90学时,实验54学时) 总学分:9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预选要求:必须有较好的高中化学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医用基础化学》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内容为主,包括了一部分物理化学以及结构化学的内容,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 现代医学对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人体内各种物质的变化与生命过程的关系,都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因此《医用基础化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块基石,是学好医学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医用基础化学》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介绍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现代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溶液及其浓度计算、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原子结构、分光光度分析法等。目的是为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理学等等打好基础。 在实验技能训练中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离、缓冲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定、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提高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教师课后辅导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该课程的全部理论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讨论课与习题课等为辅,同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以课外辅导答疑等形式辅助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工作。医用基础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考核方式与要求: 采取闭卷的方式与平时学习相结合,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占30%;试卷的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形式。 第一部分:医用基础化学 教学内容理论部分 (90学时)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好基础化学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及与中学学习方法的区别。

2014电大《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

2014电大《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 医用基础化学作业2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掌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 一、填空题1、配合物[Co(NH3)4(H2O)2]Cl3的命名为三氯化四氨.二水合钴(Ⅲ);其内界是[Co(NH3)4(H2O)2]3+;外界是Cl-;中心离子是Co3+;配体分别是NH3和H2O;配位原子分别是N和O;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e、氧化数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得e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e、氧化数升高,变为它的氧化态。 4.在原电池中,氧化剂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5.通常选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测定电极电位的基准,所以电极电位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值。 6.常用的参比溶液(空白溶液)有溶剂、试剂和试样空白。 7.摩尔吸光系数ε是物质的特征常数,其值越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单色光吸收程度大,测定的灵敏度愈高。一般ε大于103就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选择题 1.乙二胺NH2一CH2CH2-NH2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下列哪种物质?( C) A.配合物 B.沉淀物 C.螯合物 D.聚合物 2.CUSO4.H2O中,中心离子(Cu2+)的配位分子数是( D )。 A.5 B.2 C.1 D.4 3.K[PtC13(NH3)]的正确命名是( A )。 A.三氯、氨和铂(Ⅱ)酸钾 B.一氨、三氯和铂(Ⅱ)酸钾 C.三氯、氨和铂(O)酸钾 D.三氯化氨和铂(Ⅱ)酸钾 4.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值相差越大,则该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哪一条?( C ) 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5.已知电极电位:E0CU2+/CU =0.34V,E0Fe2+/Fe=-0.44V,E0Fe3+/Fe =-0.04V, E0Fe3+/Fe2+=0.77V, 将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变成什么离子?( B ) A.Fe2+ B.Fe3+ C.不变化 D.Fe2+和Fe3+ 6.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该电池的反应?( C) A.Ce3++Fe3+=Fe2++Ce4+ B.Ce4++e =Ce3+

(0927)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介绍及学习指导(文

(2009.09.27)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介绍及学习指导(文本) 张爱华:本次教学活动开始,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研活动。 教学活动主题 希望和大家在这里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教材 医用基础化学这门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医用基础化学的第二版教材。第一版于第二版教材不同在于第一版是十六章而第二版是十五章内容,但实际上教学内容变化不大,二版教材中将原来第七章的教学内容分为第四章酸碱滴定法和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法,取消了原来的第八章单质与无机化合物,取消了第九章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每一章的重点。在学习每一章时要明确了解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根据什么定律或理论?得出什么结果?有什么用处?等等。这些问题在学习某一章时,可能不会窥其全貌,但在学习完每章之后,则应对上述问题有明确的了解。最好能用最简短的文字,列出该章的纲目和重要内容。这样就抓住了每章的主要骨架或轮廓。 (2)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知道来龙去脉,把新学到的内容与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每次上课或者看录像之前,因复习上次学过的内容,不积压。学习任何一门课都是这样,只有通过前后联系,才能逐步达到较为熟悉或融会贯通的境界。 (3)重视习题。习题(综合练习)是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解题就可以检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课前自学,学习要记笔记,对重要的内容要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遇到不懂的问题和难点,要及时找老师、同学或者通过课程论坛及时解决。 (5)结合应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注意思想方法和逻辑推理,随时注意实践—理论—实践的往复循环,反复体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化学的方法和观点去解决本专业中的难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 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电解质溶液、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法与分光光度法、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烃、醇、硫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和羧酸衍生物、胺和杂环胺、立体化学、生物分子的有机化学等。 第一章主要教学内容 1.分散系 掌握什么叫分散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散系的分类。了解分子分散系。 2.溶液的浓度 重点掌握几种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及溶液的稀释。 3.溶液的渗透压 掌握渗透、半透膜、渗透压等概念,重点掌握渗透压定律及其计算;渗透浓度,掌握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