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名称存储管理

实验类

验证

设计

综合

创新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虚拟存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并比较它们的效率。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并使用下述算法计算访问命中率。

1)最佳淘汰算法(OPT)

2)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3)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4)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FU)

5)最近未使用算法(NUR)

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

【实验环境】(含主要设计设备、器材、软件等)

实验环境在实验结果截图处表明

【实验步骤、过程】(含原理图、流程图、关键代码,或实验过程中的记录、数据等)流程图:

开始

产生给定长度的假定地址流

对不同页面大小循环

对不同内存大小循环

算法态

OPT LTU FIFO NUR

输出结果

结束

代码:

//7.1.c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INVALID -1

//#define NULL 0

#define total_instruction 320 //指令流长

#define total_vp 32 //虚页长

#define clear_period 50 //清0周期

typedef struct //页面结构

{

int pn,pfn,counter,time;

}pl_type;

pl_type pl[total_vp]; //页面结构数组

struct pfc_struct{ //页面控制结构

int pn,pfn;

struct pfc_struct *next;

};

typedef struct pfc_struct pfc_type;

pfc_type pfc[total_vp],*freepf_head,*busypf_head,*busypf_tail;

int diseffect, a[total_instruction];

int page[total_instruction], offset[total_instruction];

int initialize(int);

int FIFO(int);

int LRU(int);

int LFU(int);

int NUR(int);

int OPT(int);

int main( )

{

int s,i,j;

srand(10*getpid()); //由于每次运行时进程号不同,故可用来作为初始化随机数队列的“种子”

s=(float)319*rand( )/32767/32767/2+1; //

for(i=0;i

{

if(s<0||s>319)

{

printf("When i %d,Error,s %d\n",i,s);

//exit(0);

}

a[i]=s; //任选一指令访问点m

a[i+1]=a[i]+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

a[i+2]=(float)a[i]*rand( )/32767/32767/2; //执行前地址指令m

a[i+3]=a[i+2]+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

s=(float)(318-a[i+2])*rand( )/32767/32767/2+a[i+2]+2;

if((a[i+2]>318)||(s>319))

}

for (i=0;i

{

page[i]=a[i]/10;

offset[i]=a[i]%10;

}

for(i=4;i<=32;i++) //用户内存工作区从4 个页面到32 个页面

{

printf("---%2d page frames---\n",i);

FIFO(i);

LRU(i);

LFU(i);

NUR(i);

OPT(i);

}

return 0;

}

int initialize(total_pf) //初始化相关数据结构

int total_pf; //用户进程的内存页面数

{

int i;

diseffect=0;

for(i=0;i

{

pl[i].pn=i;

pl[i].pfn=INVALID; //置页面控制结构中的页号,页面为空

pl[i].counter=0;

pl[i].time=-1; //页面控制结构中的访问次数为0,时间为-1 }

for(i=0;i

{

pfc[i].next=&pfc[i+1];

pfc[i].pfn=i;

} //建立pfc[i-1]和pfc[i]之间的链接

pfc[total_pf-1].next=NULL;

pfc[total_pf-1].pfn=total_pf-1;

freepf_head=&pfc[0]; //空页面队列的头指针为pfc[0]

return 0;

}

int FIFO(total_pf) //先进先出算法

int total_pf; //用户进程的内存页面数

{

int i,j;

initialize(total_pf); //初始化相关页面控制用数据结构

busypf_head=busypf_tail=NULL; //忙页面队列头,队列尾链接

for(i=0;i

{

if(pl[page[i]].pfn 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1; //失效次数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面

{

p=busypf_head->next;

pl[busypf_head->pn].pfn=INVALID;

freepf_head=busypf_head; //释放忙页面队列的第一个页面

freepf_head->next=NULL;

busypf_head=p;

}

p=freepf_head->next; //按FIFO 方式调新页面入内存页面

freepf_head->next=NULL;

freepf_head->pn=page[i];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if(busypf_tail==NULL)

busy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

else

{

busypf_tail->next=freepf_head; //free页面减少一个

busypf_tail=freepf_head;

}

freepf_head=p;

}

}

printf("FIFO:%6.4f\n",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LRU (total_pf)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int total_pf;

{

int min,minj,i,j,present_time;

initialize(total_pf);

present_time=0;

for(i=0;i

{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面

{

min=32767;

for(j=0;j

if(min>pl[j].time&&pl[j].pfn!=INVALID)

{

min=pl[j].time;

minj=j;

}

freepf_head=&pfc[pl[minj].pfn]; //腾出一个单元

pl[minj].pfn=INVALID;

pl[minj].time=-1;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有空闲页面,改为有效

pl[page[i]].time=present_time;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减少一个free 页面

}

else

pl[page[i]].time=present_time; //命中则增加该单元的访问次数

present_time++;

}

printf("LRU:%6.4f\n",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NUR(total_pf) //最近未使用算法

int total_pf;

{

int i,j,dp,cont_flag,old_dp;

pfc_type *t;

initialize(total_pf);

dp=0;

for(i=0;i

{

if (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面

{

cont_flag=TRUE;

while(cont_flag)

if(pl[dp].counter==0&&pl[dp].pfn!=INVALID)

cont_flag=FALSE;

else

{

dp++;

if(dp==total_vp)

dp=0;

if(dp==old_dp)

for(j=0;j

pl[j].counter=0;

}

freepf_head=&pfc[pl[dp].pfn];

pl[dp].pfn=INVALID;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

else

pl[page[i]].counter=1;

if(i%clear_period==0)

for(j=0;j

pl[j].counter=0;

}

printf("NUR:%6.4f\n",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OPT(total_pf) //最佳置换算法

int total_pf;

{

int i,j, max,maxpage,d,dist[total_vp];

pfc_type *t;

initialize(total_pf);

for(i=0;i

{

//printf("In OPT for 1,i=%d\n",i);

//i=86;i=176;206;250;220,221;192,193,194;258;274,275,276,277,278;

if(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面

if(pl[j].pfn!=INVALID)

dist[j]=32767; // 最大"距离"

else dist[j]=0;

d=1;

for(j=i+1;j

{

if(pl[page[j]].pfn!=INVALID)

dist[page[j]]=d;

d++;

}

max=-1;

for(j=0;j

if(max

{

max=dist[j];

maxpage=j;

}

freepf_head=&pfc[pl[maxpage].pfn];

freepf_head->next=NULL;

pl[maxpage].pfn=INVALID;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

}

printf("OPT:%6.4f\n",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LFU(total_pf) //最不经常使用置换法

int total_pf;

{

int i,j,min,minpage;

pfc_type *t;

initialize(total_pf);

for(i=0;i

{

if(pl[page[i]].pfn 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面

{

{

if(min>pl[j].counter&&pl[j].pfn!=INVALID)

{

min=pl[j].counter;

minpage=j;

}

pl[j].counter=0;

}

freepf_head=&pfc[pl[minpage].pfn];

pl[minpage].pfn=INVALID;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有空闲页面,改为有效

pl[page[i]].counter++;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减少一个free 页面}

else

pl[page[i]].counter++;

}

printf("LFU:%6.4f\n",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实验数据整理:

数据一:

数据二:

由以上实验数据的整合,可以大致总结几种算法的命中率:OPT 最高,其次为NUR 相对较高,而FIFO 与LRU 相差无几,最低的是LFU;

另外,在页面数较少,在4-5页之间时,LRU,NUR,LFU,OPT四种算法的命中率差别不大,在0.3-0.6之间;

在两张折线图中,在最后几页FIFO的命中率很高,达到了0.9,也就是说,当页面进入无序时,OPT的淘汰不一定是最好的,他可能会把很长时间没有使用而恰好下一个该进入的页面淘汰掉,从而导致FIFO的命中率很高。

【实验结果或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或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在Fedora环境下进行:

由以上几张截图可以看出,每运行一次,每个算法的命中率都是不同的。

实验代码用到了几个结构体来代表不同的数据结构,pl_type作为页面结构,pn为页号,pfn为面号,counter为一个周期内访问该页面的次数,time为访问时间;

在pfc-struct页面控制结构中,pfc[total_vp]定义用户进程虚页控制结构,*freepf_head 为空页面头的指针,*busypf_head为忙页面头的指针,*busypf_tail为忙页面尾的指针;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https://www.doczj.com/doc/3313524525.html,/p-20032411.html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如果仅是讨论CPU的范畴 寄存器在cpu的内部,容量小,速度快 存储器一般都在cpu外部,容量大,速度慢 回答者:athlongyj - 高级经理六级6-1 08:52 从根本上讲,寄存器与RAM的物理结构不一样。 一般寄存器是指由基本的RS触发器结构衍生出来的D触发, 就是一些与非门构成的结构,这个在数电里面大家都看过; 而RAM则有自己的工艺,一般1Bit由六MOS管构成。所以, 这两者的物理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两者的性能不同。寄存器 访问速度快,但是所占面积大。而RAM相反,所占面积小, 功率低,可以做成大容量存储器,但访问速度相对慢一点。 1、 寄存器存在于CPU中,速度很快,数目有限; 存储器就是内存,速度稍慢,但数量很大; 计算机做运算时,必须将数据读入寄存器才能运算。 2、 存储器包括寄存器, 存储器有ROM和RAM 寄存器只是用来暂时存储,是临时分配出来的,断电,后,里面的内容就没了`````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一般数据在内存里面,要处理(或运算)的时候, 独到寄存器里面。 然后CPU到寄存器里面拿值,拿到运算核内部, 算好了在送到寄存器里面 再到内存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上:“一个操作码+一个操作数”等于一条微指令吗?一条微指令是完成一条机器指令的一个步骤对吗?cpu是直接跟寄存器打交道的对吗?也就是说寄存器是运算器、控制器的组成部分对不? 设计一条指令就是说把几条微指令组合起来对吗? 刚开始学硬件相关知识,学的晕头转向的!! 存储器与寄存器区别 2009-06-09 12:27 寄存器是CPU内部存储单元,数量有限,一般在128bit内,但是速度快,CPU访问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分为通用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通常说的存储器是独立于cpu之外的,比如内存,硬盘,光盘等。 所有数据必须从存储器传入寄存器后,cpu才能使用。

磁盘阵列和网络附加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络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1、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目前WINDOWS NT 和NET 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 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 2、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一般是Intel的I960芯片,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问:我要为单位的电脑安装RAID,打算加一块RAID卡,请问安装上要注意哪些问题?硬盘容量应如何选择?RAID一旦损坏了怎么办? 答:RAID卡是即插即用的,一般来说安装好后,按CTRL+H即可进入设置菜单,在这里你可以设定磁盘阵列的模式,两个硬盘可以选择条带模式(RAID 0)和镜像模式(RAID 1)。选用RAID 1的话要进行同步化操作。另外注意在CMOS中IDE设备都设置为none,或将SCSI设备设为优选启动设备,就可以让系统从RAID卡引导了。在硬盘容量的选择上,建议你最好使同样容量的硬盘。倘若磁盘容量大小不等,那么整个阵列的容量要由该阵列中最小容量的硬盘决定,两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中,总容量等于最小磁盘的容量的两倍。而在RAID 1阵列中,阵列的总容量就等于最小磁盘的容量。但是JBOD两个或更多的不同容量的硬盘可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单盘。 一旦确认是因为硬盘问题导致的RAID损坏,对于RAID 1和RAID 0+1,可以更换一个新的硬盘,数据将自动恢复(除非所有硬盘全部损坏),而对于RAID 0和JBOD,只要一个硬盘损坏,就必须先删除原有的RAID级别,再进行RAID创建,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因此对RAID 0和JBOD,请务必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磁盘阵列(Disk Array)原理 1.为什么需要磁盘阵列? 如何增加磁盘的存取(access)速度,如何防止数据因磁盘的故障而失落及如何有效 的利用磁盘空间,一直是电脑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困扰;而大容量磁盘的价格非常昂贵,对 用户形成很大的负担。磁盘阵列技术的产生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 目前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磁盘快取控制(disk cache controller),它将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存在快取内存(cache memory)中以减少磁盘存取 的次数,数据的读写都在快取内存中进行,大幅增加存取的速度,如要读取的数据不在快 取内存中,或要写数据到磁盘时,才做磁盘的存取动作。这种方式在单工环境(single- tasking envioronment)如DOS之下,对大量数据的存取有很好的性能(量小且频繁的存 取则不然),但在多工(multi-tasking)环境之下(因为要不停的作数据交换(swapping) 的动作)或数据库(database)的存取(因为每一记录都很小)就不能显示其性能。这种方 式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其二是使用磁盘阵列的技术。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 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 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磁盘阵列所利用 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 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 的问题。

Oracle存储空间管理及应用方案

Oracle存储空间管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Oracle存储架构及其存储体系的管理和应用,包括表空间、回滚段、临时表等,还对其在管理和应用时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分析探讨 主题词:Oracle技术表空间数据文件回滚段临时表错误 一、引言 数据库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维护不仅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大多数开发人员所关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数据库性能的发挥。 Oracle提供了不少方法用于数据空间的使用、监控和维护,同时也在各版本中陆续对这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增强,目的在于简化这方面工作的复杂度,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地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概念,让大家能更好地规划使用数据空间,正确使用Oracle提供的有关功能特性,提高应用的执行效率。 二、O racle数据库的存储体系及有关概念 2.1 Oracle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从应用者的角度来考察数据库的组成。自下向上,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共有6层:

2.2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指逻辑结构在物理上的实现,共有3层 其中: 数据文件:用于存放所有的数据,以DBF为扩展名。 日志文件:记录了对数据库进行的所有操作,以LOG为扩展名。 控制文件:记录了数据库所有文件的控制信息,以CTL为扩展名。 综上,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空间在逻辑上分为多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由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文件构成;Oracle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块,其大小在建库时由DB_BLOCK_SIZE参数确定,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块构成一个区间(EXTENT),它作为数据对象存储的基本单位来使用。在Oracle中,每个基本数据对象使用的空间称为段(SEGMENT),段存放在唯一的表空间上,每个段实际上是一系列区片(更为准确地是数据块)的集合。每个简单数据对象对应一个段;对于分区对象如分区表、索引,则每个(子)

四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技术比较及区别

四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技术比较及区别 目前高端服务器使用的专业网络存储技术大概分为四种,有DAS、NAS、SAN、iscsl,它们可以使用RAID阵列提供高效的安全存储空间。 一、直接附加存储(DAS) 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使用。DAS购置成本低,配置简单,使用过程和使用本机硬盘并无太大差别,对于服务器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外接的SCSI口,因此对于小型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DAS也存在诸多问题:(1)服务器本身容易成为系统瓶颈;(2)服务器发生故障,数据不可访问;(3)对于存在多个服务器的系统来说,设备分散,不便管理。同时多台服务器使用DAS时,存储空间不能在服务器之间动态分配,可能造成相当的资源浪费;(4)数据备份操作复杂。 二、网络附加存储(NAS) NAS实际是一种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这个瘦服务器实际是一台网络文件服务器。NAS设备直接连接到TCP/IP网络上,网络服务器通过TCP/IP网络存取管理数据。NAS作为一种瘦服务器系统,易于安装和部署,管理使用也很方便。同时由于可以允许客户机不通过服务器直接在NAS中存取数据,因此对服务器来说可以减少系统开销。NAS为异构平台使用统一存储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NAS只需要在一个基本的磁盘阵列柜外增加一套瘦服务器系统,对硬件要求很低,软件成本也不高,甚至可以使用免费的LINUX解决方案,成本只比直接附加存储略高。NAS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易受网络上其它流量的影响。当网络上有其它大数据流量时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2)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容易产生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3)存储只能以文件方式访问,而不能像普通文件系统一样直接访问物理数据块,因此会在某些情况下严重影响系统效率,比如大型数据库就不能使用NAS. 三、存储区域网(SAN)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 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网络存储技术中傲视群雄。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SAN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方式,是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1)价格昂贵。不论是SAN阵列柜还是SAN必须的光纤通道交换机价格都是十分昂贵的,就连服务器上使用的光通道卡的价格也是不容易被小型商业企业所接受的;(2)需要单独建立光纤网络,异地扩展比较困难;

NAS网络存储应用解决方案

NAS网络存储应用解决方案 网络直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解决方案的推出,对中小企业的存储扩展和办公室及高级消费个人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NETGEAR ReadyNAS 网络直接存储解决方案只需要将 NAS 产品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网络上,只需简单地配置一下IP地址,就可以被网络上的用户所共享,为用户提供海量存储容量和强大的扩展空间能力。而且 NAS 存储系统本身的安装,使用均非常简单。安装后NAS 主机能够支持多种协议,多操作系统平台包括 Windows NT,95,98,hp-UX, Sun Solaris, Red Hat Linux, IBM AIX 等等。通过任何一台工作站,采用IE或 Netscape 就可以对该设备进行直观方便地管理。 由于 NETGEAR ReadyNAS 网络直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解决方案具体以上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型企业和分支办公室,数字娱乐家庭,图形设计工作室、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政府机关部门等各个需要海量存储和数据安全的各个集体或者个人领域。 1、中小企业存储解决方案 方案介绍 在本方案中:中小企业和分支机构办公室中需要共享的文件都各自存放 在 ReadyNAS 中,除了节省空间外还可以高速访问。 在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网络中,存放于总部的文件需要经常访问,但广域网带宽有限,效率低,所以企业管理员可以把总部存储的文件分布式地存于各分支办公室 ReadyNAS 中,提供高效率访问。另外集中存放公司文件 于 ReadyNAS 中,配合 NETGEAR 的 VPN 设备。出差的员工,随时都可以安全登入公司网络,读取需要的文件。 在用户管理上根据不同员工读写文件的权限不同,ReadyNAS 可以通过帐号,控制每一个员工读写不同目录的读写权限,提供访问控制。另 外 ReadyNAS 可以融合到原有 Windows 域控制中,充分利用网络安全功能。减轻企业网络管理员的维护压力。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图:

存储管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3章存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为避免主存中各种作业相互干扰,必须进行() A 重定位 B 地址映射 C 地址转换 D 存储保护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为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终止该指令的执行。 A 界限地址≤绝对地址≤最大地址 B 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 C 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D 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3.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A 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 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 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 以后再也不用的页面先淘汰 4.虚拟存储器是()。 A 可以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B 容量扩大了主存的实际空间 C 通过SPOOLING技术实现的 D 可以容纳和超出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5.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相比而言,碎片最少,而且主存利用率最高的是()。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分区 C 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 D 页式 6.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主存时,使用移动技术可以()。 A 加快作业执行速度 B 集中分散的空闲区 C 扩大主存容量 D 加快地址转换 7.在一个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程序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并且采用LRU算法。设分配给程序的存储块数M分别为3和4,在访问总发生的缺页次数F为()。 A M=3,F=8;M=4,F=5 B M=3,F=10;M=4,F=8 C M=3,F=9;M=4,F=10 D M=3,F=7;M=4,F=6 8.单道系统中经常采用的存储管理方式是()存储管理。 A 固定分区 B 单用户连续 C 可变分区 D 页式 9.请求页式管理中,缺页中断率与进程所分得的内存页面数、()和进程页面流的走向等因素有关。 A 页表的地址 B 置换算法 C 外存管理算法 D 进程调度算法 10.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一般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是()。 A 固定分区 B 段页式 C 可变分区 D 页式 11.下列管理方式中,能实现虚拟存储器的是()。 A 单用户连续方式 B 页式存储管理 C 固定分区 D可变分区 12.所谓LFU页面置换算法,是指()。 A 驻留在内存中的页面随便挑选一页淘汰 B 将驻留在内存中时间最长的页页淘汰 C 将驻留在内存中最近最久未使用的一页淘汰 D 将驻留在内存中最近最不经常用的一页淘汰 13.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当CPU形成一个有效的地址时,则要查找页面。这一工作是由()实现的。 A 查表程序 B 存取控制 C 硬件自动 D 软件自动 14.设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1000,在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中,当执行指令“LOAD A 2000”时,操作数的实际地址是()。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15.虚拟内存的容量受到()的限制。

空闲磁盘存储空间的管理_OS课程设计

OS课程设计 空闲磁盘存储空间的管理 1、课程设计任务、要求、目的 我们组选的题目是第17题:空闲磁盘存储空间的管理:简单方法。 具体要求如下: ●建立相应的数据结构; ●磁盘上建立一个文件,文件长度设为10MB,用该文件来模拟一个磁盘,磁盘的物理块 大小为512字节。 ●建立进程的数据结构; ●时间的流逝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模拟:(a)按键盘,每按一次可认为过一个时间单位; (b) 响应WM_TIMER; ●将一批进程对磁盘的请求的情况存磁盘文件,以后可以读出并重放; ●使用两种方式产生进程对磁盘的请求:(a) 自动产生(b) 手工输入 ●显示每次磁盘的请求和空间释放后的相关数据结构的状态; ●显示每次磁盘的请求和空间释放后状态; ●支持的管理方法: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UNIX成组链接法。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 磁盘初始化时把磁盘存储空间分成许多块(扇区),这些空间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用户作业在执行期间常常要在磁盘上建立文件或把已经建立在磁盘上的文件删去,这就涉及到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一个文件存放到磁盘上,可以组织成顺序文件(连续文件)、链接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等,因此,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另一种是可以分配不连续的存储空间。怎样有效地管理磁盘存储空间是操

作系统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熟悉掌握磁盘存储管理的原理和分配与回收算法,进一步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原理与算法描述 我们组将题目中所给的方法分为连续存储空间法和链接存储空间法,并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位示图法和UNIX成组链接法(连续存储与链接存储的结合)来进行代码的编写。位示图法原理: 位示图用来指出磁盘块的使用情况,位示图中各个元素的取值只有“0”和“1”两种,其中“1”状态表示相应的磁盘块已经被占用,“0”状态表示该磁盘块空闲。申请磁盘块时,分配函数查询第一个空闲块所属的位置,然后从该位置往后选取对应数目的空闲块进行分配,将相应位置的位示图上相应元素置为“1”。为了编程方便,我们查阅资料,假设一个磁盘有8个柱面,每个柱面有2个磁道,每个磁道有4个物理记录。释放磁盘块时与分配磁盘块是相反的操作,由释放函数找到第一个空闲磁盘块,并从该位置往前一单位将被占用的相应数目的磁盘块释放,将位示图上相应元素置为“0”。 成组链接法原理: 成组链接法常应用于UNIX系统中,其主要思想是将结合顺序表和链表进行择优组合,即定义组内为顺序表,最大值为MAXGROUP,大于MAXGROUP的磁盘块另行分组,构成新的顺序表;但是这些顺序表之间用链表的结构进行连接,相当于添加一个新的节点。 3、开发环境 由于我们只是简单的对磁盘处理进行模拟,所以就在自己的个人PC上进行,用的IDE 是DEV C++(Eclipse上JAVA写的界面被老师打回来了。。。)。

分存储器管理

实验7分页存储器管理 实验性质:验证+设计 建议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习i386处理器的二级页表硬件机制,理解分页存储器管理原理。 ??查看EOS应用程序进程和系统进程的二级页表映射信息,理解页目录和页表的管理方式。 ??编程修改页目录和页表的映射关系,理解分页地址变换原理。 二、预备知识 阅读本书第6章。了解i386处理器的二级页表硬件机制,EOS操作系统的分页存储器管理方式,以及进程地址空间的内存分布。 三、实验内容 3.1 准备实验 按照下面的步骤准备本次实验: 1. 启动OS Lab。 2. 新建一个EOS应用程序项目。 3.2 查看EOS应用程序进程的页目录和页表 使用OS Lab打开本实验文件夹中的memory.c和getcr3.asm文件(将文件拖动到OS Lab窗口中释放即可打开)。仔细阅读这两个文件中的源代码和注释,main函数的流程图可以参见图16-1。 按照下面的步骤查看EOS应用程序进程的页目录和页表: 1. 使用memory.c文件中的源代码替换之前创建的EOS应用程序项目中 EOSApp.c文件中的源代码。

2. 右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中的“添加新文件”。 3. 在弹出的“添加新文件”对话框中选择“asm 源文件”模板。 4. 在“名称”中输入文件名称“func”。 5. 点击“添加”按钮添加并自动打开文件func.asm。 6. 将getcr3.asm文件中的源代码复制到func.asm文件中。 7. 按F7生成修改后的EOS应用程序项目。 8. 按F5启动调试。 9. 应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会将该进程的二级页表映射信息输出到虚 拟机窗口和OS Lab“输出”窗口中,输出内容如图16-2(a)。 10. 将“输出”窗口中的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本文件中。 图16-2:(a)EOS应用程序进程的二级页表映射信息(b)有应用程序进程时,系统进程的二级页表映射信息图16-2(a)中第一行是CR3寄存器的值,也就是页目录所在的页框号。第一列是页目录中有效的PDE,第二列是PDE映射的页表中有效的PTE(详细的格式可以参考源代码中的注释)。注意,在标号为0x200的PDE对应的页表中,所有的1024个PTE都是有效的,所以在图中省略了一部分。 根据图16-2(a)回答下面的问题: ??应用程序进程的页目录和页表一共占用了几个物理页?页框号分别是 多少? ??映射用户地址空间(低2G)的页表的页框号是多少?该页表有几个有效的PTE,或者说有几个物理页用来装载应用程序的代码、数据和堆栈?页框号分别是多少? 3.3 查看应用程序进程和系统进程并发时的页目录和页表 需要对EOS应用程序进行一些修改: 1. 结束之前的调试。

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

4.1 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 4.1.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地址变换、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下面主要介绍连续分配存储管理、覆盖与交换技术以及页式与段式存储管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1.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1)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前者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后者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将各个占用分区向内存一端移动,然后将各个空闲分区合并成为一个空闲分区。这种技术在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对占用分区进行内存数据搬移占用CPU~t寸间;如果对占用分区中的程序进行“浮动”,则其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 1)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第28讲 文件管理之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第二十八讲文件管理之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就是空闲空间的管理。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管理方法: 1 空闲表法和空闲链表法 1.1 空闲表法 空闲表:系统为空闲区建立一张空闲表,每个空闲区对应于一个空闲表项,其中包括表项序号、该空闲区的第一个盘块号、该区的空闲盘块数等信息。再将所有空闲区按其起始盘块号递增的次序排列, 如下图。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与内存的动态分配类似,同样是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等。 内存管理中虽然很少采用连续分配方式,然而在外存的管理中,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分配速度,可减少访问磁盘的I/O频率,故仍可采用连续分配算法。 1.2 空闲链表法 空闲链表法是将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空闲链。根据构成链所用基本元素的不同,可把链表分成两种形式: 1.空闲盘块链: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空间,以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 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从链首开始,依次摘下适当数目的空闲盘块分配给用户。 释放存储空间时,系统将回收的盘块依次插入空闲盘块链的末尾。 优点:是用于分配和回收一个盘块的过程非常简单 缺点:是分配盘块时,可能要重复操作多次 2.空闲盘区链: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盘区(每个盘区可包含若干盘块)拉成一条链。 在每个盘区上除含有用于指示下一个空闲盘区的指针外,还应有能指明本盘区大小的信息。 分配盘区的方法与内存动态分区分配类似,通常采用首次适应算法。 在回收盘区时,同样也要将回收区与相邻的空闲盘区相合并。 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时,为提高对空闲盘区的检索速度,可以采用显式链接方法,亦即,在内存中为空闲盘区建立一张链表。 2 位示图法 2.1 什么是位示图? 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盘块空闲,1表示已分配。磁盘上所有盘块所对应的位构成一个集合,称为位示图。通常可用m*n个位数来构成位示图,并使m*n等于磁盘的总块数。 如下图。可看成是二维数组。

程序存储器 指令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PC,IP) 地址寄存器的区别与联系

先明白定义再说区别和原理: 1、程序存储器(program storage) 在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子程序的一个区域。 2、指令寄存器(IR ):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字组成。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就是做这项工作的。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操作码一经译码后,即可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具体操作的特定信号。 3、程序计数器(PC):为了保证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理解为进程)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而程序计数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指令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它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PC,因此程序计数器

(PC)的内容即是从内存提取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当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PC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PC增加一个量,这个量等于指令所含的字节数,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的对PC加1。 当程序转移时,转移指令执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改变PC的值,此PC值就是转去的地址,以此实现转移。有些机器中也称PC为指令指针IP(Instruction Pointer) 4、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由于在内存和CPU之间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别,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当CPU和内存进行信息交换,即CPU向内存存/ 取数据时,或者CPU从内存中读出指令时,都要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同样,如果我们把外围设备的设备地址作为像内存的地址单元那样来看待,那么,当CPU和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时,我们同样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

存储网络的架构

1, 存储网络的架构,讲讲什么是 NAS ,SAN,DAS, 它们的区别等等。。 。 2, 存储的连接方式,以太网,光纤,讲讲什么事以太网,什么是光纤 3, 再讲讲 RAID 4, 最后再讲讲主流存储厂商的产品 比如 EMC,EMC 分 CX 系列,EQ 系列。。 。。CX 又分 120,240.。。 。 IBM 的 DS 系列 一般光纤存储一个系列,网口的一个系列 5, 最后再展望一下未来,可以讲讲云存储 EMC Networker, Symantec Netbackup,CommVault,tapeware
高端磁盘与磁盘子系统首选品牌
中端磁盘与磁盘子系统首选品牌
入门级磁盘与磁盘子系统首选品牌
网络附加存储首选品牌
存储网络设备首选品牌
备份和恢复软件首选品牌
存储管理产品首选品牌
数据安全首选品牌
数据保护首选品牌
高端磁盘与磁盘子系统年度产品 中端磁盘与磁盘子系统年度产品 入门级磁盘与磁盘子系统年度产品 存储网络设备年度产品 网络附加存储年度产品 备份和恢复软件年度产品 存储管理软件年度产品 磁带系统年度产品 VTL 年度产品 数据归档年度产品 CDP 年度产品 SOHO/SMB 存储年度产品
EMC Symmetrix V-Max HDS AMS2000 NetApp FAS2040 Emulex OCe10000 华为赛门铁克 N8000 CA ARCserve Backup r12.5 CommVault Simpana 8.0 昆腾 Scalar i40 SOUL SureSave VTL-5000 HP DataBase Archive 6.2 Atempo Time Navigator 色卡司 Thecus N7700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引言:存储器是计算机的第二个子系统。它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无限可复制性,即其 存放的数据被取出后,原来存放的数据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被反复利用。本报告将从存储器的原理、分类、功能和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摘要: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 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其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是计算机智能化的重要保证。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那么现有存储器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各自不同的性能及它们是如何在计算机中发挥存储作用的呢?为了理清楚以上问题,我做了有关于计算机内存与外存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存储器内存 RAM ROM 外存 正文: 存储器,英文名称为Memory,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存储信息的仪器,常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储存,计算机工作所需的所有数据都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包含原始数据、计算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计算所需程序、计算最终结果数据等等。存储器的存在才使得计算机有了超强的记忆能力。由此可见存储器对于计算机之重要性。 在介绍存储器原理之前,先解释一些重要名词。 存储位:存放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存储单元,是存储器最小的存储单位,或称记忆单元存储字:一个数(n位二进制位)作为一个整体存入或取出时,称存储字 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存储字的若干个记忆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体:大量存储单元的集合组成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存储单元的编号 字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编址 字节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节编址 寻址:由地址寻找数据,从对应地址的存储单元中访存数据。

文件系统存储空间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名称文件系统存储空间管理模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日期 成绩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根据提出的文件分配和释放请求,动态显示磁盘空闲空间的 态以及文件目录的变化,以位示图和索引分配为例:每次执行请求后要求显示或打印位示图的修改位置、分配和回收磁盘的物理块地址、更新的位示图、目录。 二、实验原理 用数组表示位示图,其中的每一位对应磁盘一个物理块的状态,0表示、空闲,1表示分配;当请求分配一个磁盘块时,寻找到数组中为0的位,计算相对磁盘块号,并计算其在磁盘中的物理地址(柱面号、磁道号、物理块号),并将其状态由0变到1。当释放某一物理块时,已知其在磁盘中的物理地址,计算其相对磁盘块号,再找到位示图数组中的相应位,将其状态由1变为0。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含有VC) 四、实验容与步骤 实验容:1. 模拟文件空间分配、释放过程,可选择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法;2. 文件空闲空间管理,可采用空白块链、空白目录、位示图法; 步骤如下: 1. 输入磁盘基本信息参数,计算位示图大小,并随机初始化位示图; (1)磁盘基本信息:磁盘柱面数m, 每柱面磁道数p, 每磁道物理块数q; (2)假设采用整数数组存放位示图,则数组大小为: Size= ceil((柱面数*每柱面磁道数*每磁道物理块数)/(sizeof(int)*8))(3)申请大小为size的整数数组map,并对其进行随机初始化。 例如:假设m=2, p=4, q=8, 共有64个磁盘块,若sizeof(int)=2, 则位示图大小为4,map[4]如下: 地址到高地址位上。即map[0]的第0位到第15位分别对应0号磁盘块到15号磁盘块的状态,map[1]的第0位到第15位对应16号磁盘块到31号磁盘块的状

实验四存储器管理系统

实验四存储器管理 1、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存储器管理的方法,加深对所学各种存储器管理方案的了解;要求采用一些常用的存储器分配算法,设计一个存储器管理模拟系统,模拟内存空间的分配和释放。 2、实验内容 ①设计一个存放空闲块的自由链和一个内存作业分配表,存放内存中已经存在的作业。 ②编制一个按照首次适应法分配内存的算法,进行内存分配。 ③同时设计内存的回收以及内存清理(如果要分配的作业块大于任何一个空闲块,但小于总的空闲分区,则需要进行内存的清理,空出大块的空闲分区)的算法。 3.实验环境 ①PC兼容机 ②Windows、DOS系统、Turbo c 2.0 ③C语言 4.实验提示 一、数据结构 1、自由链 内存空区采用自由链结构,链首由指针freep指向,链中各空区按地址递增次序排列。初启动时整个用户内存区为一个大空区,每个空区首部设置一个区头(freearea)结构,区头信息包括: Size 空区大小 Next 前向指针,指向下一个空区

Back 反向指针,指向上一个空区 Adderss 本空区首地址 2、内存分配表JOBMAT 系统设置一个MAT,每个运行的作业都在MAT中占有一个表目,回收分区时清除相应表目,表目信息包括: Name 用户作业名 Length 作业区大小 Addr 作业区首地址 二、算法 存储分配算法采用首次适应法,根据指针freep查找自由链,当找到第一块可满足分配请求的空区便分配,当某空区被分配后的剩余空闲空间大于所规定的碎片最小量mini时,则形成一个较小的空区留在自由链中。 回收时,根据MAT将制定分区链入自由链,若该分区有前邻或后邻分区,则将他们拼成一个较大的空区。 当某个分配请求不能被满足,但此时系统中所有碎片总容量满足分配请求的容量时,系统立即进行内存搬家,消除碎片。即将各作业占用区集中下移到用户内存区的下部(高地址部分),形成一片连续的作业区,而在用户内存区的上部形成一块较大的空闲,然后再进行分配。 本系统的主要程序模块包括:分配模块ffallocation,回收模块ffcollection,搬家模块coalesce及命令处理模块menu,menu用以模拟系统的输入,通过键盘命令选择进行分配模块、回收模块、内存查询以及退出的操作。 程序运行的流程如下图: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记忆 内存,也称为内存存储器,通常也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外部存储器不同。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CPU通信的桥梁。 计算机中的所有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因此存储器的性能对计算机有很大的影响。 内存,也称为内存,用于在CPU中临时存储操作数据,并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CPU就会把需要计算的数据传送到内存中进行计算,然后在计算完成后,CPU将结果传送出去, 存储器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存储器由存储器芯片、电路板和金手指组成。 分类 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包括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Ram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它可以读写。 读出时原始存储内容不会损坏, 原始存储器的内容只有在写入时才被修改。 其次,RAM只能用于信息的临时存储。一旦电源关闭,就可以读取电源 存储的内容会立即消失,即不稳定。 Ram通常由MOS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根据数据存储机制,可分为动态RAM和静态RAM。

DRAM是高度集成的,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SRAM具有存取速度快的特点,主要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 ROM是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它只能阅读原始内容, 用户无法再编写新内容。原始存储内容由制造商使用掩蔽技术编写, 永远保存。它通常用于存储特殊的固定程序和数据。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来保存信息,并且不会因为电源故障而丢失信息。 根据内容是否可以在线重写,可以分为两类:不能在线重写的ROM和可以在线重写的ROM。 不能在线重写的ROM包括mask ROM、prom和EPROM; 在线可擦只读存储器包括EEPROM和Flash ROM。 三。CMOS存储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

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固定分区、可变分区与分页式分配算法) 一、目的 本课题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实验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加深对所学各种存储器管理方案的了解;要求采用一些常用的存储器分配算法,设计一个存储器管理模拟系统并调试运行。 二、实验内容 模拟固定分区分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并编程实现。 三、要求及提示 (1)建立相关的数据结构,作业控制块、已分配分区及未分配分区 (2)实现一个固定分区分配算法(实现多个分区只设置一个后备作业队列, 而每个分区设置一个后备作业队列 ,留给大家实现) (3)实现一个分区回收算法 (4)要求采用一种常用的存储器分配算法,设计一个存储器管理模拟系统。允许进行多次的分配和释放,并可向用户反馈分配和释放情况及当前内存的情况;采用“命令菜单”选择和键盘命令输入的会话方式,根据输入请求调用分配模块,或回收模块,或内存查询模块,或最终退出系统。 (5)编程实现。 (6)工具:C语言或其它高级语言 四、实验报告 1、列出调试通过程序的清单,并附上文档说明。 2、总结上机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感想。 五参考代码: // memdos.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以下代码为4种分区,8K分区四块,16K分区3块,32分区2块, 64分区1块, 共10块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void InitCSolid( ); void ExitSolid(); int MallocArea(int nSize,char* sName);//申请一个分区函数 int FreeArea(char *sName); //释放一个分区函数 void ShowArea( );//显示所有分区状态函数

处理器管理和存储管理

处理器的管理 摘要多道程序设计、进程、进程状态、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可再入程序、中断及中断响应、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屏蔽、进程调度。 关键词进程及转换状态、处理器管理程序的组成 1多道程序设计 1.1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设计技术称“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或简称“多道系统”。 1.2多道程序基本要求 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有三点基本要求:用"存储保护"的方法保证各道程序互不侵犯;用"程序浮动"技术让程序能灵活地改变存放区域且能正确执行;必须对资源按一定的策略分配和调度。 多道程序设计利用了系统与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表现为: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计算机系统配置多种外围设备,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并行工作时,可以将使用不同设备的程序搭配在一起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得系统中各外围设备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系统资源被充分利用;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以及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从总体上说,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算题量,从而提高了吞吐率。 1.3多道程序设计对算题量和算题时间的影响。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改变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提高系统效率。但是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可能延长程序的执行时间;并行工作道数与系统效率不成正比。从表面上看,增加并行工作道数就可提高系统重定位效率,但实际上并行工作道数与系统效率是不成正比,因为并行的道数要根据系统配置的资源和用户对资源的要求而定:主存储器的大小限制了可同时装入的程序数量;外围设备的数量也是一个制约条件;多个程序同时要求使用同一资源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 总之,多道程序设计能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是对每个计算问题来说,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延长,另外在确定并行工作道数时应综合系统的资源配置和用户对资源的要求。 2进程 2.1进程的定义:把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 2.2进程是由程序、数据集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2.3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及关系。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进程能得到程序处理的结果。进程和程序并非一一对应的,一个程序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就构成了不同的进程。通常把进程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大类,把完成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称为系统进程,而完成用户功能的进程则称为用户进程。 3进程状态 3.1通常,根据进程执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状态,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状态:等待态:等待某个事件的完成;就绪态:等待系统分配处理器以便运行;运行态:占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内存储器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通常也泛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储器中进行的,因此内存储器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储器(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 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分类 T一般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有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 微型机的内存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T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为ROM)。 1.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 RAM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读出时并不损坏原来存储的内容, 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二是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一旦断电一旦断电一是可以读出 ,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RAM通常由MOS型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根据其保存数据的机理又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