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一、商品、货币和纸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和。是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是。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3.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叫做。其公式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的货币。

5.货币除了具有上述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和等职能。

6.货币流通公式是:。

7.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但不能规定纸币的。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引起。

8.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的现象。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外币;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外币。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含义?

3.纸币的含义?

4.外汇的含义?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第二课:

一、价格的形成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2. “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是指价格由决定,受影响。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的货币表现,和价格成正比。

3.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是为了缩短,使之低于,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某行业的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必将使该行业提高,从而缩短生产商品的,使商品价值量下降,由此可见,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成反比。

4、等价交换不是指每次交换都等价,而是从较长阶段看,商品的与价值相符合,即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之中。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

第三课

一、消费类型:

1.消费类型的划分:

①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和。

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形容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消费;只得到了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变更的是消费。

③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和享受资料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2.恩格尔系数是指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

二、消费的影响因素:(之一:经济因素)

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

2.收入是消费的和。

①人们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成,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增加;

②居民消费水平还受的影响,如果人们有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

3.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水平和人们的购买力成。此外,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也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三、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之二:心理因素)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①看到许多人买同样的商品,便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是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此要作具体分析,是不可取的;

②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是引发的消费,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进行的消费,是引发的消费,这种的消费心理是;

④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消费。

2.理性消费应践行正确的原则:

①在自己的之内进行消费;()

②要避免和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的倾向;()

③以保护和为主旨,其核心是。()

④()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

2、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集体经济及中的和集体成分。

4、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在国民经济中起作用。

②集体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形式。

5、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6、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上,在关系和,

必须占支配地位。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个体经济是由或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②私营经济,以和为基础,以取得为目的。私营经济可以吸收,增加劳动者和国家税收。

③外资经济,是在我国大陆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学习境外的;有利于扩大,扩大,增加财政收入。

8、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

2、消费反作用生产的表现?

3、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原因及坚持的意义?

第五课

一、企业和生产经营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①,②。两种公司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公司资本是否,是否。

3、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公司制具有、和等优点。

4、企业的兼并和,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国家经济发展。

二、就业和劳动者权益

1、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我国劳动者不同,,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2、就业是之本。就业使得与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是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丰富,提高,从而促进人的。

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努力改善和的环境。

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

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树立)

②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树立)

③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树立)

④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树立)

4、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保证。

5、劳动者应如何维权?

①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地义务,是、的基础。

②我国实行,依法签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③劳动者要增强和。

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维护权益,使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1、企业的含义?

2、公司的含义?

3、一个公司能否取得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课投资

1、存款储蓄是一种“”的投资方式。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和。利息计算公式:。

2、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和两大类。储蓄存款比较高,风险较低。但也存在在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商业银行是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①,是银行的基础业务;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4、股票是一种“”的投资方式。股票是。股票代表其持有者(股东)对股份公司的。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

5、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和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

6、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有专家经营、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7、债券是一种“”的投资方式。债券主要分为、

和。国债以担保,风险最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利率最高的债券是,但风险也最大。

8、购买商业保险是“”的有效措施。商业保险分为和两大类。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

9、投资时应坚持的原则有

1、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一、按劳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

3、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

4、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和,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二、其它分配方式

1、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分配和按

分配。前者存在与个体经济中,后者包括按等要素分配。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对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有哪些?

三、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的节约和的增加。

2、公平,主要是指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要求保证人们的。

3、在初次分配中,当前要逐步提高比重,提高

比重。着力提高的收入,逐步提高标准,建立增长机制和支付标准。

4、在再分配中,要加强国家对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通过强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1、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义?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如何?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

一、财政和作用

1、国家通过一定的和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经济平衡运行要求和保持基本平衡,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采取政策,通过

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政策,通过

,给经济“降温”。

3、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以及其他收入。其中,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既保证国家的稳步增长,又促进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6、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或支出大于收入。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大于的部分。

1、我国财政的作用有哪些?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具有,国家凭借强制征税;税收具有,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具有,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和,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以上是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

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税率和税率。

3、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公民不仅要自觉诚信纳税,杜绝、、、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同时,要增强对及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如何?

3、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4、个人所得税有哪些作用?

5、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九课

一、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

1、和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2、只有具备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市场规则包括、

和。

3、是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国家而言:形成以为支撑、为保障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建设,大力建立健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和制度。

对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而言,都必须,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

,遵守,逐步在全社会形成、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1、市场经济的含义?

二、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P79)

2、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在价值规律的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甚至是不正当利益,生产经营者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如制假售假、盗版等;(市场调节的)

②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如一哄而上、一哄而退;(市场调节的)

③市场调节是一种,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一起的。

4、及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5、和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6、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和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单纯由市场调节经济有哪些弊端和危害?(P81)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宏观调控的含义?

5、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第十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

2、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更加发展、更加健全、更加进步、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目标是在、、、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年力争比2000年。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的发展过程。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率先实现;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

1、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落实。

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全面推进、、、促进现代化建设、相协调,促进、相协调。

4、统筹发展,就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5、,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

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

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转变。

7、农业是地位。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哪几项新要求?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一课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和。

2、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4、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加剧了。

5、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6、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包括。

二、对外开放

1、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实施“”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3、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我国必须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1、WTO作用有哪些?

易错点判断

第一单元

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离开了流通领域,商品就转化为一般的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商品流通。()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决定的。()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必须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8、气候、时间、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9、等价交换原则贯彻在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体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

10、商品价格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人民币的币值与外汇(如美元汇率)成反比,与本币汇率成正比。()

12、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1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增加收益,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4、优质商品价格高,说明商品质量影响价格。()

15、价格变化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16、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增加。()

17、“买方市场”是指商品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是指商品供过于求。()

18、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19、适度消费要求我们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

2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2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以取代。()

23、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4、物价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很大。()

25、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此外,消费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二单元

26、生产和消费是互为动力的。()

27、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有利于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8、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归根到底要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9、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3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属于民营经济,是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31、外资经济就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3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4、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在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逐步上升到主体地位。()

35、公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6、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在表决时按一股一票原则进行。()

37、上市公司的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以保障广大股民合法利益。()

38、企业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在长期努力中形成的。()

39、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40、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的关键在政府。()

4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履行劳动者义务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42、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储户的实际收益必然增加。()

43、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益。()

44、商业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和社会保险一样,是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

45、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让或出售。()

4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47、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本金利息率。()

48、当前的“考公务员热”,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49、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5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第三单元

5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52、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53、在我国,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求分配的收入。()

5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5、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努力消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距。()

56、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的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7、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58、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求倡导回报社会,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59、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提供了物质保证。()

60、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6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2、通货膨胀情况下,必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通货紧缩情况下,必须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63、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一致。()

64、财政收入根本上由国家的分配政策决定。()

65、财政收支平衡要求财政收支相等,财政赤字就是财政收大于支,财政盈余就是财政支大于收。()

66、财政收支平衡比财政赤字、财政盈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67、税收的无偿性是其强制性的保障,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8、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69、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70、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72、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就是骗税。()

73、“纳税人”意识就是指公民要有自觉依法纳税的观念。()

74、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75、国家财政投入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四单元

7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77、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78、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79、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80、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应该是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81、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行政手段。()

82、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或不正当利益,进行各种不正当经济行为,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83、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核心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行使国家职能的第一要务。()

8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86、扩大内需就是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进口、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87、加强农业的主体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农促工、以乡带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88、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89、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

90、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和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9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给发展中国家构成极大威胁。()

9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

9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求我们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扩大进口和扩大出口结合起来。()

94、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95、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96、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为成员国提供了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9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促进各地区同步发展。()

9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人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

99、实施“引进来”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100、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把限制外来竞争,保护民族工业。()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高考真题练习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高考真题练习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江苏政治.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她们想要什么,她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2、(2009浙江文综.25)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13江苏政治.9)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4.(2013·安徽卷·3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 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 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④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3·浙江卷·25题)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2年12月,全国有6000多万件网购的快递包裹被送至各地,物流业80多万人为此忙碌着。由此可见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引导产业成长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创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为了发展生产力,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利用各自的人才、技术优势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这启示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要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②改革生产关系中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④坚持以科技提升和人才培养为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 .宗教束缚的削弱 D C.人文主义的影响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着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 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练习题

文化生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 ④ D.③④ 2.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 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 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5.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7.据报道,“中国首善”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是( ) A.青少年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之填空题_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是。 商品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商品,叫做价格。 执行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其公式是。 货币的其他职能包括、、。 3、纸币是由发行的、使用的。 纸币之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是因为它的低,更易于,避免了在流通中的磨损。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常见的信用工具有和。 经济往来中的两种结算方式包括和。 信用卡是具有、、、等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的。可以减少的使用,简化,方便,增强。 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活着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和两种。 2、外汇——。 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叫做。如果用100单位人民币能够换到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汇率,外币汇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对外保持,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销售者,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当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购买者,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2、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是的基础,是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与个别劳动时间、个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模板问答题总结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据新教材调整) 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③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 3.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要求

经济生活填空题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基础知识填空练习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就是__________的劳动产品。它的基本属性是_________和________。商品的________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______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等价物就是在商品交换中,大家普遍乐于接受的,能____其他__________商品的_______,充当________媒介。 3.货币是指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地充当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_________中的作用,是货币______的体现。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所具有的_____和_____其他一切_____的职能。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通过一定数量的_____表现出来的商品的______,叫做价格。 6.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充当_____________的职能。以___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它们的表现公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_____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职能。 8.纸币是由_____发行的、_____使用的_____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________,更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了铸币在______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9.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_____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限度。如果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_________________。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________发生困难,直接阻碍___________。 10.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乘积)成____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____比。 1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_____、_____的_______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1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______________,通常伴随着_________出现。 1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危害: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4.列表比较两种结算方式的异同 15.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支票主要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种。 16.列表比较信用卡与支票的异同

高一经济生活 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第二课综合练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判断题(8分)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所以价值不变,价格也不变() 3、等价交换要求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价格与价值必须相等。()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没有必要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5、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供不应求,可见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6、市场上,同一种东西多了就便宜,少了就贵,这说明商品的价值受供求的影响() 7、A与B互为替代品,A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人们对B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8、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二、单项选择题(44分) 1、其它因素不考虑的情况下,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在市场竞争中的状况() A、处于不利地位 B、必然赚钱 C、必然亏本 D、处于有利地位 3、人们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B、是指等价的次数要远远多于不等价的次数 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是指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在趋势上相符 D、是指价格水平要处于价值之上 4、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改变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C、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D、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的 5、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成熟,但在价格上早熟品种的荔枝比迟熟

2017-2018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1.铜川是一座文化“聚宝盆”,具有陶瓷发祥地的青色文化、佛教兴盛地的金色文化、生态养生地的绿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煤炭富集地的黑色文化。透过铜川“五色”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 ①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我国区域文化特色鲜明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乃至汉语热,孔子学院就此应运而生、发展壮大。这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④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根据甘肃省的区域特点,甘肃省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了优势发展、生态发展。这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③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李克强总理在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人文交流是深化国家关系的“基础设施”,是推进民间友好的“民心工程”。这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文化给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助推剂

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实用模板.docx

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一、用“文化的作用”或“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问题类题目 解答此类问题,应从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对人)角度思考,具体要点包括: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 的文化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 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某项文化活动的依据。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具 体要点包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干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 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 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类题目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正确对待文化交流 的态度、文化创新的要求等多方面回答,具体要点包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 大功能。 ④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四、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特点、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角度思考,具体要点包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文化创新。 ⑤通过文化交流, 既可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又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是用于()的(),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多。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50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其公式是()。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执行的是()职能。 4.纸币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在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比。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物价(),纸币()。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的使用,简化()手续,便(),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7.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树立正确的金观:①要正确看待金: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要正确获取金:对于金,要()。 ③要正确使用金:对于金,要()。 10.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1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12.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1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②转变政府职能。 ③培育市场主体。④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打造中华文化品牌。 2

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一、用“文化的作用”或“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问题类题目 解答此类问题,应从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对人)角度思考,具体要点包括: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某项文化活动的依据。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具体要点包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干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类题目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文化创新的要求等多方面回答,具体要点包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 大功能。 ④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四、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特点、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角度思考,具体要点包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文化创新。 ⑤通过文化交流,既可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又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生活练习试题试卷

经济生活练习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2.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开通后,杭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高铁还是汽车前往上海赶世博末班车”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选择高铁,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还是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高铁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门票为: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C.①② D.②③ 4.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5月31日发行第16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第2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A.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质是商品 B.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质是货币 C.具有收藏价值,也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D.其面额和购买力都是由国家确定的 5.信用卡的使用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这是因为信用卡() ①是一般等价物②可以节省交易费用 ③减少现金的携带,提高安全性④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 2010年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1% 创25个月新高。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④ D.①③④ 7.自2010年9月1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不断 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但美国政府对人民币近期的连续升值并不买账。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0日称,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未尽全力,极力围攻讨伐人民币的货币战争硝烟又起。以下表格所反映的汇率变动状况意味着在现阶段() 汇率 日期 100美元兑人民 币(单位:元)2010.6.21. 6.8275 2010.10.24. 6.6593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默写-学生版

文化生活知识点默写填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作用: 3、文化是的产物,桂林山水(属不属于)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活动,产品离不开产品。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 6、文化影响了人们的哪些方面? 7、文化的特点: 8、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9、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0、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原则。 12、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经历了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志的。 14、文化交流的意义: 15、传统文化的特点: 16、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1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8、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1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0、教育的作用: 2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23、文化创新的意义: 24、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5、文化创新的途径: 26、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 27、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主体) 28、中华文化的特点: 29、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30、决定文化衰落。 31、怎样复兴中华文化? 3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 3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这个特点包括和。 3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一、商品、货币和纸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和。是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是。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3.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叫做。其公式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的货币。 5.货币除了具有上述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和等职能。 6.货币流通公式是:。 7.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但不能规定纸币的。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引起。 8.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的现象。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外币;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外币。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含义? 3.纸币的含义? 4.外汇的含义?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 第二课: 一、价格的形成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2. “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是指价格由决定,受影响。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的货币表现,和价格成正比。 3.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是为了缩短,使之低于,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某行业的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必将使该行业提高,从而缩短生产商品的,使商品价值量下降,由此可见,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成反比。 4、等价交换不是指每次交换都等价,而是从较长阶段看,商品的与价值相符合,即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之中。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 。

2009~2010高二必修三《文化生活》模块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①批判传统,独领风骚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 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各个民族牢固不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③是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4、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理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________继承。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5、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6、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回答7-12题。 7、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朴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尊老爱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老子》说“自胜者强”;《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由上可知,_________是支持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12、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以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经济生活综合练习题

淄博六中经济生活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元 6元元 12元 C. 20元 24元元 16元 4.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