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内容深度规定

(征求意见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7月广州

目录

前言.................................................. I

1 范围 (1)

2 总则 (2)

3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3)

3.1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

3.2 电力系统现况及电厂概述 (3)

3.3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4)

3.4 电力电量平衡 (4)

3.5 工程建设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5)

3.6 接入系统方案论证 (5)

3.7 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6)

3.8 系统对电厂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7)

3.9 主要结论及建议 (8)

3.10 主要附图和附表 (8)

4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1 设计依据及系统概况 (9)

4.2 系统继电保护 (9)

4.3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12)

4.4 调度自动化 (14)

4.5 系统通信 (16)

4.6 系统二次部分主要结论及建议 (18)

5 编制说明 (19)

前言

为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建立和健全公司电网规划建设标准体系,指导接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管辖电网的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作,规范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厂的可靠送出,满足电厂项目核准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发展部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规定主要编制人:

1 范围

1.1 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南方电网公司管辖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电厂。

1.2 接入其它电压等级的电厂可参照执行。

2 总则

2.1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在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是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之一,作为电厂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2 对于涉及大型火电厂、梯级水电站以及核电站等区域性较大规模的电源,应在完成输电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接入系统设计工作。

2.3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一次部分主要阐述电厂建设的必要性、说明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电厂接入系统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接入点),提出系统对电厂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二次部分提出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相角测量装置、调度自动化子站、水调自动化子站(大型水电厂适用)、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发电侧报价终端、通信系统的接入方案等。

2.4 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以经过评审的电力规划、电网规划、电厂输电规划为基础。

2.5 推荐的接入系统方案要与电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过渡方便,运行灵活,并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3.1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1.1 设计依据

1)与委托方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项目的委托函或中标通知书等。

2)与本设计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3)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文件。

3.1.2 设计原则

1)设计内容和范围。

2)设计水平年、远景水平年及过渡水平年。

3)设计思路及需要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

4)设计基础资料来源及主要边界条件。

3.2 电力系统现况及电厂概述

3.2.1 电力系统现况

简述与设计电厂有关电网的电力系统现况,包括:

1)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电源规模、电源结构、发电量,与周边电网的电力交换情况。

2)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用电量、最高负荷及负荷特性等。

3)主网架结构,各电压等级电网输、变电设备总规模,与周边电网的联系等。

4)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2 电厂概述

说明电厂主要特征,包括厂址位置、本期规模、规划容量、建设进度等。

1)火电厂应说明燃料来源、厂址条件等。

2)水电厂应说明保证出力、年发电量、不同水文年的月平均出力﹑预想出力、强迫出力和水库调节性能等。

3)核电站应说明核电发电技术、机组调峰能力等。

4)抽水蓄能电站应说明电站的调节性能等。

5)热电联产电厂应说明热负荷情况。

6)对于扩建电厂,应说明老厂概况、扩建条件等。

3.3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3.3.1 电力需求预测

1)介绍区域(或省)电网规划设计的电力需求预测成果及相关情况,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提出本次接入系统设计采用的全网和分区负荷水平。

2)分析与本设计电厂有关的区域负荷特性,列出电网各水平年的年最大负荷曲线、典型日负荷曲线等。

3.3.2 电源规划

1)简述相关区域电力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电源建设规划、电源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等,列出规划研究期内新增电源的规模、建设进度和机组退役计划。

2)对区域性大电源,还应说明规划期内与外区的送受电关系。

3.3.3 电网发展规划

简述规划研究期内(包括设计电厂投产前)相关区域电网的发展规划。

3.4 电力电量平衡

通过电力电量平衡主要确定以下内容:

1)进行全网、省或地区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由该电厂第一台机组投产前一年至设计水平年逐年和展望年的电力电量平衡,列出相应的电力电量平衡表。

2)分析系统调峰情况及对本电厂的要求。

3)根据电力平衡计算出该电厂工作出力、系统调峰需要和备用要求,分析该电厂的市场空间和合理送电范围,提出设计电厂的规模和建设进度分析意见。

4)按月或旬进行不同水文年的电量平衡或分析。若为水电厂还应分析是否有季节性电能及其利用途径;若为火电厂,应确定该电厂的设计年利用小时。

3.5 工程建设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与本工程有关的电网规划及电力电量平衡结果,结合设计电厂的特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阐述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3.6 接入系统方案论证

3.6.1 简述工程投产前一年和设计水平年有关系统的网络概况。

3.6.2 根据电厂自身、相关区域电源和负荷的特点,分析不同季节(火电厂仅分析设计电厂年最大出力季节;水电厂应分析丰水、枯水不同季节)代表日的典型运行方式,确定设计电厂至送电地区的功率交换情况。对于抽水蓄能电站而言,应分析抽水电源的情况。

3.6.3 根据电厂至送电地区的功率交换情况、系统电压系列情况、原有网络特点及负荷分布等情况,结合系统节能降耗及抗灾减灾等要求,阐述方案拟定思路,提出该电厂接入系统比较方案。

3.6.4 对于方案技术比较,应进行各水平年下列部分或者全部的电气计算和分析。

1)应考虑短路电流对各方案的影响,必要时提出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2)潮流比较,应分析各方案是否满足正常与事故送电能力需要及对系统节能的影响。

3)稳定比较,应校核各方案相关运行方式的电网稳定水平及对送电通道稳定极限的影响。

4)必要时应对各方案进行过电压、潜供电流、自励磁、次同步谐振等校核计算,提出限制措施。

5)对于接入系统方案的线路走廊,若走廊紧张、有大跨越或经环境恶劣地区时,应列专题进行研究。

6)必要时对电厂接入系统方案影响较大的因素(负荷变化、网架建设方案、电源建设进度)进行比较,并对方案的远景适应性进行分析。

7)必要时对过渡年份进行研究,提出过渡措施。

3.6.5 对各比较方案,应进行工程投资、年费用等经济指标比较。对存在问题的方案,需考虑解决措施所增加的投资。

3.6.6 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接入系统方案的推荐意见。

3.7 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3.7.1 潮流计算

对推荐方案进行典型正常及故障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分析,校核推荐方案网络结构、潮流分布和电压水平的合理性。

3.7.2 稳定计算

校核推荐方案相关故障运行方式的稳定水平。

3.7.3 短路计算

按电厂建成后5~15年左右的系统接线,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提出限制短路电流措施。

3.7.4 进行近区电网无功平衡,提出系统高低压无功配置意见和电厂提供无功的能力。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以确定电厂升压变调压方式。

3.7.5 必要时进行设计水平年过电压、潜供电流、自励磁、次同步谐振计算,当存在问题时,提出限制措施。

3.8 系统对电厂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3.8.1 从电力系统角度出发,对电厂主接线提出要求。对于采用打捆式送电方式的水电厂,对电厂场地预留位置提出要求。

3.8.2 对下列主要电气设备参数提出要求:

(1)水轮发电机组是否需要调相运行。

(2)汽轮发电机承担调峰容量和快控的要求。

(3)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和进相要求。

(4)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及PSS配置要求,水轮发电机的转动惯量和暂态电抗等。

(5)电厂内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及其电压等级(包括中性点装设的小电抗)。

(6)主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容量、台数、阻抗,调压方式、调压范围、分接头以及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当经电抗接地时,要包括其参数)。

(7)对断路器的要求,如是否装设合闸电阻及阻值等。

(8)其他。

3.9 主要结论及建议

(1)电厂接入系统推荐方案的描述。

(2)电厂送出工程的建设规模。

(3)系统对电厂主要电气设备参数要求结论。

(4)提出下一步需要进行的专题研究。

3.10 主要附图和附表

附图

(1)电网现况地理接线图。

(2)规划电网地理接线图。

(3)电厂投产前的电网地理接线图(应表示与本电厂相关地区电网的连接方式、主干线走向与长度)。

(4)电厂接入系统方案比较图。

(5)推荐方案电网地理接线图。

(6)典型运行方式潮流图。

(7)必要稳定计算摇摆曲线图。

(8)必要时,需附上电厂电气主结线图(本期、远期规模)。

附表

4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4.1 设计依据及系统概况

4.1.1 设计依据

1)相关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2)南方电网公司和各省(区)电网公司的调度管理规定。

3)相关专业的技术规程规定。

4)已审定的相关专业的规划报告。

5)与委托方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等。

4.1.2 系统概况

1)电厂本期装机台数、容量、主接线、起备电源预想方案、预计投产时间以及远景规划。

2)电厂接入系统一次部分方案描述,包括电压等级、出线方向和规模、线路长度、导线截面等,并提供电厂接入系统方案示意图。一次方案未审定时,以推荐方案为依据;一次方案已审定的还应提供一次方案的批复意见。

3)与电厂接入系统有关联的对侧变电站的系统概况,包括新建或扩建。

4)根据相关调度管理规程和调度管辖原则,提出本项目的调度和运行管理关系,确定变电站内相关信息的传送方向。

4.1.3 设计范围

接入系统二次部分设计内容及范围,明确系统二次部分的报告仅包括电厂本期接入系统工程的二次设备配置。

4.2 系统继电保护

4.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设计范围包括电厂围墙内的线路保护、母线保护、远跳装置及过电压保护、故障录波、故障测距、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配置以及由于电厂接入引起对侧变电站保护的增加或改造设备的配置。

2)对与电厂接入系统有关的保护配置和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现状进行描述,包括现有保护的配置方式、通道情况、投运时间等,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4.2.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论述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套原则,提出如下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方案。

4.2.2.1 线路保护

根据规程规定及电厂接入系统的线路结构特点、运行要求,提出线路保护配置的主要技术原则,说明线路保护的具体配置方案,包括保护类型、纵联保护的通道方式以及对侧变电站保护的改造等。

4.2.2.2 母线保护

根据电厂电压等级、母线本期及远景接线方式、运行要求,提出电厂母线保护配置的主要技术原则,并给出电厂母线保护的配置方案。

4.2.2.3 断路器失灵保护

根据主接线方式、近后备保护要求,提出断路器失灵保护的配置方案及跳闸要求、方式。

4.2.2.4 线路重合闸

根据线路结构特点、电压等级和电网运行要求,提出线路重合闸配置和方式。

4.2.2.5 T区保护

根据电厂和对侧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线路保护的构成,提出T区保

护的配置方案及跳闸要求、方式。

4.2.2.6 短引线保护

根据电厂和对侧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线路保护的构成,提出短引线保护的配置方案及跳闸要求、方式。

4.2.2.7 工频过电压保护

根据一次系统过电压要求,确定过电压保护的配置方案及跳闸要求、方式。

4.2.2.8 远方跳闸装置

1)综合各保护要求,提出远方跳闸的配置方案。

2)远方跳闸的通道方式。

3)就地判别元件的设置方式。

4.2.2.9 故障录波装置

根据电厂建设规模、对侧变电站扩建规模及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设备布置方式,确定电厂升压站及对侧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的配置,包括线路、母线、断路器的录波,不含机组单独录波装置。

4.2.2.10 故障测距装置

根据线路长度、路径情况确定线路故障测距装置的配置。

4.2.2.11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

1)结合全网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要求和站内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本工程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的配置原则和建设方案。

2)配合电厂子站的建设,网调、省调或地调端主站或分站系统进行相应扩充。

3)提出对侧变电站扩建电厂出线间隔后其子站系统需增加的接口设

备。

4.2.3 保护对通信通道的要求

根据线路保护、双端故障测距、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等的不同需要,分别提出对通信通道的要求,包括通道数量、通信接口方式等。

4.2.4 设备清单及投资估算

1)按照已明确的投资界面或以电厂围墙为界,根据上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列出电厂及对侧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清单。

2)进行设备投资估算,给出电厂和电网的分别投资及相关的分摊费用。投资估算仅是对设备本身价格的估算,不含运输、工程设计、施工等费用。

4.2.5 附图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图。

4.3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4.3.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电厂近区电网的系统一次现状进行描述,并附投产年的全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2)对电厂相关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现状(包括配置方式、装置型式、功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4.3.2 稳定计算及结果分析

4.3.2.1 稳定校核计算

以一次系统的潮流、稳定计算结果为基础,根据安全稳定计算导则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稳定计算和校核,明确本工程是否存在稳定问题,并对稳定问题进行分析。

4.3.2.2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配置方案

根据系统稳定相关要求和安稳控制系统配置原则,提出与本项目相关的安稳控制系统初步配置方案。

4.3.2.3 安全稳定专题研究

根据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结论,提出是否需要开展相关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研究。

4.3.2.4 附图

1)投产年全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2)设计水平年全网典型潮流图。

4.3.3 对电厂相关专业配合要求

1)对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的建议。

2)对通信通道的配合、设备及接口要求。

3)对电厂机组控制的要求。

4.3.4 设备投资估算

1)按照已明确的投资界面或以电厂围墙为界,根据上述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置方案列出电厂及对侧变电站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设备清单。

2)进行设备投资估算,给出电厂和电网的分别投资及相关的分摊费用。投资估算仅是对设备本身价格的估算,不含运输、工程设计、施工等费用。

4.3.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专题

如有需要,结合电厂送出线路输电规划专题,开展附近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专题研究。

4.3.6 附图

1)全网工程投产年地理接线示意图。

2)全网设计水平年典型潮流图(系统一次推荐方案)。

4.4 调度自动化

4.4.1 自动化系统现状

1)简述与项目相关的各级调度端调度EMS系统、A VC控制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广域动态测量系统、电力市场支持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及对侧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若是电厂扩建工程,还应说明厂内自动化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

4.4.2 远动系统

1)确定发电厂远动功能的实现方式、远动系统的设备配置方案和技术要求。

2)明确发电厂远动信息的采集内容。

3)明确发电厂远动信息的采集方式及传输方案。

4)明确脱硫、脱硝方案及采集信息内容。

5)提出对发电厂AGC的技术要求。

4.4.3 自动化发电控制(AGC)

1)提出电网对发电厂的AGC要求。

2)确定发电厂参加电网AGC的运行方式。

3)提出对发电厂AGC的技术要求。

4.4.4 自动电压控制(A VC)

1)提出电网对发电厂的A VC要求。

2)确定发电厂参加电网A VC的运行方式。

3)提出对发电厂A VC的技术要求。

4.4.5 发电计划曲线

确定发电厂接收调度端下发的发电计划曲线的方案及设备配置。

4.4.6 水调自动化子站

根据相关水调自动化建设的要求,提出水电厂水调自动化系统(或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接入调度端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信息采集内容、传输方案。

4.4.7 电能计量系统

1)根据各相关电网公司电能量计量(费)要求,提出关口计量点、考核计量点的设置原则。

2)确定发电厂电能量信息内容。

3)提出电能量信息的采集及传输方案。

4)提出计量设备、电能采集终端及电厂计量系统的配置及技术要求。

4.4.8 功角测量装置

1)提出功角测量装置布点原则、必要性。

2)提出功角测量装置的主要技术要求。

3)提出功角测量装置的通道要求,包括通道数量、接口方式等。

4)提出对侧变电站扩建电厂出线间隔后其功角测量装置是否需要增加接口设备。

5)南网总调、省调调度端的功角测量系统主站进行相应扩充。

6)提出功角测量装置布点原则、必要性。

7)提出功角测量装置的主要技术要求。

8)提出对侧变电站扩建电厂出线间隔后其功角测量装置是否需要增加接口设备。

9)南网总调、省调调度端的功角测量系统主站进行相应扩充。

4.4.9 电力市场支持系统及节能调度系统

根据电网对电力市场及节能调度的技术要求,提出电力市场支持系统及节能调度的方案及设备配置要求。

4.4.10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根据安全防护原则,分析发电厂各应用系统在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传输等各方面的安全隔离要求,提出发电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配置要求。

4.4.11 对电厂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

1)对通信通道的要求。

2)电源的要求。

3)对GPS的要求。

4)对CT的要求。

4.4.12 设备清单及投资估算

1)列出系统侧的工程配合费用。

2)列出电厂侧需配置的设备及投资估算。

3)列出对侧变电站所需配置的设备及投资估算。

4.5 系统通信

4.5.1 现状及存在问题

说明与本工程相关的通信网络(光纤传输网、调度数据网、调度交换网、综合数据网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与本工程相关的已立项或在建通信项目情况等。

4.5.2 需求分析

1)说明电网调度、线路保护、安稳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等业务的通道数量和技术要求。

2)统计业务量需求,提出带宽需求和接口要求。

4.5.3 系统通信方案

4.5.3.1 通信方式的选定

根据通信网现状和通信网规划要求,从传输特点、承载容量、可靠性、

2016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城市道路可研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提纲) 1 概述 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编制依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其它依据性文件。 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主要研究结论。 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概述(道路等级、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程规模范围、设计内容、建设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社会环境效益等)。 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区域概况。 道路现状及评价。 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杆管线等情况。 沿线水文地质等到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工程地质资料。 3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5工程建设必要性 论证分析道路沿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论证道路修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论证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分析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论证修建道路对交通量增长的满足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 论证对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措施。 6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 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方案设计原则。 总体方案总体布置方案。 主要节点方案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道路工程 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道路交叉设计方案。

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 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桥梁与隧道工程。 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 技术标准。 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概况。技术标准。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附属工程。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照明工程。 绿化工程。 其它附属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方案等)。 7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 交通噪声。 振动环境质量。 日照环境质量。 8新技术应用及建议科研项目 9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 10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11 资金筹措 12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13 结论和存在问题 结论意见 根据论证,提出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14 附图 道路区域地理位置图。 道路平面及纵断面图,平面 1:2000~1:5000。垂直 1:50~1:100。 道路规划横断面及拟建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方案图。 主要节点方案图。 桥梁与遂道工程方案图。 排水工程方案图。 附属工程方案图。 15与编制依据有关的文件和附件 附注:

规范对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拟采用 1、相关批复。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总平面图。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 3、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 (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 (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

(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 (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 (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 (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工艺安装 7、建筑结构。(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目录 1 总则 (1) 2 方案设计 (2) 2.1 一般要求 (2) 2.2 设计说明书 (2) 2.3 设计图纸 (6) 3 初步设计 (8) 3.1 一般要求 (8) 3.2 设计总说明 (8) 3.3 总平面 (9) 3.4 建筑 (11) 3.5 结构 (14) 3.6 建筑电气 (17) 3.7 给水排水 (20) 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4) 3.9 热能动力 (26) 3.10 概算 (28) 4 施工图设计 (30) 4.1 一般要求 (30) 4.2 总平面 (30) 4.3 建筑 (32) 4.4 结构 (36) 4.5 建筑电气 (43) 4.6 给水排水 (46) 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浙江省电力公司 2013年3月

第一部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深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10(20)kV及以下配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本标准只对设计的内容深度做出规定,不作为设计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标准。 2总则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重要依据。 设计文件应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工作管理的规定。 编制可研报告应以审定的配电网规划为基础,并充分应用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可研报告应落实通用设计方案的采用情况,落实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原则的贯彻情况,说明新技术应用情况。 3一般规定 编制可研报告时,设计单位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确保资料齐全、文字说明清楚、计算结果和图纸清晰、正确。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与编制同一工程可研报告时,应明确其中一个单位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协调、配合工作归口负责,对参与设计、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将各参与单位的可研、测试等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整理归纳到工程可研总报告中。 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含附图、附件) (2)可研估算书 (3)专题报告(根据需要编制) 3.3.1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述 (2)电力系统 (3)站址的选择 (4)配电站工程设想 (5)基建标准化成果及新技术的应用 (6)投资估算 (7)附图和附件 3.3.2 可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图纸,可作为附图,也可随文布置: (1)电网地理接线图 (2)配电站主接线图 (3)配电站总平布置图 (4)通信链路拓扑图 (5)光缆走向示意图

景观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制图规范及深度

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目录 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目录 (1) 一、总则 (3) 二、方案设计 (3) 二、方案设计 (3) 2.1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3) 2.2 设计说明 (3) 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 2.2.2 场地概述 (4) 2.2.3 总平面设计 (4) 2.3设计图纸 (4) 2.3.1 场地现状图 (4) 2.3.2 总平面图 (5) 2.3.3 功能分区图 (5) 2.3.4 种植设计总平面 (5) 2.3.5主要景点放大平面图 (5) 2.3.6主要景点的立面剖面图或效果图 (5) 2.3.7景观建筑构筑物方案设计。 (5) 2.3.8 景观标识小品设施及灯具设计 (5) 2.3.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5) 三、初步设计 (6) 3.1 一般要求 (6) 3.1.1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6) 3.1.2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程序 (6) 3.2 设计总说明 (6) 3.2.1 园林景观专业 (6) 3.2.2 给水排水专业 (8) 3.2.3 电气专业 (9) 3.3 设计图纸 (9) 3.3.1 园林景观专业 (9) 1、总平面图 (9) 2、总分区索引图 (10)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10) 4、竖向布置图 (10)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10) 6、水系放线图 (10) 7、道路放线图 (11) 8、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11)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1)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1) 11、铺装设计图 (11)

12、种植平面图 (12) 13、水景设计图 (12) 14、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 (12) 3.3.2 给水排水专业 (12) 3.3.3 电气专业 (13) 3.3.4 图纸增减 (13) 四、施工图设计 (13) 4.1一般规定 (13) 4.1.1 施工设计文件需要满足的要求 (13)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13) 4.2 园林景观专业 (13) 4.2.1施工图阶段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13) 4.2.2施工设计文件顺序 (14) 4.2.3图纸目录 (14) 4.2.4施工图设计说明 (14) 4.2.5.园林专业图纸内容 (15) 1、总平面图 (15) 2、总平面分区索引图 (15)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16) 4、总平面竖向布置图 (16)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16) 6、种植设计图 (16) 7、水系放线图 (17) 8、道路放线图 (17) 9、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17)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8)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8) 11、铺装详图 (18) 12、景观节点详图 (18) 13、其它详图 (19) (一)、水景详图 (19) (二)、铺装详图 (19) (三)、景观建筑、小品详图 (19) 4.2.6 图纸增减 (20) 4.3 结构专业 (20) 4.4 给水排水专业 (20) 4.5 电气专业 (21)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 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 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 控制要求相同。 2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概述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公用工程规格。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2)工艺流程叙述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b)正常生产主要操作条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0(2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115004-20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0(20)kV 及以下配电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4-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 – 4 - 20 发布 2011 – 4 - 20 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4)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5) 5 附表及附图 (8) 5.1附表 (8) 5.2附图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XX地市(州)供电局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汇总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表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 XX批次配电网项目实施前后指标对比表 (11)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张祖荣、张雪莹、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罗崇熙、李成、黄少红、柳春芳、梁辉平。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年版完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 110KV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附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110kV 配电网项目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3-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4–20发布2011–4–20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适用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编制的基本要求 (5) 4内容及深度要求 (5) 4.1工程概述 (5) 4.2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4.3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4变电站站址选择 (12) 4.5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5) 4.6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17) 4.7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 4.8海底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20) 4.9环境保护 (22) 4.10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 (22) 4.11抗灾减灾分析 (23) 4.12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23) 4.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4) 4.14结论及建议 (25) 5附件及附图 (25) 5.1附件 (25) 5.2附图 (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隧道专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 (29)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曹华珍、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 本规定由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试行) (送审稿) 编制: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录目 1、总则 1.1 为了规范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加强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满足项目立项审批的要求,提高电网项目投资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变电所新建、扩建工程(含对侧间隔)及线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1.3 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一个主要设计文件,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依据,并为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推行限额设计提供前提条件。变电所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两个部分:工程选所报告和变电所可研报告部分,待工程选所报告审定后再开展变电所可研报告工作。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须以电网规划为基础。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有关的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技术进步,控制工程造价。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电力系统(一、二次)、变电所选所、线路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及工程设想、投资估算等主要内容,并可根

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做相应增减。 1.6 本规定只对220kV输变电项目可研工作的内容和深度作出要求,不作为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标准。 2、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相关图纸。 2.2 对设计方案应有分析比较。 2.3 设计文件齐全,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 2.4 当有外委项目时应说明外委项目内容、费用估算。 3、工程选所报告部分 前言3.1 设计依据3.1.1 1)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2)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3)委托方的设计咨询委托。 3.1.2 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项目概况。 3.2电力系统部分 3.2.1 电力系统概况 论述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系统概况。 3.2.2 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1) 负荷预测 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参照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应水平年的负荷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总平面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中,总平面专业设计,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二、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注明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 三、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 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 称、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 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墙的 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总平面图应画图例。 四、竖向布置图 1、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 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地面坡度用箭头表示。 五、详图: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运动场地、 停车场等。(以上项目如另外委托作环境设计,本设计可不画。) 六、总图制图规定 1、计量单位: (1)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 (2)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的方位角,宜注写到“秒”。 (3)道路的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2、坐标注法: (1)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可向左或右偏移,但不宜超过45°,x为南北方向轴向,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向,y的增量在y轴线上; (2)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 (3)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3、标高注法: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修订)样本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民用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 修订版)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二○○九年十一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 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 或定位尺寸) , 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 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 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 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 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 , 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 或定位尺寸) 、名称( 或编号) 、层数; 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示建筑物外轮廓线。 5) 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 或定位尺寸) , 停车场及停车位, 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 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 说明栏内注写: 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 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 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 , 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 ( 1) 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 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 高层为18m×18m小高层为15m×15m) , 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 范围: 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 场地进深高层围18m, 小高层可15m, 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场地坡度不大于5%。

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word版要点

前言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前期工作深度,加强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承担的220千伏及110(66)千伏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35千伏及以下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 总则 2.1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可研评审意见是开展项目专题评估和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开展后续工程设计的依据。 2.2 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工作成果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2.3 电网技术方案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并贯彻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原则。 3 一般规定 3.1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简称“两型”电网建设)。推广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降低输电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3.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原则上已列入电网规划的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才具备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的条件。

3.3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完格、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4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加同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应明确其中一个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其他各协作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调和归口负责,对接受工程外委项目的各设计和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负责将各外委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试验研究等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性意见经分析和整理后归纳到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中。 3.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分析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益,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 (2)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3)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4)对新建工程站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原则上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 (5)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大跨越工程,跨越点位置应结合路径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节能及经济比较,并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 (6)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7)经济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切合实际,测算的电网电价调整需求合理、可信。 (8)取得规划、国土等必要协议。 3.6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系统论证部分、变电部分、线路部分、技术经济部分以及专题报告。系统部分应包括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节能降耗分析;变电部分应包括变电站工程选站及工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线路部分应包括线路工程选线及一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技术经济部分应包括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必要时以专题报告形式进行研究。各报告说明书应按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图,其他报告也应有必要的附图。应有专门章节说明新技术在本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情况。 3.7 电网技术方案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并在可研报告中说明采用的设计方案,对确实不能采用的应说明原因。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 参照《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GB05 802 1 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的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11)按照重庆市规划局建筑工程审批电子文件图形标准设置图形分层及图形颜色。

[补充说明] 平面图绘制的内容和深度 1 平面图的绘制应充分反映工程的主要特征。平面图应绘制出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高度范围内水平剖切后俯视所见的结构构件,建筑构造的全部内容,并应表示定位轴线、标高、尺寸、剖切线。所剖切到的结构构件—墙、柱,建筑构配件—门窗洞口、通风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应用粗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俯视能见到的建筑设备、固定家具、卫生器具、中庭、天窗、平台、地沟、地坑、楼梯、电梯、阳台、雨篷、踏步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采光井、重要设备、标高变化部位、变形篷等,用细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仰视能见到的挑台、挑檐、天窗等本层平面上部的建筑、结构构件需要表示的部分可以用细虚线表示。 2 每层平面都应标注房间名称,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上下方向、起步方向应以本层为基准),变形缝位置、汽车、自行车停车位、车道的车流方向和坡向。当地下层有人防工程时,应标注人防工程有关的构筑物,功能房间(应同时注明平战结合的用途名称)等名称。 3 二层和三层以上的各层平面,包括设备层,标准层、夹层,视平面变化情况绘制,如外轮廓尺寸和内部布置完全相同的楼层可称为标准层,以一张平面图表示,也可以用一张图表示xx层~xx层的方法;一张平面图表示多层时应标注出各层标高。如绘制屋面平面图应表示所有出屋面的采光通风天窗、天沟、分水线。不同标高的屋面全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内容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 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第4.2节至第4.8节)以及图纸总封面;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 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的专项容;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顶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引后直抵进入施工图田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见第3.10节)。 3 各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什,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4.1.2 总封面标识容。 1 项目名称; 2 设计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设计日期(即设计文件交付日期)。 4. 2 总平面 4.2. 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2.2 图纸目录。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3.3.2,该表也可列在总平面图上),说明地形图、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等设计依据、基础资料: 4.2. 4 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场地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层数; 5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析说施工图设计——代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日新月异,建筑设计市场也因之兴旺起来,国家、集体及私人设计单位竞争激烈。面对这种局面,建筑方案的设计能否出奇制胜,固然成为设计单位取得设计权的重要保证,但施工图的设计能力与质量,同样成为设计单位整体水平的体现。 然而,有些建筑师却只热衷于方案设计,视施工图设计为雕虫小技,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这种片面认识,主要是由于对施工图设计的下述特点缺乏了解所致。 一、施工图设计的严肃性 施工图是设计单位最终的“技术产品”,是进行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及效果,负有相应的技术与法律责任。因此,常说“必须按图施工”。未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经协商或要求后,同意修改的,也应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补充设计文件,如变更通知单、变更图、修改图等,与原施工图一起形成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应归档备查。 即便是在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后,施工图也是对该建筑进行维护、修缮、更新、改建、扩建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一旦发生质量或使用事故,施工图则是判断技术与法律责任的主要根据。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中规定:“……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图设计的承前性 建筑工程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小型和技术简单者,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简化为两个阶段)。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决策到实施逐步深化的过程。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就施工图设计论,它必须以方案与初步设计为依据,忠实于既定的基本构思和设计原则。如有重大修改变化时,应对施工草图进行审定确认或者调整初步设计,甚至重做再审。 值得提醒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图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始前除充分准备内部作业所需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协助业主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详见附录二)。否则往往欲速而不达。难免返工! 由此可见,建筑师只有参与施工图设计,通过本工种和其他工种间反复推敲、协调的量化过程,才能深化、修正、完善最初的建筑构思。也即首先确保施工图设计不变形,才能使建筑竣工后“不走样”! 三、施工图设计的复杂性 就一般民用建筑而言,如果说建筑方案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建筑师构思的水平。那么建筑施工图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处理好建筑工种本身的技术问题,同时更取决于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作。诚然,建筑工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仍然处于“龙头”地位,因为建筑的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空间处理、立面造型、色彩用料、细部构造以及功能、防火、节能

(完整版)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内蒙生活区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盘锦辽河化工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三年十二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1)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高层为18m X l8m小高层为15m X l5m,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范围: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场地进深高层围18m,小高层可15: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场地坡度不大于5%。 (2)说明 1)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下的管沟、暗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荷载。 2)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的难以拆除的固定障碍物,如花池、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