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研究生政治期末题

南京大学研究生政治期末题

《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与实践》

1、简述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个人见闻与思考,谈一谈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他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3个主要特点:

(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但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一增长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

(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告别不顾资源短缺的粗放型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污染性发展,透支人口红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透支性发展,正在逐步转入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常态也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与时俱进抓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主动得力。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

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促进区域发展,要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建设战略。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2.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发展才能自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针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衡量经济发展好坏,最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

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障。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开放促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4.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要把握好基本要求,要紧随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同时要深化改革,大力集聚创新人才;要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等等。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

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6.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走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

2、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简述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和主要举措。

答: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能力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四大考验”的提出,表明我党对面临的挑战的高度自觉和高度清醒。

一、执政能力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正因为执政,无数党员倒在了权利的诱惑下,形成了官僚主义和等级主义等;因为执政,民众要求高,经济利益成为矛盾的焦点;因为执政,陷入事务主义,导致党政不分,难以做到党要管党。我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能够经受得住执政的考验的,但前提是必须直面执政所带来的各种考验,正确应对这些挑战,有效处理执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由于坚持改革开放,我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问题集中爆发、通胀形势严峻等问题和思潮冲击着党的执政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进而促进人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对党依赖减弱。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比较有效的党建办法受到挑战,适应新情况的党建途径仍需艰难探索。

三、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使中国社会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市场经济使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淡化精神追求;市场经济强化成本意识,增强了党建活动的物质约束,党建需要成本、资本的支持;市场交换原则延伸到党内,易致权力市场化。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原则,渗透到党员的心理行为之中,进入党内运行机制,与党性原则发生矛盾,造成党员心理上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具体表现为: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的冲突;商品经济自发滋长的个人主义与党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的冲突,等等。

四、外部环境的考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发展,信息社会所带来的便利,使得发展中国家执政党外部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国家传统的执政体制及方式遭到挑战,执政理念受到外部思想的冲击。作为全球仅有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当然会成为“西化”和分化的目标,加之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稀少、财富趋于集中、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民众必然会以更加挑剔的眼光看待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基于我党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新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

从这“四个全面”可以看出,要有效应对我党建设中面临的新考验,从严治党是一个关键的举措。

全面从严治党对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权力,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党的机体是否健康,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都关系着能不能正确地实施对其他“三个全面”的领导。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党面临着“四大考验”,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

识淡薄,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消除奢侈腐败,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良好的作风环境,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从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梦。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党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新的历史条件下,“四风”等可能导致“亡党亡国”的消极腐败因素,对我们党造成严重危害,构成严重威胁。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久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实现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

一、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投身全面从严治党,对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全面从严管理。

全面从严治党将激活人人参与党建、党建覆盖每位党员的机制,重塑制度以保障每位党员的权利、督促每位党员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态:“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反腐不设上限,“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气象。

二、对党建的各个方面从严治理。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2014 年10 月,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出现各种党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出了问题,要从政治工作的角度进行反思,认真研究怎么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对党建的各个方面、各个方面的细节及其基础、机制进行系统、动态的调节与治理。

三、在政治生态视野中,党外社会力量也可以成为管党治党力量,经济方式、文化方式、其他政治方式都可以作为管党治党的方式。

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多种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影响因素是复杂的、严

峻的、互相影响的。党要管党治党,也要调动党外社会力量帮助管党治党、采用党纪之外的方式帮助管党治党。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领导力量。同时,全面从严治党也必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协调推进。

五、以新认识、新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新理念是我们党对党建规律的新把握、对党建措施的新认识、对党建目标的新定位。我们国家的发展进入到新时期,出现了新常态,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党必须根据党建规律采用新举措缔造新时期的新型执政党。这些新要求体现着党建新认识、新举措。党建生态论是我们党对党建规律的新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新举措、新方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