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

声律启蒙.十灰之一 (2)

声律启蒙.十灰之二 (6)

声律启蒙.十灰之三 (10)

声律启蒙·十灰之一

zēnɡduìsǔn,bìduìkāi

增对损,闭对开

bìcǎo duìcānɡtái

碧草对苍苔

shūqiān duìbǐjià

书签对笔架

liǎnɡyào duìsān tái

两曜对三台

zhōu shào hǔ,sònɡhuán tuí周召虎,宋桓魋

lànɡyuàn duìpénɡlái

阆苑对蓬莱

xūn fēnɡshēnɡdiànɡé

薰风生殿阁hào yuèzhào lóu tái

皓月照楼台

quèmǎhàn wén sībàxiàn 却马汉文思罢献

tūn huánɡtánɡtài jìyízāi 吞蝗唐太冀移灾

zhào yào bāhuānɡ

照耀八荒

hèhèlìtiān qiūrì

赫赫丽天秋日

zhèn jīnɡbǎi lǐ

震惊百里

hōnɡhōnɡchūdìchūn léi 轰轰出地春雷

【解析】

增对损,闭对开。增加对损失,封闭对开放。延伸阅读:九阴真经是抄老子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是不是很眼熟?

对啦,这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教郭靖背的《九阴真经》总纲的第一句。

事实上,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意即: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金庸先生以此为源,再自行发挥,就整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看吧,有文化就是这么可怕!随便掉掉书袋,就能编出一段武林秘籍,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碧草对苍苔

碧草:青草。

[唐]李白《相和歌辞·陌上桑》诗云:“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唐]韩偓《寒食夜》诗云:“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苍苔:深青色苍翠的苔藓。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诗云:“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书签对笔架

都是作为文具的对应,无需过多解释。

两曜(yào)对三台

两曜指日和月。

[南朝]梁元帝《纂要》云:“日、月谓之两曜。”

[宋]陆游《园中观草木有感》诗云:“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

三台相传天上有三台六星。在人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在天为三台,上台司命,中台司爵,下台司禄。另,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的三种台阁也称“三台”。

[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有三台:有灵台以观天文;有时台以观四时施化;有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周召虎,宋桓魋(tuí)

周召虎西周时期,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室,厉王出逃,太子静藏匿于大臣周召虎家中。有人来追捕,周召虎交出自己的儿子代太子静死。朝中暂时无主,召公与周公(周公旦的后裔)出面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一说是由各诸侯推举共国国君“和”代政)。厉王死后,召公拥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

宋桓魋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离开卫国,到了宋国,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研习礼仪时,宋国司马桓魋砍倒此树,欲害孔子。随行弟子劝孔子快离开此地,孔子说:“天生德于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两个对应的典故,一个是舍己为人,保护他人,维护正统的典型;一个是居心叵测、意欲害人的反面形象。

阆苑对蓬莱

阆苑蓬莱都是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阆苑又是唐代宫苑名,在今四川阆中市西。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将衙宇修造得宏大,谓之“隆苑”。唐明皇李隆基时讳“隆”称,改谓“阆苑”。

《红楼梦》诗词【枉凝眉】词云:“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此外,唐高宗时,曾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建的大明宫,后改为“蓬莱宫”。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熏风:柔和的南风或东南风。

这是唐代诗人李昂《夏日联句》中“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诗句的化用。

皓月:明月。

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悲歌行》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诗句的化用。

却马汉文思罢献

汉文帝刚即位,地方官员欲向文帝献千里马。文帝说,我起驾,前有鸾驾,后有从车,我能一人在前边跑吗?“朕不受献也。令四方不要来献。”

吞蝗唐太冀移灾

《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子查看禾苗,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就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你这是在害百姓啊。百姓如果有罪,就把那些罪过全部算在我这天下共主身上吧!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说完就要把蝗虫吞下肚。周围的人惊慌不已,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希望能把百姓的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还怕什么疾病?”说完就把蝗虫吞了。这一年,果然蝗灾消退。

汉文却马,唐太吞蝗这两个典故,讲的都是好皇帝体恤民情,心系万民的事迹。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

晴朗的秋日照耀四面八方。八荒:普天下四面八方。丽天:阳光照耀的天空。

[明]宋濂《水北山房记》云:“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轰隆隆的春雷惊动百里大地。这是描写惊蛰时节,春回大地,雷醒万物的情景。

延伸阅读:惊蛰闻雷醒大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声律启蒙·十灰之二

shāduìshuǐ,huǒduìhuī沙对水,火对灰

yǔxuěduìfēnɡléi

雨雪对风雷

shūyín duìzhuàn pǐ

书淫对传癖

shuǐhǔduìyán wēi

水浒对岩隈

ɡējiùqǔ,niànɡxīn pēi 歌旧曲,酿新醅

wǔɡuǎn duìɡētái

舞馆对歌台

chūn tánɡjīnɡyǔfànɡ

春棠经雨放qiūjúào shuānɡkāi

秋菊傲霜开

zuòjiǔɡùnán wànɡqūniè作酒固难忘曲糵

tiáoɡēnɡbìyào yònɡyán méi 调羹必要用盐梅

yuèmǎn yǔlóu

月满庾楼

jùhúchuánɡér kěwán

据胡床而可玩

huākāi tánɡyuàn

花开唐苑

hōnɡjiéɡǔyǐxīcuī

轰羯鼓以奚催

【解析】

沙对水,火对灰

沙和水的关系,在中国俗语中有:“成家好似针挑土,败业犹如水推沙”之说(亦有“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好似水推沙”之变)。意思是要成家立业或积蓄财富,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像用针去挑土一样,要有足够的时间坚持,一点一点的去辛苦积攒;而要败家或者挥霍财产,就像大水推平沙子一样,却很快很容易。

火和灰的关系里,灰烬是火焰结束后的残留,是从热烈到冰冷的过程。

[唐]李商隐《无题》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雨雪对风雷

雨雪风雷都是自然气象。如:

[唐]戴叔伦《经巴东岭》诗云:“瀑泉飞雪雨,惊兽走风雷。”

诗家语中,常以景语作情语,会以雨雪风雷的天气,呼应心境情怀。如:[唐]李白《北风行》诗云:“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书淫对传癖

书淫:旧时称好学、嗜书成癖的人为“书淫”(这里的“淫”是沉迷过度的意思,与男女性事无关)。

《晋书·皇甫谧传》云:“(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字士安)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五代]刘兼《昼寝》诗:“花落青苔锦数重,书淫不觉避春慵。”

传癖:好读《左传》成癖,比喻勤奋读书,喜欢钻研学问。

西晋杜预,字元凯,曾任征南大将军时灭掉孙吴,成为晋朝一统天下的开国元勋。他是一名儒将,痴迷于注解《左传》。同为晋朝名臣,王济善相马甚爱马,和峤心爱钱更敛钱,杜预说:“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晋武帝问他:“卿有何癖?”杜预说:“臣有‘左传癖’。”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曰:“士安号于书淫,元凯称于传癖。”

水浒对岩隈

水浒:水岸边。出自《诗经·大雅·绵》:“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岩隈:深山曲折处。

[唐]孟翔《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诗云:“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元] 张纬《结庐》诗云:“却恐汉庭须羽翼,鹤书未许老岩隈。”

延伸阅读:名著《水浒》含义高古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元朝人施耐庵,而书名却是出自罗贯中。

作者施耐庵因厌恶尔虞我诈的元朝官场,当了两年差,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以梁山好汉为题材的《江湖豪客传》。书稿完成之后,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很是满意,唯独对书名不是很称心。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于是提出建议,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书名如此一改,较之直白的《江湖豪客传》可以说是意境大开,不但简明上口,而且文辞典雅,含蓄蕴藉,富有象征意义。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既符合水泊梁山的好汉们,聚啸山林、聚义水泊的故事,而且暗合《诗经·大雅·绵》里,描写周族祖先迁至岐山脚下,发展生产,建设乐园,开创周族走向繁荣昌盛故事的典故——“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歌旧曲

声律启蒙20七虞2

七qī 虞yú2 贤xiàn 对duì 圣shèng ,智zhì 对duì愚yú,傅fù 粉fěn 对duì 施shī朱zhū。名míng 缰jiāng 对duì 利lì 锁suǒ, 挈qiè 榼kē 对duì 提tí 壶hú。鸠jiū 哺bǔ 子zǐ , 燕yàn 调diào 雏chú , 石shí 帐zhàng 对duì 郇xún 厨chú。烟yān 轻qīng 笼lóng 岸àn 柳liǔ, 风fēng 急jí 撼hàn 庭tíng 梧wú。鸜qú 眼yǎn 一yī 方fāng 端duān 石shí 砚yàn , 龙lóng 涎xián 三sān 炷zhù 博bó 山shān 垆lú。 曲qǔ 沼zhǎo 鱼yú 多duō,可kě 使shǐ 渔yú 人rén 结jié 网wǎng 。 平píng 田tián 兔tù 少shǎo , 漫màn 劳láo 耕gēng 者zhě 守shǒu 株zhū。 【注释】 缰:所以络马者。 榼:酒樽。 哺子:《尔雅》鸠哺子,朝自上而下,暮自下而上也。 调雏:《竹溪闲话》燕雏将长,其母调之使飞。 石帐:《晋书》石祟尝作锦丝步帐五十里。 郇厨:《世说补》唐韦陟封郇公,性好奢,厨中饮食错杂,人入其中,多饱饫而归。 鸜眼:《矾谱》端溪矾石有鸜鹆眼。 龙涎:《香谱》大食国出龙涎香。 博山:《李白诗》博山炉中沉香火。 结网:《董策》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守株:《韩子》宋耕者见兔走触田中株死,因释耕守株下,冀复得兔。

古诗赏析: 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其二 沈周(明) 新醅拍拍玉光浮,挈榼提壶判醉游。高帽特寻芳树挂,清歌缓共晚云流。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日日乘春知未足,翠微还补菊花秋。

声律启蒙注音版(下)

声律启蒙注音版(下) 一yī 先xiān 晴qíng 对duì 雨yǔ, 地dì 对duì 天tiān , 天地tiāndì 对duì 山川shānchuān 。山川shānchuān 对duì 草木cǎomù, 赤chì 壁bì 对duì 青qīng 田tián 。郏jiá 鄏rǔ 鼎dǐng ,武wǔ 城chéng 弦xián , 木mù 笔bǐ 对duì 苔tái 钱qián ,金jīn 城chéng 三sān 月yuè 柳liǔ, 玉yù 井jǐng 九jiǔ 秋qiū 莲lián 。何hé 处chù 春chūn 朝cháo 风fēng 景jǐng 好hǎo , 谁shuí 家jiā 秋qiū 夜yè 月yuè 华huá 圆yuán ,珠zhū 缀zhuì 花huā 梢shāo ,千qiān 点diǎn 蔷qiáng 薇wēi 香xiāng 露lù。练liàn 横héng 树shù 杪miǎo , 几jǐ 丝sī 杨yáng 柳liǔ 残cán 烟yān 。 前qián 对duì 后hòu ,后hòu 对duì 先xiān ,众zhòng 丑chǒu 对duì 孤gū 妍yán 。莺yīng 簧huáng 对duì 蝶dié 板bǎn , 虎穴hǔxué 对duì 龙lóng 渊yuān 。击jī 石shí 磬qìng ,观guān 韦wéi 编biān , 鼠shǔ 目mù 对duì 茑niǎo 肩jiān ,春chūn 园yuán 花huā 柳liǔ 地dì ,秋qiū 沼zhǎo 芰jì 荷hé 天tiān 。 白bái 羽yǔ 频pín 挥huī 闲xián 客kè 坐zuò, 乌wū 纱shā 半bàn 坠zhuì 醉zuì 翁wēng 眠mián 。野yě 店diàn 几jǐ 家jiā ,羊yáng 角jiǎo 风fēng 摇yáo 沽gū 酒jiǔ 旆pèi ,长cháng 川chuān 一yí 带dài , 鸭yā 头tóu 波bō 泛fàn 卖mài 鱼yú 船chuán 。 离lí 对duì 坎kǎn , 震zhèn 对duì 乾qián , 一日yīrì 对duì 千年qiānnián 。尧yáo 天tiān 对duì 舜shùn 日rì, 蜀shǔ 水shuǐ 对duì 秦qín 川chuān 。 苏sū 武wǔ 节jié ,郑zhèng 虔qián 毡zhān , 润rùn 壑hè 对duì 林lín 泉quán 。挥huī 戈gē 能néng 退tuì 日rì ,持chí 管guǎn 莫mò 窥kuī 天tiān 。寒食hánshí 芳fāng 辰chén 花huā 烂làn 熳màn , 中zhōng 秋qiū 佳jiā节jié 月yuè 婵chán 娟juān 。梦mèng 里lǐ 荣róng 华huá, 飘piāo 忽hū 枕zhěn 中zhōng 之zhī 客kè,壶hú 中zhōng 日rì 月yuè ,安ān 闲xián 市shì 上shàng 之zhī 仙xiān 。

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声律启蒙》课堂教学构建与检测说明 一、教材简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即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在编写方法上,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如:一东,平水韵部表的第一个韵目是“ong\ng”韵,韵目是以第一个韵脚命名的,东是这韵目的第一个字,所以称为“一东”。在平水韵表中一东的韵目共收录了74个韵脚: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声律启蒙》“一东”的韵文选择了这一韵目其中东铜童弓宫穷风红空虹翁通11个韵脚,串联成对词或对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在内容选材上,《声律启蒙》对词、对句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但是对词与对句之间在意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中涉典用故较多,有严格的平仄规律,在理解与运用需要穿插渗透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在对句结构上,采用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

声律启蒙(注释版)

声律启蒙(注释版) 作者:(清)车万育撰,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

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本书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

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准备教案,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每周的诵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等多种游戏活动。诵读方式多样,如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的是速度。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之持久、有效进行。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经典的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进度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 声律启蒙.十灰之一 (2) 声律启蒙.十灰之二 (6) 声律启蒙.十灰之三 (10)

声律启蒙·十灰之一 zēnɡduìsǔn,bìduìkāi 增对损,闭对开 bìcǎo duìcānɡtái 碧草对苍苔 shūqiān duìbǐjià 书签对笔架 liǎnɡyào duìsān tái 两曜对三台 zhōu shào hǔ,sònɡhuán tuí周召虎,宋桓魋 lànɡyuàn duìpénɡlái 阆苑对蓬莱 xūn fēnɡshēnɡdiànɡé 薰风生殿阁hào yuèzhào lóu tái 皓月照楼台 quèmǎhàn wén sībàxiàn 却马汉文思罢献 tūn huánɡtánɡtài jìyízāi 吞蝗唐太冀移灾 zhào yào bāhuānɡ 照耀八荒 hèhèlìtiān qiūrì 赫赫丽天秋日 zhèn jīnɡbǎi lǐ 震惊百里 hōnɡhōnɡchūdìchūn léi 轰轰出地春雷 【解析】 增对损,闭对开。增加对损失,封闭对开放。 延伸阅读:九阴真经是抄老子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是不是很眼熟? 对啦,这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教郭靖背的《九阴真经》总纲的第一句。 事实上,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意即: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金庸先生以此为源,再自行发挥,就整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看吧,有文化就是这么可怕!随便掉掉书袋,就能编出一段武林秘籍,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碧草对苍苔 碧草:青草。 [唐]李白《相和歌辞·陌上桑》诗云:“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唐]韩偓《寒食夜》诗云:“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苍苔:深青色苍翠的苔藓。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诗云:“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书签对笔架 都是作为文具的对应,无需过多解释。 两曜(yào)对三台 两曜指日和月。 [南朝]梁元帝《纂要》云:“日、月谓之两曜。” [宋]陆游《园中观草木有感》诗云:“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 三台相传天上有三台六星。在人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在天为三台,上台司命,中台司爵,下台司禄。另,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的三种台阁也称“三台”。 [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有三台:有灵台以观天文;有时台以观四时施化;有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周召虎,宋桓魋(tuí)

凯叔·声律启蒙019·七虞①

凯叔·声律启蒙019·七虞①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古诗赏析: 野宿 傅察(宋) 溯水秋风扬短棹,穿林落日系孤舟。 心清乍喜离嚣俗,野旷翻疑动旅愁。 归雁高飞云杳杳,幽虫夜语草悠悠。 此间景物君知否,即是潇湘一片秋。 注释: 玉兔:传说月亮中有一只捣药的白兔,所以后来用玉兔代指月亮。 金乌:传说太阳上有三足金乌,所以用金乌代指太阳。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双凫:两只野鸭。凫,野鸭。相传西汉苏武所作的《赠李陵诗》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为感伤离别之意。 横醉眼:形容醉酒之人傲慢不拘礼法的样子。 捻吟须:作诗时为了构思好一个字捻断了好几根胡须,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杨朱:战国时期魏国的思想家,在当时影响很大。此处用“杨朱”与“李白”在字义方面的相对。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秋天霜降时节,鸿雁纷纷越境,从北边飞到南边过冬;有月亮的夜晚能听见许多乌鸦在啼叫。乌啼,鸣叫的乌鸦。唐教坊曲有“乌夜啼”的名目。 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太阳温暖地照射在园林中,非常适合赏花;大雪覆盖在荒外的孤村,(人们)难以买到酒。沽,买。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据《南州异物志》,岭南的大象很爱惜自己的巨齿,脱落后便掘地藏起来,当地人若是想得到象牙,必须制作假象牙将其替换出来,而且不能让大象看见,否则大象不会将脱落的巨齿埋在原来的地方了。 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据《庄子·列御寇》,河边有一老翁,他儿子潜入深渊之中,捞到一颗价值千金的明珠。老翁看见之后说,这颗宝珠藏在深渊中的骊龙下巴之下,你之所以能够拿到它,是碰巧骊龙正在睡觉,否则你可能无法活着回来了。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目录 上卷 (2) 一东1 (2) 二冬1 (3) 三江 (4) 四支 (6) 五微 (8) 六鱼 (9) 七虞 (11) 八齐 (12) 九佳 (14) 十灰 (15) 十一真 (17) 十二文 (18) 十三元 (20) 十四寒 (22) 十五删 (24) 下卷 (26) 一先1 (26) 二萧 (28) 三肴 (29) 四豪 (31) 五歌 (33) 六麻 (34) 七阳 (36) 八庚 (37) 九青 (39) 十、蒸 (40) 十一、尤 (42) 十二、侵 (44) 十三、覃 (46) 十四、盐 (48) 十五、咸 (51)

上卷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叟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诗词声律启蒙

诗词声律启蒙(全文) 一、東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二、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花灼爍,草蒙茸,九夏對三冬。台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雲葉,芍藥對芙蓉。陳後主,漢中宗,繡

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踈慵 三、江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釭。青布幔,碧油幢,寶劍對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興延馬武,桀王失道殺龍逄。秋雨瀟瀟,漫爛黃花都滿徑;春風嫋嫋,扶疏綠竹正盈窗。 旌對旆,蓋對幢,故國對他邦。行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鐘撞。清風生酒舍,白月照書窗。陣上倒戈辛紂戰,道旁系劍子嬰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鷗對對;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銖對兩,只對雙,華嶽對湘江。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塞缸。青瑣闥,碧紗窗,漢社對周邦。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主簿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蘇武牧羊,雪屢餐于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于西江。 四、支 茶對酒,賦對詩,燕子對鶯兒。栽花對種竹,落絮對遊絲。四目頡,一足夔,鴝鵒對鷺鷥。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蘼。幾陣秋風能應候,一犁春雨甚知時。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裏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17、声律启蒙十灰节选2《沙对水——轰羯鼓以奚催》(1课时)

十灰(沙对水——轰羯鼓以奚催)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有韵味地诵读《沙对水——轰羯鼓以奚催》。 2、初步了解十灰韵的特点。 3、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对对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复习: 全班齐背九佳部分。 二、点读《声律启蒙》十灰部分,点读繁体、小篆。 (一)整体感知《声律启蒙》十灰部分 1、点读繁体字十灰部分 2、点读小篆十灰部分 (二)读、吟 全班吟诵十灰第二部分(沙对水——轰羯鼓以奚催)字正腔圆读正确。(会背的学生不用看书)。 1、小组吟《声律启蒙》十灰部分。 2、读一读十灰部分圈出来的繁体字。 (三)学习十灰第二部分 1、全班诵读《声律启蒙》十灰(第2部分)两次简体版, 找一找十灰第2部分押韵的字:苔、台、开、莱、灾、雷,注意诵读时 把韵字拖长. 2、找入声字:雨、曲、菊、作、必、月、羯 3、师领学生诵读一次。(正音)老师提醒:字音上要多注意“苔、台、开、莱、灾、雷”等字。 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4、找对子理解:(1)雨雪对风雷(2)水浒对岩隈(3)舞馆对歌台(4)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5、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6、全班吟诵两遍。(老师纠正学生吟诵不够准确的字音) 7、全班吟诵一次繁体版。 8、小组学习:1)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吟诵两次繁体版。2)小组对歌三个组员吟诵上半句,三个组员吟诵下半句,位置对调再对歌一次.3) 小组齐吟诵一次。 9、全班再次吟诵一次繁体版. 三、老师讲解个别字义,并且适当与学生对背. 浒:江岸。 隈:山或水弯曲之处。 羯鼓:羯族乐器。 四、精读理解,解惑答疑溯根源 1.典故学习:桓魋 桓氏在宋景公时期虽然曾是望族,但后来却纷纷逃出宋国,如鸟兽散。究其原因,在桓魋一人身上。桓魋作为宋国司马,威名显赫。但他却没有珍惜自己的权势和荣誉,后来权势欲急剧膨胀,酿成了大祸。当时,桓氏家族是商裔贵族中一股强大的势力,也是宋景公依靠的力量,桓魋尤受宋景公宠爱。公子地(景公的庶母弟)与桓魋不和,对此不能忍受。公子辰(景公胞弟)和公子地声气相投,两人愤愤不平,却无力改变局面,怕受害于景公和桓魋,便与当时不得势的宋平公和宋元公的后裔们一起离开宋景公,占据萧(今安徽萧县西北)地,曾任宋国右师的乐大心也跟随他们而去。他们在萧地聚集了一部分力量,想讨伐桓魋。这期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宋国。孔子与宋景公原系同宗同族,宋景公知道孔子是天下闻名的圣人,门下有数十名文武兼备的弟子,如果把他们师徒长久地留在宋国做事,便可使宋国不再受大国的欺凌。宋景公准备出城迎接孔子。桓魋却怕孔子师徒来后会取代他们的权势,对宋景公说:“孔丘在鲁,父母之邦,官为大司寇,兼摄相事,位极人臣,然而却要

四年级第一学期《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四年级《声律启蒙》教学计划与教案 (第一学期) 学校: 教师: 日期:

四年级第一学期《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循序渐进,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二)教材内容

《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增加文化底蕴。 四、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识字量不够大,教学时要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20、声律启蒙十一真节选2《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1课时)

十一真(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有韵味地诵读《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 2、初步了解十一真韵的特点。 3、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对对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复习: 全班齐背十灰部分。 二、点读《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点读繁体、小篆。 (一)整体感知《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 1、点读繁体字十一真部分 2、点读小篆十一真部分 (二)读、吟 全班吟诵十一真第二部分(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字正腔圆 读正确。(会背的学生不用看书)。 1、小组吟《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 2、读一读十一真部分圈出来的繁体字。 (三)学习十一真第二部分 1、全班诵读《声律启蒙》十一真(第2部分)两次简体版, 找一找十一真第2部分押韵的字:真、正、椿、春、神,注意诵读时 把韵字拖长. 2、找入声字:白、日、结、玉、雪、日、各。 3、师领学生诵读一次。(正音)老师提醒:字音上要多注意“结、绶、屐、漉、倚、筠”等字。 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4、找对子理解:

(1)金翡翠,玉麒麟(2)、虎爪对龙麟(3)、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4)、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迟风暖, 满园花柳各争春。(5)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6)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5、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6、全班吟诵两遍。(老师纠正学生吟诵不够准确的字音) 7、全班吟诵一次繁体版。 8、小组学习:1)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吟诵两次繁体版。2)小组对歌三 个组员吟诵上半句,三个组员吟诵下半句,位置对调再对歌一次.3) 小组齐吟诵一次。 9、全班再次吟诵一次繁体版. 三、老师讲解个别字义,并且适当与学生对背. 漉酒:过滤酒。 筠:竹外青皮,引申为竹子。 四、精读理解,解惑答疑溯根源 1.典故学习:弹冠相庆 西汉宣帝时,王吉和贡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们很早相识,而且因 为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们两个人,无论 是学识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总是不够顺利,得不到皇帝 的喜爱。贡禹曾担任过很多职务,但多次被罢官。这样的经历,一 次两次还行,可是一旦频繁地出现,他心中就会闷闷不乐,陷入忧 愁之中。王吉虽然没有多次罢官的经历,但一直以来没担任过重要 的官职,郁郁不得志。两人同病相怜,经常在一起聊天,倾泻心中 的块垒。汉宣帝死后,汉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运,被提升为谏 议大夫,官位显要。此时贡禹正赋闲在家,他听说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我与王吉的经历与才学都差不多,既然皇 帝欣赏王吉,也可能会赏识我啊。这样一来,我很有可能会被重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带拼音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带拼音 《声律启蒙》注音版(上)一(yī 东dōng云(yún 对duì 雨yǔ,雪xuě 对duì 风fēng,晚wǎn照zhào 对duì 晴qíng 空kōng。来lái鸿hóng 对duì 去qù 燕yàn,宿su 鸟niǎo 对duì 鸣míng 虫chóng。三(sān 尺chǐ 剑jiàn,六liù 钧jūn 弓gōng,岭lǐng 北běi 对duì 江jiāng东dōng。人rén 间jiān 清qīng暑shǔ 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 广guǎng 寒hán宫gōng。两(liǎng岸(àn 晓xiǎo 烟yān 杨yáng柳liǔ 绿lǜ,一yī 园yuán 春chūn雨yǔ 杏xìng花huā 红hóng。两liǎng鬓bìn 风fēng霜shuāng,途tú 次cì早zǎo 行xing 之zhī 客kè;一yī蓑suō烟yān雨yǔ,溪xī边biān 晚wǎn 钓diào 之zhī 翁wēng。沿(yán 对duì 革gé,异yì 对duì 同tong,白bái 叟sǒu 对duì 黄huáng 童tóng。江jiāng 风fēng 对duì海hǎi雾wù,牧mù 子zǐ 对duì 渔yú翁wēng。颜(yán 巷xiàng 陋lòu,阮ruǎn 途tú 穷qióng,冀jì 北běi 对duì 辽liáo东dōng。池chí 中zhōng 濯zhuó足zú 水shuǐ,门mén 外wài 打dǎ头tóu风fēng。梁(liáng 帝dì 讲jiǎng 经jīng 同tong 泰tài 寺sì,汉hàn 皇huáng 置zhì 酒jiǔ 未央宫wèiyānggōng。尘chén 虑lǜ 萦yíng 心xīn,懒lǎn 抚fǔ 七qī 弦xián 绿lǜ 绮qǐ;霜shuāng华huá 满mǎn 鬓bìn,羞xiū 看kàn 百bǎi 炼liàn 青qīng铜tóng。

(完整版)声律启蒙十四寒(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duō duìshǎo,yì duì nán 多对少,易对难 hǔ jù duì lónɡ pán 虎踞对龙蟠 lónɡzhōu duìfènɡniǎn 龙舟对凤辇 bái hè duìqīnɡ luán 白鹤对青鸾 fēnɡxīxī,lù tuán tuán 风淅淅,露漙漙 xiùɡǔ duìdiāoān 绣毂对雕鞍 yú yóu hé yèzhǎo 鱼游荷叶沼lù lìliǎo huātān 鹭立蓼花滩 yǒu jiǔruǎn diāo xī yònɡjiě 有酒阮貂奚用解 wú yú fénɡ jiá bìxū tán 无鱼冯铗必须弹 dīnɡɡùmènɡsōnɡ 丁固梦松 kē yèhū rán shēnɡ fùshànɡ 柯叶忽然生腹上 wén lánɡ huà zhú 文郎画竹 zhīshāo shūěr zhǎnɡ háo duān 枝梢倏尔长毫端

hán duìshǔ,shī duìgān 寒对暑,湿对干 lǔyǐn duì qí huán 鲁隐对齐桓 hán zhān duìnuǎn xí 寒毡对暖席 yèyǐn duì chén cān 夜饮对晨餐 shūzǐ dài,zhònɡ yóu ɡuān 叔子带,仲由冠 jiárǔ duì hán dān 郏鄏对邯郸 jiā héyōu xià hàn 嘉禾忧夏旱shuāi liǔ nài qiū hán 衰柳耐秋寒 yánɡliǔlǜzhē yuán liànɡ zhái 杨柳绿遮元亮宅 xìnɡhuāhónɡyìnɡzhònɡ ní tán 杏花红映仲尼坛 jiānɡshuǐ liúchánɡ 江水流长 huán rào sìqīnɡ luó dài 环绕似青罗带 hǎi chán lún mǎn 海蟾轮满 chénɡmínɡ rú bái yù pán 澄明如白玉盘 【解析】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 鲁隐:春秋鲁国第十四代君主,隐公姬息姑。孔子所作之《春秋》就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 齐桓:春秋齐国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寒毡对暖席 寒毡:唐代画家郑虔,享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与李白、杜甫为诗酒朋友,却生活清贫。杜甫曾经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

【公共版权】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声律启蒙》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

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4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声律启蒙注音版(上)

第 1 页 共 7 页 九 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diàn 对金钩。 鱼圉yǔ 圉,鸟喈jiē 喈,草履lǚ 对芒鞋。古贤尝笃dǔ 厚,时辈喜诙谐。 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 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yú塞sāi 对兰崖。 桃荠qí 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 天欲飞霜,塞sài 上有鸿行已过;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qì 蚓对墙蜗。 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 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究洛阳埋。 朝cháo 宰锦衣,贵束shù 乌犀之带; 宫人宝髻jì ,宜簪zān 白燕之钗。

第 2 页 共 7 页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yào 对三台。 周召zhào 虎,宋桓huán 魋zhuī,阆láng 苑对蓬莱。薰xūn 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jì 移灾。 照耀八荒,赫hè 赫丽天秋日。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淫对传癖pǐ ,水浒对岩隈wēi 。 歌旧曲, 酿新醅pēi ,舞馆对歌台。春棠táng 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作酒固难忘曲蘖niè ,调羹必要用盐梅。 月满庾yǔ 楼,据胡床而可玩; 花开唐苑,轰羯jié 鼓以奚催 。 休对咎jiù ,福对灾,象箸zhù 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花蓓蕾,草根荄gāi ,剔tī 藓对剜wān 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 高张翠幄wò ,庭前郁郁凉槐huái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