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今年的12月4日,对83岁的陶和谦与81岁的李步云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今年的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群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陶和谦是1954年宪法的起草参与者,著名宪法学家李步云亲历了1982年宪法起草的全过程。

对这两位都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某个意义上,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他们特殊的节日。

在首个宪法日到来之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他们,回忆起草宪法的往事,虽然有很多细节无法在记忆中唤醒,但那些经历却已经镌刻进了历史。1954年宪法颁布距今已经超过60年,1982年宪法颁布也过了30年,它们是新中国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民主和法治进程最直接有力的见证。

毛泽东挂帅的宪法起草小组

1953年12月27日晚,一趟专列驶出北京站,向杭州疾驰而去。车上坐的是由毛泽东亲自挂帅的宪法起草小组。1954年2月中旬,

起草小组拟出了宪法草案的初稿,派专人送到北京。接到初稿后,刘少奇召集中央有关人员讨论,之后将意见发到杭州。杭州方面进行修改后,再将修改稿传回北京。3月28日,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成立,下设编辑组、会议组、记录组、联络组、总务组和资料组。

那时候,还在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的陶和谦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借调到宪法起草委员会的资料组工作。“我们资料组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居多。当时我们就住在中南海,我和许崇德一个房间。”陶和谦说,“后来许崇德全程参与了1982年宪法修改,并参加起草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基本法。他在今年3月份去世了,我们那一批参加的人现在在世的估计也不多了。”

1954年3月29日,5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宪法初稿分组展开讨论,共提出修改意见3900余条。接着是各大行政区、各省区市以及解放军,8000多人讨论后,又提出修改意见5900余条。

当时,宪法起草委员会聘请了法律专家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聘请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从各个角度对宪法草案进行推敲。宪法草案讨论稿要打印成册,新看法出现后,就会用纸条把原有条文贴上,写上新内容。

1.5亿人参与讨论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两天后,《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宪法

草案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一时间,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我当时刚从北京政法学院毕业留校工作,先被北京市借调,在宪法草案讨论会上记录并协助整理对宪法草案的意见。没过多久,我就被借调到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参加宪法起草的文字工作。”陶和谦回忆,“领导我们的是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和政务院资料室主任高祖文。当时按照处级对待,吃小灶。就我自己来说,觉得真是小材大用了,所以工作特别努力。”

当时陶和谦工作的地点是在政务院资料室的平房里,离紫光阁不远。“各省区把意见汇集后,空运到北京。那时候有的地方发生水灾,就用油纸、油布把文件包裹起来。还有很多人把自己对宪法草案的意见邮寄到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陶和谦说。根据资料记载,持续两个多月的讨论,征集到了118万条意见,参加人数达1.5亿人之多,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次宪法讨论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广泛的一次,在世界宪法制定过程中也是罕见的。

“那时候工作量很大,我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整理全国人民的讨论宪法草案情况的意见和简报,每天写300字送毛主席阅读。另一组负责整理全国人民的讨论宪法草案逐字逐句的修改意见,甚至对宪法命名的意见,送中央领导参阅,最后形成了上百万字的多本铅印资料。”这些海量的工作,全靠手抄来不及,“我们就用剪刀加浆糊的办法,把那些意见材料剪下来,贴到资料本上,这样省去了抄错的麻烦,也不用再校对了,提高了不少效率。”陶

和谦至今还对那十几册剪贴本印象深刻。

实际上,1954年宪法的全民征集意见的优良传统,1982年宪法修订时候也继承了。1982年4月2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后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从5月至8月,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全民讨论比较广泛深入,各单位、各地方普遍进行了宣讲和讨论,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

当时全民讨论后,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人民解放军、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共91个单位报来了材料,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了两次材料。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把各方面的修改意见编成《全民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意见汇集》,分送宪法修改委员会各位委员。

有没有“毛泽东宪法”的提议?

有人提议将1954年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但被毛泽东拒绝了。

这究竟是不是史实?陶和谦说,这是真的。他回忆说,当时几乎每个地区送来的意见里,都有提议要将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一方面是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另一方面‘老大哥’苏联的宪法叫‘斯大林宪法’,所以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宪法也应该叫‘毛泽东宪法’。”

不过,因为时间太久远,“已经记不清是哪里最先提出来的了。”陶和谦说,“当时听说是毛主席不同意而未用这个名字,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

据文史资料记载,1954年宪法草案里也写进了颂扬毛泽东的文

字。毛泽东对此坚决予以感谢您的阅读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docx

精品文档 主讲人:韩大元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具体功能。这一讲,则着重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宪法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的宪法作用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 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并规定新中国成立 后的大政方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具有根本法性 质的文件。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制定正式的宪法,1949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它是一部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它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它 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首部宪法诞生 1954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 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宪法》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在中国建立,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的存在,同时规定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 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其他 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这一切都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首次修改 1975年 1 月 17 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我国首部宪法, 通过了 1975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文化大革命”中的许 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 定了大量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缩小了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范围。1975 年宪法的条文数量及文字也被锐减,仅 30 条,共 4300 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摘自《法制宣传手册》) .

简述新中国的四部宪法

简述新中国的四部宪法 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电气信息类班级:1008班姓名:武镖学号:201046830805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五四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但它能够在各方面都保持一分冷静和平和的心态,没有太多陈义过高的规定,而且对于非共产党力量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正是在这部宪法中,首先规定了以计划经济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进,这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但由计划经济带来的经济专制从而引发各方面的专制,这也是当初始料未及的。 1954年宪法颁布以后,1955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这一过程的完成不是靠法制,而是靠行政手段。由于以千千万万的人的财产及各项权利的被损害为代价,1954年的宪法实际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公民的权利并没有被真正地重视和保护。 “文革”期间,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把持下,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部宪法即1975年宪法,这部宪法总共才30条,结构简单,条文疏漏,许多提法都是政治词汇,不是法律术语。同时这部宪法还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减少了公民许多的权利,这部宪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一部极其糟糕的法律,相对“五四宪法”来说,“七五宪法”是一次倒退,也是一部根本无法实施的宪法。 “文革”结束以后,华国锋出任国家主席,全面主持工作。1978年3月5日经五届人大通过1978年宪法,这部宪法去掉了1975年宪法中的“全面专政”的提法,恢复了检察院的建制,但它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虽然与“七五宪法”相比,“七八宪法”有进步,但是这部宪法仍未摆脱“左”的错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考论

史 学 月 刊 2007年 第1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考论 翁有为 (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1954年宪法;毛泽东;刘少奇;斯大林;社会主义改造;宪政实践 [摘 要]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 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中图分类号]K27;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 0214(2007)11 0062 07 On the Background for Drafting the First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ON G You w ei (I nstitute of M od ern China,H enan Univ ersity,K aif eng475001,H enan,China) Keywords:1954Const itution;M ao Zedong;L iu Shaoqi;Sta lin;so cialist refor m;constitutio nal adm inistration Abstract:M ao Zedo ng at first did no t w ant to draw up the const itution.In Octobor1952w hen L iu Shao qi v isited the So v iet U nio n,he w as ent rust ed by M ao Zedong to ask for the opinion o f Stalin o ver the questio n of dr aw ing up the co nsti tutio n,proposing t o use the O utline of the Co ncensus to function as constitutio n.But because Stalin staunchly insisted that China immediately draw up constitutio n,China began the w or k and the first constitution was published in1954. T he dr awing up o f the1954constitutio n w as ver y conscient ious,but due to v arious facto rs,especially t he r apidly changed situation,it w as not put into effect immediately.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制定缘起,有的研究者指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的任务,便提到日程上来。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是制定宪法?%;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自1949年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三年的时间里,共和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工矿企业民主改革以及其他各项社会改革,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镇压反革命分子,肃清了残余土匪,采取各种正确的经济政策,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大大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开始拟订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条件已经具备,决定于1953年召开由人民普选的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上述前者和后者的看法,大致相同,前者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包括制定宪法在内的政治建设的要求的角度解释宪法的制定缘起问题;后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三年间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使国家政权更为巩固、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需要的角度解释宪法制定的缘起问题,两者可概括为#根据国内形势制定宪法说?。这种观点的潜台词只能是:国内形势产生了制定宪法的要求,中共中央或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这一要求制定了宪法。应该说,这种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与历史事实却有一定的偏离。历史事实是,最初,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于1952年10月时,并不想急于制定宪法,而想待将来中国进入或基本上进入社会主义后再制定宪法;只是由于当时听取了斯大林关于中国要制定宪法的意见,中国才 % ?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 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张学仁、陈宁生主编: 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第一部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北京大学教授肖尉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同纲领已不适应历史任务的需要,形势发展迫切要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部更为完备的国家根本大法。 人民在学教授许崇德说:“1954年1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这个起草委员会有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有各个民主党派各方面的人士,代表全国人民来起草宪法。” 肖尉云说:“起草的时候参考了苏联的一些宪法,参考了东欧一些国家的宪法,参考了我国解放前的一些宪法,当时也请了一些法律顾问,象钱端升,是我国的宪法专家,还有语言学家,比如吕叔湘,从语言文字上来修饰宪法,所以宪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在全国公布,中央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 许崇德说:“这个全民讨论,讨论了三个月。全国人民自己的宪法渴望已久,今天有了一个人民的宪法,所以人民的热情高涨得很。1954年是特大洪灾。所

以交通中断了,大水都冲掉了公路、铁路、当时的讨论意见用飞机运送到北京来,那真是感动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前,由普选产生的人大代表,带着神圣的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北京。大会开幕之前,又一次征求了代表们的意见,并对草案做了最后两处修改。20日,与会代表1197人全票通过宪法草案。 周总理说:“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 人民大学教授胡锦光说:“这个宪法首先它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确化,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它产生的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

新中国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

新中国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的背景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06条。 第二部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四个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如把“文革”产物“四大”写进宪法第十三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第三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这部宪法比1975年宪法有了重大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它肯定了“文化大革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新中国宪法往事 今年的12月4日,对83岁的陶和谦与81岁的李步云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今年的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群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陶和谦是1954年宪法的起草参与者,著名宪法学家李步云亲历了1982年宪法起草的全过程。 对这两位都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某个意义上,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他们特殊的节日。 在首个宪法日到来之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他们,回忆起草宪法的往事,虽然有很多细节无法在记忆中唤醒,但那些经历却已经镌刻进了历史。1954年宪法颁布距今已经超过60年,1982年宪法颁布也过了30年,它们是新中国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民主和法治进程最直接有力的见证。 毛泽东挂帅的宪法起草小组 1953年12月27日晚,一趟专列驶出北京站,向杭州疾驰而去。车上坐的是由毛泽东亲自挂帅的宪法起草小组。1954年2月中旬,

起草小组拟出了宪法草案的初稿,派专人送到北京。接到初稿后,刘少奇召集中央有关人员讨论,之后将意见发到杭州。杭州方面进行修改后,再将修改稿传回北京。3月28日,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成立,下设编辑组、会议组、记录组、联络组、总务组和资料组。 那时候,还在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的陶和谦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借调到宪法起草委员会的资料组工作。“我们资料组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居多。当时我们就住在中南海,我和许崇德一个房间。”陶和谦说,“后来许崇德全程参与了1982年宪法修改,并参加起草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基本法。他在今年3月份去世了,我们那一批参加的人现在在世的估计也不多了。” 1954年3月29日,5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宪法初稿分组展开讨论,共提出修改意见3900余条。接着是各大行政区、各省区市以及解放军,8000多人讨论后,又提出修改意见5900余条。 当时,宪法起草委员会聘请了法律专家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聘请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从各个角度对宪法草案进行推敲。宪法草案讨论稿要打印成册,新看法出现后,就会用纸条把原有条文贴上,写上新内容。 1.5亿人参与讨论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两天后,《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宪法

杭州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25445230.html, 杭州: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 作者:郦千明 来源:《检察风云》2011年第09期 2008年,一位浙江省政协委员提出,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杭州应尽快设立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纪念馆,以便更好地保存、纪念和宣传那段光荣的历史,让更多的国人知晓宪法诞生的历程。这一建议作为政协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经媒体报道,获得广大市民的赞同。特别是目前健在的宪法起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无不对此欢欣鼓舞。 毛泽东提议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把杭州定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是已故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的。这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幸运和骄傲的大事。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开始考虑创建新中国的问题,初步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共同纲领》所规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国人民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条件基本具备。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20次会议,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委员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32人。不久,又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由毛泽东挂帅,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为组成人员。 这年12月27日,毛泽东率领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及公安部长罗瑞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等乘专列抵达杭州。当天下午,一行人马不停蹄,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等陪同,从杭州火车站直接驱车来到西湖边的北山路84号大院。这座大院位于林木葱郁的葛岭南麓,大门前不远处便是波光潋滟的西子湖,环境十分幽静。院内30号楼由一栋楼房和一排平房组成,原是国民党将领汤恩伯的公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成为两任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谭启龙的住宅。考虑到这里环境比较好,经请示已调任华东局第三书记的谭震林,浙江省委把宪法起草小组安排在此楼办公。楼上兼作陈伯达等小组成员的宿舍,而毛泽东的住处安排在西湖边的刘庄。 毛泽东察看30号楼房间后,感到十分满意,然后乘车来到刘庄。刘庄又名“水竹居”,是晚清进士刘学询的旧居,一座极富传统特色、小巧玲珑的园林别墅,坐落在西湖西面,背倚丁家山,东临西子湖,与烟柳成行的苏堤隔湖相望。园内绿树掩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景色迷人,有“西湖第一名园”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改造成招待所,接待国内外重要宾客。这次毛泽东来杭州,有关部门安排他住在园内1号楼甲部。他的房间包含书房、卧室、卫生间等,书房有一扇大窗,外面就是西湖,可以望见游人和远处的群山。

新中国宪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新中国宪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历史会记住这个瞬间: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3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1982年宪法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在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上,1982年宪法的制定,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形势的召唤 在1982年宪法制定之前,我国曾先后制定过三部宪法。1954年制定的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1975年制定的宪法,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很多错误的观点。而粉碎“四人帮”后制定的1978年宪法也受到“文化大革命”较大的影响。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和1980年不得不接连对1978年宪法作了两次个别内容的修改。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制定一部新宪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长期从事法制史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在其所著的《中国宪法史》一书中,对1982年宪法出台的背景作了介绍: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次会议提倡实事求是,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开始了改革进程,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形势发展要求制定一部新宪法取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所制定的1978年宪法。 1980年8月30日,党中央向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修改宪法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 顺应时代呼唤,制定新宪法被提上日程。 历时两年出台

新中国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

新中国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的背景 时间:2011-08-19 11:45来源:百度作者:admin 点击: 133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06条。 第二部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四个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如把“文革”产物“四大”写进宪法第十三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第三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这部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 试题题目及答案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试题题目及答案 1.2018年3月11日第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C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 3.我国宪法规定,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C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C A.公民 B.群众 C.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的原则。B A.三权分立制 B.民主集中制 C.多党合作制 D.少数服从多数 6.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______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D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民主选举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______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B A.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D A.居住 B.集中 C.生活 D.聚居 9.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B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我国宪法规定,______,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公有制经济 11.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______所有。A A.国家 B.集体 C.共有 D.个人 12.我国宪法规定,土地的______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A A.使用权 B.所有权 C.承包权 D.流转权 13.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D

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通过

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其所以待到建国5年后方才有宪法,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军事行动尚未结束,土地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当时不具备实行普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所以采取过渡措施,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事实上,共同纲领曾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建国后3年,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制宪的时机巳经成熟。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政协常委会提议:由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建议制宪。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经过讨论,接受了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组成了以毛泽东任主席、由33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1月至3月,毛泽东率领一个由中共中央指定成立的小组,在杭州西湖起草宪法。边起草边组织在京的中央委员讨论。为了搞好讨论,毛泽东还曾亲自开列参考书目。经过一段紧张工作,终于搞出了一个宪法草案初稿,于1954年3月23日向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宪法起草委员会从3月23日到9月12日一共举行了9次全体会议,会议都由毛泽东或者刘少奇主持(其中第8次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历次会议的气氛非常民主,讨论极为深入。 宪法的制定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同时,又特别注重群众智慧的发挥。除宪法起草委员会内部多次认真讨论外,还曾在1954年3月至6月的81天时间内,组织了北京500多位高级干部讨论宪法草案初稿,接着有全国8000多人讨论,提出了5,900多条意见。自6月14日到9月10日,还经历了为时3个月的全民讨论,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提出修改或

新中国宪法五十年(一)

新中国宪法五十年(一)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崭新的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它是一部继承和发展1954年宪法优良传统、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好宪法。回顾总结我国宪法50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宪法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对于在全党全社会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 我国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崭新的社会主义宪法。 首先,它从宪法的角度总结了历史。 一是总结了旧中国的历史。在旧中国,无论是晚清统治、民国时期军阀统治还是蒋介石的反动统治,都根本不要宪法,它们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从本质上是欺凌和压迫广大人民的,所以连资本主义民主的宪法都不要。只是当它们的统治垂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时,才不得不匆匆忙忙制定宪法,以欺骗人民,苟延残喘,但终于为人民所唾弃。如清朝在其行将崩溃时,才于1911年9月公布其最后也是唯一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1914年5月公布的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了总统制,将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集于总统一身,也就是集于他一身。1923年10月公布的曹锟宪法许多内容都抄自袁氏约法,赋予他这个贿选总统以巨大的权力。1946年蒋介石为了挽救其行将崩溃的反动统治,在南京召开伪国大,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将权力集于蒋介石一人身上。这些宪法的结局充分说明,在我国,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能遭到人民的反对。走历史必由之路——社会主义,这就是旧中国历史的总结。 二是总结了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宝贵经验。1954年宪法特别注重对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的总结。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对加强根据地建设、发挥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有重要意义。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对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团结各阶级、各抗日党派进行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确认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这些宪法原则不但巩固了新民主主义政权,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宪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是总结了建国后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1954年宪法不但是建国前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建国后成功实践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的道路。 其次,它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 原则性基本上是两个,即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即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出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过渡不是在全国、在一天早晨一切都实现社会主义,而是要逐步去办,这就是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是1954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二 我国宪法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75年宪法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存在严重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史沿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唯一行使解释宪法的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先后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订。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七章60条。 《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总结了中国人民百余年来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近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了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 《共同纲领》对于团结一切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四章106条。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为“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是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二、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四章30条。因其在1975年颁布,故称为“七五宪法”。因为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 《七五宪法》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和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再肯定的党的基本路线。 《七五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因而,它在指导思想和具体规定上都存在许多缺陷。它大量地删减了宪法必须明确规定的内容。因修改宪法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开展阶级斗争”,使国家的工作着重点不可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它把“文化大革命”合法化,有许多规定都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粗暴破坏。对国家机构的规

第一部宪法

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认真执行“共同纲领”。经过艰苦奋斗,革命和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为制定1954年宪法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我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认真执行“共同纲领”。经过艰苦奋斗,革命和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制定1954年宪法奠定了成熟条件。在1952年12月24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议召开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并开始为宪法草案做准备。会议一致同意。1953年1月13日,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宪法的起草工作。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决定予以公布,交付全民讨论。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提出了一百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起草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所提出的意见,再次修改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认真讨论,9月20日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公布实施。 这部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继续和发展。《共同纲领》中有关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文化教育之策,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已被世纪生活证明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宪法中被肯定下来;同时,根据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需要,规定了过渡时期任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更加具体。1954年宪法是一部非常好的宪法。它总结了我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成就和经验。他的颁布和实施将有助于巩固胜利和促进社会进步。

许崇德:与新中国宪法相伴一生

许崇德:与新中国宪法相伴一生-法律 许崇德:与新中国宪法相伴一生 2014年3月3日晚上11时59分,一代法学大家许崇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随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发布微博称:“许崇德老师今晨走了,终于没有等到他参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60年纪念日。”屈指算来,许崇德去世之日离我国第一部《宪法》60周年纪念日仅相差半年多的时间。 这位26岁就参与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工作、最终统稿我国现行《宪法》、负责《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修订的宪法大家,将生命的痕迹永远留在了我国的宪法史上。 和宪法结下半生缘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的许崇德见证了新中国宪法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整个历程。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和宪法学的缘分早在六七十年前已经注定。 1929年1月,许崇德出生在上海市青浦区。不到1岁时,他的父亲早逝,他的母亲靠教书把他养大。他8岁那年,日军侵华,上海失陷。一个冬夜,母亲带着许崇德逃难,经过淞沪战场时的惨状在他的幼小心灵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学时代,他在一首诗中回忆起那次逃难经历:“霜浓白骨遗尸冷,月黑腥风带血吹。我念中华多壮士,悲歌噱慨舍身时。”那一刻,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始萌芽。 1947年,18岁的许崇德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因为战争原因,当时我讨厌侵犯中国的日本人,想着怎么‘整’他们。看到(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用的武器是法律,于是,我决定要学法。”许崇德曾一字一顿地解释自己学

习法律的初衷。 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律时,许崇德遇到了自己的启蒙恩师——张志让教授。张志让是一位留美归来的法学大家,他所开设的比较宪法课程深深地吸引了许崇德。在上课时,张志让不仅讲宪法的原理,还联系实际批判国民党的民国宪法。张志让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课堂常常座无虚席。 在许崇德所写的一篇文章中,他谈到对宪法的兴趣:“我所以对宪法萌发兴趣,一方面,固然同张先生谆谆善诱、分析深透有关;另一方面,因我生经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政治腐败,斯时为烈,所以,一接触宪法这门学科,初识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大法的重要性,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求知欲。” 新中国成立后,张志让参加了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此时,他昔日的弟子许崇德也毕业了,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1954年,刚从山东参加完全国首期普选试点工作的许崇德被选中进入新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会全部工作都在中南海展开。许崇德主要负责三项工作:收集整理各国宪法、整理编辑宪法名词解释以及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意见、建议。其中,最后一项工作尤为重要,几百万条意见最终形成一本厚厚的《全国讨论意见汇编》。而此时,许崇德的启蒙老师张志让作为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和新中国第一任大法官,正竭尽全力地为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建章立制。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又称“五四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许崇德站在怀仁堂的走廊上见证了宪法通过全过程。“宪法通过时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墙外鞭炮声四起,激动人心。”许崇德说。 “我亦草书根本法”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一)

主讲人:韩大元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具体功能。这一讲,则着重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的宪法作用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并规定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制定正式的宪法,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它是一部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它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它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首部宪法诞生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宪法》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在中国建立,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的存在,同时规定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其他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这一切都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首次修改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我国首部宪法,通过了1975年宪法。 1975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定了大量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缩小了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范围。 1975年宪法的条文数量及文字也被锐减,仅30条,共4300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摘自《法制宣传手册》)

新中国的历次宪法修改

新中国的历次宪法修改 编辑丨子愚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作了全面修改的宪法,称为“七五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特殊时期产生的。这部宪法共4章30条,主旨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取消“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一些“左”倾思想写进宪法。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又一次作重大修改的宪法,称为“七八宪法”。这部宪法共4章60条,尽管对“七五宪法”作了一些重大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总体上表现为仍然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七八宪法”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县级人大代表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将上级人民检察院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关系改为领导关系。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取消了“七八宪法”规定的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宪法,称为“八二宪法”。这部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五个部分,共4章138条。“八二宪法”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借鉴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其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为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八二宪法”陆续进行了修改完善。 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作了多处修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宪法作了相应修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