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古学名词解释

考古学名词解释

考古学名词解释
考古学名词解释

里耶秦简:2002年6月,湖南声湘西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36000余枚简牍,属于秦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含罚没财产)登记和转运,里程书。涉及秦的内吏,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综合考古发掘中其它资料的时代特征,以及简文中的纪年,纪年有廿五年至卅七年和二世元年,二年,这批简牍当是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之间的遗物。以前根据文献,人们一般认为中原政权对湖南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地的有效管理自西汉初年开始,由里耶秦简记载的迁陵,西阳,沅陵,阳陵,益阳,零阳,临沅等可知秦朝就已经对这一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众多的特别是有关县乡等基层政权职官的记载,使我们可以了解秦王朝行政的具体运作。简中一般于职官之后附人名,严格的将每天分为十二刻,每刻再分为十分,记时精确。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以及办理的时刻构成简洁完整的公文,可知秦政权严格而高效的管理制度。里耶秦简的出土和整理为研究秦时的历史地理,历法,以及探讨其兴起,强大进而统一全国的缘由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它也将极大的丰富我们对秦代职能官职,经济制度的认识。一号井出土的其他器物虽具有秦文化因素,但仍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也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总体而言,这些器物呈现出强烈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

史学著作:

1.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启良中国文明史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易白沙帝王春秋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文明发展初期的情况:

1.“王”----早期政治领袖--- 的出现:“王”的来历以及中国早期中指力量的实质是一种强权,其中运用到甲骨文的知识。

2.城的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已经有50多处。早期城址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3.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利集中的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4.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的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说明贫富分化的产生与产品的积累,交换和扩大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的不平等还体现在严重的政治压迫,如“人殉”现象。

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政治形式的历史演进过程:

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中国文明多源与多元的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广阔的文明国家。自司马迁以来的学者,几乎都相信中国文明一元发生论,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形成的。特别是晚清以来,学术界有一种偏见,以为夏商周三代王朝的防卫是相当狭小的,仅限于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误会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文献记录的局限,也由于早期考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关于古代遗存的文物只在黄河中下游的少数省区发现。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迅速发展,这种局面有了彻底的扭转。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知道商周王朝统治区域是很辽阔的,在王畿外有诸侯,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大小方国,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象。而且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各种发展不同,特征相异的文化类型,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西南的三星堆文化,中原达到龙山文化等,犹如满天星斗,播撒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中原文化经常与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融会,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形成有共同文化因素的“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接触,先是冲突,继而交流,融合,最后整和为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复杂的文化。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可概括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中国早期文明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揭示着私有制,阶级的确立,战争的激化,强权的形成,工农业的分工,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对立。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城市为主要舞台,文明成果也以城市为集散地,因此城市的出现被柴尔德称为“城市革命“。作为文明要素之一的城市应具有一定的规模,是统治阶级集中居住和从事活动的地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张光直总结了城市的出现在考古材料中所反映的因素,通常至少有下面几项:

1.夯土城墙,战车,兵器

2.宫殿,宗庙和陵寝

3.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迹

4.手工业作坊

5.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划上的规则性。

梁思永等人1931年在山东龙山镇发现城子崖城址,1934年又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了一段长约70米的夯土墙,由此揭开了中国史前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大都集中在公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间,分属于8个以上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地区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华北地区,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总数约为50座左右,成为这一时期史前聚落发展的高级形态。郑州西山发现目前仅见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小城址。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大溪文化城头山。年代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大体呈圆形,外侧围壕,城内发现矮台基式房址,制陶作坊区,祭坛,祭坑和一批墓葬。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又经修筑,基本相重合而轮廓略有扩大。现存屈家岭文化圆形城垣周长约1000米,城外环绕护城河,城内面积7.6万平方米,中部在较高夯土台基上建造房子,其他地方还有数座屈家岭文化的城址,一般建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有的在以后的时代依然继续沿用。

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出现如此众多,大小不一的城址,除了表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高度的分化,还可以看出以下数端:1.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城市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聚敛中心

2.早期国家正在形成中,大规模的筑城工程,意味着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人财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市成为统治权力中心3.古城又是宗教礼仪中心,城内外的祭坛祠庙和广泛出土的卜骨,表明早期的政教合一,文字符号系统已经诞生。城市的出现,城乡的分离,是国家诞生的标志。

玉器与中国早期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传统中对玉非常钟爱,以玉为礼,寄玉器以人文精神。由玉石制成的各种玉器在古代被赋予无限的灵性与人性,成了一种超自然的物品。玉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古人更是赋予玉以道德的含义。玉器不但用来制作有实用功能的生产工具,而且曾扮演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礼器的角色,在龙山时代至三代作为主要的礼器----宗教活动的道具,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社会观念的载体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这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路程与西方不尽相同之处。从辽西到杭州,全国各地发掘出土了各色各样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主要有玉琮,玉璧,玉龙,玉龟,玉佩,玉串,玉坠…, 在古代文明形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皇五帝的传说

从晋南,豫西等地考古发掘的大型城址墓地来看,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已经进入初级文明阶段,阶级和国家已经产生,生产力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历史传说和文献所记载的”三皇五帝”和夏王朝中心活动区相一致.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考古写发现和五帝传说可以联系起来认识.也就是说,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起,中国已经开始跨入文明的门槛,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

历代王朝的统治危局的五种类型: 内部的政治斗争,如: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争斗,士大夫集团的党争等. 外侵;天灾;民变;统治阶级的极度腐败等

秦始皇

1.统一的因素: 客观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因素(变法比较彻底;富国强兵具备统

一的实力;秦始皇的雄才伟略等)

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含义: 它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制度;地方的郡县制

2)历史地位:积极方面(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作用; 为以后历代加以沿袭和发展,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

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巩固统一的措施: 官僚体制和郡县制;书同文;风俗的统一;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4.焚书坑儒, 挟书律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15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命名。对龙山文化的内涵、性质、分布的认识曾几经变化,现已细分为几个考古学文化,但同时习惯上仍沿用广义的龙山文化这一称谓。

1930~1931年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下层突出地存在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壳黑陶,所以最初称为“黑陶文化”,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不久即被命名为龙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 3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明确了三者的相对年代关系。在30年代,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不仅有黄河中、下游的,还包括了杭州湾地区,当时根据地区差别,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 3个区。又有人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并认为后冈的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驱。

1949年以后,大量的发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谓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不能把它视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现在,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别给予文化名称,以资区别。一般的分法是:①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即最初由龙山镇定名的那种遗存。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2000年。②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约前2900~前2800年。③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约前2600~前2000年。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 3个类型。

④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约前2300~前2000年。⑤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约前2500~前1900年。目前这些文化暂多冠省名加以区别,今后通过深入对比研究,有条件的当以代表性的遗址地名单独定名。至于30年代所称的杭州湾区龙山文化,已经另行命名为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严格地讲,这时已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

经济阶段。由于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因而当出现陶器以前的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前陶文化或原新石器文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地理和时代的因素非常强烈,象旧大陆和新大陆,无论在文化面貌、经济基础和生产手段等方面,都表现了显著的差异,可以分

成不同的地区和群体。旧大陆以生产经济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以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所谓“肥沃的半月

形地带”为代表,前9000~前7000年的前陶文化开始栽培小麦、大麦,饲养狗、绵羊和山羊,但采集渔猎仍占较大的比重,已形成半

稳定性的小规模聚落。使用嵌镶几何形细石器的镰刀、半磨制的石斧、琢制的石容器,但还没有出现陶器。前7000~前6000年的前期

文化,农业、畜牧业已经确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磨制石斧普遍使用,开始制作深钵形的圜底陶器。前6000~前5000年的中期文

化阶段,发明了彩陶和纺织技术,人形陶偶增加,作为家畜的牛也开始出现。前5000~前4500年的后期文化阶段,已形成大规模的聚落,以制作精美的彩陶和营建神庙为其特征,社会分工显著,阶级分化萌芽。不过其他各地的发展规律不尽一致,象中国的前陶文化,目

前尚属缺环。以华北为中心,前6000~前5000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和成片的氏族墓地。

种植粟、黍一类耐旱作物。磨光石器发达,细石器仍有残余。以三足钵为代表的陶器,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纹饰有素面、绳纹、篦纹,

甚至到了晚期还出现个别花纹简单的彩陶。前5000~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畜牧业有了更稳步的发展,农作物依然是粟、

黍两种。其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家畜的数量更多了,出现了羊、牛、马等新的品种,制陶工艺空前发达,不仅使用轮制,还出现胎壁薄达2

毫米的蛋壳陶,社会分工明显,阶级萌芽,处在文明的前夜。至于长江流域及华南的农业活动,与华北显然不同,如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即以种植水稻为主,后来一系列文化都承袭了这个农业传统。因此,不能认为新石器文化及农牧业的起源都源自西亚,在世界范围内

应有不同的中心。不适于农耕畜牧的地区或距先进文化中心较远的边远地带,往往以采集渔猎为主,例如欧亚北方地区的篦纹陶文化以及

日本的绳纹时代等。至于非洲内陆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以栽培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却没有发展成真正的农业经济,而处于停滞的阶段。新大陆在西班牙人到达以前,除了旧石器文化和中南美的个别金属文化以外,都属于新石器文化的时代,象高度发展的马雅文明,仍属于新石器文化的范畴。新大陆的诸文化群,有以玉蜀黍为主要作物的农耕文化和仍处于采集渔猎经济的停滞新石器文化,甚至有的属于已出

现磨制石器,但不见陶器的先陶文化。

殷墟,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又名殷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73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地位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相当于这一阶段的遗址分布较广,河南省北部、西部和南部发现的商代遗址或墓葬,河北省磁县、邢

台的商代遗址,所出陶器均与殷墟接近;藁城台西遗址晚期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早期,所出陶器与铜器有明显的殷墟影响;晋西北一带发

现的商代铜器群,大部分礼器与殷墟早期的同类器比较接近,反映了武丁前后与这一地区的方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见石楼铜器群);山东

省境内的商代遗存,如济南大辛庄遗址、益都苏埠屯商墓等,文化面貌均与殷墟接近;在南方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区的

同时代遗址中,均可不同程度地见到殷墟文化的成分。由此可见,商王朝的领域和其影响所及的范围是相当大的,而殷墟则代表了商代晚

期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50多年的殷墟发掘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大量的遗迹有助于人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丰富的遗物说明了商代后期社会发展的高度水平。

随着殷墟发掘的深入,各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甲骨学、商代青铜器、商代的人殉和人牲、商代的族墓地制度、各种手工工艺水平、商代的社会性质等方面的讨论渐趋深入,有的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学术课题没有解决,如殷墟的城防、与各地文化的联系、一些

重要遗迹的性质等,都有待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才能解决。

台西遗址,商代中晚期遗址

石楼铜器群,商代晚期方国青铜器遗存。分布范围包括山西省的石楼、永和、柳林、保德和陕西省的绥德、清涧等县,而以石楼的发现最多,也最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续有发现。这些青铜器与殷墟所出的基本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其发现对于了解商文

化的分布、商帝国和方国之间的文化关系是很重要的。

大辛庄遗址,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北约 4公里处。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

苏埠屯商墓,商代晚期墓葬群。位于山东益都县苏埠屯村。1956~1966年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发掘出两座大型墓、两座中型墓和一座车马坑. 根据文献资料,商末周初此地乃薄姑氏所居,推测苏埠屯商墓应是薄姑氏的文化遗存。

侯家庄商王陵区,商代后期的王陵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5~6公里的洹水北岸,与小屯宫殿遗址隔河相望。墓地包括侯家庄、前小

营和武官村之间的大片地区,已发现大墓13座,祭祀坑1400余个。这一发现对商代考古与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到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

据《尚书·禹贡》记载,禹所划分的九州主要是地理区划,而不是政治区划。虽然讲了九州的贡赋,但并不是以州为单位的贡纳。在贡纳之后夏王朝要“锡土、姓”,即赐土、赐姓。这表明,向中央贡纳者是居住于各州的氏族部落。可以说,中国古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很久,社会的基础依然是氏族,而不是按地域划分的国民。真正打破氏族的藩篱,而使编户齐民成为普遍的社会组织,已是战国中期社会巨大变革之后的事情。

商代甲骨,主要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和兽骨。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称甲骨学。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或写)在其上,此即商代甲骨文,但出土甲骨更多是不刻文字者. 商代甲骨的发现和研究对商代考古、历史及古文字学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甲骨经占卜契刻之后,有的便有意识地存储起来,如1936年发掘的127

号坑内共存放17000片甲骨;有的则散落,如出土于殷墟宫殿基址之上的零星甲骨即是;有的则被废弃,如一些习刻文字,如干支表、仿刻等。对商代甲骨进行分期断代,是将甲骨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必要条件。目前主要行用的是董作宾1933年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所提出的五期说: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五期的划分,主要根据十项断代标准:1.世系;2.称谓;3.贞人;4.坑位;5.方国;6.人物;7.事类;8.文法;9.字形; 10.书体。十项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世系、称谓、贞人三项. 每一时期的甲骨文都有其独特的书体风格:第一期雄伟;第二期严整;第三期散乱、颓废;第四期峻峭粗放;第五期谨饬。此外,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中,字形也有变化,如较为常见的干支字,变化更为明显. 胡厚宣在董氏“五期说”的基础上,将董氏的三期和四期合并而提出了“四期说. 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一书中,根据董氏的十项断代标准,提出了“九期”的划分法. 甲骨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商代社会各个领域,15万片甲骨文是中国目前最早的文献记录。《甲骨文合集》将甲骨文内容分为4大类、21项。即:(一)阶级和国家1.奴隶和平民;2.奴隶主和贵族;3.官吏;4.军队、刑罚、监狱;5.战争;6.方域;7.贡纳。(二)社会生产8.农业;9.渔猎、畜牧;10.手工业;11.商业、交通。(三)思想文化12.天文历法;13.气象;14.建筑;15.疾病;16.生育;17.鬼神崇拜;18.祭祀;19.吉凶梦幻;20.卜法;21. 文字。尽管甲骨文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它毕竟是商王室占卜的遗物,所记内容主要是商王和大贵族的活动,在反映整个商代社会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科学价值甲骨文在文字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目前最早有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其构成

主要有象形、假借、形声三种。

甲骨文还为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珍贵资料。商代的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当时已经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商代的畜牧业在社会生产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而以养马业发展较快。商代的医学已达到较高水平,有关疾病的记载,表明当时的医学分类已基本具备今天的内、外、耳鼻喉、牙、泌尿、妇产、小儿、传染各科,而有关龋齿的记载,则是最早的这类记载之一。商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武丁时因年终置闰而有“十三月”。祖庚、祖甲时有了“年中置闰”。商代以干支记日,并将一天划分为不同的时间阶段,创制了记时的“时称”。商人对气象的观测也很注意,关于风、云、雨、雪、雹、雷、虹的记载,证明商代气候较今日为暖,为古气象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有关日食、月食和星象的记载,对研究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定朔也很有价值。

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对商代考古也很有意义。殷墟文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在参照甲骨分期研究的成果之后,得出了较为确切的序列。与此同时,不少遗迹、遗物的性质和年代的考证,如妇好墓的年代及妇好在历史上的活动、殷王陵祭祀场的推定、人殉与人祭、族墓地的研究及社祀遗址的考订等,都是结合甲骨文材料进行的。

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商代甲骨文发现以来,其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今后深入。

妇好墓,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 100米处。1976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工作由郑振香主持。1980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殷虚妇好墓》。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是武丁“诸妇”之一,因此,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墓葬。墓中所出精美的随葬品是武丁时期的断代标准器物,反映了武丁一代在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对于研究武丁时期的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墓圹作长方形竖穴. 墓室上部有一与墓口大小相似的夯土房基,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葬具为木椁和木棺,墓内殉人16个, 殉狗6只. 墓主遗骸已朽。墓内共出铜器、玉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此外,还有贝6800余枚和海螺两枚,分别放在棺椁内和填土中。铜器共460余件,其中礼器210件,其次为武器、杂器、工具、乐器。礼器中有不少是前所未见或少见的重器,其中铭“妇好”或“好”的109件,占礼器总数一半以上。墓中还出有铜镜4面,证明,最迟在武丁时代中国已使用铜镜. 关于墓主人和墓葬年代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墓主人妇好是第一期甲骨卜辞中所称的“妇好”,即武丁的配偶,庙号称“辛”,乙、辛周祭祀谱中称为“妣辛”,死于武丁晚期,墓葬年代应属殷墟第二期;另有人认为墓主人妇好是三、四期甲骨卜辞中的“妇好”,即康丁的配偶“妣辛”。年代属于殷墟文化第三期,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之时。

铜镜: 青铜制成用以照容的生活用具。中国甘肃省和青海省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约为前2000年。在中国,从青铜时代初期出现铜镜,历经商周、秦汉,以迄明清,长期流行,直到近代大量使用玻璃镜以后,才被取代。据分析,从战国到隋唐,一般铜镜平均含铜约70%,锡约24%,铅约5%。与其他青铜器相比,锡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使镜面光亮,宜于映照。中国的铜镜多为圆形,镜背中央设钮,以穿绦带,没有柄,到了唐宋,才出现有柄的铜镜。中国古代铜镜还广泛流传到周围地区。在西亚、中亚、西伯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等地,都有中国铜镜的发现。特别是日本,自弥生时代以降,大量从中国输入铜镜,视为宝物或神器,并在本地仿制。

在考古学上,铜镜的研究有相当广泛和重要的意义。各个时代的铜镜都有明显的特征,有的还有纪年铭,因此在年代学上有特殊的作用。对铜镜的形制、花纹和铭文等的研究,可以了解各时代的铸造技术、工艺美术、工官制度、商业关系、思想意识,以及对国外的交往等。因此,“镜鉴学”在考古学上成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早在北宋,《宣和博古图》中就著录了许多传世的古镜。到了清代,《西清古鉴》、《宁寿鉴古》、《金索》等金石学书籍又有著录。20世纪以来,专为著录古镜的图录和书籍不断增多,其中以《岩窟藏镜》收集最广,品类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类铜镜大量发现,出土地点明确,在墓葬中的位置及与其他遗物的共存关系清楚,年代可靠。这使得中国古代铜镜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齐家文化的铜镜,已发现2枚。商代铜镜在河南省安阳西北岗和小屯出土有5枚,西周铜镜至今共发现2枚, 从齐家文化经商代到西周,中国铜镜始终处在原始状态,形体小,制作粗陋,缺乏规格,铸造量也少,但其存在是可以确认的。进入东周,铜镜的铸造量有所增加。但主要仍是小型的素镜,制作粗简。个别镜虽有花纹,但纹样稚拙。镜钮较大,呈桥形,与商代的有相似处。当时的铜镜仍然没有脱离原始状态。春秋战国之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铜镜铸造业迅速发达起来,质量也有显著提高。镜的形制和花纹已经规格化。战国中期以后,镜的形体增大,一般直径为十余厘米。由于铸造量大增,多采取铸造“同范镜”的办法,开后世“同范镜”铸造的先例. 从考古调查发掘看,战国中晚期,与北方的六国相比,楚国的铜镜铸造业显得特别发达。西汉前期的铜镜,花纹虽略有变化,但总的说,仍属“战国式镜”的范畴,不同的是,有些铜镜开始有了铭文。当时最流行的是“蟠螭纹镜”。有些蟠螭纹镜,在花纹中出现了所谓“规矩形”纹样。

西汉中叶的汉武帝时期,铜镜的形制和花纹出现了显著的变化:①镜缘一般都为平缘,断面不再呈弧形内凹;②三弦纹的桥形小钮消失,在一度流行伏兽钮、蛙钮和连峰状钮之后,普遍流行半球状钮;③战国式镜上常见的“地纹”消失;④花纹严格对称于镜的圆面的中心,有的可均称地划分为4区;⑤铭文增多,有的镜实际上是以文字作为主要的装饰。这些变化,使西汉中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从西汉中期到后期,主要的铜镜种类先后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四螭镜”、“重圈纹镜”、“日光镜”、“昭明镜”等,后两者是因铭文而定名的。铭文如“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等,多为三字句、四字句或六字句。当时,随着汉武帝以来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更趋统一,这使得铜镜的形制和花纹也在全国范围内一致化,几乎不存在地方性的差异。王莽时期,一种新的“方格规矩镜”大量流行。其花纹除镜钮外围的方格形和四周的所谓“规矩纹”外,有时还有青龙、白虎等“四神”的图像和子、丑、寅、卯等“十二时”的文字。这是阴阳五行思想在铜镜上的反映。从这时起,有的铜镜铭文中有了纪年。东汉前期最常见的铜镜是方格规矩镜和连弧纹镜,后者起源于西汉后期的日光镜和昭明镜,经过演变,延续到东汉中期和后期。东汉中后期又开始流行“兽首镜”、“夔凤镜”、“盘龙镜”、“双头龙凤纹镜”,都以图案化的动物为图纹。在长江流域,从东汉中期开始,还出现神兽镜和画像镜。使南方铜镜与北方铜镜开始产生了一定的差别。在镜的形制方面,东汉中后期,半球状的镜钮有加大的趋向,有的呈扁平的圆形。镜缘除平缘以外,还出现了断面呈三角形的所谓“三角缘”和“斜缘”。镜上的花纹,除对称于镜的圆面中心的所谓“心对称”式的以外,开始出现了对称于镜的圆面直径的所谓“轴对称”式的花纹。东汉铜镜的铭文,有长短两类。从铭文可知,洛阳、丹阳、广汉、会稽、吴郡等地是当时铜镜的铸造中心。魏晋南北朝的铜镜这个时期的铜镜仍属汉式镜的范畴。由于南北分裂,社会经济状态不平衡,铜镜的形制和花纹不仅随着年代推移而变化,而且还有明显的地域上的差异。隋唐盛世,铜镜铸造业又兴盛起来。其形制、花纹和铭文等都与汉式镜大不相同,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可称为“隋唐式镜”。隋和唐代前期的镜仍多为圆形。到了唐代中期以后,除圆形的外,多有方形、葵花形、菱花形、荷花形等,偶尔也有钟形、盾形和其他变形镜,开始出现有柄铜镜。这是中国铜镜在形状方面的一次大变化。镜钮以圆形的为多,但也有采用兽形钮、龟形钮和花形钮的。镜上的花纹,隋和初唐时,仍稍有类似汉式镜之处。从盛唐以降,则大量采用瑞兽、凤凰、鸳鸯、花鸟、蜻蜓、蝴蝶、葡萄、团花、宝相花及人物故事等新纹样。其题材和风格,除反映当时新的工艺美术外,有的还吸取了中亚和西亚的因素。有些铜镜的花纹构成一幅图画,不讲求对称于镜的中心和左右对称,却有上下之别。精致的唐镜还使用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工艺。隋唐铜镜的铭文,以四言句为最多,五言句次之,都属骈体诗文式。其内容如“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愿照胆,特是自明心”等,以镜的本身为主题。铭文的字体都是正体楷书,与汉式铜镜多用篆体和各种简化字相比,也判然不同。并且一般不用纪年,亦不记工匠的姓名。宋代因避讳,称铜镜为“铜鉴”或“照子”。北宋的铜镜,工艺不如唐代,但在形制和纹饰方面仍有唐镜遗风。南宋的铜镜主要为湖州和饶州的“铸鉴局”所造,可称“湖州镜”和“饶州镜”。在形制方面最突出的变化是有柄镜大增。镜上没有花纹,只是铸出长方形的印章,标明铸镜者的名号,如“湖州石家二叔”、“饶州许家”等。元代和明代的铜镜,铸造都较粗糙。形状多为圆形,花纹有云龙纹、双龙纹和双鱼纹等。许多铜镜铸出纪年铭文,而无花纹。唐宋以降,特别是明代,制造仿古镜的风气很盛,主要是仿造各种汉式镜。明代还多用汉镜实物翻模复制。

金石学,Studies of Bronzes and Stones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近似于欧洲的铭刻学。它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希图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最早使用“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王昶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命名。宋代以来的金石学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有的著作还曾记录一些器物的图像,判明它们的名称和用途。但不足之处是,未曾进行形制、花纹的深入分析,也没有进行断代研究,因而未能发展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以后,仍有一些学者对非科学发掘所得的铭刻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但这种研究已逐渐演化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因而金石学作为独立的学问已不复存在。据记载,对宋代金石学有开创之功的是宋仁宗时的刘敞。现存年代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成书于元祐七年(1092)的吕大临所撰《考古图》。该书及约30年后成书的《宣和博古图》,充分反映了宋代古器物研究所达到的水平。两书不仅比较准确地摹录所收器物的图像、铭文,记录它们的尺寸、容量和重量,进行一定的考证,而且尽可能注明器物的收藏地和出土地

石鼓文,stone-drum inscriptions

考古图》,宋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而又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吕大临撰。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并作一定的考证,其收藏处和出土地可考的也加以说明。全书共分十卷(外加释文一卷)。总共目列224器,实收234器。吕撰《考古图》著录的器物,出土地可考者计90余器,出自陕西各地的占半数以上。在编排上注意到共存关系, 又能注意根据器物的形制、文字和出土地推断年代,都是难能可贵的。所定器名和所作考证,虽不无可商之处,但有开创之功,且亦不乏正确之说。《考古图》传世较重要的版本有三

《金石录》,宋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碑刻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赵明诚撰。明诚与妻李清照平生酷爱金石书画,曾尽力收集资料,

共同校订整理。此书实为二人合著,体例仿欧阳修《集古录》。书成于徽宗宣和末年。全书共三十卷。前十卷为铜器铭文和石刻之目录20条。第1到17条为铜器铭文,第18到20条,是先秦至北宋的1900余种石刻的目录,较《集古录》的500余种多好几倍。碑刻目录下多注明碑文的撰写和书写人,以及立石的年月。后二十卷是就部分古器物、碑刻所撰写的题跋502条,汇集了作者多年研究的看法和心得。《金石录》在南宋时已刻版行世,有龙舒郡斋和赵不谫两种刊本,但到明代时已罕见。龙舒郡斋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简牍,中国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纸被普遍使用后,简牍才逐渐废弃。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时代最晚的简是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吐鲁番晋墓出土的晋简。古代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很珍贵的书法墨迹。对它们的发现和研究,是近代学术界的重要成果之一。

简牍的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简牍发现:一次是西汉时在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古文经书,另一次是西晋太康二年(281)汲冢竹书的发现,它们对中国经学和古代史的研究都起了很大作用。从1901年起在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甘肃、内蒙古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汉晋简牍,尤其以1930年发现1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1972~1981年间,又先后在居延、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2万余枚汉代简牍,为研究汉代西北屯戍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各地战国秦汉墓葬中也出土了很多简牍。有些是随葬的“遣册”,如湖南长沙、湖北江陵和河南信阳楚墓中,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都曾出土过。曾侯乙墓出土的记丧仪车马兵甲的简,也应属于“遣册”一类。秦代简牍比较重要的发现有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编年记》、《语书》和多种秦律的竹简(见云梦秦简),以及四川青川秦墓出土的“田律”木牍。在甘肃武威和甘谷的东汉墓中曾出土过赐王杖和优复宗室的诏令简,赐王杖简是较完整的册书。在有些汉墓中还出土了各种书籍,如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论语》、《儒家者言》,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的《诗经》、《苍颉篇》,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见银雀山汉简),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仪礼》和医药书,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墓出土的兵书,都有很高的价值。银雀山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份完整的元光元年(前134)的历谱,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历谱。简册的复原在简牍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工作。在考古发掘中应认真分辨简的出土状态及次序,然后结合简册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进行复原,将零碎片断的单简上的文辞,恢复成较完整的簿册式的文件或书籍,使之成为更有价值的史料。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系曾国之君墓。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中,以规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象征,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重大发现。本书让你一睹当年发掘全景,了解考古学者的喜与忧。

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

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另外还有一些竹简,共计一万五千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候乙编钟.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秀结晶,它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青铜器,具有量多、型大、体重、工精等特点,其采用的复合范铸、分铸、铸接、焊接、失蜡法等工艺,反映出随国金属铸造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铸造史上的创举。曾候乙墓首次出土了16股粗弦线、丝麻交织物、单层锦织物和锁绣,反映了随国纺织技术的高超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突破。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文物,造型优美,纹饰瑰丽,无论铜塑、雕刻还是绘画都造型生动,令人叫绝,其高超的美术水平,成为我国美术史上的奇葩。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衣箱盖上,两端分别画有苍龙、白虎图

和二十八宿天文图,是迄今所见我国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的记载,成为我国天文史上的界碑。

居延汉简,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初)至东汉中叶(公元2世纪初)。烽燧为汉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居延汉简是继敦煌汉简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边塞屯戍文书。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敦煌汉简,为汉代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第一次发现于1930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采集。出简较多的有10个地点. 总计约发现 1万枚左右,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第二次发现在1972~1976年,由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采集,总数已近2万枚。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内容绝大部分是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等。最早的纪年简是西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的。由于各遗址的性质不同,所出土的屯戍档案简册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亭隧遗址中出土的档册数量不多,而且仅限于与本亭隧有关的档册。候官或都尉治所的档册,数量多,内容丰富,包括了整个辖区中各亭隧的有关档案。这些档案可分两类,一类是各种登记和统计簿籍,另一类是各种公文文书。这些簿籍都各有书写格式,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各种公文文书中有诏书、檄书、牒书、律令、品约,以及劾状、爰书等。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根据简册的形制和内容,可以恢复档册的类别和原状。

郭宝钧: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1928年在安阳殷墟进行的第一次发掘,后即在该所任研究员。新中国后,任中国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又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特约研究员。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毕生从事商周时代的考古研究。他参加和主持的重要发掘,除安阳殷墟的小屯外,先后有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河南浚县辛村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战国墓葬、安阳武官村大墓,辉县固围村大墓。郑州二里冈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汉河南县城遗址等项。他还较早地注意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历史文献,深入考察两周时期的埋葬制度、特别是礼器制度的发展变化,并首先提出“列鼎”问题;又对商周铜器群、青铜武器、车制和玉器的综合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著作有《山彪镇与琉璃阁》、《浚县辛村》、《中国青铜器时代》)、《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等专著,以及《戈戟余论》、《古玉新铨》、《殷周的青铜武器》等多篇论文。

山东龙山文化,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又名典型龙山文化。50年代后半期由统称的龙山文化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2000年。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独特的成就。目前经过发掘的主要遗址,有山东章丘县城子崖、潍坊姚官庄、潍县鲁家口、胶县三里河、日照两城镇和东海峪、诸城呈子、泗水尹家城和江苏徐州高皇庙等。文化特征与分期山东龙山文化以黑色陶器群为显著特征。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壁薄而均匀,造型规整。器表多素面磨光,常见纹饰有划纹、弦纹、竹节纹、镂孔,并盛行盲鼻、乳钉等附饰,篮纹少见。袋足器、三足器、圈足器比较发达,但未见斝、鬲,典型的器物有鬶、盉、甗、罐形鼎、盆形鼎、三足盘、高圈足豆、折腹盆、罐形杯、筒形杯、蛋壳高柄杯、折肩罍、大口深腹瓮等。特别是高颈陶鬶和鬼脸式足的鼎,特征鲜明,并给相邻地区以强烈影响。在鲁中南丘陵与鲁西平原接壤的狭长地带,文化面貌稍有不同。许多遗址中有墓群,应是氏族公共墓地。已发掘的墓葬约有 300多座。同一墓地上的墓葬方向一致,但各墓地之间则不尽相同,在三里河、呈子等地发现有木椁痕迹,东海峪则有石椁,均为单人葬,流行仰身直肢葬式,个别为屈肢和俯身二次葬。儿童与成人葬法相同。半数以上的墓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一般也数量不多。少数墓随葬品十分丰富,在尹家城遗址发掘出一座山东龙山文化迄今规模最大的墓,有棺有椁,随葬有精致的成组陶器,还随葬了20余块狗的下颌骨,以及估计为礼器残件的遗物,如鳄鱼鳞板及陶质小部件。墓主人为二次葬,墓室内还有 3个人头及少量的肢骨、脊椎骨等。在部分墓葬中,死者手持獐牙或随葬猪、狗的下颌骨,三里

河墓葬人骨中发现有少数枕骨人工变形和拔除门齿的现象,都是从大汶口文化继承来的习俗。在三里河墓地上还发现两处可能与葬仪有关的遗迹。呈子墓地也发现有用陶片铺底的圆坑遗迹。山东龙山文化在其分布区内文化面貌相当一致,各地都出土有精致的蛋壳高柄杯及其他薄胎磨光黑陶器,造型及制法十分接近,反映出社会经济的活跃和产品交换的发达。制陶业、制玉业的成就,以及冶铜术的出现,可能已超出了通常原始经济所能达到的水平。尹家城大墓与一般墓葬之间所表现的贫富的悬殊与贵贱的对立,城子崖那种防御型围墙设施,也都可能说明山东龙山文化已进入阶级社会。但上述论点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目前一般学者仍把山东龙山文化视为原始社会晚期的遗存。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有大体相同的分布范围,在三里河、东海峪等处存在前者叠压后者的地层证据,从两者的器类、器形以及一些文化习俗、葬俗上,都可看到连续发展的脉络。两者是山东、苏北地区前后相续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史前文化遗存。山东龙山文化的后续是岳石文化:1960年于山东省平度县东岳石村遗址发现的,曾被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存,70年代经研究提出可定为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与山东龙山文化大体相同。泗水尹家城、长岛砣矶大口的地层关系表明,它晚于山东龙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岗上层文化。年代为前1900~前1600年间。以泥质黑皮灰胎陶为显著特色,胎厚,多素面磨光,盛行装饰凸棱,并有彩绘。砂质陶多饰附加泥条,其上再施以划纹或圆圈纹等。典型器物有尊形器、簋、三足皿、三足罐、敞口深腹盆、高裆大袋足甗、舟形器、瓮、蘑菇钮器盖等。已进入青铜时代,在牟平照格庄遗址出土了青铜锥,在泗水尹家城遗址发现了青铜镞。岳石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在文化因素上尚不能紧相衔接,有待于新资料的充实和进一步研究。山东龙山文化与西邻的河南龙山文化有密切的交往。河南地区发现的陶鬶、磨光黑陶折腹盆、罐形杯、鬼脸足鼎等,都显示了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而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如方格纹、绳纹等装饰纹样,也为相邻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所吸收。山东龙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关系也很密切,如都以外表光亮的黑陶为主要陶系,陶鬶、贯耳壶、带流杯、罐等的造型都很接近。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又通过研究村落

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

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

社会性质的探讨关于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大多数的意见是,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也有少

数人认为整个仰韶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论证仰韶文化为母系氏族社会,主要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聚落布局和埋葬习俗等。仰韶文化经济生活的基础,是原始的锄耕农业,采集、渔猎和家畜饲养是其必要的补充,生产水平比较低下。农耕主要由妇女承担,她们还从事采集、制陶,并抚养子女,料理氏族内集体生活的各种事务。担负着社会生活的主要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妇女具有崇高的地位,世系以母系计算,人们生活在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氏族集体中,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

聚落布局反映了当时的这种社会关系。仰韶文化聚落以向心布局为典型形态。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居住区为聚落的核心,住宅呈向心圆形整齐地排列。姜寨聚落有5个居住群落,每个居住群落在聚落内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元,可能是一个氏族。如此,则姜寨聚落应是包括5个氏族的一个部落实体。这种向心布局,意味着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是牢固的,这也是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相一致的。

埋葬制度也部分地反映出氏族社会的概况。氏族成员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葬坑的排列组合与聚落布局一样,表现出每个氏族成员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受氏族社会组织的约束。葬制中的二次多人合葬、女性厚葬、母子合葬等,都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母性权威在社会上受到尊敬的情况。同性合葬,可能说明当时有性别组织的存在。大小坑相套的葬制,可以解释为同一部落或同一氏族中,不同氏族或母系大家庭的关系。同一墓地内有分片的墓区,如元君庙墓地那样,可能是包括两个氏族墓地的部落墓地。儿童瓮棺不入公共墓地,表明成丁礼习俗和年龄组织的存在,还可能显示了母系氏族社会中母子间的亲密关系。

主张仰韶文化为父系氏族社会者,认为当时已有发达的锄耕农业,处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又提出墓葬中随葬品之有无和多寡,与私有制萌芽有关,这是父系氏族产生的标志。还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轮制陶器的产生和多间房子的出现,作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征兆。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后者包括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见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对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较清楚,经过大地湾期、白家期和北首岭期3个发展阶段,一直可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衔接起来。从器物对比来看,“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特点,器类中的钵、碗、盂、罐、盘,与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随时间的推移其特点越加相同。所饰刻划纹、绳纹和线纹,以及简单的彩纹,如宽带纹和在盆、钵内面着彩,都为仰韶文化所承袭并进一步发展。其他如“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实行头向西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儿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说明它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关系。有人认为,其演变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发展到晚期,即秦王寨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前者在中原地区,发展成庙底沟二期文化,后者在渭水流域,发展为赵家来类型和常山下层类型,然后再发展到陕西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是大体并行发展的两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鉴和影响之处很多。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镂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刘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钵,无疑是从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敛口钵与仰韶文化相同,器盖上的把钮与半坡尖底瓶口形状一致,关庙山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中也有与庙底沟类型特征相同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发展所形成的一个地区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带的仰韶文化诸遗存,含有不少细石器的文化因素。远处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纹饰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东北发展的地方支系。

总之,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断吸收周围诸文化的因素,又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村遗址,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1954年贾兰坡主持进行发掘,材料由裴文中等编写成《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遗址中出土有属早期智人阶段的丁村人牙齿化石,以及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的文化遗物。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从 3

枚牙齿的形态可以明显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归入早期智人阶段. 石制品2000多件,石制品的表面常包有一层纯净的碳酸钙外壳,证明曾被河水浸泡过。但很多石制品的棱角仍很明显,说明它们并未经过搬运或只是经过近距离搬运. 石片多半用碰砧法和投击法(又称摔砸法)产生. 一些石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修理台面的痕迹,石器分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两类,以后者为主。石核石器有砍斫器、手斧和石球3类. 手斧只有一件采集品。三棱大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器物,由于是在丁村首次发现的,所以又称为“丁村尖状器”丁村文化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之一,既“匼河-丁村系”的代表,与西侯度文化、蓝田文化和匼河文化等存在着密切的源流关系. 在丁村各地点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8种,大部分为生活在森林和山林之中的种类,代表温暖湿润的气候. 丁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从1976年以来,又多次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扩大了对丁村文化分布范围和内容的了解,发现了一件幼儿的顶骨化石,还发现了不同于丁村文化的两种新的旧石器遗存。一种比丁村文化稍早,大约属于中更新世后期,石器类型和技术风格与丁村文化相近,是丁村文化的先驱。另一种比丁村文化要晚,相当于晚更新世后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6400±800年,石制品中既有用角页岩制作的粗大石器,也有类似于下川文化的细石器。这些新的发现扩大了人们对汾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探索华北古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建立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贾兰坡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1931年,参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他兼任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标本室主任和周口店工作站站长等职,同时,还是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及冰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贾兰坡早年参加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对这个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他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1936年11月接连发现 3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周口店具体领导和多次主持了新的发掘。他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于50年代和60年代发表多篇论文,对北京人文化的性质、时代和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北京人在体质特征和石器制作上有许多进步性质,又具有使用和管理火的能力,因而不代表最古老的人类和最原始的文化。并指出,在中国属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期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他还分析了北京人遗址各层出土的动物化石的不同性质,提出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几十万年中,华北在气候上出现过冷暖交替的变化。从50年代起,贾兰坡的工作更多地转向周口店以外地区,足迹遍及全国。其中,对华北地区的研究用力最勤,收获最多,他主持和参加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有:1954年主持发掘丁村遗址;1959年主持匼河遗址的发掘;60年代和70年代主持西侯度文化、峙峪文化和许家窑人遗址的研究工作。上述研究成果奠定了华北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基础。70年代初,他提出华北旧石器存在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传统的学说,以及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的论点。这些学术见解,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贾兰坡的主要学术著作有:《鲁南考古队在人类学上的特别发见》《中国猿人》《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以及《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等论文或专著共300余种。

裴文中: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留学法国,从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攻旧石器时代考古学,1937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研究员,兼该室周口店办事处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中法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博物馆处处长,曾主持第一至第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工作。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以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博物馆学会主席等职。

50余年来,裴文中曾在各地进行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调查。他多年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第1地点首次发现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为人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从1931年起,他首次通过研究,确认石器、烧骨和用火灰烬的

存在,从而明确了北京人的文化性质,将北京人的研究纳入考古学研究的范畴。1933~1934年他主持发掘山顶洞遗址,又获得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50年代以来,在广西发掘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解决了它的地层年代问题,并探讨了巨猿在进化系统上的地位。他还发掘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四川资阳人化石地点,并对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的地层堆积做了深入的分析。从40年代起,他在研究总结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又对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作了综合研究,对中国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到去世前,还在对历年发现的北京人的大批石器进行全面的研究。裴文中的主要著作如下:《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柳城巨猿洞的发掘和广西其它山洞的探查》等,并与他人合著《中国原人史要》《资阳人》《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等。还发表有80多篇论文。裴文中在国际上曾先后被授予法国地质学会会员、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57)、先史学与原史学国际会议名誉常务理事(1979)和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名誉会员(1982)等荣誉称号。

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

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事实证明,长江流域如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有自己悠久的古代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大体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元谋人、陨县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资阳人等,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期,几乎可以连成一完整的发展系列。而且,通过对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出土的旧石器文化的研究,发现其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和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有一定区别的自成一个系统的旧石器文化。公元前9000—8000年前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同黄河流域均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内出土有制作粗糙火候很低的陶片、兽骨、打制与磨制的石器等,和黄河流域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反映的情况一样、当时已使用磨制石器,掌握了制陶技术,但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人们依以生活的来源主要还是采集和狩猎,农业可能刚刚发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不占主要地位。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前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与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①②]、裴李岗文化[①③]、老官台文化[①④]、后李文化[①⑤]相对应,长江流域出现了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等新石器中期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稳定聚落的出现,水稻种植的普遍,成为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突出的特点。约公元前5000—3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在晚期阶段的前期,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期)、北辛——大汶口文化(早期)[①⑧]基本同时,长江流域有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考古材料表明,这时期生产规模较前扩大,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分工,生产品有了较多剩余,私有制已经出现,作为记事的刻符广泛采用,产生文明因素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说,这一阶段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进入了文明因素的蕴育时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的后期,大溪文化发展为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发展为崧泽文化。这时期,手工业内部有了新的分工,制玉和金属冶铸成为新兴的工业部门;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开始出现贫富不均现象;遗址内涵和规模的悬殊,反映聚落

出现分级趋势。总之,许多前此不见的新因素不断涌现,而有些因素本身就是新产生的文明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约距今6

000至5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文明因素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的时期。5000至4000年的中国铜石并用时

代即龙山时代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事物。首先,是设防城堡的出现:湖北天门石家河、荆门马家垸、江陵阴湘城、石首走马岭等多处,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其数量虽不及黄河流域龙山诸文化中发现者多,但规模却不相上下。尤其是石家

河古城,其面积竟达100万平方米,是黄河流域山东龙山文化中发现的最大的古城城子崖古城的五倍

第二,是大型礼制性建筑的建造:瑶山祭坛,反山祭坛第三,是玉器的大量使用第四,是墓葬规模大小的悬殊:墓葬规模大小的悬殊,表

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阶级分化的加剧;设防城堡的出现,反映出部落之间矛盾的尖锐和战争的频仍;而大型的礼制性建筑的建造和玉器的

大量使用则说明以礼制为重要内容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上层建筑正在形成。考古材料表明,二里头文化二期时夏文化已进入江汉平原

[③⑦],然后不断向周围扩展,并逐步取代了石家河文化。不过,当夏文化还没有在这里站稳脚跟的时候,夏王朝便被新兴的商王朝代

替了。早商时期,商王朝向南推进的势头比夏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长江沿线的许多地方诸如湖北的黄陂、江陵,湖南的澧县、石门等

地都发现了早商文化遗存。而在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不仅发现了普通的早商文化堆积,而且发现有早商城址、宫殿、手工业作坊、贵族

墓葬等遗迹,学者们多认为是一处商王朝设立的军事据点。这些发现无可辩驳地说明,原来石家河文化分布的一大片地域此时已纳入了商

王朝的版图,成为商王国的一部分。因此,长江中游一带文明的出现不是当地石家河文化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商文明向这里传播的结果。真正能够证明长江下游地区正式进入文明阶段的是在江西省发现的以清江县吴城遗址为代表的吴城文化。吴城文化分为三期,早期的开始

时间大体相当于郑州二里冈上层即早商时期,二期约相当于殷墟早期,而其晚期则已经到殷墟晚期了。吴城文化是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

一带的一支受中原商文化强烈影响的土著青铜文化,而且从其早期开始即已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吴城

文化大型墓葬位于赣江边上,墓室筑于沙土堆上,椁室呈长方形,随葬品十分丰富。据统计,青铜器有480余件,器形包括了礼乐器、

兵器、工具、农具、仪仗等。玉器1072件,主要是礼器、仪仗和装饰品,如琮、璧、环、瑗、璜、柄形器、神人兽面形饰、羽人、戈、矛等。陶器356种,有原始瓷和硬陶,器形有鬲、鼎、釜、罐、瓮、尊、豆、盆器盖等容器和纺轮等工具。从墓葬出土青铜器和陶器形制、纹饰特征分析其时代为吴城文化二期,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殷墟早期。墓室规模之大、随葬品之丰富都是商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仅

见的,其属于吴城文化分布范围内地位最为显赫的人物墓葬当无疑问。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两座器物坑出土的几百件青铜器、玉器、海贝、象牙. 一号坑的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分期的第一期,二号坑的

年代略晚,大体与殷墟二、三期相当. 三星堆文化早期遗址中见到的管状流陶hé、觚形杯等如果追其渊源,都是来自二里头文化。因此商

时期三星堆文化继续受到来自中原地区商文化的影响便不足为奇了。

龙山时代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遗址的分布:遗址的空间布局有所变化,存在于仰韶时期各文化区之间的空白和缓冲区域正在迅速消失。在遗址的大小和功能上,龙山时期也较仰韶时期有更大的分化. 到距今约5000年时,开始步入早期龙山时代(即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时),则出现了大地湾晚期遗址、红山文化后期的牛河梁、东山嘴以及良渚、石家河、陶寺等这样一些明显具有特殊功能的大遗址集群,某些遗址甚至达上百万平方米。而城址的普遍出现,则把遗址间的分化推到了一个高潮。陶器更分化、更多样、更实用.3.房屋建筑:一方面是个体之间居住条件的分化在继续加剧,另一方面是方形的、分间的房子普遍取代了仰韶时期流行的圆形单间房子. 4.墓葬:单人葬, 随葬品不但种类更加齐全、侧重有所不同,数量也普遍增加,并且墓与墓之间的分化相当严重。大墓与小墓都是分开埋葬的,不但突出了个体之间的差别,更对这种差别以类而聚,宣告了仰韶时期发达的氏族公共墓地制度的彻底解体。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是女性地位的显著下降。不少地区已发现了些夫妻合葬墓,其中一些墓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屈肢面向男性。

在仰韶文化中后期,特别是庙底沟类型之时,史前人类与自然之间已达到一种饱和型的平衡,文化繁荣发达。稍后,史前文化即进入一个剧烈的重新分化与组合的时期,其原因或者由于前期人类对某些宜居地区的过度开垦与利用,或者由于自然环境自身的演变,人类生活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发生了普遍的紧张与短缺,各文化区之间原有的空白边缘地带被迅速加以利用,而且为了寻找更多的可资利用的资源,史前中国掀起了一场新的移民浪潮,这是龙山时期各考古学文化共同性趋强的根本原因。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随着人口的增加、技术的发展,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不断[12],然而,龙山时代的移民与早期有着根本的不同,早期移民一般是扩张性或殖民性的,是为了解决各宜居地区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是从中心地区向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区疏散多余的人口,而中心地区的位置一般难以动摇。这在资源丰富、文化发达的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时期表现更为明显[13]。到龙山时代,随着边缘缓冲地带的迅速消失,移民运动一改往昔和平牧歌式的情调,变成一种不同人们共同体之间对日益紧张的生活资源的争夺甚至取代。环境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有力地支持了龙山时期资源紧张的推测。距今5000年左右,气候适宜程度达其高峰并开始走下坡路,其表现是,当即就有一次比较普遍的降温事件. 气温频频波动并不断下降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地理地貌的塑造与改变。海岸线的后退直接影响着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场所与生产活动的选择与分布,气温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的下降,必引起气候带的整个南移。龙山时代所有的新发明中,水井是很重要的一项。水井的发明一方面可使人类摆脱某些水文因素的局限性,但主要应是对水资源短缺的一种适应。

看来这些高耸的城墙并非是为了保护某些社会高层分子已经聚敛起来的财富,相反,它们的功能应是对外的,应是保护修筑城址的整个人

们共同体及其生存资源的,更直接地说,它们是用来保护整个人们共同体所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的,以防止它被其它的人们共同体所冒犯

乃至取占。这一推测也有助于理解在尚无确切证据表明社会分化已经达到一部分人可以任意驱使另一部分人、社会的通信联络与协调组织

力都相当有限的史前时期,龙山时代的人们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社会组织与动员力量,可以以简陋的工具完成如此巨大的社会工程。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冲突论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是建立在上的。 A.权力关系 B.金钱关系 C.资产分配 D.性别角色 2.“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是他做的事真错,而是人们认为他错了。”持这种看法的是。 A.功能学理论 B.冲突论 C.交换论 D.标签理论 3. 是以文化使用者本身的眼光来讨论评价,而不以外人的眼光来论断其他文化。 A.文化本位主义 B.媚外主义 C.阿Q主义 D.文化相对论 4. 是指社会所订定的一套行为准则:提示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A.社会规范 B.社会价值 C.社会律法 D.社会道德 5.以台湾地区为例,闽南人的行为规范是主流文化,客家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有异于闽南人,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种。 A.低俗文化 B.次文化 C.反抗文化 D.崇他文化 6.人类学家发现某些文化项目似乎都可以在大多数的社会里找到,例如音乐、运动、婚姻等等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称这种现象为。 A.文化的整合性 B.文化的传播性 C.文化的普遍性 D.文化的大众化 7.“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A.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B. 米德(George H.Mead) C. 默顿(K.Merton) D. 库利(Charles Cooley) 8.中国人去拜访人家,习惯上要随身带点礼物,参加婚礼要送红包礼金等都是。 A.民俗 B.民德 C.民风 D.民有 9.社会学家相信影响个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理遗传 B.地理环境 C.个人的人生经历 D.社会文化 10.弗洛伊德把那些欲望产生时必须要马上获得满足的人格部分称之为。 A.本我(id) B.自我(eg) C.超我(super ego) D.社我(social self) 1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化最重要的执行者是。 A.家庭 B.学校 C.同辈团体 D.大众媒体 12.孩子们的计算机学得快,上网又快又熟,有些父母,甚或祖父母都跟儿孙讨教如何便捷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郑州大学考古历年真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5分) 1、间接打击法 2、安阳“三叠层” 3、河姆渡文化 4、郑州商城 5、汉长安城 6、五铢钱 7、元大都 8、简牍 9、唐三彩 二、简答题(每题15,共45分) 1、简述新石器时代村落的布局模式。 2、简述东周都城的布局特点。 3、简述唐陵石刻艺术。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发展历程。 2、谈一谈自己对考古学的认识和读过的考古书籍和报告。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共150分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考古学文化 2、龙山文化 3、失腊法 4、侯马盟书 5、龙门石窟 6、

云梦秦简7、博局镜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及其文化特征(12分) 2、概括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特征(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安阳殷墟的主要发现与研究成果(30分) 2、试论秦始皇陵园的形制布局特征及其影响(30分)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试科目:考古学通论A卷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后岗“三叠层” 2、山顶洞人 3、裴李岗文化 4、侯马盟书 5、秦兵马俑 6、龙门石窟 7、五铢钱 8、唐三彩 二、简答题(共42分) 1、简述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12分) 2、简述中原地区主要青铜文化遗存(15分) 3、谈谈考古学的功用,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论述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的发展(30分)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0分)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1.铜石并用时期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2.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3.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元谋人 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5.北京人 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另现代意义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6.直立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 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考古学名词解释

感慨: 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都包括那几方而内容: 1.简单介绍(比如说红山文化,开头先来一句: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2.时间(哪个朝代的) 3.地点(一般指发现地或应用的地方等) 4.包含内容(都发现了什么或者是干什么用的或者有什么特点或者有的名词需要说一F其形制等) 5.简述历史(诸如延续年代等亦可归入时间范围里面去) 6.意义(一句话概括意义及重要性)一般不一定说全,只要这几点里有的都说上且说对均可拿满分。空首布空首布是中国早期的金属铸币,有耸肩和平肩两种,大小不一。1956年山西省侯马出土的耸肩尖足空首布,形体较大,一般通高为 13?15厘米左右,每件重量(含布首泥芯)在34?44克之间,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平肩空首布一般体形稍小,有的上面铸有地名。金属铸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业交换的发展,而商业交换的一般发展途径是从实物交换经一般等价物再形成为金属铸币作中介的,故中国这种最初的铸币形式多取自生产工具,空首布就是仿照农业工具bo的形式。 越窑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饕餮纹 饕餮纹,青铜器常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己有了。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长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据此,宋代的金石学家将青铜器上的动物颜面形象或以动物颜面形象为主的纹饰称之为饕餮纹。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大约在 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 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在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表明北京猿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青铜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_ ?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色泽光亮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一青铜时代。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 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H炼钢 我国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除“百炼”外,古代还有“五十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考古汇总题目

考古汇总题目

————————————————————————————————作者:————————————————————————————————日期: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运用科学方法发掘、整理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实物,并据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各不相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朝的灭亡。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初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地被考古学代替。 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术语。专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定数量遗存遗存。同一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一般应包括同样形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住宅、制作技术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其命名方法一般是以第一次发现的有代表性遗存所在地名的最小单位命名,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过去曾以发现的典型器物命名,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每一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是一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 3、考古地层学: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亦称层位学。应用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根据地层迭压上下,判断相对年代迟早的方法。旨在研究因人为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并以此指导考古发掘、处理各种遗迹现象。考古学正是依靠地层学、类型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发掘和研究,才逐渐形成为一门系统的近代学科。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角色模式: 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占有多个地位,承担不同的角色,他就是复式角色。 2、社会分层: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由于阶级、地位、权力等不同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级别或社会等级。而职业的分工以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成了社会分层的基础。 3、社会组织结构:简称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可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4、种姓制度:般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身份)制度。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国。 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6、镜中自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象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7、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利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 8、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各要素、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及结果。包括社会结构整合、社会制度整合、社会功能整合。 9、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群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10、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1、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经常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不同的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5)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也有反功能。 4、时尚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一,时尚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考古学名词解释

1.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纤中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观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的保护等。 2.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①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份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②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③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3.遗物: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而它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由于地域、时代与民族的不同,各种遗物的用材(石、木、陶、金属──青铜与铁等)、制作方法及其形制、风格亦各不相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对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类别、类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鉴定和用途的确定,而是要通过对遗物的研究去了解人类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及文化面貌。 4.文物: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3.优势需要:一般地说,人们的需要是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但事实上人们的活动并不是同时只有满足一种需要活动,而是有几种需要活动并存的,不过在同时期内,只有一种活动占有优势,叫做优势需要。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7.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8.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这种管理方式俨如封建家庭中的家长对于成员,家长有绝对的权力,而不管对错,成员的顺从只因为对方是家长。正因为如此,具有上述特征的管理方式才称为家长制,应该说明的是,家长制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9.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这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型。 10.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11.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 1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13.阶级: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4.制度化优先: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名词解释 1.具体行政环境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2.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行政决策参与 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6.行政协调 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7.行政诉讼 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法律制度。 8.目标管理 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9.公共行政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10.地方行政体制 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1.层级制 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

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

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与总结 ——Collected by QQ 考古学导论 名词解释 【分支学科】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 实验考古学 【物质资料】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相关著作】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考古三大杂志】 【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气候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达曼表 【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论述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关系(北大赵辉写的论文)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考古 名词解释 【人类化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 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匼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砾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资料]《社会学概论新修》名词解释

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2、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微观上则是社会行动。社会过程并不只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才表现出来的,在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5、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6、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是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 1、社会化: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心理断乳: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3、代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个性:也称人格。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社会个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是指成员个性中共同的方面。 7、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1、社会行动: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映为目的的行动。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人格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镜中自我”(库利):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样。 4、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