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第五讲史前技术论

一、用火与造火技术

用火与造火技术发明于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一项重大发明。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用火,处于"无火时期";后能利用和保存天然火,进入"用火时期";最后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进入了"造火时期"。自然界的一般动物是怕火的,可以想像,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也应经历了一个由怕到不怕进而加以利用的过程。

1、早期用火遗迹的发现

2、早期人类用火遗迹的特点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煤层的自燃和雷击等都可能引起一场大火,并留下燃烧的遗迹。鉴别自然火和人类用火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用火和造火技术的首要问题。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用火遗迹,虽因年代的久远而被各种因素破坏,给鉴别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但人类的用火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与自火的遗迹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考古埋藏学的角度来说,在属原地埋藏的人类居址内发现成堆被火燃烧过的灰烬等,可基本上肯定是人类用火的遗迹。这些用火遗迹,一般具有被燃烧物质的多样性和遗迹分布范围的有限性。人类用火的主要目的在于熟食和取暖等,因此在用火遗迹中必然留下多种多样被火烧过的物质,如草木灰、木炭、烧骨或烧过的植物种子、皮壳等。火既对人类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害的一面,如不能对火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引火烧身。因此,人类的用火遗迹(如火堆、灶坑等)必然分布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

(2)最早用火遗迹的发现

有关最古老的人类用火遗迹的报道,是在肯尼亚切索万加地区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了40多块与石制品、化石共存的烧土块,有细小的碎块和一些5-7厘米的团块,钾-氩法测定年龄为距今142土7万年左右。在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在距今180万年的西侯度旧石器地点,就曾发现过烧过的骨头;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地点和距今100万年左右的蓝田猿人化石地点,也曾发现过一些炭屑。对于上述发现,有人认为这是人类用火的遗迹,也有人认为这些被火烧过的物质,多发现在搬运埋藏类型的地层中,因而不能排除是自然火燃烧结果的可能性。

如果对旧石器时代初期(早期猿人阶段)的人类是否开始用火还不能肯定的话,那么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期猿人阶段),人类确已开始用火熟食和取暖了。如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在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黑灰土和额定呈黑灰、浅蓝的骨片,经化学分析证明是火烧的结果。以后在北京猿人遗址文化堆积的许多层次中均发现大量的用火遗迹,如鸽子堂西侧第3层下的一块鲜60平方米的巨石上,曾发现两大堆厚约1米的灰烬;在第4-5层,灰烬最厚处可达6米;在第8-9层,有的地方灰烬也厚达4米;第10层的底部也有厚约1米的灰烬。这些成堆分布的灰烬无疑是火堆的遗迹,灰烬中的黑色物质经化验并非黑色矿物质所染,而是草木灰素。所有的灰烬中均包含有数量很多的烧骨、烧石、烧土、烧过的朴树籽和木炭等。烧骨具有黑、蓝、灰、白等颜色,有些变形扭曲;烧石满布龟裂纹;烧过的地面或土块,土质变硬,土色变成红色或红褐色;朴树籽被烧成灰白色。就世界范围而言,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用火遗迹,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确定无疑的人类用火遗迹。

从北京猿人遗址的许多层位都发现用火遗迹来看,他们用火是经常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控制与保存火种能力,他们在人类用火的历史上绝非刚起步,而是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了。由此推测,还应有比北京猿人更早的人类用火遗迹存在。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可能还不会人工取火方法,只限于对天然火的引取、控制、利用和保存。但火的利用,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一次革命性变化的正如贾兰坡指出的:"人类对火的控制,是人类制作第一把石刀之后,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件大事。这一伟大创造,在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

(1)撞击取火技术

(2) 摩擦取火技术:钻木取火和锯木取火

二、旧石器的制作技术

1、旧石器的制作技术

(1)选择原料:

原则:易于获得,便于打制和利用;要求石器应具有一定的硬度(5度以上,大部分为6—7度)、韧性和脆性。燧石和火石最为理想。在我国主要是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角岩、砂岩、安山岩、

闪长岩等。

(2)打击石片

石核、石片各部位的名称:

打击石片的方法; 直接打击法:锤击法、碰砧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

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

(3)加工休整

锤击法修整:单面加工、两面加工。压剥法修整:

3、旧石器的主要类别

(1)加工工具类:石锤、石砧

(2)使用工具类:所谓使用工具类的石器,指的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

用的石质工具。我们一般所说的石器,在大多数场合下指的是这一类

石质工具。我国发现的使用工具类的旧石器,依功用和形状划分,主

要有以下几种:

刮削器:

刮削器多用小石片单面加工而成,也包括一些有使用痕迹的石片。具有形体小、轻、薄的特征,刃角小而锋利。依刃口形状,可分为宜刃、凸刃、凹刃、端刃、回头等形式。主要用于刮削狩猎用的棍棒等竹、木工具,也可用于刮、割兽皮、兽肉等,是我国最常见的旧石器之一。

砍砸器砍砸器多用砾石、石核和大石片等经单面或两面交互加工而成。具有形体大、厚、重的特征,刃角大而厚钝。依刃口形状及加工特征可以分为单边刃、多边刃、盘状、斧形等形式。主要用于砍伐树木和砸击硬果壳、动物骨骼等,故也被称为"砍伐器"或"砍斫器",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旧石器之一。近来,有学者用一重450克的砸器,砍直径9厘米的杨树,只用了10分钟即砍断。

尖状器是一种有尖刃的石质.即修整石片或石核的两个边并使2形成尖者,均不属此器类。尖状器多用石片制成,也有用石核加工的;加工修整常用错向加工法。器形有大有小、相差较多。其功用大型者可用于挖掘,小型者可用于切割等,还可作为投射器(如标枪)或突刺工具(如矛)的器头等(图5-15)。

锥钻;锥钻是从尖状器中派生出1.丁村尖状器2.周口店尖状器3.蓝田尖状器的一种小型钻孔工具。锥钻类石器的形体多较小,长度多为2。3厘米,多用小石片加工而成。其基本特征是尖端细锐、器身较宽,尖与器身之间形成双肩,尖刃两侧常有因旋转使用而剥落的小疤痕。

细石器: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有楔形、校状、锥状等)、细石叶(用间接打击法剥落的细小石片,因其细小如韭菜叶,故名)及其加工品为限(图5-17)。但严格地讲,细石核本身并不屈于工具,细石器应指的是有使用痕迹的石叶或用石叶加工而成的石器。细石叶多为扁薄长条形,一般长3-5厘米,宽0.5。1厘米,厚0.2厘米左右。细石叶主要用于制作石刃,以便镶嵌在骨、木柄上,作为刀、镰等工具使用。也可用压制法做成小尖状器或箭骸等。用于制作细石器的原料一般均较好,主要有隧石

球状器

三、新石器制作技术

新石器即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磨制石器是在距今10000年前后出现的。在华南地区,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12000一9000B.P),曾发现少量的局部磨制石器,但无陶器共存;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庙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均发现有与陶器共存的局部磨制石器。在华北地区,最早的磨制石器见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1、制作

磨制石器的制作比打制石器要复杂得多。一般说来,需经选材、打割、修琢、磨光、穿孔等步骤。

(1)选材

磨制石器制作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合用的石材。根据考古发现的磨制石器原料鉴定,新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闪长岩、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砂岩、石英岩、辉石、辉绿岩、碧玉、玉髓、蛋白石等。石材的来源:一是就地取材,在居址附近的河滩或附近山坡上捡拾、开采合用的材料;二是通过交换等方式从其他地方获得。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原料经鉴定有玄武岩、石英岩、辉绿岩等40种,其中一部分产自西安及其附近,其余产于关中以西地区,或为交换所得。

(2)打割

选择好石材后,根据需要用锯切割或打击法制出毛坯。一般较厚重的石斧、石锛之类的工具,多先把石料裁成或打出所需的大体形状;较轻薄者如刀、铲之类,则先打片或从页岩上剥片,然后打击或切割成所需的形状。锯割的方法,据有关民族学资料,可能是用木片或石片加砂加水往复磨切,以截断石材。在陕西扶风案板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遗留有割痕的石材或石器。(3)修琢

修琢即是对毛坯通体整形、找平的工序。用石锤或有硬尖的石、骨、角质工具,轻轻琢去毛坯表面棱角使其平整,修整成所需的规整器形。经过修琢的标本表面,多遗留有麻点状疤痕。也有些石器是用修琢法制成的,如裴李岗、磁山文化中常见的石磨盘,就是修琢而成的。用页岩制作的石刀之类的工具,则多不经修琢这一工序。

(4)磨光

磨制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用于制作骨器和装饰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工具。其方法是在砺石(即磨石)上加砂加水,以增大摩擦力,并根据需要磨出一定的形状和刃口。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的磨制石器,多仅局部磨制,即仅磨制石器的刃部使之锋利,其余部分仍保留有打琢痕迹或原石料的自然面。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逐渐变为通体磨制。砺石在我国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发现,多用平整而质地较粗的砂岩,砥磨面上常留有长条形凹槽。

(5)穿孔

有些石器根据使用的需要还要穿孔。据有关石器的穿孔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钻孔法

钻孔工具多用石钻或带硬尖的木棍、竹管等。有关学者曾用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出土的短身黑色隧石钻(硬度为7度)做了以下实验:将石钻固定在拉弓式木工钻上,以200转/分钟的速度伴水,钻一厚3毫米的玉石片(硬度为5.5度),10分钟成孔,石钻头基本无磨损。也可用一竹管加砂加水转动,穿透后去掉管中石心,即成一直孔。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有这样的石心和有孔石斧。具体的钻孔法又可细分为两种:对钻法即先钻石器之一面,然后再钻相对的另一面,使之对穿成孔。这种钻资源来g孔法所成之孔的形状多为相对的漏斗状。

直钻法即从石器的一面直钻使之成孔的方法。若用尖钻具,所成之孔呈漏斗状;若用管状钻具,所成之孔的形状多呈直简状。

划孔法

划孔法即用一较硬的尖状工具,在石器的两面反复地刻划,使之成为两端细、中间粗的长沟,沟中部着力处因沟成孔。这种方法多用于用板状页岩制作的石器上,如长方形石刀等。

琢孔法

琢孔法即用一带有硬尖的工具,由石器两面细琢而成一粗孔。这种方法多用于粗大、厚重的石器,如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的石铲、石锄等)。

2、新石器的主要类型

磨制石器的分类,主要是依据石器的功用和形状进行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农业生产工具类

石铲.

石铲多呈扁薄梯形或宽长方形,无孔或中部偏上处有一孔。多用板状页岩或泥岩制成,也有用玉石或其他较好材料制作的。石铲可能主要是一种挖掘或用于翻土的工具,用于农业或挖穴(沟)、修屋等。有些制作精美

的玉铲,没有使用痕迹,可能用于农业祭祀或礼仪等。

石锄

石锄多呈长方形或近梯形,中部偏上处穿一大孔,便于装柄。是一种用于农业中耕松土的工具。目前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较多。

石镰

石镰多呈窄长条形,厚背薄刃。是一种主要用于农业收割的工具。黄河中游前仰韶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中的石镰多为锯齿状刃,龙山时代的石镰则多为乎刃。

石刀

石刀多呈扁薄横长方形、半月形等,多用板状页岩制成。其功用主要是切割,也可用于农业,作为摘穗工具使用,如同现代某些地方的爪镍。华北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流行长方形穿孔石刀和两侧带缺口的石刀;长江中、下游则流行形体较长的多孔石刀;云南及东北的一些文化中,常见半月形宜背弧刃刀或弧背直刃刀。

磨盘和磨棒

磨盘多用大而乎的石块琢磨而成,形状有近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鞋底形、圭形等。磨盘中部因经常使用而低洼或呈浅坑状。磨棒多呈长圆柱形或椭圆形,直接利用合适的砾石或稍经琢磨,与磨盘配合而用于谷物加工。

(2)木材加工工具类

石斧

石斧多呈窄而厚的纵长方形或梯形,两面刃。多用长条形砾石或石料加工而成。早期石斧多仅磨刃部,中、晚期多通体磨光。黄河中游的仰韶时期多流行横断面呈椭圆形的石斧,龙山时期斧体变得稍小而薄;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的石斧,多在斧身中部穿有一孔;华南的广东、福建一带则流行有肩或有段石斧。石斧的主要功用应是砍伐树木和加工木材。

石锛

石锛多呈窄长方形或梯形,单面刃。黄河流域主要流行长身梯形石锛;长江流域及华南则流行有段石锛。主要用于木材加工。

石凿

石凿多呈窄长条形,形体较小,单面刃。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如凿孔等。广泛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南北各地、各文化中。

石楔

石楔形似斧挤而形体较小,顶端常有砸痕。多见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各文化中。

(3)武器或狩猎工具类

石矛

石矛主要用于劈开石矛多用石片或页岩加工而成,呈梭形或桂叶形。边刃和锋部经磨制或通体磨光,也有用石片压制而成的。

石镞

石镞广泛流行于华北、东北和华南各地,形式多样。北方及东北各地新石器时代早期多为用石叶压制而成的三角形、叶形石镞。黄河流域则多为用页岩磨制的三角形石镞,还有镞身呈三棱体、四棱体、圆锥体等多种形式。华南地区较少见。

石钺

石钺器身宽短、较薄而略呈梯形,窄平顶,宽弧刃,中部有一穿,形似青铜器的钺。这种石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是由石斧或石铲演变而来的,其功用主要是作为砍杀的武器。有些石钺则可能是权力、地位的象征物。

四、陶器的制作技术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主要的发明之一,也是当时人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由于陶器具有分布广、演化快、文化间的差别明显等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不同文化的特色,故在

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的陶器大约是在距今10000年前出现的。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见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庙岩等遗址。陶器是用陶土加水和其他羼合料,经成形、晾干、烧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容器和炊器,有时也用于制作生产工具或其他用品。

1、陶器的制法

(1)陶土加工

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粘土以及少数高铝质粘土。史前时期的各地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粘土作为陶土,如华北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但并非自然界所有的粘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粘土,制成陶坯后易于裂,需要加入羼合料;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较差,做坯时不易成形,应先行淘洗。所以一般制陶以前,先要根据需要选择或加工陶土。

筛选或淘洗

在制作--般的粗陶时,只要把经过选择的陶土经过适当的筛选即可使用。若要制作精细的陶器,则需经过淘洗。即把粘土浸入水中,经搅动而使植物细末及杂质上浮,去掉杂质即成很纯净的细土。仰韶文化中常见的细泥红陶器,胎质细腻而纯净,应多是用这种经过淘洗的陶土制成的。

加入羼合料

有时,人们根据陶器的用途等,需要在陶土中加入适当的砂粒、蚌壳末、陶片碎末、草末等羼合料。目的在于:使陶质疏松,火烧时水分易于逸出,陶器不致绽裂;减低陶土粘性,制坯时不致粘附手指,易于成形;防止干裂,即阴干时,不致因不平衡收缩而绽裂或变形;增加陶土熔点,使烧制时不致因火力过高而部分熔化。

一般炊器中多加入石英砂砾(夹砂陶),以增加熔点和耐急冷急热性能。其他容器则因人们的习惯加入不同的羼合料。如河姆渡遗址等常见的羼合料有植物茎、叶、皮壳等,经火烧后形成所谓的“夹炭陶”。

(2)制坯成形。

手制法:

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

模制法

轮制法

(3)修饰施文

表面磨光:在陶坯尚未完全晾干时,用石或骨制的光滑器具,反复打磨陶坯的表面,既可使陶坯紧缩而胎质坚实,又可使坯体表面光滑。经过磨光的陶坯烧成之后,表面光滑而亮泽,被称为"磨光陶"。渭水流域仰韶文化的细泥红陶多经表面磨光。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中,也有这种磨光陶。

涂施色衣

色衣又叫"陶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与美观性。具体做法是,把很细的泥浆涂敷在陶坯表面,经烧后即成各种颜色的陶衣。常见的陶衣有红、棕、白等颜色。一般泥浆中若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则烧成后呈红色或棕色;白衣中则可能是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或方解石、石膏等。涂施陶衣的做法多见于黄河流域仰韶时期诸文化中。

施纹绘彩

施纹绘彩即在陶坯表面施绘各种纹样,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拍压:即拍打滚压施纹法。在陶坯半干时,先将垫子(一般选用平而光的砾石或陶垫等)垫在器内壁,然后用有纹饰的拍子拍打坯体表面,这样做既可进一步使坯体致密,又可在器表拍印下各种纹样。或将绳子缠在细木棍上,然后在器表滚压而印出纹样来。常见的拍印纹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席纹等。

戳刺:即用竹、木、骨等材料制作的尖硬工具,在器表戳刺出纹样。常见的戳刺纹有锥刺纹、蓖点纹、指甲纹等。

刻划:即用尖硬工具在器表刻划出纹样。常见的刻划纹有弦纹、网状纹及其他几何形纹等。

贴附:即在器表贴附泥条或其他突出于器表的纹样。一般在大型的容器表面常贴附数周泥条(称为"附加堆纹"),目的主要是为加固器壁,以防破裂。也有装饰性的如乳钉纹、动物堆塑等。

镂空:即用刻刀或其他尖硬工具在器表镂刻出洞而构成纹样。主要见于圈足器上。常见的镂空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彩绘:彩绘工艺始见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老官台文化和北辛文化,盛行于中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在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中也较流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除个别地方外,大部分地区已衰落。彩绘系用一种富含着色剂或基本不含着色剂的天然矿物为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制出各种图案花纹。依着色剂成分的不同,烧造后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般红彩的着色剂主要是氧化铁,其原料可能是赭石(赤铁矿)或朱砂(硫化汞);黑彩的着色剂主要是铁和锰,其原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锰较高的红土;白彩基本上没有着色剂,可能是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粘土、高铝质粘土或用方解石、石膏等配制而成。因许多图案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故有的学者认为很可能使用了一种类似于毛笔的绘画工具,这种工具可能是用鸟兽的细毛或某种植物的纤维制成的。此外,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北首岭、姜寨、白道沟坪等遗址,还发现有用于彩绘的颜料、研磨盘、陶水杯、分格陶盘等。

(4)烧制成器

烧制是制陶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要等陶坯阴干之后才能进行。当将陶坯加热至600℃以上,彻底排除了坯体中的水分后,粘土就失去了可塑性而完全硬化。一般烧造时的火候高、陶土细则硬度大,反之火候低、陶土含砂多则硬度小。据测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成温度--般在600-900度,最高者不超过1000度,但南方的硬陶的烧成温度较高,大体在1200度左右。烧成后的陶器常呈现出红、灰、黑等颜色,还有极少量的白陶。陶色的差异与陶土的成分、陶窑结构、烧造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红陶:大多数陶土中均含币一定量的铁元素,烧制时如能让空气与之自由接触,铁元素就圭被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而使陶器呈红色。因此,若陶土中所含铅元素较多、在露天烧造或用敞口式陶窑烧制,则很容易烧出红陶来。最早的陶器可能是在露天堆柴烧造的,如老官台文化早期的陶器,具有硬度小火候低、陶色以红或褐色为主宰特点,但器表陶色不均匀而常带有灰或褐斑,可能是陶器与燃物直接接触而引起渗碳或熏烤所致日前在我国最早的陶窑,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陶窑大量出现。较早阶段的陶窑形体小、构造简单,由火膛、火道、窑室等部分构成。烧陶时可能不封闭窑顶,陶器主要是在氧化焰中烧成的,故陶色多呈红色。

灰陶在烧造过程中或烧成末期,如果封闭窑顶,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陶器被周围炽热的还原焰所包围,坯体中所含的铁元素就被还原成四氧化三铁,产品的颜色就会呈现灰或深灰色。黄河流域发现的龙山时期的陶窑,依窑室壁残留的弧度,推测窑顶可能是半球形的。这种结构的陶窑,有利于提高烧成温度,控制烧造过程。其产品大多数可能是在还原焰中烧制的,故多呈灰色或深灰色。

黑陶关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可能有两种:一是用烟熏法进行短期渗碳,即在烧造将近结束时,用泥封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渗水而使窑室内顿生浓烟,烟中的碳很快渗入赤热的坯体孔隙中而将陶器熏黑,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黑陶胎质较为致密。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可能是用这种工艺制作的。二是由于陶土中羼有较多的植物茎、叶、壳等,在烧造过程中,植物炭化而使陶胎呈黑色,成为所谓的"夹炭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黑陶胎质较为疏松。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黑陶,主要是由于植物炭所致。此外,美洲印第安人还有一种黑陶工艺,方法是把陶坯放在松脂烟的大火焰上熏烤,烧成后的陶器色黑、光滑而坚实。

白陶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的罗家角遗址、大溪文化中有少量的发现。这类陶器,主要是用氧化镁或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的粘土(其成分与瓷土或高岭土相近)制作的,由于含铁量很低,烧造时若不有意渗碳,则一般呈白色。

2、陶器的分类

(1)陶器各部位的名称

陶器各部位的名称见图

口指器口,可分为大口(口径大于或等于腹径者)、小口、直口(口沿部垂直者)、敛口(口沿部内敛者),“敞

口”等。

盖指单独的、扣合在器口部分的陶器。

流指附着在口部便于倾倒液体的槽状部分

嘴指附着在口部便于倾倒液体的简状流。

唇指器口边缘长出的部分,可分为直唇、平唇、卷唇、叠唇等。

颈指口与肩之间的部分,可分为长颈、短颈、粗颈、细颈等。

肩指颈与腹之间的部分,可分为圆肩、折肩等。

腹指肩以下至器底的部分,可分为直(或简)腹、鼓腹、球腹、

底指器底,可分为圜底(如半球状者)、尖底(底下聚成尖者)、平底等。

足指附着在器底的突出部分,使器底不能直接接触放置面。可分为实足(实心者)、空足(中空)、圈足(圆圈状者)。

耳即把手,指附着在器口、颈、肩、腹部可用手把持的部分。可分为

桥形、鸡冠状、牛角状等。

(1)陶器的分类

陶器的命名原则:陶器的命名原则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鼎、鬲、斝、豆之类;二是使用现代形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器具名称,碗、盘、杯、瓶、盆、罐、壶、缸、瓮等。

陶器的分类依据形制分类(主要依据器底的特征)(图5-35)。

圜底器凡器底凸出如半球状者,如圜底钵、圜底釜、圜底罐等。

平底器凡器底平而可稳定放置者,如盆、罐、缸、盘、杯等。

尖底器凡器底下部聚成一尖者,如尖底瓶、尖底罐等。

圈足器凡器底附有圈状足者,如圈足杯、圈足碗等。

五、铜器制作技术的萌芽

从考古发现看,中国铜器及其制作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可能出现了,故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作"铜石并用时代"。目前已发现的史前铜器或与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仰韶、龙山时代诸文化中。

(1)仰韶时期的发现1942年,在山西榆次源涡镇发现一块陶片上附有

铜炼渣。后经化验知其含铜47.67%、硅26.81%、钙12.39%、铁8.00%,应为冶铜遗留下的炼渣。

研究者认为:"从过去发表的资料和现存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的部分陶片标本来看,源涡镇遗址的文化性质与太原义井遗址基本一致,是仰韶文化晚期分布于晋中地区的一种地方类型,年代当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1973年,在陕西临撞姜寨遗址的F29房址的居住面上,出土了一块半圆形铜片。经鉴定,含铜66.54%、锌25.50%、铅5.92%,属黄铜;198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M3296出土铃形铜器一枚,顶部遗有浇注不足形成的子洞缺陷,为红铜铸造。

(2)黄河下游地区1974年,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层中,发现了两段黄铜锥,可能是同一件器物残断所致。1978年,在山东诸城呈子遗址曾发现1块铜片。1981年以来,在山东栖霞杨家圈发现一段残铜银,并在许多探方的龙山文化层内,发现铜炼渣和炼钢原料;在山东长岛北长山店子发现一块圆铜片;在日照王城安尧发现有铜炼渣;在牟平照格庄发现有青铜锥。

(3).黄河上游地区1975年,在甘肃永登蒋家坪马厂类型地层中,发现一把残青铜刀。马厂类型的年代,据''C测定为公元前2330一前2055年,相当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时代晚期。继马厂类型之后的齐家文化,其年代在公元前2055一前1900年,在龙山时代中年代最晚,出土的铜器也最多,其后期可能已进入青铜时代。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铜器30件,有铜锥15、铜刀6、铜钻头2、铜凿1、铜环1、铜条形器1、残铜片4件。在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现铜匕首、残铜片1件。在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发现铜锥l、铜指环2、铜饰2、残铜片2件。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发现铜空首斧1、铜镜1面(素面,正中微凹,直径6厘米)。在甘肃广河西坪遗址发现铜刀1件,长18.3厘米。在青海贵南-马台遗址发现有铜指环、铜泡、铜镜(镜

径9厘米;厚0.3厘米,背饰七角星纹)。

2、史前铜器的材质类型

据统计,在黄河流域发现的史前铜器或与冶铜有关的遗迹达20余处,可辨认出器形的铜器或残片不到40件。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铜锥,共约21件;其次是铜刀,共约9件;体形较大的完整器物只有铜斧,铜容器仅有王城岗遗址1块残片。我国有关冶金史学者对考古发现的部分铜器做了定性、定量分析(表5-3),得知史前时期各地、各文化发现的铜器材质,大体有红铜、黄铜和青铜三种。

(1)红铜红铜,也称紫铜,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纯铜。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1件铜刀和3件铜锥,广河齐家坪铜斧、永靖秦魏家铜斧等均用红铜制作。在秦安大汶口、临汝煤山,也发现有红铜或冶炼红铜的遗迹。红铜塑性较好,加工起来比较容易。从世界范围看,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可能就是自然铜,考古记录中许多古文化都曾有过使用自然铜的历史。由于自然铜不仅具有奇特的颜色和光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所以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二)黄铜黄铜是铜锌合金。姜寨铜片、北长山店子铜片、三里河铜锥等均为黄铜。曾有学者对仰韶文化中出现黄铜一事表示怀疑,认为经过试掘和发掘的数十处仰韶文化遗址,只发现个别的铜锌合金黄铜,其时代是值得怀疑的。特别是从金属成分和冶金工艺上,也可以证实黄铜等是较晚阶段的产物,应与仰韶文化无关。也有人认为,我国古代黄铜冶炼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利用共生矿直接炼制;二是把炉甘石投入铜液中炼制;三是把金属锌加到铜液中炼制。宋代是我国大量使用炉甘石配制黄铜的阶段,明代是大量使用金属锌配制黄铜的阶段。姜寨和三里河黄铜可能是共生矿炼制的。

(3)青铜青铜是铜、锡、铅合金。东乡铜刀、秦魏家铜环、承马台铜镜、广河齐家坪铜镜、王城岗铜容器残片等均为青铜。所谓青铜,是因这类合金物的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青铜比红铜有显著的优点:一是熔点低。红铜的熔点一般是1083度,若加锡15%,熔点就降低到960℃;若加锡25%,熔点就降低到800度。这样的温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容易办到的。二是硬度大。一般红铜的硬度是布林氏(BxlneU)硬度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增至65度;加锡10%,硬度就增至165度。这样就可视不同器类的需要,酌情增减锡的成分,铸成硬度不同的器具。三是青铜铸件不易出沙眼。由于青铜有这些优点,便很自然地取代了红铜,作为青铜时代最主要的金属器而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3、史前青铜制作技术人类冶铜、用铜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接利用自然铜;第二个阶段是利用单金属矿冶炼出红铜,或利用多金属共生矿冶炼出青铜、黄铜、白铜(铜镍合金);第三个阶段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人工配制冶炼出铜的合金。因世界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尽相同,所以这三个阶段经历的时间不完全一样。中国史前铜器形体多较小,多工具,容器极少;加工亦较简单粗糙,有锻造,也有单范铸造的。史前铜器制作,基本上处在第一、二阶段上,具有明显的萌芽阶段的特征。夏商周时期才进入了第三阶段,并逐渐产生了"六齐"合金配比。

(1)冶铜技术我国有着丰富的铜及其他金属矿资源。据《管子·地数》记载:中国有出铜之山467处。《山海经》记载:出铜之山30处,出锡之山5处。这样的数字虽然未必可信,但说明当时确已发现不少铜矿。数量众多的铜矿中,应有不少是单金属铜矿。据1943年《甘肃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书》所记:武咸、张掖、酒泉之南……祁连山北麓各沟谷中之砂砾层,合有大决自然铜,普通皆长三寸,宽二寸。所见之最大者,长一尺余,宽六寸,厚三寸,皆无棱角⑦。位处中原的河南地区也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如出土过铜器的临汝县和登封县均产铜。临汝县东北还有两个单生铜矿(孔雀石)。一些出露于地面的大块自然铜,较容易被当地的史前居民发现和利用。在临汝煤山遗址还发现有熔炼红铜的炉壁残块。看来,甘青和中原各地史前时期的红铜器,很可能是先民们利用当地单生铜矿资源熔炼制作的。

除了单金属矿外,还有不少共生矿。有关部门调查证实,我国山东的昌潍、烟台、临沂等地区,有着丰富的铜锌铅共生矿资源,如胶东地区的福山县拥有铜锌共生矿;平度县发现含铅的铜锌共生矿,人们还在那里发现过古代采坑、炼渣、炉衬材料等遗存;五莲县开采过含锡的铜锌矿床;日照县目前开采的一些小矿山也有铜铅锌共生的。我国的锡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及燕辽两大区,甘肃和内蒙古、新疆亦产有锡矿。氧化锡矿(如锡石)被木炭还原比较容易,可以进入铜中成为其中合金元素,从而得到青铜。此外,各地还可能有一些铜锡或铜锡铅共生矿。

目前巴发现的史前铜器中,从材质方面看,红铜的数量最多,青铜次之,黄铜最少。从种类方面看,多为小型的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如刀、锥、镜、环之类。数量上看,同当时大量使用的石器相比是非常少的,铜器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实际地位不大。同世界许多古文化用铜的历史一样,"在金属工匠学会将铜与锡或砷熔合以生产青铜和其他有韧性的铜之前,铜的经济效用(就其锋利的刃口而言)是不明显的。一旦合熔的优越性被人们所了解,铜就在农业和战争中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史前时期的冶铜活动中,至少在其早期阶段,人们尚不懂得有意识地用多种金属矿合熔而冶炼合金铜。已发现的青铜或黄铜器,可能是直接利用共生矿冶炼制作的。铜器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表明,各地铸造铜器的原料多来自附近的含铜矿脉。这种非人工配制的铜合金性能远较红铜好,但其冶炼技术未必比高纯度红铜复杂多少。从这一认识来看,姜寨或三里河等黄铜器的较早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的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认为:"早期黄铜的出现是可能的,只要有铜锌矿存在的地方,原始冶炼(可能通过重熔)可以得到黄铜器物。当然得到这种特殊成分的矿石,也可能是偶然的,因为早期的黄铜器毕竟是个别的"。从现代技术观点来看,要把金属从矿石中还原出来,必须有两个最为基本的技术条件,即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强的还原性气氛。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时,人们已从制陶技术中掌握了一些高温技术以及火焰的'氛控制技术,可以制作出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所以,发明冶铜的基本技术另件是具备的。冶铜技术和冶铜设备相关联,不同的冶铜设备决定了不同的技术特点。中国最早的冶炼遗迹是在山西源涡镇仰韶晚期遗存中发现的,尽管只另一些炼渣,但说明当时已有了冶铜活动。最早的熔炼可能是破炉取铜,每炉只使用一次。龙山时期的临汝煤山遗址炉壁残块内壁上保存了6层熔化铜炉的残存物,说明此炉使用过多次。又煤山炉壁的内面有熔融层而外壁没有直接的烧痕,说明是把矿石和燃料同放在炉中进行冶炼和熔化的。

(2)制铜技术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的铜器,目前仅见于姜寨出土不知为何器形的残钢片暂时还是一个孤例,究竟是怎样制作的尚不清楚。但林家的青铜刀则明显是铸造的。龙山时期的铜器的制作技术,依据对出土实物的观察分析,不管是红铜还是铜合金,都主要有铸造和锻造两种。一般小件器物,如锥指环等,都是锻制的。早期青铜、黄铜的锡、锌量一般都不是太高,故塑性述较好,加工起来都比较容易。如皇娘娘台出土的12件铜锥、1件铜凿,都曾打过。但自然铜如不经中间退火,往往不宜进行大幅度加工,这主要与其原生晶粒的大小和沿晶粒间界开裂的可能性有关。在已经做过科学考察的早期锻铜中,只有秦魏家的1件铜锥,可能曾进行过退火处理。大件器物,如斧、镜之类,则多是铸制的;刀有锻的,也有铸的。而铸造技术的出现,在金属加工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冶金史学家研究表明②,史前铜器的铸造技术较为简单,多数是用单页范,或者是用两合范。前者如东乡钢刀、皇娘娘台采集的钢刀等;后者如皇如娘台条形器等。只有少数,如襄汾陶寺的铃形铜器、广河齐家坪空首斧和七奔星纹镜的造型稍见复杂。史前时期的铸范目前尚未发现,估计可能有石范和陶范两种。陶寺铃形器和王城岗的鬶形器,都是当时较为复杂的铜器,其特点是薄壁、中空、曲腹,此特点给铸造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两件铜器壁厚分别为0.17-0.27厘米和0.2-0.3厘米,并且较为均匀。在铸造中为了有效控制壁厚的均匀度,首先是在复杂的多块内外范之间,设置合理的棒卯,保证铸范套合不错位和减少误差。铸造鬶形器空腔的芯子(内范),必有腹芯段和足芯段,芯的表形也曲弧多变。为保证铸范芯位的准确,也需设计合理的榨卯和增加芯座的长度。为了使器表光洁,需对外范的泥料进行特殊加工,这种加工可能采用当时制陶业传统的淘洗和沉淀技术。为了防止如此薄的铸件在铜水凝固时开裂,还必须解决芯的退让性。铸造薄壁容器铸件时,又要考虑铜水在0.17。0.3厘米的狭窄缝隙中畅通并充满范腔,它除了在熔铜时提高温度,使铜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外,自然要考虑范的预热问题。观察二里头三、四期的泥范,通体呈红色,说明在浇铸之前经过烘烤预热。看来浇前烘范技术,可能要上溯到龙山文化晚期。陶寺铃形器有浇不足的缺陷,可能是烘烤温度偏低所致。没有烘烤的铸范,只能铸造小件和厚壁铸件。上述的铃形器和鬶形器得以成功的生产,不仅说明前述一系列的铸造技术基本得到解决,还创造了薄壁铸件铸造的新技术。上述研究表明,陶寺人和王城岗人的铸铜技术,已经脱离了原始阶段,有了一定的发展。

总之,考古记录中虽然在仰韶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铜制品,但仅仅是个别的孤例,尚不足以说明当时的冶铜和制铜技术。龙山时期在黄河流域若干地点出土了铜器,但数量和品种都很少。虽然已有了人工冶炼的

合金青铜,但可能是非有意识配制的,多是由共生矿冶炼而得到的。尽管当时已有了一些小型铜工具如刀、锥之类,但这些少量的小型铜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能仅仅因此而改变时代的性质。因此,虽然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铜石并用时代",但在许多场合的实际含义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大体一致的。

环境学概论试题B卷1及答案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专业学号级班 ··················密···················封·····················线·················· 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共印份数: 第1页共4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08—09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2007级、2008级《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B卷)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三种 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 16分)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 曹兵武著 (2014年版) 简介 在两万字篇幅内,本文试图让读者基本上能够了解考古学的发生和发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当代最新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所描绘的早期中国的大致图景。 目录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2) 延伸阅读:考古学文化、北京猿人、殷墟发掘 (4) 第二节、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6) 1.地层学与类型学 (6) 1.1地层学 (6) 1.2类型学 (7) 2.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 (8) 2.1环境考古学 (8) 2.2聚落考古学 (8) 延伸阅读:考古发掘流程、公共考古学 (9) 第三节、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10) 1.碳十四测年 (10) 2.热释光测年 (11) 3.古地磁测年法 (12) 4.孢粉分析研究古代植被 (12) 5.残存脂肪酸分析 (13) 6.其他 (15) 延伸阅读:水下考古学 (15) 第四节、考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16) 延伸阅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19)

德国著名考古学史家西拉姆说:“人类要想看清未来的100年,首先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①。考古学就正是这样一门让人类回头去看自己过去5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发掘、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人类在过去生产与生活中留下的物质遗存,拼凑、复原和认识已经消失的古代社会、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考古学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获得的古代遗物与遗迹等遗存,研究和复原人类古代生活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同样是复原和研究过去,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历史学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的资料进行研究,而考古学必须经过野外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然后通过对这些物质遗存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获得关于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一般被分为三个层次:处理资料的基础部分——考古学技术;从资料推测过去人类行为和复原历史的中间部分——考古学理论;推导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得出的抽象的关于规律的考古学认识部分。 具体地说,所有的考古学工作都涉及到以下四个层次的目标: 1.发现、发掘、记录和保护过去人类的物质遗存,揭示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包括它们存在的物质性背景; 2.重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的古代遗存所代表的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建立古代遗存的编年序列,进而建立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史; 4.提炼、解释由古代遗存所体现的人类行为和文化过程所所体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兴趣由来已久,曾经尝试诸如神话传说、文献记载等多种方式记忆和认知过去。现代考古学发源于欧洲。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学者与皇帝曾经尝试比较系统地搜集古代的文物,进行带有研究和教育性质的展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这段时间里,对人类的过去感兴趣的人大大减少了,欧洲被认为是因为蛮族的入侵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遥远的过去甚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辉煌,都被认为是一种传说,只在那些神话和英雄中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圣经》是当时人类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体系的惟一来源。十五世纪中期肇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唤起了欧洲人对古典时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又反过来诱发了人们寻找和收藏古物的兴致。16世纪,一些人开始发掘意大利的罗马废墟,以为日益膨胀起来的古物市场输送原料。在16世纪的西欧和北欧,一些古代的仪式性建筑引起了当时学者的特殊兴趣,比如对史前的巨石遗迹特别是英国的斯通亨基(Stonehenge)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一些人的研究甚至得到了王室的赞助。1709年之后,对被公元79年维苏里(Vesubius)火山的喷发所淹没的庞贝(Pompeii)古城的连续发掘,成为当时人类重新认识罗马时代人类文化成就的一扇窗口,当1千多年前的历史细节和惨剧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那种心灵的触动和感应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的旅行者开始有意识地对《圣经》的发源地中东地区进行大量的考察,在满足自己宗教感情和寻根之欲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和文明源头的了解。 ① [德] C. W. 西拉姆著,刘迺元译:《神祇·坟墓·学者——欧洲考古人的故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大气二次污染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现代湖 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 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 生物入侵 :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 , 并对本地生态系统 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 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 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 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 环境评价: 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 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0 分) 1. B E F 2. A C D 3. A B D E 4. A E 5. B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02 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 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 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 氧化型 ( 汽车尾气型 )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 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答:要点(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 内部并积累起来; ② 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 污。 (2) 类别:①生物性污染; ②化学性污染; 6. 遗传) ( 生态系统) 7. 8. ( 堆肥) (焚烧) 9. 10. (移动源) (固定源) 11. 12(山谷风) (海陆风) 13 14( 0— 1 20分贝) 2. (气压梯度力) (风) (湍流) 4. (空间辐射) (导线传播)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吸附交换) (络合- 螯合) (工业) (农业) (生活) ( COD ) ( BOD5) (在氮、磷过剩)(水华) (赤潮) 2分,共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1.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3. (总有机碳 TOC ) (总需氧量 TOD ) 5.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 气)

考古学名词解释

1.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纤中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观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的保护等。 2.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①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份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②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③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3.遗物: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而它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由于地域、时代与民族的不同,各种遗物的用材(石、木、陶、金属──青铜与铁等)、制作方法及其形制、风格亦各不相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对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类别、类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鉴定和用途的确定,而是要通过对遗物的研究去了解人类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及文化面貌。 4.文物: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_30-40_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_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_综合性_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_描述功能_、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_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_初级群体_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_婚姻_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_社会成员_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_农村_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_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 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 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 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 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 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 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 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的大气标准为。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氧垂曲线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4、固体废物处理 5、分贝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 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 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 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 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 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dB)。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

专业:姓名:得分: 环科系2002级本科生 《环境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2、光化学烟雾:含有NO X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成因是( B. )。 A. 藻类大量繁殖 B. 有机物大量进入水体 C. 氮磷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D. 溶解氧降低 2. 大气中颗粒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D. )。 A. 飘尘 B. 重金属元素 C. 多环芳烃 D. H2SO4 3.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A.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 镉 B. 铅 C. 甲基汞 D. 铬 4. 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C. )。 A. 去除有机物 B. 去除无机物 C. 去除氮、磷 D. 去除颗粒物 5. 烟囱排出的烟流形状与大气的温度层结有关。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烟流形状为( D. )。 A. 波浪型 B. 锥型 C. 上升型 D. 熏蒸型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举例说明其规律。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论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断定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称为放射性碳素断代;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是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我们将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 利用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探寻到的遗迹大体可分为三类:根据土色明暗判别的,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阳光斜射阴影显示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判断,如村落、都市、运河等。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dB)。低于20Hz 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A.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A、主观判断性 B、多发性的 C 对人的危害性小 C、无残余物质需要处理 D、局部的 4.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A E )。

考古基础知识

考古基础知识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关系。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献资料,而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是古代人有意识地经过加工制造的实物,这种实物包括两大类:一是遗迹;二是遗物。所谓遗迹,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所谓遗物,主要指古代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劳动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此外,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如一个灰坑、一座墓葬、一个地层,都是一个单位。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确定层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诸单位形成的先后顺序。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主要看它的基底或开口处位于那个层面。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主要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地层堆积是指不破坏原来地表而形成的大面积成层分布的堆积。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生土层: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 熟土层:人类居住或长期活动在地表形成的大面积新的土层。 间歇层:在熟土层之间出现的不含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1、遗址的各个堆积单位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被叠压的堆积单位一定早于叠压它的堆积单位。 2、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是相联系的。遗迹的堆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低于地表的,如坑、沟、井、墓葬等。另一种是高于地表的,如城墙、河堤等。 3、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的破坏,现在的堆积单位交界面往往不是下层堆积的原有表面。 4、同一时期的堆积处于不同水平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在时间上可以相差很远。 5、遗迹和遗迹内堆积不可混为一谈。 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应出晚期遗物。 7、晚期堆积单位会打破早期堆积单位。被打破的堆积单位一定早于打破它的堆积单位。 8、某堆积单位所包含的年代最晚的一件遗物是该堆积单位可能的最早年代。 9、某堆积单位的年代可以该堆积单位所压和被压得上下两堆积单位的年代分别作为它的上限和下限。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指导。 1、依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划分文化层; 2、平剖面结合,将文化遗存置于立体空间内分析研究; 3、必须遵循由晚及早的原则逐层予以揭露。 探方法:探方法是探方发掘法的简称。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种发掘方法就叫探方发掘法。 收集原则,按单位收集,遗物要按单位来编号,如H1:2:M8:9。代号: M墓葬 G沟 H灰坑 Y窑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