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

1.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篆书、甲骨文、金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甲骨文、金书、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C.甲骨文、金书、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金书、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2.《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规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话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A 南方

B 北方

C 北方

D 南方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潜(qiǎn)移默化半明半昧( mèi ) 摇摇欲坠(zhuì) 汹涌湍(tuán)急

B.情不自禁 ( jīng ) 热泪盈眶 (kuàng) 栩(xǔ )栩如生挥洒淋漓( lí)

C.遥遥对峙 ( zhì ) 风靡(mí)全国日渐高涨(zhàng) 精神抖擞(shǒu)

D.脍炙( zhì )人口晶莹剔( tī)透相得益彰( zhāng) 初生之犊 (dú) 4.将(1)任长霞(2)洪战辉(3)季羡林(4)丛飞等人物的姓氏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1)(2)(3)(4) B.(4)(2)(3)(1)

C.(3)(2)(4)(1) D.(2)(1)(3)(4)

5.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 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

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 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

6.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清水秀衔冤错勘津贴 B.良秀不齐眈误狼藉暮霭

C.烦燥蒿莱枭鸟厮守 D.报怨像貌惊愕昧心

7.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座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争。B.一般人若能缜密地观察,也可能有超越专家的见解。

C.读一本好书,有时如欣赏舒缓的小夜曲,让人心旷神怡;有时像畅饮醇香的美酒,使人如醉如痴。

D.花的缤纷,叶的凋零,乃至一滴露水的坠落,都能引起诗人无限的感伤。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一群豆蔻年华的大学生,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D.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地络绎不绝。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这一棵树,是我的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A.遗传起源变异 B.起源变异遗传

C.变异遗传起源 D.起源遗传变异

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一项是()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掌柜是一幅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11.对下面几个句子中省略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地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B.“我要知道上网有……有……这么……可怕的后果,……我也不会……自己找死!”网迷小萌泣不成声。

C.两位老人热烈而又亲切地交谈着:谈花,谈写文章,谈往事,谈家常,谈子女教育,……

D.现在的帝王影视一部接一部,演了皇帝演皇后,演了太子演格格,演了妃子演太监……所以,这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显得尤其引人注目。

12.下列问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我们的一腔热情应如何挥洒?我们的美丽人生将如何书写?

B.东篱之下是谁瘦比黄花?大江东去是谁在叹人生如梦?

C.是唐朝滋养了白,还是白点缀了唐朝?

D.谁被无情的针刺划伤了双手和心灵?为什么你在情感的世界里播种下荆棘?

13.在下面的例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例:自豪与杰出的关系什么?难道只有“杰出”这个字眼,才配得上自豪吗?

A.引用 B.强调 C.否定 D.特称

1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个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

者,,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在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15.对于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让社会的中流砥柱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崇高的使命,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十七大”后加“号召”)

B.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研究”和“听取”互换位置)

C.特快列车驶过长江大桥时,我站在车窗前,看到了大桥的雄姿,也看到了正在桥头日夜站岗的战士。(将“日夜”去掉)

D.通过开展“好运,单双号车出行”的活动,可以使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奥运的环境更加整洁。(去掉“可以”)

1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17.将下列6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全部正确的一项()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竹直心虚乃吾友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⑥水淡性泊是我师

A.⑤②/⑥③ B.①④/⑥③

C.①⑥/⑤② D.③②/⑤④

18.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A.举案齐眉——孟光 B.囊萤映雪——敬

C.击楫中流——祖逖 D.卧薪尝胆——勾践

19.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高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行”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B.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记”是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游记散文。

D.诸亮的《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

20.下边四句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雨暗苍江晚未晴②月在浮云浅处明

③井梧翻叶动秋声④楼头夜半风吹断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

21.现代汉字中,按其构成方式最多的是形声字。()22.“宵”、“桥”“条”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 。()23.“杜甫终身同情百姓的疾苦。”这句话中的“疾”是“疾病”的意思。()24.“七月流火”这个词适合用在夏去秋来的时候。()25.“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药品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药费白花。”这则手机短信中“花”的意思都不相同。()2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2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轼对王维诗歌的评价。()28.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作家是泰戈尔,我们曾学过他的《金色花》。()2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语出一人。()3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因收录了诗歌作品300篇,又称“诗三百”。()31.“初唐四杰”是指王昌龄、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32.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有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鲁迅()3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34.《进中举》作者吴敬梓,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5.司马迁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郭沫若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6.犁的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因而有诗体小说之称,他开创了“荷花淀派”。()37.聂赫留朵夫是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人物形象。()38.鲁迅的小说集有三部,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祝福》《药》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39.“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王子复仇记》中的主人公。()40.“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这个小岛撕碎、吞噬。”这句话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填空题(共20分,含41题中的每小题1分,其他题每题2分。)

41.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这句歌词是化用了白的《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

(2)人们经常借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表达一种雄心壮志和气概。

(3)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白日与黑夜交替及新年与旧年交替的诗句是:

,。

(4)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到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2.仿照例子,用恰当的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如:砍钦(点石成金)

(1)念含()(2)杭航()

(3)忍想()(4)记认()

43.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有关,请写出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

(1)鸡犬升天()(2)四面楚歌()

(3)完璧归()(4)指鹿为马()

44.数字与成语之间往往存在的巧妙的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数字各打一个成语。

例:20÷3:陆陆续续

(1)12345609 ()(2)1×1=1 ()

(3)9寸+1寸=1尺()(4)1256789 ()

45.我们的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包含着深刻的寓意,猜猜下面的人名各

取自什么成语?

例:杜鹏程:(鹏程万里)

(1)焦若愚()(2)海粟()

(3)丁慧中()(4)甘如饴()

46.今年是鼠年,请你按要求补全带有“鼠”字的成语。

鼠()()()()鼠()()

()()鼠()()()()鼠

47.请你根据意思在括号填上三字惯用语

例:世故圆滑的人:老油条

(1)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2)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3)足智多谋的人()(4)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

48.我国古代名家除了有名有字外,许多人还为自己取了雅号。请写出下面四位名人的别号。清照()欧阳修()贺知章()杜甫()49.仿照例句再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概;。

语文知识与积累竞赛试题答案 08.4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A

8、C

9、D 10、 B

11、B (A省略号前的疑问语气不能省略,加上问号。C省略号前的逗号也应该删掉。D省略号后面的句意发生了改变,省略号后面加上句号。)

12、C(C是选择性的,只答其一,而其他三句都是两个不同意思的问句构成,不仅回答一个)

13、B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D

判断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填空题

41(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5)、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2、有口无心、木已成舟、拔刀相助、舍己为人。

43、安、项羽、蔺相如、高

44、七零八落、一成不变、得寸进尺、丢三落四

45、大智若愚、沧海一粟、秀外慧中、甘之若饴

46、鼠目寸光、蛇鼠一窝、贼眉鼠眼、胆小如鼠

47、门外汉、铁公鸡、智多星、三脚猫

48、蒲松龄、杜甫、诸亮、辛弃疾

49、菊花、牡丹、桂花、梨花

50、易安居士、六一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

51、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2、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

53、十点用车。

54、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55、示例: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的人受到震撼。

56、例:(1)我们微笑着走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信心百倍,精神抖擞。

(2)拥抱你;古老的民族永远为你喝彩。

初中语文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知识部分(84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4题,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山是凝.固的美,水是奔滕的美;______________;暄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 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感悟. 美的心灵。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凝.固()感悟.()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字数可以不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填在下面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____,婉约________________,粗犷_____________,细腻__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若大江东去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 B、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 C、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3.古诗(词)文默写。(10分) (1)这次诗歌大赛,涌现出大量具有新时代独特风格的作品,完全打破了陈旧的文风,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赵翼《论诗》中的名句填写) (2)关心民生疾苦是诗人的良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已及人、舍己为人,发出了为民请命的最强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壮岁旌旗拥万夫”,明显有居高临下的个人英雄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真实地流露了忠君和个人名节思想。 (4)君子之道的内容为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一)成语错误使用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褒贬颠倒 4.修饰失当 5.不合习惯 6.敬谦错位 7.理解片面 8.形近混淆 9.轻重适当 10.功能混乱 (二)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 ①多层定语排序不当 ②多层状语排序不当 ③定语、状语混淆 ④虚词位置不当 ⑤主客颠倒 ⑥词语或分句逻辑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 ③主宾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⑤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搭配不当 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必要附加成分残缺 ⑤介词残缺 ⑥关联词残缺 2)成分赘余 4.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 ②暗换主语 5.表意不明 ①有歧义 ②指代不明

6.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②分类不当 ③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当 ⑤滥用数词 (三)句子排序 1.排除法 确定首尾句,排除错误选项 2.对应法 与原文的句子进行一一对应 3.方位法 依照事物的观察方为顺序,例如:正面——侧面——背面 4.语感法 依照上文语境进行选择 5.逻辑顺序法 依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例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6.顺藤摸瓜法 依照句子之间有相互连接对应的词语进行排序 (四)信息提炼 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其中“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 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 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5.拓宽知识领域,捕捉时代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理解 1.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①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②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③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①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习题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 _____ 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 ______ 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 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必考知识点汇总 语文这一科目考试内容涉及方面诸多,考试内容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又包含语文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就乱了阵脚。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华图教师罗列出初中语文国考资格证考试必看20考点,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1、错别字辨识 在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中,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考查,题目给出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识记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字形并能正确应用。它看似简单,但是需要考生的细心和耐心。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考生需要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范围非常广。而且题目中的习作段落篇幅较长,要从中找出错别字,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耐心寻找。 2、语病辨识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出现,和错别字放在一起考查。题目给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病句,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病句修改方法。 3、词类活用 这一知识点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题目通常给出一句话,并指明句子中的某个字是特殊用法。考生需要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与题干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几种常见类型。 4、中国古代文学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一些古代文学常识,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出现。如2012年上半年的考试中,题目要求考生选择属于骈文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骈文的概念,还要熟知选项中的文章。由此看出,对于古代文学,考查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理解,这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 5、中国现当代文学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20201017212857)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 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 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 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 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 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 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 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 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 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 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 法) (2).记叙文阅读: A. 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 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 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 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 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 说明文的特点 B.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 说明文的种类 D. 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学习资料

初语文阅读指导 第一部分阅读方法 1、阅读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 2、结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特点来阅读。 3、读读——思思——议议——再读——再思——再议 4、多读、精思(仔细思考)、勤记(记录、记忆)、善用(把学到的运用到写作中) 5、结合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理解分析 6、要有创新意识:质疑法(即对阅读材料多提些问题) 类比法(即比较两则类似材料的异同) 引申法(即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新的意义) 逆反法(即用反向思维的方法阅读文章) 多向法(即对一个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 第二部分阅读内容 1、积累性阅读(字、词、名言警句等) 2、理解性阅读(句、段、篇;内容、主题等) 3、鉴赏性阅读:判定、分析小说中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区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类别并理解其作用; 理解散文中景物、事物的象征意义 理解散文、诗词形象含蓄的语言、内容及表现手法; 简要分析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戏剧语言 4、比较性阅读(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种或多种材料相对照异同或优劣) 5、考查的内容:①记叙文为记叙的内容、表现的主题;说明文为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重点内容(特征);议论文为论点、论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②文章思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依据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 ③议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从说明顺序) ④线索、结构;词语、句子、标题入手 第三部分具体内容 一、整体感知 (一)感知内容 1、文章体裁是什么 2、文中所写的人物有那些,主要人物是谁;文中写了那些事情。 3、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文章中心。 4、文中所写的物有那些,写出了物的什么特点。 (二)解题方法 1、概括事情:用“谁+干什么(怎么样)”或“……的……”的格式 2、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格 3、概括文章中心:叙述(写、介绍、描写)了……什么事(人的什么、什么事物),表明(歌颂、赞扬、批评、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作者的观点看法、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概括物:外形、大小、用途、结构、色彩、种类、其他特征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第二节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用能力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 第三章经典教学案例与教案设计展示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 第一章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言实词与虚词第二节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第三节文言文的理解第四节古诗词鉴赏 第二章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节现代汉语第二节汉字第三节词汇 第四节句子第五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第三章文学概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二节文学活动第三节文学创造 第四节文学作品第五节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四章现代文阅读 第一节现代文分析与理解第二节文学作品鉴赏 第五章写作基础 第一节写作概述第二节常用文体写作 第六章中外文学史 第一节中国古诗词赏析第二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四节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赏析 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真题点睛 语文课程是()与人文性的统一。 A. 工具性 B. 思想性 C. 政治性 D. 情感性 【答案】A 【名师点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3、汉字1、字音 2、字形 4、含义 5、色彩 9、词语6、近义词辨析 7、熟语 8、关联词语 12、标点符号10、点号 11、误用辨析 27、基础知识15、修辞13、常见修辞格 14、辞格辨 16、词类 20、语法17、短语 47 18、复句 初19、辨析修改病句 中21、作家作品语24、文学文化常识22、名篇名句文23、文化常识 26、语言表达——25、简明、连贯、得体28、常见实词 45、知识体系31、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29、常见虚词 34、古代诗文阅读32、实词、虚词30、一词多义 33、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断句) 35、文体知识 36、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37、作文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38、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 44、现代文阅读39、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40、重点词语的理解 4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2、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43、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46、中考复习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 2、数轴

6、有理数的概念3、相反数 4、绝对值 5、有理数从大到小的比较 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 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 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 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 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代数式 14、科学记数法、近似 数与有效数字 22、列代数式15、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3、代数式的值18、单项式 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 25、去括号与添括号 26、整式的加减法 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198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初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3、代入(消元)法 中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4、加减(消元)法 数193 36、相关概念及性质 学数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与38、一元方程组的应用40、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代45、一元一次不等式43、一元一次不等式41、不等式的解集 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47、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9、多项式的乘法 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5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4、同底数幂的除法 57、提取公因式法 61、方法58、运用公式法 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 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一元 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次方

【中考必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模板与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思维导B9棋板与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模板与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思维导图将我们大脑思维模式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复习初中语文知识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中语文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一)初中... 思维导图将我们大脑思维模式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复习初中语文知识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中语文思维导图,谢谢你的阅读。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一)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二)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三)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四)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五) 初中语文所有古诗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除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 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大全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 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附:诗歌知识大全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极有情致。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引申为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这几句诗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学科知识竞赛

沟中学2012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竞赛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1、(①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语文课程的(②多重功能)和(③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④)能力、(⑤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判断: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曾有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4、语文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逐渐训练阅读与写作,努力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余地。(√ )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7、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不可机械照搬一般评价方法和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 ) 8、《新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应具有规范性,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9、语文评价应注意整体性、开放性、重视定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 10、在语文评价中要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往往片面、偏激,仅供参考。(×)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C ) A.交流工具 B.实践工具 C.交际工具 D.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下面表达不属三个维度内容的是(C )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人生观与价值观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该是( C ) A.灌输、分析、讨论、训练的方式 B.讨论的方式 C.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网络教学的方式 5、语文评价的目的是(C) A.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的情况 B.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选拔与甄别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 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名言佳句的填空,文言文实词的比较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