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山东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讲解

一、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考纲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考纲说明】●环境:①酸雨(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引起,主要是硫的氧化物)pH<5.6②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引起)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④水华(水体富营养化)⑤臭氧空洞(氟利昂)⑥可吸入颗粒物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⑦白色污染(塑料)⑧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时又能将有用物质加以再生利用

●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是粘结剂,增强体是骨架)、光导纤维(SiO2)、氮化硅陶瓷、半导体材料(Si)

●能源:煤、石油、乙醇汽油、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生命过程:六大营养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自来水消毒、防腐剂、增色剂、营养加强剂等

(3)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考纲说明】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a.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考纲说明】

①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②简单相关计算。

【指导】计算时注意根据基本定义式进行计算。

【练习】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2、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g 铝离子,则此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1、A 2、mol·L-1

b.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考纲说明】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其数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③1mol气体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计算时注意注意是不是标准状况,是不是气体;④1L溶液所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 l·L-1;

⑤0.012Kg12C所含有碳原子的个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单位mol-1,常用数据为6.02×1023mol-1;

☆阿伏伽德罗常数考察题型:这种题型高考年年考,但失分者依然较多,主要失误在于审题时不够仔细.审题时还应注意如下细节:

(1)物质的状态:水在标准状况下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在标准状况下,碳原子数大于4而小于16的烃为液态,大于等于16的烃为固态,CH3Cl为气体。

(2)某些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惰性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白磷(P4)等。

(3)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molSiO2中含有Si-O键数目为4N A,因为SiO2为“SiO4”正四面体结构,一个Si连4个O原子,形成4个Si-O键,只属于一个Si,因而1molSiO2中含有Si-O键数目为4N A;12g 金刚石中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 A,因为金刚石为正四面体结构,一个C形成4个C-C键,而每个键属于2个碳,因而1个C平均4×1/2=2个C-C;C n H2n+2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3n+1

N A,1molP4( )含有共价键数目为6 N A等.

(4)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为2×2+16=20,T2O为3×2+16=22,18O2为18×2=36等。

(5)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算转移电子数,

电子数=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子数得电子数=失电子数=转移电子数

特殊:Cl2+2NaOH =NaCl+NaClO+H2O 1mol电子

◆2Na2O2+2H2O=4NaOH+O2↑2mol电子◆2Cu+S=Cu2S 2molCu 2mol电子

◆Fe+2HCl=FeCl2+H2中转移2mol电子,而2Fe+3Cl2=2FeCl3中1molFe转移3 mol电子,在

3Fe+4H2O=Fe3O4+4H2中1molFe转移8/3 mol电子

(6)要用到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时,必须注意是否是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

(7)某些离子或原子团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如:1L1 mol·L-1NH4Cl溶液中NH4+

的数目因为水解而小于N A。

【练习】1、48 g 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3N A个O。()

2、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

3、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4、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

5、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

6、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N A()

7、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8、4g氦气含有N A个氦原子()

9、1molNa2O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 A()

10、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

11、12 g石墨晶体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3 N A()

12、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1.5N A个()

13、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 3N A()

14、32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15、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

16、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

c.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参考2、(1)a。计算关系图)d.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纲说明】相对原子质量

1、含义: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所得到的数值叫相对原子质量。

2、数值上与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相等,但单位不同。

3、原子的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平均值。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位素的丰度(即原子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注意问题】不要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混淆。在试卷前面都提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e.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说明】一般是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可以当成一种反应物进行计算。

【强化练习】1、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200 D.0.240

2、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

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02(g)+2H20(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0(g) △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3、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l.5×10-5mol·L-1。若

A

B

P/MPa

0.50

0.10

0.80

0.85

α

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

HCO3-+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10-5.60=2.5×10-6)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

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阳极反应为。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H2O2+Cl2=2HCl +O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 D.1.12L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

7、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

发生反应2HI H2+I2,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

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 。

8、以H2为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已知2H2(g)+O2(g)====2H2O(l)△H=-572kJ·mol-1

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9、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一定条件下,将反应NO2(g)+SO2(g)

SO3(g)+NO(g),NO2与SO2以体积比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参考答案】1、B 2、(1)①800L·mol-1②=(2)1.60N A(或1.6N A)173.4

3、4.2×10-7mol·L-1

4、(答案:中 K b=10-9/( (a-0.01)mol·L-1)

分析: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可得: c(H+)+c(NH4+)=c(Cl-)+c(OH-),已知c(NH4+)=c(Cl-),则有c(H+)=c(OH-),溶液显中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 b=[c(NH4+)·c(OH-)]/c(NH3·H2O)= (0.01 mol·L-1·10-7mol·L-1)/(amol·L-1-0.01 mol·L-1)= 10-9/( (a-0.01)mol·L-1.

5、2H++2e-→H2 ,Mn2++2H2O-2e_ =MnO2+4H+,87g

6、C

7、0.1mol·L-1·min-1;64

8、80%

9、3NO2+H2O=2HNO3+NO↑ 6.72 2.67

(2)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研究中的重要应用,综合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a.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考纲说明】常用仪器:

量筒:上面标明温度、规格,无“0”刻度;用于粗略量取体积;

读数时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量筒可以量取气体体积装置如图:

右图读数时注意:①先冷却到室温

②使量筒和集气瓶(或水槽)液面相齐再读数

③视线与凹液面相齐再读数

④读数到小数点后一位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上面标有温度、规格,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到

小数点后2位,酸式滴定管可以盛放酸性溶液或氧化性的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

为碱性溶液可以腐蚀玻璃旋塞;碱式滴定管可以盛放碱性溶液,不能盛放酸性或氧化性

的溶液,酸性或氧化性溶液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

托盘天平:读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左物右码;一般试剂要放在称量纸或滤纸上称量,碱性药品要放到玻璃仪器中称量。

容量瓶:上面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使用时要标明容积多少ml;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于盛放溶液。其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

【强调】如果需要480ml溶液时应该配制500ml溶液,用500ml容量瓶,计算溶质时也应该用500ml来计算

玻璃棒:可以用于搅拌、加速溶解、加速蒸发、引流、转移沉淀等。

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意区分仪器)一般漏斗用于过滤、添加溶液;长颈漏斗可以用于启普发生器简单装置(如右图);分液漏斗用于添加药品、萃取分液;

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

坩埚、坩埚钳:坩埚用于加热、灼烧固体。

干燥管

干燥管的用途:

1、可以用于干燥气体

2、可以用于防止倒吸;

3、可以用于简易启普发生器。防倒吸简易启普发生器

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b.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纲说明】

1、基本操作(要求说出每种操作的主要仪器)

加热固体(灼烧)过滤萃取(分液)蒸馏蒸发

◆灼烧:用于高温加热固体。(仪器: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玻璃棒)

◆过滤:用于分离溶液和沉淀(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

◆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分离的方法,常和分液一起使用。

(仪器: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

【说明】可以将一些互溶的物质转换成互不相溶的液体再分液。如乙酸乙酯和乙酸的分离,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将乙酸转化成醋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互不相

溶,分层,分液分开。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将液态物质分离的方法。多次蒸馏就是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注意冷凝水的方向、温度计的位置)

【说明】可以将沸点差别不大的物质转换成高沸点的盐再蒸馏分离。如乙醇和醋酸,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醋酸转成高沸点的醋酸钠溶液,蒸馏得到乙醇,再向醋酸钠溶液中加

入稀硫酸蒸馏,再得到醋酸。

◆结晶:分蒸发结晶(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分离)、冷却结晶(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溶质分离)(常用说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蒸发:用于获得可溶性的溶质。(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渗析:用于分离胶体和溶液,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了渗析原理

◆盐析:用于肥皂的分离或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用于提纯碘等易升华的物质。

◆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

◆指示剂使用:石蕊试剂:变色范围5.0~8.0,颜色分别为红、紫、蓝,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

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颜色分别为红、橙、黄,可以用于酸碱中和滴定。

酚酞:变色范围8.2~10.0,颜色分别为无色、粉红、红,可以用于酸碱中和滴定。

甲基红:变色范围4.4~6.2,颜色分别为红、橙、黄,可以用于酸碱中和滴定。

◆试纸的使用:常用的试纸有pH试纸(用于粗略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只能测出pH=1-14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定性检验碱性物质)、蓝色石蕊试纸(定性检验酸性物质)、碘化钾淀粉试纸(用于检验氧化性的物质),其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水湿润,其它试纸需要用水湿润。试纸在使用时不能放入溶液中,以免污染试剂。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观察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仪器的洗涤:有油污的仪器用碱液(或洗涤剂、氧化性洗涤剂如K2Cr2O7、KMnO4溶液等)洗涤

再用蒸馏水洗涤;银镜实验完后试管用稀硝酸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沾有硫粉的试管

用CS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3S+6NaOH

2Na2S+Na2SO3+3H2O);苯酚实验完后的试管用酒精洗涤;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器壁内出现均匀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

股流下。

◆物质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左物右码,小数点之后只读一位。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要放在滤纸或称量纸上,对于腐蚀性药品(如NaOH)要放在烧杯中称量。

◆液体的量取:粗量用量筒,精确量取时,酸性或氧化性药品要用酸式滴定管,碱性药品要用碱式滴

定管。量筒读小数点后一位,滴定管读小数点后两位。

◆加热:①直接加热:试管、坩埚、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②水浴加热:容易控制反应的温度,温度不高于100度。水浴加热的反应有——银镜反应、

MnO 2

酯的水解反应、苯的硝化反应等。

③其它还有垫上石棉网加热,如烧瓶、锥形瓶、烧杯等

◆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研磨:用到的仪器有研钵和研杵。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到的一系列操作有:

●沉淀、过滤、沉淀的洗涤、干燥(灼烧)、称量;沉淀洗涤的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水,

刚好浸过沉淀表面,当水自然流出后,重复几次。”干燥时用到的仪器是干燥器。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注意两次结果不能相差0.1g (恒重操作)。

【可能出现的题目】检验沉淀是否沉淀完全?(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出现沉淀,说明已经沉淀完全,否则沉淀不完全。)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试剂检验原滤液中的溶质,如果没有原滤液中的溶质,说明洗涤完全) 2、安全标志(及垃圾分类目录)

3、实验室中一般事故的处理:

●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校医院诊治。

●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火灾:钠、镁着火,沙子覆盖。酒精引起火灾,用湿抹布盖灭。

c.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考试说明】

A.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用装置)

12、固液加热制取气体3、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4、颗粒、块状难溶于水与溶液

不加热制取气体

B.实验室制取的气体

1、H 2 : Zn+2HCl=ZnCl 2+H 2↑ Zn+H 2SO 4=ZnSO 4+H 2↑(不用硝酸)

2、O 2 : 2KClO 3

2KCl + 3O 2↑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2H 2O 2===2H 2O+O 2↑ 2Na 2O 2+2H 2O=4NaOH + O 2↑

3、NH 3 : a. 2NH 4Cl+Ca(OH)2

2NH 3↑+CaCl 2+2H 2O

b.浓氨水和NaOH 固体。(氨水中存在NH 3 + H 2O NH 3·H 2O NH 4+

+ OH -

,NaOH 固

体溶于水放热,降低氨气溶解度,同时溶液中OH -浓度增加,使平衡向左进行,产生氨气。) c.NH 3·H 2O+CaO= Ca(OH)2+NH 3 ↑(解释与上基本相同) d.浓氨水加热:NH 3·H 2O

NH 3↑+H 2O

4、Cl 2: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2KMnO 4 +16HCl=2KCl+2MnCl 2+5Cl 2↑+5H 2O

Ca(ClO)2+4HCl(浓)

CaCl 2+2Cl 2↑+2H 2O

5、SO 2 :Cu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2H 2O Na 2SO 3+H 2SO 4(浓) △

Na 2SO 4+SO 2↑+H 2O

6、NO : 3Cu+8HNO 3(稀)=3Cu(NO 3 )2 +2NO ↑+4 H 2O

7、NO 2 : Cu +4HNO 3(浓) =Cu(NO 3 ) 2+2NO 2↑+2H 2O

8、CO 2 : CaCO 3 +2HCl=CaCl 2+CO 2↑+H 2O CaCO 3 +2HNO 3=Ca(NO 3)2 + CO 2 ↑+ H 2O

(不能用硫酸制CO 2 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9、C 2H 4 : CH 3CH 2OH CH 2=CH 2↑ + H 2O 10、C 2H 2 : CaC 2 +2 H 2O → CH ≡CH ↑+ Ca(OH) 2 11、H 2S :FeS + H 2 SO 4 =H 2 S ↑ + FeSO 4

12、浓盐酸和浓硫酸混合可以制取HCl 气体。

C.净化装置: 洗气瓶 干燥管

a.一般用到洗气瓶,气体长管进,短管出;干燥气体时可以用干燥管(球形干燥管和U 型管)。

b.常见干燥剂:(高中常用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有时也用硅胶)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不能干燥氨气和还原性的气体(如H 2S 、HBr 、 HI 等),但是可以干燥H 2、CO 、SO 2,因为H 2、CO 高温才反应 碱石灰:具有碱性,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HCl 、SO 2、H 2S 、CO 2等) 五氧化二磷: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氯化钙:中性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因为CaCl 2+8NH 3=CaCl 2?8NH 3 浓硫酸放在洗气瓶中,碱石灰、五氧化二磷、氯化钙固体干燥剂放在干燥管中 D.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空气法,由集气瓶的长管进气。 (2)向下排空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空气法,由集气瓶

的短管进气。但注意密度与空气要差别大才可以,如CO 就不能用排空气法。 (3)排水法:难溶性气体用排水(或其它液体)法。集气瓶中充满水(液体),气体由短管进。 【说明】两种方法皆可用时,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E.防倒吸装置(如图):

F.实验的步骤:安装仪器——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反应—— …… ◆仪器的组装: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典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整套整套装置: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气密性检验: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微热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

生,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液柱上升,保持一段时间,证明气密性良好。(微热法) ● 实验室利用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制取氢气气密性检验:关闭导管的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浸过末端,在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保持一段时间,说明气密性良好。(液柱法) 【说明】

d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考纲说明】

1、分离和提纯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升华、结晶、盐析、渗析等(参考基本操作内容)

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注意叙述时的格式:操作——现象——结论)

Na +:用洁净的铂丝蘸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是钠元素。

K +:用洁净的铂丝蘸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显紫色,说明是钾元素 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NaOH 取少量样品,与:+4NH +

4NH 纸变蓝,说明有 Al 3+: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 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逐渐消失,说明有Al 3+ Cu 2+: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 溶液,得到蓝色沉淀,说明有Cu 2+

Fe 2+:①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 溶液,得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说明

有Fe 2+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 溶液,无现象,加入HNO 3溶液(或氯水等,最好不用KMnO 4,颜色变化不容易看出),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有Fe 2+

③取少量溶液,加入K 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Fe 2+ Fe 3+:①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 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 3+。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有Fe 3+。

Cl -: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 -;

Br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溶液,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 –

Br ,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说明有4CCl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氯水,再加入 I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溶液,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有I -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氯水,再加入CCl 4,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说明有I - ③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无色,加入硝酸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I -

SO 42-:取少量溶液,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 42-

NO 3-:取少量溶液,加入Cu 和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NO 3-。

CO 32-:取少量溶液,加入CaCl 2,得到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 32-。

HCO 3-:取少量溶液,加入CaCl 2,没有沉淀,再向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说明有HCO 3-。

SO 32-:取少量溶液,加入CaCl 2,得到白色沉淀,加入盐酸,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使品红溶

液褪色,说明有SO 32-。

HSO 3-:取少量溶液,加入CaCl 2,没有沉淀,加入盐酸,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使品红溶液

褪色,说明有HSO 3-。

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配制

1、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例题】配制 50g 5% 的NaCl 溶液。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浓溶液用水稀释时:

(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 (2)所用水的质量= 3.配制 50g 5% 的NaCl 溶液时:

(1)经计算,在 上称量 gNaCl 并倒入干燥洁净的烧杯里,然后用

量取 ml 蒸馏水倒入装有NaCl 的烧杯里,并用 不断搅拌,使NaCl 完全溶解,即得所需溶液。(水的密度约为1g/ml )

(2)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 时,应先放 ,后放 ,砝码放在 ,NaCl 放在 ,且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 。天平接近平衡时,为使药品不过量,添加药品的技巧是用手轻拍手腕,让少量固体落到纸片上。(5g 以下用游码)

(3)量筒使用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快接近刻度线时,改用 加液体。

【答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50g ×(1-5℅)=47.5g 托盘天平 2.5 量筒 47.5 玻璃棒 砝码 NaCl 右盘 左盘 相同纸片 平 凹液面 胶头滴管

【说明】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称量纸上火玻璃仪器中称量。如NaOH 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其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

(1、各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每步需要用到哪些仪器?注意填容量瓶时要写xx ml 容量瓶)

例题:下图为配制0.1mol·L-1Na2CO3溶液500mL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_____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某同学在⑧步时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_____;B.没有进行④⑤步时_____________;C.在③步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

【答案】5.3 搅拌,加速溶解引流偏高偏低偏低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使用托盘天平称5.3g溶质固体时,左码右物(1g以下用游码)

○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在纸上称量

○容量瓶在转入溶液前有蒸馏水

○配制NaCl溶液时,在转入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NaCl溶液

○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或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定容时溶液凹液面超过刻度线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转入烧杯中

○配制稀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5.5mL浓硫酸,结束时仰视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答案】偏低偏低无影响偏高偏低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高

【思考】如何用18.4mol/LH2SO4溶液来配置的100ml 1mol/LH2SO4呢?

e.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制取氯气成套装置蒸馏整套装置

简易启普发生器洗气瓶集气瓶

(3)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4)认识化学用语是化学研究中重要的表征手段,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达。

【强化练习】

1、实验室采用MgCl

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A)

氨水(B)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

中加入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4)无水AlCl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

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

沉淀反应器过滤洗涤沉淀MgAl2O4

高温焙烧

干燥

2、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平化学方程式)。该工艺流程中的NaClO3、ClO2、NaClO2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若用二氧化氯和浓盐酸制取Cl2,当生成5 mol Cl2时,通过还原反应制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从滤液中得到的NaClO2·3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冷却结晶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 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CN、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_________;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mol·L-1)此时的S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FeS)=6.3×10-18;Ksp(CuS)=6×10-36;Ksp(PbS)=2.4×10-28

3、氮化铝(AI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制取氮化铝,设计下图实验装置。

试回答:

(1)实验中用饱和NaNO2与NH4Cl 溶液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中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的导管A的作用是(填写序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

和溶液容易滴下

(3)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是。

(4)化学研究小组的装置存在严重问题,请说明改进的办

法。

(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氮化铝样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和氨气。

①广口瓶中的试剂X最好选用(填写序号)。

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https://www.doczj.com/doc/32202402.html,l4

②广口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空间),则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若实验中称取氮化铝样品的质量为10.0g,测得氨气的体积为 3.36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N 的质量分数为。

4、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a 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3)C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C 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参考答案】

1、(1)B(2)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3)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4)除去HCl 吸收水蒸气碱石灰

2、

3、

4、(1)微热b ,这时G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 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2NaNO 2+(NH 4)2SO 4

2N 2↑+Na 2SO 4+4H 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N 2+3Mg

Mg 3N 2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a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以及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

【考纲说明】①会写前20号元素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知道常见物质的名称(包括俗称)和化学式: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明矾:KAl(SO 4)2?12H 2O 芒硝:Na 2SO 4?10H 2O (生)石膏:CaSO 4?2H 2O 熟石膏:2CaSO 4?H 2O 铁红:Fe 2O 3

磁性氧化铁:Fe 3O 4 孔雀石、铜绿:Cu 2(OH)2C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纯碱、苏打: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生石灰:CaO 石灰乳、熟石灰:Ca(OH)2 石英:SiO 2 水煤气:CO 和H 2 天然气、沼气、坑气:CH 4 石炭酸:苯酚 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 漂白粉:Ca(ClO) 2 和CaCl 2 福尔马林:40%的HCHO 溶液 蚁酸:HCOOH

b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考纲说明】1、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最低负价|=8-最外层电子数=8-主族序数,奇数族奇数变化,偶数族偶数变化如:第V A 族,主要化合价为-3、+1、+3、+5,第VIA 族主要化合价为-2、+4、+6. 2、会由化学键极性进行判断,如CrO 5 ,Cr 的化合价为+6价

【例题】标化合价:NH 3 NH 4NO 3 NaNO 2 KMnO 4 H 2O 2 Na 2O 2 Na 2FeO 4 CO(NH 2)2 【答案】-3、-3、+5、+3、+7、-1、-1、+6、+4、-3

c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考纲说明】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Cl -

例如乙醇: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d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举例: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O 2 ↑

离子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

热化学方程式:2CO(g) + O 2(g) == 2CO 2(g) ΔH = —566 kJ ·mol -1 N 2(g) + O 2(g) == 2NO(g) ΔH =+180 kJ ·mol -1

电极反应:氢氧燃料碱性电池正极:O 2+2H 2O+4e -=4OH - 负极:2H 2+4OH - -4e -

=4H 2O 电池反应方程式:氢氧燃料碱性电池:2H 2+O 2=2H 2O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不同)

①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说明】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硫酸、硝酸、磷酸等含氧酸为

纯净物,如果说硫酸溶液则为混合物。 2、HD 是氢气单质,不是化合物。

②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考纲说明】●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叫做酸 。NaHSO 4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但属于酸式盐。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的化合物。

盐:酸与碱中和的产物(中和反应),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

氧化物: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

化学性质不同,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四大类. 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氧化物。

2 8 8

+17 2 8 1 +11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性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某些酸性氧化物与水生成酸,但不是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如SiO2与水不能反应生成H2SiO3)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某些与水反应生成碱,但只有活泼金属形成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思考】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错),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如CO为不成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错),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对)。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关系:

③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解答时要紧扣定义)

【考纲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理解: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满足其一就可以;

2、是化合物、纯净物。如Cu导电,但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盐酸、硫酸钠溶液导电,

但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含氧酸都是纯净物,是电解质,但其溶液为混合物,导电但

不是电解质。如硫酸是电解质,但硫酸溶液导电而不是电解质。

3、本身电离出离子导电。如NH3、CO2、SO2等溶于水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属于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说明】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和导电性无关,只与溶于水是否完全电离有关。

【例题】下列物质:NH3·H2O、CaCO3、NaOH、CH3COOH、盐酸、Cl2、BaSO4、SO3、石墨、硝酸,强电解质有,弱电解质有,非电解质有。【答案】CaCO3、NaOH、BaSO4、硝酸NH3·H2O、CH3COOH SO3

④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考纲说明】1、浊液、溶液、胶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的大小。

1nm 100nm

溶液胶体浊液

2、沉淀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可以透过滤纸,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半透

膜。(说明:滤纸、半透膜的区别是小孔的大小不同,过滤和渗析原理相似。)a.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考试说明】溶解度和饱和溶液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 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注意:1、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等。

2、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公式:①②

③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量达到最大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b.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纲说明】溶液的组成

溶液: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计算:①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③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

①②(注意基本定义式的应用)

c.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问题(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考纲说明】1、胶体的性质:⑴丁达尔效应: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⑵聚沉。聚沉的条件:①加入电解质溶液②加热③加入相反电性的胶粒④搅拌⑶电泳:可以由此来判断胶粒的带电情况。

【例题】加入下列溶液,能使氢氧化铁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A.盐酸

B. MgCl2溶液

C.硅酸胶体

D.NaOH溶液

分析: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产生的氢氧化铁沉淀和盐酸反应而溶解。

2、实验室制Fe(OH)3胶体的方法: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到出现红褐色液体,

停止加热。

3、胶体性质的应用:①石膏点豆腐②三角洲的形成③霓虹灯④明矾净水⑤血液透析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考纲说明】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3.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常见的同位素有氢元素:H氕、D氘、T氚;氧元素:16O、17O、18O;碳元素:12C、13C、14C

铀元素:234U、235U、238U磷元素:31P、32P

【问题】上述各种同位素有什么用途。(D氘、T氚用于氢弹;18O用于示踪原子;12C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标准;14C用于考古断代;235U用于原子弹;32P用于示踪原子。)4.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一物质的区别

同位素是对原子而言,同素异形体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即成键方式相同,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一般对有机化合物而言。同一物质可以有

多个名称如火碱、苛性钠都为NaOH,有的物质因书写形式不同而引起错觉,如都为二氯甲烷,是一种物质。

②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考纲说明】原子构成:

【疑问】是否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不是;H。

等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对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对阳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

对阴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说明】各层最多容纳,最外层不超过,次外层不超过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答案】2n28 18 32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考纲说明】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2、元素周期表注意列与族之间的对应关系(族序数就是列数的个位数)、行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会由原子序数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并由位置推测元素的性质;

【例题】5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3-2-8-8-18=17为第5周期ⅦA族。

8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83-2-8-8-18-18=29 镧系15种元素一个格,可看成14种未占格,29-14=15列。83号元素在周期表位置为:为第6周期ⅤA族。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纲说明】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答案】减小,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增强

⑥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纲说明】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答案】增多,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减弱。【说明】a.元素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判断依据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一般元素金属性强的单质能置换出元素金属性弱的金属单质

☆一般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较强,做正极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较弱

☆在电解池中,一般金属性较弱的金属阳离子先得电子生成金属单质

b.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判断依据。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一般非金属性强的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较弱的单质

☆在电解池中先失电子的阴离子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c.微粒半径比较的依据:

☆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O2->F->Na+>Mg2+>Al3+

☆当最外层电子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如Cl->O2-

☆同一种元素,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H->H>H+,Fe2+> Fe3+

【附加】对第IA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逐渐,密度逐渐;对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密度逐渐;颜色逐渐。AgX的溶解度逐渐;

稳定性逐渐。

答案:降低增加升高增加加深降低降低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参考⑤⑥)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考纲说明】

化学键:形成分子的相邻原子间强烈相互作用叫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等;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相同构成非极性键,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不同构成极性键。

【说明】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静电作用。

2、强烈的相互作用既有相互吸引,也有相互排斥。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没有离

子键。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1、由元素区分。一般由活泼金属形成的为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或不活泼金属易形成共价

化合物。

2、由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区分。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导电的为共价

化合物。

特别说明:1、书写电子式前一定要先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写[ ],不写电荷,一般满足稳定结构。先写共用电子对,后将最外层没有共用的电子补齐,而且要成对出现。

3、离子化合物写电子式时,阴离子和复杂阳离子需要加[ ]和电荷,简单阳离子就用离子符号,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书写。

【常见物质的电子式】NH3、CO2、N2、H2O、MgCl2、NH4Cl、NaOH、Na2O2、-OH:

【说明】8e-稳定结构:如|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符合8 e-稳定结构,否则不符合。【练习】

1、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NO3

B.与冷水的反应速率:K>Na>Mg

C.热稳定性:HF>HCl>H2S

D.离子半径:Cl->F->N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B.短周期元素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2倍

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目前使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

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属于ⅦA族元素

C.若M+和R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R

D.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5、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5)单质D在充足的单质E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的二价阴离子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 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符号。

甲、乙、丙、丁。

(2) 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

(3) 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写物质名称)。

(4) 由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溶液的pH 7(填>、<、=)。

(5) 将乙元素的单质(除去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在其表面很快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触摸容器壁得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放出的气体是(写化学式)。请从有关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

【参考答案】1、A 2、C 3、A 4、D

5、(1)Na Cl(2)PH3(3)NH4Cl离子键和共价键(4)H3PO4

(5)2P+5Cl22PCl5PCl3(6)Cl2+H2O=H++Cl-+HClO

6、(1) Na;Al;Cl;S (2) NaOH(3) 3Cl2+2Fe2++4Br-=2Fe3+ +2Br2+6Cl-;氯气 (4) >

(5) H2 铝先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然后在金属表面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

Al-3e-=Al3+,正极发生的反应:Cu2++ 2e-=Cu、2H+ + 2e-=H2↑,所以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溶液温度迅速升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不断加快。

⑨了解分子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考纲说明】

●分子:分子是能单独存在、并保持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一个分子是由多个原子在共价键中透过共用电子连接一起而形成。

【说明】什么样的物质不含有分子?

离子化合物、金属、空间延伸结构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SiO2等原子晶体)没有分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一般情况下不会分开,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如-OH、SO42-、NH4+等)

⑩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换

①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考纲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中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形变或状态的变化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易错点】①CuSO4与CuSO4?H2O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②核聚变和核裂变有新原子产生,原子种类变化,属于核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同素异形体间属于不同的物质。

②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的条件

【考纲说明】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的条件

a.生成易挥发的物质(气体)。

b.生成难溶的物质(沉淀)。

c.生成难电离的物质。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问题:

①哪些写成化学式?哪些写成离子形式。(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答案】单质、气体、沉淀、氧化物、弱酸(CH3COOH、HClO、HF等)、弱碱(NH3·H2O)、Fe(SCN)3等写出化学式的形式;强酸如H2SO4、HCl、HNO3、HI、HBr等、强碱如NaOH、Ca(OH)2、Ba(OH)2、KOH等、易溶于水而且易电离

.........的盐如NaCl、(NH4)2SO4、Ba(NO3)2等写成离子形式。

②是否符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

③是否符合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置换规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等)

如:Fe2++H2S=FeS ↓+2H+( ×) ,FeS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因而不能发生。

④量少的物质定组成(谁少先按组成写出谁,再离子间反应写全)

如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4溶液H++SO42-+Ba2++OH-=BaSO4↓+H2O

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Ba2+ +2OH-+2H++SO42-+=BaSO4↓+ 2H2O

⑤不能以偏概全。如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Cu2++2OH-=Cu(OH)2↓(×)

正确为:Cu 2+ +SO42-+Ba 2+ +2OH-=Cu(OH)2↓+BaSO4↓

类似还有: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2H++SO42-+Ba 2+ +2OH-=BaSO4↓+2H2O

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2NH4++SO42-+Ba2+ +2OH- =BaSO4↓+ 2H2O +2NH3↑

碳酸氢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NH4++ HCO3-+2OH- =NH3·H2O+CO32-+H2O

⑥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碳酸钙沉淀,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钙(溶于水,拆开)。

⑦注意反应的顺序。如:氧化性顺序(Cl2 >Br2>I2>S)还原性顺序(S2- >SO32- > I- >Fe2+ >Br-)

【易错点】离子反应书写经常出错的反应:

?1、硫酸和氢氧化钡SO42-+Ba 2+ = BaSO4↓

?2、少量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3、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NH4++OH-=NH3+H2O

?4、少量二氧化碳和苯酚钠溶液C6H5O-+H2O+CO2→C6H5OH+CO32-

?5、二氧化硫和次氯酸钙溶液Ca2++2ClO-+SO2+H2O=CaSO3+2HClO

?6、醋酸和碳酸钙2H++CO32-=H2O+CO2

?7、氯气和水Cl2+H2O=2H++ClO-+Cl-

?8、溴化亚铁(或碘化亚铁)和少量氯水2Br - +Cl2=Br2+2Cl-2Fe2++Cl2=2Fe3++2Cl-?9、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沉淀3H++Fe(OH)3=Fe3++3H2O

错因:1、以偏概全2、量少的定组成3、以偏概全4、反应规律:强酸制取弱酸,不是用量问题而且不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5、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发生6、是拆成离子还是写成化学式7、是拆成离子还是写成化学式8、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强的物质先反应,还原性强的物质先反应9、氧化还原反应

【方法指导】在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下面用线划出可以拆开的部分,将能反应的部分用弧线连接。4、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

a.因为生成沉淀不能共存。如:SO42-与,Cl-与,OH-与,

H+与。

b.因为生成气体不能共存如:OH-与,

H+与。

c.因为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共存。如:OH-与,H+与。Fe3+与。

d.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强氧化性的离子有,强还原性的离子有。

e.因发生的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共存。如Al3+与,Fe3+与。【答案】a.Ba2+ Ag+活动性表Mg之后(或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SiO32-等

b.NH4+ S2-、HS-、CO32-、HCO3-、SO32-、HSO3-等

c. H+NH4+ CH3COO- 、ClO-、F- 、CN-、SCN-等弱酸根SCN-

d. MnO4-、Fe3+、ClO-、(H+)NO3-、Cr2O72- 等I-、S2-、Fe2+、SO32-

e. S2-、CO32-、HCO3-、[Al(OH)]4-、ClO-CO32-、HCO3-、[Al(OH)]4-、ClO-

【说明】1、S2-和SO32-在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H++2S2-+SO32-=3S↓+3H2O 而不能共存,但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

2、H+与S2O32-因为发生反应2H++S2O32-=S↓+SO2↑+H2O而不能共存。

3、(H+)NO3-可以将Br-、I-氧化,但不能将Cl-氧化。

3、CH3COO- 、NH4+ 之间的水解虽相互促进但不能进行完全,能够大量共存。

注意隐含的条件:

1、离子的颜色。有颜色的有Cu2+Fe2+Fe3+MnO4-。(蓝色、浅绿色、黄色、紫红色)

2、溶液的酸碱性。

①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石蕊、甲基橙、酚酞、pH试纸)

②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可能碱性,也可能酸性但不能有NO3-,因为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不能生成氢气)

③水电离的c(H+)=1×10-12mol/L (可能酸性也可能碱性)

【说明】这种题型做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清题意和条件,要针对条件进行选择,做题时,可以划出关键要求和条件,注意利用。

【巩固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 PbO2+4H++SO42—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烧碱:2Cl一+H2O2OH一+H2↑+Cl2↑

B.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 Ca2++H2 O+ CO2↑

C.NH4 H 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D.铜溶于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Cu+2H++H2 O2= Cu2++2H2 O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溶于稀硝酸HNO3:Cu+2H++NO3-=Cu2++NO2↑+H2O

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H)4]-=Al(OH)3↓+HCO3-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往NaOH溶液中: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HC:CO32-+2H+=C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H)4]-+4NH4+

D.Cu溶液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5、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 ̄、S2 ̄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 ̄、SO42 ̄、I ̄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HCO3 ̄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 ̄、SO42 ̄

6、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7、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B.Fe2+、H+、SO32-、ClO-

C.Mg2+、NH4+、Cl-、SO42-D.K+、Fe3+、NO3-、SCN-

8、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OH)4]-、NO3-、Ba2+B.Na+、NH4+、Cl-、OH-

C.K+、Mg2+、SO42-、CO32-D.H+、Na+、HCO3-、SO42-

【参考答案】C D D D C C C A

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说明】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注意】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把每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都要分析到。

【例】2NH4ClO4=N2+O2+Cl2+4H2O()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生成1molH2O时转移总数为()。

N、O Cl N2、O2Cl2 3.5NA

2.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常用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注意箭头的指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2)单线桥法(常用于表示电子转移的实际情况)注意箭头的指向!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推断和配平(新课标中常出现的题目)

Na 2Cr 2O 7+ KI + HCl → CrCl 3+ NaCl + KCl + I 2+ ( ) 答案:Na 2Cr 2O 7+6KI +14HCl=CrCl 3+ 2NaCl +6KCl +3I 2+7 ( H 2O )

【思路】根据电子守恒,利用双线桥先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配平,再根据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物质。 4.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转移电子数=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子数)

如1L1mol/LCr 2O 72-被还原为Cr 3+时,转移电子为1L ×1mol/L ×2×(6-3)=6mol 。

(2)价态与性质规律: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2FeCl 3+Cu = 2FeCl 2+CuCl 2,氧化性: Fe 3+>Cu 2+,还原性:Cu >Fe 2+

(4)反应先后规律:如:把Cl 2通入FeBr 2溶液中,由于还原性Fe 2+>Br —

,当通入有限量Cl 2时,根据

先后规律,Cl 2首先将Fe 2+氧化;当Cl 2足量时,方可把Fe 2+、Br —

一并氧化。 常见氧化性顺序:MnO 4- >Cl 2>Br 2>Fe 3+>I 2>S 常见还原性顺序:S 2- >SO 32- > I - >Fe 2+ >Br -

(5)同种元素不同化合价之间氧化还原反应,只生成中间价,同时符合就近原则。

如:KClO 3 + 6HCl = KCl + 3Cl 2↑+ 3H 2O, 氧化剂为KClO 3,还原剂为HCl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为Cl 2,反应转移电子为5e -。 常见氧化剂:

KMnO 4:a.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 2+;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O 2;碱性条件下生成MnO 42-。

b.一定条件下能够将Fe 2+、S 2-、SO 32-、I -、Br -、Cl -等氧化。

H 2O 2:分解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当遇到强氧化剂时(如KMnO 4),只表现还原性;当遇

到还原剂时(如Fe 2+),表现氧化性。

5H 2O 2 + 2KMnO 4 + 3H 2SO 4 =2MnSO 4 + K 2SO 4 + 5O 2↑+ 8H 2O

H 2O 2+2Fe 2++2H +=2Fe 2++2H 2O

O 3:做氧化剂时,生成一个O 2,只有一个O 原子化合价降低。 氯水: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做氧化剂。

HNO 3:a.一般情况,浓硝酸被还原成NO 2,稀硝酸被还原成NO 。

b.硝酸可以将Fe 2+、S 2-、SO 32-、I -、Br -氧化

c.注意酸性下的(H +)NO 3-具有强氧化性。

室温,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使铁、铝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不能说不反应。 其它:Fe 3+、ClO -等。

常见的还原剂:C 、H 2、CO 做还原剂时需要高温才能反应;常见的金属Na 、Mg 、Zn 、Fe 等; H 2S 、SO 2、SO 32-、Fe 2+ 、I -等

【强化练习】

1、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 2O x 3<x <4,M =Mn 、

Co 、Zn 或Ni 由铁酸盐(MFe 2O 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MFe 2O x 分解SO 2的化学方程式 (不必配平)。 2、(1)写出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

3、过二硫酸钾(K 2S 2O 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 -氧化为I 2:S 2O 82-+2I -=2SO 42-

+I 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 3+、Fe 2+ 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 3+

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不必配平) 4、以铝材为阳极,在H 2SO 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5、右图为钠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

32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 S =Na 2X S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 (由Na 2O 和Al 2O 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倍。

6、有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 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酸性溶液中,将黄铜矿(CuFeS 2)氧化成硫酸盐,写出用硫酸浸出黄铜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经分析证

明白色沉淀是碘化亚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8、“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太空工作中的供电原理是:白天太阳能帆板发电,将一部分电量直接供给天宫一号,另一部分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供黑夜时使用。右图为镍氢电池构造示意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做H 2直接参加反应)。则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充电时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 会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

9、

在碱性溶液中NaClO 2比较稳定,所以反应器II 中应维持NaOH 稍过量。反应器I 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器I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O x

300℃-500℃

222

【参考答案】1、MFe2O x+SO2→MFe2O4+S

2、(1)2Fe3++Cu=2Fe2++Cu2+

(2)正极反应:Fe3++e-=Fe2+(或2Fe3++2e-=2Fe2+)

负极反应:Cu-2e-=Cu2+

3、2Fe3++2I-=2Fe2++I2S2O82-+2Fe2+=SO42-+2Fe3+

4、2Al+3H2O=Al2O3+6H++6e-

5、xS+2e - S x2-(或2Na++xS+2e-Na2S x);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隔离钠与硫;4.5

6、4CuFeS2+4H++17O2=4Cu2++4Fe3++8SO42-+2H2O

7、2Cu2++4I-=2CuI↓+I2

8、Ni(OH)2+OH--e-=NiOOH+H2O 降低NiOOH+H2O+e-= Ni(OH)2+OH-

9、3NaClO3+3H2SO4=2ClO2+HClO4+3NaHSO4+H2O,2ClO2+SO2+4OH-=2ClO2-+SO42-+2H2O

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⑤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以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考试说明】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旧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新键生成时放出能量,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反应时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小于放出的能量,

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能量变化图示:

△H=E(生成物)- E(反应物) △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2、常见的能量转化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化学能转化成光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等

3、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氢能、核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

⑥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考纲说明】1、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大多数的分解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以炭、氢气、一氧化碳为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

某些反应、多数的水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大多数的化

合反应、燃烧、铝热反应、金属与酸和盐之间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属放热反应。

3、热化学方程式:既体现了物质的变化又体现了能量的变化。书写时注意:

①标明各个物质的状态。

②标明“+”、“-”号,吸热反应用“+”,放热反应用“-”,“+”可以不写。

③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书写时必须写上。

④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只代表物质的量)成正比,计算时注意。当方程

式、温度、压强一定时,△H为一个定值。

⑤比较反应热时,应该带着+、-进行比较,如:△H= -10kJ/mol大于△H=-20kJ/mol。【说明】①书写思路:先写化学方程式,再标明物质状态,根据条件计算焓变。

②热化学方程式要写成最简整数系数或某些系数是1或分数,但不能全写出分数系数,以防误判。

4、盖斯定律:不管反应一步进行还是分多步进行,只要起始和最终的状态一样,反应

热相同。

【说明】利用盖斯定律时,写反应,同向加,异向减,系数同。

【例题】1、已知在298K时,2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285.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①2SO2(g)+ O2 (g)2SO3 (g)△H =-196.6kJ·mol-1

②2NO(g)+ O2 (g) 2NO2 (g)△H =-113.0kJ·mol-1

则反应NO2(g)+ SO2 (g) SO3 (g) +NO(g)的△H =______kJ·mol-1

参考答案:1、2H2(g)+O2(g) === 2H2O(l)△H=-571.6 KJ·mol-1

2、分析:由盖斯定律:△H =①×1/2-②×1/2=-41.8 KJ·mol-1

巩固练习

1、已知:O2(g)= O+2(g)+e- ?H1= 1175.7 kJ·mol-1

PtF6(g)+ e-1PtF6-(g) ?H2= - 771.1 kJ·mol-1

O2+PtF6-(s)=O2+(g)+PtF6- ?H3=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PtF6 (g) = O2+PtF6- (s)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2、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HC≡CH(g)+H2(g)△H1=156.6KJ·mol-1

CH3CH=CH2(g)= CH4(g)+HC≡CH(g) △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 CH3CH=CH2(g)+H2(g)的△H= KJ·mol-1【参考答案】1、-77.6 2、124.2

⑦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考纲说明】1、原电池和电解池

原电池电解池

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形成条件活泼性不同电极;电解质溶液;闭

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符

合前3个条件就构成原电池)

直流电源;电解质溶液;电极;

闭合回路。

电极名称负极:活泼或与电解质反应的电极;

正极:不活泼或不与电解质反应的

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得电子阳极:氧化反应,失电子;阴极:还原反应,得电子

电流方向外电路:电子由负极到正极,溶液

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

极外电路:电子由阳极到电源正极,由负极移向阴极,溶液内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2、常见的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干电池】(了解就可以)

锌锰酸性电池:以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液为电解质,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负极反应:Zn→Zn2++2e-,正极反应可能为:2NH4++2 e-=2NH3+H2↑

锌锰碱性电池:负极:Zn+2OH--2e-=ZnO+H2O 正极:MnO2+2H2O+2e-=Mn(OH)2+2OH- 【二次电池——铅蓄电池】(掌握)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Pb-2e-+SO42-=PbSO4

正极:PbO2+2e-+4H+SO42-=PbSO4+2H2O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

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其总反应为2H2+O2 = 2H2O

酸性电解质:负极: 2H2=4H++4e- 正极: O2+4H++4e-=2H2O

碱性电解质负极:2H2+4OH- -4e- =4H2O 正极:O2+2H2O+4e- = 4OH-

3、电极反应的书写

书写电极反应的注意事项:

?分清电极名称和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原电池分正极、负极,电解池分阴极、阳极;正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注意电解质是否参加反应,看清电解质的状态(固体、溶液、熔融)

?书写步骤:反应物、产物、电子,再由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写全反应。

?电解时,如果电极上是H+或OH-放电,在总反应中有时候要写成H2O

?注意电解时的阳极材料

【说明1】电解类型:

①电解电解质类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②电解水型(活泼金属含氧酸盐、强碱、

含氧酸)③电解生成金属和氧气和酸型(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④电解生成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和碱型(活泼金属无氧酸盐)}

【思考】电解完后,如何恢复原溶液?(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

CuSO4[CuO或CuCO3、不用Cu(OH)2)、CuCl2(CuCl2)、盐酸(HCl)、NaCl(HCl)、硫酸(H2O)、NaOH(H2O)

【注意】做题时分析电解的过程,电解完电解质后是否进一步电解水。

【说明2】电解池电极反应书写:

(1)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本身一般不参与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若为活性电极,则本身参与反应,若为惰性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2)考虑电解质是否参加电极反应

(3)先依次写出电极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电极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得(失)电子数,再由电荷守恒或质量守恒推出其它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说明3】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①明确电极反应类型:

(1)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类型(2)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不反应,吸氧腐蚀型。

(3)两个电极都为惰性电极,燃料电池

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③考虑电解质参加电极反应

④先依次写出电极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电极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得(失)

电子数,再由电荷守恒或质量守恒推出其它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说明4】电解池、原电池的题目,要先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再根据反应解题。

【说明5】电镀时,以为阳极,,以为阴极,,以为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浓度;电解精炼铜时,以为阳极,,以为阴极,,以为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浓度。

参考答案:镀层金属镀件含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不变粗铜纯铜CuSO4溶液(含Cu2+的溶液)减少

【例题】1、(1)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

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取少量废电解

液,加入NaHCO3 ,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

因。

(3)利用右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处。

若X为锌,开光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2、2009年10月山东主办的十一届全运会火炬“如意”的燃料丙烷是清洁能源。人们已经研究出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 +5O2 = 3CO2+ 4H2O。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电池工作时CO32-移向;用该电池电解1000 mL 1mol/L的AgNO3溶液,此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为;当电池消耗0.005 mol C3H8时,被电解溶液的pH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1、(1)2Al+3H2O=Al2O3+6H++6e-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

沉淀(合理即给分)(2)补充溶液中消耗的Cu2+,保持溶液中Cu2+浓度恒定。

(3)N ;牺牲阳极保护法

2、O2+2CO2+4e-2CO32-;负极;4AgNO3+2H2O 4Ag+O2↑+4HNO3;1 。

⑧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纲说明】1.金属的腐蚀分类

2.金属腐蚀的本质: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被氧化:负极:M →M n+ + ne-

3.金属防腐的措施:a.物理防腐:表面涂上一层保护层如刷漆、涂油等;b.牺牲阳极保护法c.阴极电保护法(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d.电化学钝化;e.添加缓蚀剂

【巩固练习】

1、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 =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

2、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Cu

3、右下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左池电极反应式:X4+ + 2e-=X2+

B.每消耗1mol Y2O72-,转移3mol电子

C.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

D.改变右池溶液的c(H+),电流强度不变

4、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 b. KClO 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1、A 2、A 3、C4、(1)负 4Al2Cl7-+3e- =Al+7AlCl4— H2

(2)3 (3)b、d不能 Fe2O3+6H+=2Fe3++3H2O 2Fe3++ Fe=3Fe2+(或只写Fe+ 2Fe3+ =3Fe2+)(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纲说明】化学反应速率

1、含义:是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

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A)=△c(A)/△t

3、单位:mo l·L-1·s-1或mol ?L-1·min-1

4、对于下列反应:mA+nB=pC+qD有v(A):v(B):v(C):v(D)=m:n:p:q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增加;减小浓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增加固体和纯溶剂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压强:此处压强影响指的是体积改变引起的压强变化,加压,体积减小,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增加;

减压,体积增加,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无影响。

【说明】加压,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减压,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

【说明】升温,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增加,降温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催化剂: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一般指的是正催化剂。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说明】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降低了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对于焓变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化学平衡。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活性最高,如合成氨工业的铁触媒在500k时活性最高。

③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考纲说明】

1、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①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②各种组分的量保持不变(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百分含量、质量等)

技巧:变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例题1】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 + 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v(CO2)= v(CO)B.容器中总压不变

C.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D.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例题2】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反应停止了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答案:例题1 A 例题2 D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产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

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说明:增加固体的量,平衡不移动。

压强:加压,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体积增加的方向移动。

注意:a.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质是浓度的影响。b.压强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

c.改变压强对前后气体系数相同的反应平衡不移动。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同等倍数地改变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

3、图像问题:注意看清化学平衡图象的坐标、转折点、变化趋势、 化学平衡图象的类型

(1)速率—时间图 (2)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

对于A(g)+2B (g)C(g ) △H<0反应, 该反应的方程式

此图中t 1时刻改变了 条件; t 2时刻v 正 v 逆(填>、<、=) t 2时刻改变了 条件。

(3)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或催化剂)图

(C%指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 a.含量—时间—催化剂

则a 表示 催化剂, b 表示 催化剂(填使用、不使用)。 b.含量—时间—温度 c.百分含量--压强—时间图像

则T1 T 2 (填>、<、=) 则P1 P2(填>、<、=) c.含量(转化率)-压强—温度图像。对于mA(g)+nB(g)=pC(g)+qD(g)

m+n p+q △H 0 m+n p+q △H 0

【参考答案】(1)降温 加压 (2)N=3M >(3)a.使用 不使用 b.< >c. < > > >

④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纲说明】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和计算式的表示(纯固体、 溶剂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H 2O]的问题? ●平衡常数的所描述的状态是平衡状态,计算中用的是平衡浓度。 ●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2>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化学反应的程度。 ●判断化学反应的程度。

●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Q 与K 之间关系Q>K,逆向;Q=K,平衡;Q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⑤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例题1】(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 2O(g) CO(g)+H 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增加CO(g)的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变大、不变、变小)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A .加入C(s)

B .加入H 2O(g)

C .升高温度

D .增大压强 ③能说明以上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 生成1molCO 的同时生成1mol 的H 2

B. v 正(CO )= v 逆(H 2)

C.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同

D. 恒温恒容,压强保持不变

E. 恒温恒容,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1)①K =

逆反应(或左) 不变 ②BC ③BDE

【例题2】在一定条件下,将N 2、H 2混合气体100mL 通人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减小1/5,有测得此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试求:

⑴原混合气中N 2、H 2各多少毫升? ⑵H 2的转化率是多少?

[分析] 根据N 2与H 2反应的特点,4体积反应生成2体积,总体积减少2体积,减少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氨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反应前后压强比等于体积比,压强减少1/5,体积减少100mL 的1/5,即减少20mL 。

设开始N 2、H 2的体积分别为a 、b ,在反应方程式下用“三段式”列出各物质的开始、转化、平衡的量

N 2 + 3H 2 === 2NH 3

开始 a b 0 转化 x 3x 2x 平衡 a —x b —3x 2x

依题意有

反 应 速 率

v 逆

v 正 v 正 v 逆

v 逆

0 t 1 t 2 时间 v 正

x=10mL

又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有:

①a+b=100

解①②得:

a=20mL,b=80mL 。即开始N2、H2的体积分别为20mL、80mL。

氢气的转化率为

【巩固练习】

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Ⅱ387 0.40

Ⅲ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将2mol H2和1mol CO2充入体积为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CO2(g)+ H2(g)CO(g)+ H2O(g) △H1=+41.2kJ·moL-1;

②CO2(g)+ 3H2(g)CH3OH(g)+ H2O(g) △H2=-49kJ·moL-1。

反应10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下表数据:

温度转化率(%)物质的量(mol)H2CO2CH3OH CO

240℃10 0.05 0.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减小

B.升高温度,CH3OH的含量提高

C.H2转化率为10%

D.100min内,反应②的速率为v(CO2)=0.0001 mol·L-1·min-1 3、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在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0.2 mol NO和0.5mol CO,5 min后该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只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再通人稀有气体,逆反应速率增大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D.0~5 min内,NO的反应速率为2.4×1 0-3 mol·L一1·min一1

4、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H < 0(I)

2NO(g)+Cl2(g)2ClNO(g)K2?H < 0(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5、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c。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αc 为。

【参考答案】1、AD 2、C3、C4、(1)(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

5、(1)①AX3(l)+X2(g)=AX5(s)△H=—123.8kJ?mol—1;

(2)1.7×10—4mol/(L?min)

②bc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③α=2(1-);

50%;40%。

(5)电解质溶液

28a+2b 100—2x =9

100

100—2x = 4/5

30

80

×100%=37.5%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化学计量及定律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四)——化学计量及定律 ●考点阐释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涵义及有关推论。综合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有关的计算。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等于N A 个氯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 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 个NO -3离子 C.121 g CCl 2F 2所含的氯原子个数为2N A D.62 g Na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 -2离子数为N A 2.(2002年河南,15)1 mol X 气体跟a mol 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 和b 的数值可能是 A.a =1,b =1 B.a =2,b =1 C.a =2,b =2 D.a =3,b =2 3.(2001年上海,1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 A B.18 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C.46 g 二氧化氮和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D.在1 L 2 mol ·L -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 4.(2000年春,7)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4 1。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A.H 2和O 2 B.HCl 和NH 3 C.H 2和Cl 2 D.CO 和O 2 5.(2000年广东,10)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 2H 4,另一个装有C 2H 2和C 2H 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 6.(2000年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 3(g) N 2(g)+3H 2(g) B.2NO(g) N 2(g)+O 2(g) C.2N 2O 5(g) 4NO 2(g)+O 2(g)

(完整word版)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9年高考化学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2019年)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

2021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析

2021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析 结合《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及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帮助考生明确考查范围、能力 要求、测量标准、命题趋势等,从而助力考生的冲刺复习,请留意阅读。 2020年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现在高三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2021 年《考试大纲》将不再修订,但仍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考生需要参考2020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通过分析近年《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变化来把握高考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2020年开始,全国卷和各省命制卷将全面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因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2017~2018年连续两年没有变化,2019年化学科的《考试大纲》同2018年相比,只在“第Ⅰ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略有变化,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并指出“化学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这是第一次把“思维方法”写进《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的特质,认识问题 的视角及化学学科所独有的思想与方法。体现在考题中,会增加题目的思考容量,更能体现考生的学习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这样的变化也是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高考做好衔 接与铺垫。 2019年高考试题较2018年新增两个考点: 1.钡元素的焰色反应。全国卷Ⅱ第26题对其进行了考查,该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盲点,来源于教材实验,暗示要关注教材,但是选项中提到的焰色反应为绿色不够准确,黄绿色更为贴切。 2.手性碳原子。全国卷Ⅰ第36题通过结合手性碳的定义,要求用星号(*)标出中的手性碳。 2020高考化学试卷肯定会继续坚持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对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中去,向考生提供新发现、新研究,并且通过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从而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合《考试大纲》,重温教材,夯实基础 对于热点知识,必须反复强化训练。常考知识一定要在第二轮复习中继续强化,但是也要更多关注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课后习题、脚注等等,2019年考查钡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就源自于教材中的图片。 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强化实验探究 高考命题专家多是从学科体系、自身学术研究和命题技术层面命题、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高考考查的方向。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9新课标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 A.B.C.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 是、。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 熔点/°C 1570 2800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A (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 (3)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力(分子量)P4O6>SO2 (4 23 330 A 824+1664 10 N a- ?? ? 【解析】(1)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 B. [Ne] 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 C. [Ne] 3s13p1属于激发态

2014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化学

2014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各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铺天盖地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进行正确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考点阐释 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 3的浓度之比约是 和HCO- 3 A.1∶3 B.1∶2 C.2∶3 D.3∶2 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新课标2020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化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doc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 考建议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一、从考试说明看新课标理综卷的化学部分命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难度适中 对比15年考试说明,只有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基本实验操作、电解原理等考点,15年新课标Ⅰ卷真题并没有涉及。这说明选择题相对固定,高频考点稳定,个别经典题型像NA可能轮空。 2、重逻辑分析能力,重化学学科素养 把更多的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命题趋于基础问题形式上的创新与复杂化。考生需要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且有可能会针对惯性思维产生认知冲突。这类题型具有较强开放性,整体能力要求大大提升,体现了考纲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3、不回避同一内容,不回避以往考题 新课标全国卷有些题目可能轮回考查,以往考题和练习题为母题的再创造的痕迹明显。这就要求提高我们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精讲精练,少做做透,务必确保对每个点都要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做全真模拟训练、多做深刻的反思总结调整。整体来看,多数还是情境模式,但难度有所加大,需要重新界定考纲的审视标准和视角,且不确定因素增加,命题相对任性,没有绝对界限。 二、复习备考建议 (一)从考查内容看,重视以下部分:

1.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和程序(研究物质性质、物质的制备、化工生产反应适宜外界条件的选择思路以及某些实际问题如: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的解决都应该具有相应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2.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溶解度、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3.化学理论(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 4.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 5.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实验方案) (二)从阅卷经验看,着重训练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充分领会题目意图 2、规范答题,杜绝一切低级错误 2、整合信息,分析、综合、突破的能力 3、不断增加思考的深广度,抓住主要矛盾 4、结合考纲、考试说明,利用好高考题 (三)把握新形势,注重学科关联和学科体验: 从考试说明看,高考命题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相结合,与实验相结合,与工业流程相结合,注重回扣课本,重视课本中的科学探究、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栏目及课后习题和课本图片。要求考生全面把握题境,重典型考题换角度重新整合,重视化学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资源环保环境、能源、安全等的关联。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新课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所以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水平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水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 对化学学习水平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水平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准确复述、再现、辨认的水平。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相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实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水平。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水平。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水平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使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水平。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准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水平。 3、化学实验与探究水平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水准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A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理解能够准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B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准确判断、解释和说明相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C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 用所掌握的知识实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2019年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9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一、 2019 考试大纲分析 2017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相比 2016 年,修订处相当多, 2018 年《考试大纲》基本没有变动, 2019 年化学《考试大纲》同 2018 年相比,只在第 I 部分考试目标与要求中略有变化,提出了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并第一次把“思维方法”写进考纲。强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 ,即考查内容中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使考查内容更具体化。备考时,考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知识,还需加强“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提升化学科学素养,提升核心价值。 化学科命题不仅要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的全面提升,还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回顾 2017 年《考试大纲》的修订 1.修订的主要目的 (1)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 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2)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 准的衔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 功能。 (3)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考核 目标的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适当调整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 课程标准修订方向。 2.修订的主要意义 (1)指导高考内容改革。 (2)规范高考命题:①提高质量,②倡现成果,③确定标准 (3)“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 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 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 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3.修订的主要内容 【选考模块的调整】修订后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 【能力目标的调整】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表述略有调整,能力要求不变。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表述略有调整,能力要求不变。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15)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氧化还原反应1.(2021模拟年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2021模拟889 B.0.2021模拟000 C.0.1200 D.0.2400 答案:B 解析:此题类型属于信息给予题,据题意并结合提示,H2C2O4为二元弱酸,可写出氢氧化钠与KHC2O4·H2C2O4·2H2O反应的方程式: 6NaOH+2KHC2O4·H2C2O4·2H2O=3Na2C2O4+K2C2O4+8H2O; 10[KHC2O4·H2C2O4]+8KMnO4+ 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可得关系式:6NaOH~2KHC2O4·H2C2O4·2H2O,10[KHC2O4·H2C2O4]~8KMnO4 ;综合以上两式可得: 15NaOH ~ 4KMnO4 , 结合题意:V(NaOH)=3V(KMnO4)可得出关系: 15NaOH ~ 4KMnO4 15 4 3V(KMnO4)×0.1000mol·L-1V(KMnO4)×c(KMnO4) 列式得:15×V(KMnO4)×c(KMnO4)=4×3V(KMnO4)×0.1000mol·L-1,整理得:0.2021模拟000mol·L-1,答案选B。 2.(2021模拟年广东化学·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 =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答案:C 解析:本题原理大多同学已在平时练习中接触过,2021模拟年高考题实验题21题⑵考到: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山东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讲解 一、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考纲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考纲说明】●环境:①酸雨(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引起,主要是硫的氧化物)pH<5.6②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引起)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④水华(水体富营养化)⑤臭氧空洞(氟利昂)⑥可吸入颗粒物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⑦白色污染(塑料)⑧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时又能将有用物质加以再生利用 ●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是粘结剂,增强体是骨架)、光导纤维(SiO2)、氮化硅陶瓷、半导体材料(Si) ●能源:煤、石油、乙醇汽油、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生命过程:六大营养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自来水消毒、防腐剂、增色剂、营养加强剂等 (3)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考纲说明】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a.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考纲说明】 ①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②简单相关计算。 【指导】计算时注意根据基本定义式进行计算。 【练习】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2、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g 铝离子,则此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1、A 2、mol·L-1 b.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考纲说明】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其数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③1mol气体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计算时注意注意是不是标准状况,是不是气体;④1L溶液所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 l·L-1; ⑤0.012Kg12C所含有碳原子的个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单位mol-1,常用数据为6.02×1023mol-1;

2020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6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安溪八中化学组林海生化学学科2016年的《大纲》与前两年完全相同,依然着重考察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高考常通过信息题考察考生该方面的能力,题目信息量较大,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牢记“万变不离其宗”,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灵活应对。如在有机部分的考题中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但只要考生记住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就可以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高考中常考察该能力的题目较多但难度不大,都可以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高考中常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完成实验,或设计实验方案,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这一信息说明今年化学学科的命题会遵循前两年化学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无论试题形式还是试题内容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在今年的复习特别是最后几个月的第二、第三轮复习中,要在认真研读今年大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2014年、2015年两年的化学全国试题,找到这两年化学试题的特点,发现两年试题的共同点、差异和变化。因此,可以预计:第一,与2015年相比,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目考查将仍会保持相对稳定,既延续前两年高考原有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要求;其次,试题设计仍将力求按照以能力考查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基础知识,重点加强对主干化学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 1.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

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答案】B 【解析】A .3He 的中子数为3-2=1,则3g 3He 的中子数为3g 3g/mol A N ?=N A ,A 项正确; 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 的磷酸钠溶液中磷 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 0.1mol/L×N A mol -1 =0.1N A ,B 项错误;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 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C 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 ×13×N A mol -1 =13N A ,D 项正确; 答案选B 。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 、常温下pH =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 ,因此每升溶液中H +数目为0.01N A , A 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 正确; 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 D 、加入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 错误;

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09江苏高考化学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将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说明组织命题。 2.2009年化学科(江苏卷)的命题将充分体现“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新生,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命题思想。 3.2009年化学科(江苏卷)以测试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为主要考查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4.2009年化学科(江苏卷)将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进一步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更能体现江苏特色,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化学科学的特点,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对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素养和能力要求 1.理解化学科学 (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形成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2)能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对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简单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认识化学科学及其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形成信息素养 (1)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以及相关模型、图形和图表等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3.学会实验探究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给定情境中通过分析、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化学问题的能力。 (3)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探究结论。 (4)能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4.解决化学问题 (1)能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江苏扬州)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扬州市高中化学学科指导小组 第一部分专家解读 一、注意三个坚决 1、考试说明中明确不考的坚决不讲。 2、复习课要坚决贯彻融合的原则。选修难度要降,提倡多融合,多提升素养和思维层次。高考题中的个体具体考哪个模块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一个试题中出现多个模块交叉和融合是必然方式。 3、核心内容要坚决进行梳理和排查。研究排查07-10江苏新高考试卷是第一工作,研究近3年来其他地区的高考创新试题是必要工作,尤其是实验试题。 二、关注三个问题 1、注意培训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提取信息、快速决策判断的能力。选做题、计算题应该先做,不要等到最后做,这样一定会使选做题的分数拿不全,而选做题的前8分是简单的,选做题坚决不能放弃。高考的文字量很大,一般中文字符在5000字左右,含字母符号等近7000字符。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关注融合,实验与原理或计算的融合,无机与原理的融合,课改的人与命题的人是两拨人,命题人侧重化学素养的考查,侧重选拔高校喜欢的人才。 3、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关注实验技能的问题,如溶液配制中天平的精确度问题、标准溶液的问题,中和滴定中的精确度等,pH计的精度问题,实验步骤的书写问题,图表的阅读问题;制订实验方案,阐述分析方案,结果表达,方案评价等。评价原则中要注意:科学性、绿色化、能耗少、操作易等。复习中应该以案例式为中心的复习模式,不要将实验简单割裂为:基本操作、制备类等,例如:以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废铁屑制备绿矾、硫酸铜晶体的制备、高纯度氯化钡制备等为例,可以将仪器选择等一直到评价都可以进行复习串联。 三、其他细节问题

高考化学大纲解析.doc

高考化学大纲解析 高考化学大纲解析: 2016年山东理综考试使用全国卷,山东卷和全国卷命题的指导思想、依据的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基本保持一致,考题中所涉及的重要考点基本一致。化学试题结构均为7+3+1 ,总分均为100分,近几年山东卷的出题风格已逐步向全国卷靠拢,尤其是近几年的选择题上更是相像,这也为山东顺利使用全国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全国卷命题时更多的从实际出发,设问上在纵向挖掘比较深,也就是常说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具体来说: Ⅰ卷选择题山东卷每题是5分,全国卷是6分,选择题中全国卷对必考有机、元素周期律、化学实验等方面考查比较到位,如有机选择题对同分异构、有机物结构的键线式、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考查;元素周期律考查中多涉及简单的推断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甚至和反应原理结合起来考查:化学实验方面多涉及实验的设计和判断等。另外全国卷经常涉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考查。 Ⅱ卷共58分,其中必做题43分,通常包括化学实验、工艺流程题、化学反应原理等共计43分,选考题全国卷是15分。全国卷中,一般试题的阅读量较大,而且许多题在设问上设置空比较多,学生书面书写量明显增多。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简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量都有所增加,难度比山东卷明显加大。 化学学科2016年的《大纲》和《说明》与前两年完全相同。这一信息说明今年化学学科的命题会遵循前两年化学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无论试题形式还是试题内容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建议在在最后几个月的第二、第三轮复习中,要在认真研读今年大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2014年、2015年两年的化学全国试题,找到这两年化学试题的特点,发现两年试题的共同点、差异和变化。教师要从中找到二、三轮复习的知识切入点和方法技巧,多参考全国各地高考复习统考模拟试题,引领学生做好复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