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特点、属性、类型?

1、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Phytosanitary

狭义:指为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人为传播而进行的隔离检查。

广义:指根据有关法规为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由行政部门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2、特点:法规防治;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止人为传播的病、虫、杂草;综合整体性

3、属性:强制性;预防性

4、类型:根据检疫范围不同

外检:对国外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的检疫。

内检:对国内各地区间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的检疫。

二、“入世”对我国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1、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

用“可接受风险水平”替代“零风险”

用“风险管理”替代“拒绝回避风险”

用“有害生物发生区”替代“有害生物发生国家”

用“风险性分析”替代“检疫对象审定”

2、检疫标准国际化,植检工作任务加大

3、保护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增大

对策:1、要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同等重视进境和出境检疫。

2、加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强对检疫人员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通过检疫人员自身过硬的工作,使更多的国家信赖我国农产品的健康水平,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做贡献。

3、按照国际标准程序加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4、加强部门间交流。

三、名词解释: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检疫法规、隔离检疫、第三国检疫

植物有害生物

概念:对植物及其植物产品具有危害性的一切生物

主要类群:真菌,细菌及其它原核生物,病毒,寄生线虫,软体动物,昆虫,螨类,寄生性的或有毒、有害的高等植物等。

检疫性有害生物(pest of quarantine significance)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随商品及其运输工具传入的可能性很大,但并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已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法规: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林牧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信誉贸易、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的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应检物品进行检疫的法规性文件的总称。

法律--外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行政法规--内检法《植物检疫条例》

隔离检疫亦称入境后检疫,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在特定的隔离苗圃、隔离温室中种植,在生长期间实施检疫,以发现和铲除有害生物,保留珍贵的种质资源。

第三国检疫:植物繁殖材料先在与输出国和输入国生态条件完全不同的第三国种植,实施检疫。

四、为什么进行隔离检疫?

重视隔离试种检疫,把好第三道防线,原因如下:

1、有害生物的潜在危险性;

2、口岸植检抽样的偶然性,导致可能出现漏检现象。

3、对有些种苗传带的病原生理小种、病毒病,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方法,口岸难以查出。

五、隔离试种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引进种苗相对集中种植

(2)远离引种苗同类作物的种植带(区)

(3)引进种苗严禁进入良种繁殖体系

六、国内农业植物检疫

目的:防止国内局部发生的或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执行机构: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保站。

法律依据:《植物检疫条例》

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

实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国外引种检疫以及植物检疫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等。

七、名词解释:疫区、低度流行区和非疫区、调运检疫、产地检疫

疫区(quarantine area)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对象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局部地区。

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鉴定,某区域内某种有害生物较少发生,并被置于有效的监视、控制或根除措施下的地区。

非疫区(pest free area)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调运检疫:植检机构在种子、苗木及其它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调运过程中的检疫。

产地检疫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种子、苗木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在其原产地所实行的检疫措施。

九、简述产地检疫程序及其工作重点?

产地检疫程序:

1、在选址以前,应征求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的意见

2、选择符合检疫要求的地方建立繁育基地

3、按照规定作好选地和种、苗、繁殖材料的消毒处理工作

4、产地检疫前的准备工作

5、现场检疫要求三员共检“种子员、生产员、植检员”

6、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产地检疫操作规程

7、选择代表性样点

8、按规定记载调查结果,并采集标本作为依据

9、检疫合格,签发产地检疫证书,准予调运

10、不合格的提出除害处理意见,合格后签证放行。

11、不能除害处理的可改变用途或销毁处理

产地检疫的工作重点:

良种繁育体系:如良种场、原种、苗圃等

农林院校、科研单位等试验示范、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为调运而繁育生产的其它植物及植物产品

十、综述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时的检疫程序?

十一. 进境与出境植物检疫的程序有何异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特点:统筹管理------植检、森检、动检、商检

十三、过镜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的物品,需经我国境内运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时,由我国口岸检疫机关实施的检疫称为过境检疫。

十四、.对繁殖材料和非繁殖材料,邮检、旅检的程序有何不同?

2、非种子、苗木、繁殖材料

旅检邮检

------

报检---

检疫检验检疫检验

检疫处理检疫处理

------

十五、植物检疫检验方法应具有哪些特点?

①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检出低量有害生物;

②快速、简单、方便易行;

③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④安全,不扩散有害生物

十六、检验昆虫、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常规方法各有哪些?

昆虫的室内检验:1、过筛检验法2、X光机透视检查3、染色法检验法4、比重检验法5、解剖检验法6、诱器检验法7、害虫饲养

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检验

(一)洗涤检验法(二)吸水纸培养检验(三)深冻吸水纸法检验(四)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检验法(五)种子分部透明检验法(六)生长检验法1、盆栽幼苗症状检验法;2、试管幼苗症状检验法

植物病原细菌的室内检验

(一)直接检验法(二)常规检验法(三)生长检验法(四)致病性测定(五)过敏性反应测定(六)噬菌体检验法(七)血清学检验法

植物病毒的室内检验

(一)直接检验法(二)生长检验法(三)指示植物鉴定(四)血清学检验法(免疫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的室内检验

(一)直接检验法(二)染色检验法(三)分离检验法

十七、检疫处理方法有哪些?

1.退回;

2.销毁;

3.避害:包括限制卸货地点和时间、改变用途、限制使用范围和加工方式

4.除害:包括机械处理、熏蒸处理、药剂处理、物理处理

十八、简述玉米霜霉、香蕉细菌性枯萎、椰子红环腐线虫的症状特征?

玉米霜霉:分布与为害

分布:玉米霜指霉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索马里、扎伊尔、刚果,澳大利亚、前苏联和中国(广西、云南),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墨西哥类蜀黍属植物。

寄主:专性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危害:是热带、亚热带的毁灭性植物病害

症状:小苗:全株淡绿色,逐渐变黄枯死

成株:多从中部叶片的基部开始,向上扩展成淡绿色长条纹,后条纹融合,整叶枯死

病原:卵菌门、霜霉科、霜指霉属,4个种:

玉米霜指霉Peronosclerospora maydis菲律宾霜指霉P.phillipinensis甘蔗霜指霉P.sacchari (台湾)高粱霜指霉P. sorghi

玉米霜指霉:孢囊梗基部细,上部肥大,末端小梗三叉状

菲律宾霜指霉:孢子囊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小梗二叉状

甘蔗霜指霉:孢囊梗基部较细,上部较粗孢子囊长圆形至椭圆形

高粱霜指霉:孢囊梗分枝短而粗。孢子囊近圆形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Banana bacterial wilt (BBW)

症状:横切果指、假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有乳白色菌脓流出,花苞上有乳白色菌脓

病源:茄拉尔氏菌2号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 Smith ) Yabuuchi et al.(race 2)]

香蕉细菌性萎蔫病(新增外检对象)Banana Xanthomonas wilt (BXW)

病源: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香蕉致病变种[X. campestris pv. musacearum ( Yirgou et Bradbury ) Dye]

椰子红环腐线虫

症状:下层叶片萎蔫枯死,病树茎横切面有橙黄色环腐带(具有大量线虫)

十九、简述椰心叶甲、美国白蛾的检疫与防治方法?

椰心叶甲的检疫与防治方法1、严禁从分布区引进种苗,口岸发现虫情立即熏蒸处理。

2、出口植物在出口前用甲萘威溶液处理两次。

3、如将心叶轻轻打开,1g/L甲奈威+1.28g 80%的西维因粉剂混合喷施。对成虫和幼虫有效。

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呋喃丹300g/棵×剪除心叶淋灌100ml甲胺磷

爱禾150g/亩,喷施

美国白蛾检疫与防治方法1、对进口的寄主植物、包装物、集装箱和运输工具要严格检验。发现虫情,寄主用20-30g/m3溴甲烷熏蒸48h,包装物可用85℃蒸气处理1h。

2、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从疫区调出寄主苗木

3、幼虫用胃毒剂、触杀剂和灭幼脲等药剂喷布树冠,杀灭幼虫

4、我国已发现20余种可利用的天敌。在非养蚕区可利用青虫菌和杀螟秆菌

二十、简述日本金龟子、稻水象甲的主要特征?

日本金龟子成虫:卵圆形,有强金属光泽。前胸、头、足和小盾片墨绿色,鞘翅黄褐色至赤褐色,其内、外、端缘暗绿色。腹末鞘翅外露出的臀板有2个白色毛斑,腹6对毛斑均露出鞘翅外。鞘翅短,每鞘翅6条点行,胸腹部布满白毛

稻水象甲成虫:体灰白色,触角红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黑褐色似瓶状的鳞片带,延伸至鞘翅的3/4处,臀板微露鞘翅外。

二十一2007年5月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435种,其中

昆虫:146种(新增96种,取消138种)

软体动物:6种(新增5种)

真菌:125种(新增86种,取消21种)

原核生物:58种(新增9种,取消3种)

病毒及类病毒:39种(新增25种,取消69种)

线虫:20种(新增4种,取消15种)

杂草:41种(新增10种,取消6种)

2006年共修订5次,对内检疫性有害生物有43种

新增17种

虫害:椰心叶甲、蔗扁蛾、红火蚁、三叶斑潜蝇

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黄瓜黑星病菌、苹果黑星病菌、苜蓿黄萎病菌

细菌:瓜类果斑病菌、十字花科黑斑病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

线虫:菊花滑刃线虫、腐烂茎线虫、香蕉穿孔线虫

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番茄斑萎病毒

杂草:豚草属

杀卵菌门药剂:甲霜灵、乙磷铝、烯酰吗啉

防细菌药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农抗120(广谱)

熏蒸剂:溴甲烷、磷化铝

防真菌剂:甲基托布津、苯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

杀线虫剂:涕灭威、杀线灵

2020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0

范文 2020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 15

2020 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由河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正式实施。 A.1984 年 8 月 5 日 B.2001 年 12 月 1 日 C.2001 年 9 月 29 日 D.1987 年 6 月 30 日 2.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降低产量损失 B.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 C.对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查验,保证食品安全 D.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迁飞性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危害 3.()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 C.国家级植物检疫机构 D.国家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 ),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A.植物检疫机构 3/ 15

B.植保植检站 C.森防站 D.农技中心 5.凡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 A.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B.危险性病虫害 C.重点防控对象 D.危险性有害生物 6.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不得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行。 A.发生区

B.非疫区 C.疫区 D.风险区 7.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必须有计划地建立无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基地。 试验、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得带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机构应()。 A.给予技术指导 B.实施产地检疫 C.加强风险管理 D.进行检疫处理 8.新建的良种场、原种场、苗圃等,在选址以前,应征求()的意见。 5/ 15

植物检疫学教学大纲

《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等总学时2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检疫学是植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检疫事业对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广泛的共识和重视,各港口、机场及各区县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国门蓝盾队伍,以严防生物入侵给农林业生产造成的极大危害。为此,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植检工作人员,以及普及植检知识。依据植物检疫学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运用授课、实习、实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并辅以电视片、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生动、系统地了解植物检疫的基本理论,我国现行植检法规和检疫措施,检疫检验和处理方法,以及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鉴别,分布情况和检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植检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植物检疫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和实际重要性。了解植物检疫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了解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和检疫性有害生物。了解相关检疫法规。掌握植物检疫的原则和方法。 3、理解植物内检工作的“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掌握检疫对象、疫区保护区调查检疫,产地调查检疫以及国外引种检疫概念。了解疫区范围以及国内植物检疫基本措施。 4、了解进出境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了解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携带物检疫的基本程序。了解外检对象,建议范围以及检疫措施和制度。 5、掌握植物检疫检验的基本要求。掌握样品及取样方法。了解昆虫杂草种子的检验方法。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的检验方法。了解植物寄生线虫的检验方法。 6、掌握检疫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熏蒸处理的具体方法。了解药剂和物理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局限性的应用范围。 7、了解主要检疫性对象的分布、寄主、危害和防治措施、形态和特征、发生规律和习性,传播途径、检疫和防治措施。 三、理论教学内容

ISPM15-2006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中文版)

ISPM15-2006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 中文版) 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治理准则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 2003年,罗马 本出版物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都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对其边界或国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版权所有。为教育和非商业目的复制和传播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不必事先得到版权持有者的书面准许,只需充分讲明来源即可。未经版权持有者书面许可,不得为销售或其它商业目的复制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申请这种许可应致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新闻司出版治理处处长,地址:意大利罗马Viale delle Terme di Caracalla, 00100或以电子函件致copyright @https://www.doczj.com/doc/3218722042.html,。 ?粮农组织2003年 名目 批准 应用 审查及修改

分发 引言 范围 参考文献 定义和缩写 要求概要 治理要求 1. 限定的依据 2. 限定木质包装材料 3. 关于木质包装材料的措施 3.1 批准的措施 3.2 待批准的措施 3.3 其它措施 3.4 对措施的审查 业务要求 4. 垫木 5. 输出之前采纳的程序 5.1 关于在输出之前采纳的措施的遵守情形检查 5.2 过境安排 6. 输入时的程序 6.1 在入境口岸违规的措施 6.2 处置 附件I - 有关木质包装材料的批准的措施 附件II - 批准的措施的标记 附件III - 本标准中正在审议供批准的措施 批准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编纂,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打算的一部分。该打算

动植物检疫大纲

《动植物检疫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地方病防治专业使用) 前言 动植物检疫学使学生在学习动植物检疫基本概念和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程序和措施,了解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本课程与病理学、诊断 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传染病学等有密切的联系。本课程以第二、三、五、六、八、九章为 重点。 使用教材:《动植物检疫学》 动植物检疫学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篇动物检疫 第一章动物检疫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动物检疫的基本概念 2、熟悉动物检疫的常用的方法 3、了解当代动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动物检疫概述 2、动物检疫的意义 第二章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种类【目的要求】 1、掌握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种类 2、熟悉动物检疫的意义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 2、动物检疫的种类 第三章动物检疫技术 【目的要求】 1、掌握动物检疫的要求和临场检疫 2、熟悉实验室检疫的常用技术 3、了解隔离检疫的原则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临场检疫 2、实验室检疫技术 3、隔离检疫和现场检疫 第四章检疫实验室要求及实验仪器【目的要求】 1、掌握检疫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的异同点和其特殊的要求 2、熟悉检疫仪器的使用范围 3、了解当代检疫仪器设备的发展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检疫实验室要求 2、实验仪器的管理 3、主要实验仪器

第五章常见动物病毒病的检疫与处理【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动物病检疫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2、熟悉常见动物病的检疫方法 3、了解检疫动物病的种类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口蹄疫 2、非洲猪瘟 3、猪水疱病 4、猪瘟 5、牛瘟 6、小反刍兽疫 7、蓝舌病 8、牛海绵状脑病 9、禽流感 10、鸡新城疫 第六章人畜共患细菌病的检疫及处理【目的要求】 1、掌握人畜共患病的病种和发病的特点 2、熟悉人畜共患病病检疫的材料采集和保存及实验室检疫的要求 【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内容】 1、炭疽 2、布氏杆菌病 3、结核病 4、巴氏杆菌病 5、副结核病 第二篇植物检疫 第七章植物检疫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检疫的基本概念 2、熟悉植物检疫的常用的方法

林业植物检疫办事指南

林业植物检疫办事指南 一、办证项目 核发《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产地检疫合格证》、《检疫要求书》、《植物检疫证书》(省内、出省)。 二、办证内容 (一)核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1、申请条件 生产、经营下列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1)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2)乔木、灌木、竹类、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 (3)木材、竹材、药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产品; (4)种苗繁育基地、种子园、母树林、贮木场及加工场(点)。 2、申报材料 (1)申请单位或个人证明和申请人身份证明。 (2)申请者需提供申请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品种名称、规格、数量、地点以及联系方式,填写、递交《森林植物产地检疫申报表》 (可在网站下载)。 3、办事程序和时限 (1)受理申请的当地森检机构在生产期间或调运之前,派专、兼职森检员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对申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产地检疫。 (2)经产地检疫合格的,5天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对不合格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报检单位应按规定进行除害处理;复检合格后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6个月。 (二) 核发《植物检疫证书》(省内、出省) 1、申请对象 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2、申报的材料(一式两份)

(1)申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身份证明。 (2)经营者的货物票据(收费发票和订货合同或协议)。 (3)有效期内的《产地检疫合格证》。 (4)从国外进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再次调运出县级行政区域的,有效期限在一个月以内,需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原检疫单证(正本)。 (5)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和松木制品涉及省际间调运的,报检前还需提供由调入地所辖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或其委托森检机构开具的《检疫要求书》。 (6)报检货物属二次或多次调运且有效期限内的,提交原持有的《植物检疫证书》。 (7)如森检员要求还应提交施检植物样本。 (8)填写《森林植物检疫报检单》(可在网站下载)及调运(承办)人的身份证。 3、办事程序和时间 (1)调运单位或个人填写《森林植物检疫报检单》; (2)对持有有效期内《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报检单位或个人,森检机构凭此证直接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对持有效的原《植物检疫证书》(正本)转运的(存放地疫情严重,有可能污染的除外),凭证换发《植物检疫证书》。 (3)对无《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报检单位或个人,应在调运前15天向当地森检机构申请报检,森检机构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按规程进行检疫,有特殊情况的,经林业厅批准,可延长15日。经检疫合格,发给《植物检疫证书》;经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报检单位或个人应按要求进行除害处理,复检合格后,再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对带有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危险性有害生物,又无法进行彻底除害处理的,应停止调运。 (三) 签发《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 1、申请对象 从外省市调入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doc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有严重为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 2、植物检疫:任何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或使它们处于官方控制之下的一切活动。3、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4、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5、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6、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7、疫区: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 8、非疫区: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 9、保护区: 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的对一个危险地区进行有效

保护的最小区域。 10、铲除: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以从一个地区消除某种有害生物。 11、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进口国而言,那些存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2、风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3、风险分析: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1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预与管制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 15、定性 PRA: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风险高、中、低等级指标来描述风险大小。 16、定量 PRA: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定量描述风险,结果采用概率值衡量风险大小。 17、非疫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18、非疫生产点:指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19、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监测准则-IPPC

NPPO审校于2009年6月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1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1998年,罗马

版权所有,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不得以电 子、机械、复印或其它任何形式和方法将本书任 何部分加以翻印、存入检索系统或传播。申请这 种许可应致函联合国粮农组织新闻司司长,并说 明翻印的目的与范围,地址:意大利罗马Viale delle Terme di Caracalla,00100。 ?粮农组织1998年 3

目录 批准5审查和修正6引言8范围8参考文件8定义和缩写8要求概要8要求10 1 一般性监视10 1.1 来源10 1.2 信息的收集、保存和检索10 1.3 信息的使用10 2 专门调查10 2.1 有害生物调查11 2.2 商品或寄主调查11 2.3 针对性抽样和随机抽样11 3 良好的监督方法11 4 诊断服务的技术要求12 5 记录保存12 6 透明度12

批准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制定,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本计划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它有关各方提供这些标准,准则和建议,以便使植物检疫措施达到国际统一,目的是便于开展贸易,避免利用不合理的措施作为贸易壁垒。 本标准已经1997年11月粮农组织大会第29届会议批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总干事 雅克·迪乌夫 5

审查和修正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应定期审查和修正,本标准的下一次审查时间为2002或粮农组织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可能商定的其它日期。 本标准将视需要予以增补和公布。标准持有者应确保本标准的目前版本得以采用。

动植物检疫.

1、SPS协定《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2、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3、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4、OIE作为最权威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其他标 准正成为……建立口岸检疫机构和隔离检疫站。 5、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法治性、预防性、国际性、综合性。 6、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 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必须进行检疫。 7、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 施强制免疫。 8、填写《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申请书》及《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引进单位提出申请时,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及要求如实填写《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申请书》和《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引进生产用种苗须同时提供有效的进口种苗权证明材料。 9、出入境货物一律凭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和出境货物 通关单通关。 10、供港澳活猪的运输必须由检验检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押运员负责押 运。 11、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初审机构提交的初审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 签发检疫许可证或许可证申请未获准通知书。 12、供港澳活动物所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 生产厂,购于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销售企业。 13、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 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14、输入种用家畜、禽的隔离检疫期为45d,输入鱼的隔离检疫期为40d,输 入蛙的隔离检疫期为60d,其他动物为30d。 15、出入境动物产品,启运地位于口岸检疫检疫机构辖区的,直接向口岸机 构报检。须由内地(启运地)转运到出境口岸的动物产品,均由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检疫。 16、输入种畜及其精液、胚胎的,应当在进境前30日报检;输入其他动物的, 应当在进境前15日报检;输入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在进境前7日报检。 17、供港澳活禽饲养场须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检疫注册。注 册以饲养场为单位,实行一场一证制度。每一注册饲养场使用一个注册编号。 18、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可采集动物、动物组织、饲料、药物等样品,进 行动物病原、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和品质、规格鉴定。 19、每批活禽供港澳前须隔离检疫5天。出口企业须在活禽供港澳5天前向 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20、出口企业须在供港澳活禽装运前24小时,将装运活禽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通知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 21、办理出境豆类的报检时,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在货物出境前10d办理报 检手续,需要熏蒸处理的、应15d前报检。

2017年10月植物检疫个人总结

2017年10月植物检疫个人总结 2017年我站植物检疫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农业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省、市植保植检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确保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作自我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专职植检员不足,开展检疫工作的植物产品主要是水稻种子,其它的植物产品如稻谷,水果等还无力开展。 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 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二、严格报检制度规范办事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植检形象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植物检疫条例》和省、市植保植检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确保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作自我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专职植检员不足,开展检疫工作的植物产品主要是水稻种子,其它的植物产品如稻谷,水果等还无力开展。 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 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二、严格报检制度规范办事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植检形象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取得了县里申报省里核发的行政执法证;第 三是加强实践,组织到实地对检疫对象进行识别并开展全面的疫情普查,在实践中增强知识水平。 四、开展市场检疫扎实工作根据省站《关于开展种子市场检疫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为保障我县农作物种子用种安全,防止检疫性病虫害通过种子传入我县,我县组织专职检疫员对全县12余户水稻种子批发商进行了种子市场检查,共检查水稻种子20余万公斤,计30余个组合,其中大部份水稻种子有检疫证书,检疫证编号真实,另有少量数量批次不符合,经教育后补检,并收取检疫费4000余元,用于植检事业。 五、开展疫情普查与监控2017年我站重点开展了稻水象甲疫

《植物检疫学》试题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33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 IPM 9、 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 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动植物检验检疫

绪论 第一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概念 1.动植物检验检疫:指借助于立法和法规对来自疫区的可疑动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应检物品,实行强制性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保证人体健康的活动。 2.缩写 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3 有害生物定义及其分类 指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 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 物 —— 1)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签约方不应对这类有害生物采取植物检疫措施。 2)限定的有害生物:指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没有广泛分布,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或者正在被官方进行管制的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指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4.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动物疫病。 5.植物:活的植物及其器官,包括种子和种质。 6.植物产品:未经加工的植物产品(包括谷物)或它们加工后的产品,产品本身或在加工它们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的风险。 7.动物: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兽、蛇等。 8.动物产品: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等。 9.检疫物(限定物):指要求进行检疫措施的任何植物、植物产品、包裹、容器、运输工具、土壤、贮藏地和任何能够隐藏和传播有害生物的微生物、物体和材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国际运输的地方。 第三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特点 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四个基本特征: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 2 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 1)自然环境优越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2)发达国家型:美国、加拿大 3)经济共同体型:欧盟(如法国、意大利、英国等)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数天、输出以及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3、检疫监管:是检疫机构按照检疫法规对应该实施检疫的物品在检疫期间所实行的检疫监督与管理程序,以防止带有限定的有害生物的应检物扩散。 4、检疫许可:是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某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向植物检疫机关事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输入或引进的法定程序。 5、饱和式释放(又称淹灭式释放):为了迅速产生效果而释放大量生物防治物或有益生物。 6、保护区:国家植物保护机构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必需确定的最小范围的限定区。 7、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 区。 8、非疫生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 况的地区。 9、非疫生产点:植物产地内划定的田块,有科学依据证明在那里没发生特定有害生物、生 产者能在一定时期能保持此状况,并且被作为以非疫生产地相同方式管理的单独的田块。 10、缓冲区:为植物检疫目的由官方界定并需采取植物检疫或其他控制措施的一个地区, 以尽可能减少目标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该界定区、或毗邻的地区。 11、监控:为核查植物检疫状况而持续进行一项官方程序。 12、检验: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 物和/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 13、检疫:对限定物采取的官方限制,以便观察和研究,或进一步检查、检测和/或处 理。 14、检疫机关:对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的官方机关。 15、检疫区:已经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防治的地区。(原称“疫区”) 16、截获(有害生物的):在入境货物检查时对有害生物的查获。 17、扣留:对货物进行官方扣留或监管以作为一项植物检疫措施(见检疫)。 18、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 19、拦截(货物的):禁止或限制不符合植物检疫法规的进口货物进入。 20、临时措施:由于目前缺乏充分资料而尚未在技术上充分证明合理的情况下确定的一 项植物检疫措施或程序。临时措施需要定期审查和尽快在技术上证明合理。 21、灭活:使微生物不能生长。 22、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的地区。 23、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一种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它在供种植用植物中存在危及 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的缔约方领土内受到限制。 24、限定的有害生物: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5、限定区: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限定物进入、在其中和/或从其输出须采用植物检 疫法规或程序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限制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经济影响的地区。 26、熏蒸:用一种以完全或主要呈气态的化学药剂对商品进行的处理。 27、有害生物(pest):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 系、或生物型。 2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商定的解释):以生物学的或其他科学和经济学证据评价确定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IPM 9、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 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C、山东、北京、福建 D、新疆、陕西 15、苹果蠹蛾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灯蛾 C、小卷蛾 D、麦蛾 16、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17、欧洲榆小蠹寄主主要为植物。 A、榆属 B、阔叶树 C、针叶树 D、松树 18、红火蚁原产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9、马铃薯甲虫分类上属于科。 A、步甲 B、象甲 C、叶甲 D、虎甲 20、四纹豆象以在豆粒内越冬。 A、成虫 B、成虫或幼虫 C、幼虫 D、蛹 21、墨西哥棉铃象主要以在落叶下,树皮中篱笆内和仓库附近等隐蔽场所越冬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2、是稻水象甲防治的有利时期 A、卵期 B、初孵幼虫期 C、老熟幼虫期D蛹期 23、是榆树毁灭性病害榆枯萎病的媒介昆虫 A、双钩异翅长蠹 B、欧洲榆小蠹 C、红脂大小蠹 D、山松大小蠹 24.下列关于地中海实蝇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不对的一项是 A.体长4.5-5.5mm B.翅及中胸背板上有特殊花纹 C.翅上分中部横带和外侧横带 D.雌雄成虫均有附额器 25.有关地中海实蝇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年发生4-6代 B. 不喜强光,但有趋化性

植物检疫概论要点

植物检疫概论重点 植物检疫定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All activities designed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and or spread of quarantine pests or to ensure official control ) 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健康,阻止某些植物有害生物人为调运传播,而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规的科学。1、植物:指栽培、野生植物及其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等;2、植物产品: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的产品,3、有害生物(Pest):是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根据“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2001年颁布的术语,分为:4、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NRP):已经广泛发生或分布普遍的有害生物。5、限定的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R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6、“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QP)是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然存在,但分布未广且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7、“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RNQP)”是指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植物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有害生物 3.植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什么?一、植物检疫的目的1.防止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2.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发展.二、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1.禁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人为传入或传出国境;2.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3.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进入新区,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彻底铲除。 试述植物检疫的属性1、战略性:1986年,美国加州传入地中海实蝇, 1996年,美国传入小麦印度矮腥黑穗病菌2、法制性3、预防性:4、广泛性:涉及到国际、国内的种苗生产者、经营者、运输者、检疫者等。以及不同的学科领域.5、科学性:要求①快速准确、简单易行的检验方法;②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③封锁和安全扑灭措施6、技术性 植物检疫的意义一、植物重要性二、有害生物分布的区域性三、植物病虫杂草的传播方式四、传入新区的后果五、传入新区造成危害的实例六、每年杜绝大量有害生物的传入七、植物检疫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八、植物检疫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植物检疫的基本类型1、两种检疫制度:全面检疫:针对性检疫: 三种管理模式:美国模式:农业部设置综合性动植物检疫机构欧洲模式:是动、植物检疫机构分设亚洲模式:农业部下设植物保护机构,主要负责植物检疫,也组织一些重大病虫测报防治工作。2.举例说明植物重要性:1维持生态平衡;2提供营养和能源;3提供工业原料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QP)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试比较二者的区别。 类型QP RNQP NRP 分布现状无或极有限存在,可能广泛分布很普遍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已经知道已经知道 官方控制如存在,目标必须处于特定种植用植物,官方不采 是根除,或封锁在官方目标是控制其危害取控制措施 官方控制之下 官方检疫要求针对任何传播途径只针对种植材料不检疫 疫区(Q uarantine area):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非疫区:即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

动植物检验检疫

第一章 1、什么是动植物检疫及目的? 是指在防止检疫性动物检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目的:⑴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 ⑵保护农渔林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 ⑶出尽国际及国内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2、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 ⑴自然环境优越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 ⑵发达国家型:美国和加拿大 ⑶经济共同体型:欧盟 ⑷发展中国家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美洲和非洲 ⑸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和香港 3、检疫操作规程: 报检、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 4、进境动物风险分析原则 以科学为根据;执行或者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透明公开和非歧视原则;、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性限制 5、进境动物检疫程序 ①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②境外产地检疫③报检④进境现场检疫⑤隔离检疫⑥实验室检疫⑦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⑧检疫处理⑨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第二章动物检验检疫技术 1、病料采集:⑴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 ⑵采取病料的所用容器:均需灭菌后使用,无菌操作 ⑶解剖前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剖检 ⑷取材时间要早,最好不超过6小时 ⑸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应根据不同疫病,相应的采取其脏器内容物。在无法估计是某种疫病时,可进行全面的采取。 2、病毒采集原则:病毒离活体后在室温下很容易死亡,故采德捡材应尽快送检;病变组织则应保存于5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4℃/-2℃ 3、病毒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培养、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 4、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聚物。 5、琼扩试验: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凝胶内扩散二者相遇。在此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 6、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第三章检疫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传染病: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对宿主的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动植物检疫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任选20空,1空1分,共20分) 1、历经几百年来,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动植物检疫类型,一般划分为(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大陆型)、(经济共同体型)、(发展中国家大陆型)、(工商业城市型)5种基本类型。 2、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检疫除害处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等。 3、请例出4种检疫性杂草:(菟丝子)、(毒麦)、(假高粱)、(列当)。 4、动植物检疫具有的4个突出的基本属性为(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 5、国际上常用的熏蒸剂有10余种,请例出3种:(溴甲烷)、(磷化铝)、(环氧乙烷)等。 6、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饲养或栽培合格的材料)、(生长期检验与处理)和(出证放行)5个步骤。 7、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其主要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理)。 8、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10、植物检疫三要件包括(植物检疫机构和人才)、(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科学技术);出发点和归宿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主要对象是(“危险性有害生物”);以(法规)为依据;执法是专门机构;是由一系列措施所构成的“综合管理体系”。

11、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预防性);(法制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国际性);(管理的综合性)。 12、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 13、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包括:直接解剖法、简易贝尔曼漏斗法、Fenwick 漂浮器分离法、浅盘法、卡勃(Cobb)过筛分离法14、昆虫采集网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四类:捕网、扫网、水网、刮网 15、诱虫灯常见的种类有箱式诱虫灯,悬挂式诱虫灯以及幕账流动式诱虫灯。 16、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诱集法 17、根据杂草生活周期和习性分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寄生植物、肉质植物。 二、名词解释(任选15题,1题1分,共15分) 1、动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并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2、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3、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间或省内进行调动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4、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动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5、外来物种入侵: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植物检疫执法程序

植物检疫执法程序 一、产地检疫 1、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 2、说明来意,宣传检疫法规有关检疫的重要性; 3、根据被检单位“产地检疫申报”确定检疫生育期,时间、次数; 4、按期依据湖北省“产地检疫操作规程”开展检疫; 5、检疫合格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收取产地检疫费; 6、发现检疫对象,指导封锁、控制、消除工作,未经彻底消灭严格除害处理的不准调入无病区。 二、调运检疫 1、有《产地检疫合格证》调出本地区的,凭该证到检疫机关直接办理《植物检疫证书》; 2、无植物检疫对象发生地区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经核实后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3、对产地植物检疫对象发生情况不清楚的植物、植物产品按照《调运检疫操作规程》进行检疫,证明不带检疫对象的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4、调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调入单位或个人要首先征得当地检疫机关的同意,并取得“检疫要求书”; 5、调出地检疫机关凭调入地的《检疫要求书》实施检疫; 6、在上述调运检疫过程中,发现有检疫要求对象时,必须严格进行除害处理,合格后签发植物检疫证书,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不准放行; 7、要铁路、公路等场所实施检疫的按《湖北省国内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操作规程》实施检疫; 8、在检疫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违反《植物检疫条例》第七条、第八条、十一条、十二条、十三条以及《植物检疫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进行立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按湖北省《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三、市场检疫 1、在市场上销售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机关定期进行抽查与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在市场检疫过程中,首先应出示执法的证件,表明身份; 3、宣传有关检疫法规; 4、对有证的,核实证书与货物,对从疫区来的应按对象必要时进行抽样、复检; 5、对无证调运的应检对象,按“检疫规程”严格检疫,并制作“询问笔录”、“戡验笔录”、“抽样、取样凭证”等文书; 6、在上述市场检疫过程中,发现检疫对象的,对该应施检疫对象进行登记保存,听候处理; 7、制作“立案审批表”,开展调查取证; 8、制作“案件处理意见书”及“违法行为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个人必答题 (一)一号选手必答题 1、哪些病虫杂草应定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 2、调运检疫是检疫人员依据检疫法规,对什么实施的检疫?对调运的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品实施的检疫。 3、通过实施调运检疫,植物检疫机构对合格的植物、植物产品,应按规定签发什么证书?植物检疫证书。 4、产地检疫应按照什么规定对植物生产期间进行全生产过程检疫?产地检疫应按照《产地检疫规程》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植物生产期间进行全生产过程检疫。 5、植物检疫机构对产地检疫合格的植物、植物产品,应在多少个工作日内签发什么证书?应在3 个工作日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6、当地生产的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共16 位。

7、经过调运的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植物检疫证书编号,17 位。 8、进口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的编号,11 位。 9、哪些繁殖材料需要办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手续?从国外(含境外)引进用于科学研究、区域试验、对外制种、试种、观赏或生产的所有植物种子、种苗、鳞(球)茎、枝条以及其它繁殖材料。10、疫区由谁来划定?疫区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划定。1 1、疫情发生区是指什么?是指某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是检疫性有害生物自然发生的区域。 (二)二号选手必答题 1、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按照什么要求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一案一卷;文书齐全,手续完备;案卷应当按顺序装订。 2、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下列表述正确有哪几项?(ABC)A、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会B、听证一般公开进行C、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听证D、 听证会由本案的调查人员主持 3、有关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的先行登记保存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系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的行为B、可以不提交申请即可由2 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直接作出C、采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