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基础 第五版 1-7知识要点整理

会计学基础 第五版 1-7知识要点整理

会计学基础 第五版 1-7知识要点整理
会计学基础 第五版 1-7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会计的含义p4

本质、特点、对象、两大职能、目的、基本目标

三、会计的职能p4

四、会计的目标

五、会计的特点

第二节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p8

会计要素、平衡公式

二、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p9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所得税)所得税后净利润→(-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分红)未分配利润

会计要素图p15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前提)p16

二、会计基础p18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19

首要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次级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严谨性(稳健性)、及时性

第五节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p22

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第六节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p24

第二章会计账户和科目

第一节会计等式

会计核算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

营业开始(或会计期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活动开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期末: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分配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p41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成

本核算的工业企业)

企业会计科目表p42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p43

第四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p45

含义、作用、结构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下期期初余额

第三章复式记账

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p48

方法、优点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基本结构:三栏式p5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T”形)p52,例子p62

成本和费用、收入、利润类账户p53

三、借贷记账法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格式、步骤、分类p55

四、试算平衡

验证账户是否正确: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合计=全部账户

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全部账户

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账户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p63

第三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p67

余额核对表p69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第二节筹措资金业务的核算p76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

第三节材料业务核算

一、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p81

在途物资、原材料、应付帐款

二、材料发出与结存成本的确定p87

存货的盘存制度、存货的计价方法

第四节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p92

生产成本、原材料

二、直接人工薪酬费用的核算p94

生产成本、应付职工薪酬(不同部门的职工记不同,五险一金什么的都算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p96

制造费用(月末按比例结转至生产费用)、累计折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核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四、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与结转p103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

第五节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二、产品销售的确认和核算p106

主营业务收入(月末结转本年利润,损益类账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三、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核算p110

主营业务成本(同上)、库存商品

四、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p112

营业税金及附加(同上)、应交税费(负债类,增值税、各种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五、销售费用的归集与核算p113

销售费用(同上)

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第六节利润的核算p125

一、利润的核算内容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

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投资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其他业务利润的核算、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的核算、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本年利润形成的核算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或股利)

第五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p130

第二节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p131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p135

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审核内容、处理办法

第三节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传票)的种类p138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

→科目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p142

基本内容(核心内容:会计分录)、填制要求、填制方法、审核、处理办法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p147

第六章账簿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p152

账簿的含义、特点、意义

会计凭证与账簿

账簿与账户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p153

账簿分类图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p156

二、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p157

三、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p157

第三节会计账簿的使用和登记规则p165

一、启用会计账簿的规则

二、登记会计账簿的规则

三、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第四节错账的更正方法p168

一、划线更正法(红线更正法)

二、红字更正法

三、补充登记法(蓝字补记法)

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的更正方法p172

第七章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p175

概念(目的、账实不符的原因)、意义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种类p177

二、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盘存单p181、实存帐存对比表p181、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p182、往来款项对

账单与往来款项清查报告单p185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p183(只是对账)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p186

一、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

步骤、“待处理财产损益”(资产类,除固定资产盘盈 ”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

损益类)

二、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方法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

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基础会计学重点

1.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帐簿的直接依据。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1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 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 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 ★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会计目标的体现:(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 关注点:(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 (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 (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 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1、涵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 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 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 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着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 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9.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 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0.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 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会计做账宝典之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1)

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 学习会计之前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会计基础到底有哪些知识点,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一、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二、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三、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假设,即也称之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四、记账本位币:是指用于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用以表示计量的货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五、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始成本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

《基础会计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1.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2.会计对象:会计所要反映(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说明会计核算和监督什么。 3.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01资金)应收及预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 款、预付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 非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4.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5.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巾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债务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6.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士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土投资损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费用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所有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都必须遵循的先决条件, 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之前,对会计核算的已经明确或不明确的不确定情况所做的限定或姑且认定。 8.次要质量要求:1)实质重于形式2)重要性3)谨慎性2)及时性 9.权责发生制:就是对于收入和费川,不论是否有款项的收费,按其是否影响各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受益情况, 确定其归属期。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的日期确定其归属期。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10.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实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耑支付的 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浄值)、里fi、公允价伉 1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A容进行分类的专门方法。 12.会计等式:资产=负债; 基本会计等式、第一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13.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关系: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 它们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二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内同相同;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一局,会计账户则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有什么会计科目,就必有什么会计账户;反之,有什么会计账户,就必有什么会计科目。二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会计账户不仅要有明确的经济内容,而且还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并通过这个结构来核算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14.T字型账户:若在账户作坊登记增加额,账户右方就一定登记减少额;反之若在账户左方登记减少额,账户右 方就一定登记增加额。 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15.账户分类(按用途和结构):盘存类账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 料、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结算类账户(应收、应付、往來账款结算业务)对外投资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基础会计学》知识 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学习基础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很高兴终于念完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对会计学的一些感触与想法。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教。谢谢。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会计学基础的知识。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使我对会计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 在学习当中我了解到会计要素,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认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我们必须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不做假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

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说实话,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讨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 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课时,必须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识记是指能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完全总结

1.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三大类: i.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 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ii.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iii.修正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4.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补充登记法,划线更正法和红字更正法 5.会计上常用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6.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六相符):帐帐、帐款、帐据、帐实、帐表、内外帐务六相 符 1.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收付实现制是与权债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 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3.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 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4.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形成,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他表现为企业资 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儿有之,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5.“资产=负债+资本”这一会计等式就成了西方国家借贷复式簿记的理论基础。 6.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综费类科目一般由财政不统一制定。 7.使试算平衡表式平衡的,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有并不会影响 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或者是借贷方向错误,试算依然是平衡的。 8.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简单的合并反映,发生的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必须逐项加以反 应和记录。 9.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户,它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明细账 提供明细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总账资料的具体化和充分说明,是从属于总账的,即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10.(判断)在金额前要填写人名币符号“¥”人名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 有空白,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写“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写“整” 或“正” 11.支票分为正联和存根联两部分。支票由出纳签发 12.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账。对于真实、合法、合理 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有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在办理正是会计手续。对于真实性、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14.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 单位盖有公章证明。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的典籍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的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是会计的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和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本程序:会计信息系统在加工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过程中所特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