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材料

八下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

.....知其如

情去留

....,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环堵萧然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

..于贫贱,不汲汲

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内容梳理】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作者闲静少言、率真自然的性格,赞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

【中考链接】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亦不详.其姓字()②每有会意

..()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用以慰天下之劳人”用法相同的是()

A. 因以.为号焉

B. 以.此自终

C.策之不以.其道

D.河曲智叟亡以.应

4.选文(一)中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二)最能够郑板桥的兴趣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5.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

【参考答案】

1、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③断然,绝对(根本) ④宽慰

2、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3、D

4、读书,喝酒,写文章;画兰画石画竹。

5、答案示例:①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知乐在何处”。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