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底吹法(以此为准)

氧气底吹法(以此为准)

氧气底吹法(以此为准)
氧气底吹法(以此为准)

“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创造中国冶金奇迹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张平力,记者王明峰

中国冶金史上的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黄河三角洲滨海城市东营悄然掀起。

由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点燃了这场革命。

新技术的发明

我国不仅是产铜大国,而且是炼铜大国。传统炼铜工艺在世界上曾一度领先,现代工艺却没有一席之地。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鼓风炉法炼铜,西汉时用铁从硫酸铜(胆铜)溶液中置换铜。现在我国使用的炼铜技术几乎都来自国外:11种技术中,引进的6种,未经引进而消化吸收开发的有3种。自己研发的两种炼铜技术中,只有“氧气底吹法”可与国际先进工艺媲美。之前,国外先进的吹氧炼铜工艺有顶吹和侧吹两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蒋继穆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改换顶吹、侧吹送氧位置,将氧气用氧枪从熔炼炉底部送入炉内,并攻克了很多工艺和工程难题,发明了氧气底吹炼铜法。

令同行惊奇的是,这一改变竟为有色冶金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不仅打破了国内铜冶炼技术由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还为铜铅和金银等稀有贵金属的综合回收提取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从顶吹、侧吹到底吹,只是吹氧位置的不同,难道别人就想不到吗?“用氧气底吹法炼铜最早是美国和德国的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并且做过试验。”蒋继穆坦言,可是他们在做扩大试验时,大量的工程问题解决不了,后来,只好宣布这个“玩意”不行。

“我们最早用氧气底吹技术试验炼铅。做完5000吨铅冶炼试验后,就想用这个工艺和装置试验炼铜。”霜染双鬓的蒋继穆娓娓道来,把思绪带回到了1991年的湖南水口山。“准备半年的试验炉料(相当于3000吨铜的规模),两个月就‘吃’完了。可是,炉子一点故障都没有,于是接着弄铜精矿连续试验,一试就开了217天。”

通过试验,发现底吹较之顶吹、侧吹不只是位置不同,它还具有噪音低,车间操作环境更好的优点。底吹法用铜锍反复冲洗炉渣,更有利于贵金属的捕集,比其它方法的捕集率可提高1-2%。再者,有利于V族元素等伴生金属挥发富集于烟尘中而易于综合回收,如As的挥发率大于98%。与我国引进的澳斯麦特法、艾萨法、诺兰达等熔炼工艺比,氧气浓度更高,可达70%-80%,烟气量更少,SO2浓度更大,硫酸厂规模更小,单位投资更少。

至此,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熔炼新工艺诞生了。

给新技术找“婆家”

半工业试验成功并申请专利后,蒋继穆开始四处给新技术找“婆家”。“当时有3家,四川绵阳想搞个2万吨的铜厂,山西运城也想搞个2-3万吨的铜厂,江西弋阳想搞个3万吨铜厂。运城因跟中条山抢资源,省里没批。绵阳要开发第一家,没有这个胆量。弋阳和一个香港老板合资,真想上,谈得差不多了,合同也签了,都快要做施工图了,结果发现香港老板是骗子。3家虽都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但均无果而终。”

蒋继穆说着,像沉浸在回忆中。后来推广到中条山冶炼厂。1992年中条山欲采用自主技术白银炼铜专利建一个

3."5万吨的铜厂。做完可研报告后,经考察发现环保达不到要求,1994年经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推荐,业主改为购买水口山炼铜专利,但由3000吨规模一下扩大到

3."5万吨,北京院只有七八成把握,因为可研规定,一般火法冶炼研究成果产业化扩大比不应超过10倍。做完初步设计后,当时厂领导同意,但研究院不敢拍胸脯。

到了1996年,该厂新任领导对“中条山只能消化吸收不能引进”的规定不满,赌气要引进国外技术,于是放弃底吹法,而引进澳斯麦特顶吹炼铜技术。中条山这一卡不要紧,给后边的推广带来了极为不利影响。内蒙古赤峰金剑冶炼厂鼓风炉改造项目没有采用氧气底吹法即是一例。

虽然,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炼铜屡屡受挫,炼铅却处处开花。2001年“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试验获得成功,2002年即在国内获得大规模推广。截至目前,已有11条生产线投产,并于2009年开始走向世界。

而这种炼铜新工艺要想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试验是必由之路,这必须要有厂家来承担试验风险。可是,为了规避风险,它们宁愿花巨资购买国外技术,也不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导致这么一项好工艺一直待字深闺,十几年无人问津。

方圆勇做“第一个吃蟹人”

正在蒋继穆四处推广新技术的时候,黄河三角洲一名勇敢的“铜匠”——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崔志祥也在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寻找出路。

方圆集团是一家以废杂铜为主生产阴极铜起家的民营企业,集金、银等稀贵金属的综合提纯、铜材加工于一体。短短几年即跻身同行业前列。随着生产规模从年产1万吨发展到18万吨,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打算往上游发展,于2005年提出上铜冶炼项目。

经过考察,从多金属的伴生矿中不仅可以提炼主体金属铜,还可以提取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目前国内采用的传统工艺,因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过程复杂,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而被淘汰或将被淘汰;采用国外的闪速熔炼法、诺兰达法、三菱法等工艺,仅引进技术专利就需上亿美元,而且此类方法只能用于铜等单一金属的提取,对原料的要求严格,适应性差。

提取其中的伴生贵金属如金、银,国内外均使用湿法冶金的氰化法,流程复杂,环境风险大,金属回收率低。以上工艺,包括引进的装备技术均不能实现多金属的综合提取,资源流失严重,而且原料的适应性差。

而氧气底吹铜熔炼新工艺利用含金铜锍是稀贵金属良好捕集剂的冶金特性,在单一炉体内实现造锍捕金的全过程,铜回收率大于

97."98%,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7%,且原料适应强,能处理复杂矿料,并且吃干榨尽,实现零排放。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传统工艺和国外引进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是自主知识产权,可省去高昂的许可证费。运用这种技术,

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也符合我国倡导的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要求。

这不正是崔志祥心目中理想的技术吗?他和蒋继穆一拍即合,毅然决然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工艺具有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是个为国争光的技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使其尽快产业化。”

新技术实现产业化

“从年产3000吨粗铜的半工业化试验,一下扩大到年产10万吨规模,跨度太大,弄不好数亿元的投资就打水漂了。”公司技术总监申殿邦说起当初董事长的决定还心有余悸。

难道沉浮商海多年的崔志祥不知道这个风险吗?原来,他这么做自有一番道理。一方面,基于他对形势的判断和市场的把握,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必将带来铜需求量的增长。即使铜市不好,还可以用这项工艺炼金;另一方面,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他日渐体会到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公司发展的必由选择。

2004年,方圆公司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正如崔志祥说的那样,“誓把盐碱滩,变成铜山、银山和金山!”2005年,公司在4000余亩的海滩上建设第三工业园,主体是10万吨铜/a的“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示范工程。

2008年12月16日,项目正式投产。

一贯低调的崔志祥在新项目的发展上却是高调推进。“我们要有信心将这个项目做成世界上炼铜和回收金银等有价元素的首选工艺,并把它做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

令人欣喜的是,工程自投产至今经不断改进,各工序之间基本实现了平衡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了原设计目标水平。然而,崔志祥不满足于此,正依托现有生产线开展连续吹炼试验研究,形成新一代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连续炼铜新工艺,为国内铜冶炼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国务院已将“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工程技术”作为“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

进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正着手向全国推广该工艺工程。正像集团歌词写的那样:

方圆天地任飞旋。

链接:

《我国研发的有色金属铜熔炼新技术成功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王明峰报道:

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日前在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成功投入使用,为铜和稀贵金属的综合回收提取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填补了有色冶金领域的空白,是中国有色冶金史上的一项创举。

中心吸氧操作流程

中心吸氧操作流 用物准备:一次性吸氧管两根、吸氧装置一套、弯盘、棉签、用氧记录单、治疗碗一个(内盛凉开水) 无菌蒸馏水 1.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核对医嘱,执行单。 3. 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您好,请问您是—床XXX对吗?我是X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要 为您吸氧以改善您的缺氧症状,请您配合。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您不要紧张。)摆体位。 4. 先取下防尘帽,检查棉签有效期,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尘土。 5. 接湿化瓶,向湿化瓶内注入蒸馏水1/2-2/3,并将湿化瓶拧紧。 6. 安装氧气表。 7. 用湿棉签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情况(鼻腔内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无偏曲、息肉,两侧鼻腔通气良好) 8. 检查一次性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打开吸氧管包装取岀吸氧管,连接至流量表上。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将鼻塞置入冷开水内检查是否通畅。 9. 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腔并妥善固定。 10. 再次核对氧流量、患者姓名、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 11. 交待吸氧注意事项。你好,氧气已经为您吸上了,是否感觉憋喘减轻了。在吸氧的过程中,我们会 随时来看你的,请您不要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明火,现在的氧流量是最适合您的病情,请不要随意调节。如果你有任何不适或需要请按床头呼叫器,我们也会按时巡视病房的。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谢谢你的配合。” 停氧 停氧前先评估患者胸闷、憋气等自觉症状有无改善。 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内放纱布、弯盘、用氧记录单、感染性垃圾筒。 1. 携用物至床旁。 2. “X,您的病情已经稳定,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根据医嘱我来给您停止吸氧撤掉鼻导管。” 3. 取下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开关。 4. 记录停氧时间。 5. 卸下氧气装置,盖好防尘帽。协助患者去舒适卧位。 6. 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洗手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2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输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3、用氧过程中,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等。如用鼻导管持续吸氧者,每8-12小时更换导管1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鼻塞每日更换。 4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而造成 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的危险。

吸氧操作流程

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 【操作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3.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4.各种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抑制; 5.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6.各种大型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障碍; 【评估】 1.环境评估: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适合进行操作;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有氧源。 2.患者评估:病情及意识状态;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型态及缺氧情况。 【准备】 1、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一套、氧气装置一套、口咽通气管、弯盘、胶布、纱布或卫生纸。 2、患者准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肩下垫一小枕),保持气道畅通; 3、环境准备:根据需要移开床头柜或取下床头床档;有条件者准备

氧源;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检查简易呼吸器性能、连接是否正确、呼吸囊有无漏气。 2.评估:患者的意识,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型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义齿等。 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去枕将头转向一侧,用纱布缠绕中、食指后清除口腔分泌物。 4.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解开患者衣领及腰带。 5.放置口咽通气管。 6.连接氧源并调节氧气流量至6-8L/min。 7.将面罩扣在患者的口鼻部,一手呈“EC”钳夹型固定面罩,另一手固定并挤压球囊。 8.挤压气囊的频率为10-12次/分,挤压与放松时间比:1:1.5-2,直至缺氧状态改善、抢救工作停止或建立人工气道为止。 9.密切观察:胸廓起伏情况;面色、甲床、末梢循环情况;活瓣开启情况。 10.患者呼吸状况改善或建立人工气道后,停止使用简易呼吸器,协

(完整word版)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 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 氯酸钾 MnO 2 △ 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 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 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 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 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 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 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 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出现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而要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答:刚开始出现的气泡中,混有空气;为了排尽装置内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 答: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代表收集满了? 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9、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呢? 答: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沿而使试管炸裂。 10、排水法收集气体不纯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气体②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吸氧操作流程

吸氧操作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吸氧操作流程图 护士着装整齐→报告操作项目(说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抄吸氧治疗单,病历签字→七步洗手,戴口罩→擦桌、车、盘→消手→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消手液、吸氧装置一套、盛有凉开水的治疗碗一个、棉签、电筒、污物缸、必要时备胶布)、吸氧治疗单、笔。治疗车下层置(吸氧治疗单、生活垃圾箩一个)→推车进病房→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与氧疗单→消手→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电筒检查患者双侧鼻腔粘膜→分别按压双侧鼻翼,嘱患者呼气→询问患者以前是否吸过氧→护士述:(鼻腔粘膜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无弯曲、息肉,两侧鼻腔通气良好)→消手→安装流量表→检查是否通气→用湿棉签清洁患者双侧鼻腔→消手→连接吸氧管并调节氧流量→检查是否通气→再次查对患者姓名→鼻导管轻塞于鼻腔→将吸氧管固定于颌下或枕下→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并交代注意事项→消手→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及病人的反应、签名→推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擦盘、车、桌→洗手、脱口罩。→巡视患者,观察氧疗效果。 停氧过程: 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卫生纸、消手液、笔)。车下层置生活垃圾箩、医疗废物箩→推车进病房→查对床号、姓名→了解病人缺氧改善情况→卫生纸包裹鼻塞取下吸氧管并关流量表→吸氧管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中→用卫生纸擦净患者口鼻分泌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

理床单元→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消手→卸下氧气装置→封盖设备带端口→交代患者若有不适及时打铃→记录停氧时间、氧疗效果、签名→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氧气装置用500mg/L含氯消毒毛巾擦拭一遍→弯盘、通气管、湿化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擦盘、车→洗手,脱口罩→操作完毕。 吸氧操作的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吸氧及停氧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3.停止吸氧时,先取下患者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4.持续鼻导管吸氧的患者,每日更换鼻导管两次以上,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堵塞。 5.吸氧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及皮肤颜色等情况有无改善,并及时调整氧流量。 福贡县人民医院

吸氧法操作流程.doc

吸氧法操作流程 项 操作要求交流要求 目 目 的 5 供给病人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分 素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亲切。各位老师好,现在我给大家做一个经鼻腔鼻塞吸氧的操 质服装、鞋帽整齐。作。病人: 1 床,安妮,女性, 70 岁,意识清楚,慢性要支气管炎的患者,呼吸急促,面色口唇发绀,有点轻度求缺氧。医嘱予氧气 2L/ 分持续吸入。 5分评估:安奶奶,您好!我是你的床位护士××。你现在 1、病人的病情,意识状况,缺氧程感觉怎么样(感觉有点气急,透不过气来)医生开了医 度、鼻腔粘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嘱,给你吸点氧气,以前有没有吸过(没有)吸氧就是 等( 3 分);通过一根带鼻塞的软管,将鼻塞放入你的鼻孔来吸入氧评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 气,改善你的缺氧情况。你不要紧张,没有什么痛苦的,估 分);你配合一下,好吗(好的)那让我看一下鼻腔情况(靠10 3、解释目的、过程及合作方法(3)近病人,仔细检查),鼻腔黏膜是完好的,无分泌物堵 分 4、评估病室环境( 2分)。塞。现在鼻子塞吗(不鼻塞)安置病人舒适体位:安奶 奶,我协助你半卧位(将床头摇高),你这样会感觉舒服 点。安奶奶,你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就来。 评估环境:病室环境安静、整洁; 室内有中心供氧管道,压力正常; 周围无烟火及易燃品; 病人理解操作目的,愿意积极配合。 氧气筒的检查:有无合格证、是否悬挂空满 标志、固定带是否牢固、铁架是否完好 准1、护士:洗手、戴口罩,查对、确认病人( 2分)。

备 2、用物:吸氧装置一套、湿化瓶内盛灭菌水 1/2 。治疗盘内放盛水容器内盛冷开水、湿化瓶内 5分通气管、一次性吸氧管 2根、纱布、弯盘、棉签、用氧记录卡。( 3分)。 1、吸氧前: 推车至病房,敲门。核对床号,姓名,安奶奶,请 ① 再次核对病人,吸氧盘放置床头 问您叫什么名字(安妮),我准备给您吸氧了,好吗请你桌上( 3 分)。 放松配合我一下就可以了。 ② 将氧气表接头插入墙上氧气出 口,并对齐各固定孔,用力插入 (3 分); 操 ③向外轻轻拉接头,证实已接紧(3 作 分); 流 ④ 连接用氧装置:湿化瓶、吸氧管 程 (3 分)。好的,协助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 60 ⑤开总开关,开流量表 (5 分);安奶奶,我开始给你吸氧了,请配合我一下,安奶分 ⑥ 检查接头及管道是否漏气,氧气奶,棉签蘸的是冷开水,先帮你清洁一下鼻腔(两根棉 流出是否通畅( 3 分)。签一只鼻孔一根),有点凉,我把鼻塞塞入你鼻孔里,有 ⑦关流量表( 3 分)。点不舒服,您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好了。氧气流量是根 2、吸氧:据您的病情调节的,您不要调动。氧气是易燃物,室内 1. 取合适体位,协助病人头部转向操不能吸烟,氧气筒不能碰撞,上面不要挂东西,翻身时 作者( 2 分);当心导管脱落。吸氧过程中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 2. 清洁鼻腔( 2 分);我。 3. 鼻塞蘸水(润滑吸氧管),打开氧 气,调节氧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内, 安奶奶,现在是不是感觉舒服多了,是的,让我看固定吸氧管( 3 分)。 4. 观察病人面色、呼吸、( 2 分)。看,您的面色、口唇转红润了,呼吸平稳,医生让给您 5. 快速手消毒剂洗手、记录床尾巡视停止吸氧。我帮您把吸氧管拔掉好吗(好的)让我看一 卡( 2 分)。下您的鼻腔情况 , 鼻腔黏膜是完好的。安奶奶,现在您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第三节氧气 第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学号班级姓名 1. 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A__(填装置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是__C__;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F__。 (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D__,理由是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__;判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__。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D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3.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D ) ①②③④⑤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①和④D.①和⑤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A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 必须考虑的是( D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 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

吸氧操作流程

吸氧操作流程图 护士着装整齐→报告操作项目(说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抄吸氧治疗单,病历签字→七步洗手,戴口罩→擦桌、车、盘→消手→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消手液、吸氧装置一套、盛有凉开水的治疗碗一个、棉签、电筒、污物缸、必要时备胶布)、吸氧治疗单、笔。治疗车下层置(吸氧治疗单、生活垃圾箩一个)→推车进病房→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与氧疗单→消手→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电筒检查患者双侧鼻腔粘膜→分别按压双侧鼻翼,嘱患者呼气→询问患者以前是否吸过氧→护士述:(鼻腔粘膜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无弯曲、息肉,两侧鼻腔通气良好)→消手→安装流量表→检查是否通气→用湿棉签清洁患者双侧鼻腔→消手→连接吸氧管并调节氧流量→检查是否通气→再次查对患者姓名→鼻导管轻塞于鼻腔→将吸氧管固定于颌下或枕下→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并交代注意事项→消手→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及病人的反应、签名→推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擦盘、车、桌→洗手、脱口罩。→巡视患者,观察氧疗效果。 1

停氧过程: 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卫生纸、消手液、笔)。车下层置生活垃圾箩、医疗废物箩→推车进病房→查对床号、姓名→了解病人缺氧改善情况→卫生纸包裹鼻塞取下吸氧管并关流量表→吸氧管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中→用卫生纸擦净患者口鼻分泌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消手→卸下氧气装置→封盖设备带端口→交代患者若有不适及时打铃→记录停氧时间、氧疗效果、签名→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氧气装置用500mg/L含氯消毒毛巾擦拭一遍→弯盘、通气管、湿化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擦盘、车→洗手,脱口罩→操作完毕。 吸氧操作的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吸氧及停氧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3.停止吸氧时,先取下患者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4.持续鼻导管吸氧的患者,每日更换鼻导管两次以上,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堵塞。 5.吸氧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及皮肤颜色等情况有无改善,并及时调整氧流量。 2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练习题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练习题 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以免收集到的氧气。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收集,这是因为氧气与水的密度相差比氧气与空气更(大、小)。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⑥ 1ab 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⑤②④2cd①③ ①②③。高锰酸钾④⑤⑥。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②;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②。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 气密性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e.将导管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中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再 以防止。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1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在二

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 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 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 燃,其原因可能是。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完整版)吸氧的操作流程

吸氧的操作流程 【评估】 1、核对、告知:医嘱、病人;告知病人吸氧的目的及意义 2、了解病人年龄、病情[判断缺氧程度(注意呼吸形态如有无张口呼吸)]、意识、合作程度、检查鼻腔情况(如遇鼻中隔偏移、鼻粘膜水肿、鼻息肉者不能用鼻导管吸氧)等 3、环境及设施:防火、防热;中心吸氧/氧气瓶装置 【计划】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根据吸氧方式准备用物氧气瓶应先装氧表 装表方法:冲气(开:大开关1/4→关) →装氧表→检查[内容:内存氧量、有无漏气;方法:关流量→开大开关1/4] →湿化瓶装水(量1/3~1/2)→接湿化瓶(注:月、日、时) 【实施】 ——氧气瓶吸氧法 1、给氧:用物推至床头→核对、解释→湿棉签清洁鼻腔→接鼻管(戴手套取鼻导管)→调流量→检查通畅→插管(长度:鼻尖→耳垂的2/3)→固定→记录(内容:时间年—月—日—时—分,吸氧流量,执行者)→交待注意事项(A、不能在病房内吸烟、用明火,暖气要远离1米以上;B、不能搬动或敲打氧气瓶;C、不能调节氧气装置的开关;D、不能在氧气瓶上抹油;E、注意饮食、喝水时要慢,防止出现呛咳;F、有任何问题可以按床头呼叫铃。 2、更换流量:核对、解释→分离导管→调节流量→接到管→记录(内容:时间年—月—日—时—分,吸氧流量,执行者) 3、停氧:戴手套→拔管(丢弃)→关大→关小→记录(内容:时间年—月—日—时—分,吸氧流量,执行者) 4、卸氧气表:移至准备室→取湿化瓶、管→卸氧表→氧气瓶盖帽 ——中心吸氧装置的吸氧法 用物推至床头→核对、解释→湿棉签清洁鼻腔→装氧表→湿化瓶装水(量1/3~1/2)→装湿化瓶(注:月、日、时) →其他与氧气瓶方法相同 【评价】1、病人及家属了解用氧的相关知识。2、病人缺氧有改善。3、有氧疗监测。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

1.排水法 (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 (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意: 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 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二、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 (1)排水法: 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 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三、气体的干燥与除杂 气体的干燥原则: 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不引进新的杂质。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吸收,或者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质的试剂。除杂顺序: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四、氧气的制取 2KClO3 =MnO2△=2KCl+3O2↑或 2KMnO4=△=K2MnO4+MnO2+O2↑ 1、实验操作步骤: 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 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 ④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预热) ⑥收:收集氧气。 ⑦移: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 ⑧熄:熄灭酒精灯 (1)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管。药品应倾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药品的受热面积,同时便于氧气逸出。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上应有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 D、如果以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钾又具有强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2)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逸出时不能收集,因为开始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是容器中的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从导管口逸出时,此时可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为防止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收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3)催化剂 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注意:催化剂可以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一定要纯净。

吸氧技术操作规程

吸氧技术操作规程 安装流量表步骤: 打开氧气瓶总开关→关掉总开关→将流量表略向后倾衔接氧气瓶随即用手旋紧→扳手旋紧流量表至垂直→安装一次性湿化瓶(瓶内装2/3或1/2净化水急救时可用新鲜凉开水) 调节氧流量步骤: 打开氧气瓶总开关→调节流量表开关至所需流量 吸氧步骤: 1、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使其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温水沾湿棉签清洁鼻孔。 3、将调好流量的鼻导管塞入患者已清洁的鼻孔。 4、观察病情变化 停止吸氧步骤: 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开关-→关闭氧气瓶总开关-→打开流量表开关-→关闭流量表开关注意事项 1、氧气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热(冬季距离暖气1米) 2、氧气不能用空,当流量表显示氧气余量为5公斤每平方厘米或1兆千帕时更换氧气瓶 3、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 (一)开放气道 1、迅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 2、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检查并取下患者假牙。 3、清除口鼻分泌物。 打开气道的方法 1、一手抬举颈部,另一手下压前额,使其头向后仰25-45° 2、一手下压前额,另一手食、中指抬举颏部,用拇指使其嘴 张开。 (二)、人工通气 1、一手扳开口腔,另一手捏鼻。 2、操作者深吸气,与患者对口吹气后同时转头观察患者胸部起 伏呼出气的情况,放开鼻腔通道。 3、一次吹气完毕后,轻轻抬起头,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 气。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放松,以便患者从鼻 孔通气,观察患者胸部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 出,连续吹2口气。吹气频率16次/分。 (三)胸外按压 1、操作者取站或跪式位于患者胸部一侧。 2、操作者双手掌根重叠,伸直手臂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处。 操作者对准脊椎方向,两臂伸直不弯曲,借用上身前倾冲力使 胸骨下陷3-5cm,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抬手时应使胸骨安 全复位,不能移动掌根。 3复苏时按压比例和通气比为15:2,(两人操作时为5:1)按压频率100次/分 4观察患者反应及脸色变化。 实施心肺复苏的指征: 确定病人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 1、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 2、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 3、三听:听心音 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皮肤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

氧气筒吸氧法操作流程

氧气筒吸氧法操作流程 一、目的:供给病人氧气,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力。 二、适应症:1)肺活量减少2)心肺功能不全3)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4)昏迷患者 三、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和氧气表),氧气湿化瓶,冷蒸馏水、一次性鼻导管(或鼻塞)1-2根、治疗碗内盛少量温开水,弯盘、纱布1块、吸氧卡、棉签、胶布、一次性塑料接头、橡皮管、扳手、医嘱本、笔、护理记录单。 四、操作流程: 1、查对,评估病人,向病人说明吸氧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使之配合。 2、洗手,戴口罩,物品准备。推氧气筒到床旁,吸氧盘放至床头桌, 3、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检查鼻腔,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4、装表: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使之冲去灰尘,关好总开关。将冷蒸馏水倒于湿化瓶中(1/2—2/3),装湿化瓶,将氧气表接于氧气筒的气门上用扳手旋紧,关流量表,打开总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流量开关待用。 5、给氧:连接双孔鼻导管,(鼻导管吸氧法:接橡皮管,连接鼻导管),打开流量开关根据医嘱及病情调节好氧流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导管末端插人盛有温开水的小药杯内,有气泡逸出即畅,反之不畅),再将氧气管出气孔置于患者鼻前庭处,两侧导管置于两耳上,用调节管固定在额下。(鼻导管吸氧法:自清洁的鼻孔轻轻插人鼻咽部,约为鼻尖到耳垂的2/3长度(小儿鼻导管给氧插入鼻前庭约1 Cm),无呛咳可固定鼻导管,一条胶布固定在左右鼻翼,另一条固定面颊部。) 6、查对,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填好吸氧卡,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7、停用氧气时,查对,解释,取下鼻导管,清洁病人面颊部,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关好,分离鼻塞,拆除湿化瓶及导管放入消毒液(1%消加净)中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查对,记录用氧停止时间。 五、备注:中心供氧鼻导管给氧法:打开供氧处保护塞,将墙式氧气表接头用力插进墙上氧气出口,听到底座弹簧弹响声,向外轻轻拉接头,证实已接紧。若有氧气逸出,拔出接头重新插入。应用时只需接上鼻导管,调节适当氧气流量,其余操作步骤同前。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防热。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患者饮水进食时应暂停给氧。 2、使用氧气或改调氧流量之前,应调节好氧流量而后再接上患者鼻腔。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损伤呼吸道粘膜及肺部组织。 3、在用氧过程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持续用氧者应每日更换鼻导管,湿化瓶和蒸馏水一次。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防止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观察、填空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黑色固体粉末; 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反应需要加热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14种气体的制取

14种气体的制取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 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氧操作流程

吸氧操作流程图 护士着装整齐f报告操作项目(说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f抄吸氧治疗单,病历签字f七步洗手,戴口罩f擦桌、车、盘f消手f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消手液、吸氧装置一套、盛有凉开水的治疗碗一个、棉签、电筒、污物缸、必要时备胶布)、吸氧治疗单、笔。治疗车下层置(吸氧治疗单、生活垃圾萝一个)f推车进病房f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与氧疗单f消手f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f电筒检查患者双侧鼻腔粘膜f分别按压双侧鼻翼,嘱患者呼气f 询问患者以前是否吸过氧f护士述:(鼻腔粘膜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无弯曲、息肉,两侧鼻腔通气良好)f消手f安装流量表 f检查是否通气f用湿棉签清洁患者双侧鼻腔f消手f连接吸氧管并调节氧流量f 检查是否通气f再次查对患者姓名f鼻导管轻塞于鼻腔f将吸氧管固定于颌下或枕下f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f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并交代注意事项f 消手f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及病人的反应、签名f推车回治疗室f收拾用物f 擦盘、车、桌f洗手、脱口罩。f巡视患者,观察氧疗效果。 停氧过程: 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卫生纸、消手液、笔)。车下层置生活垃圾萝、医疗废物萝f推车进病房f查对床号、姓名f了解病人缺氧改善情况f卫生纸包裹鼻塞取下吸氧管并关流量表f吸氧管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中f用卫生纸擦净患者口鼻分泌物f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f再次查对床号、姓名f消手f卸

下氧气装置f圭寸盖设备带端口f交代患者若有不适及时打铃f记录停氧时间、氧疗效果、签名f回治疗室f整理用物f氧气装置用500mg/L含氯消毒毛巾擦拭一遍f弯盘、通气管、湿化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f擦盘、车f洗手,脱口罩f操作完毕 吸氧操作的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吸氧及停氧操作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3.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患者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4. 持续鼻导管吸氧的患者,每日更换鼻导管两次以上,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堵塞。 5. 吸氧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及皮肤颜色等情况有无改善,并及时调整氧流量

九年级化学“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知识拓展练习题(无答案)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知识拓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一氧化氮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 排水集气法 C.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却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力的功能。已知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易与O2反应生成NO2。那么该气体用什么方法收集(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气法③排水法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均可 3.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①③ B. ①②③⑥ C. ①⑤⑥ D. ①②③④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A. 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B. 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C. 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D.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5.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以下收集一氧化氮的方法正确的是() A.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B.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 6.某极难溶于水的无毒气体,它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那么在实验室中收集这种气体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7.如图所示的集气瓶中装有排水法收集的某气体,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有关的物理性质是() A. 无色气体 B.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8.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下排空气法

中心供氧吸氧法操作流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心供氧吸氧法操作流程 项目分值要求评分 目的5 1.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评估10 1、核对医嘱,准备评估用物(治疗盘、手电筒、治疗卡)。 2、床边核对,自我介绍,解释:吸氧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3、评估简要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根据病情摇高床头);患者缺氧程度 (血气分析、有无发绀、呼吸困难及程度;查看口唇、指甲等);患者鼻腔 有无分泌物、有无鼻中隔偏曲及手术史等情况。 4、患者心里状态及合作程度。 5、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周围无烟火及易燃品)。 准备5 洗手,准备用物。 1、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戴口罩。 2、物品:治疗车上层:治疗盘、用氧记录单、一次性使用双腔鼻导管1根、 氧气表、蒸馏水、治疗碗、棉签、盛冷开水的换药碗、弯盘。 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患者:了解用氧目的,排尿,做好准备,体位舒适。 操 作 流程75 【给氧】 1、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安装氧气表。 3、打开氧气流量开关,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手感觉、听声音),关闭流 量开关,取下湿化瓶,倾倒蒸馏水(1/3或1/2)。

4、清洁双侧鼻腔。 5、连接鼻导管,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小儿1-2升/分、轻度缺氧者2升/分、中度缺氧者2-4 升/分、严重缺氧者4-6 升/分),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6、予患者吸氧,固定方法正确、松紧适宜。 7、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记录用氧起始时间(记录单悬挂氧气表旁设备带挂钩上)。 9、观察缺氧改善情况,交待用氧注意事项,健康指导。 10、终末处理。 11、洗手、记录。 【停止吸氧】 核对医嘱、准备用物:治疗盘、弯盘、治疗碗、纱布、治疗卡。 床边核对,解释。 1、取下鼻导管、用纱布擦试鼻部后包裹鼻导管头端。 2、关流量表,将鼻导管放入医疗垃圾桶内。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4、记录用氧停止时间,取下氧气表。 5、健康指导。 6、终末处理。 7、洗手、记录。 评价5 1.患者、家属理解吸氧的目的,给以配合。 2.患者缺氧症状改善,感觉舒适。 3.护士操作正确、熟练。 适应症: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应给予吸氧。如: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炎。 2.心肺功能不全而致呼吸困难者。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其他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的病人等。 注意事项:

吸氧操作具体流程

一、进场:老师们,早上好,我是几号参赛选手,今天,我参赛的项目是普通吸氧。接到医 嘱,为*床**进行氧气吸入,我已做好评估工作,病室内环境,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光线适中,氧气筒满,已贴上安全用氧标记。患者处于缺氧状态,两侧鼻腔通畅,能积极配合。用物我已准备完毕,完好齐全。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谢谢老师。洗手、戴口罩。 二、吸氧: 1.再次确认医嘱合法有效,前去为*床**吸氧. 2. 携用物至床尾,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用记录本核对床头卡及床头号 3. 推至床旁解释并取得合作阿姨啊,您可以再告诉我一下,您的名字吗?···那阿姨,再让我看一下腕带哦?王凤,王阿姨,刚才跟您说过的,要给您吸氧,那先帮您清洁下鼻腔。 4. 清洁鼻腔来,我们先清洁这一侧,另外一侧也给您清洁一下哦。 5.冲尘(王阿姨,我现在要冲一下尘,声音有点响。),打开总开关,使气体从气门流出,清除灰尘迅速关毕总开关 6.装表·将氧气表螺帽与氧气筒的螺丝接头衔接,手动初步旋紧 ·用扳手旋紧固定,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 ·连接通气管、湿化瓶 ·关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 ·检查各衔接部分是否漏气(用耳朵听并讲述无漏气) 7.调节流量:·取出鼻导管(检查)并连接 ·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流量(流量已调至2L/min)(流量表圆的看中间) ·湿润鼻导管,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 8. 插管固定:·将氧气导管轻轻插入病人鼻腔(××现在我把氧气给您吸上) ·固定氧气导管 9.再次核对病人并告之注意事项·(再告诉我一下您的名字好吗,手腕带再看下,嗯,是**,××氧气我已经给您吸上了,舒服的吧?病人回答:嗯!那我跟您说一下:流量我已经根据您的病情调节好了,请您和您的家人不要再去调节。翻身时请注意这根管子,不要弯曲或折叠,要不然氧气就吸不进去了。氧气是易燃易爆的物品,病室内就不要使用明火了,特别是吸烟,温度过高的东西不能靠近这个氧气筒,氧气筒放在这里,你们就不要去动它了,更不要在上面挂东西。您还有其他需要吗?病人回答:没有。电铃我已经放在您的枕边了,如果你有其他需要或感觉不舒适的话,按铃叫我就好了。我也会经常来看望您的,那让我再看一下您的腕带,谢谢您刚才的配合,那您好好休息。) 10.洗手、记录 三、停氧 1.核对解释·(接到医嘱,前去为**停氧。)查看吸氧卡核对病人并做好解释(您好,我是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