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生物徽文化研学手册_doc

地理生物徽文化研学手册_doc

地理生物徽文化研学手册_doc
地理生物徽文化研学手册_doc

寻源徽文化研学之旅

活动手册

研学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组名: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李谦张鸣芳智纯

日期:

研究性学习活动前期指导

一、确定研学小组成员、组长及组名

听从班主任的分组安排,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定义组名。

二、选定研学课题,明确研学方式

小组自主选定研学课题,与指导教师沟通,明确课题研学目的,了解常用研学方式方法,熟悉一般研学过程,关注评价细节。

三、安排小组成员分工任务

小组分工明确,任务均衡,突出合作,统一指挥。

四、准备研学资料及相应设备、工具

1.查阅研学资料的方式:书籍、上网,并进行整理。

2.准备笔纸、画笔、照相机等相关工具。

3.与指导老师联系,提前进行学习单的预习。

研学目标解读:本研学题目主要针对自然环境对徽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特此对徽州文化进行阐释: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本次研学,主要从徽商、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面来探究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1

组名: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文化、生物资源

姓名:班级:日期:

今日任务:

A、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

其中有三种产于徽州,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否存在关系呢?

徽墨:奚氏制墨世家之后奚超,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原因是他在制墨的过程中加入了黄山特产:_______。

宣纸:除了制作工艺,制作宣纸的原材料也直接决定这宣纸的品质,宣城的宣纸闻名中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当地有重要的宣纸材料_______和_______。

歙砚:歙砚的主要材料为_____,其重要产地为_______,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

请你在本次行程过程中,有机会的时候,用照片记录下安徽的徽墨、宣纸、歙砚。

B、1. 徽州文化博物馆属于什么旅游资源?

2.徽州文化博物馆从那几个方面展现了徽州文化?

3、黄山植物园远洋桃花岛是如何形成的?

4、在黄山植物园远洋桃花岛你观察到了哪些植物、动物?哪些物种是你在北方没有见到过的?

C、请你简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进行记录。

①该讲座的要点有哪些?

②请你对该讲座做一评价。并说明该讲座的优劣之处。

优点:

你觉得该讲座应该怎样改进?

升级任务:

“烧烤DIY”活动要注意哪些食品安全,身体安全问题?

研究方法:观察,实践、分析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检验方式:小组导师观察监督

获取知识:1、通过对徽文化博物馆的游览,了解徽文化中重要的徽墨、宣纸、歙砚,并进行相关记录,尝试探索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行程和发展的影响。

2、通过游览桃花岛,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了解湿地生态系统。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2

组名: 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民居、饮食 姓名: 班级: 日期:

今日任务:A 、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由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沿街共有280家店铺,大都为二层,属典型的下店上房,前店后坊形制建筑体量有10多万平方米。老街的建筑群继承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建筑体量大小相间,色彩淡雅、古朴。老街的建筑,历史上虽然几经兵火,屡有重建,但是风貌没有改变,仍然保留原来的结构和款式,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古色古香。老街的店面多为单开间,一般两层,少数三层,店铺之间均有马头墙封护相隔,屋面盖小青瓦。

任务一、观察呈坎民居,其主要结构为“天井加合院”式结构,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请你思考,①进入民居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大致估算街道的宽度,房屋的大小,房间的

数量,庭院的大小。与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对比,为什么当地居民放弃平院式结构而建造工艺更加复杂的紧凑型多层式结构?

②徽式建筑中的天井是标志性的设计,请你结合当地气候等情况,分析天井的重要作用。

③徽式建筑中的厅堂多是开放式的,你觉得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④徽派民居讲究“四水归堂”理念,可见对于水的处理在徽州民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请你利用照片形

式,记录下民居中的集水、排水系统,并尝试解释为

什么这些系统对于民居特别重要。

⑤马头墙是徽式建筑的标志,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设计?

⑥老街中茶铺很多,请你走进茶铺询问当地名茶都有哪些?并查阅资料说明为什么黄山地区出产茶叶?

⑦请你在游览屯溪老街的过程中,用照片记录当地的著名小吃(1-2种),著名手工艺品(1-2)种以及你认为特别由当地特色的食物。

B、黄山炖鸽、清蒸石鸡、火腿炖甲鱼、黄山臭鳜鱼、胡适一品锅、李鸿章大杂烩,你品尝过哪几种?徽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臭鳜鱼是轻度发酵然后烹制的,吃起来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研究方法:观察,实践、分析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检验方式:小组导师观察监督

获取知识:1、通过观察呈坎村落中的徽式建筑,从中体会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对民居的影响,同时体会自然环境对徽州文化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人地关系。

欣赏景观:歙县古城、渔梁坝、屯溪老街

感悟提升:徽菜的文化寓意体现在哪里?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3

组名: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黄山文化姓名:班级:日期:

都、仙女弹琴、仙桃石、狮子抢球。怪石:按照形态有球状、片状和柱状等。

1、拍摄一组不同形态怪石照片,描述其特征及其周边环境特征。

2、简要说明不同形状怪石的形成原因(从岩石类型、地质结构、地质作用和气候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奇松:黄山奇松是以黄山命名的两针叶松树。最著名的是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黄山松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千姿百态,竞相争秀,是大自然的造化,令人称奇。其造型奇特,树冠扁平,树干曲折遒劲,形象生动。有部分松树因受地形或阳光影响,偏向一个方向生长,山峰愈高,气候愈寒冷,岩石愈危险,所生长的黄山松树更加奇特。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其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迎客松陪客松

1、找到以上三种黄山松,拍摄照片,描述

三种黄山松的形态上的区别及其生长环境。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黄山松

的千姿百态与黄山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送客松

三、云海:黄山云海分为五个区域,覆盖整个黄山景区,是黄山景区最为出名的景观,尝试从黄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为什么黄山长时间大规模的出现云海现象。

2、黄山地区古有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并得道成仙,并且该地含有“仙”的地名100多个,你认为这个云海的存在有关系吗?

四、李四光先生认为黄山在第四纪曾有冰川作用,山上有冰川谷,山下有冰碛物,认为立马峰下的U谷谷壁上的冰川擦痕是冰川证据。但也有黄山不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之说。

请找出至少一处冰川证据,用照片记录。

五、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景观不仅让人想看,更让人想记住,因此,诞生了我国唯一一个以山岳名字命名的画派,你知道是哪个画派吗?请你写出该画派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1-2个)

研究方法:观察,实践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检验方式:小组导师观察监督

获取知识:1、通过观察黄山的怪石,感受黄山花岗岩的独特魅力,尝试理解花岗岩的风化作用。

2、通过了解黄山标志性景观云海,分析云海的成因,从中感受地理环境对自然景观及徽文化的影响。

3、以黄山松为例,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做成部分,感受黄山松对徽州人民的品格的影响。

感悟提升:1.通过对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著名景观的观察,了解自然的博大,已经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过感受黄山,理解黄山最为徽文化的主体所起到的影响,进一步理解自然对人类文化的诞生及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4

组名: 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 姓名: 班级: 日期: 今日任务:A

请你认真体验乘坐高铁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乘车流程:

你认为在乘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B :一、阅读有关资料,为明天参观黄山地质公园做好准备。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以中生代花岗岩地

貌为特征的地质公园,黄山风景区距市府所在地

屯溪69千米,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平方千米,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千米。黄山在四亿年前元古代震旦纪是古扬子海,两亿年前中生代三迭纪“印支地壳运动”变为陆地。此后,又历经多次造山运动的磨砺和第四

次冰川的洗礼才逐渐形成,被世人誉为“天下第

一奇山”。

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

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

肉红色较为常见。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20%以上,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字仲拱,

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

二、请你查阅资料,说出李四光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冰川遗迹:在冰川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堆积物和地貌。如由于冰蚀作用产生的“U ”形谷、角峰、冰斗等。由于冰积作用形成的侧碛、底碛丘和终碛等。还有冰水沉积和冰水沉积地貌等都属冰川遗迹。对冰川遗迹的研究和鉴定,可以了解古冰川活动情况和古气候变化规律。

三、阅读下列说明资料,请将你认为

识别该地貌的最典型信息标注出来。

冰川擦痕:是指冰川搬运物在运动中相互

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时形成的,多保存在冰碛石表面和冰川槽谷两侧与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迹。擦痕多呈丁字形,一端粗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细的一端指向下游,长数厘米至1米,深度一般数毫米。

冰川漂砾: 由冰川搬运到很远很高地方的

巨大冰碛砾石。它的粒径可达数米甚至数十

米,其搬运远近以冰川规模大小而定。冰川搬运能力很强,它不仅能将冰碛物搬运到很远的距离,还能将巨大的岩块搬到很高的部位。

“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

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

力,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

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

深坑,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

为冰臼。

研究方法:资料阅读和分析。活动要求:个人独立完成

检验方式:小组导师观察监督

获取知识:1、通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

2、通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黄山花岗岩的基本特征,为第二天能够在黄山辨别花岗岩做准备。

3、通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为第二天能够在黄山辨别冰川地貌做准备欣赏景观:按要求进行记录

感悟提升: 1.初步了解地质地貌知识,从而感受我国地大物博,感受大自然的造物能力。

2、通过该过程,体会何如在生活中进一步的了解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5

组名: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总结

姓名:班级:日期:

研究性学习活动感受

通过《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总结梳理自然环境是是怎样影响了徽文化,说一说你自己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理解及感悟,(列举实例,写成一

研学之旅评价表

研学手册(修订版)

精品文档 探国防奥秘 展少年风采 ———走进凤翔滩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XXX 学校:海阳市XXX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8.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9.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留好过程性影像资料。 10.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凤翔滩研学旅行营地位于海阳旅游度假区金沙滩,东邻万米海水浴场,西邻国际沙雕艺术公园,东西海岸线长达约700米,占地150余亩,隶属于胶东少年军校,同时还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营地建有现代化水上乐园区、游泳培训区、室内射击场、蒙古包群、高智尔球馆、露天食堂、沙滩露营区、沙滩运动园区,这里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等课程,他们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孩子在玩乐中强身健体,科普国防教育知识,养成团结友爱的合作意识,提升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 开设主要课程: ※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课程 精品文档

浩然文化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品浩然遗韵登名山鹿门 ---- 浩然文化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研学背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这体现了政府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视,但现实中的研学旅行则主要是在寒暑假的夏令营,大多重游而轻学,并没有达到在玩中学目的。研学旅行这种看似新的学习形式在国外其实很普遍,在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研学旅行甚至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可见,研学旅行对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研学旅行要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条件,其中不仅仅是学校要为学生的出游创造客观的条件,更要在出游之前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必须要得到旅游景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借助政府的作用。田家炳中学浩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是从区域特色、教育教学规律、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发展需求的实际出发,通过集体出行方式走出校园,感受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人文历史;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专家点评、名家讲坛、资料搜集、文字总结、协作分享等为一体的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研学目的:通过对此次鹿门文化研学旅行的研修,可以带动教学实践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将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真正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另外,还能促进全社会都支持帮助我们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 研学对象: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全体师生,襄阳鹿门寺森林公园 研学过程: 一、研前: 1、学生方面:第一、在出发前收集有关鹿门寺的相关资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课题:一、了解鹿门地貌特色;二、研究鹿门风土人情;三、追寻禅林一角;四、探究孟浩然其人其事;五、初探山水田园诗;六、后人评述孟浩然;七、追寻在襄阳留下足迹的历史文化名人;八、鹿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二、以班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研学-手册

研学-手册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我们的研学宣言:

我的研学课程目标: 一、我能够自我服务 1.我能照顾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洗自己的衣物 2.我有良好的整理习惯,能整理自己的住宿房间、行李箱,能自己叠被子 二、我懂得自我保护 1.我知道并能记住自己父母和研学老师的电话号码 2.在研学期间,我不跟陌生人搭话,不跟陌生人走,有事情及时请示研学教师 三、我具有耐挫力 在研学过程中,我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完成研学的每一项课程,决不放弃 四、我能学会合作互助 我们四人组成一个合作共同体小组,在研学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完成每一项课程内容 五、我能讲求文明礼仪 1.我能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在参观或观赏时,做文明观众,会喝彩

2.我懂得基本餐饮礼仪,有良好的餐饮习惯,就餐时不挑不捡,能安静就餐 3.我能遵守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在公共场所不喧哗,会耐心等待 六、我能够遵守规则 我能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研学中的一切规则 七、我能够保护环境 1.在研学过程中,我能保护环境,不乱扔纸屑,能讲自己的垃圾放进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 2.我能保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公共财物,不在建筑物和文明古迹涂抹、刻画

第天研学旅行我的评价表姓名:目标 今天我能照顾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洗自己的衣物 今天我能整理自己的住宿房间、行李箱,能自己叠被子 今天我不跟陌生人搭话,不跟陌生人走,有事情及时请示研学教师 今天我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胜利完成今天的研学课程 今天就餐时我能做到不挑不捡,能安静就餐 今天在公共场所,我能安静进行今天的课程,会耐心等待 今天我的规则意识很强,能遵守一切规则 今天我没有乱扔纸屑,我能将自己的垃圾放进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当代的地理学的文化倾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讲诉了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能太细致品读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通读了几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能容,对其有些比较浅显的读后感。 我从中得知了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从中得知了“地图”的新概念,知道了人们对“地图”绘制方法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论述了精神与文化,人的实践活动与地域以及各种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书中的出了不止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了许多的不同的实例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标准的答案出现,与世界多元化是有莫大的的联系的,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种族么,当代的经济也影响着文化和地理。 当我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时,以为只和文化和地里有关,当我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一门科学,而后的结构主义者的批评,大体上来说是针对关注社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从这本书中也得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必须超出高雅文化的范畴,它不仅研究西方的生后方式,也研究了边远民族的生后方式。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研究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文章中还提到了地理景观,,认为众多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得意保存和发展下来。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理景观就像文化一样,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且地理景观本身向我们阐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当下这个特有的模式下,而这个模式又是如何作用于地理景观,并使地理景观如此和谐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这本书也谈到了如何用“历史重写本的思想”来诠释了这种地理景观。他完美地将不同时期地理景观的发展于文化的空间融合起来。

研学旅行工作手册模板

“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旅行 工作手册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2018年6月 “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实施方案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一、课程背景 根据《东平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会享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付出爱,以培养“知爱感恩”美少年为目标,通过“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让孩子们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厚重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从小立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我县部分景点的研学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平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探究分析、动手操作、总结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课程主题:美韵东平爱满家乡 四、课程实施时间:2018年6月13日-15日

五、课程实施对象:四年级年级在校学生,分批组织实施,每次两个班级。 六、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工作小组: 6月13日 领队人员: 四年级一班: 研学讲师:1号车4座1号车5座 组长: 一队:1号车54座 二队:1号车2座 三队:1号车3座 四队:2号车2座 五队: 四年级二班: 研学讲师:3号车4座3号车5座

组长: 一队:3号车54座 二队:3号车2座 三队:3号车3座 四队:2号车3座 五队: 6月14日 领队人员: 四年级三班: 组长:研学讲师:1号车4座 一队:1号车54座 二队:1号车2座 三队:1号车3座 四队:2号车1座(占用导游座) 五队:1号车5座 四年级四班: 组长:研学讲师:3号车4座 一队:3号车54座 二队:3号车2座 三队:3号车3座 四队:2号车2座 五队:3号车5座

研学旅行安全手册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研 学 旅 行 安 全 手 册

********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研学旅行安全手册 研学旅行本着“安全、教育、文化”的宗旨,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接待服务,这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为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顺利,我们将全力以赴,从细节入手,做好各项安全预案,景区内成立研学旅行活动管理中心作为安全负责中心。 一、临行前注意事项 1、按照学校指令统一地点,统一时间,准时出发,任何人不能影响整体行动。 2、往返校车上上不得打闹或将头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伸出窗外,如有急事,必须先向负责教师请示。 3、任何时候不得离开团体单独行动,否则后果自行承担。 4、在活动行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尤其在沙滩等危险地带。 5、不得购买和食用街头小贩的小食品。 6、严禁在活动地点打闹。 7、注意个人的财物安全,保管好个人财物。 8、如损坏公用物品,除将受到批评外还要照价赔偿。 二、活动过程安全细节 校内活动: 1、室内活动:保证秩序,如遇紧急情况辅导员及时与带队教师联系妥善处理; 2、室外活动:保证安全,严禁学生打闹、攀爬高建筑物,如遇紧急情况辅导员及时与带队教师联系妥善处理; 3、其它:辅导员与带队教师随时沟通,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

市内各地活动: 1、时间空间转换: 每次转换时辅导员均需要清点人数,保证齐全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活动,如遇走失,在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辅导员向活动中心和学校通报并同景点所在地的宣传广播部门联系进行寻找,并留下带队教师在原地等待。 2、景点内参观: 严格按照队列行进,严禁营员打闹、攀爬高建筑物。 用餐: 1、辅导员提前半个小时与就餐地联系,告知就餐地到达时间及人数,保证用餐顺畅; 2、活动中心监督就餐地的卫生,确定用餐菜肴,保证饮食安全。 交通: (1)所有用于接待师生的车辆均是大型旅游公司正规营运的车辆; (2)车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保证车辆完好无损; (3)车辆司机均是专职司机,驾龄在10年以上,驾驶记录良好。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辅导员在第一次与学生交流时,要择机提醒学生如遇突发事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等候工作人员的帮助。 1、火灾事故 (1)学生驻地或活动地点发生火灾时,现场辅导员、协调员、场务等负责迅速组织疏散学生。工作人员尽量用手势指挥学生俯身快步通过安全出口疏散。(2)根据火势,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110),报告内容为:“xx地方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地址:xxxx”。待对方放下电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宗教与道教;语言与汉语;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工具与火车。 2.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5.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6.试述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7.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9.地名的概念?地名的主要性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10.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1.文学有何地域差异?文学和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12.什么是文化生态学? 13. 举例论述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4.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15.什么是文化转型?引致文化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6.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间有何关系?

17.何为文化特质?何为文化综合体? 18.何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有哪些种?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有几种学说? 21.比较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播的异同。 22.文化扩散有几类?每类又分几种? 23.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24.何为刺激扩散?请举出身边的三个例子。 25. 简述文化传播的规律。 26.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27.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文化区有哪些? 28.文化整合的概念及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何在? 29.什么是文化景观? 30.如何区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3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研学课程设置

沣东办中心小学 2019年春季“放飞海洋梦想、体验先祖文化” 主题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置 一、研学活动目的与意义 发挥研学旅行在满足青少年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们在研学过程中,身临其境地领悟“华夏文明”与“一带一路”的伟大畅想。 二、研学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查看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1、了解华夏文旅海洋公园的动物种类。 2、提前摘录课程中出现的动物和学生最想了解的海洋动物。 3、带一个记事本和笔随手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以便回去向朋友或者家人分享。 三、研学活动主要内容 1、参观海洋馆认识海洋生物多样性,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行走的海上丝路。黄河文化、胶东渔村、海口疍族渔村、爪哇岛渔村、神秘的红海和浪漫的威尼斯等八大特色主题区域,创造真正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每到一个实景地,辅导员将会为学生们讲述当地特有的文化民俗,让学生们用双脚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魅力。 3、观看梦幻海豚湾之海豚表演,感知海洋动物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进行知识竞答,参与互动。 4、在“海洋梦工坊”,经过辅导员的指导,学生们可以在贝壳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作力。亲

手制作的彩绘贝壳,是最好的纪念品! 5、华夏先祖部落园区。主要包含七景三区(先祖部落文化区、本地民俗文化区、广运文化区;首领大厅、神木谷、远古机智、陶艺工坊、远古图腾、窑洞展廊、广运古关)。 6、穿越千年先祖史,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先祖曾经居住的生活环境,感受先祖时代人们的智慧与文化。 7、精灵王国小矮人互动将部落风情与童话混搭,回归部落的同时,将孩子们带入安徒生童话的世界。 四、研学活动拓展作业 (一)、翻阅资料回答问题。 1、海狮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现在存活情况如何? 2、观察各种鱼类的游行速度,说说哪种动物游得最快? 3、观察各种鱼的外形,用手抄报的形式去感受美、发现美。 4、任选一种海洋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以及特征。 5、了解到先祖曾经居住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有何不同?(二)、写作: 参观完华夏文旅海洋公园,写一篇研学心得。 沣东办中心小学 2019年5月5日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参考借鉴】研学手册.doc

优质参考文档 展少年风采 ———走进凤翔滩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RRR 学校:海阳市RRR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8.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9.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留好过程性影像资料。 10.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凤翔滩研学旅行营地位于海阳旅游度假区金沙滩,东邻万米海水浴场,西邻国际沙雕艺术公园,东西海岸线长达约700米,占地150余亩,隶属于胶东少年军校,同时还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营地建有现代化水上乐园区、游泳培训区、室内射击场、蒙古包群、高智尔球馆、露天食堂、沙滩露营区、沙滩运动园区,这里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等课程,他们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孩子在玩乐中强身健体,科普国防教育知识,养成团结友爱的合作意识,提升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 开设主要课程: ※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课程 优质参考文档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于环境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逐步认识到经济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有关环保的议案放在了联合国大会的办公桌上,环境保护也被提上了人类发展计划的重要的一部分。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一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会议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奋斗,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为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 用环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 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 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 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 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 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学 1 、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现象记载 远在2000年前,文化地理思想的萌芽;如《山海经》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专设地理志,此后“方志”延续不绝,蔚为大观。 2 、古代中国对文化地理的理论性探讨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礼记王制》、《管子水地篇》、《考工记》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质疑:“有恒言曰:水土,人也者,非水土不生,而非水土所能囿也……人之性禀于天,自畿土中至于海隅,日出一地。习者则系乎君之令,师之教,而非水土所含也。”(明朝杨慎,《赶州乡试录?序》) 二、中国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输入 · 梁启超:鼓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亚洲地理大势论》《中国地理大势论》《欧洲地理大势论》 ·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 · 竺可桢:《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气候与人生及其他之关系》 三、当代中国文化地理学 新世纪以来:新文化地理学的引入 从无到有、从单一区域到多级区域、从单一问题到多元问题,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 1 文化地理学理论的引进、消化及其发展 1983 年底,国内地理界读到的第一本文化地理学著作是香港学者陈正祥先生的《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 1985 年,“人文地理学论丛”中刊登了钱今昔教授的《文化地理学与现代化建设》一文,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以此呼吁为正式开篇,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个系统引入文化地理学现代理论体系并在高校教育中全面介绍给学生的是北京大学的王恩涌教授。 王恩涌先生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于1989年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将各个文化地理

研学手册(珍藏版)教学提纲

研学手册(珍藏版)

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 ———走进XXX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指导教师:XX 学校:海阳市XXX小学 目录 研学基本信息 (2) 致家长的一封信 (2) 家长反馈单 (3) 研学注意事项 (3) 研学课程安排 (4) 研学活动方案 (4) 研学基地简介 (5) 研学过程记录 (6) 研学课程评价 (6) 研学总结心得 (7) 最美的课程在路上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让学生在行走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与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发[2017]2号)精神,结合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决定组织年级班的学生参加为期1天的凤翔滩“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研学旅行活动。 请家长提醒孩子们在家里要自行准备行李物品,并且做好行前课程预习、安全及礼仪教育,本次活动自愿参与,谢谢您对我

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家长委员会 年月日 研学反馈单 尊敬的家长,您希望孩子在本次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得到怎样的成长与进步呢?请下下来吧! 您对本次活动有什么建议? 家长签字: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研学手册(珍藏版)

最美的课程在路上 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 ———走进 XXX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 :XX 学校 : 海阳市 XXX小学 目录 研学基本信息 (2) 致家长的一封信 (2) 家长反馈单 (3) 研学注意事项 (3) 研学课程安排 (4) 研学活动方案 (4) 研学基地简介 (5) 研学过程记录 (6) 研学课程评价 (6) 研学总结心得 (7)

研学基本信息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航,让我们小组合作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吧! 研学主题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 1. 价值体认 : 在实践中让孩子们了解民族文化、国防知 识和地方特色,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强爱国主义 情感和国家认同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认。 2. 责任担当 : 了解研学旅行的选题方法、活动方案设计 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导游职业体验,培养学生 合作探究的责任担当,增加对集体活动和社会公共道德体 研学目标 验。 3.问题解决: 在研学活动中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并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 激发学生研学旅行和创意物化的激情,学会设 计展示考察探究成果的思维方法并科学预设成果展示形式。 研学时间 研学地点 研学班级 组名 研学小组组长 组员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中提出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让学生在 行走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 学习兴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 教基一 [2016]8 号 ) 与山东省教育厅等 12 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鲁教基发 [2017]2 号) 精神,结合中小学学生年 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决定组织年级班的学生参加为期 1 天的凤翔滩“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研学旅行活动。 请家长提醒孩子们在家里要自行准备行李物品,并且做好行 前课程预习、安全及礼仪教育,本次活动自愿参与,谢谢您对我 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家长委员会 年月日

研学手册珍藏版

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 ———走进XXX 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XX 学校:海阳市XXX 小学 目录 研学基本信息...........................................2 致家长的一封信.........................................2 家长反馈单.............................................3 研学注意事项...........................................3 研学课程安排. (4) 研学活动方案...........................................4 研学基地简介. (5) 研学过程记录 (6) 研学课程评价...........................................6 研学总结心得. (7)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航,让我们小组合作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吧!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让学生在行走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与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发[2017]2号)精神,结合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决定组织年级班的学生参加为期1天的凤翔滩“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研学旅行活动。 请家长提醒孩子们在家里要自行准备行李物品,并且做好行前课程预习、安全及礼仪教育,本次活动自愿参与,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家长委员会 年月日 研学反馈单 尊敬的家长,您希望孩子在本次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得到怎样的成长与进步呢?请下下来吧! 您对本次活动有什么建议? 家长签字: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地理生物徽文化研学手册_doc

寻源徽文化研学之旅 活动手册 研学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组名: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李谦张鸣芳智纯 日期:

研究性学习活动前期指导 一、确定研学小组成员、组长及组名 听从班主任的分组安排,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定义组名。 二、选定研学课题,明确研学方式 小组自主选定研学课题,与指导教师沟通,明确课题研学目的,了解常用研学方式方法,熟悉一般研学过程,关注评价细节。 三、安排小组成员分工任务 小组分工明确,任务均衡,突出合作,统一指挥。 四、准备研学资料及相应设备、工具 1.查阅研学资料的方式:书籍、上网,并进行整理。 2.准备笔纸、画笔、照相机等相关工具。 3.与指导老师联系,提前进行学习单的预习。 研学目标解读:本研学题目主要针对自然环境对徽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特此对徽州文化进行阐释: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本次研学,主要从徽商、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面来探究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