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调查问卷

中国包装联合会

2012年11月

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子项数据采集项备注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自动化投入企业自动化设备投入占比

企业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企业自动化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信息化

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

值)

2009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0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1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

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

运维投入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

均值)

①2009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运维投入:包括升级、维护、

更新

研究开发

(R&D)投入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①2009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R&D投入______万元。

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R&D投入的

统计口径标准

组织和规划

人员队伍建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职工总数______人

②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______人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

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

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占企业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

数量____人

②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人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占企业

年末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

员数量___人

②2011年末管理人员总数____人

组织与领导

设臵部门设臵

□无信息化部门

□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集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

建制及协调机制

信息化主管领导的层级□一般管理者□中层管理□高层管理者

组织与领导职责定位信息化专职(责任)部门的职能定位

□提供信息技术开发及运维服务

□部分或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管理

□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

集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等职能

首席信息官(CIO)的职责定位

□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

设、人员配备、资源调配等

□负责根据企业战略,提出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集企业信息化推进和管理创新职责为一体

首席信息官:指主管信息化工作是

公司最高决策层的管理者,相当于

副总裁的重要领导

信息化制度信息化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无信息化制度

□信息化规划及项目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化相关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订单级产品损耗管理方案□制定产品补数管理制度

规划、战略制订和实施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

□无规划

□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下有明确的信息化发展战

略,信息化规划融入企业业务发展中,其需求在

企业业务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年度信息化计划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

核指标

□是□否

设备设施信息设备设

信息设备拥有

情况

百人服务器拥有量①2011年末企业服务器总数量_____台;

按照运算能力折算为8路CPU的服

务器,包括租用的运算能力等。

百人信息化终端拥有量①2011年末企业信息化终端总数量_____台;

信息化终端包括计算机、信息化移

动终端、手持设备等。

企业网络环境

等信息设施的

水平

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未覆盖□覆盖主要生产区域

□覆盖主要办公区域

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

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

内。

企业主干网络带宽①企业主干网带宽______;

企业主干网与互联网接口带

①企业主干网与互联网接口带宽______;

工业设备设

生产设备数字

化率和联网率

生产设备数字化率

生产设备(台、套)数字化率______%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_____(台/套)

生产设备总数量_____(台/套)

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数量/设备总

数;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控机床、数控

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带数据接

口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

线等。

生产设备联网率

生产设备(台、套)联网率______%

联网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_____(台/套)

联网率指:联网设备数量/设备总

数;

联网数字化生产设备:与过程控制

系统或制造执行系统直接连接的数

字化生产设备。

仓储物流设备

数字化率和联

网率

仓储物流设备数字化率_____(%)

仓储物流设备联网率_____(%)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采

集和获取

信息自动获取业务范围覆盖情况

系统可从以下哪些业务自动获取信息

□销售□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自动获取:直接从业务系统中自动

获得数据,数据从产生的源头抓取,

□财务□物流□仓储□售后服务数据不落地、不可更改。

多选

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产品□物料□资产□组织□人员

□供应商□客户代码□财务科目代码

信息交换标准的制订情况

□无信息交换标准

□制定或采用了企业内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应

用集成标准

□制定或采用了与企业外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

应用集成标准

信息资源积累和整合企业是否建设基础数据与资源库□是□否

企业存档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性维护□是□否

有效性维护是指存档信息资源能够

读取、查询、调用等。

企业信息资源存档的历史保存期限______年;

信息资源集中管理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数据分散管理

□分区域集中管理

□统一集中管理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

□尚未开展信息安全等级评估工作

□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但尚未实施

□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按照评估结果从技术

和管理两方面都采取了国家标准要求的相应各项

措施

□等级保护实施经过了第三方机构验收

计算机和网

络安全防护

计算机安全保护

□无任何保护措施

□电脑装有个体的防病毒软件

□建立了统一的防病毒体系

网络安全保护

□无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网络分区防火墙隔离

□有服务器端入侵检测□有数据文件加密

□有(设备)网络准入管控

□有互联网出口安全审计

信息资源安全和灾备建

设信息资源安全保护程度

□无备份

□有备份且介质非异地存放

□有备份且介质异地存放

灾备建设水平□无灾备□同城异地灾备□异城灾备

系统安全防

护系统安全保护情况

□无系统安全保护

□建立了较完备的网络结构安全保护体系

□建立了较完备的操作系统安全保护体系

□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建设情况

□无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安全防范意识培养机制

□关键设备设施、应用系统供应商承诺制度

单项应用产品设计

产品综合设

计与优化

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水平与能力

□按样生产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

□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

□支持数字打样机

□提供整体纸包装解决方案设计

□提供塑料包装薄膜配方设计

数字化产品模型(几

何模型)的构建水平

与能力

建立了二维数字化模

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

的比例

______%;

仅纸包装企业填写

建立了三维数字化模

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

的比例

______%;

产品智能化

设计

产品设计知识库建立情况

□没有建立产品设计知识库

□产品设计知识库包含部分产品设计信息

□产品设计知识库包含全部产品设计信息

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管

按照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数

占产品总数的比例

______%;

物料需求计

划和配送管

物料信息动态跟踪能力

□实现对制品库存物料信息动态跟踪

□实现对物料配送信息动态跟踪

□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的信息跟踪

□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管控

□以上均未实现;

生产全过程跟踪能力

自动生成配送计划的物料占全部配送物料的

比例

______%

产品损耗及

补数管理

信息系统辅助产品损耗管理和产品补数管理

的水平与能力

□制定产品类型级的产品损耗管理方案

□制定工序的产品级损耗管理方案

□无损耗管理方案

□产品补数流程纯手工操作

□产品补数流程管理半自动化

□产品补数流程管理全自动化

□智能化补数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废料废品等情况

调整补数)

原辅材料与

产成品标签

管理

原辅材料标签管理

□无标签管理

□采用手写标签管理

□采用条码标签管理

□采用RFID标签管理

产成品标签管理□无标签管理

□采用手写标签管理□采用条码标签管理□采用RFID标签管理

生产制造底层设备及

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的覆盖率______%

PLC/DCS产线覆盖率______%

PCS产线覆盖率______%

关键工序中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覆盖率______%

信息化生产

作业计划与

车间调度

利用系统自动编制的车间作业计划占全部车

间作业计划的比例

□无□50%以下□50%以上□全部

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的作业指令占全部作

业指令的比例

□无□50%以下□50%以上□全部

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直接控制的

层级

□车间□班组□工序

信息化生产

监控

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水平

□人工巡视

□视频网络监控

□中央控制室实时监控

设备生产运行情况

生产指令下

生产线换单方式

□手动

□半自动

□全自动

换单:指不同规格、材质的订单自

动转换生产所需的时间

半自动:以手工方式将生产命令输

入到生产设备,然后由生产设备自

动生产

全自动:订单由ERP系统或订单系

统直接发送到生产设备,生产设备

根据订单情况自动生产

采购管理采购信息化

管理的业务

范围和内容

采购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业务范围和内容

□采购成本管理

□采购计划生成与发放

□采购合同管理

入场物流和

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原料库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功能

□出入库管理□配送管理

□批次管理□库位管理

□先进先出管理□物料标签管理

□入场质量检测□余料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的供应商管理业务□供应商信息管理□供应商准入管理□供应商评价管理□以上均未实现

采购电子商

务企业网上采购率

年度网上采购额______(万元)

年度采购总额______(万元)

销售管理销售信息化

管理的业务

范围和内容

销售信息化管理覆盖的销售管理业务

□市场信息管理

□销售计划管理

□销售合同管理

□销售价格管理

□销售订单处理和跟踪

□销售分析

□以上均未实现

产成品库

存、物流配

送和售后服

产成品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情况

□车辆辅助调度

□车辆线路辅助规划

□自动化辅助装车

□运费自动化管理

□在途车辆跟踪与监控产成品仓库信息化管理情况

□分仓库管理

□分仓库区域管理

□分仓库库位管理

□无产成品库信息化管理

客户管理客户信息化管理业务覆盖范围

□客户评估

□以上均未实现

销售电子商

务企业网上销售率

2011年度企业网上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1年度企业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

管理程度

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层级

□基本账务处理

□资金信息化管理

□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

□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财务报表和

财务分析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报表功能

□财务报表自动生成

□财务报表报送

□合并报表

□以上均未实现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分析功能

□销售单元实时分析□存货实时分析

□经营管理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

□财务分析报告生成□以上均未实现往来资金信

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往来资金管理功能

□应收账款账期管理□应付款账期管理

□信用管理□账款的实时监控

□采购合同管理□以上均未实现

成本信息化

管理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的成本管理功能

□成本计划□成本决策

□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以上均未实现

预算信息化

管理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预算管理功能

□投资预算管理□生产经营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

□预算考核□以上均未实现

质量和计量

管理计量管理

上传到信息系统的计量数据占全部计量数据

的比例

______%

实现在线采集的计量数据占全部计量数据的

比例

______%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覆盖范围

□覆盖产品设计□覆盖原材料入场

□覆盖生产制造过程(生产车间/生产线)

□覆盖产成品□以上均未实现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业务内容

□支持实现产品规范管理、工艺规范管理、合同质

量设计、检化验信息管理、质量判定管理

□支撑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

□以上均未实现

实现自动采集的质量检测数据占全部质量检

测数据的比例

______%

能源与环保

能源管理

能源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功能

□形成自动能源计划

□实现能源平衡和能源调度

□实现能源绩效与考核

□能源设备运转状况实时监控

□能源生产/消耗实绩采集

□能源在线实时监控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能源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介质范围□水□电□煤

能源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的比例______%;

环保管理

环保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功能

□环保数据在线实时监测□监测数据自动报警

□环保监测考核□以上均未实现

环保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介质范围□废水□废气□废渣□噪声

环保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的比例______%;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

□生产安全□检修安全□建设安全

□消防安全□职业卫生□治安保卫

□以上均未实现

安全管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比例______%;

安全生产集

中监控情况

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设备集中监控覆盖程度□无□50%以下□50%以上□全部

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设备管理设备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功能

□实现设备合同、设备图档等基本资料的管理

□实现设备点检、检修过程管理

□实现资材备件、备件修复管理

□实现设备故障诊断与及时处理

□实现设备成本控制等固定资产管理

□实现设备运行信息动态监控

□实现设备在线管理与运维

□设备自主改造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人力资源管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功能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以上均未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层级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组织

人员招聘和进行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实现全企业集中管理和执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薪酬与福利管理面向个

体员工的全企业集中统一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关键绩效管理事务的记

录、跟踪和考核全过程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办公管理办公自动化功能覆盖情况

□电子邮件、通讯录管理、信息发布等信息交流与

发布信息化管理

□收发文和公文流转管理等公文信息化管理

□日程管理、会议管理、个人事务等日常活动信息化管理

□实现移动办公

□以上均未实现

综合集成产品设计与

制造集成

基于标准的

产品模型数

据定义

是否制定或采用了产品数据定义标准□是□否

例如:箱型工艺标准、薄膜配方标

产品数据管

产品数据管理覆盖的功能

□电子文档管理□产品结构(配方)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以上均未实现

产品模型传

递和关联维

产品模型传递和关联维护实现程度

□实现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之间产品模型信息自

动传递

□实现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产品信息自动传

□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维

□实现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维

□实现产品信息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

生产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关联维护和一致性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管理与控制

集成

车间生产制

造执行系统

与经营管理

系统集成

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上传

信息范围

□无法上传信息□生产能力信息

□排产计划信息□订单状态信息

□资源分配与消耗(人力、设备、物料、环境等)

信息

经营管理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下达

指令包含内容

□无法下达指令

□生产任务指令下达

□产品BOM(或配方)下达

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与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

统和经营管理系统上传信息覆盖范围

□无法上传信息□工序进展信息

□设备状态信息□物料使用状态

经营管理系统和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向生产

制造过程控制系统下达指令包含的内容

□无法下达指令□排产计划

□生产指令□物料清单

□生产优化运行参数

产供销集成按订单自动

排产和动态

调度

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和动态调度能力

□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

□根据用户订单制订排产计划的同时自动形成物

料供应计划

□在用户订单与产能不匹配时实现在有限产能约

束下优化排产

□在发生判废以及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动态调度

□以上均未实现

供应链各业

务环节集成

运作

供应链管理实现集成运作的环节

□物料采购环节□原料库环节

□现场物流环节□产成品库环节

□产品配送环节□以上皆未实现集成运作供应链集成运作水平

□能够实现供应商在指定时间直接供货到生产现

□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实现精准配送

□以上均未实现

订单和质量

全过程跟踪

管理

用户订单全过程跟踪管理水平

□无订单过程跟踪□跟踪到产品配送阶段

□跟踪到生产制造阶段□跟踪到物料采购阶段

□跟踪到研发设计阶段

多选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水平

□质量不可追溯□追溯到产品交付

□追溯到生产制造□追溯到物料供应

□追溯到研发设计

多选

财务与业务

集成财务系统与

业务系统集

实现与财务系统集成的业务系统范围

□采购□销售管理系统

□生产制造系统□物流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研发系统□以上均未集成

与财务系统集成是指财务系统可直

接从业务系统中自动获得数据,数

据从产生的源头抓取,数据不落地、

不可更改

采购和销售流程监控情

况财务系统对采购适时监控的情况

□合同价格监控□到货监控

□付款监控□发票监控

□以上均未监控

财务系统对销售实时监控的情况

□合同价格监控□发货监控

□收款监控□开票监控

□以上均未监控

成本计划和控制能力成本信息自动获取范围

□产品设计□产成品

□半成品收发存□主原料消耗

□资材备件消耗□人工成本

□维修费用□能源成本

□运输成本□以上均未实现

产品全成本核算精度□车间□批次□订单□机组可多选建议单项

全面预算管

理全面预算管理在全面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相关

方面业务覆盖情况

□投资预算□生产采购预算

□技改预算□费用预算

□成本预算□以上均未实现

决策支持决策支持信

息自动采集

能按需自动采集信息并分析的业务内容

□采购及供应商信息□销售及客户市场信息

□库存信息□生产信息

□财务信息□质量信息

□物流信息□人力资源信息

□设备信息□项目信息

□能源环境信息□成本信息

□绩效信息□以上都未实现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能力

□能及时追踪业务运营、竞争情报、市场趋势和环

境等企业内外部关键信息

□能够对内外部信息进行综合应用和深度挖掘

□能够进行知识积累、知识学习和知识管理

□以上均未实现

例如:产品参数化设计知识库、产

品制造工艺知识库等。

决策支持内

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可实现的决策支持内容

□合同、收入、成本、利润等对比分析与决策

□客户价值和信用决策

□产品盈利和市场趋势决策

□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集成运营决策

□企业预测预警□企业风险管控□信誉建设

□企业综合决策□以上均未实现

协同与创新产品协同创

新和绿色发

贯穿产品全

生命周期各

阶段的产品

状态信息跟

踪与反馈

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状态信息

跟踪与反馈情况

□能够实现统一数字化产品定义在产品全生命周

期各阶段应用和关联维护

□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

造、售后服务(乃至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各

阶段

□以上均未实现

跨企业网络

化协同设计

与制造

跨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能力

□实现跨区域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

□实现国内企业间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

□实现全球多国多企业间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

□以上均未实现

产品全生命

周期绿色发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

绿色发展的情况

□实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条件下的绿色设计

□实现产品集约生产

□实现产品循环使用

□以上均未实现

产业链协同

业务协同和

一体化

产业链企业之间业务协同和一体化程度

①与客户企业:

□实现生产计划协同□实现订货业务协同

□实现物流仓储协同□实现加工配送协同

□实现财务结算协同□实现技术及研发协同

□以上均未实现

②与上游供应企业:

□实现订单协同□实现物料协同

□以上均未实现

③与合作伙伴:

□实现研发设计协同□实现生产制造协同

□实现质量和成本控制协同□以上均未实现

与客户企业协同涵盖为客户企业提

供客户采购、按需加工配送、客户

厂前库管理、工程总包等一体化集

成业务服务

信息交互和

共享产业链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

□建立了产业链企业业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接

□产业链企业建设或采用了统一信息标准和规范

□产业链企业之间关联信息实现共享和实时交互

□以上均未实现

资源共享、协同和整合产业链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和整合

□能够共享资金□能够共享渠道

□能够共享物资□能够共享物流

□建设了资源协同机制并能有效运作

□通过共享资源实现优化配臵和整体效率提升

□以上均未实现

协同创新产业链企业之间协同创新情况□构建了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

□与产业链企业实现了协同创新的横向整合和纵向贯通

□以上均未实现

竞争力质量提升与

顾客满意

客户订单平

均响应速度

客户订单平均响应时间______分钟

从接到客户订单到答复客户能否接

受订单的时间合同兑现率合同兑现率______%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______%

按期交货的产品产量占全部产量的

比例

产品质量合

格率

产品质量合格率______% 合格产品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例客户变更响

应速度

客户变更响应速度□日□小时□实时

从收到客户变更信息到根据客户变

更完成调整的时间

业务效率

设备综合效

设备综合利用效率______%

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开动率×性能开

动率×合格品率;

时间开动率=实际开动时间/规定开

动时间×100%;

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______% 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

全员劳动生

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______(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年累计工业增

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不含辅助人员

的平均人数)

原料利用率原材料(原纸、粒料)利用率______%;按重量单位计算

生产线换单

效率生产线换单时间______秒

支持生产计划自动排产

□是□否

生产计划自动排产效率:_____单/分

财务优化库存资金周

转率

存货资金年周转次数______(次/年)

原材料库存

周转率

原材料库存周转效率

□30天内

□60天内

□90天内

□90天以上

□未记录

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年周转次数______(次/年)

创新能力专利数量企业专利数量______(个)

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长率

①2009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利润利润增长率

①2009年利润______万元;

②2010年利润______万元;

③2011年利润______万元;

社会效益

单位产值综

合能耗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______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年综合能耗总

值/年总产值*1万元

单位产值综

合排放

单位产值废水排放______m3/万元

单位产值废水排放=年废水排放总

量/年总产值*1万元

单位产值废气排放______m3/万元

单位产值废气排放=年废气排放总

量/年总产值*1万元

单位产值废物排放单位产品废渣排放______t/万元单位产值废渣排放=年废渣排放总量/年总产值*1万元

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______%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注: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

两化融合四个基本要素

建立企业新型能力准确把握输入与输出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出。准确界定输入并评价输出对于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符合性,对于确保和提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型能力涵盖了企业内外部所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比如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响应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涉及到各类型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等的方方面面。 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输入界定和输出评价的外部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企业战略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应基于自身条件形成适应时代趋势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应融入信息化的新内涵。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根据当前和未来潜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市场和用户等需求,企业应清晰地定位其到底需要保持和发展怎样的差异化比较优势,而且还要能够实现这些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四要素不可少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是企业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四要素。企业两化融合,在操作层面可体现为不断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过程。理解和把握好这四要素,在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中运用好这些要素,有助于企业更加务实、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 数据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利润来源从传统的物质加工、节约成本更多地转变为管理和满足用户需求、实时地为用户提供更加及时的个性化服务。数据(信息)的流程与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流程加速融合。此外,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将变成一个更加网络化、社会化的结构,以人为基础是企业新的核心,而以人为中心形成的巨量数据(信息)更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关键所在。 企业积累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这些数据(信息)可能来自企业各个业务系统,也可能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除结构化数据之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共享和应用创造了重大机遇,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加不可估量的价值。随着这些数据(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和动态,数据(信息)中潜在的关联和规则,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架构和决策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技术 与两化融合相关的技术,其范畴应是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所有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信息技术等。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除了带动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它还推动了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为其他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 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 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企业“两化融合”典型案例考前复习

企业“两化融合”典型案例考前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主体有: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 B ) A、信息咨询 B、信息服务 C、信息检索 D、信息管理 2、最初产生信息的事物被称为( C ) A、媒体或媒介 B、主体 C、源事物 D、客体 3.按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组织方式分,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 D )生产行业。 A. 流程 B. 离散多品种中小批量 C. 混合 D. 离散大批量 4.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各项关于电子商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为(D )。 A. 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B. 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企业通过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电子化实现产品交易的手段。 C.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产物。 D.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部分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 5.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 A )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 A. 信息技术应用 B.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信息化人才 D.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6、知识管理是更高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其尤为强调( D ) A、技术应用 B、信息资源利用 C、标准化管理 D、技术与管理决策融合 7、组织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是( B ) A、事务处理的自动化 B、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C、管理控制的系统化 D、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8、价值链分析法认为在组织的战略牵引上起关键作用的是( C ) A、组织结构 B、信息资源 C、信息技术 D、组织行为 9、较早提出战略数据规划的是( C ) A、Hartley B、Shannon C、J·Martin D、N.Wiener 10、决策支持系统(DSS)主要功能是成本分析、定价决策、投资分析等,它属于( B ) A、战略层 B、管理层 C、知识层 D、操作层 11、对人员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培训和各种( B )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成效、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与阶段

发展历程和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客户响应速度、客户服务等因素已同传统的质量、革 新、功能化和成本列为企业竞争的必备要素。公司管理层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人是科技载体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进程,在战略高度上,统一和强化 公司信息化管理组织。在企业文化上提出“以营销委龙头,财务为核心,信息化委手段” 的发展方针,在公司内部全面贯彻集团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菲时特集团在两化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达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使企业运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从集团信息化整体发展来 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下面我将做简要的介绍。 一、准备阶段(2009年-2010年) 人员准备:菲时特集团在2009年组织成立集团信息中心,招收了一批优秀的IT高新技术人才,分管南京与浙江两大生产基地信息化工作。 制度准备:公司内部确立了“以营销委龙头,财务为核心,信息化委手段”的发展方 针并由集团总经办牵头,规范了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一系列操作职责。 基础资料准备:对公司经营的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工作和讨论工作,包括产品分类、产 品编码编制规则、客户资料、客户信息维护方式与分类等。 菲时特集团耗时一年规范了集团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制度、责任和基础信息管理方式, 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启动阶段(2011年-2012年) 在2011年7月份,菲时特集团展开分销系统的选型工作。通过与世界软件百强企业 SAGE软件公司合作,确立了公司信息化的首选方向并2011年11月份正式启动了SAGE 分销系统工程的实施工作。 三、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SAGE工程实施成功后,公司又相继启动了集团中英文网站、昂捷SCM总代商系统、生产自动化包装线、渠道在线集成化服务平台等多个工程。在后文会做简要的介绍。

江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江苏省企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及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务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及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制 项目申报书编写内容说明 第一部分:项目申报书正文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项目申报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现有工作基础) (一)申报单位概况: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二)管理水平:高管和项目参与人员资历背景、管理制

度等; (三)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 (四)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或区域已具备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已有的应用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环保或安全效益。 四、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一)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技术和系统方案、所提供的示范内容和方式、产学研合作情况、采用自主创新产品情况、项目规划和推广措施、技术保障和系统维护措施等) (二)项目实施计划及时间安排; (三)实施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四)主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五)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示范点、创新点; (六)人才队伍建设; (七)其它。 五、经费预算 (一)项目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年度经费需求; (二)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含申请扶持资金)。 六、实施机制

两化融合现状自评报告

两化融合现状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有为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項目總投資972萬美元,實收資本為532萬美元,公司占地面積53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化公司。主要銷售產品為網路通信元器件,主要產品為濾波器及變壓器;目前年產值達1.6億元人民幣,計畫年產值更可高達2.5億人民幣。產品主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內部實行先進的ERP—CRM—SCM資訊系統、同時運用SPC、QC七法、6S等先進質量手段來嚴格控制產品質量,積極打造“以人為本、唯才是用”的特色企業文化之路。且公司早於2002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公司又順利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加入“國際綠色通道”行列。 1.目前公司已導入TNN 12臺,不再使用人工測試,可提高產能、提升品質、節約人工成本、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 2.目前已導入NCP 7臺,可自動檢驗產品的外觀以及包裝功能; 3.目前已導入TCP 6臺,可自動測試、檢驗外觀、包裝功能,防止人為的疏忽,將不良流入客戶端。 4. 產 品 系 列 工站 喷 码 镀 锡 清 洗 烘 烤 外 观 视 检 歪 斜 整 脚 平 整 度 整 脚 测 试 投 影 包 装 覆 盖 率24系列??????????90% GST系列??????????90% GS/40系列??????????80% 二、公司两化融合现状 1.公司两化融合建设总体情况 網絡變壓器流程圖

2.信息化系统介绍 a)ERP系统 b)Agentflow2.0流程入口網站模組 c)ESS系統 d)EIP 系統 e)GP 系統 f)SCM系統 g)WEB-MAIL h)HCP系統 三、公司两化融合重点应用介绍(围绕新型能力,详细介绍3-4个核心应用系统,如下) 1、ERP系统: (1)系统描述 (2)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4)应用截图 2、ESS系統: (1)系统描述 (2)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4)应用截图 3、GP系統: (1)系统描述 (2)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4)应用截图 4、GP系统: (1)系统描述 (2)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4)应用截图 5、SCM系统: (1)系统描述 (2)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4)应用截图 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1、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述: 为适应全球范围即将兴起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响应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号召,推进公司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适应公司的战略目标要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 系及评估方法 一、评估指标体系 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 2

3

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

二、指标测算方法 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一)指标无量纲化 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2010年之后,第n 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ni Z (n ≥2010): 正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i n ni ni X X Log Z =+ = 逆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ni i n ni X X Log Z =+= 其中,对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标做特殊处理,“有”则100ni Z =,“无”则0ni Z =。 (二)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采取专家打分法(即Delphi 法)。根据专家意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篇一: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工作总结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公司位于xx,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公司于xx年xx 月xx日设立,已有xx年的历史。公司专业从事xx,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也是xx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xx万元,总资产xx亿元。公司占地面积xx平方米。公司拥有xx条生产流水线,主要生产产品有xx等xx大系列,xx 多个品种、xx多种规格,是目前世界上xx品种规格最齐全的专业公司之一,xx曾获中国名牌称号。 公司坚持“xxxx的宗旨;xxxx的企业文化。生产xxx 产品。 公司积极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率先在xx行业内实施ERP项目,迈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新高度。综合产品质量、服务、成本、市场、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公司在行业内已具有规模竞争优势。 公司xx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多项质量指标优于国际标准。产品出口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销售占销售总额的xx%。为了持续稳定地生产出能满足顾客要求、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企业获得ISO9001&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国际认证证书,主导产品通过CE、FDA认

证。 公司现有员工xx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xx人,占员工总人数xx%。从事研发人员xx人,占职工总人数xx%。每年投入科技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xx%。公司XX年销售收入xx万元,利税xx万元。 公司的xx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xx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xx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xx被评为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 公司拥有一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x年获得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还建有xxxx技术研究中心、一所博士后企业工作分站,涵盖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软件等众多学科,拥有专业技术人才xx多名,硕士、博士xx名。公司一直坚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原创性产品,产品的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XX年承担省级科技项目——免散瞳数字式眼底照相机,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替代进口,今年进入项目验收;xx年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xxxx的研发,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项目验收。 公司拥有有效期内专利xx项,其中发明专利xx项。公司主持或参与xxxx等多项国家、行业产品标准的起草、修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xxxx的多项指标优于国际标准。 公司现有江苏省名牌产品xx项,江苏省著名商标xx只。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调查问卷 中国包装联合会 2012年11月

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子项数据采集项备注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自动化投入企业自动化设备投入占比 企业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企业自动化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信息化 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 值) 2009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0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1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 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 运维投入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 均值) ①2009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运维投入:包括升级、维护、 更新 研究开发 (R&D)投入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①2009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R&D投入______万元。 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R&D投入的 统计口径标准 组织和规划 人员队伍建 设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职工总数______人 ②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______人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 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 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占企业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 数量____人 ②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人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占企业 年末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 员数量___人 ②2011年末管理人员总数____人

【两化融合案例】宝钢集团:不断深化两化融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两化融合精选】宝钢集团:不断深化两化融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推进“两化”融合应该牢牢掌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长远出发,将推进“两化”融合的重点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宝钢在“两化”融合方面的体会,就是要将“两化”融合的理念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化应用目标。 自建厂来,宝钢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建设钢铁产品生产线的同时完成了工艺设备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实现了从各过程控制系统到公司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了“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的高效整合。 纵观宝钢的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创新,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没有信息化建设,就没有宝钢今天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持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宝钢进行了信息技术领域产业化能力的孵化和培育,对“两化”融合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一、宝钢两化融合概述 建厂三十年来,宝钢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程同步的理念,坚持信息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同步并支撑管理创新的原则,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局面,为钢铁行业探索了一条从现场到市场、从制造到经营管理,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的“两化”融合新道路。 1、信息化在钢铁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从原料、高炉、炼钢,一直到最后的轧钢以及轧钢的后处理线,各工艺线基本都会配备基础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彻底解决管理和现场“两张皮”问题,是信息化真正与工业化融合的最终纽带。

多年来,宝钢十分注重基础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和提高,随着各产线的自动化系统形成完整体系,各种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广泛应用,既提高了宝钢自动化水平,提高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工艺,也为宝钢信息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信息化在每个钢铁基地制造管理和经营管理上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宝钢建设了比较完整的制造基地级制造管理系统,从产线级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控制系统MES、到制造管理系统,建成了自下而上纵向集成的四级计算机体系。为国内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典型范例。 制造管理系统面向集中某个地理位置的生产制造单元,以全局的、整体的、一贯的管理理念,实现与产销业务主线相关的在线事务处理功能。系统面向整个制造过程的合同组织、计划控制、物料管理以及覆盖全制造单元产品的制造标准、工艺、技术、检验、判定、发货等制造业务。 生产控制MES是制造管理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纽带,根据上层管理系统下达的生产订单,MES系统通过计划编制、作业调度、物料平衡等手段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指导,并且对执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处理,实现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与质量设计、一体化计划与物流调度、一体化生产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工序衔接,管控衔接,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管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优化完善,宝钢MES已经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宝钢还牵头制定了MES规范,为国内MES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信息化在宝钢钢铁主业跨地域、多基地经营管理上的应用 随着宝钢的发展,生产基地不断增多,在钢铁主业的跨地域、多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北京XX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和阶段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隶属于总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整体信息化的建设。北京XX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方针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在实效”,围绕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细化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资金、资源,重点突破,解决瓶颈,以点带面推动“两化”建设。在此方针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积累,信息中心已完成了中心机房建设、OA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PLM、QMS等众多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为公司建设了一条强劲的数字神经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给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初级阶段(2003年至2007年):2003年,公司正式成立信息中心,开启了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之路。2004年,公司编制了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并在规划指引下完成了中心机房的建设,制定了信息类管理制度,全公司实现办公部门计算机普及,搭建了覆盖全公司的局域网并搭建域管理环境;在工程设计部门全面实现图文档电子化,PDM系统投入

使用,实现了产品设计流程管理;在财务方面引入金蝶K3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化。2007年,北京XX公司通过了美国XX公司安排的专业审计公司的IT审计,全面实现软件正版化,为公司的信息化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起,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大踏步前进,2009年公司制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公司长远战略目标,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和总体流程,并按照此架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设了OA办公平台、移动办公平台、XT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CAPP智能工艺推理系统、基于ITIL理念的ITSM(IT运维管理系统)等平台和系统,并将PDM系统升级为PLM系统,与CAPP、QMS实现数据同源,与XTERP系统集成,使设计者可以直接查看调用库存材料,初步实现设计、工艺、采购、质量、用户服务的应用集成。同时,北京XX公司非常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2013年起,公司将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经验延伸至客户端虚拟化层面,利用虚拟桌面技术降低企业硬件投入,并实现对客户端数据的服务器级别保护。2015年北京XX公司制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架构基础上,提出“总部+基地”的建设规划、“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全新内容,并将两化融合思想纳入“十三五”规划中,致力于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打造全球化、精益化、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成效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和阶段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成效主 要内容发展历程和阶段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发展历程和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客户响应速度、客户服务等因素已同传统的质量、革新、功能化和成本列为企业竞争的必备要素。公司管理层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技载体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进程,在战略高度上,统一和强化公司信息化管理组织。在企业文化上提出“以营销为龙头,财务为核心,信息化为手段”的发展方针,在公司内部全面贯彻集团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在两化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达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使企业运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从集团信息化整体发展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下面我将做简要的介绍。 一、准备阶段 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经过对业界专业做机房、网络规划的服务商进行调研,并对公司实力,规划效果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横向比较,筛选出具有明显优势的软件厂商,组织相关各部门成员对机房、网络结构规划,制定相应的规划图,线路图。经过6个月的时间建立起公司局域网。 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耗时半年规范了集团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制度、责任和基础信息管理方式,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启动阶段 在2010年3月份,康泰塑胶科技集团与着名软件公司致远购买致远OA协同系统,全面实现无纸办公模式,实现生态环保理念。 在2010年5月,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业界专业做网络监控的服务商进行调研,并对公司实力,规划效果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横向比较,筛选出具有明显优势的软件厂商,对公司监控做了详细的分布,确保公司财产以及公司人员安全。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包装联合会

中国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调查问卷 中国包装联合会

2012年11月

一级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 自动化投入 信息化 建设投入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信息系统 运维投入 研究开发 (R&D )投入 人员队伍建 组织和规划 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子项数据采集项备注企业自动化设备投入占比 企业设备资产总值万元; 企业自动化设备资产总值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 值 ) 2009年销售收入万元; 2010年销售收入万元; 2011年销售收入万元。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万元: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万元;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 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 均值)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占企业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09年信息化运维投入 ②2010年信息化运维投入 ③2011年信息化运维投入 ①2009年R&D投入 ②2010年R&D投入 ③2011年R&D投入 ①2011年末职工总数 万元; .万元; 万兀。 信息化运维投入:包括升级、维护、 更新 万元; .万元; 万兀。 ②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 ①2011年末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 数量 _____ 人 ②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 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R&D投入的 统计口径标准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 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 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主席率先提出 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主席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 编辑本段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两化融合

根据上述理念,高新民认为融合最关键的问题要有好的方法论,用方法论来指导融合的过程,可以保证持续不断。就是说一定要建立一个体系架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环不断的,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 “塑造企业价值—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业“两化融合”。 董宝青副司长在会上表示:软件行业不能只是软件的销售,绝对不是软件卖出去后,用户的需求就满足了,必须从单一的软件销售转变为服务的后续延伸。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装备制造业要做“两化融合”的主力军。 编辑本段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标、策略和行为。 “两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软件实施只是其中一环,咨询实施一体化将单纯的软件实施扩展为之前的IT战略规划、业务流程梳理、流程优化、非ERP的流程E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提升等。 采用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突破了咨询公司、软件实施公司原有的服务局限,通过管理与信息整合服务总包、专业外包等方式,形成与企业和所在行业更紧密的服务,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大领域“无缝集成”,真正实现“两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十多年来,延展咨询在为中国企业持续进行管理咨询与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管理理念、总结“两化融合”的方法,整合软件工具和行业资源,逐步形成特有的“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有方案,无法实施”和单靠咨询公司、实施公司或者企业一方,不能持续进行“两化融合”的突出问题。延展咨询发现信息技术可以是“交钥匙”工程,但是企业的管理与信息整合本质是管理提升、是“两化融合”,不可以是“交钥匙”工程。延展咨询提出的流程管理2.0方法,从业务流程这一企业基础管理的角度入手,采用与企业互动而非交钥匙方式,与企业一起工作,伴随企业一起成长,使企业从最初的抛纸单、抛图纸向流程优化、流程E化转变。 在两化融合大趋势下,制造企业CIO必须应对的八大挑战 第一,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能够让流程化繁为简?如何让流程得以贯彻?如何有效监控业务流程的执行?CIO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致力于让业务流程可视化、标准化、自动化,创建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库,实现信息系统之间基于业务流程的集成。 第二,如何有效应用最新的IT技术。IT技术在应用实践当中,不断产生出新理念(例如绿色IT、智慧地球、清晰企业、物联网)、新理论(例如EA,企业架构)、新构架(例如SOA)、新模式(例如SAAS、云计算、云安全)和新技术(例如广域网加速、内网安全),CIO应当积极地吸纳这些新兴技术的精髓,同时谨慎地拂去泡沫,为我所用。 第三,信息系统如何跟上企业的快速变革,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在政府政策与投资的拉动下,已经初步走出低谷,开始走向复苏,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表现十分抢眼;而一些与基础建设投资密切相关的行业,实际上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依然高歌猛进,例如铁路、工程机械;同时,3G给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民生有关的行业,如消费品、制药,则保持稳步发展;中

两化融合调研访谈提纲教学内容

两化融合调研访谈提 纲

关于“**公司两化融合基本情况”的访谈提纲按照部门进行访谈 公司高层领导 访谈时间:地点:部门:司龄: 年 访谈对象:职务:电话:访谈人: 一、****的基本情况了解 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一下影响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2.请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经营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样的 位置? 二、公司战略 3.公司是否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您是否清楚公司的战略规划、竞争战略等情况?请您介绍 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4.****目前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资源,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应具备哪些 核心能力?还有哪些不足或是和竞争对手相比较弱的因素? 5.请您简要介绍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包括对行业、市场以及宏观影响因素的理 解,会给****带来的影响等? 6.您对****提出的发展目标做何评价?为什么? 7.目前****存在哪些主要业务?哪些业务板块是****的核心业务?各板块业务存在何种优 势和劣势,机会和困难? 8.您对过去几年的业务发展持何种评价,为什么?按照您的看法,哪些方面值得改善,哪 些是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 9.您认为****如果要完成业务发展目标需要重点做好哪个业务板块的工作?为什么? 10.针对目前企业经营的业务板块,你认为相对应的直接竞争者有哪些?他们的核 心竞争力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或竞争战略? 11.您认为****近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方能为完成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管控和组织结构 12.现行的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否有什么历史的渊源?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出发,您认 为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 13.您对目前的管理现状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您认为存在的问题?导 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两化融合调研访谈提纲

关于“**公司两化融合基本情况”的访谈提纲 按照部门进行访谈 公司高层领导 访谈时间:地点:部门:司龄:年 访谈对象:职务:电话:访谈人: 一、****的基本情况了解 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一下影响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2.请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经营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行业内处于什么 样的位置? 二、公司战略 3.公司是否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您是否清楚公司的战略规划、竞争战略等情况?请您介 绍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4.****目前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资源,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应具备哪 些核心能力?还有哪些不足或是和竞争对手相比较弱的因素? 5.请您简要介绍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包括对行业、市场以及宏观影响因素的理 解,会给****带来的影响等? 6.您对****提出的发展目标做何评价?为什么? 7.目前****存在哪些主要业务?哪些业务板块是****的核心业务?各板块业务存在何 种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困难? 8.您对过去几年的业务发展持何种评价,为什么?按照您的看法,哪些方面值得改善, 哪些是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 9.您认为****如果要完成业务发展目标需要重点做好哪个业务板块的工作?为什么? 10.针对目前企业经营的业务板块,你认为相对应的直接竞争者有哪些?他们的核心竞争 力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或竞争战略? 11.您认为****近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方能为完成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管控和组织结构 12.现行的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否有什么历史的渊源?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出发,您认为现行 的组织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 13.您对目前的管理现状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您认为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推进两化融合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推进两化融合 本钢信息化工作经验介绍 前言 本钢的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总结各方经验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发展。经过企业内部技术改造、企业各项配套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冷轧汽车表面板、X80热轧板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相继研制成功,使本钢成为国际级精品板材基地,进入了现代化生产企业行列,为实施信息化工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本溪钢铁公司借鉴世界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经验,紧密围绕“坚持管理创新、科学发展、以精品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为核心,全力建设品种全、质量高的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本钢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以L1基础自动化、L2过程控制PCS系统、L3生产制造执行MES系统、L4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L5客户关系和数据仓库决策系统的组成5级基本信息化架构体系。 本钢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 本钢ERP项目是在贴近本钢生产实绩、满足本钢管理要求、融合国际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规划的。 按照规划,本钢的制定了信息化系统“十一五”三期建设目标:

?一期工程包含:资讯作业管理系统、财务及会计管理系统、营业销售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购运储管理系统及设备系统七个部分; ?二期工程包含:特钢区域生产系统、三热轧MES系统、冷轧超薄板系统、铁焦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三期工程根据本钢“十一五”规划目标包含:转炉炼钢MES 系统、冷轧MES系统、特钢系统及能源管控中心等信息化建设项目。 本钢信息化工程实施情况 一、系统硬件及操作平台建设 2005年末完成了网络主体工程建设、机房建设,形成了以IBM590、IBM570为数据应用主机系统、覆盖公司主体产线的硬件环境。 2006年4月份资讯作业管理系统投入运行。本钢ERP系统的操作平台,采用JSP开发技术及多层次的数据访问模式,通过IBM的Websphere中间件技术,实现客户应用与数据分离;通过安全授权管理、操作保密,实现每个客户分权管理,保证不同业务、不同职能的信息操作安全。 二、以质量为桥梁、建立集中一贯的质量管理系统 根据本钢的产品特点编制炼钢板坯、特钢钢锭、热轧钢板、冷轧钢板、镀锌钢板、彩涂钢板和棒材等大类、产品形态;根据国际标准、

两化融合调研方案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调研方案****有限公司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调研方案 编制:湖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认:****有限公司 二?二零年八月 1

一、调研背景 湘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唯一一家LED外延、芯片、应用产品全产业链企业,是湖南省煤业集团投资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湖南省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GaN基绿光、蓝光和紫外发光二极管(LED)外延材料、芯片器件和LED应用产品,承接LED照明工程及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节能服务。公司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注册资本4.37亿元人民币。 公司在册员工近700人,其中硕、博士近30人,本科150人。芯片产能50万片/月,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5,行业市场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累积共申请专利451项,其中发明专利333项,实用新型113项,外观5项。共授权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210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近三年连续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且已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湖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股东大会下设监事会和董事会,党委会独立于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下辖党群工作部,党群工作部由党委书记直接管辖,董事会办公室由董事长直接管理。董事会下设经理层,经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负责公司战略性决策,直接负责生产制造中心、生产保障中心、销售中心、质量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财务部、经营管理部、行政人事部、纪检监察部、日晶公司。 二、调研目的 通过系统全面的调研,掌握当前*有限公司信息化、工业化及其融合的技术与管理现状,定性评价湖南三合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管理现状与实现公司预期战略性目标的匹配程度,为后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及能力识别、两化融合方针、目标制定、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体系文件制定等提供信息和分析、策划依据,同时也为公司高层对当前信息化水平进行常规性评价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 三、调研内容

八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情况述评

八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情况述评 2010-6-6 16:08:02 文章来源:赛迪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赛迪顾问信息化咨询中心金江军 以试验区形式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批准上海、重庆、广州、南京、青岛、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呼包鄂乌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唐山暨曹妃甸作为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目前,各试验区普遍出台了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两化融合工作正有序开展。 1、上海 改革开放30 年来,上海制造业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大规模调整转移,郊区制造业各项经济指标目前已占全市比重的85%左右,基本形成了以微电子产业基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精品钢材产业基地、临港装备产业基地、船舶制造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及以上工业区为支撑、区级工业区为配套的工业布局体系,成为上海支柱产业发展的载体。 上海市把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作为落实“四个着力”、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基本思路是以加快提升产业能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总体目标,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线,抓住工业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信息化、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四个切入点,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上海市两化融合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使用渗透,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在服务业重点领域的使用推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新兴产业。优化两化融合发展环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2009-2011 年,上海市将聚焦航空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汽车产业、装备产业、船舶产业、信息产业、消费品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10 个重点产业,实施工业软件振兴工程、节能控制和综合利用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使用推广工程、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引导工程、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工程、电子商务扶持引导工程、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工程、政府监管服务信息化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训工程等10 个重点工程。 2009 年,上海市重点推进飞机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平台等20 个两化融合项目。上海市经信委已收到30 多家企业申报的项目逾70 个,构建了两化融合项目储备库,已累计确定支持22 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 亿元,总计支持资金约3000 万元,并明确了中国商飞等企业的12 个两化融合年内重点支持项目。同时,上海市还将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研究出台两化融合重点支持目录并纳入《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 上海市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建立了4家两化融合研究中心,依托振华重工、泛亚汽车等企业成立了10 个两化融合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发展指数研究。 上海市两化融合推进特点是以促进产业能级提升为目标,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内容,聚焦重点产业,对重点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善于借助企业和社会力量。 2、重庆 目前,重庆市按照中央的“314”总体部署,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线,努力探索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地区两化融合新模式。 重庆市两化融合的基本思路是围绕“驱动工业由大到强、衍生新兴信息服务业、形成自主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