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人类与环境

1.物质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认为:劳动使人类与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区分开来。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不断的适应和改造周围的环境。人类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他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前进,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即再生产。再生产包含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的性质和规模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和数量。【1】交换、分配和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加速或延缓生产的发展。

2.再生产与环境

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生产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使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被破坏,使无数的澄净的水资源遭到污染,使大量的矿藏被开采得千疮百孔,使纯净的空气变得充满了各种有毒的气体,使各种难以处理的垃圾充斥在我们周围,使大量的物种已经和濒临灭绝。然而,正是由于生产对人类存续的重要性和重复性,我们不可能因为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而以噎废食地放弃生产活动。

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可逆转性,消费活动对生产的规制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美国学者迈克尔.所罗门认为,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欲望与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的过程。消费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人们的消费模式的改变可以带动生产方向的变化,以引导再生产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中心内容所在。

3.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生物灭绝、水污染、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原始森林资源的消竭、酸雨、土壤沙漠化、生活垃圾充斥等等。

【2】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二、当前存在的消费模式,主流的消费模式和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所谓的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下的人们的消费行为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他不仅反映人们消费活动的内容和主要特点,也反映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

1. 传统的消费模式

传统的消费模式包括原始的消费模式和线性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伴随人类的历史而产生,从原始社会一直留存至今。

原始消费模式大致可以描述为:不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人们就进行无差异的消费该产品,很少存在选择和对比。生产对消费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而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原始的消费模式主要源自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受制于科学和技术的限制,这种消费一直强调生活即是消费。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人们没有能力去做出消费反面的选择。即使全部的产品都被消耗完,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得益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线性消费模式逐渐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4】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弃物抛弃。这种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正是造成现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

虽然近30年来,更为科学和健康的绿色消费和横向消费模式日益兴盛起来。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存在着不同甚至极大的差异,同时也由于人们固定消费思想的难以转变,线性消费模式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是现今最为主流的消费模式。

2. 绿色消费与低碳消费模式

【5】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绿色消费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英国掀起的“绿色消费者运动”,随后这一运动席卷了欧美各国。这是一种靠消费者来带动生产者,靠消费领域影响生产领域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在发达国家掀起,许多公民表示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或略贵条件下选择购买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6】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

(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

(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

(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

(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低碳消费时近年来被广为流传的一个消费思想,它与绿色消费是一个非常相似的概念。低碳消费主要着力于在消费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抑制全球变暖。各国政府也在致力于制定每年的碳排放标准,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保护臭氧层、防止出现全球性灾难气候,抑制全球变暖做出应尽的努力。

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有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绿色消费模式近30年的发展,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然而就全球范围来说,绿色消费远远还未成为当前的主流消费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不平衡所造成的。努力减少这些区域性差异,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在全球顺利展开,正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环境保护问题。

3. 消费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横向消费

3.1 消费的过程理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消费只是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一瞬间的行为。然而最新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则认为,消费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购买前、购买和购买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消费的连续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部分。之所以强调消费是一个过程,是因为我们在研究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消费活动开始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购买活动结束后对产品以及附属物的处置问题。

3.2 横向消费

横向消费又称循环消费,也是近年来被广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消费模式主要着重于耐用消费品的循环使用,是关于消费过程中购买后产品处置的问题的环保解决方案。这是一种与线性消费模式相对立的新思潮。传统的消费观点是,当一个产品对于所有者来说,一旦它失去了使用的价值或兴趣,就会被毁掉或者丢弃。而横向消费模式则是,当一个人不再需要一件产品,而这件产品本身还具有使用价值的时候,可以用之与他人交换其他产品、转送

或转卖给那些对这件产品有使用价值的其他人。这样,产品就可以在消费者之间进行横向的流通,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并减少了垃圾的排放,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这就是横向消费的由来。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横向消费展现了高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景。1995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的ebay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二手产品交易平台,每年有价值数亿美元的二手商品通过这个平台上得以在消费者之间横向流动。中国的淘宝网等网络交易平台也有大量的机会提供给商家和消费者个人,使得大量的二手产品得以成交。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发展,横向消费这种对生态环境保护极为有利的消费模式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

三、转变消费模式角度来进行生态保护的措施

推动消费模式向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变,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个人或者组织能够单独做到的。这需要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关注环境问题,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和活动,形成合力并长期以往的坚持下去。

1.政府活动和措施

政府作为经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制定和实施者,在推动消费模式朝绿色消费转变方面大有可为。

首先,政府可以采取环境立法的方式来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以此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如日本政府于2001年颁布了《绿色购买法》,对绿色购买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文。德国早在1972年就制定发布了《垃圾消除法》,并于以后的若干年内不断的完善和修订相关法律,有效促进了垃圾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理等的发展。尼泊尔旅游管理部门规定,旅游者在进入风景区以前,必须将随身所携带的可丢弃的食品包装进行重量核定,如果旅游完后回来发现重量减轻,旅游者会遭受罚款。每个游客只允许携带一个瓶装水或可以再次装水的瓶子,而在山上,不准许出售瓶装水给游客。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环境方面的立法工作,比如2003年制定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修订后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均有绿色消费方面的相关规定。比较著名和贴近生活的消费法规莫过于2008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一举措几年来显著改变了人们过去的空手去购物消费模式,使环保手提袋风行起来,大大减少了国内白色污染的危害。

其次,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经济宏观调控引导市场朝着绿色消费的方向发展。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购买、税收以及转移支付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三大手段。而作为最主要的调控手段——政府购买,对促进消费模式朝着绿色消费发展起着表率和导向作用。对于道路、学校、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招标可以适当增大绿色环保材料方面的权重,对于提供绿色环保的产品的投标组织,给予适当的优惠和便利,以此开拓绿色产品的市场范围和规模。政府办公用品的采购,也要优先考虑采用绿色环保产品,以为全民表率,鼓励引导社会的消费风气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最后,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媒体资源,可以通过进行对环境保护以及绿色消费广泛的宣传,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具体的作法有: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制作关于绿色消费、循环消费等健康消费模式的广告、宣传片。制定全国绿色消费环保日。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引导舆论倡导绿色文明的消费行为,反对浪费,提倡节约。致力于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意识和风气。

2.组织行为

无论是盈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组织,大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众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他们要在生产经营和材料购买过程中,考虑对

环境应尽的责任,从面创造积极的企业文化和形象。组织对消费行为模式的影响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选择和生产经营设备的购买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产品的生产选择方面。在成本相同或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购买新型环保材料进行生产,而放弃使用那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原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树立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正面形象。比如,采用天然可再生的材料或用可再生材料进行替代生产,采用尽可能小的、绿色材料的包装,生产的产品使用后易于处理、可降解,不影响和污染环境。在产品销售进行的渠道选择时,优先考虑直销渠道等最环保的渠道,或者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运输工具,提高渠道利用效率。在产品的销售之后,对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进行有偿回收再利用等。这些做法不仅利于促进绿色消费,而且能够提高公司利润,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企业不仅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办公材料、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需要从其他的企业购买得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进行绿色消费的努力。无纸化办公,节能生产设备的选择、太阳能绿色厂房的建设等等,都可以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收获。3.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行为

个人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消费活动的基本主体。作为个体或家庭消费者,也需要提倡绿色消费和横向消费,为自己生存的环境的改善,尽自己应有之力。

首先,自觉培养绿色消费意识,支持绿色消费活动和立法。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努力向周围的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学习更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绿色消费和横向消费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在购买物品之前,选择绿色包装的产品,不买一次性用品,用天然、无公害的产品替代有毒化学制品,购物时使用能重复利用的购物袋,以耐用品替代不能长期使用的使用周期短的产品,以低能耗、高能源利用率的产品来代替高能耗利用率低的产品等等。在产品使用和处置时,解约使用,杜绝浪费。在产品废置或者更新时,不随意丢弃,设法寻求新的使用渠道二次利用或者进行二手循环,养成垃圾分类整理的习惯,不随意丢弃垃圾等等。

最后,关注消费模式发展,努力探求有利于环保的消费新思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思想的转变,新的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模式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学无止境,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各方面知识的突破加以支撑,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局限于目前的状态而自得。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加以支撑。

四、结论总结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共同焦点。如何从消费角度来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核心内容。绿色消费模式和横向消费模式,以其深入人心的观念和强大的可操作性日益取代线性消费模式,在不久的未来将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消费模式。

如何从政府、组织和个人的角度共同推进新的消费模式的发展,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社会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一些浅见和建议,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为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维护和创建世界美好的未来!

五、参考文献

【1】:https://www.doczj.com/doc/317608472.html,/view/427065.htm

【2】:https://www.doczj.com/doc/317608472.html,/question/234862447.html?fr=qrl&index=1 【3】:尹世杰:《关于消费模式的几个问题》,载《求索》1990年第四期。【4】:陈瑾:《我国绿色消费相关立法问题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倡导绿色消费拥抱低碳生活.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6】:林白鹅、减旭恒主编《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姓名:刘渝红 班级:经济学C123班 学号:128175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顾客行为观察——舒蕾洗发水的购买 摘要:生活中的每个人,特别是女人,不论她从事着什么工作,总是有一根情感线始终贯穿着她的人生。这也许是亲情,也许是友情,也许是爱情,也许是…… 总之越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是人际关系的复杂,越是商业氛围的浓烈,人们越需要情感上的滋润和心灵上的抚慰。 于是,人们对外表形象日益重视,拥有健康亮泽的秀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继联合利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士洗发水后,1988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后敏锐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认知缺口,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便退出了国内第一支去屑洗发水“海飞丝”。由于巨大的市场容量与利润间,中国洗发水市场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面貌。 21世纪初,中国洗发水又进一步的走向成熟。在中国洗发水市场演进过程中始终面临一元与多元的对立,不同的市场目标与市场地位所导致的竞争策略多元化将长期推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与演进。

目录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2、环境分析 2.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环境 2.2 舒蕾洗发水的竞争分析 3.舒蕾洗发水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1.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 3.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4、舒蕾洗发水营销的优化策略 4.1着力消费市场的调研 4.2探寻恰当的市场定位

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市场萌芽阶段 60-70年代,洗发水产品只有简单的功能和定位:清洁头发。药物型和药草型是这个时期的普遍功效定位。70年代末,中国诞生了第一瓶洗发露——蜂花牌洗发露; 80年代采用简单中国药草配方的香波开始流行,并采用传统的功能定位,例如黑发型、防脱发型、止痒型等。同时,蜂花推出了中国的第一瓶护发素。1988年以前中国洗发水市场以海欧、蜂花、美加净等国内洗发水品牌为主,产品包装较为粗糙,价格低廉,洗发、护发产品分开,除了洁净能力外,没有其它显著的功能差异。由于此时国内经济尚处于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存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呈现出缺乏市场竞争,对顾客需求关注不够等前市场化特征。 (2)市场培育与发展阶段 1988年底,以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并推出“海飞丝”洗发水为标志,中国洗发水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演进阶段,宝洁、联合利华、花王、汉高等一大批跨国公司与众多国内公司一道共同开拓中国洗发水市场。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舒蕾是丝宝集团旗下知名的洗发水品牌,历经9年的发展,舒蕾已成为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导品牌之一。舒蕾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提倡“头皮头发双重护理”的科学护发理念,并在此理念引导下为大众提供着优质的洗护发产品,在装扮美丽动人外表的同时,更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平衡、和谐、身心健康的生活状态,这才是美的根本。因此舒蕾所倡导并不断构筑的品牌文化“健康来自平衡,美丽源于和谐”就是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带给大家的除了美丽的秀发外,还有和谐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 在舒蕾的推广中,丝宝集团避开和宝洁正面交锋,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商界》曾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那就是坚决放弃总代理制,花大力气自建网络。1997—1998年,舒蕾先从终端入手,在人员宣传、产品陈列、柜台促销上大做文章。舒蕾利用丽花丝宝积累的网络资源,采取“先两极,后中间”的渠道拓展原则,重点抓大卖场和零售店的铺货,从而带动中型店的开发。另外,舒蕾还在各大商场设立了1000多个专柜,不惜一切代价,让舒蕾的堆码、灯箱、POP海报占据卖场最显眼的位置。同时还组建销售小分队,随时为居民区的杂货店、小超市、发廊补货。据悉,目前舒蕾的网络已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几乎每个二级、

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

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 1.传统营销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市场导向。 在传统营销模式下,企业首先是进行市场调查,并借此确定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组合,然后再集中企业的可利用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让顾客满意。但是它忽略了顾客的不成熟性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对市场营销的影响。顾客有时只是有一个创意,希望厂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市场变化的加快,产品种类的增加,要求厂商必须整合多种资源,寻求多方共赢的营销模式,这样才能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所以,树立以实现用户价值为目标导向的开放式营销,才是企业的现实选择。 2.传统营销模式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成本过高。 传统营销特别强调选准目标市场,试图以有限的市场网络建设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销售收入,但在营销实践中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市场受地理条件和交通工具的限制,构建广泛的市场网络需要耗费大量成本。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实现市场网络的尢规模扩张,其耗资之大由此可见一斑。通常情况下,企业降低平均成本的关键在于增加销量,而企业增加销量的必然选择就是差异化营销,可是,差异化营销又导致经营成本的提升。在现代市场中,产品多样化、需求个性化趋势不断加强,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为每一个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的成本很高,所以拒绝了许多顾客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3.传统营销模式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长、速度慢。

现代的市场竞争是时间与速度的竞争。传统观念认为,企业的发展和持续赢利能力受市场开发和制造能力的约束。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主要受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和速度的制约,即确认顾客的需求、市场的机遇,并把它们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时间和速度。传统的营销过程是,先开发概念产品,然后制造样品,再试制产品,最后才是产品营销。因此,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长、速度慢。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最常见的商业模式3种:生产商、渠道商、零售商、这3种商业模式也基本形成了商业社会的商品流通。在传统行业,这3种模式,者3中社会角色分工合作,缺一不可。生产商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要借由零售商的卖场分到市场的各个角落,零售商需要借由自己的卖场把产品直接销售到顾客手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角色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资金,每个人度需要报酬,这样,产婆的价格在付给每个环节的报酬之后自然水涨船高,这些多出来的费用想当然地分担到顾客身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会角色的优势或是弊端。 1生产商 生产商的优势就是:1高技术含量,生产商一般都拥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生产商最大的财富之一,他可以借由机械和人力,可以把技术变成财富,2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商生产产品一般都市流水线

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郑丽果

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郑丽果 摘要:城镇发展与生态文明需要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城镇建设的可持 续性。本文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深入研究,首先分析城镇化、生态环境二者的交互耦合关系,以及当前环境保护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随后分析了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 实现城镇化、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局势。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前言: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突 出问题,即: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习总书记在近几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们在进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破解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重要论断依据,即:我们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拓展生态保护的意义,需要量发展与环境进行统一,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思路。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 1.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 会促使人口密度增加,生态环境压力也就随之上升。二是城镇化会提高消费水平,社会人群向生态环境的索取力度就会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脆弱。三是 城镇化建设中,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增多,就会消耗大量能源与资源,并 在生产经营期间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固体、液体,加剧生态污染。 1.2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 城镇化会使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不断上升,降低周边城镇居住环境舒适程度,排斥居住人口,进而对城镇化发展产生阻碍,同时,投资环境的竞争力也在不断 的下降,对企业资本投入加以排斥,进一步造成本地资本流失,减缓城镇化的发 展速度。此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将生态环境的支撑力拉低,例如城镇的用水 等等,并提高灾害事件的发生几率,对城镇化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隔,如果想改 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就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社会企业,加大对 环保的人力投入、财力投入,这就又使得城镇化步伐变得缓慢。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2.1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由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在实现高密度居住、学习、工作的同时,他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存在一定的要求,即:空气质量 是否符合人居环境要求,水资源是否达到人类饮用标准,农产品等食材中的有害 物质是否超过国家标准等,人们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这种意愿也将成为 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理念。 2.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镇化发展需要可持续,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绿水青山对于新 型城镇化发展也十分重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增长需要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发展内核动力建立在环境综合治理的前提之下。环境优化之后, 新型城镇化发展才能长期持久。 2.3城镇吸引人才的要求 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对于生 存环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们在选择今后的生活、工作的城市的时候,对于该 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认识。一个环境优美,园林化的城市,宜居指数

政府项目投融资多种模式分析

政府项目投融资多种模式 ——优劣和适用性分析 城市投融资建设的当前形势 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一个困扰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GDP已经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当前正面临经济过热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压力,导致国家实施了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银根和地根的相对收紧,使资金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而城市建设对地方经济增长可以产生向前诱发效应、伴随效应、后续波及效应、等多方面贡献。但是,建设速度的加快,投资强度的加大,也使各级政府在财政资金的投入方面捉襟见肘,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单靠政府财政投入已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政府以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多重身份全面介入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中,职能交叉,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形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公共产品生产模式,政府部门并没有完全从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事业的赢利性领域退出来着重发挥自身的战略制定、决策、指导、监督和公共服务的作用。如何加快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方式的改革,提高投资效率,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解决大规模集中建设时期的资金供需矛盾,成为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而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又被称为政府工程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处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金融组织贷款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常可以将政府投资项目划分为经营性项目(如项目在运营后有盈利保障的轨道交通、公路、港口、机场、电力、供水、环境卫生设施、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如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 对于基本没有盈利的公益性公共工程(非经营性项目)建设,一般由政府担任投资主体,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应大力推行代建制,依靠社会专业力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水平。而对于经营性项目,由于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建设期长,但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回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引入私人资金参与投资建设,拓宽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结构: 一、银行信贷资金。却可能造成政府过度负债,难以为继或因政府财力信用不足,银行怠于放款。 二、土地出让金。但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成为长期持续的建设资金来源。 三、吸引社会资金。即市场化融资。

论消费社会的弊病

论消费社会的弊病 周正华 (山东英才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南250104) 摘要:在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却未得到相应的自由发展。有两个弊病在消费社会里尤为突出:合理化趋势和消费领域异化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人文环境的迅速恶化,使人们丧失个性、丧失自我。只有融入彰显自我个性的精神,生产和消费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终促使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轨并行。 关键词:消费;弊端;个性化 “消费”指使用商品和享受服务,以满足需要和渴望。“消费”作为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概念,在语义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14世纪开始出现在英语中,很长一个时期里都具有鲜明的贬义,带有“用尽”、“耗费”乃至“暴殄天物”之类的意思,隐含的意义是超过了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地占有和使用的范围。[1]从18世纪中期以后,它的贬义慢慢消退,逐渐成为一个与“生产”相对而言的概念。从20世纪中期以来, “消费”和“消费者”比“使用”和“顾客”多了一层意思,即消费满足的需要和渴望一定是超过了基本的、生物需要范围的。当人们谈论“消费社会”意义上的“消费”时,它首先所指的是一种充足和富裕现象。例如,使用政府廉租房和购买经济适用房不一定称为消费,而只是作为生存的基本保障,但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审美品位而购买别墅或高品质品牌楼盘才是消费,而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而购买和装饰住所才是更充分意义上的消费。 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把大量的注意力投注在消费领域,花样繁多的物质消费似乎在人们心中制造着“饕餮大餐”。然而物质相对富裕的消费社会的人文状况是怎样的呢?这样来描述可见一斑:“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的高视阔步,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 端倾向。”[2][p.4] 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 域日益商品化。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标签。 消费社会有两个很大的特点是:社会的合理化趋势以及消费领域的异化现象。这导致了两种可怕的后果:一是社会畸形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延伸轨迹不平衡;二是个人生存的反美学倾向———失落个性。 一、“合理化”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桎梏 何谓合理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化意 味着人们为达到一特定目标而对最佳手段的搜寻是由一些规则、规定以及更大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个人在寻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最佳方式时,是不会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3][p.32]合理化的根本性追求就是“效率”。为了提高效率而使事物整齐划一(即“规则化”)、拒绝多样化、个性化。目前,主导社会发展的内在线索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所谓“合理化”的过程,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无处遁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体现就是“现代官僚制度”。人们被套牢在各种社会结构之中,这些结构会指定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人们不必自己费心力去发现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最佳手段和最佳途径早已被发现并且已被制度化在规则、规定和结构中了,个人所要做的只是照章办事就行了。其重要特点是,它没给“个人”留下选择为达到目的而用的方式的余地,无个性空间。既然对于方式的选择要受到条文的影响或者是由条文决定的,那么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以 (或必须)作类似的、最佳的选择,也就是毫无发挥个性的“压力”和“驱动力”可言。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合理化的樊笼里,几乎没有什么有创意的出路可寻。 第二,合理化在社会经济领域体现为麦当劳模式。 [3][p.16-29] 即规模化、整齐划一,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管理者 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过程的真谛所在。其越演越劣的负面作用另人侧目:其一,使个人、 组织机构和行为过程单一化和机械化。人们身处其间感到凡事都如同例行公事,毫无个人见地可言,丧失了工作积极性和生活的情趣。其二,对于行为过程的冷冰冰的控制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维,反噬人的情感。不仅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员受到诸如流水线之类的控制,而且消费者本身也被当作“物”来对待,被消费全过程的“流水线”所控制。 收稿日期:2008-07-01 作者简介:周正华(1976-),女,硕士,山东英才学院基础部教师。 Vol.4No.3 Aug.2008 英才高职论坛 TheForumofYingcai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第4卷第3期2008年8月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从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重要课题,我国更是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用于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刻不容缓。 1 保护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资源质量和数量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反馈效应,主要表现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人们毫无顾忌的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我国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大气质量降低,气候异常,森林覆盖率下降,大量生物濒临灭绝……这些损失我们无法弥补,只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缓解当前的严峻形势,这不仅是大势所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热爱大自然,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2 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环保法律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针对保护生态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在逐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但法律规定范围广泛,内容较笼统,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当前制定的资源法针对性较强,且注重污染企业职责,轻政府职责,相关的法律规范交叉、重叠,条款间互相矛盾,存在冲突,追究环境污染的诉讼制度存在缺陷等等,总之,我国统一、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还未形成,急需改进和完善。 2.2 环保投入不足 部分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质疑,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停止环保和治理污染

贵州烟草行业比较优势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2016-毕业论文

贵州烟草行业比较优势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2016 摘要 烟草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贵州省财政收入的支柱行业之一,烟叶种植更是烟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现代烟草农业自2007年全国开展以来,对烟叶生产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对贵州省的烟叶生产具有指示性作用。各烟区为推进烟叶生产水平的提升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烟叶发展模式的创新,使烟叶生产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贵州省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积极探索烟叶发展模式的创新,逐步实现烟叶生产由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本文通过对贵州烟草比较优势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全面调研贵州省烟叶发展现状,并借鉴云南、山东等烟草大省成功模式,较为全面总结贵州烟草的比较优势,创新现有烟草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家庭农场+生态农场+合作社+烟农”现代烟草农业模式,实现贵州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贵州烟草,现状,比较优势,发展模式

目录 1绪论 (3) 1.1研究背景 (3)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本文目标 (4) 1.2.1研究现状 (4) 1.2.2本文目标 (4) 1.3 研究内容 (5) 1.4 研究方法 (5) 1.5研究的创新之处 (5) 2 理论基础 (5) 2.1比较优势理论 (5) 2.2波特“钻石模型” (7) 3 国内烟草发展模式分析 (8) 4 贵州烟草发展现状 (9) 5 贵州烟草的比较分析 (10) (一)生产要素 (10) (二)需求条件 (11) (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11) (四)企业战略与竞争对手 (12) 6 贵州烟草发展模式选择 (12) (一)基础设施建设 (12) (二)规模化种植 (12) (三)集约化经营 (13) (四)专业化分工 (13) (五)信息化管理 (13) 7 对策及建议 (13) 一、家庭农场实施对策 (14) 二、生态农场与合作社实施对策 (14) (1)整合资金成立生态农场以及合作社。 (14) (2)加强生态农场以及合作社人员专业化培养。 (14) (3)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14) 三、烟农实施对策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电子商务与传统销售模式利弊

电子商务与传统销售模式利弊 1、改变传统营销方式 传统营销信赖层层严密的渠道,辅助以大量人力和宣传投入来争夺市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在网络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商家可以利用这个世界性的网络将商务活动的范围扩大到全球。电子商务使买卖双方在网络上形成简单易行的良好界面,使供需双方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像面对面一样地迅速完成交易,使各种网上交易以电子票据进行支付、清算与决算。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的组织协调和产品的广告宣传、销售,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改变企业竞争形态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网络上信息的公开性使得市场竞争更为公平,产业界限也将变得更为模糊,大企业不仅面临同行中小企业的竞争,同行企业也面临着其它行业企业的竞争,因此,如何顺应潮流,采取相应策略来再创竞争优势,已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一大挑战.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全新的销售方式,企业的生产首先是为信息网络生产,然后再由网络完成商品和顾客的互动.在网络的冲击下,如果企业没有创新意识,不及时更新产品和服务,就难以在网络时代生存。 3、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 据统计,上网者中6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全球用户年龄平均在33岁左右,这些人的消费行为往往较为独立,对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对商品的质量、规格、式样、造型以至包装等会不断提出自己的新的要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顾客的行为、偏好也有新的变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每个顾客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内容都比以往要快得多、多得多,因此他们求新求变的愿望也就越发强烈。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产品的升级换代也不断加快,从而顾客对消费品的要求也就日新月异。再加上今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顾客对购物方便及乐趣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4、改变市场营销环境 电子商务使顾客购买行为日趋个性化,生产者对市场机会的反应更加敏捷,生产者与顾客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在增加,中介商的作用将被削弱。同时,顾客在交易中的主导权会更加突出,而生产者的市场营销战略会强调如何更方便,及时地满足顾客的特定购买欲望。 5、改变企业营销模式 电子营销的模式就是顾客和企业的对话,企业在清楚地了解每个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后,作出相应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策略。这样,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营销关系,是密不可分牢不可破的,网络的即时交互、超越时空等特点即成为这种模式的强大技术依托。 电子商务运作下的营销管理创新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如何使顾客满意,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购买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是企业制定计划,确定营销组合策略的出发点。 电子商务时代,顾客已不再作为一个整体因素而被考虑,而是一个主动的个体,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是如同资本、机器、员工一样的资源,甚至更为重要。企业在制造顾客价值的同时创造自身价值。与传统企业营销管理相比,电子商务下的企业营销管理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创新性。主要表现如下: 1、网络互动营销管理 电子商务下的企业营销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互动营销,电子营销帮助企业同时考虑客户需求和企业利润,寻找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满足客户需求最大化的营销决策。 顾客的欲望和需求可以通过网上立即到达营销者,而营销者也可以立即针对顾客需要制订或修改产品、价格和销售方案,通过交流达成充分的理解。网络互动的特性使客户真正参与到

生态环境与保护论文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 但是现在,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 人类必须意识到,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 我么每天都面临着因为自己对环境的不加爱护而引发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分为许多种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这些简单的词语引发的自然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有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 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人类再不行动,那么100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有可能融化得无影无踪。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真能如此,新世纪的人们将会迎来新的希望,人类文明将会走向光辉的彼岸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5、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6、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 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对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程序,迅速比较进货价格、运输费用、优惠、折扣、时间效率等综合指标,最终选择有利的进货渠道和途径。

传统生产管理系统模式地弊端

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生产方式革命”,即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替代手工制造单件生产方式,但随后代之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即“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我国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创立发展起来的,与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使得整个经济处于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效益低的粗放型发展状态,形成生产单一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从而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组织生产,“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与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模式。 与现代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相比,我国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弊端: 1、企业生产缺乏柔性,对市场反应能力低 所谓“柔性”,就是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要求在短时期内,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编制生产计划的。投入产品与调整产品对整个计划影响较大,再加上企业生产的反馈信息比较慢,下月初才有上月末的生产统计资料,无法实现动态调整,生产严重滞后,导致生产系统速度慢。 2、企业的“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所谓“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是指各个零部件生产阶段,各自都以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生产,而后推到下一个阶级,由此逐级下推形成“串联”,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直到最后的总装配,构成了多级驱动的推进方式。由于生产是“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加上没有严格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全厂的同步化均衡生产的协调,各生产阶段的产量必然会形成“长线”和“短线”。长线零部件“宣泄不畅”进入库存,加大库存量,而短线零部件影响配套装配,形成短缺件。然后,当“长线”越长,“短线”越短时,使各种库存不但不能起到协调生产,保证生产连续性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在制品积压,流动资金周转慢,生产周期长,给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生产率,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单一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 现代化大生产是充分利用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组成专业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整机厂和专业化的零部件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必将使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成为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方式,不仅是一种排斥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排斥多样化经营,靠增大批量降低成本生产,这样非常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提高效益,促进企业顺利成长。 4、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 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的,但又由于各生产阶段内部的“物流”和“信息流”是以零件为单位,因此,作为厂一级的生产计划只能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下达到各生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1)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贵州可持续发展——《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 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一) 6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6月9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在贵阳召开,全面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这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引领性事件,将对贵州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基本途径,是增进人民福祉、造福子孙后代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贵州形象、建设多彩贵州的重要支撑。在全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探索资源能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新道路。近年来,尽管贵州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但总体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7%,贫困人口占全国的9%。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磷矿、铝土矿等资源,煤炭、电力、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能耗强度是全国的2.15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贵州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将继续保持天蓝地绿水净。 有利于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境内河流众多,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生态环境脆弱,修复难度很大,石漠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2%、31.4%。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亩均森林蓄积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左右。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实施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污染防治等重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手机为例)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本人购买HTCs710e手机为例 一.营销刺激 产品: htc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求新需求。开发双核手机。产品外形好看,不爱坏。配置是最受欢迎的安卓系统,年轻人是主要使用群体。 缺货刺激营销 由于htc受很多人的亲睐,在春节期间购买时,很多型号都缺货,我觉得这应该是种营销刺激。让顾客需求上升,使此品牌手机价格一直维持原有价格,不下降。 3.价格 从低到高,价格不等,买足多种层级顾客的需求,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高层消费者。二.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 需要因素 需要消费者构成:本人,年龄20岁,在读大学生,生活费由家长提供。 需要的品种类:手机 现如今市场最流行的是手机类型触屏手机,还有适合当今青年人的安卓系统,因此想买一个安卓系统触屏手机。 需要的时机与时限:需要发生时间是大二上半学期,持续半年,想在春节促销降价时购买。需要的实现方式:像手机这种较贵重东西,本人愿意去国美大中这种大型的电器商场选购,网上很多都是水货,不可信,售后服务没有保证。 购买动机 本人属于理智动机,对购买手机这件事上,我会经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后进行购买,更注重性价比。在购买活动中表现为求实心理。 感知 选择性注意:由于本人身边的朋友谈论htc手机的很多,它的口碑也很好,所以我常常关注这个型号的手机,上网查看它的报价等。 态度的倾向性 本人对买手机的态度主要有两个来源。 (1)来自本人接触过的手机品牌,我原来的手机是诺基亚的,本品牌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用着也不错,因此这次买手机时也会关注这个品牌。 (2)受朋友的影响,周围朋友都是同龄人,很多用的都是htc手机,自己也想他们打听过,反响都不错,并且也尝试使用同学htc手机,觉得很实用,外观也很漂亮,因此这次买手机也会关注本品牌。 (二)个人因素: 年龄、性别 我是一个20岁的女生,作为年轻人,除了手机的品质,我更注重手机的外形,颜色,功能是否齐全,是否有较高像素的摄像头和wifi上网功能。更偏向于安卓这种易于手机娱乐的系统。 职业、文化 作为在校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需求很高,随时可以看看新闻,发发微博等。不错的音乐播放功能也能使我们在平时拿起手机听听音乐和英语。 经济收入

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

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 内容摘要:预算控制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技术创新的日益加快,企业内外部环境也变得复杂多变,这对传统预算控制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特点以及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推进我国企业预算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预算控制预算目标预算考评 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及其特点 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控制方法,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预算管理过程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反馈评价等过程,其中预算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没有预算控制,预算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但是企业的预算控制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预算控制模式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被新的控制模式所取代。自控制预算模式诞生以来,其形式一直处于不断改进完善当中,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财务计划预算控制阶段、目标利润预算控制阶段、战略导向的预算控制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其控制的紧密程度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紧控型

转变为松控型。因此,财务计划预算控制模式、目标利润预算控制模式等一般被称之为紧控型预算控制模式,而战略型、价值型预算控制模式则是松控型的预算控制模式,也就是被称为“超越预算”控制模式。从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紧控型的预算控制模式,它产生于标准成本法,是根据报告期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估管理者或员工的业绩,强调的是管理者主导、目标导向、关注细节、注重全过程交流与事后控制,预算期内不进行预算修正等。通过监测生产运营状况,将监测结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制定方案、采取行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差异的消除或减少。因为它强调目标的准确性、先进性和可控性,通过自上而下的紧密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 (一)传统预算控制模式无法适应组织柔性化的要求 柔性组织是动态竞争环境下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对经营环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变革传统的刚性组织,实现柔性组织管理。柔性组织管理具有弹性的领导关系、层级减少、决策权分散、横向沟通加强以及组织网络化等特征,这种结

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贵州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建设美丽贵州的要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贵州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文明建设的提出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永恒地发展下去。而如今,人类频繁的活动以致大自然受到严重破坏,伴随着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 贵州省较其他省区其环境资源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贵州省的发展道路必须要考虑贵州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贵州具有多山的的地形,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次,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丰沛的降水条件造就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再次,贵州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多民族聚居的人口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也使得贵州具有丰富

的矿产资源。所以说,贵州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前提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地处大西南地区,远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生产活动的不断加强,工业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使珠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其不良后果正在显露出来。针对这些情况,为实现整个珠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有限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贵州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3年,贵州遭遇了严重的特大干旱。地处贵州西部和南部的黔西南、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几个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时此次大旱的重旱区。许多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农业最为严重。由此可以看到,贵州省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的问题,不仅说明生态环境本身更加脆弱,而且会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贵州的生态建设已成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贵州目前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1、工业污染。由于贵州实行工业强省战略,省内的工厂企业越来越多,工业生产必然产生庞大的废弃物和烟尘等。目前贵州多数的工厂的生产模式均是粗放型,即只追求利益不考虑后果的工业模式,所产生的垃圾不经过处理便直接排向水里或者大气里,所以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形势特别严峻! 2、城市废弃物污染。随着贵州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贵州。随之带来的便是严峻的城市问题。首先是生

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分析

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首次将国内通常对消费者购买模式描述中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细分为“内外刺激”、“不足之感(感到需要)”、“求足之愿(产生购买动机)”三个阶段,这就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的产生过程描述得更加清晰,使营销人员更容易把握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的操作思路。 2.特别指出了对消费者的刺激除了有内、外刺激,还有主动刺激和被动刺激两种,这不仅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刺激点,而且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以所发布信息是否能吸引消费者无意注意、实现对其良好被动刺激为标准来评价企业信息发布工作效果的观念,从而使企业信息发布工作能起到更好的宣传、促销效果。 3.明确提出了“购买决策(yes)”+其他条件(如:资金)→“购买行为”这一路径,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一个营销理念:消费者即使作出了购买决策也不一定能发生购买行为,因为可能受其他条件(如资金不足)限制而最终不能执行购买决策,即不能产生相应的购买行为。如果能帮助消费者解决好阻碍其购买行为发生的其他条件,则有助于消费者最终产生购买行为。如,房地产开发商发售商品房时与银行合作,为购房者提供银行按揭即是帮助消费者解决了资金问题,才促进了消费者购房行为的发生。 4.率先将“获得消费体验”作为一个独立阶段予以强调。明确指出了“获得消费体验”与“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产生的缘由,真正关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5.进一步强调了购后行为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率先将“产品处置”也纳入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中。这拓展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范围,有助于营销人员牢固树立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 6.本模式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的逻辑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规律,其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完整、细致和具体,因而更易为中国的营销人员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 总之,该模式有更强的应用性,对营销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性。 二、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 (一)“刺激”阶段。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具体可分为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主动刺激与被动刺激。 外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以外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外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有许多,如:产品的款式、质量、价格、服务、广告、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科技水平、地域特点、文化因素、家庭结构、居住条件、职业、收入、社会阶层、相关群体等。其中主要因素是:产品本身情况、广告、收入、相关群体等。 内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内部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内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也有许多,如: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态度、性格、气质、观点、习惯、情绪、情感、感觉、知觉等。其中主要因素是: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习惯、感觉等。 主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有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被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无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该阶段的特点是:消费者所受刺激既可能是由外部因素产生的,也可能是由内部因素产生的;既可以是主动刺激,也可以是被动刺激。主动刺激、被动刺激主要反映消费者受刺激时的状态,它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途径;而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许多具体刺激点,实际上它们均有可能成为消费者产生不足之感的决定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而已。 (二)“不足之感”阶段。不足之感指消费者在受到刺激之后,产生了缺少什么并由此需要此物(商品或劳务)的感觉。此时,消费者产生了消费需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的不足之感既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还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消费者的不足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