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高考物理-5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高考物理-5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高考物理-5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高考物理-5知识点梳理

选修3-5知识点梳理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例1.在某次短道速滑接力赛中,运动员甲以7 m/s 的速度在前面滑行,运动员乙以 8 m/s 的速度从后面追上,并迅速将甲向前推出,完成接力过程。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均为50 kg ,推后运动员乙的速度变为5 m/s ,方向向前,若甲、乙接力前后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求接力后甲的速度大小。

波粒二象性

一、量子论内容:

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

一切物体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称为热辐射),热辐射不仅跟温度有关,还跟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2.黑体及黑体辐射

黑体是能够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三、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 (1)基本概念

①定义: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②饱和电流: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 实验表明,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这表明入射光越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遏止电压:当所加电压U 为零时,电流I 并不为零。只

有施加反向电压,也就是阴极接电源正极、阳极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极间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电流才有可能为零。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称为______________。它的存在说明了光电子具有_____________。

21

2

e c m v _____________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

9秒——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2.光子说 1905年受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E=hv 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电效应方程 0W h E Km -=ν (金属的截止频率ν0=W 0/h ;c Km eU E =,c U 为遏制电压)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规律,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观点

C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将放出光子

D .光电效应现象中存在极限频率,导致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存在饱和电流

例3.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3)若电压表读数等于0.2 V ,求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

4.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与实物粒子相对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h

ε

ν=

p

h =

λ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等完成 ①装置: ② 现象: a.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10-15m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 。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3.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 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 1)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v =E 2-E 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 ,和电子轨道半径r n

分别为:……、、

32112

21=??

?

??

==

n r n r n E E n n

其中E 1=-13.6ev, r 1=0.53×10-10m (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

其中n =1的定态称为基态。n =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例4.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 .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 .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 eV

D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

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自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可以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见课本。

成 份 组 成 性 质 电离作用 贯穿能力 射 线 氦核组成的粒子流 很 强 很 弱 射 线 高速电子流 较 强 较 强 射 线 高频光子

很 弱

很 强

2、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在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核子数等于质量数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类 型

衰变方程

规 律 α 衰 变

新 核

衰 变

新核??

?质量数不变

电荷数增加1

射线是伴随

衰变放射出来的高频光子流

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由于反应中有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和

一个电子,即: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该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测得质量为m,半衰期为T ,经时间t 后,剩余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质

量为m t t

m m )2

1

(0=。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原子核有意义。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3、半衰期更短

4、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一、利用它的射线

A、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仪.

B、利用β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与密度的关系,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

器中液体的高度等,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C、利用α射线使空气电离而把空气变成导电气体,以消除化纤、纺织品上的静电

D、利用γ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种,也可以利用它杀菌、治病等

二、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工业、农业及生物研究等.

棉花在结桃、开花的时候需要较多的磷肥,把磷肥喷在棉花叶子上,磷肥也能被吸收.但是,什么时候的吸收率最高、磷在作物体内能存留多长时间、磷在作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用通常的方法很难研究.如果用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制成肥料喷在棉花叶面上,然后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棉株各部位的放射性强度,上面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放射性的防护

(1)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

(2)用过的核废料要放在很厚很厚的重金属箱内,并埋在深海里

(3)在生活中要有防范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核力与结合能质量亏损

核力:能够把核中的各种核子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力叫做核力.

1. 核力是四种相互作用中的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

2. 核力是短程力。约在10-15m量级时起作用,距离大于0.8×10-15m时为引力, 距离为10×10-15m时核力几乎消失,距离小于0.8×10-15m时为斥力。

3. 核力具有饱和性。核子只对相邻的少数核子产生较强的引力,而不是与核内所有核子发生作用。

4. 核力具有电荷无关性。对给定的相对运动状态,核力与核子电荷无关。

结合能;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所以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

当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能量;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同样的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比结合能: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为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质量亏损: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减少。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之和,叫做质量亏损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m是物体的质量,E是物体的能量。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的质量亏损Δm,正表明它们在互相结合过程中放出了能量ΔE=Δm·c2

常用单位: ?m用“u(原子质量单位)” 1u=1.660566×10-27kg

ΔE用“uc2”

1uc2=931.5MeV

(表示1u 的质量变化相当于931.5Me V的能量改变)

核反应方程

1.熟记一些实验事实的核反应方程式。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质子:

144171

7

281N He O H +→+

(2)贝克勒耳和玛丽g 居里夫人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α衰变 238

2344

92

902U Th He →+ β衰变

234

23409091

1Th Pa e -→

+

(3)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打出中子 94121

4260Be He C n +→+ (4) 轻核聚变 112

011n H H γ+→+

(5) 重核聚变 23511361

92

054010U n Xe n +→+

2.熟记一些粒子的符号

α粒子(42He )、质子(11H )、中子(10n )、电子(01e -)、氘核(21H )、氚核(3

1H )正电子(0

1e )

3.注意在核反应方程式中,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

重核裂变 核聚变

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例如: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

(2)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例如:

②平均每个核子放出3Mev 的能量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 .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C .在仪、p 、1这三种射线中,1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仪射 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 .铀核(2;:u)衰变为铅核(206Pb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d 衰变和10次B 衰变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

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总结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 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理综物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 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

江苏物理小高考知识点解析(附经典习题)

一、 运动的描述 1. 速度定义式 t x v ??= 2. 加速度定义式 t v a ??=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速度:at v v t +=0 2. 位移:202 1x at t v + = 3. 速度位移公式:as v v t 22 02 =- 三、 相互作用 1.重力:mg G =(2 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弹力(胡克定律) F=kx 3.滑动摩擦力 F=μF N 4. 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五、 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理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0 ,v v t v x x == 竖直方向:2 2 1gt y = ,gt v y = 经时间t 的速度:22 02 2 )(gt v v v v y x t +=+= 平抛运动时间:g h t 2= (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s v π2== (2)角速度:T t π φω2== (3)r v ?=ω (4)固定在同一轴上转动的物体,各点角速度相等。用皮带(无滑)传动的 皮带轮、相互咬合的齿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5)向心力:r T m r m r v m F 222 24πω===(向心力为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合力,

是效果力非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6)向心加速度:v r r v a ?===ωω22 (7)周期:f T 1=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表达式:2 21r m m G F = 1) 主要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mg r Mm G =2(应分清M 与m ,g 指物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2) 3) 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由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判断,r GM v =,3r GM =ω,GM r T 3 24π= 4)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7.9km/s ==gR v 。 七、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W=Fscos α,其中α为F 、s 之间的夹角。此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解题时应注意W 与F 的对应关系。当功率恒定时,也可使用公式:W=Pt ,变力做功用动能定理求解。 2.功率:v F t W P ==(平均功率) Fv P =(瞬时功率)〖P 与F 具有对应关系,当P 为机车功率时,F 为机车的牵引力〗 机车运动最大速度:f P v = max 3.重力势能 mgh E p = 4.重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2p 1p G E -E W = 5.动能 2k mv 2 1 E = 6.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2 222112 121mv mgh mv mgh +=+ 八.动能定理:1k 2k E -E =合W 即2 022 121W mv mv t -= 合(合外力做功等于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也可表述为一切外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选修部分要求有变化对比变化 总考点数由114条变为110条,有增有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必修一没有变化,必修二略去了原第16考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选修3-1中,38、39考点分别删去了“电容器的计算不要求”、“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两句话,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基本计算学生应该掌握。增加了第43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且为二级要求,表明重视实验。 删去了第55考点中“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一句。选修3-2中,考点“变压器”由1变成2级要求。原65考点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66考点传感器合并为一个考点“传感器”,选修3-3中“液晶的微观结构”描述为“液晶”,可以理解为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选修3-4中,原86考点“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加了“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92考点“光的折射、折射率”由2级要求降为1级。在原97考点基础上,增加了“狭义相对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95考点中明确了狭义相对论中要求掌握的三个重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选修3-5中,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光子说”描述为“光电效应”,意味着这部分要求并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 1、利用教材,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基本以“1”级要求为主,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复习时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3、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和去年一样,没有单列出实验目录,而是将实验考查的内容与知识内容合为一体。意味着实验的考查方式可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 3 N 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 3 N 必考三、x-t与v-t图象 【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F θ A B t v/(m 1234 2 1 - - O

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0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 【典题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m 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 必考五、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典题5】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以0v =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15m 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 2). 必考六、牛顿第二定律 【典题6】如图所示,三物体A 、B 、C 均静止,轻绳两端 分别与A 、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 A =3kg ,m B =2kg ,m C = 1kg ,物体A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m/s 2)( ) A .3N B .5N C .8N D .6N 【典题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直立轻 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叠放在A 的上面,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A 、B 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 ,当 F A B C A B

江苏化学小高考知识点(全)教学提纲

江苏化学小高考 必修1知识点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可能是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单线桥 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 2====Br 2+2KCl 2 KBr + Cl 2====Br 2+2KCl 得到2e-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 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NA N 例题P7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M m 例题P7 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Vm V 例题P10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 = V nB 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1. 计算 m=c ×v ×M 2.称量 3. 溶解 4。转移 (洗涤2---3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物质的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大小 <10-9 10-9 ~10-7 >10-7 胶体的本质特征 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区分溶液与胶体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强碱NaOH KOH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HCl H 2SO 4 HNO 3 弱碱NaOH KOH Ba (OH )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水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仪器 蒸 馏烧瓶 冷凝器 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 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铂丝用盐酸洗涤 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 再蘸取待测液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 - 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知识点大全 物理必修1 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A (1)什么是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2)在什么情况下能将物体抽象为质点?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3)练习: ①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研究用20cm长的细线拴着的一个直径为10cm的小球摆动时 C.研究一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动作时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转时 2.参考系 A (1)什么是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练习:①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3.路程和位移 A (1)什么是路程?路程是标量还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2)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标量还是矢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3)在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练习:①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有关它们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 A Ⅰ Ⅱ Ⅲ

C .沿路径运动Ⅲ的位移最大 D .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 ②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 大高度为20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m 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 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 .25m ,25m B .65m ,25m C .25m ,-25m D .65m ,-25m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1)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速度的公式?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方向呢?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什么是平均速度?如何求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公式v =Δx /Δt 求。 (3)什么是瞬时速度?方向呢?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4)练习: ①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 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在110m栏项目中,以12.91s 的骄人成绩力 压群雄,一举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假定他在起跑后10m处的速度是8.0m/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8.0m/s B .9.6m/s C .8.8m/s D .8.5m/s ③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 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 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5.匀速直线运动 A v 0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考情:5年7考参考系,质点(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基础梳理] 一、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二、质点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三、位移和路程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定义式:v=Δx Δt .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1)定义式:a=Δx Δt ,单位是m/s2.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考向一对质点的深入理解 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平运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 (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 (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考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x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考向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根据a与v (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大. (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小. 类型题之(一)“用极限法 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016年江苏小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力学单位中,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A.米 B.秒 C.千克D.焦耳 2.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尝试性计算,首先发表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第谷 C.伽利略D.开普勒 3.苹果从树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能反映其运动的v一t图象是B 4.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下列活动中,可将月球视为质点的是 A.测量月球的自转周期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 C.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 D.选择“嫦娥三号”的落月地点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加速运动,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mg B.F C.μmg D.μF

6.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了F 1、F 2,如图所示.接下来, 要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条测合力.在操作中应当 A .沿F 1、F 2的角平分线方向拉伸橡皮条 B .将橡皮条拉伸至0点 C .使拉力的大小等于2221F F + D .使拉力的大小等于F 1、F 2的大小之和 7.漫画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 .Fsin θ B .Fcos θ C.θsin F D. θ cos F 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直观判断加速度a 和质量m 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是 A .a 一m 图象 B .a 一m 2 图象 C .a 一 m 1 图象 D .a 一21m _图象 9.如图所示,河水的流速保持不变,为使小船由0点沿虚线匀速航行,船头的指向应为图 中的 A .①方向 B .②方向 C .③方向 D .④方向 10.汽车以速度秒v 匀速行驶,牵引力的大小为F ,则牵引力的功率为 A .v F B .Fv c .2v F D .Fv 2 l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释放纸带的操作正确的是 A 12.大扫除时,某同学将一张课桌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下,此过程中该同学对课桌做功的情 况是 A .一直做正功 B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力学 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二、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高考中的50个重点概念 一、运动学 1、位移 速度与加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at v v +=0t 202 1at t v x += 20t v v v += 3、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平抛运动 6、匀速圆周运动及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14、万有引力定律 15、向心力与卫星 二、物体的平衡 7、重力 弹力 摩擦力 8、力的合成与分解 9、共点力的平衡 三、运动和力 10、 1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2、牛顿第二定律与超重、失重现象 13、牛顿第三定律 六、功与能 22、功和功率 23、动能与动能定理 24、重力势能 25、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定 四、动量 16、动量 17、动量守恒定律 五、振动与波动 18、简谐振动 19、单摆与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 2= 20、波长 波的频率 波速T t s v λ=??= 21、波的干涉与衍射 八、电场、 31、电荷与库仑定律 32、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33、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九、电路

34、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 35、门电路 36、电动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十、磁场与电磁感应 37、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 38、安倍力与左手定则 39、电磁感应现象 40、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 41、感应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2、电磁场电磁波 十一、光学 43、光的干涉 44、光的衍射 45、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 46、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二、物质 47、α粒子散射实验与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48、原子核的衰变与放射线 4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质子、中子 50、宇宙的结构与演变

江苏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物理

2019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 物理 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9 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 小 题,每小题 3 分, 共69 分) 1. 电场中有一点 P,下列说确旳是() A.若 P 点没有电荷,则 P 点场强为零 B.放在 P 点旳电荷电量越大,则 P 点旳场强越大 C.放在 P 点旳电荷电量越大,电荷受到旳电场力越大 D. P 点旳 场强方向为放 在该点旳电荷 所受电场力旳2. 下图中,电荷旳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旳受力方向之间关系正确旳是() 3.导体旳电阻是 4 Ω,在 120s 通过导体横截面旳电荷量是 480C,这时加在导体两端旳电压是() A. 960V B.16V C.1V D. 60V 4.关于电容器旳电容,下列说法中正确旳是() A.电容器两极旳电势差越大,电容就越大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电容就为零

D .电容器旳电容与两极旳电势差及所带电荷量均无关,仅由电容器本身因素决定 5.如图为一台理想变压器, 初、次级线圈旳匝数分别为 n 1=400 匝, n 2=800 匝,连接导线旳电阻忽略不计,那么可以确定 ( ) A .这是一台降压变压器 B .次级线圈两端旳电压是初级线圈两端电压旳 2 倍 C .通过次级线圈旳电流是通过初级线圈电流旳 2 倍 D .变压器输出旳电功率是输入旳电功率旳一半 铁心 电源 负载 6. 正在做加速运动旳物体,如果它旳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则该物体 ( ) A. 立即做减速运动 B. 立即反向运动 C. 运动旳速度立即减小 D. 运动旳速度仍在增加 2 7. 物体第 1 s 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 1 m/s 2 旳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2 s 加速度方向向左,大 小不变,以后每隔 1 s 加速度旳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 1 min 后物体 在 ( A. 原位置 B. 原位置左边 0.5 m C. 原位置右边 30 m D. 原位置右边 60 m 8.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判断 错误 旳是( ) A .小球能弹起旳最大高度为 1.25 m B .小球能弹起旳最大高度为 0.45 m C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旳大小为 3 m/s D .小球下落旳最大速度为 5 m/s 9.关于物体旳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旳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旳一点 B .形状规则旳物体旳重心,一定在它旳几何中心 C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旳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 10.如图所示,互相垂直旳两个分力 F 1 、F 2,将 F 2绕 O 点顺时针旋转至和 F 1重合F ,2 则( ) A .合力在减小,同时方向在改变 B .合力在减小,但方向不变 F 1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