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简洁明快〗

(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

“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

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3、个性张扬

(1)、什么是“个性张扬”?

个性张扬,是指语言要讲究个人风格,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2)、怎样才能做到“语言个性张扬”呢?

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在文中按自己的方式说话;要说真话,诉真情。这样文章中的自我个性,自然就张扬开来了。

(3)、避免使用内容空洞乏味的语言。

如,用了些不适合文章题目的时尚语言;照搬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港台口语和影视剧中的嬉言戏语;借用“套话”;语句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等。

所有这些,实质上就是内容空洞乏味。

(4)、还要注意运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什么性格的人,就说什么话。也就是说, 人物语言的具有个性化。

例如,《孔乙已》一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个性化语言描写,来揭

示人物特征的。当顾客们取笑他并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 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人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已便涨红了脸……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君子固穷”、“者乎之类”,这些典型化的语言,反映了他性格中自欺欺人的一面;还多次写他满口“之乎者也”,想用“圣言”为已辩解,自命清高,迂腐不堪。

成功的作品,主人公的语言,均具个性。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4、精雕细琢

(1)、什么是精雕细琢?

所谓“精雕细琢”,就是指要精心选择最恰当、最确切的词语,组织通畅、合乎逻辑的句子,准确、严密地表情达意。

(2)、怎样做到“精雕细琢”呢?

一是,在行文过程中,对一字、一词、一句,都要精心挑选,细细琢磨。

二是,遣词要准确、恰当、明白无误。特别要注意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差别,

褒义词和贬义词的感情色彩,以及词语的搭配习惯。

三是,造句要合乎语法规范, 合乎逻辑。

精雕细琢出来的语言,一定能够更准确地表情达意。

四是,在描写事物时,适当地采用精雕细刻的描写手法。

精雕细刻描写人物、景物,都能达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5、修辞达意

(1)、什么是“修辞达意”?

修辞达意,就是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所谓“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2)、巧用修辞,富有文采。

一篇好文章,不仅内容充实、完整;在形式上,也要加以修饰才能吸引人。巧用修辞,富有文采,就更能吸引读者。

巧用修辞的文章,就会充满想象,充满感动,充满文采。这是修辞作用的体现。

诸如:运用修辞手法,就能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就能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

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3)、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的用法,既可在行文间适当穿插;也可以作为线索来贯穿全文。

第一,灵活地穿插于文中的修辞,就像一滴滴润滑剂,使整篇文章的运作更加流畅;又像是点缀在茫茫草原的几朵鲜花,沉寂的景色立刻有了几分灵动。

第二,作为文章主要线索的修辞,作用更为重要。

有时,文章的题目 ,就是一个支持全文的修辞。如:《生活奏鸣曲》,写作时,对生活的描述,就可以围绕“奏鸣曲”的旋律来进行。

第三,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中,修辞都能用得上:它使叙述更明确,描写更生动,说理更形象,抒情更强烈。

缺少修辞,就缺少文采。因为在恰当的时候,用上修辞格,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6、气势磅礴

(1)、什么是“气势磅礴”?

所谓“气势磅礴”,就是在文章中, 语言组织有气势、有力度,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2)、气势磅礴之作用:

这样的语言,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人心,有极强的感染力

(3)、气势磅礴之例文: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末尾中,就掀起了气势,干脆有力地结束全文,在表达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篇文章的原文,附后。)

(4)、怎样才能使语言“气势磅礴”呢?

一是,运用排比句;

二是,用些有激情的词语、句子;

三是,多用短句、问语。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7、细节传神

(1)、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记叙性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

它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行为、语言、动作、爱好和环境等,富有表现力的细小环节进行描写,来为表现主题的方法。

(2)、细节描写的作用:

真实、生动的细节,能“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3)、细节描写的要求:

细节,要具有典型性,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精神,从而有利于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4)、细节传神的例文:

如《儒林外史》中:

严监生临终伸出两个指头的细节描写,揭示其吝啬成癖的特点,让人拍案叫绝。

这个细节描写的原文:

中国古代文学的吝啬鬼典型——严监生

《儒林外史》第六回中,写到: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评}

这是《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直到了的妻子赵氏挑掉一茎,方才一命呜呼。

这个细节,入木三分。它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这样的细节描写 ,言简意深,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均起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中,给人以具体、生动、形象、传神、深刻之印象。这就是细节传神。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考必考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作用分析】: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

第三章 常用翻译技巧

第三章常用翻译技巧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一般而言,大致有下述8种基本技巧:1) 选词用字(Diction)2) 增词法(Amplification)3) 省略法(Omission)4) 转换法(Conversion)5) 重复法(Repetition)6) 语序调整(Inversion) 7)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Negation)8) 长句拆译(Division) &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 3.1 选词用字 简而言之就是“choice of words” (选词用字),就是说,在理解原文时,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行文用字、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对一些词或短语的理解必须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敲,找出它们的内涵意义(connotation),再在译文中选用恰当的词汇使表达准确而通顺,符合译文习惯。 例1.Neat people buy everything in expensive little single portions. 译1:爱整洁的人经常买贵的、小的单一的东西。× 译2:办事讲究的人买什么都注重少而精,愿买贵的。√ 例2.They want quality, but at a budget price. 译1:他们需要质量,但却要预算价格。× 译2:他们又要货好,又要价格合算。√ 例3.On Taiwan there was little grace and less give between the two sides. (1)“little grace”和“less give”:“几乎没有优雅”、“更少的给予”?言不达意且文脉不通。 (2) 必须推敲它们在此上下文中的具体意义:既然是政治谈判,所谓“优雅”不就是“讲礼貌、讲客气”、“give”不就是“让步、妥协”之意吗? (3) “less”一词更须注意,它是前面“little”的比较级,说明“give”比“grace”更少。译文如下: 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几乎没有多少客气可讲,更谈不上让步了。 例4. Whichever way you choose to visit Zhengzhou , you will reach here quickly and enjoy a comfortable stay, because Zhengzhou has a wide range of accommodation to suit all budgets and tastes… 文中“stay”“tastes”二字极其通俗,而“budgets”却又十分抽象。如何在译文中用符合行业规范的词语表达值得推敲。直译“逗留”“预算”“口味”均不合适,读者无法接受。根据上下文语义,结合目前流行的说法,“下榻”、“档次”、“品味”译得恰到好处。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 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修辞要点】八种常用修辞方法简介

【修辞要点】八种常用修辞方法简介: (一)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事物的相似点,用甲物喻乙物。 1、比喻的特点: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标志)+喻体(作比方的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相似点越多,比喻越贴切。否则,比喻不能成立。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一样、好像……似的、仿佛、如同”等等。 2、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仿佛、犹如”等连接。例如:收获的粮食堆成垛,像座小山。 (2)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只有本体、喻体,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连接。譬如有句歌词是这样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花”,这是明喻;如果改成“阿里山的姑娘是朵花”,就是暗喻。 (3)借喻。典型形式是“以乙喻甲”,不用本体和比喻词,直接把甲说成乙。譬如“红太阳照亮了边疆”、“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借喻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来替代,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来比喻。因为借喻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添上比喻词,加上本体,就可以变成明喻。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 A、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B、那一群身着风衣骑自行车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虽有“像、仿佛”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A、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同类比较) B、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测) C、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D、像黄继光、雷锋这样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表示列举) (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者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其特点是:事物人格化,或人被物化。 1、比拟分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行为、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生动。例如:小溪在欢唱,鱼儿在游泳。 (2)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如: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再次是主要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永并意味深长。再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

常用翻译技巧.

1)Diction(选词用字) 2)Amplification(增词法) 3)Omission(省略法) 4)Conversion(转换法) 5)Repetition(重复法) 6)Inversion(语序调整) 7)Negation(正说反译,反说正译) 8)Division (长句拆译) & Subordination(分清主从) 例1. Neat people buy everything in expensive little single portions. 意译:办事讲究的人买什么都讲少而精,愿买贵的。 √ 例2.They want quality, but at a budget price. 意译:他们又要货好,又要价格合算。√ people at budget: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 例3.On Taiwan there was little grace and less give between the two sides. 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几乎没有多少客气可讲,更谈

不上让步了。 例4. Whichever way you choose to visit Zhengzhou , you will reach here quickly and enjoy a comfortable stay, because Zhengzhou has a wide range of accommodation to suit all budgets and tastes… 试译:无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都能迅速抵达郑州,下榻此处会让你倍感舒适,这里的住宿条件能充分满足各种档次和品味的要求……。 例4.New HSR and Maglev would have all-new, state-of-the-art train control system. The Accelerail options were estimate with train control systems providing speed and authority enforcement. 译文:新型高速列车或磁浮列车须装置全新的、造形精美的列车操纵系统,可供选用的列车操纵系统必须能提供速度和(威力)强大的加速力。 例6.一幢乡村小学的教学楼,建了7年还是个半拉子工程。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a village school, which was started seven years ago, has ended up a

翻译的八大常用技巧

1. 重译法:为了明确、为了强调、为了生动 2. 增译法:为了更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更合乎译文的表达习惯 3. 减译法: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互换的时候增译法就成了减译法 4. 词类转移法:语言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迫使译文中词类发生改变,词序有时也随之变化 5. 词序调整法:语言之间构成形式并非完全相同,做必不可少的词序改变 6. 分译法: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有时存在于词语语义的分译 7. 正反翻译法:由于语言的习惯差异---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8. 语态变换法:主要指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 In the event o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being attacked by Japan or any other state allied with it and thus being involved in a state of war,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will immediate render military and other assistance with all means at its disposal. 一旦缔约国的一方受到日本或者与日本同盟的任何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large family has its difficulties. 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处。 Our old clothes and few sticks of furniture have been pawned or sold. 这几件旧衣服和这些旧家具,当的当了,卖的卖了。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

语文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语文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01-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

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02-拟人 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一)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03-排比 (一)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

8, 翻译常用八种方法(考试复习)

考试复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翻译常见的八种技巧: 1.重复repetition 在翻译中被称为一种技巧,自然就不是一般所说的不必要的重复,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在翻译中,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不得不重复某些词语,否则就不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这种反复使用某些词语于翻译的方法就叫重译法。一般说来,重译法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明确;二是为了强调;三是为了生动。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译addition/amplification 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Although you may escort a guest a thousand miles,yet the parting must come at last.

3.减译法deletion 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翻译也是有增必有减。懂了增译法之后自然也就会懂得什么是减译法。它是增译法的反面:以同一个译例来说,在英译汉中如果用增译法的话,在汉译英中自然就要用减译法了。把第二节中的31个例子倒译的话(即把汉译英改为英译汉或把英译汉变为汉译英),所用的译法就不是增译法而是减译法了。 关于减译法,应该记住这样一条总原则:减译法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此外,冠词、连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在英语中经常使用,但译成汉语时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而地道,减译法就自然必不可少了。例如: A book is useful. 书(是)有用(的)。 4.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 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

八种常用和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 常见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的词叫喻词。例如:我们是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比喻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明喻。 明喻的结构特点是用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是:甲像乙。 3 比喻的好处: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另外,比喻可以用浅显常见的现象对深奥的道理假意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 4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要具体、浅显、贴近、让人一看就明白。 二拟人 1 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也就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例如: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2 好处: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本来不是人的东西人格化,使被描写的事物活跃起来,这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力。 3注意:运用拟人的写法必须是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描写的环境气氛。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运用拟人时还应注意比拟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之处,才能把物写的像真正的人一般。 三排比 1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例如:汽车在奔驰,钻机在轰鸣,人群在欢笑。 2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 3 好处: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的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小学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资料讲解

小学常见的八种修辞 手法

小学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2)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5)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6)拟人。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比拟。 (7))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8)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详解: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 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夸张借代比拟比喻(八种常用修辞手法) 一、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二、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三、排比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四、夸张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表达方法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表达方法 在英语中,比较的概念除了能通过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来表达外,一些词类或结构也可表达比较概念。 一、表示方位的介词 above,over,below,under,beneath,beyond,before,behind等可用来表达比较。在表达比较概念时,这些介词的含义通常是其基本意义的引申,即表示"在等级、标准、地位、价值、品质、能力等方面优于(超过)…或落后于(低于)…" 等。例如: 1.We love truth above everything else. 我们最爱真理。 2.She is rather behind the rest of her class in maths. 在数学方面,她比班上的其他同学差些。 3.lts quality is beyond that of others. 它的质量比其他的质量好。 4.This method has an advantage over that one. 这种方法比那种方法好。 5. Children under two years old cannot be received intothe kindergarten. 两岁以下的儿童不准进幼儿园。 6. He is beneath me in education. 他所受的教育不如我。 7. Work should come before pleasure. 工作应比娱乐重要。 8. He is next in rank below the mayor. 他的地位次于市长。 短语ahead of也可表示"优于"、"胜过"。如: 9. He is far ahead of his class in English. 他的英语远胜于班上的其他同学。 此外,介词to 和beside有时也表示比较: 10. He is quite strong to what he used to be . 与过去的情况相比,他现在算很强壮了。 11.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littleto yours. 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与你的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二、以-or结尾的拉丁语比较级 superior,inferior,senior,junior,prior,major,minor及形容词prefera ble 常与介词to 连用,表示比较。例如: 12. He felt superior in mathematics to John. 他觉得自己的数学比约翰强。 13. This is inferior to that in quantity. 论质量这个比不上那个。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 一、常用的翻译技巧 1. 重复法(repetition) 2. 增译法(amplification) 3. 减译法(omission) 4. 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 5. 词序调整法(inversion) 6. 分译法(division) 7. 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法(negation) 8. 语态变换法(the change of the voices) 1. 重复法 汉语重复,英译时也重复; 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习惯用法,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重复,这种重复通常是为了传达原文的生动性.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Let’s revise our safety and sanitary regulations. 我们来修改安全规则和卫生规则吧。 Gentlemen may cry, peace, peace --- but there is no peace. 先生们尽管可以高呼和平,和平!但是依然没有和平。 Nels had it all written out neatly. 纳尔斯把它写得清清楚楚。 青青河边草, 郁郁园中柳。 Green grows the grass upon the bank, The willow shoots are long and lank. 2. 增译法 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 增词义增加虚词为多,也可酌量增加实词。 英译汉时经常增加的词有结构词、数量词、概念词、语气词等。 从增补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增补、意义增补和修辞增补。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 我们等待假日的到来。 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精确。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1

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级翻译技巧

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and, and also, or, neither…nor, either…or, likewise, similarly, equally, in the same way, that is to say, as well as, same…as 2,递进关系: then, also, besides, additionally,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3,因果关系: because, for, since, as, thus, hence, therefore, so, so(such) …that,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due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 because of, in that, in response to, with, for this reason, lead to, too…to 4,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yet,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while, whereas, unlike, rather than, instead of 5,让步关系: 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 nevertheless, despite, in spite of 6,列举关系: first—second—last of all, first—then, to begin with—to continue/next, 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 one—another, some—others—still others 7,举例关系: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of these/those/them, among these/those/them, to illustrate, as an illustration, to take an example, more specifically speaking, namely 8,总结关系: in all, in brief, in short, in a word, in conclusion, altogether, to sum up, to summarize, to conclude, to generalize, to put it in one word 翻译技巧 技巧之一:“定语从句”的翻译 总的原则: ”长后短前” (和主句比) 类定语从句:1)、限定性 (没逗号);2)、非限定性 (有逗号). 1)、限定性定语从句:A. 较短 --- 直译为前置定语, 并加”的”; e.g. It is the book which interets me.这是一本我感兴趣(的)书. B. 较长 --- 译为另一个分句, 重复先行词; e.g. 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 他们正在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努力, 这个理想是每个中国人所珍惜的, 在过去, 许多中国人曾为这个理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