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1]

最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1]

最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1]

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

品卫生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参照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绿色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分为三部分: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和细菌等。农药残留通过检测杀螟硫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666、DDT、二氧化硫等物质的含量来衡量;细菌通过检测大肠杆菌和致病菌等来衡量,另外,有些产品的卫生标准中还包括黄曲霉毒素和溶剂残留量等。

例1:粮食类产品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氢化物、黄曲霉毒素B1、七氯、艾氏剂、狄氏剂、666、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砷、汞、镉,共二十一项指标,而常规的粮食类产品卫生检测项目只检测马拉硫磷、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砷、汞、666、DDT、黄曲霉毒素B1等十项指标。

例2:全脂加糖奶粉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铅、铜、汞、砷、锌、硒、硝酸盐、亚硝酸盐、666、DDT、黄曲霉素、抗生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十五项指标。奶粉常规卫生检测一般只检测细菌、大肠茵群和致病菌。

这就是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和普通食品卫生标准在检测项目方面的区别所在。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000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 ≤0.3 — 二氧化碳,% ≤0.07 ≤0.10 ≤0.10 一氧化碳,mg/m3≤5 ≤5 ≤10 甲醛,mg/m3≤0.12 ≤0.12 ≤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 ≤0.15 ≤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 ≤1500 ≤2500 沉降法,个/皿≤10 ≤10 ≤30 台面照度,lx ≥100 ≥100 ≥100 噪声,dB(A) ≤45 ≤55 — 新风量m3/(h·人) ≥30 ≥20 — 床位占地面积,m2/人≥7 ≥7 ≥4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个/50cm2 致病菌 个/50cm2 茶具<5cfu/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毛巾和床上卧具<200cfu/25cm2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脸(脚)盆、浴盆、座垫、拖鞋——不得检出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两部分: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⑴、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准则中的农药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高毒、剧毒,使用不安全; ②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 ③各种慢性毒性作用,如迟发性神经毒性; ④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如氟乙酰胺的二次中毒现象; ⑤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⑥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DDT; ⑦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类代谢产物为致癌物ETU(乙撑硫脲); ⑧对植物不安全、药害; ⑨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 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除严格规定品种外,对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对安全间隔期(种植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时间,在养殖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屠宰、捕捞的时间称休药期。)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为避免同种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和害虫的抗药性,准则中还规定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确保环境和食品不受污染。 ⑵、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使用的肥料必须是:一是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崐其品质的提高;二是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规定农家肥是绿色食品的主要养分来源。 准则中规定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七大类26种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锻烧磷酸盐外,不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完全和国际接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则允许限量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仍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 ⑶、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生产资料及使用原则 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主要生产资料还有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它们的正确合理使用与否,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如兽药残留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为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了《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2、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对茄子生产技术做了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华北地区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生产管理水平,适于种茄子的地区。 2. 引用标准 绿色食品茄子行业标准 3、立地条件选择 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绿色食品优良生态环境标准 4、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4.1、茬口安排 茄子喜温怕冷,露地栽培必须在无霜期,分为春夏两茬,春茬又分为早熟栽培和中熟栽培,夏茬也称恋秋茬,可一直延续到9、10月,直到下霜为止,此外,还可在塑料薄膜拱棚,日光温室中进行生产,茄子最忌生茬,一般要求5年不重茬,当然也不宜与辣椒,蕃茄等茄果类蔬菜重茬。 4.2、品种选择 茄子依果实形状分为圆茄,长茄,卵茄三大类,圆茄如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等长茄如线茄,鹰咀茄等,卵茄如灯泡茄等,近几年,茄子的一代杂种已推广应用,如北京市丰台区农科所育出的丰研二号茄子,茄子的类型及品种如此繁多,应根据栽培条件,上市早晚,食用习惯等选用适宜品种或一代杂种,如早熟栽培,应选六叶茄,五叶茄丰研二号茄,如延晚栽培应选用九叶茄,丰研一号茄,十一叶老来黑等,北京市民喜食紫黑色圆茄,张家口地区喜食灯泡茄。 5、育苗 5.1育苗场所

阳畦,小拱棚,大棚,日光温室都可做为育苗场所,冬季日光温室由于播后进入严寒季节,宜选温室中间部分做育苗畦,这里温度高,阳光足,利于培育壮苗。 5.2浸种催芽 5.2.1、药剂浸种 选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反复用清水冲洗种子再进行温烫浸种,有利于消除种皮带菌,加速出苗。 5.2.2、热水浸种 用50-600c热水浸种,对杀灭病菌和促进发芽均有利,浸种时要先倒水,后放种子,并不断搅拌,以免烫伤种子,当水温降到300c后再静置7-8小时,搓洗并捞出种子。 5.2.3、催芽 将捞出的种子放入消毒沙布内,外面再用湿麻袋片包好,放在30-350c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淘1-2次,每6-8小时翻动一次,以便补水补氧,受热均匀,当种子萌动后降温至25-300c,并进行16小时300c,8小时200c变温处理,一般有5-6天出小芽即可播种。 5.3、播种 5.3.1、播种畦的准备 为操作方便,每个播种畦面积不超过10M2,第畦内施100kg优质腐熟有机肥0.5kg三元复合肥,肥土掺匀后过筛,平铺畦面,踩平耙平,为防止地下害虫,播前畦面喷撒辛硫磷800倍液,并覆0.5cm厚拌有多菌灵的过筛细圭防病,播前畦面浇足底水。 5.3.2、播种 将出小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内,不可过密,每100CM2撒种40粒,播后覆1-1.3CM 厚拌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孤过筛细土。播种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5.4播后至分苗前期管理 5.4.1、温度管理 寒冷季节播后应在播种畦面上扣小棚保温。其温度管理见下表。 生育时期白天温度(0c)夜间温度(0c) 10CM地温(0c)

(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场所。 2 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 标准值 3.1.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表1) 表 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 3.1.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表 2 ) 表 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 3.1.3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表 3 ) 表 3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 3.2 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 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3.2.2 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 /L 硫酸铜。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 /L 。 3.2.3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 /L ,须 4h 更换一次。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 /L 。 3.2.4 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3.2.5 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 肠道

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3.2.6 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3.3 设计卫生要求 3.3.1 新建游泳场所必须结合城市远景规划,场址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发带,同时也应避免游泳场对周围干扰。 3.3.2 新建、改建、扩建游泳池必须具有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采用氢化消毒时应有防护措施。 3.3.3 游泳池池壁及池底应光洁不渗水,呈浅色。池外走道不滑易于冲刷,走道外缘设排水沟,污水排入下水道。 3.3.4 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1/4,水面照度不低于80lx。 3.3.5 游泳场所应分设男女更衣室、浴淋室、厕所等。淋浴室每30~40人设一个淋浴喷头。女厕所每40人设一个便池,男厕所每60个设一个大便池和二个小便池。其污水排入下水道。 3.3.6 通往游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cm)。 3.3.7 人工游泳池内设置儿童涉水池时不应与成人游泳池连通,并应有连续供水系统。 3.3.8 开辟天然游泳场时,其水质应符合本标准3.1.2规定,并设置卫生防护地带。 3.3.9 天然游泳场的水底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源。水流速度不大于0.5m/s。 3.3.10 严禁在有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设计和开辟游泳场所。 4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的监测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上海市卫生防设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善亨、崔玉珍、高文新、黄荣、尹先仁。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绿色食品种植质量控制和种植规范及生产记录

绿色(食品)种植质量控制和种植规及生产 记录 质量控制规 基地人员管理制度 基地组织人员架构 1、基地组织人员要严肃纪律和端正员工基本行为规,维护和保障基地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 2、基地人员实行绩效考评管理。 3、基地生产人员严格按照技术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4、实行请假、销假制度,请假前要协调补岗。 5、严肃纪律和端正员工基本行为规,维护和保障基地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 6、基地办公区实行轮流值日制度。 基地生产资料管理制度

1、坚持先入库,后发料的管理原则,入库时必须把入库单填写清楚,手续完备,检查数量和质量,如有差错和质量问题,要判断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向供方经手人退货或补办手续。 2、领料人必须依据蔬菜种植指导书操作规在领料单上填写所领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领用人签字、后基地经理或技术主管主管签字后方可发料。 3、仓管员正确填写出入库单据,每日根据进出库单登记材料明细账、每月做好各类物资库存盘点表。 4、仓库员对库存材料要分门别类摆放,进行定位编号,堆放整齐,保证物资领取、存放方便;及时清理不合格或过期产品;多次使用的低值耗品或包装材料(如周转筐和再利用资材)建立台账,提高再利用率;注意仓库卫生、防潮防鼠防盗、防资材变质;注意安全,防止发生火灾等。 5、仓管员兼管本基地生活、劳保等用品(如棉被、被套、枕头、床、炊事用具、水鞋、雨衣、自行车等)和其它固定资产都要入账,并做好领用登记,当员工调离时需及时办理物品移交手续。 6、仓管员离职或调动,对所管仓库物资必须列出清单,办理严格移交手续,经领导确认工作交接完毕后方可离任。 基地种植管理制度 (一)基地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 1、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公司技术部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2、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公司技术部对基地所需的各种物资的招标、选购,尤其是肥料和农药,选购时必须审查肥料、农药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使用的肥料、农药准则,肥料、农药经销企业经营手续是否齐全,所销售的肥料、农药是否三证(生产可证、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号)齐全,经审查合格后,将所选择的肥料、农药销售企业上报公司技术部批准、备案,方可进货使用。 3、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施用。在肥料施用上,坚持以增施农家肥为主,配之以生物有机肥和绿色食品专用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根据植物生长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0.3— 二氧化碳,% ≤0.07≤0.10≤0.10 一氧化碳,mg/m3≤5≤5≤10 甲醛,mg/m3≤0.12≤0.12≤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0.15≤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1500≤2500沉降法,个/皿≤10≤10≤30 台面照度,lx ≥100≥100≥100噪声,dB(A) ≤45 ≤55—新风量m3/(h·人) ≥30 ≥20—床位占地面积,m2/人≥7≥7≥4

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的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的生产操作规程 一、绿色蔬菜的概念:“绿色蔬菜”的特定指标之一是指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后残留在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物指标低于国家或国际规定的标准。绿色蔬菜需要符合的5个标准:标准一:产品生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标准二:蔬菜种植及产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标准三: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和卫生标准。标准四: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标准五: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二、绿色蔬菜的分类: A级绿色蔬菜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蔬菜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三、绿色蔬菜生产环境:环境条件要求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按NY/T391执行。产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 2km,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理化性能好,肥力高的地块,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能力。四、绿色蔬菜生产规程:㈠品种选择要求: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的蔬菜良种。种子质量符合GB807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严格实行种子处理对蔬菜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病子、霉子、瘪子、虫蛀等。种子用物理方法消毒,如热水烫种消毒,严禁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可用各种植物或动物制剂、微生物活化剂、细菌接种等处理种子,以减少种子带病菌。㈡培育壮苗:育苗床土无虫、无病、无杂草种子,床土用草炭土和大田土配制,施有有机肥,配合微生物肥,A级可适合施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AA级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床土配制过程,严禁用化学杀虫、杀菌剂消毒,可用高温发酵堆制消毒。苗期控制生态环境培育壮苗。AA级严禁用人工合成激素,允许使用由植物或动物生产的天然生长调节剂、矿物悬浮液等。瓜类、茄果类推广嫁接育苗技术。育苗要控制好温湿度,精心管理,移栽前7天要降温炼苗,以加强幼苗抗性。㈢品种轮作要求:茄果类瓜类蔬菜不少于2年轮作1次,叶菜类、块根类蔬菜采用品种之间和茬口之间轮作。以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设施蔬菜栽培区除采用蔬菜品种间轮作外,还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一般采用夏季灌水,覆盖薄膜进行高温消毒7~14天,或用药剂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及杂草。 ㈣肥料使用要求: AA级: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医院粪便垃圾、工业垃圾等。严禁追施未腐熟的人粪尿。叶面肥不得含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并且叶面肥必须在收获前20d喷施。微生物肥用于

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

2015-03-19发布 2015-06-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监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复旦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蓝宇水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朝军、张帆、卢伟、朱素蓉、莫伟文、宋伟民、袁树东、吕依和、周艳琴、王频、许慧慧、葛燕萍、高玲。 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公共游泳场所的建设卫生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日常运行管理要求及水质卫生和游泳馆空气等标准值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公共人工游泳场所,不适用与天然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册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事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 1722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820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19079.1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 CJ 244 游泳池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Y/T 1003 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 DB31/405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游泳场所public swimming places 对特定或不特定人群开放,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 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3.2 循环净化消毒设备circul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and disinfection equipment

绿色食品认证及申报要求教程文件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 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

大纲: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 1、绿色食品概念 2、绿色食品分类 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 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 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 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 3、绿色食品标准 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 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 2、申请书及调查表 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 5、其他材料 6、外购原料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 1. 绿色食品概念 1、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 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0.3— 二氧化碳,% ≤0.07≤0.10≤0.10 一氧化碳,mg/m3≤5≤5≤10 甲醛,mg/m3≤0.12≤0.12≤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0.15≤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1500≤2500沉降法,个/皿≤10≤10≤30 台面照度,lx ≥100≥100≥100噪声,dB(A) ≤45 ≤55—新风量m3/(h·人) ≥30 ≥20—床位占地面积,m2/人≥7≥7≥4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个/50cm2 致病菌 个/50cm2 茶具<5cfu/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毛巾和床上卧具<200cfu/25cm2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脸(脚)盆、浴盆、座垫、拖鞋——不得检出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绿色食品 苹果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苹果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二、要求 (一)产地条件 1、环境条件。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要求。 2、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7.5℃~14.0℃,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生长季平均气温12.0℃~18.0℃。年降雨量500毫米~800毫米。年日照在2200小时~2800小时。 3、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pH5.5~pH7.5。含盐量在0.13%以下。 4、轮作。前茬为苹果、梨树地,不宜继续栽植苹果,如需再植,要改种其他作物4~5年后方可。 (二)品种选择 1、品种组成。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一般以晚熟和中晚熟优良品种为主,主栽品种应占70%~80%,辅栽品种应是主栽品种的良好授粉树。授粉品种作为辅栽品种一般占总株树的20%左右,授粉效果好的,可减为10%。在大城市和大工矿区附近,少量栽培早、中熟品种。 2、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砧木和品种。 3、品种配置上注意授粉品种的选择。 (三)苗木和定植 1、苗木 (1)苗木要求按农业行业441—2001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2)尽量采用无病毒苗、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苗、带分枝苗。乔砧宜采用八棱海棠等砧木。 2、定植 (1)定植密度。生产中应根据立地条件,砧穗组合与栽植密度等,确定适宜的栽植方式。新建果园土壤是平泊地的,提倡实行高畦栽培,以集中地表土壤和减轻根系受涝程度。乔化砧园株行距4米~5米×6米~8米,畦宽2米,高20~30厘米;矮化和半矮化砧园株行距1.5米~4米×3米~5米。 (2)授粉树配置。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稀植时为1~3:1;密植时可增至4:1。以株为单位,最低比例为8:1,即每3行8株主栽品种的中心定植1株授粉树,最好选用专用授粉品种。有1个三倍体品种时,必须选择2个能相互授粉的二倍体品种作为授粉树或配置一个专用授粉品种。

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DB31_890-2015 上海

《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公共游泳场所的建设卫生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日常运行管理要求及水质卫生和游泳馆空气等标准值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公共人工游泳场所,不适用与天然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册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事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 17220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 CJ 244游泳池水质标准 TJ 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Y/T 1003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 DB31/40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公共游泳场所public swimming places 对特定或不特定人群开放,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循环净化消毒设备circulatingwater purificationand disinfectionequipment 将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过滤净化使池水澄清,并经消毒杀菌处理,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后,再送回游泳池内重复使用的设备系统。 浸脚消毒池immersion foot disinfection 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4,建设卫生要求 选址 新建游泳场所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地带,并应避免游泳场所对周围的干扰。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建设布局 公共游泳场所应设置急救室、更衣室、公共卫生间、淋浴室、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及库房,并按更衣室、强制淋浴室和浸脚消毒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的使用要求。 急救室 急救室应按GB 的要求设置,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 更衣室与更衣柜 A=S/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完整版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星级宾馆还应执行星级宾馆有关床上用品更换规定。清洁的卧具应达到表2规定。 3.2.4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其细菌数必须达到表2规定。 3.2.5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并应符合表2规定。 3.2.6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3.2.7旅店的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和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完整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创建”基本要求 一、亮证经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显著位置集中悬挂有效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杜绝无证从事公共场所经营行为存在。A级住宿和游泳场所等量化分级等级牌应摆放在接待服务前台。醒目处设置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内容包括卫生许可证、信誉度等级、卫生监督监测、自身检测或卫生评价报告、健康证等,公共区域有醒目禁烟警语、标志。 二、持证上岗: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佩戴合格的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复印件应放在经营场所服务台备查。 三、制度上墙:在前厅或相应的区域悬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前厅悬挂“五病”调离制度及卫生管理制度)。 四、“五病”调离:有每年“五病”调离检出及调离情况记录本,详细记录“五病”检出和调离情况。记录要保存三年。 五、消毒间要求:消毒间设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水池、消毒桶、消毒柜等设施,去污池、消毒池、清洗池或消毒容器应标识明确;消毒池或容器液位线清晰;洗涤剂、消毒药、消毒药量杯(自设容器有标识及刻度)配备到位。 六、公共用品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上墙(消毒间或消毒区域),每日填写消毒记录单,记录所有需要消毒的公共用品用具当天消毒的数量。

七、公共用品外送消毒:有消毒单位资质证明、洗消协议合同、每次接收数量和抽查记录。 八、环境及个人卫生:保持内外环境和设备设施整洁,保持从 业人员良好个人卫生状况。 九、管理档案:建立公共场所从业单位卫生管理档案(各项制度、记录本单、监督意见书、内部卫生管理检查、卫生整改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等整理入档)。 十、室内公共场所应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 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 案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持证(明)上岗,并按规定定期体检。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戊型病毒 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 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做到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100%, 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调离情况和应对措施。 五、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建立“五病”调离人员登记本,做 好“五病”调离记录,无调离的,每年“零”记录,记录本保存三年。 六、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管理应 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绿色食品 葡萄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葡萄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穗管理、埋土防寒和出土上架、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二、要求 (一)产地条件 1、环境条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2、气候条件。以≥10℃的有效积温来选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早熟品种为2500℃~2900℃;中熟品种为2900℃~3300℃;晚熟品种为3300℃~3700℃;极晚熟品种为3700℃以上。年降雨量500毫米~800毫米。 3、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砾质壤土或沙质壤土;pH6.0~pH8.0;含盐量不超过0.18%。 (二)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为主。其中,鲜食品种:巨峰、玫瑰香、红提、绿宝石、红手指等;无核品种:无核白、大列核白、京早晶、爱神玫瑰等;酿酒品种:雷司令、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等;制汁品种:康可、康早、黑贝蒂等。 (三)苗木和定植 1、苗木 (1)苗木应符合《葡萄苗木标准》要求。 (2)尽量采用无病毒苗木。 (3)寒冷地区尽量采用抗寒砧木的嫁接苗。 (4)不从有葡萄根瘤蚜疫区调入苗木。 2、定植 (1)定植密度。单壁篱架111~333株/亩,(株行距1.0~2.0米×2.0~3.0米)。双壁篱架95~267株/亩(株行距1.0~2.0米×2.5~3.5米)。棚篱架83~127株/亩(株行距1.5~2.0米×3.5~4.0米)。小棚架56~167株/亩(株行距1.0~2.0米×4.0~6.0米)。 (2)定植时期。一般地区可秋季定植,冬季寒冷,冻地层深的地区以春季定植为宜。 (3)定植技术。定植穴宽40厘米,深50厘米;于穴中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30公斤,并加少量过磷酸钙,肥料与表土混合好填入穴底,成馒头状,踩实。一般葡萄多开沟定植,沟宽、深50厘米。 定植前将苗木在水中浸1天左右,然后沾泥浆栽植。定植时将苗木的根系在坑中分布均匀,填土1/2深,将定植穴填平,踩实,立即灌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土。春季定植可覆地膜保摘。 (四)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落叶前后进行深翻,并结合施入基肥。成年果园深翻50~60厘米,幼年果园30~50厘米,如春季深翻以20厘米左右为宜。篱架栽培应距植株50厘米以外处深翻,棚架应以架下土壤为主。 (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外,不用化学除草,草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刈割,有利于防止绿盲蝽上树。 (3)间作。幼年果园可间作豆科作物。

游泳场所规范

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 卫监督发〔2007〕205号 关于印发《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体育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规范游泳场所经营行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制定了《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 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和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 第三条用语含义 (一)本规范所称游泳场所,是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二)循环净化给水系统,是指将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过滤净化使池水澄清并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后,再送回游泳池内重复使用的系统。 (三)直流式给水系统,是指将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流,按设计流量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再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的流量连续不断经排水口排出游泳池的给水系统。 (四)直流净化给水系统,是指地面或地下水,经过滤净化和消毒杀菌处理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后,按设计流量连续送入游泳池,再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流量排出游泳池的系统。 (五)浸脚消毒池,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六)强制淋浴,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身体清洗而在通道上设置的淋浴装置。 第二章场所卫生要求 第四条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 (一)天然游泳场所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内不应有污水排放口,岸边100米以内不应堆有污物或存在渗透性污染源。水底与岸边地质适宜,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物。水流速度不大于0.5米/秒,并应划定卫生防护区。严禁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开辟天然游泳场所。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游泳场所应将设计说明、水质处理设计参数、场所总平面布置图、装修原材料、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工作规程、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备查。 第五条环境卫生 游泳场所的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舒适、明亮、通风,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第六条人工游泳场所设施与布局 (一)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应设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卫生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及库房。并按更衣室、强制淋浴室和浸脚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的使用要求。 (二)急救室应按《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GB19079要求设置,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住宿场所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住宿场所 1 范围 GB XXXX 的本部分规定了住宿场所的平面布局、相关卫生设施设计的卫生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的设计及评价。度假村等其他住宿场所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XXXX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 XXXX.1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暗室 darkroom 无自然采光的房间。 3.2 窗地面积比值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floor area 窗户的有效透光面积与该室内的地表面积之比。 4 基本要求 在住宿场所建设项目设计时,应符合GB XXXX.1《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第1部分:总则》的要求,应对各场所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及相关设施的设置,设计良好的空气质量、微小气候、采光、照明、噪声等室内环境参数,使其达到GB XXXX《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中相应的卫生要求,防止住宿场所内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因素对住宿旅客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5 设计卫生要求 5.1 场所设置与布局 5.1.1 合理布置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位置。避免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5.1.2 住宿场所应设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储藏间,并设有员工工作间、更衣室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