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岳麓版必修31707270140

17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岳麓版必修31707270140

17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岳麓版必修31707270140
17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岳麓版必修31707270140

图一图四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填空题 1.牛顿是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3.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4.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贝多芬是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梵高是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选择题 7.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 A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进化论 C.创立相对论 D.发现了镭 8.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A) A.贝多芬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D.拿破仑 9. 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B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内燃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提出进化论、发明蒸汽机车 10. 按宗教神学的观点,“上帝创造万物”。以下哪部科学著作的发表打破了这一神学观点( B )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学设计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地影响”。本课从三个方面来概述现代高新科技特点及影响,扩大、完善了课标的要求。第一目“电脑与网络”讲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信息时代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目“探索生命的奥秘”讲生物工程的发展及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第三目“登上太空”讲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价值。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学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从电视、报纸、开设的电脑和通用技术中已经了解电脑与网络、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有关的内容,可见学生对此内容并不陌生,这些内容也是人类在迈向21世纪的必备技能,学生对此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20世纪后半期诞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工程三大高新科技。 2.理解三大高新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概括、归纳三大高新科技发展的大致脉络;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三大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

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辩证地认识新事物;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高新科技的认识,渗透科技与人文精神并重、发挥科技积极作用的情感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三大领域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搜索知识——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知识延伸 教学用具 制作PowerPoint课件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视频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世界五大高新科技园区简介

世界五大高新科技园区简介 高科技园区在北美称“大学研究园区”,在其它英语国家叫“科学园”,在日本叫“科学城”,我国则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早的高科技园区诞生于本世纪中叶美国的硅谷,它在很短时间内创造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的奇迹,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旺盛的生命力很快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到了八十年代,高科技园区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蓬勃发展起来。至今世界比较规范的高科技园区已经有900多个,从业人员数百万人,成为本世纪最具生命力的社会经济细胞,并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国外不同类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总结其成长的内在规律,将有助于加快我国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进程。 1.依托大学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奇迹——美国硅谷 硅谷位于美国旧金山以南,北起斯坦福大学所在地帕拉奥托市,南至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长48公里,宽16公里,有4000余家高技术公司,雇员总数超过100万人。硅谷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集中了全美90%的半导体公司,生产电子工业所需的最基本材料——硅片。

硅谷原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果园,1891年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在此建立了斯坦福大学。1951年,在该校一位校长提议下,在其周围创建了一个高科技工业园。由于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资源、风险资本和创业精神为新兴的半导体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955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将研制和生产晶体管的公司迁至帕拉奥托市,致使该市成为美国电子工业的发祥地。此后,大批创业人才从东部和中西部涌来,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很快以晶体管和硅片为主的半导体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1956年IBM公司在圣何塞市开设研究与开发中心,为半导体进入计算机创造了条件。到80年代,以斯坦福科学研究园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以研究生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为主的基地,高技术公司数量一度曾高达5000余家,成为袖珍计算器、电子玩具、家用电脑、无线电话、激光技术、微处理机、电子表等新型电子产品和技术的诞生地。近年来,几乎与电子工业沾边的所有新产品都出自硅谷,全区年营业额达2000亿美元。 硅谷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毗邻斯坦福大学及其研究机构;市场、厂房及设备等基础结构好;人才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生活环境好。硅谷是多种因素的自然产物,并没有一个硅谷发展规划,政府只是一个间接的支持者。 2.高技术企业集中发展的代表——美国128公路高技术产业带:硅路 波士顿第128号公路始建于1915年,位于美国波士顿郊区,

世界五大高新科技园区简介

世界五大高新科技园区简介

硅谷原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果园,1891年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在此建立了斯坦福大学。1951年,在该校一位校长提议下,在其周围创建了一个高科技工业园。由于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资源、风险资本和创业精神为新兴的半导体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955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将研制和生产晶体管的公司迁至帕拉奥托市,致使该市成为美国电子工业的发祥地。此后,大批创业人才从东部和中西部涌来,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很快以晶体管和硅片为主的半导体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1956年IBM公司在圣何塞市开设研究与开发中心,为半导体进入计算机创造了条件。到80年代,以斯坦福科学研究园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以研究生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为主的基地,高技术公司数量一度曾高达5000余家,成为袖珍计算器、电子玩具、家用电脑、无线电话、激光技术、微处理机、电子表等新型电子产品和技术的诞生地。近年来,几乎与电子工业沾边的所有新产品都出自硅谷,全区年营业额达2000亿美元。 硅谷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毗邻斯坦福大学及其研究机构;市场、厂房及设备等基础结构好;人才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生活环境好。硅谷是多种因素的自然产物,并没有一个硅谷发展规划,政府只是一个间接的支持者。 2.高技术企业集中发展的代表——美国128公路高技术产业带:硅路 波士顿第128号公路始建于1915年,位于美国波士顿郊区,

是一条近90公里长的环城公路干线。由于公路沿线建立了一批高科技公司,特别是到了七十和八十年代,随着各种文字处理和微机公司在此的聚集,将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与128公路上的几百家私人公司的知识来源连接了起来,建立了一个科学综合体,其中包括美国无线电公司、阿杰克公司、波纳罗伊德公司和王安公司等一大批著名企业,成为世界第二个最大的微电子中心,仅次于硅谷。 128公路的历史比硅谷早得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128公路沿线就建立了几家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从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分离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将大学科研成果与企业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但这些高科技企业十分零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直到1977年,该地区积极学习借鉴硅谷成功经验,成立了马萨诸塞州高技术委员会,联合了128号公路的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产业才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有700家与计算机有关的公司,三分之二的产业用地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占用,每年投入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大约20亿美元,成为信息来源最快、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以及新产品不断涌现的科技与工业生产综合区域。与硅谷发展最大不同点:一是它的起点不是大学,其原动力也并不是来自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二是风险投资主要来自民间企业。三是军工研究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硅路的成功经验最主要的是:高等院校与企业的结合;风险资本的支持;联邦政府拨款;率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习题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在他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D.原子弹、核弹 解析:“两弹一星”应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B 2.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 A.网络技术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 答案:B 3.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解析:题干中“1970年”是关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 答案:B 4.在“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成为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解析:袁隆平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答案:B 5.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2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掌握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3.分析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勤于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4.认识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重点:科学革命、文学巨匠及主要成就。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关于贝多芬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次,他的一个公爵朋友邀请贝多芬为住在他官邸的法国军官们演奏。贝多芬对侵略他国的法军非常反感,没有接受邀请。公爵很生气,下令贝多芬必须为他的军官朋友们演奏。贝多芬断然拒绝,而且还把公爵送给他的一尊塑像摔碎。后来,他在给公爵的一封信中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不过是因为偶然的出身罢了。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像你这样的公爵比比皆是,将来也少不了,而我贝多芬仅此一个。” 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一时期在科学和文化方面还有哪些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来领略伟人的风采。 一、科学家 1.牛顿 史料1科学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他诞生于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的贡献表明他是科学上最伟大的人物,可与欧几里得和爱因斯坦媲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2

教师: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归纳牛顿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学生: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创建微积分; 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史料3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史料4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分不开,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教师:结合史料3、4,归纳牛顿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学生:继承前人研究成果,谦虚好学的态度以及辛勤忘我的实践探求和敢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达尔文 图片展示: 教师:达尔文划时代的巨著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巨著:《物种起源》。主要内容: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史料达尔文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攀上另一高峰的科学大师,他提出的进化论,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进化成为近代最富有魅力的思想之一。 教师:《物种起源》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史料1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史料2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教师: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主要有哪些? 学生:《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教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你如何理解这一赞誉? 学生:《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习题 岳麓版必修3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B.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C.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D.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计算机的发明而产生 解析: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答案:D 2.“天猫”“双十一”“秒杀”等购物名词,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视听。这些名词的出现主要说明了( ) A.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B.汉语词汇不断丰富和更新 C.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人们时间观念增强 解析:“天猫”“双十一”“秒杀”等属于网上购物名词。互联网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购物,故选C项。 答案:C 3.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 A.计算机技术B.遗传工程 C.生物化学D.生物学理论 解析: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答案:B 4.人类实现飞向太空的梦想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1世纪初期 解析: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答案:A 5.电影《搜索》讲述了某集团总裁秘书叶蓝秋因得知自己患病,心情不好,在公交车上没给老人让座且出言不逊,结果被网友人肉搜索和谩骂,最后抵挡不住身体和心灵的双重

压力跳楼自杀。这场不让座引发的“血案”,不能表明( ) A.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C.网络能够替代法律维护社会伦理道德 D.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解析:题干材料中,叶蓝秋遭到网友人肉搜索和谩骂,这是一种网络暴力,充分说明网络能够迅速传播信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述事件是网络自由滥用的表现,但网络不能代替法律。由此C项错误,符合要求。 答案:C 6.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如下发明创造,按其所属领域(或产业)分类,并提炼其主题。任意选择一类,说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电视(2)轮船(3)互联网(4)飞机(5)电影(6)火车(7)电话(8)电子邮件(9)电报 答案:[答案示例一]:(1)(3)(5)。 主题:大众传媒的变迁。 影响: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网络犯罪、危害健康等。 [答案示例二]:(2)(4)(6)。 主题:交通工具的进步。 影响: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创造条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全球化进程;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答案示例三]:(7)(8)(9)。 主题:通信工具的变迁。 影响: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来负面影响,如电信诈骗等。 [基础巩固] 1.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

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设计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提示:(1)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它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2)达尔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达尔文的理论贡献:理论著作《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进化论”。目标导学二:近代文学巨匠及其文学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尔扎克文学作品,赏析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材料展示:《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设问:《人间喜剧》是怎样一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人间喜剧》是一部小说集,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现象。 2.引导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说说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设问:《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者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创新设计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学习总结岳麓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学 习总结岳麓版必修3 一、20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技 1.20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掀起了科学革命 (1)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已经达到高峰,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 (2)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本原理的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之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形成了物理学的分支——量子力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20世纪以来出现的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历五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网络技术的发明使计算机如虎添翼,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

(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步伐加快。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实践,遗传工程取得突破。 (3)苏联发射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飞天梦想,之后美国登月成功,航天飞机遨游太空,中国载人航天成功,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3.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1)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反映了我国的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先进国家行列。 二、现代中国的教育文化 1.新中国教育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经历的曲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各项举措开展扫盲教育,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国家通过教育立法、“科教兴国”战略、“希望工程”等措施加强普及义务教育,改变了中国命运。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获得较大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成为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涌现出了像《青春之歌》等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文艺发展遭遇曲折,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双百”方针的指导地位,文学、戏剧、小说、影视等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科学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例题】(2011·安徽文综·T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高二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 识点归纳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二十五:现代科学技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2、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德国普朗克提出来。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二十六: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开放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2、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登月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1999年加入。已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3、1997年人类第一次一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4、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到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5、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6、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7、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二十七: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2、1964年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3、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4、1970年“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5、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6、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7、1983年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8、XX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二十八: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XX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

巩固练06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原卷版)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历史(人教版)

巩固练06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美国学生学习图。这样的画面应该最早出现于() A.手工工场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如图选自2015年12月IT网行业资讯。图片的主旨是() A.社会不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 B.互联网成为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 C.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互联网更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 3.20世纪,他以其关于弯曲空间的稀奇思想抓住了公众的想象,他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美国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为他独行侠式的创造所倾倒,“思辨威力的一个最美妙的例证”,“遮掩真理的墙已被推倒”,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贡献() A.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B.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C.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D.充满了个性的浪漫主义 4.1948年,英国科学家约翰?巴丁、威廉?肖克利和瓦尔特。布拉顿发现用很小的电流和功率就能有效地工作,而且可以将尺寸做得很小,为晶体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晶体管出现后迅速取代了笨重、昂贵的真空管,这是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论的实践。这表明()

A.互联网反战开创了信息时代B.相对论运用推动物质空间重构 C.量子理论运用推动技术进步D.经典力学有益于现代技术突破 5.在19世纪中期,受过教育的人虽然对牛顿宇宙说的起源及其验证知之甚少,但其理论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因为普通人仅仅在原理及逻辑层面上接受了牛顿惊人的伟大成就,并且宇宙说支持而非违背了人们所习惯的常识。这种现象表明() A.只有大众接受的科学才有价值B.牛顿经典力学遭受学术界抵制 C.政治民主化是科学发展的前提D.实用功能助推科学成果的普及 6.下表为一部世界伟人传记的部分目录。该传记的主人公是() 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 7.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如钢铁采矿)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这次科技革命() A.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B.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C.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D.使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8.“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术士,不管他行为有多么怪僻,是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A.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C.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D.一反当时流行的“归纳﹣﹣演绎”法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9.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据此分析,该作品()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 1.研制原因 (1)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2)维护安全的需要:为了反对________,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决定发展原子弹、导弹。 2.成就 (1)______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2)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________试爆成功。 (3)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号发射成功。 (5)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二、“东方魔稻” 1.现实原因:人多地少。 2.成就 打破传统观念,培育出“____________”和“超级杂交稻”。 3.意义 (1)对中国:粮食增产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

(2)对世界:被西方称为“东方魔稻”、“________________”。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1)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________年,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____________”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___________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2.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____________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 1.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1)_______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______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又将聂海胜、费俊龙顺利送入太空。 2.意义 (1)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继“____________”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____________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中历史_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中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 本课在本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前一课《现代物理学革命》,为下一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奠定基础;本课又与第三单元《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两次工业革命连成一条线。在人教版教材中把三次科技革命放到一课中编排。 二、学情分析 本次讲课用的是文科A层班(B、C层是实验班),学生基础相对差一些,所以在问题设计时适当降低了难度。 学生已经学习过前两次科技革命, 对科学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初中曾经学习过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电视、报纸、开设的电脑和通用技术中已经了解电脑与网络、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有关的内容,可见学生对此内容并不陌生,这些内容也是人类在迈向21世纪的必备技能,学生对此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学科素养标: (1)通过史料,探究高新科技兴起的背景、影响,搜集整理相关成

就,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培养团队协作的人文素养。(3)通过认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现状,树立创新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的功能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又紧扣本课主题。 (二)学习新课 第一部分小组展示——科技展现文明 以参观讲解科技成果展厅的方式,请三位同学上台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三个领域的科技成果,以ppt以及视频资料的方式呈现三大领域的成就,直观、明确。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提升了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第二部分史料探究——科技源于发展 以史料探究的方式由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推动这些高新科技兴起的背景,教会学生注意时空观和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科技改变世界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加上教师点拨,以史料研读的方式,探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在探究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文

《改变世界高新科技》教学设计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地影响”。本课从三个方面来概述现代高新科技特点及影响,扩大、完善了课标的要求。第一目“电脑与网络”讲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信息时代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目“探索生命的奥秘”讲生物工程的发展及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第三目“登上太空”讲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价值。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学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从电视、报纸、开设的电脑和通用技术中已经了解电脑与网络、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有关的内容,可见学生对此内容并不陌生,这些内容也是人类在迈向21世纪的必备技能,学生对此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20世纪后半期诞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工程三大高新科技。 2.理解三大高新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概括、归纳三大高新科技发展的大致脉络;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三大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

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辩证地认识新事物;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高新科技的认识,渗透科技与人文精神并重、发挥科技积极作用的情感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三大领域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搜索知识——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知识延伸 ?教学用具 制作PowerPoint课件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视频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