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表现为筋膜外、皮下的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为肌纤维回声,结构紊乱。内侧与肌肉相连无边缘回声,在外侧可见边界回声。有疝口时,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无彩色血流显像。

13 骨化性肌炎

表现为肌肉组织内出现强回声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其后方可见声影。无彩色血流显像。

14 横纹肌溶解症

表现为在正常肌束内出现梭形的均匀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肌肉纹理正常。无彩色血流显像。

15 炎性包块

表现为病变区软组织水肿,回声降低,肌肉纹理模糊或消失。病变的边界不清。当脓肿形成时可见形状不规则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急性炎症充血时,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

16 滑膜肉瘤

表现为结节状的实质低回声区,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有液性小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内部及周边的RI分别约为0.57及0.55。

17 软组织腺泡状肉瘤

肿瘤较大,达10 cm以上,呈卵圆形,内部回声极度不均匀,有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大的暗区构成一囊腔。彩色血流显像在实质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

18 恶性淋巴瘤

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肿大,周边为低回声,中央为高回声,肿大的淋巴结相互粘连成团,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呈高速高阻型。

浅表脓肿的治疗

浅表脓肿的治疗 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可原发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淋巴管转移而来。往往是由于炎症组织在细菌产生的毒素或酶的作用下,发生坏死、溶解,形成脓腔,腔内的渗出物、坏死组织、脓细胞和细菌等共同组成脓液。由于脓液中的纤维蛋白形成网状支架才使得病变限制于局部,另脓腔周围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最终形成的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的脓腔壁。脓肿由于其位置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病往往可以通过对病史的了解,临床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得到确诊。治疗以引流为主。 临床表现 1.浅表脓肿略高出体表,红、肿、热、痛及波动感。小脓肿,位置深,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 2.深部脓肿一般无波动感,但脓肿表面组织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诊断依据 1.浅部:脓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压痛,继而出现波动感。 2.深部:脓肿为局部弥漫性肿胀,疼痛及压痛,波动不明显,试验穿刺可抽出脓液,也可作超声波协诊。 治疗原则 1.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应选在波动明显处并与皮纹平行,切口应够长,并选择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脓肿,应先行穿刺定位,然后逐层切开。 2.术后及时更换数料。 3.全身应选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查明原因。 用药原则 1.浅表,经切开引流后可选用肌注或静滴应用抗生素“A”+“B”。 2.深部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选用“C”类广谱高效抗生素和支援疗法。 辅助检查 1.对于病史明显的一般患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病史不明显,肿块巨大需进一步对肿块性质、大小往往难于作出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疗效评价 1.治愈:切开引流后,脓肿消失,切口基本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2.好转:脓肿切开引流后,引流通畅,伤口肉芽健康,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

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附200例报告)

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附200例报告)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照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 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病理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有很好的准确性,敏感性高,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87例,恶性病变13例。结论:高频彩照在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中敏感性高,能够判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体表软组织肿块;高频彩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58-02 体表软组织肿块种类繁多而复杂,一般情况下,通过患者体检或者触摸的方式都能够发现肿块,但是无法判断肿块的良性或恶性,采用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能够很好的诊断肿块的良、恶性,为分析高频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价值,整理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浅表软组织患者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龄(41.7±18.5)岁,术前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超诊断,经过术后和病理分析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 1.2 方法 彩超诊断仪器选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SSA68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直接接触病变部位,直接接触病变范围、形状以及内部回声,与健康部位信息相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病变部位和周边的留学状况,并对血流状况进行分析。肿块内部血流状况采用Adler半定量法诊断标准,无血流信号为0;血流信号闪烁或者是呈现不稳定点状为I级;存在稳定的短棒状信号为II级,存在树枝状或者片状信号为III级。 2.结果 2.1声像学特征和多普勒特点 浅表软组织肿块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见表1所示,经高频彩照诊断,40有例患者体表肿块为脂肪瘤,表现为平行于皮肤呈现椭圆形的实质性肿瘤,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较低,呈现出网格状态;22例患者体表肿块为甲状舌骨囊肿,整体呈椭圆型或者是圆形,颈前正中舌骨水平境界非常清晰,探头加压情况下,肿块会变形,小部分肿块可以看到光点漂浮;20例患者表现为血管瘤,边界表现清晰,皮下肌层团块低回声,内部存在管状结构粗细不均匀;27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胭窝囊肿,能够看到清晰的囊性边界,呈现圆形或类圆形,存在良好的透生,小部分肿块内能够看到光点回声漂浮;27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纤维瘤,呈现圆形实性中等团块,边界清晰,回声均匀;18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皮下炎性肿块,肿块呈现类圆形,边界比较清晰,内部回声为较低;16例患者体表软组织肿块为神经源性肿块,和神经行走有关,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出现坏死时能够看到无回声区[1]。 2.2 肿块良性或恶性诊断 恶性肿瘤信号丰富肿块能够探测到II、III级概率达到了100%,良性肿瘤仅仅只能探测

最新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 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 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 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 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表现为筋膜外、皮下的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为肌纤维回声,结构紊乱。内侧与肌肉相连无边缘回声,在外侧可见边界回声。有疝口时,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无彩色血流显像。 13 骨化性肌炎 表现为肌肉组织内出现强回声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其后方可见声影。无彩色血流显 像。

腹部肿块地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腹腔肿块与腹壁肿块的鉴别 在腹部发现肿物时应首先确定是腹壁肿物还是腹腔肿物。腹壁肿物如脂肪瘤、皮下脂肪结节、腹壁脓肿、脐囊肿等,位置较表浅且可随腹壁移动,当患者坐位或收紧腹肌时,肿物更显著腹肌松弛时肿物即不明显。检查时令患者仰卧位起坐时,如肿块仍然清楚可触及为腹壁肿物;如系腹腔内包块往往不能触及。 二.右上腹部肿块 (一).肝脏肿大 (二).胆囊肿大 1.急性胆囊炎约1/3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胆囊。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常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剧痛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右上腹可有压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疽。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做出诊断。 2.胆囊积水是由一种慢性化学性炎症引起。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于胆囊内,胆色素被吸收而引起化学性刺激发生慢性炎症。 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轻度压痛或无压痛,临床诊断较困难。B型超声CT检查可协助诊断,本病确诊依靠手术探查。 3.淤胆性胆囊肿大由于肝外胆道梗阻所致的淤胆性胆囊肿大,可见于壶腹癌及胰腺癌。常有典型的梗阻性黄疽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直接胆红素增

高,B型超声、CT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系胰头癌,X线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本病又称胆总管囊性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多属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一种少见疾病。患者多为女性青少年与儿童。如果在右上腹发现较固定的不随呼吸运动的囊性肿物,临床上有右上腹钝痛或无疼痛,间断发热及黄疽。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X线腹平片可见右上腹致密肿块影。钡餐造影显示,胃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向左前下方移位十二指肠环增大,结肠肝曲向下移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形术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B型超声和CT检查可显示肿物呈囊性,明确提示肿物位置和大小一般能确诊,部分患者需在手术探查时确诊。 5.胆囊癌胆囊的肿瘤,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可有右上腹痛、黄疽。进行性食欲缺乏消瘦。多并发于胆囊结石症。常被胆石症症状掩盖,借助胆囊造影、B型超声、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示诊断。有时确诊须手术探查。 6.胆囊扭转发病急剧,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绞痛。向右侧后肿及背部放射,短时内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胆囊,表面光滑,明显压痛,右上腹肌紧张。肿大的胆囊可随呼吸移动。若无胆石症病史,发病初期无发热、白细胞不高,临床上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鉴别困难。常须紧急手术探查方能明确诊断。 (三)肝曲部结肠癌 本病常有右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可有血便及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可在右上腹部触到条状肿块,质地硬,钡剂灌肠造影与结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三.中上腹部肿块 中上腹部肿块常见于胃部疾病胰腺肿物。肝左叶肿大、肠系膜肿物小肠肿物等。 (一).胃部的肿块 1.溃疡病一般单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会出现上腹部肿块。常见于溃疡病并发慢性穿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4. 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三.门静脉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四.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五.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浅表软组织肿块

浅表软组织肿块 2009-01-29 19:46 一、皮肤乳头状瘤 皮肤乳头状瘤(cutaneous papillomatosis)为皮肤的常见良性肿瘤。主要由于原因不明的鳞状上皮增生,在皮肤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肿瘤为单发或多发,表面常有角化。易恶变为皮肤癌。阴茎乳头状瘤极易癌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连同基底部完全切除,亦可行冷冻或电切。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 乳头状统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状突,其中轴见毛细血管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伸延。有时可自行脱落。 老年性色素统多见于头额部近发际、暴露部位或躯干等处,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伸延。如病变扩大或增高、破溃出血,则有恶变为基底细胞癌的可能。但总的恶变率不高。无恶变征象者,可予观察,亦可手术切除。 二、皮肤癌 皮肤癌(dermoid cancer)是皮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具有发展慢,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等特点。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多见于老年人;以局部形成溃疡为主要表现,呈浸润性生长,发展缓慢,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可伴色素增多,呈黑色,称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但其质地较硬,表面呈蜡状;破溃者呈鼠咬状溃疡边缘,易出血,有臭味。好发于颜面及颈部,如鼻梁旁、眼睫等处,有时破坏颅骨而侵入颅内。对放射线治疗敏感,也可行手术切除或术后辅以放疗。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主要表现为具有感染征象的局部肿物,多见于成年男性,常发生于头颈、阴茎及四肢常暴露的部位。早期即可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其也可能由慢性溃疡或窦道恶性变而来。表面呈菜花状,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常伴感染致恶臭。可有局部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在下肢者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治疗以手术为主,切除时至少包括肿瘤外周围Zcm 以上的正常组织,并需切除足够的深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时,应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其对放疗亦敏感,但不易根治。在下肢严重时伴骨髓浸润者,则常需截肢。 三、痣与黑色素瘤 黑痣(melanoticnevus)又称色素痣,是由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色素斑块。可分为: 1.皮内痣(intradermal nevus)最为常见,呈局限性颗粒,亦可成片状,表面光滑。痣细胞位于真皮层中,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没有活跃的痣细胞。常有毛发生长(称毛痣),很少恶性变。一般不需任何治疗。 2.交界痣(junctional

体表肿块

体表肿瘤就是有限长在人体表上的肿物体表肿瘤也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但良性体表肿瘤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尽管基本无啥影响首先有的亲自根本不需要复杂治疗有的只需要做一下报告小高兴手术既无神奇痛苦又无什么性格后遗症常见体表肿瘤有: 一皮肤血管瘤就医性格推荐查看本页面此病极为常见呈针头大小黄豆大小的半圆球形质地软高出皮肤的血管瘤呈樱桃红色可发生于各处皮肤但以躯干部位最为常见待人一般于成年期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持久不退一般一般无自觉胎儿症状这是一种皮肤局限性毛细血管增多和扩张虽然数目很多脾气但对人体健康负责没有车祸影响再世所以不需要治疗至于如个别生长过大给工作生活反而带来不便时可以这种做电灼或冷冻治疗出来其他副作用部位血管瘤(点击查看就医指南) 二脂肪瘤这是常见的皮下脂肪组织囊样圆形外有包膜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地方的各处有先天性单纯性和多发性脂肪瘤之分其发病原因真难尚门诊不清楚多发性脂肪瘤质软但无压痛和其他认真症状开始因为一般不需要处理月份 三皮下囊肿也属良性肿瘤多长在头颈和眼鼻口周围我们身体前后中线也常出现皮下囊肿有大有小囊内容物为脂肪样物质须手术辛苦切除现象幸福效果良好 四皮脂腺囊肿又称粉瘤是特需由于皮脂腺排泄阻塞而造成的假性肿瘤在人体的任何不是部位都可发生但多发于头部耳周颈顶部肩部背部等共大小不等经验一般在两厘米以内呈圆形局限多与表皮粘连在一起常有破溃出血感染少数也有恶变随和可能因此一旦发现这种就是肿瘤应尽早手术热心切除有用为宜 五腱鞘囊肿严格地说该囊肿为不良性瘤它是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受不以后形成的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手腕背面足背等处多见囊内充满胶样物触及表面光滑活动囊性和弹性感一般小孩无压痛内容物充满时可变硬小的囊肿不必治疗尽快有时可自行消失稍大些的囊肿如被压迫可吸收消失对于囊肿较大症状中间明显根本的非常病人可做手术角度孩子切除 六纤维瘤是皮下纤维结缔组织或肌纤维组织内发生的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质硬能活动生长慢无痛感纤维瘤有恶性变的危急可能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多啦切除不适 七恶性黑色素瘤该瘤好发于皮肤眼睛等部位多数由色痣类雀斑痣及正常生命皮肤因化学刺激后转化而来黑痣属良性不需要个人处理但如果经常症状抓磨擦挑剔腐蚀即可引起恶性变黑痣生长速度即使快黑色加深表面破溃浆液性液体渗出出血感染疼痛好坏加重有时色素呈放射状扩大等都是实在转化为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应及时名气手术挽救切除癌变部位

体表肿物鉴别

A体表肿物鉴别:肿物似乎有一层“壁”样改变,所以排除毛细血管瘤。病灶无压痛,质软,所以首先可以排除感染性病变,包括脓肿、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等。表面隆起的暗红色肿物,主要有四种:1、隆突性纤维肉瘤。2、神经纤维瘤。3、毛细血管瘤。3、感染性病变。 B足底肿物鉴别:1、跖腱膜炎。为足底深筋膜炎。本例包块似乎已累及足底皮下层了,与跖腱膜炎表现有差别。另外,后者一般有明显的疼痛。2、跖腱膜断裂或挛缩。除了前面所说,本例无外伤史、无疼痛也不大支持。3、足底脂肪垫炎(跟垫炎)。脂肪垫炎倒可以表现为皮下层异常回声,但发病部位在足跟部,一般也有明显的疼痛。4、跖腱膜其他瘤样病变。如跖纤维瘤,一般不会见到这种强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也不像本例这么复杂。楼上有朋友考虑血管瘤,确实血管瘤也可以有这种强回声结节,但多为静脉性血管瘤。5、肉芽肿性病变。肉芽肿样病变倒与本例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足底的肉芽肿性病变一般都与异物有关。本例似乎没有看到有异物回声。 C 病变主要在脂肪层,与皮肤关系不大,因此,不太考虑皮脂腺囊肿、钙化性上皮瘤等病变。考虑脂肪因各种原因坏死后所致的肉芽肿伴钙化。 D滑膜囊肿,起源于屈肌腱鞘,但是多较小,如绿豆大小,质地坚硬,临床常认为骨质增生。表皮样囊肿,多见于手指掌侧和手掌,但是男性多于女性(此患者为女性),常见于手部刺伤、裂伤木工、建筑工人。 E脂肪瘤是最常见间叶组织良性肿瘤,常见于腹、背、肩、颈、及四肢近端皮下组织,呈扁圆形多见,典型的脂肪瘤,可呈高回声,低回声或等回声,回声强度起决于脂肪组织与纤维组织所占比例,内部回声呈平行间断的细条纹,肿块内多无血流信号。脂肪瘤临床无症状,质地软,无压痛,有一定的活动度,似有波动感,极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F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最常见良性肿瘤,多数认为是外胚层神经膜细胞增生所致,以四肢多见,椭圆形或梭形肿块分布于神经干走行区域,在神经走行横轴方向活动性大,在纵走上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按压或叩击肿块有麻痛感向肢体远端放射,神经鞘瘤沿神经干生长,超声显示有包膜,‘鼠尾征’,内以低回声常见,易出血坏死囊性变,团块内是可见血流信号。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第一节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区,呈蝴蝶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部分有椎叶。 甲状腺的动脉有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甲状腺下动脉发自手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从下级的背侧进入。甲状腺动脉的血流频谱,最大流速15-45 cm/s,甲状腺的动脉是低阻力动脉,阻力指数在0.5到0.6。 甲状腺主要产生甲状腺激素T3和T4甲状腺激素(T3,、T4 )。T3、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胶体中;经蛋白水解酶作用释放入血,血液中T3占10%, T4占90%,T3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 甲状腺激素影响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增高时表现为甲亢:代谢增强,消瘦、多汗、心率快;减低时表现为甲低:代谢降低,水积蓄,粘液水肿。 一、适应证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 2、鉴别甲状腺囊性或实性结节。 3、鉴别单发或多发结节。 4、协作临床鉴别良性与恶性结节 二、检查方法 1、仪器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患者准备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部侧向健侧探查。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3、操作方法颈部两侧纵向扫查:显示甲状腺完整的上、下极,为最大长径,横向扫查:应从上至下逐渐移行,在甲状腺外侧缘显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横断面水平内侧为气管处测量甲状腺的左右径和前后径。于正中横扫探查峡部。正常参考值上下径40-55mm,横径20-25mm,前后径10-15mm,峡部的前后径<4mm。 4、扫查切面与测量 1 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 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 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 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 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6 斜切扫查 必要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的上下活动范围。 三、检查内容 1 甲状腺肿大或萎缩,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 2 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 3 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 4 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5 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四、注意事项 1 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 2 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 3 如怀疑病变有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提高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整理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第一节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眼球的解剖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纤维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膜缘。葡萄膜,即色素膜,又称血管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视网膜: 是由神经外胚层形成的视杯发生而来,分为两层,内层为感光层,外层为色素层。二层之间有潜在性空隙,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而形成视网膜脱离。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及玻璃体。房水是透明的液体,由睫状突上皮产生。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由晶体囊和晶体纤维所组成。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眼球后4/5的空腔内。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四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两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 眼的血供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长短动脉,静脉主要有眼上静脉。 二、检查方法 (一)仪器 采用探头频率在5-10MHz实时超声诊断仪,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 20-60MHz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二)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仰卧位,两眼自然闭合并直视前方天花板,眼外伤眼球闭合之前的检查,应使用大量的无菌耦合剂,探头放在眼睑上,不能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外伤由于广泛性的水肿,增益应该加大,以克服眼睑所引起的声波衰减。声束方向与眼轴平行,取纵切、横切、斜切和外侧切(后者可同时配合眼球转动)。扫查原则为先正常眼,后患眼,左右比较、纵横比较。三、眼部的正常超声表现 正常眼球和眼眶的声像图可见到角膜、前房、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简称晶体)、玻璃体、前、后巩膜呈较长的光带或光环,而前方和玻璃体为声学透声区,故显示为暗区。 正常晶体位于前房与玻璃体之间,呈不完整的梭形结构,超声检查无论采取何种切面,晶体均只显示部分囊膜,内部为无回声区。 眼眶在扫描平面通过视神经时球后波型表现为W型的声学不透声区而呈密集光点。其前面以眼球为界,后面则因声学的空白三角暗区向眶尖变宽而成锯齿形,视神经波型始终如一地形成在球后波型的三角暗区。 眼动脉表现为流向探头的红色血流。眼动脉频谱图的形态为一类似直角三角形的三项波。 视网膜中央动脉与视网膜中央静脉的彩色多普勒非常容易识别,红色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兰色的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彼此直接相邻。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频谱图为正向波,而视网膜中央静脉则为负向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7-02-20T14:32:34.8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作者:朱红霞1 赵静2 任金霞3 [导读] 临床在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时,可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诊断准确性高,有较大应用价值。(1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聊城 252600(2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山东聊城 252600)(3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卫生院山东聊城 252653)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中,抽取67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患者均经病历检查证实,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病理学诊断方式结果显示共55例患者为良性患者,占比为82.09%,其中超声诊断良性52例,3例恶性,诊断准确率94.55%;病理诊断共12例恶性患者,超声诊断出10例,准确率为83.33%。总准确率为92.54%(62/67)。对比良恶性患者血流参数状况,包含获动脉谱、可探及血流信号、Vmax、RI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时,可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诊断准确性高,有较大应用价值。【关键词】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50-02 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Hong-xia zhu1 jing Zhao2 Jinxia Ren3 1The ultrasound liaocheng in shandong liaoche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252600 2Magnetic resonance (NMR)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room shandong liaocheng liaoche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52600 3Lao zhao zhuang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in shandong linqing city, liaocheng in shandong, 25265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Methods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in patients from 67 cases into the scope of the stud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then receiv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67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benign patients, accounted for 82.09%, The parameters of blood flow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patients, including arterial spectrum, blood flow signal, Vmax, RI index,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can be considered,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is high, and it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Color Doppler ultrasound;Diagnosis; Inspection; accuracy 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则为浅表软组织肿块,肿块成分具有一定复杂性[1],且病变状况也较多,所以,给予常规性二维图进行检查,无法进行有效诊断。研究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判定和血流影像诊断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上具有较高灵敏度。此研究列入67例患者到研讨领域中,其目的在于研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作用和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中,抽取67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67例患者接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满足WHO组织规定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判定标准[2]。67例患者中37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阶段18.6岁~75.6岁,年龄平均为(47.3±4.1)岁,患者均在入院时则可触摸到肿块,出现肿块的时间大约为2.5天~21.5年,平均为(1.6±1.3)年,肿块直径为0.6厘米~12厘米,平均直径(5.5±1.2)厘米。67例患者各方面条件均完全性满足此研究中规定的各项入选标准。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检查,5mHz~13mHz为探头频率,按照其病变位置,采用合适体位,用直接扫查方式。肿块内部回声状况、有无包膜、边界、形态、大小等均先采用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再采用CDFI方式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和附近特点,并用PW方式检查血流,记录其阻力指数、血流最大速度等参数。其金标准为病理诊断结果,把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χ2)、计量资料(t)分别采用(n,%)、(x-±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67例患者中采用病理学诊断方式结果显示共55例患者为良性患者,占比为82.09%,其中超声诊断良性52例,3例恶性,诊断准确率94.55%;病理诊断共12例恶性患者,超声诊断出10例,准确率为83.33%。总准确率为92.54%(62/67)。详见下表1。

软组织肿块超声波诊断价值

软组织肿块超声波诊断价值 笔者对经灰阶与彩色普勒超声检查,后行手术或穿刺活检被病理证实的154例体表软组织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临床正确处置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经我院高频彩超检查,后在我院及跟踪随访到外院处置的154例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后病理证实。男95例,女59例,年龄1~72岁,平均50.3岁。其中良性134例(87.01%),恶性20例(1 2.99%)。 1.2 检查方法使用HP Imaging-Hx及TOSHIBA-6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变频探头,频率5.0~10.0 MHz。增益调至最灵敏度而不产生噪音,脉冲重复频率设置在500~1000 Hz,一般在500 Hz。能量输出调至能清晰显示出所检血管的最低水平。壁滤波一般置于50 Hz。脉冲多普勒取样框大小通常为1.2~ 2.4 mm。充分暴露患处,对病变部位作十字交叉位扫查,测量上下、左右及后三组径线。重点观察形态、包膜、边界及内部回声情况。用CDFI观察病灶内血流分布情况,PW测其收缩期最大流速(Vp)及阻力指(RI),θ角度纠正控制在60°以内。别病例当即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吸活检。 2 结果 2.1 154例软组织肿块的病理结果分类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134例,包括良性淋巴结增生2例、异物肉芽肿1例、结节性及增生性筋膜炎2例、骨化性肌炎6例、甲状舌管囊肿3例、鳃裂囊肿1例、皮样表皮样囊肿2例、滑膜及腱鞘囊肿18例、皮脂腺囊肿4例、脂肪瘤44例、脂母细胞瘤1例、纤维瘤10例、韧带状瘤3例、血管瘤13例、淋巴管瘤2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4例、腱鞘巨细胞瘤3例、假性动脉瘤6例及颈动脉体瘤1例。恶性病变20例,包括转移性淋巴结12例、恶性淋巴瘤4例、血管内皮肉瘤1例、腺泡状肉瘤1例、淋巴管内皮肉瘤1例及滑膜肉瘤1例。 2.2 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特点 2.2.1 头颈部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及皮样表皮样囊肿分别发生在颈正中舌骨水平上下、颈侧方及颏下部的类圆形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周界清晰,无彩色血流显像。 2.2.2 滑膜及腱鞘囊肿分别发生在腘窝、臀部滑膜囊及膝部、腕踝等处的类圆形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周界清晰,无彩色血流显像。 2.2.3 皮脂腺囊肿发生于皮内的类圆形无回声区,透声较差,内有中等密集回声,可被压缩,无彩色血流显像。 2.2.4 异物肉芽肿位于皮下的椭圆形、境界清晰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异物所致的高或强回声伴彗尾征。无边界清楚的扁圆形低回声区。 2.2.5 良性淋巴结增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扁圆形低回声区,中央部分为中等回声。大多为散在,多发,有的呈串珠样排列。彩色血流显像仅在中等回声区内见血流,Vp均<20 cm/s,RI 0.55~0.75。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 超声表现

精品文档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 1 肌肉损伤及血肿 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 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 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 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 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 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 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 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9 神经纤维瘤 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65~0.83。 10 神经鞘瘤 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0.65~0.95。 11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 12 肌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