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浙江传媒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 1 -

一、学校概况...................................................................................................................... - 1 -

二、学校发展路径选择...................................................................................................... - 2 -

(一)直面“两大挑战”,确立“两种意识”...................................................... - 3 -

(二)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三大转型”...................................................... - 4 - 第二部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况............................................................................................ - 8 -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 8 -

(一)办学定位清晰,注重特色培育.............................................................. - 8 -

(二)发挥领导作用,实现科学发展............................................................ - 10 -

(三)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 10 -

(四)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探索新型培养模式............................................ - 11 -

(五)主动加强行业联动,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 12 -

二、教师队伍.................................................................................................................... - 14 -

(一)教师数量充足,生师比例适当............................................................ - 14 -

(二)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 14 -

(三)教师德才兼备,师德师风良好............................................................ - 14 -

(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满意度高............................................................ - 15 -

(五)重视教师发展,加强教师培养............................................................ - 15 -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 16 -

(一)加强硬件建设,有效保障教学............................................................ - 16 -

(二)构建特色藏馆,满足教学需求............................................................ - 16 -

(三)加强设施建设,满足育人需要............................................................ - 17 -

(四)优先教学经费,保证持续增长............................................................ - 18 -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 18 -

(一)专业建设措施得力,专业布局日趋合理............................................ - 18 -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规范有序............................................ - 19 -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积聚优质课程资源............................................ - 20 -

(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 21 -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 22 -

(六)开展合作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机制............................................ - 22 -

(七)坚持课内课外结合,广泛组织社会实践............................................ - 23 -

(八)坚持在规范中创新,改进毕业论文工作............................................ - 23 -

五、质量管理.................................................................................................................... - 24 -

(一)队伍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较高............................................................ - 24 -

(二)注重规范管理,健全教学规制............................................................ - 25 -

(三)重视自查自纠,构建质量体系............................................................ - 26 -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 26 -

(一)齐抓共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 26 -

(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27 -

(三)发挥优势,塑造特色校园文化............................................................ - 27 -

(四)专兼结合,建立指导教师队伍............................................................ - 28 -

(五)齐抓共管,全面做好学生服务............................................................ - 28 -

七、教学质量.................................................................................................................... - 30 -

(一)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增强思政教育功效........................................ - 30 -

(二)坚定信仰,志存高远,展现时代精神风貌........................................ - 30 -

(三)夯实基础,分层教学,完善基础理论教学........................................ - 31 -

(四)强化专业,突出实践,力求所学能为所用........................................ - 31 -

(五)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培育良好审美情趣........................................ - 32 -

(六)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学效果广泛认可........................................ - 32 -

(七)学生满意、社会认可,学校声誉不断提高........................................ - 34 -

(八)保证就业,促进升学,确保学生成才成人........................................ - 35 -

(九)面向行业,服务社会,专业性适应性并重........................................ - 35 -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7 -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 37 -

(一)教学理念转变相对滞后,改革推进力度尚需加大.................................... - 37 -

二、教师队伍.................................................................................................................... - 40 -

(一)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培养培训仍需加强.................................... - 40 -

三、专业与课程建设........................................................................................................ - 42 -

(一)新建专业发展不够平衡,专业生态有待继续优化.................................... - 42 -

(二)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教学方法创新亟待加强.................................... - 44 -

(三)实验设备利用开发不足,实践教学改革尚需深化.................................... - 47 -

四、质量管理.................................................................................................................... - 49 -

(一)教学管理工作重心偏高,教学质量体系有待完善.................................... - 49 -

五、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 52 -

(一)校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风建设还需标本兼治.................................... - 52 -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一、学校概况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共建的一所高等院校,是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

浙江传媒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学校自办学以来,为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等传媒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2000年,学校划转至浙江省之后启动升本工作,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同年12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1年10月在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中,学校成功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成为浙江省第二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和江南名城桐乡市。学校总占地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其中,下沙校区占地786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桐乡校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建有“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学”和“戏剧戏曲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开设本科专业3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5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学校师资充足。全校教职员工总人数973人,其中正高职称81人,副高职

- 1 -

称1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8亿元。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播音主持与导训实验室、数字影视特技实验室等21个实验室;22层演播大楼拥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96万册,电子图书75万余册,音像视听资料近5万件,已成为我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学校升本以来,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联手行业、产学合作的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参与),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6个省级重点专业;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省级重点教材19部,先后出版自编教材70部;共有22个项目获得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1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北爱尔兰奥斯特大学联合建立孔子学院,成为浙江省第九所建有孔子学院的高校,这将有力推进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步伐。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习近平、张德江、刘延东、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学校生源数量充足。学校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明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被推荐为全国文明单位。

二、学校发展路径选择

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前学校完成了- 2 -

两次创业:“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创业和“扩容升本”的第二次创业。从2004年进入本科序列起,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开始了立足教学质量提高、坚持内涵发展的“第三次创业”。全体师生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以“敬业、博学、求真、创新”为校训,艰苦创业,积极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奋进,直面“两大挑战”,确立“两种意识”,实施“三大战略”,完成“三大转型”。

(一)直面“两大挑战”,确立“两种意识”

学校升本之时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际,本科院校数量激增,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压力甚至高于专科院校,巨大挑战同时来自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

内部挑战:由专科办学到本科办学,如何应对“内涵升本”

校园整体搬迁之后,教学硬件基本符合本科办学的要求,但是从一所优质的专科学校到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内涵升本”。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到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等,专科与本科教育都存在质的差别。尤其是当时的教职工,大部分来自原来的专科学校,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摆脱专科教育的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提升办学层次,走上本科教育轨道,这是学校面临的首个挑战。

外部挑战:由行业院校改为地方院校,如何应对“体制划转”

学校原有专业设置、人才规格完全依照行业的岗位需要,定点、定量、定质进行培养,学生招生数量、实践教学、就业去向、师资来源、实验设备等都有全国广电行业的强力支持。学校的管理体制转型后,主管单位由国家广电总局划转至浙江省。由此,与原有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消失了,曾经拥有的行业政策倾斜、资源优势不复存在。学校如何重新定位?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是继续强化行业特色,还是转向以服务地方为主?是专做传媒还是综合发展?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面对两大挑战,学校上下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对如何办合格的本科院校,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广泛地探讨,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深刻分析本科教学的基本规律,认真把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观,确立“本科教育”和“特色发展”这两种意识。

一是确立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本科教育意识”

- 3 -

“本科教育”的外延比较宽,教育理念、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文化都囊括其中。但是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意识”首先强调的是适应本科教育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以此为核心统领全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满足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种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即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特征可概括为:基础性、专门性、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基础性”要求本科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科人才区别;“专门性”强调在专门领域内培养专业性人才,与通识性人才区别;“实践性”强调为行业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区别;“适应性”强调在行业内部多岗位胜任度,与岗位性人才区别;“创造性”强调所从事工作并非简单重复劳动,而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意能力,与操作型人才区别。

二是确立立足浙江、紧贴行业的“特色发展意识”

在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综合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过去的行业性大学划转到地方后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适合我们。长期的行业办学,使学校与广电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既是我们的办学传统,又是赖以形成办学特色的根基;另一方面,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需要,因为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化发展的个性发展,是相对于平均发展的优势发展,因而内涵发展将更加注重特色化办学。

通过比较分析,学校要立足行业与区位优势,坚持在密切联系行业、服务地方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植根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我们才能在发展中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传媒行业发展与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服务。

(二)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三大转型”

学校应对挑战的正确思路和发展方向的科学谋划,需要强有力的落实举措。2006年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推动学校的发展转型,以实现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

- 4 -

质量立校:夯实本科教育的内涵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源。学校升本以来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不断充实“质量立校”的内涵要求,着重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抓落实,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重在落实、难在落实。学校提出聚心凝力抓教学、经费保教学、科研促教学、机关后勤服务教学,把人力、财力、物力、精力、智力聚焦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教学工作的“一把手”责任制,坚持教学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强化教师教学奖惩机制,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二是抓内涵,建设优质本科教育资源。抓内涵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在办学规模的扩大与优质教学资源配置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保教学质量。面对高校的扩招风,学校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广电艺术类生源不断攀新高的情形下,从招生源头上严格控制办学规模。目前,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0000人左右,人均教学资源占有率明显提高,从而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抓内涵建设,关键在于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升本以来,学校坚持抓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几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和浙江省“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层次均居于同类院校的前列,学生在学科竞赛、专业大赛、出国考研、行业核心岗位就业等方面也都位居先进行列。

三是抓规范,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规范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规范也应着眼于全方位建设。学校通过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本科教育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形成本科教学的质量标准规范;通过提出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建立教学行为规范;通过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培养过程规范。

人才强校:筑牢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坚持“内育外引、提高质量、科学管理、营造环境”的方针,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 5 -

一是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纳才引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升本以来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高水平专家的“引智”。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本科教育要求,数量充足,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科专业分布相对均衡,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比较高的师资队伍。

二是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锻炼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采取“双送”培训制度。来自于院校的教师送行业一线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来自于行业一线的教师送院校培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培养一支有理论、重实践、精创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根据多样化的需求统筹兼顾,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团队。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不仅下力气加强教师队伍,还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多样化需求,统筹兼顾,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支撑队伍、专兼职科研创新队伍等四支队伍建设,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形成相互支撑的育人合力。

特色兴校:积聚独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在高校同质化竞争背景下,特色化发展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选之策。在特色兴校战略实施上,学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一是优化结构布局,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以特色起家,树立了“广电”品牌,一些专业和学科具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但是存在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如学科过于单一、专业面向过窄等。鉴于此,学校提出要正确处理专业化和综合化、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的关系。在坚持专业化办学的同时适度综合化,在已有的文学学科基础上,加强在艺、工、管等学科建设,构筑广播电视和其他传媒行业的支撑学科。另一方面,抢抓机遇,以新兴学科专业为增长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相互关联度高、总体整合性强的学科群,形成集成度高、集聚度强、体系完备的专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进产学合作,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教育特色。我校与广播电视等传媒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在管理体制划转后,学校领导清醒地意识到,

- 6 -

行业联系不能断,行业教育特色不能丢。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合作、以贡献求支持、以实力赢地位,切实加强行业联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积极构建产学合作的平台与机制,以努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为目标,发挥与传媒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努力结合高校与传媒行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突出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适应性的行业教育特色,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自2004年升本以来,学校面对“内涵升本”和“体制转型”两大挑战,不断强化“本科教育意识”与“特色发展意识”,大力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在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上大胆创新,在办学层次、发展模式和学科建设上有效地实现了“三大转型”:从优质专科到合格本科的转型;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型;由以文学学科为主的单科性学校向文、艺、工、管协调发展的多科性传媒院校的转型。

- 7 -

第二部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况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一)办学定位清晰,注重特色培育

1.办学定位清晰,发展目标清晰

办学类型定位: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性的教学型高校。

学科专业定位: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适合我国传媒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详见第4页“本科教育意识”部分所述)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创办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形成适应地方、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层次结构。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

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努力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高校。

2.发展规划科学,贯彻实施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升本以来,学校相继出台《“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暨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十二五”发展规划包括1个学校规划、7个专项发展规划与16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发展规划,体系完备,发展目标清晰,定性定量结合,科学合理。

“十一五”规划实施到位,预定目标顺利完成,具体指标与完成情况如下表:表1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指标及其实现情况表

- 8 -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法、路径以及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各二级学院规划科学合理地分解学校发展指标,并明确责任人与具体实施举措,确保任务的实现和目标的完成。

3.紧贴行业服务地方,培育特色凸显优势

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行业与地方发展提供人才资源。近三年中,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在传媒行业就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传媒机构。学校坚持以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为行业与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年来,学校70%以上的科研项目来自于传媒行业和浙江省。学校坚持围绕行业与地方发展开展社会服务,组建创意产业园,承担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等组织活动,承接行业专业资格考试命题、阅卷任务,开展短期培训与成人教育等。2005年以来共举办国家广电总局培训班等各类短期培训班137期,培训人数逾万人。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意识,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树立了从规划立项、项目建设到成果推广的一整套特色培育体系,在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特色和优势不断凸显。(详见第6页“特色兴校”部分所述)

- 9 -

(二)发挥领导作用,实现科学发展

1.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抓住机遇谋划发展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能够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把握大局,开拓进取,善谋发展,推动学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以来实现了学校顺利升本、下沙校区建成使用、桐乡校区建设使用三大突破;及时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历史任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11年10月成功成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办学层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高等教育规律,领导学校科学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历职称总体水平高,9名校领导均具有正高职称,几年来承担了一大批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和研究课题,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研究以及传媒影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论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重理论研究,懂教育规律,善科学领导,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3.坚持民主治校,积极服务师生

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在学科、学者、学术、学风、学生等方面追求卓越;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师生的作用,切实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2010年度全省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优秀率70.63%。

4.优化干部队伍,提高执行能力

学校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44.2岁,其中有65.2%的干部取得硕士以上学位,73.9%的干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比例较高。绝大多数干部具有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实践经历,管理经验较丰富,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较强,能确保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制度、规划得到落实。

(三)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1.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2006年党代会与“十一五”发展规划- 10 -

提出,要把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育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2007年,《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出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育人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

2.建章立制,有效保障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将教学工作列入党委和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党政一把手为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学工作汇报、研究教学工作、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管教学校领导每月召开教学例会,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校领导坚持分工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听课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规范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全面推行校、院(部)两级管理,建立校、院(部)两级教学委员会,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的指导、咨询、评估和服务作用;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规定,坚持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3.服务教学,自觉摆正教学中心地位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已经成为全校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教学工作需要,“十一五”期间,仅在教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经费就达到1837.5万元。初步形成了经费与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反哺与促进教学、机关后勤服务教学的局面。

4.机制激励,切实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制定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对教学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教学成果予以奖励。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奖、职称评聘、进修学习和出国深造等方面,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在教学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以沈贻炜、何仁富、王挺和何坦野等老师为代表的倾心投入教学工作的好教师。(四)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探索新型培养模式

1.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逐渐清晰

学校通过广泛的行业调研,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

- 11 -

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对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定位不断清晰。2004年升本之初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规格,2009年调整为“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2010年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化传播专门人才”,以及基础性、专门性、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五大特征。(详见第4页“本科教育意识”部分所述)

2.集思广益,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学校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六大原则:

一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原则;

二是坚持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加注重宽口径的原则;

三是坚持人才培养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加强调多样性的原则;

四是坚持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并重,更加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五是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六是坚持个性张扬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并重,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3.顶层设计,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2005年和2009年两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种资源、三大体系、四个结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

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加强产学合作。

三大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三大培养体系。

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四种教学组织方式。

(五)主动加强行业联动,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1.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积极构建合作教育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积极搭建国家、省、市三级产学研合作- 12 -

教育架构,寻求与传媒行业、政府部门、兄弟高校和研究机构四方开展全方位合作教育。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协议,为学校发展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先后与浙江广电集团、湖南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香港卫视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教育关系。

2.搭建五大平台,为产学合作育人提供保障

建立全方位合作、互推互助、共同研发的五大产学合作教育平台:

师资共享平台:与行业合作,聘请100余位业内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同时输送教师到行业,与媒体单位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初步实现学校与行业人才资源的共享。

基地合作平台: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组建了“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共同组建了“全国媒介素养研究基地”,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组建了“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等,与杭州市共同成立“杭州创意产业园区”,组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实验电视台”。

实践教学平台:在全国媒体发达地区和生源集中地区的160余家行业单位中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

创新创作平台:成立“湘广学生创新基金”等专项基金,组建教学与创作一体的教师工作室,与杭州电视台等媒体联合搭建学生作品播出、展示窗口。

产业孵化平台:在校内建设产业孵化园区,成立企业管理公司,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

3.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作育人成效明显

2007年,学校的“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创新人才”项目被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形成了“未来主打星”模式、“中广班”模式等产学合作育人模式。

“未来主打星”模式:2006年起,和浙江广电集团联合进行播音与主持专业合作教育试点,通过电视选拔和专业考试挑选一批潜质较好的学生来校学习,由学校和广电集团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双导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考核,定向就业。

“中广班”模式:2005年起,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合作培养广播电视工程

- 13 -

专业的优秀人才,双方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制,由中广协会负责学生实习并推荐就业。

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行业的一致肯定,试点班学生一次性就业率100%,部分毕业生上岗不久,就成为业务骨干。该项目2009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教师队伍

(一)教师数量充足,生师比例适当

学校大力引进本科院校的优质师资、国内外高校的优秀硕博毕业生和行业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8月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09人,外聘教师97人(折合教师658人),折合在校生数9796人,生师比达到14.9?1。传统专业教师数量充足,各新办专业的主干教师有8-15人。主讲教师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比例为94%。根据专业和课程需要合理控制授课规模,其中小班授课门次数555门次,占课程门次总数的19.8%;合班授课门数485门,占课程总数的24.5%。(二)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学位(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逐年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6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人,博士和硕士所占的比例达到78.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3人,占54.7%。

职称结构: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78人,占总数的12.8%,具有副高职称的168人,占总数的27.6%。

年龄结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不断改善,平均年龄39岁,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三)教师德才兼备,师德师风良好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浙江传媒学院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每年新教师岗位培训上,设置师德师风建设课程,使新教师加盟学校的第一天就树立起师德意识。

通过“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十佳”的评选,树立师德典范,有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获得浙江省优秀

- 14 -

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浙江省“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余人次;评选出校级“三育人”先进集体7个,“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教学十佳”等近200人次。

(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满意度高

1.以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详见第26页“重视自查自纠”部分),制定了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了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听课制度、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学评教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特别重视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质量工程建设,以教改和教研促进教学。升本以来,教师参与各级教改项目人次已达2000余人次。(详见第21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部分)

近三年网上评教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较高,几万条评语中,85%以上表示肯定或赞扬。

3.以科研和创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鼓励教师提高学术水平、艺术创作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20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8项,科研经费443.72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612篇,出版专著译著30部;独立拍摄电视电影2部,其中由我校教师团队担任所有主创任务的电视电影《盖世武生》在央视6套播出,获浙江省电影凤凰奖(政府奖)最佳高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多个奖项。

教师把自己的科研和创作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反映了学科前沿动态,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重视教师发展,加强教师培养

1.大力开展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的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含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搭建了学科带头人培养平台、国内外高级访学培养平台、教师学科交叉培养平台等,有计划地促进高层次

- 15 -

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2005年以来,培养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1人,国内外访问学者45人,教学科研骨干学科交叉培训60人。学校现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新世纪151一、二、三层次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学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校级教学团队19个。

2.实施教师“双送”培养计划

学校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培训和行业任职锻炼,推出了“行业来的送院校、院校来的送行业”的“双送”培养计划。2009年起整体启动送教师到行业一线实践培养项目,共有25名教师参加行业挂职锻炼。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实施硕博培养计划,把硕士、博士学历学位进修培养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任务;搭建青年教师专业短期进修平台、优质公开课互学观摩平台、新教师岗位培训平台、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平台等。2005年以来,全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近1500人次,进修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40余人。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一)加强硬件建设,有效保障教学

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国家标准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073.1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85万元,当年新增仪器设备1641.83万元,均超过国家合格标准。实验设备利用率整体较高。(详见第22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部分)

2.实验室与实习场所数量充足,教学设施配备业内一流

学校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13个,实验室21个,实验电视台1个。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端实验室,如移动式电视高清导播(直播)实验室(八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承担过亚运会、残运会等100余场大型活动转播工作。

学校现已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160多个,其中包括中央和省级媒体19个,较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构建特色藏馆,满足教学需求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