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学习《论语》前两则

教学步骤:

一、简介孔子及著作《论语》:

1、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

2、《论语》简介: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之一。

3、课题简介:

课文中的七则《论语》,选自《论语》的不同的篇目,意义不相连属。

二、教者范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学习第一、二则:

第一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子贡问:“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推己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两个“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一个相当于现汉“吗”,表疑问语气,后一个相当于现汉“吧”,句末语气助词。

(2)文中的“其”,是“那”的意思,指示代词。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这样做才能实现“爱人”,达到“仁”的境界。第二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声,百姓也不会听从。”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其”,指“统治者”。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三、作业:

1、背诵第一、二则《论语》

2、预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二则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第三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贤哉,回也!”倒装句,主语后置。

(2)“巷”是“居室”的意思,与现汉不同。

(3)文中的“堪”,是“忍受”的意思。

(4)文中的两个“其”,第一个是指示代词“那”的意思,第二个是指示代词“他的”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是孔子赞赏颜回的话语,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四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贤”是“贤人”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文中的“内”,是“在内心”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思想,人要注重向古代圣贤的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第五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颜源、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颜源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关怀。”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伐”“施”是“夸耀、表白”的意思,与现汉不同。

(2)文中的“善”,是“长处”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文中的“安”“信”“怀”是使动用法。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反映孔子的“仁者爱人”,提倡“仁”思想。

三、作业:

背诵第三、四、五则《论语》

预习第六、七则《论语》,思考课后练习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六、七则《论语》简要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三、四、五则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第六、七则《论语》

第六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馅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诋毁别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弄清“谅”“便辟”“善柔”“便佞”的意义。

“谅”是诚信的意思,“便辟”是馅媚奉承的意思,“善柔”是阳奉阴违的意思,“便佞”是花言巧语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孔子的交友之道。在他看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个人的行为、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第七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制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弄清“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两种读音。

(2)“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中的“乐”是“快乐”的意思。“乐礼节乐”等句中的开头的“乐”是“以……为快乐”的意思,是意动用法。

(3)弄清“节”“道”“善”“佚”“晏”等文言实词的意义。“节”是节制的意思,“道”是赞美的意思。“善”是优点的意思,“佚”是放荡的意思,“晏”同“宴”是安逸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但快乐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有害之分。孔子认为应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对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

三、总结课文:

这七则《论语》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做人的道理,体现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第一则: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

第二则: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第三则:体现了孔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四则:体现了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思想;

第五则:反映孔子的“仁者爱人”,提倡“仁”思想;

第六则:体现孔子的交友之道;

第七则:孔子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对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

四、共同讨论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背诵《论语》七则

柳宗元驳复仇议翻译优选稿

柳宗元驳复仇议翻译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臣伏见天后时①,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②,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③,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④。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⑤,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⑥。 注释: ①伏见:旧时臣下对君主有所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可译为知道,了解。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名武瞾。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立为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在位十六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李哲复位,恢复唐朝。 ②同州:唐代州名,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一带地区。下邽(guī):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徐元庆:当时某驿馆的服务人员,徐元庆替父报仇,谋杀官员赵师蕴案是武则天时轰动一时的谋杀案。 ③县尉:县令的属官,专司当地的治安工作。或称御史大夫。 ④卒:最后,最终。束身归罪:自首。 ⑤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诤之官。旌(jīng):表彰。闾:里巷的大门。 ⑥过:错误,失当。 译文:微臣知道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害,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并且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将他处以死罪,同时在他的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臣私下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①,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②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僣③,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注释: ①贼虐:残害,践踏 ②黩(dú)刑:滥用刑法。黩,轻率。 ③僭(jiàn):越过,超出本分。 译文: 臣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意思是说,不要让礼受到践踏,凡是作儿子的,为报父仇而杀了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意思是说,不能让刑受到践踏,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礼和刑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实际应用却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乱杀,就是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就是过失,破坏礼制太严重了。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昭示天下,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躲避刑罚的人就不能辨别立身之道,以此作为法则行吗?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探究事理来制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和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 向使刺谳①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②,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③,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④为大耻,枕戈⑤为得礼,处心积虑,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论语七则教案

《论语》七则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 2、了解《论语》及孔子 3、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4、重点掌握“安、见、信、堪”与“乎、其”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对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志向品格的观点态度 2、重点掌握“堪、省、愿、安、信”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乎”、“其”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3、联系青年学生交友的实际,对孔子关于“益友”、“损友”的观点进行讨论。 教学难点: 联系青年学生交友的实际,对孔子关于“益友”、“损友”的观点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四则,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论语》及孔子。 一、导入 二、简介《论语》及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其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箪dān 自省xǐng 裘qiú 佚yì晏yàn 盍hé 2、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有一言(一句话)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 (2)其恕乎(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3)己所不欲(要)勿施(加)于人 (4)一箪(盛饭的器具)食 (5)人不堪(忍受)其忧 (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反省) (7)盍(何不)各言尔志 (8)愿车马裘(皮衣)与朋友共 (9)敝(用破旧)之而无憾 (10)愿无伐(夸)善,无施(表白)劳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安;使……信;使……怀)(12)友直(正直)友谅(诚实)友多闻(见闻) (13)友便辟(谄媚奉承)友善柔(阳奉阴违)友便佞(花言巧语) (14)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以……为乐) 五、师范读全文,生注意朗读节奏和字音,然后集体朗读全文 六、师生共同学习前四则(建议:可综合讲,也可一则一则分析、讨论、讲解)(一)指名朗读这四则 (二)生分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并翻译成现代文,回答后,师重点强调“乎”、“其”、“焉”的用法及有意义。 乎:终身行之者乎(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 其恕乎(语气助词,表肯定,相当于“吧”) 其:其身正,不令而行(代词:代统治者) 焉:见贤思齐焉(语气助词) (三)从孔子的思想上理解这四则 (1)孔子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反对残暴的统治,强调“仁者爱人”,如果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即达到了孔子所谓的“爱人”,即“仁”的境界。 (2)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归根到底要靠道德教化,对统治者而言,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 (3)这是孔子赞许弟子颜回的话,同时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4)古人对修身养性十分重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七、生质疑 八、师小结(1)字词(2)译文(3)思想 九、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1、后三则 书面作业:1、注音 2、加点字翻译 附板书:

特殊句式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主谓倒置 即主谓倒装,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致的。在古汉语里的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有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 但在下面情况下,谓语可以放在主语的前面: 一、疑问句中,为突出疑问的重点,谓语前置。例如: 1.谁与,哭者?(《礼记》) 译文:哭的人是谁呀? “哭者”是主语,“谁与”是谓语,说话人为强调自己提问的部分,即“谁与”,故将其置于主语之前。翻译时按“哭者谁与”的顺序处理,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感叹句中,谓语是感叹的中心,为了增加感情色彩,谓语前置。 1、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实在太不聪明了。 “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智叟以为愚公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说话时将表示程度的谓语提到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汝之不惠甚矣”的顺序处理 2、贤哉回也!(《论语七则》)译文:“颜回很贤德啊!” 三、在祈使句中,强调动作,需要突出谓语时。 1、勖哉夫子!(《史记?周本纪》)译文:夫子勖哉--你努力吧! 勖,勉励。 2、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四、陈述句,为突出陈述重点,谓语前置。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思呢,我确实不是吝啬财物才拿羊换下牛的,(但是)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有道理的。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一句中“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齐宣王对自己的做法感到迷惑,为了强调百姓的误解也是有道理的,说话时故意将“宜乎”放在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百姓之谓我爱宜乎”的顺序处理。 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谓语前置句的一个共同点:即大多数是简单句,谓语一般较短。因为谓语长了语意舒缓,不适合于感叹句和急剧疑问句的情绪。 现代汉语中 1、“怎么了,你?” 2、出来吧,你们! 3、多么鲜艳啊,这件衣服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 《驳复仇议》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这篇奏议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驳复仇议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驳复仇议》阅读原文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

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 ③推刃:往来项杀。 《驳复仇议》阅读题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窃独过之过:认为不对 B.旌其可诛,兹谓僭僭:僭越 C.不愆于法愆:罪过

琵琶行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加点词解释(答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________又作“善财”,唐人称琵琶师为善才___________ 2、年长色.衰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 3、委身为贾人 ..妇_________商人__________ 4、遂命酒.__________名作动,摆酒_________ 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畅快地_________ 6、曲罢悯然 .._________忧郁的样子__________ 7、今漂沦 ..憔悴_________漂泊沦落__________ 8、予出官 ..二年_________(京官)外调__________ 9、命.曰《琵琶行》_________命名,题名__________ 10、添酒回灯 ..重开宴_________把灯芯捻大一些__________ 11、弦弦掩抑 ..声声思_________低沉抑郁(的乐声)__________ 12、低眉信手 ..续续弹_________随手_________ 13、间关 ..莺语花底滑_________形容鸟声婉转__________ 14、幽咽 ..泉流冰下难_________低泣声,这里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__________ 1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突然__________ 16、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溅射__________ 17、铁骑 ..突出刀枪鸣_________带甲的骑兵__________ 18、沉吟 ..放拨插弦中_________迟疑的样子__________ 19、整顿衣裳起敛容 .._________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__________ 20、秋月春风等闲 ..度_________随随便便地__________ 21、暮去朝来颜色 ..故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 22、梦啼妆泪红阑干 .._________纵横错乱的样子__________ 23、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叹息声__________ 24、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忽然,一下子__________ 25、为君翻作 ..《琵琶行》_______指按曲调写成歌词____________ 26、却坐 ..促弦弦转急_________退回(原处)坐下__________ 27、却坐促弦 ..弦转急_________把弦拧紧__________ 28、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_刚才,过去__________ 29、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哭泣__________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学习《论语》前两则 教学步骤: 一、简介孔子及著作《论语》: 1、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 2、《论语》简介: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之一。 3、课题简介: 课文中的七则《论语》,选自《论语》的不同的篇目,意义不相连属。 二、教者范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学习第一、二则: 第一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子贡问:“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推己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两个“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一个相当于现汉“吗”,表疑问语气,后一个相当于现汉“吧”,句末语气助词。 (2)文中的“其”,是“那”的意思,指示代词。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这样做才能实现“爱人”,达到“仁”的境界。第二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声,百姓也不会听从。”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其”,指“统治者”。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三、作业: 1、背诵第一、二则《论语》 2、预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驳《复仇议》阅读答案附翻译

驳《复仇议》阅读答案附翻译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③推刃:往来项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窃独过之过:认为不对 B.旌其可诛,兹谓僭僭:僭越 C.不愆于法愆:罪过 D.不宜以前议从事从事:处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而又何诛焉王问:何以知之? C.我乃杀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元庆杀了父亲的仇人后投案认罪。陈于昂建议,先处死徐元庆,再在他的家乡表彰他,并把这个案例编入法律文书中。作者认为,陈子昂的建议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礼与刑根本作用一致,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区别,不能对同一个人既施死刑又行褒奖。自相矛盾的做法,公之于众,只会让天下人无所适从。

大学语文重点句翻译练习

重点句翻译 一、《诗经》 1、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疾,我行不来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二、《郑伯克段于鄢》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亻它邑唯命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4、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6、厚将得众,不义不暱,厚将崩 7、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8、公赐之食,食舍肉 9、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10、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君将不堪 1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三、《燕昭王求士》 1、先趋而后患,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2、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3、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4、燕兵独追北,人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5、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6、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7、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四、《管晏列传》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2、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3、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6、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7、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为我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8、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1

9、知与之为政,政之宝也 10、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五、《苏武传》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4、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6、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7、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8、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9、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10、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1、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12、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六、《先秦诸子语录》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七、《谏逐客书》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八、《驳复仇议》 1、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2、向使刺谳其诚伪,烤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3、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4、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5、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终于一而已矣 6、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 九、《留侯论》

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七则是高考语文考试内容之一。《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纂辑而成,是 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万师之圣”,儒学核心为“仁”,在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小编整理了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仅供 参考。 1第一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 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幺成 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知识点总结:(一)词语与句子1、“富”与“贵”有别,“贫”与“*”有别。富:财产多、富裕。贵:地位高、显贵。反之则谓“贫”、“*”。2、不以其道以:用、按照。道:方法、 途径。“其道”:正当的方法。“其”是指示代词“那”,加在“道”之前起限制作用。并非“其”有“正当”之意。3、恶乎……“恶”犹“何”;“乎”犹“于”。“恶乎……”意为“凭什幺……”。4、无终食之间违仁无:没有。违:离开、避开。注意不是“违反”。5、于是是一个短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于:在。是:这,指代仁德。“于是”犹言“和仁德在一起”。(二)语法1、是仁之所欲也“是”作主语“这”,复指前边的“富与贵”,此类“是”易误为联系动词。一般认为先秦

古诗讳辩翻译赏析

古诗讳辩翻译赏析 《讳辩》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讳辩》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议论文。当时的著名诗人李贺因避父亲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以致前途受到影响。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论述此事,表达他反对将“避讳”搞得太泛滥的主张。 【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

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 (1)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出身,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着有《昌谷集》。 (2)进士:唐代科举制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定期分科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名目;制科是皇帝临时特设的考试。 (3)和(hè)而唱之:一唱一和。 (4)皇甫湜:字持正,元和年间(806—820)进士。曾从韩愈学。 (5)律:此处当指唐代某项法律条文。唐代法典总称《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其中未见“二名不偏讳”及下引“不讳嫌名”等条文。“二名不偏讳”最早见于《礼记》的《典礼上》及《檀弓下》,意为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偏:一半。一说偏即遍(遍),全部、普遍的意思。根据《礼记》的释文,似乎不能作这样

柳宗元驳复仇议翻译

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①,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②,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③,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④。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⑤,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⑥。 注释: ①伏见:旧时臣下对君主有所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可译为知道,了解。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名武瞾。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立为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在位十六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李哲复位,恢复唐朝。 ②同州:唐代州名,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一带地区。下邽(guī):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徐元庆:当时某驿馆的服务人员,徐元庆替父报仇,谋杀官员赵师蕴案是武则天时轰动一时的谋杀案。 ③县尉:县令的属官,专司当地的治安工作。或称御史大夫。 ④卒:最后,最终。束身归罪:自首。 ⑤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诤之官。旌(j īng):表彰。闾:里巷的大门。 ⑥过:错误,失当。 译文:微臣知道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害,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并且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将他处以死罪,同时在他的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臣私下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①,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②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僣③,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注释: ①贼虐:残害,践踏 ②黩(dú)刑:滥用刑法。黩,轻率。 ③僭(jiàn):越过,超出本分。

中考复习【语文】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解析版)

中考复习必备各科目真题及解析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 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 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 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 【答案】D 【解析】A.感慨k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在人迹罕至 ....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 ....,却也习以为常。【答案】C 【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词学习笔记

●《论语七则》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笔记 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㈤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㈧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⑥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 ..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向”,从前 8、何加,有什么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 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应用。(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6)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3、如使 ..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假如 4、贤者能勿丧 ..耳:不丢掉5、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7、

论语七则教案

十五、《论语》七则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并记诵《论语》七则内容,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3、联系实际,体会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说明: 本文节选自《论语》,从内容上看主要阐述了守“仁”、“安贫乐道”等儒家基本思想,是理解孔子及儒家学派的重要依据。从文言翻译角度来看,本文有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因此从字词句入手,掌握积累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有从文字意思入手到探究文字背后思想的一个过程,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圣贤的心灵,也只有充分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实词和虚词,深入理解儒家传统思想精髓。 2、难点:孔子言论中提出的关于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观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说明: 本文是高中课本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作为文言文单元,我们虽然要重视学生对于文言字词文句的理解掌握,但高三的学生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应该提高到更深一层,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如何在当今这个时代理解儒家的思想精髓,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也是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学子提出的一个重要人生话题。

思路点拨 本文节自选《论语》,因为每则出处不同,所阐述内容也各有侧重。在解读文本之前,可以简单介绍各则主要内容。根据课下注释,学生自己可以对本文文字做粗略疏通,但有重要的字词及语法现象需要强调,因此也可以用一课时疏通文字,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第二课时来整体阅读七则内容,归纳整理本课主要阐述的道理。因为《论语》的解读,已经有各个专家作了比较成熟地研究,也不乏深入浅出的范本,可以发动学生从他人的专著中寻找疑问,在课堂上加以争鸣,这样可以把各则内容扩展开去。 练习举隅 1、摘选《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格言,补充儒家对“君子”形象的阐述。 2、阅读于丹《论语》第五部分关于君子的论述,并做摘记。 3、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驳《复仇议》-柳宗元-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驳《复仇议》|柳宗元|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驳《复仇议》|柳宗元|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③推刃:往来项杀。 柳宗元《驳复仇议》参考译文 我(从记载上)看到天后在位时,有个同州下圭人,叫徐元庆,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害,他终于能够亲手杀死父亲的仇人,再自缚其身投案认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处死徐元庆,然后再在他的家乡表彰他,并且请求将这一案例编入律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典。我个人认为他的建议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最根本作用,用来防止动乱。如“礼”说,不要做凶残暴虐的事,凡是做儿子的杀害无辜之人,要处以死刑而不能赦免。“刑”的最根本作用,也是用来防止动乱的,如“刑”规定,不要做凶残暴虐的事,凡是做官的杀害无辜之人,要处以死刑而不能赦免。它们的根本作用一致,但运用起来有差异,表彰和诛杀是不能同时运用到一个人身上的。处死当

论语七则练习

论语七则练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孔子名,字。《论语》是一部体的著作。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女奚不曰 【3】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从者病,莫能兴 3,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造次必于是【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3】仁以为己任【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A,【1】【2】相同,【3】【4】不同B,【1】【2】不同,【3】【4】相同C,【1】【2】相同,【3】【4】相同D,【1】【2】不同,【3】【4】不同4,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不与同类的一项是() A,女奚不曰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D,河曲智叟亡以应 5,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不同类的是() A,饭疏食,饮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左右欲刃相如D,余家是溪焉 6,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妙哉斯文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贤哉,回也 7,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文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8,直接出自于选文的成语有、等。 9,《论语》七则虽各有侧重,但其中心就是一个字,为此,君子应该做到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0,《论语》七则里,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基本一致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这是因为“不义而富且贵”是和背道而驰的,因此孔子才极力称赞颜回的(只填四个字)。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毅兮为鬼雄。 1,《国殇》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是,他的作品集主要有、等。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也被称为体诗。 2,“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指的是,“骚”指的是,这个句子里的“风骚”指的是。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