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提纲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提纲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提纲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提纲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

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变化新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革命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手工时代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能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有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问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培根曾说: “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在线课程等,丰富了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PPT和交互屏幕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节省了教师书写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快了学习节奏。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以板书形式为主的教育形式到多媒体的运用。将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使单一的"班级授课制"为多样化的网络授课取代,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互联网可以十分便捷的得到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料,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法进入学校读书的人获得必要知识成为可能。要想国富民强,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研究实践的指导思想上,改变以往的做法(从文献到文献的“学究式”路子),努力遵循学术前辈倡导的“应用数学过程”,亦即,实验、观测、搜集数据和事实一一建立数学模型一一求解一一实践检验一一总结规律。正如郑

哲敏先生所总结的:“技术科学为工程技术或其他应用服务,.....它从工程技术或其他应用所需解决的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并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来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概括地说,就是从应用中来又回到应用中去。只有从科学的高度上完成这个循环,才能说,技术科学工作者为应用做出了贡献,才有望推动甚至带动工程技术和产业的进步,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

以往科学技术不先进,在生产上太多都依赖人力,比如在农业上收庄稼、播种时,效率是非常低的,一个人一天就是一亩的效率,现如今各种机械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以往的百倍,大大节省人力。在信息交流方面,以前我们想和亲戚朋友联系时,我们要么不远万里亲自跑去,要么寄一封要好几天甚至半个月才能到的信,这是非常耽误我们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我们信息交流的时效性。而如今,在这个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QQ、微信,只要有网我们视频就像面对面似的,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如有好多留守儿童,有了现在的科技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和亲人视频通话。而且交通也比以往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曾经一百里的距离,需要我们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到达,如今早上还在祖国最北方,而中午就到了最南边。

人类基因工程的也已完成,人类的遗传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科技是人

科技史期末测试试卷

1.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 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30分)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以史为鉴”。实际上,技术史是一门研究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中的成败实例都是财富,都值得借鉴。 技术史是技术发展、成功的历史,但技术史中“过去的教训”也是很多的。例如桥梁史中列举了许多事故,其中有两起分别是因为没有考虑气象学中的风压和风振(风速变化频率和桥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破坏力极大)造成的。再如建造桥墩的沉箱法,过去约百年中由于没有采取逐步减压,潜水员病曾夺走了无数条沉箱工人的命。 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地基,究竟科学这做大厦能盖多高,地基是必须的!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必将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懈追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

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话掀开了人类通讯史上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再到火车、飞机、磁浮列车;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再到节能灯;从书信到电话、电报再到视频聊天等的飞跃,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有人类的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再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破解了生命的千古密码,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回首过去,火药的发明,使我们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我们拥有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促进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问世,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技落后了.而今世界各国大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做出了实施“863计划”应对世界科技的挑战.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增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如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七”成功发射、龙芯的开发研制……科技使我们生活幸福舒适,是科技把我们未来描绘得如此美好. 人类跨入了21世纪,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甚至灾难.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气温变暖,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前苏联的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的水俣病、我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等就是铁的证据.即使只为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研制出了化肥、农药,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但化肥、农药使粮食、蔬菜、水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又如克隆技术对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复制的人与基因提供者是兄弟还是父子?所以,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制定法律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管理,并严禁用它复制人类;再如原子弹如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过去的见面拜年变成时尚的短信问候,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人际关系冷漠.有许多人甚至上网成瘾,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由此在医学上开始对网络成瘾病理机制进行研究.

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陶器制造】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ⅹ) 5、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X ) 6、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ⅹ) 7、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8、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 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体液的协调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ⅹ) 9、古罗马科学家【盖仑】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1、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2、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89】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ⅹ) 13、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作的动植物分类。他于1735年发表了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分类的原则。(√) 14、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赫姆霍兹】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ⅹ) 15、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第一个发现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6、187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出版了划时代著作《电学和磁学论》,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的确立。(ⅹ) 17、奥地利生物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ⅹ) 18、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系统是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工程师波波夫发明的。(√) 19、【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ⅹ) 20、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之欧阳家百创编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欧阳家百(2021.03.07)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Law 课程代码:2DA3A0090 学分:3分 总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部门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程序。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体系、结构,了解外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诉讼法学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二)理解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包含的具体内容; (三)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制度以及各种程序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2学时)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阶段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一、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二、国际人权公约中刑事司法准则的意义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学的若干基本观念 一、司法公正 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三、控审分离 四、控辩对等 五、诉讼效率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2学时)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The ba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编号:100201 总学时数:48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材:《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培桐、薛纪渝、王华东)。 参考书目: 1.刘天齐、林肇信、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 2.7 2.王羽亭、井文涌、何强编,《环境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9 3.殷维君,《环境保护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9 4.马玉琴,《环境监测》,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9 5.张小平编,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胡亨魁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7.李连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8.肖洪亮,《噪声污染控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9 《课程内容简介》: 《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环境学概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1.课堂教学 要求讲授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条理性,应紧密结合现实内容。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 分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2.自学安排 要求参阅与环境有关的国内外论文杂志及报刊,及时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新动态,应注意与本专业 的环境问题有关的文章并作笔记。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计划参观淄博市污水处理公司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或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表1 《环境科学概论》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课内学时课程内容课内学时

科学技术史 思考题

思考题 1.简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 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科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成就有如下方面: ①天文学。我国是天文观测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保存天文记 录资料最丰富的国家。到17世纪末,我国记载了大约70颗新星和超 新星,这些记录为现代天文学家对中子星的探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 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台自动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 仪器——地动仪和世界上第一台观测气象的仪器——候风仪;在宇宙 结构方面我国古代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提出了“盖天说”等宇 宙结构思想。 ②数学。我国古代数学发展也是源远流长,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概念 与体系。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分数概念和九九表。《周髀算经》、《九 章算术》、《九章算术注》等著作都是我国数学体系地位颇高的书本; π值的计算领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1000年。 ③医药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医,中 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医学科学价值;《黄帝内经》、《伤 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是世界重要的科学文献;我国的 医药学体系是完全独立完整的,成果显著。 ④地学。地学是我国古代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主要表现在地理、地图 绘制和地质等方面;《山海经》、《水经注》、《梦溪笔谈》等对我国古 代的地理风土人情等做了综合性的表述;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 为中国地理学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开辟了“丝绸之路”,如今我国 主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就是以丝绸之路为借鉴的,郑和七下西洋, 绘制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⑤物理学。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的成就。《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 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其中关于光影 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都非常系统,被现代科学家成为“《墨经》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Law 课程代码:2DA3A0090 学分:3分 总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部门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程序。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体系、结构,了解外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诉讼法学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二)理解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制度与程序所包含的具体容; (三)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畴、基本制度以及各种程序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容 第一章概述(2学时)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阶段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一、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二、国际人权公约中刑事司法准则的意义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学的若干基本观念 一、司法公正 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三、控审分离

【人力资源】05GIS环境科学教学大纲-《环境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环境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SCIENCE OF ENVIRONMENT 学时数:36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执笔者:徐颂 编写日期:2005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从而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获得: 1、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各个环境要素污染的原因,防治的措施; 3、现代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绪论 1、理解环境的概念; 2、掌握环境问题的由来及概念; 3、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知道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1、掌握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2、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污染的特征,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化,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3、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 (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知道大气圈的概念及其结构,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环境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理解大气污染的涵义,知道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掌握大气污染源的种类,掌握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3、掌握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掌握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光化学氧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动力气象因子; 2、掌握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理解烟尘治理的几种技术,理解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掌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科学技术史考试资料2 简答题

简答题 1、15-16世纪西欧国家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有何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意义:①这种活动带有掠夺和开拓殖民地的性质;②葡萄牙等西欧国家资产阶级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和发展;③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价值:①打开人们的眼界,是人们看到科学的正确与力量鼓舞了人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②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③此外,探险家们重新发现了地磁倾角并把罕见的花木和鸟兽带回欧洲。 3、15-16世纪的欧洲各国开始了航海探险,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 哥伦布、麦哲伦坚信大地是球形的这一科学家说并以勇敢的探险活动证实了它,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了科学的正确和力量,鼓舞了人们用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当时的西欧和以后的世界各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航海活动开辟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天地,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航海能使人们从不同的地区和方位观察天象获得更丰富的天文资料:远航需要精确的星图、海图及测量海里和方位的量表;航海需要造炮舰这就需要大量力学知识。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此外探险家们重新发现了地磁倾角,并把罕见的花木和鸟兽带回欧洲。地磁学、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学、人种学等学科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才能有巨大的发现。 2、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近代科学的兴起有何影响 答:1.大地是球形这一科学假说被证实,鼓舞了人们探索和创新的精神。2.航海活动开辟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天地,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3.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现促进了地磁学,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学,人种学等学科的发展。 12、远古人类所发明的人工取火方法在人类进化史上有何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事物的种类和范围扩大了,营养丰富了,进而促进了人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二、人类可以用火防止野兽的侵袭,又能用火围攻猎取野兽;三、人类还能用火取暖照明,从而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四、人类渐渐学会有火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并在火的利用过程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化学知识。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一个重要标志,请问: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有何特别重要的意义 答:①食物的范围和种类扩大了,营养丰富了,促进了人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②人类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用火围攻猎取野兽③人类可以用火取暖,照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④人类渐渐学会了用火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化学知识。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2015解读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描述 中文: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也是法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学科。课程系统阐述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刑事诉讼的一般问题能作出正确处理。 英文:Criminal procedural law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law undergraduate compulsory, also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law system. The curriculum states systematically the basic concept,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n our country.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general issues for criminal proceedings can make the right treatment. 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夯实学生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法律实务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生运用刑事法专业知识解决刑事司法实务中的法律实践问题,并能运用专业法学原理对一些复杂刑事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二)基本教学内容

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ⅹ)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ⅹ)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ⅹ)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ⅹ)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X )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X )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0716003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日制本科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环境科学导论》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等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 1.牢固掌握环境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环境污染物的在各种环境因子中的转化规律; 3.一般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物转化的计算过程和具体应用; 4.一般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数学模型推演。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1、环境及其组成 §2、环境问题 §3、环境科学 本章重点:环境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和任务。 本章难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科学的内容、分类和组成。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 §3、我国的环境问题 §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章重点: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 本章难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1、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2、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3、森林生态系统 §4、生态平衡 §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本章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生态平衡。 本章难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世界科技文化史期末考试答案!!!!

世界科技文化史(一) 1 科技文化的特点有: A、系统性 B、国际性 C、基础性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2 下列对文化描述错误的是: A、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 B、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 C、在精神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 D、只包括精神产品 正确答案: D 3 下列哪一学科不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 A、科学技术史 B、生命科学 C、科学哲学 D、科学社会学 正确答案: B 4 我过历史上比较看重科技文化的 A、制度层次 B、器物层次 C、行为规范层次 D、价值观层次 正确答案: B 5 科技文化的特点不包括 A、实用性 B、系统性 C、国际性 D、基础性 正确答案: A 6 以下哪门学科不不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 A、科学技术史 B、科学社会学 C、自然科学 D、科学哲学 正确答案: C

7 科学哲学的研究脉路是:从思想史到社会史,从学科史到综合史。 正确答案:√ 8 科学哲学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基础。 正确答案:× 9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使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的特殊能力活动和产品。 正确答案:√ 10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能力及其全部产品。 正确答案:√ 世界科技文化史(二) 1 下列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史奠基人的是: A、库勒 B、萨顿 C、霍尔特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2 下列属于中国科学技术普及运动战线的是: A、全民科普 B、重点科普 C、防止科学技术异化 D、严格控制科学发展 正确答案: C 3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 A、蕾切尔卡逊 B、勒庞 C、都德 D、霍布斯 正确答案: A 4 石器制造的发展过程不包括 A、旧石器时代

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

《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主干课。学习该门课程是在已经学习了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刑法学等基础课程上展开的,同时该门课程的学习也为证据法学、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实务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诉讼程序,重点掌握与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密切相关的立案、侦查、证据、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办案程序;培养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执法办案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理念和程序、证据、时效意识,提高依法办案的自觉性,为做好公安保卫工作,依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一)知识目标 ●掌握刑事诉讼法律基本理论 ●掌握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制度:立案、侦查、证据、强制措施、起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法律监督程序和执行刑罚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区分生活中的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 ●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对个案进行分析 ●能够解决司法中的实际刑事案件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 ●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刑事诉讼法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具有强烈的普遍性、伦理性和强制性,本书共十九章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的概述、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强证据、制措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间与送达、立案、侦查、起诉第、审判概述、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本书可分为两编来讲授,第一章到第十章主要是关于刑事诉讼的实体法律法规,第十一章到第十九章主要是关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法律法规。本书的重点章节主要有第二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第七章证据、第八章强制措施、第十二章侦查和第十五章第一审程序。 其中,第一章主要是介绍刑诉和刑诉法的基本概念,刑诉法的立法宗旨和任务。第二章的重难点掌握是刑诉法中的司法机关有哪些,诉讼参与人的范围。第三章重难点是掌握刑诉法的十五个原则。第四章重难点是掌握立案。第五章重难点是掌握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第六章重难点是掌握辩护人和代理人的资格和在刑诉中的权利。第七章重难点掌握七种证据的种类和如何证明证据。第八章重难点掌握五种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第九章重难点掌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条件。第十章重难点是期间起止计算方法送达的种类。第十一章的重难点是掌握立案的材料和条件。第十二章的重难点是掌握侦查的方法和要求。第十三章的重难点是掌握公诉和自诉的异同和分别满足的条件。第十四章重难点是掌握审判组织有哪些,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异同。第十五章的重难点是掌握整个一审判决过程。第十六章的重难点是掌握二审提起的条件和程序。第十七章的重难点是掌握死刑

《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法律事务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法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阐释刑法的概念、内涵、性质、任务、以及刑法的体系、刑法解释的效力与方法、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理论、刑事责任、有关犯罪认定和刑罚适用的一般原则和制度、各罪的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通过对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刑法学和我国刑事立法的发展概况。 2、明确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3、掌握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刑法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三、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法理学 后续课程:刑事诉讼法学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刑法概述 『知识点』 刑法的概念;我国刑法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 『重点』 刑法的基本原则 『难点』 刑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1. 识记:(1)刑法的概念;(2)广义刑法的含义;(3)狭义刑法的含义;(4)刑法修正案的含义;(5)单行刑法的含义;(6)附属刑法的含义;(7)刑法解释的概念和类型;(8)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9)我国刑法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 2. 领会:(1)刑法的阶级性质;(2)刑法的法律性质;(3)我国刑法惩罚的对象和手段;(4)我国刑法保护的内容;(5)狭义刑法的组成和结构;(6)“但书”的含义和情形;(9)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10)我国刑法中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1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3. 简单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刑法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制定刑法的根据和刑法的任务,理解和把握刑法的体系、刑法解释的概念与分类,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理解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4. 综合应用:(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要求;(2)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3)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在定罪、量刑、行刑上的体现;(5)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二单元犯罪概说

西南财经大学科技史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四个基本观点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6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3学时,单独设36学时实验课。另外还有4周的课程设计。 学分:3.5学分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化工原理》、《环境监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和《环境微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一)中文简介:《环境工程学》课程属环境科学专业,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必修课程。根据已往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其中从事一专业(环境工程)的人中,约有2/3以上人数是从事水、气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处理设施的运营。因此,我们将《环境工程学》进行细化,并将其分为《水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管理》四部份。 其中《水与废水处理》》主要是侧重生活污水中有机质、氮、磷和悬浮物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见工业废水的污染特点、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及处理设施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通过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讨论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能了解污水的污染特点,掌握常规污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

科学技术史复习题

1.古代技术发端的代表及意义 第一个标志:打制石器(人类掌握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 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人类第一次支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跨越时空传递信息的工具;对历史的认识更确切和完整;人类生经验和自然知识容易传播、继承和积累;记录人类感情和命运的文学流传和影响更广远) 意义: 1)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是现代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原始雏形; 3)古代技术出现的次序,恰好也是近代历次技术革命的顺序。 2.古希腊自然哲学 1)自然科学包含在哲学中 2)米利都学派: 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亚和赫拉克利特 共同点: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宇宙万物由某种基本的东西演化而来 水、无限者、空气、水 3)毕达哥拉斯学派 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和菲洛劳斯 数是万物的本原,企图用数学关系来解释自然想象; 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生二,产生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线、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元素 意义:关于地球运行的第一个猜测,启迪后世学者追求体现宇宙和谐的规律。4)德谟克利特学派 代表人物: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有原子所组成的,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 意义: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最重要的、最高成果之一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及发展特点 1)古代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 2)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3)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 4)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5)官办为主 6)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7)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Criminal Procedure Law)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课程学时:70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部门法,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程序,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领会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树立诉讼公正、民主的现代法律意识。学习侧重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系统性与知识点讲解相结合,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的前后次序展开进行教学,将刑事诉讼的价值、原则、目的、构造、行为、阶段等理论贯穿于刑事诉讼各程序之中。本课程的体系有三个部分,即绪论(包括刑事诉讼原则、理论、刑事诉讼史等)、刑事诉讼各论(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以及刑事特别程序等)、刑事诉讼证据论。 二、课程的内容与学习目标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与学习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着重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及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及刑法的关系;掌握刑事诉讼目的及目的理论,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立法根据,重点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原理;掌握中外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重点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理解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科学体系。 【本章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 一、诉讼及刑事诉讼概念、特征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精)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CIENCE OF ENVIRONMENT 学时数:54 学分数: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执笔者:徐颂编 写日期:2005 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从而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获得: 1、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各个环境要素污染的原因,防治的措施; 3、现代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绪论 1、理解环境的概念,了解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概念; 2、掌握环境问题的由来及概念; 3、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知道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1、掌握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2、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污染的特征,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化,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3、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 (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知道大气圈的概念及其结构,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环境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理解大气污染的涵义,知道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掌握大气污染源的种类,掌握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3、掌握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掌握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光化学氧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动力气象因子和热力气象因子; 2、掌握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理解烟尘治理的几种技术,理解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掌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3、了解全球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了解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概念。 (四)水污染及其防治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水的循环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