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图学C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C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C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C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3、几何图形的画法; 4、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018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修读学期第二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与电工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工程制图与及机械设计基础》是为工科类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设计者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生产者用来指导生产,使用者据此使用维护,还是技术交流工具的“工程语言”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绘图、读图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选用与管理生产设备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3、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巧,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和查阅方法; 4、培养空间构思表达能力和三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2 0 第2章AutoCAD基础 6 6 0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0 第4章立体的投影 4 4 0 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4 4 0 第6章轴测图 2 2 0 第7章机件的常用基本表达方法 4 4 0 第8章标准件和齿轮 2 2 0 第9章零件图 2 2 0 第10章装配图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掌握尺寸标注方法; 3. 掌握平面图形画法; 4. 掌握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制图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 2. 绘制工程图样的三种方法; 3. 尺规绘图及其工具、仪器的使用; 4. 几何作图; 5. 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6.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第二章AutoCAD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形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读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一)画法几何部分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了解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4)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1)熟练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2)熟练掌握正圆柱、正圆锥、圆球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3)掌握基本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4)了解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交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部分 1、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并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45322 学时:88 学分: 6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系统地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尺寸; (4)了解《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重点: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方法。 2.几何元素的投影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2)掌握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 2.2点的投影 (1)重点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重点: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2.3直线的投影 (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了解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 (3)了解直线上的点、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2.4平面的投影 (1)了解平面在第一分角的表示法(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2)重点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的方法。 重点: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 3.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1)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120学分:6 适合专业:交通运输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了适应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和今后学习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应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四部分,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装配图要有非标准零件10件左右)。有关作业应包括拆画零件图。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2.学习和掌握常见的绘图方式和几何作图方法。 3.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绘制和阅读技术图样的准则和依据。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规定,学会制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画图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 尺寸注法和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制图标准 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作业习题: 习题册p1、p2、p3 第二章投影基础 教学目的: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297003-04 课程名称:工程图学(A) 英文名称:Mechanical Drawing(A) 开课学期:1-2 学时/学分:110/ 6.5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开课专业:机械类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侯洪生主编《机械工程图学》科学2001年9月第一版 林玉祥主编《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科学2001年9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焦永和主编《机械制图》,理工大学2000年版 2、焦永和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理工大学2000年版 3、孙兰凤主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2004年版 4、曾维川主编《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2004年版 执笔人:侯洪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制造机器和进行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工程图样。在使用机器设备时,也要通过阅读图样了解机器的结构和性能。因此,工程图样是人类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这种语言,否则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 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的基本规定,培养查阅有关设计资料和标准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能;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5.培养零、部件构型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设计概念等得以全面提高。此外,还必须重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图学发展史和图样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工程制图A2》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A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011009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A2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工程制图A2课程是一门基于正投影法和机件表达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专业基础课,是高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培养学生图形表达能力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使之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同时掌握AutoCAD 软件绘图技能,最终具备利用图形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的能力。课程配套8学时的课内绘图训练和16学时的AutoCAD绘图技能训练。 (二)知识、能力及能技方面的基本要求 工程图学的教学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图学素质打好基础,培养具有运用图形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及技能: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合理表达零件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技术要求;装配图中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合理标注尺寸。 3.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 4.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会查阅零件手册有关内容和相关国家标准。 5.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是由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绘图方法等三部分组成。大图采用手工绘图。若不做特别说明所绘制的图纸幅面均为3#图。 2.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为1:1.5。“课后习题”是指完成教材配套的习题册上的“小作业”,“课后绘图”是指完成尺规绘图的“大作业”。 3. AutoCAD绘图技能训练在理论课结束后,在机房通过16个学时的教学完成。 3. 识图和拆图等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教学中进行,拆图留有大作业。 4.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因此,本门课需要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讲授。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作业的形式采用手工绘图、配套的习题集、计算机绘图三种方式。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 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 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3、几何图形的画法; 4、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 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成 掌握 投影图的形成和特性。 二、教学内容 1、投影及其特性; 2、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平行投影的特性; 4、投影图的形成; 5、投影图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形体的关 系。

《矿图》课程教学大纲

《矿图》课程教学大纲 系(院):资源工程系 二○一三年五月 《矿图》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意义,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构成。 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作图与识读矿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矿图解决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紧密联系实际,通过教材示图和举例,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矿山的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矿图的基本知识。如:投影知识、空间直线的相互关系、直线的方向、煤层产状三要素、各种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等; 2.掌握作图方法和技巧。图纸如何作到编排美观,尺寸标注清晰明了,线条粗细合理,应作哪些说明等; 3.掌握矿图识读技巧与方法。识图的步骤,判断图反映的实际概况,各处的细节情况,明确矿图所反映的各类信息等。 三、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以课堂多媒体授课为主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矿图的基本知识与作图、识读矿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讲授了矿图基本知识与作图、识读矿图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后,通过具体矿图的制作和识读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识读矿图的能力。 2、适当安排学生的作图课与识读矿图课。结合《井巷工程》、《煤矿开采方法》等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交叉点或采区车场的设计和制图;为学生提供某些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矿地质图等此类图供他们学习。 3、日常的辅导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和识读矿图能力。建议布置作业,以制图和识读矿图为主。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能力培养或能力培养环节) 1、矿井主要巷道绘制 2、井底车场平面图绘制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 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3、几何图形的画法; 4、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 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掌握成投影图的形成和特性。 二、教学内容 1、投影及其特性; 2、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平行投影的特性; 4、投影图的形成; 5、投影图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形体的关系。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可以用二维图形表达,也可以用三维图形表达;可以用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业人员读图和绘图能力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利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期课程及知识要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了解简单图形的绘制方法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床、公差、刀具、夹具、模具、各种机械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三、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掌握投影原理,能够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多面投影视图,能够正确使用国家标准中要求的各种图形边框、标注要求等 实践教学:在图形绘制、模型测绘、零件测绘、部件测绘等环节中分别判别成绩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 理论教学:模型演示、绘图方法示例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等 实践教学:图形绘制、模型测绘、零件测绘、部件测绘等

工程制图与CADB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与CAD 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979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第一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CAD B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高中计算机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工程制图》是为工科类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设计者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生产者用来指导生产,使用者据此使用维护,还是技术交流工具的“工程语言”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化工仪表自动化》、《现代仪器分析》等专业课的绘图、读图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选用与管理生产设备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3. 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巧,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和查阅方法; 4. 培养空间构思表达能力和三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5.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2 0 第2章AutoCAD基础 6 6 0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0 第4章立体的投影 4 4 0 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4 4 0 第6章轴测图 2 2 0 第7章机件的常用基本表达方法 4 4 0 第8章标准件和齿轮 2 2 0 第9章零件图 2 2 0 第10章装配图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标注方法; 3.掌握平面图形画法; 4.掌握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国家标准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2.教学难点:比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制图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 2. 绘制工程图样的三种方法; 3. 尺规绘图及其工具、仪器的使用; 4. 几何作图; 5. 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6.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docx

.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制定时间:2016.11.06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 制定人: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课程类型:专业技术基础课 学时: 64先修课:无 授课对象:初中起点中职学生后续课:《建筑 CAD 》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道路工程技术、造价、管理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绘制、阅读公路运输类专业图纸,掌握投影理论与表达方法,为以后的学科做好准备。 ①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 ②能够掌握建筑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建筑工程图样。 ③能够运用投影理论,进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④能够运用正投影原理,绘制平面体及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正确对形体进行表达。 ⑤能够绘制轴测投影。 ⑥能够熟悉组合体视图及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 ⑦能够熟练识读道路施工图。 ⑧能够运用道路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2)知识目标 ①熟悉国家建筑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②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熟练绘制形体三视图。 ③了解制图原理,熟悉对形体的表达方法。 ④掌握道路工程构造原理和主要构造方法。 ⑤了解道路工程施工图规范,掌握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读图方法与内容。 ⑥掌握道路工程施工图绘制方法与步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②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工程图识读两个模块,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分为六个项目(制图基础、投影知识、形体视图、轴测投影、工程形体表达、道路工程图的识图与制图)。本课程必修64 学时,其中讲授44 学时,实训20 学时。教学 4 学时 /周,共 16 周。 学时分配( 64 )项目项目内容任务备注 讲授实训或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工程图学 英译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课程代码176101025,176101026课程开设学期1,2 课程学时112第1学期:48 课程学分7第2学期:64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必修课□选修课开课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研究室/系工程制图教研室教材名称画法几何学(第7版),机械制图(第7版) 教材出版信息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第7版,ISBN:9787040318845,9787040374872 教材性质■国家级规划□部级规划□省级规划□自编□其他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开卷■闭卷□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其他 课程成绩 第1学期第2学期 平时成绩 30% 期末成绩 70% 平时成绩 40% 阶段测验 30% 上机考核 30% 主讲教师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职称从教时间瞿畅女研究生硕士教授1992.12张小萍女研究生硕士教授1995.08杨杰男研究生硕士讲师1997.08陈厚军男研究生博士副教授2008.08刘苏苏男研究生博士讲师2017.08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和必修课程,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四个部分,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和读图实践,不断地由物画图,由图想物,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为他们在后续课程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和发展阅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打好基础。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工管)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S170223001学分: 4 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 学时:60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1学期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课程平台:专业教育平台 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教材:《土木工程制图》—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卢传贤 主要参考书: 1. [张新东].[土木工程制图].[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蒲小琼].[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水利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的掌握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正成为这类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4)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 (5)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6)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7)培养实践的观点、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8)培养良好的工程意识。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了解工程图的形成方法及表达内容。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本专业的一般建筑工程图,并了解其它专业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三)德育目标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设计思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课程描述: 工程制图是工科非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包括《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基础、组合体的绘图与读图、轴测图、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所需的基本知识,具备查阅和遵循国家标准、绘制和阅读较简单工程图的基本技能。对立体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培养学习者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工程素质。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This course main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read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s as well as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 on Mechanical Drawing and Technical Drawing.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abilities in spatial imagin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read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s. It can also help establish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of technical subjects and produce a new gener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strong spatial imagination and - 6 -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学时/ 学分:课堂教学51学时/3学分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考核方式:闭卷 选用教材:《大学工程制图》、 《大学工程制图习题集》 钱自强 林大钧 蔡祥兴等编著 华东理工大 学出版社 《工程制图》学习指导书 大纲执笔人:刘晶 先修课程:无大纲审核人:林大钧 适用专业:工科专业 一、教学基本目标 工程图样是叙述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是工科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基本目标为: 1.掌握用投影法(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培养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3.具有用图解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和进行空间构思的初步能力。 4.具有仪器绘图、徒手绘图技能。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投影基础 §1-1 投影法基本知识 ① 中心投影法;②平行投影法。 §1-2 多面正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第2章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①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②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2-2 直线的投影 ①直线的投影;②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3 平面的投影 ①平面表示法;②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4 换面法 ①基本概念;②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③举例 第3章直线、平面、立体的相对位置 §3-1 立体的三面视图及投影规律 ①平面立体的投影;②曲面立体的投影。 §3-2 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 ①立体表面上取点和取线段;②辅助素线法;③辅助平面法;④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⑤ 曲面立体上的截交线。 §3-3 两回转体的表面相交 ①利用积聚性投影求相贯线;②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③相贯线的特殊情形。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汇编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25029、3325031 总学时:112学时(讲课88学时,实验24学时) 总学分:7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 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目的: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力。 2、学习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4、学习仪器绘图、徒手绘图、用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培养自学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任务: 1、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2、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能绘制和阅读一般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3、初步具有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4、掌握SolidWorks的基本使用方法,能以SolidWorks为工具绘制零件实体和装配实体并生成 相应工程图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教材配有相应的习题集,每次课都布置作 业,作业量大约为1:1.5,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将编写相应的学 习指导,该部分以上机练习为主,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图解空间几何问题 的能力,培养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 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 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模型一套,CAI课件可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帮助。 大作业: 1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06105 适用专业:房建各专业 学时:10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1. 课程性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2. 教学目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并能绘制(包括计算机绘制)和阅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给排水工程图。为学生学习《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和《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及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二)画法几何部分 1. 投影的基本知识 投影的概念;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 点的三面投影及其与空间坐标的关系; (2) 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3) 直线的三面投影及作图方法; (4)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 (5) 平面的表示方法; (6)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 3. 点、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 (1) 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2)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 平面上的点和线段(包含最大斜线度)。 (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相交及垂直。 4. 投影变换

(1)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2) 变换一次投影面;变换二次投影面积换面法的应用。 5. 曲线、曲面 曲线(圆、圆柱曲线)、曲面(柱面、锥面、回转面和翘曲面); 6. 立体 (1)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求点和线; (2)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求点和线 (3)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4) 两平面立体相交、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表面具有积聚性); (5) 两曲面立体相贯(其中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 7.轴测投影 (1) 建立轴测投影的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基和意义; (2) 掌握正等测投影和斜二测投影的画法; (3) 了解轴测投影的选择。 (三)制图基础部分 培养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技能。 1.制图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1) 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图线、字体、比例、尺寸标注; (2)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等; (3) 几何图形的画法:平面图形线段分析和画法,圆弧连接、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画法; (4)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5)徒手绘制草图。 2. 投影制图 (1 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 (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视图画法、组合体的读图和尺寸标注; (3) 剖面图和断面图,常见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4) 了解第三角投影。 (四) 建筑工程图部分

大专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标准和有关基本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 此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建筑CAD、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画法几何、建筑制图等三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部分: 教学要求: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第1章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建筑制图标准;2) 建筑制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3) 几何作图。 2、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养护; 2) 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 3) 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难点:绘图的技能 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2、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2) 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难点:正投影的特性 第3章点、线、面的投影 1、教学内容 点、直线和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及特点 2、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位置的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 2) 掌握其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 难点: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特性 第4章形体的投影 1、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