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IP网络技术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及使用

专业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22

学生学号B16012219

学生姓名江浩

指导教师叶玲

实验一 TCP/IP协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IP协议的认识,特别是其封装格式。

2.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ICMP协议的认识。

4.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协议的认识。

5.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UDP协议的认识。

6.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应用层协议Http、Ftp、Telnet等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

1.在windows环境下即可完成本实验,无需使用VMware。

2.软件:WinPcap,Ethereal

三、实验原理:

通过抓包软件ethereal获得一些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从包的格式来认识TCP/IP协议。本实验抓取的数据包包括对应于Http、Telnet、Ftp、TCP、UDP、IP、ARP协议的数据包以及MAC包。

四、实验步骤:

1、软件安装

1.1 安装WinPcap软件。

1.2 安装Ethereal软件。

1.3 在随书光盘系统构建的服务器上打开Http、Telnet、Ftp等服务,安装并使用QQ。

2、实验环节

2.1 抓IP包

2.1.1 填写过滤器IP;开始抓包。

2.1.2 运行ping 目的IP命令,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命令:ping 10.108.111.240 ,显示能够ping通。

2.2 抓ICMP包

2.2.1 填写过滤器ICM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2.2 运行tracert目的IP2 命令,完成后停止抓包。

运行命令截取如下: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2.3 抓TCP包

2.3.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3.2 运行telnet 目的IP命令,登陆telnet后退出,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2.4 抓UDP包

2.4.1 填写过滤器udp and (dst or src 目的IP),开始抓包。

2.4.2 启动QQ,并发送消息,完成后停止抓包。

2.5 抓Http包

2.5.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5.2 在IE里打开一个网页,或输入目的IP打开服务器提供的网页。完成后停止抓包。2.6 抓Telnet包

2.6.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6.2 运行telnet 目的IP命令,登陆telnet后退出,完成后停止抓包。

2.7 抓Ftp包

2.7.1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7.2 运行ftp 目的IP,登陆Ftp后退出,完成后停止抓包。

五、测试和分析:

2.1 抓IP包

分析内容:IP包中的各个字段。

图11.3 IP数据报的数据格式

16位标识用来标识惟一的IP包,每发一个,该值加1。当把一个IP包分片时,就可以用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重组。各个片的16位标识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我们选取1号帧作为代表分别分析相应的数据:

(1)由上图总览,可知数据帧的相关信息:

此帧的编号为1;

获取时间为0.000000000;

源地址10.108.111.44;

目的地址为10.108.111.240;

高层协议为IP;

(2)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1号帧,线路上有55字节,实际捕获55字节,捕获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15 : 56 : 23,此包与前一捕获帧的时间间隔为0.000000000秒,与第一帧的时间间隔为0.000000000秒,此帧没有被标记且没有被忽略,帧内封装的协议结构为IP数据协议,用不同颜色染色标记的协议名为IP,染色显示规则字符串为ip。

(3)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此包为以太网协议版本2,源地址为c0:3f:d5:b3:96:c5,目标地址为00:22:19:a5:d3:d4,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IP,十六进制代码为0800。

(4)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互联网协议IPv4,源地址为10.108.111.44,目标地址为10.108.111.240,IP包头部长度为20字节,差分服务字段为0x00 (DSCP 0x00 : Default; ECN : 0x00),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ECT bit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ignore CE bit,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设置为0说明对末端节点不挤塞,IP 包的总长度为41字节,标志字段为11302,标记字段为0x2c26,没有分片,分片的偏移量为0,生存期为64,当减少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保证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上层协议为IP,报头的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

(5)对应十六进制代码(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2.2 抓ICMP 包

分析内容:

1.ICMP 报文是封装在IP 报文内的。

2.第一个抓包能得到TTL 过期(类型11)的报文。

3. 第二个抓包能得到ICMP 请求(类型8)和ICMP 应答(类型0)的报文。代码端均为0。

4.注意以上报文的对应字段。

5. 请求和应答紧跟的是16位标识符、16位序号、可选数据部分。

6. TTL 过期报文的类型是11,代码字段为 0,紧跟的是32为全0、IP 首部+IP 数据部分。

图11.4 ICMP 报文的数据格式

如下图所示,我们选取435号帧作为代表分别分析相应的数据:

(1)由上图总览,可知数据帧的相关信息:

此帧的编号为435;

获取时间为14.148271;

源地址10.108.111.44;

目的地址为10.108.111.84;

高层协议为ICMP ;

(2)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

1号帧,线路上有106字节,实际捕获106字节,捕获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14 : 13 : 23,此包与前一捕获帧的时间间隔为14.148271000秒,与第一帧的时间间隔为14.148271000秒,此帧没有被标记且没有被忽略,帧内封装的协议结构为ICMP 数据协议,用不同颜色染色标记的协议名为ICMP ,染色显示规则字符串为icmp 。

(3)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

此包为以太网协议版本2,源地址为00 : 10 : 5c : cc : 3c : 12,目标地址为

00 :

10 : 5c : cc : 52 : 07,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ICMP,十六进制代码为0800。(4)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互联网协议IPv4,源地址为10.108.111.44,目标地址为10.108.111.84,IP 包头部长度为20字节,差分服务字段为0x00 (DSCP 0x00 : Default; ECN : 0x00),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ECT bit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ignore CE bit,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设置为0说明对末端节点不挤塞,IP 包的总长度为92字节,标志字段为19445,标记字段为0x4bf5,没有分片,分片的偏移量为0,生存期为1,当减少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保证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上层协议为ICMP,报头的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

(5)对应十六进制代码(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6)第二个抓包能得到ICMP请求(类型8)和ICMP应答(类型0)的报文。ICMP报文字段信息分析(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所抓类型8截取如下:

从上图可知,数据包类型为8,表示ICMP回应请求报文,代码段为0,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数据部分共64字节。

所抓类型0截取如下:

从上图可知,数据包类型为0,表示ICMP回应应答报文,代码段为0,检验和显示为正确

correct,数据部分共64字节。

2.3 抓TCP包

2.3.1 分析所抓的数据包。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2.3.2 分析内容:

1. TCP报文是封装在IP报文内部。

2.TCP报文的各个字段。

图11.5 TCP分组的封装格式

3.TCP建立一个连接采用3次握手机制,注意这3个TCP包的发送序列号和接收序列号字段。

4 . TCP关闭一个连接采用4次握手机制,注意这4个TCP包的发送序列号和接收序列号字段。

图10.6 TCP的握手过程

如下图所示,我们选取147号帧作为代表分别分析相应的数据:

(1)由上图总览,可知数据帧的相关信息:

此帧的编号为147;

源地址为10.108.111.44;

目的地址为111.206.81.218;

高层协议为TCP;

(2)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

该帧147号帧,线路上有66字节,实际捕获66字节,此帧没有被标记且没有被忽略,帧内封装的协议结构为TCP数据协议,用不同颜色染色标记的协议名为TCP,染色显示规则字符串为tcp。

(3)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

此包为以太网协议版本2,源地址为c0:3f:d5:b3:96:c5,目标地址为00:00:5e:00:01:01,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TCP,十六进制代码为0800。

(4)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

互联网协议IPv4,源地址为10.108.111.44,目标地址为111.206.81.218,IP包头部长度为20字节;差分服务字段为0x00 (DSCP 0x00 : Default; ECN : 0x00),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ECT bit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ignore CE bit,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设置为0说明对末端节点不挤塞;IP包的总长度为41字节,标志字段为32964,标记字段为0x86c4,没有分片(Don’t Fragment),分片的偏移量为0,生存期为128,当减少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保证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上层协议为TCP,报头的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

(5)传输协议信息报文(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此帧源端口4844,目的端口80,序号为0,首部长度32字节,窗口大小65535,校验和为正确correct,12字节选项字段。

(6)对应十六进制代码(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7)TCP建立一个连接采用3次握手机制,注意这3个TCP包的发送序列号和接收序列号字段。(相应过程截取如下)

第一步,10.111.108.44向10.108.111.240发起连接请求,发送一个SYN段,源端口为6950,目的端口为1394,通告自己的初始序号(ISN,由协议栈随机产生的一个32位数),设置确认序号为0(因为还没有收到过对端的数据),通告自己的滑动窗口大小为65535,窗口扩大因子为2(在首部选项中),通告最大报文段长度为1460(本地局域网);

第二步,10.108.111.240收到请求包,检查标志位,发现SYN=1,认为这是一个初始化连接的请求,回应这个SYN,同时也发送自己的SYN段(即 ACK,SYN同时置位)。因为SYN本身要占用一个序号(还有标志FIN也要占用一个序号)。所以,确认序号设置为172.16.48.2的ISN加1 (即172.16.48.1期望收到来自172.16.48.2的下一个包的第一个序号为0x8c6c。同时也要通告自己的初始序号,滑动窗口大小,窗口扩大因子,最大报文段长度等

第三步,10.108.111.44对来自10.108.111.240的SYN段进行确认,至此,TCP三次握手协议完成,连接建立,在10.108.111.64收到SYN段时,将自己对应的socket的状态由TCP_SYN_SENT改为TCP_ESTABLISHED,进入连接建立状态。

2.4 抓UDP包

分析所抓的UDP数据包。

所抓数据包如下:

如上图所示,我们选取69号帧作为代表分别分析相应的数据:

(1)由上图总览,可知数据帧的相关信息:

此帧的编号为69;

源地址为10.108.111.44;

目的地址为123.151.13.173;

高层协议为UDP;

(2)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

该帧69号帧,线路上有89字节,实际捕获89字节,此帧没有被标记且没有被忽略,帧内封装的协议结构为UDP数据协议,用不同颜色染色标记的协议名为UDP,染色显示规则字符串为udp。

(3)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

此包为以太网协议版本2,源地址为c0:3f:d5:b3:96:c5,目标地址为00:00:5e:00:01:01,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UDP,十六进制代码为0800。

(4)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

互联网协议IPv4,源地址为10.108.111.44,目标地址为123.151.13.173,efault; ECN : 0x00),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ECT bit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ignore CE bit,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设置为0说明对末端节点不挤塞;没有分片(Don’t Fragment),分片的偏移量为0,生存期为128,当减少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保证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上层协议为UDP,报头的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

(5)传输协议信息报文(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此帧源端口4007,目的端口8000,长度55字节,校验和为正确correct,数据字段共47字节。

(6)对应十六进制代码(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2.5 抓Http包

分析所抓的数据包。

所抓数据包如下:

如上图所示,我们选取49号帧作为代表分别分析相应的数据:

(1)由上图总览,可知数据帧的相关信息:

此帧的编号为49;

源地址为10.108.111.44;

目的地址为 58.63.236.230;

高层协议为HTTP;

(2)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

该帧49号帧,线路上有446字节,实际捕获446字节,此帧没有被标记且没有被忽略,帧内封装的协议结构为HTTP数据协议,用不同颜色染色标记的协议名为HTTP,染色显示规则字符串为http。

(3)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

此包为以太网协议版本2,源地址为c0:3f:d5:b3:96:c5,目标地址为00:00:5e:00:01:01,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HTTP,十六进制代码为0800。

(4)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

互联网协议IPv4,源地址为10.108.111.44,目标地址为58.63.236.230,efault;

ECN : 0x00),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ECT bit 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ignore CE bit,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设置为0说明对末端节点不挤塞;没有分片(Don’t Fragment),分片的偏移量为0,生存期为164,当减少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保证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上层协议为UDP,报头的检验和显示为正确correct。

(5)传输协议信息报文(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6)对应十六进制代码(将部分数据放大如下图所示)

2.6 抓Telnet包

分析所抓的数据包。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图3.9 Telnet数据报

IP首部内容:

IP数据报长度为48字节,标志位为可分片,片偏移为0字节,TTL为64,高层协议为TCP,源IP地址为10.108.111.29,目的IP地址为10.108.111.4.

TCP首部内容:

源端口号:3744;目的端口号:23;序号:0;首部长度:28字节;SYN位置1;

窗口大小:65535;校验和:(7698)16(正确);

2.7 抓Ftp包

分析所抓的数据包。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图3.10 Ftp数据报

IP首部内容:

IP数据报长度为40字节,标志位为不分片,片偏移为0字节,TTL为61,高层协议为TCP,源IP地址为10.108.111.29,目的IP地址为10.108.111.4.

TCP首部内容:

源端口号:21;目的端口号:1606;序号:0;首部长度:20字节;窗口大小:0.

六、实验总结:

此次实验主要通过常用网络工具抓取数据包对TCP/IP、ICMP、UDP以及应用层协议

Http、Ftp、Telnet进行直观认识与分析,特别是其封装格式与传输简建立过程。和书本理论内容结合较为紧密,其中tcp三次连接握手更是让我们从实验中清晰地分析其建立过程,获益匪浅。

经过三次计算机网络IP实验,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一次拓展与深化,更是掌握了Ethereal等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开拓了我自主学习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兴趣,也为我进一步探究IP传输打下了一定基础。

实验二路由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TCP/IP网络中数据包的转发过程,理解路由器的基本结

构与工作过程。

2.熟悉Linux系统中路由工具的使用、路由表的配置和链路状态的检测。

3.进一步理解动态路由软件的配置和工作过程,通过改变链路状态,观察动态路由

的自愈功能。

二、实验环境:

1.Linux实验光盘。

2.zebra软件

三、实验原理:

1.路由器的基本原理

在目前的IP网中路由器是最关键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上,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选择数据传送路径对数据进行转发,实现子网之间数据转发。在网络层的上层看来,信息传递所使用的连接是端到端的,尽管传输过程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的逐级转发。

路由器要完成数据转发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选路策略(Routing Policy)和选路机制(Routing Mechanism)。

选路策略是指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和网络的拓补结构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并将对应不同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存放于路由表中的功能。选路策略的实质就是如何确定数据传送的最佳路径,选路策略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建立和维护路由表的方式不同。

选路机制是路由器搜索路由表,决定向哪个接口转发数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选路机制实际上就是如何查找路由表,并根据查表的结果把数据转发出去。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内部可以划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通道。在控制平面上,路由协议可以有不同的类型。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依照拓扑结构动态生成路由表。

在数据通道上,转发引擎从输入线路接收IP包后,分析与修改包头,使用转发表查找输出端口,把数据交换到输出线路上。转发表是根据路由表生成的,其表项和路由表项有直接对应关系,但转发表的格式和路由表的格式不同,它更适合实现快速查找。转发的主要流程包括线路输入、包头分析、数据存储、包头修改和线路输出。

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动态生成路由表。IP协议把整个网络划分为管理区域,这些管理区域称为自治域,自治域区号实行全网统一管理。这样,路由协议就有域内协议和域间协议之分。域内路由协议,如OSPF、IS-IS,在路由器间交换管理域内代表网络拓扑结构的链路状态,根据链路状态推导出路由表。域间路由协议相邻节点交换数据,不能使用多播方式,只能采用指定的点到点连接。

3.IP包的转发过程

整个IP网络由许多子网络构成,各子网络又由许多主机组成。子网内部的主机通信,由链路协议直接进行;子网之间的主机通信,要通过路由器来完成。路由器是多个子网的成员,它的路由表表明了Net ID与下一跳端口对应关系的。

在典型的通信例子中,起点主机发出IP包被路由器接收后,路由器查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输出端口,发给下一台路由器,这台路由器又转发给另外一台路由器,用这样一跳接着一跳的方式,直到通信终点另一台主机收到这个IP包。

值得注意的是,转发IP包的路由器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的拆包和打包的操作仅涉及网络接口层的包头(如在802.3中会不断替换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不会改变网络层的包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4.路由的选择策略

典型的路由选择策略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不是表示路由表一成不变,只是说明路由器不是通过彼此之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来建立和更新路由表的。静态路由的有三种实现方式:初始化接口后系统自动创建直接路由;ICMP报文更新路由;人工干预配置。

动态路由通过网络中路由器间的相互通信来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接受到的路由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动态路由能实时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发生了变化,动态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动态反映网络拓补的变化。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如下:静态路由简单高效可靠,但缺乏灵活性,适合规模较小、拓补结构比较稳定的网络;动态路由可实时适应网络结构变化,但实现比较复杂,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和CPU资源,适用于规模大、拓补复杂的网络,动态路由选择比静态路由功能更加强大。一般来说,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比动态路由要高,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能够使路由器的功能更加完善,包括维护路由、发现和汇聚到一致的网络拓补结构等。

四、实验步骤:

1.静态路由实验:

(1)使用虚拟机系统启动(注意:启动后运行两条命令killall zebra ,killall ospfd),分别选择4、5、6进入,配置网卡ip,IP地址分配如下表所示:

ifconfig eth0:1 192.168.x.x netmask 255.255.255.0

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在A、B、C机上分别运行如下命令,记录结果。

[A、B、C] ifconfig //检测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配置子网卡命令行 ifconfig eth0:1 192.168.x.x netmask 255.255.255.0

(2)检查路由器A 的数据包转发是否打开,使用如下命令检查:

[A] cat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查看ip_forward的设置

如果显示是“0”,使用如下命令打开:

(3) [A]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打开ip_forward (4)检查当前路由,在A,B,C机上分别运行如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

[A、B、C] route //查看路由表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状态,测试A机是否能够ping通192.168.8.0/24

网段的网卡,使用下列命令,记录结果并说明原因:

[A] ping 192.168.8.5 //发送ICMP包测试路由是否正常

(5)建立一对A->B->C和C->B->A的路由,使用如下命令:

[A] route add -net 192.168.8.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6.5

[C] route add -net 192.168.6.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8.5

再检查当前路由表,在A、B、C机上分别运行如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

[A、B、C] route //查看路由表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状态,测试A机是否能够ping通192.168.8.0/24

网段的网卡,使用下列命令,记录结果并说明原因:

[B] ping 192.168.8.5 //发送ICMP包测试路由是否正常

(6)观察TTL值的变化情况,在B机上运行如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说明TTL 值变化的原因:

[A] ping 192.168.6.5 //发送ICMP包测试路由是否正常

[A] ping 192.168.8.6

[C] ping 192.168.8.5

[C] ping 192.168.6.4

route del -net 192.168.8.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6.5

2.动态路由实验:

(1)按照附件修改zebra和ospfd这两个软件的配置文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A、B、C] vi /usr/local/etc/zebra.conf

退出按esc 后按shift : wq

[A、B、C] vi /usr/local/etc/ospfd.conf

删除整行在命令行模式下按dd

修改某个字符可以将光标移到该字符下按r 再输入你需

修改完后,保存退出----[1]ESC [2]:wq 。

(2)检查当前路由,在A,B,C机上分别运行如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

[A、B、C] route //查看路由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8年5月16日 参加人员:袁志伟朱兴旺周瑞锦刘小旭 一、实验名称:VLAN划分与配置 了解vlan的作用,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的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端口的配置方法。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熟悉Vlan接口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然后,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最后,利用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再次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步骤 实验组网架构

图二 Trunk 端口的配置组网图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S1 S2 Vlan2 Vlan2 Vlan3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注:vlan2包括端口e0/1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0/11 E0/1 E0/2 E0/10 E0/11 Vlan2 Vlan3 S1 PA PB

图三 VLan 间通信的配置组网图 实施步骤 1.Vlan 的基本配置 步骤1 按照组网图一连接好设备,为交换机划分Vlan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system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 0/1 e 0/2 e 0/3 e 0/4 e 0/5 [Quidway-vlan2]quit [Quidway]VLan 3 [Quidway-vlan3]port e 0/7 to e 0/11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PCA PCB PCC PCD 网关: 网关: S1 Vlan2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S2 网关: 网关: VLAN2: VLAN3:

tcpip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协议分析软件,对通信系统的通信过程进行监控、分析,以了解通信协议的工作过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跟踪局域网报文(如条件允许也可跟踪多种局域网协议报文),实验内容如下: 将安装协议分析软件的PC接入以太网中,跟踪PC之间的报文,并存入文件以备重新查。 设置过滤器过滤网络报文以检测特定数据流。 利用协议分析软件的统计工具显示网络报文的各种统计信息。 三、实验步骤 1、在PC中安装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具体安装过程详见附录:Wireshark用户指南。 2、启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选择抓包菜单项启动实时监视器,开始实时跟踪显示网络数据报文。可根据系统提示修改显示方式,详见附录:Wireshark用户指南。 3、调出跟踪存储的历史报文,选择有代表性的ETHERNET,IEEE802.3,IP,ICMP,TCP,UDP报文,对照有关协议逐个分析报文各字段的含义及内容。 EHERNET报文格式 IEEE802.3报文格式 IP报文格式

4、设置过滤器属性,如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等。如过滤不需要的网络报文,过滤器允许设置第二层,第三层或第四层的协议字段。 过滤器有两种工作方式: 1)捕获前过滤:协议分析软件用过滤器匹配网络上的数据报文,仅当匹配通过时才捕获报文。 2)捕获后过滤: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所有报文,但仅显示匹配符合过滤条件的报文。选择统计菜单项可以显示网络中各种流量的统计信息,如:关于字节数,广播中报文数,出错数等。

UDP 客户/服务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使用因特网提供的UDP 传输协议,实现一个简单的UDP 客户/服务器程序,以了解传输层所提供的UDP 服务的特点,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软件接口风格,熟悉socket 机制和UDP 客户端/服务器方式程序的结构。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为UDP 客户/服务器实验。实验内容:UDP echo 客户/服务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UDP echo 客户/服务器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客户从标准输入读一行文本,写到服务器上;服务器从网络输入读取此行,并回射(echo )给客户;客户读此回射行,并将其写到标准输出。 三、实验步骤 1、 总体设计 客户程序从标准输入读一行文本,写到服务器程序上;服务器程序从网络输入读取此行,并回射给客户程序;客户程序读此回射行,并将其写到标准输出。 2、 详细设计 U D P 客户-服务器程序所用套接口函数 1)服务器main 函数 2)服务器str_echo 函数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 姓名: 学院: 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 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张昱,史笑兴,李惠忠 2014/11/06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虚拟服务器、防火墙等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实验实验类型:设计同组学生姓名: 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六、讨论、心得(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虚拟服务器实验:

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 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 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EP安全模式的设置方法 2.IP过滤及DMZ实验: 了解防火墙IP过滤的原理和应用 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DMZ主机的设置方法 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PA-PSK安全模式和IP过滤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2.设置内网的PC1为DMZ主机,允许外网的客户机PC3进去访问PC1上面的Web 及FTP等所有服务。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PA-PSK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集成路由器中,可设置非军事区DMZ来允许外部网络主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启用非军事区时,外部网络主机可访问内部指定DMZ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 三、主要仪器设备 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 2.直通线1根、PC机3台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院国际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1)班 学生姓名吴双彪学号6312260030115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2简单的局域网配置与资源共享 实验目的: 1、掌握将两台PC联网的技能与方法 2、掌握将几台PC连接成LAN的技能与方法 3、掌握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技能与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选用百兆交换机连接PC若干台; 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为PC配置TCP/IP协议,使他们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实验环境:(画出实验网络拓图) 实验步骤: 1、选择两台计算机; 选PC0与PC1. 2、设置两台计算机IP地址为C类内部地址; 两台PC机的IP分别设置为:、202.202.242.47、202.202.243.48; 两台PC机的掩码分别设置为:、255.255.255.0、255.255.255.0; 3、用一台计算机Ping另一台计算机,是否能Ping通?

4、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 的勾;设置共享文件夹。 5、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 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 (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6、通过网络邻居或在运行窗口输入“\\对方IP地址”实现资源共享。 1)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A.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 ..,主机ID应不同 ..,子网掩码需相同B.测试网络连通性 (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解决方法:检查网线是否连接好,或者网卡是否完好 (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 果。答:能。结果同步骤3 (3)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 吗?记录结果。 2) 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A.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B.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C.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2.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答:能ping通的主机有KOREYOSHI ,WSB ,ST ,LBO ,CL 。思考并回答 测试两台PC机连通性时有哪些方法? 实验小结:(要求写出实验中的体会)

TCPIP实验报告

TCP/IP技术实验报告 书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张世超] 完成时间:9:28 AM

实验一网络应用程序基础 实验目得: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运用TCP/IP技术进行网络编程得基本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得理解,掌握套接字网络通信编程技术,能够运用VC++为开发工具编程解决网络通信中得实际问题,进行一些简单得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实验内容: 1,Winsock得启动与终止。 2,Winsock得创建及绑定与关闭。 3,建立通信连接listen及accept与connect。 4,数据得传输。 5,简单得客户机/服务器之间得通信。 要求:通过在SDK模式下完成数据通信得过程,掌握Windows Socket得常用函数得形式与使用方法,理解数据通信得过程。 实验步骤: 1,打开VC环境 1,使用向导为客户端创建工程:选择可执行程序,选择使用wsa环境,单文档环境,其她得选择默认设置 2,在文件中添加代码 3,编译调试 4,使用向导为服务器端创建工程:选择可执行程序,选择使用wsa环境,单文档环境,其她得选择默认设置 5,在文件中添加代码 6,编译调试 7,分别打开两个系统命令窗口中,并分别在其中运行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程序。 8,在客户端侧输入字符,可以瞧到服务器收到字符串 参考代码:课本156页--160页 实验结果: Client: #include<Winsock2、h> #include<stdio、h> //服务器端口号为5050 #define DEFAULT_PORT 5050 #define DATA_BUFFER 1024 void main(int argc,char *argv[]) {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Client; ?int iPort=DEFAULT_PORT;

网络技术实验报告1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课实验室:自动化系 2014 年 5 月 14 日 年级、专业、班测控121 学号201210402121 姓名黄祖任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网络初步指导教师黄国勇教 师 评语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掌握win2000网络配置的基本步骤; ●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实验报告内容: Microsoft Windows XP [版本5.1.2600] (C) 版权所有1985-2001 Microsoft Corp.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ARP Displays and modifies the IP-to-Physical address translation tables used by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ARP -s inet_addr eth_addr [if_addr] ARP -d inet_addr [if_addr] ARP -a [inet_addr] [-N if_addr] -a Displays current ARP entries by interrogating the current protocol data. If inet_addr is specified, the IP and Physical addresses for only the specified computer are displayed. If more than one network interface uses ARP, entries for each ARP table are displayed. -g Same as -a. inet_addr Specifies an internet address. -N if_addr Displays the ARP entries for the network interface specified by if_addr. -d Deletes the host specified by inet_addr. inet_addr may be wildcarded with * to delete all hosts.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跨交换机实现V ALN 1.1 实验环境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https://www.doczj.com/doc/302757056.html,NP.v6.0.Final.Beta (3).NET Framework 2.0 (4)Adobe Acrobat Reader 1.2 实验目的 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1.3 背景描述 假设宽带小区城域网中有两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PC2、PC3、PC4分别接在交换机一的0/1、0/2端口和交换机二的0/1、0/2端口。PC1和PC3是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PC2和PC4是另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现要求同一个单位的住户能够互联互通,不同单位的住户不能互通。 1.4 实现功能 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 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1.5实验设备 Switch2950 2台 Pc 4台 1.6 实验步骤 (1).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完成实验拓补图并连接好

(2).在模拟器重配置交换机和pc 。 先打开‘Boson NetSim’软件,再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点击Load…进行加载,进入Boson模拟器的环境,一边进行相关配置。 1)交换机S1进行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tp domain xyz Switch(vlan)#vtp server Switch(vlan)#vlan 2 name jsjx Switch(vlan)#exit

TCP.IP课程实验报告

TCP/IP协议族分析 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TCP/IP 概述 (3) 1.1 TCP/IP协议族定义 (3) 1.2 TCP/IP协议族的特点 (3) 1.3 TCP/IP协议族的分层 (3) 1.4 TCP/IP协议族的结构 (4) 第二章地址解析协议(ARP)——链路层 (5) 2.1 ARP概述 (6) 2.2 ARP的组成 (6) 2.3 ARP工作原理 (7) 2.4 ARP帧结构 (7) 第三章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网络层 (13) 3.1 ICMP协议简介 (13) 3.2 ICMP消息结构 (14) 3.3 Echo Request和Echo Reply查询消息 (14) 3.4 ICMP各字段分析 (15) 第四章传输控制协议(TCP)——运输层 (18) 4.1 TCP协议简介 (18) 4.2 TCP数据包结构 (19) 4.3 TCP数据包分析 (20) 4.4 TCP三次“握手” (25) 第五章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应用层 (27) 5.1 TFTP数据传输模式 (27) 5.2 TFTP会话实例 (28)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 TCP/IP 协议族概述 1.1 TCP/IP协议族定义 TCP/IP协议族是指一整套数据通信协议, 其名字是由这些协议中的两个协议组成的,即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和网间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虽然还有很多其他协议,但是TCP和IP显然是两个最重要的协议。 1.2 TCP/IP协议族的特点 TCP/IP协议族有一些重要的特点,以确保在特定的时刻能满足一种重要的需求,即世界范围内的数据通信。其特点包括: ●开放式协议标准。可免费使用,且与具体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无关。由于它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因而即使不通过Internet 通信,利用TCP/IP来统一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也是很理想的。 ●与物理网络硬件无关。这就允许TCP/IP可以将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络集成在一起,它可以适用于以太网、令牌环网、拨号线、X.25网络以及任何其它类型的物理传输介质。 ●通用的寻址方案。该方案允许任何TCP/IP设备唯一的寻址整个网络中的任何其他设备,该网络甚至可以像全球Internet那样大。 ●各种标准化的高级协议。可广泛而持续地提供多种用户服务。 1.3 TCP/IP协议族的分层 图1-1 TCP/IP协议族中不同层次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报告 20 11 --2012 学年第2学期 系部:计算机系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专业班级:2010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董书廷,郭金婷,孙庆玲,周惠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制

填写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要与实验指导书或课程标准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名称;组别:实验分组参加人员所在的组号。 4、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验证型),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5、实验小结:对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等。 6、备注:分组实验中组内成员分工、任务以及其他说明事项。注意: ①实验实训分组完成的,每组提交一份报告即可,但必须说明人员分工及职责。不分组要求全体成员独立完成的实验实训项目可由指导老师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分组填写。 ②实验成绩按照百分制记,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考核要求具体区分独立计算、折算记入两种情况。 ③本实验实训报告是根据计算机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学院教务处制的实验实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特此说明。

2.单击“下一步”按钮,随后出现Windows Server 2008“授权协议幕。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所示的“您想进行何种类型的安装?对话框。其中,“升级”选项用于从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8,且如果当前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计网实验报告(三) (4500字)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 ——编程实现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go-back-n (一)实验目的: 运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可靠数据传输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编程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2).在实际网络环境或模拟不可靠网络环境中测试和验证自己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三)实验原理: 1.gbn协议含义:go-back-n arq 中文翻译为后退n式arq、回退n式arq。该协议对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 (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在接收到ack之前能够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 在go-back-n arq中,发送端不需要在接收到上一个数据包的ack后才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而是可以连续发送数据包。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对应已发送的某个数据包的nack,则发送端将nack对应的某个数据包进行重发,然后再将该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依次进行重发。 后退n帧arq的图例: 后退n帧arq就是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个帧。 2.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表示如图所示: (a) (b) 图3.1 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a)发送端 (b)接受端 (四)实验步骤: 在eclipse平台编写并调试gbn模拟java程序,观察三组以上实验结果,验证程序可以正确模拟gbn的发送规则。 (五)实验结果: 以下为随机数模拟的某次发送情况: 接收方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发送方开始发送分组数据!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0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1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2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接收方收到了序号为0的分组! 该数据分组正是接收方所期待的,接收方接受了它并准备回送对应的ack!发送方收到了ack,序号为0并且开始加以确认!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1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IP网络技术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及使用 专业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22 学生学号B16012219 学生姓名江浩 指导教师叶玲

实验一 TCP/IP协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IP协议的认识,特别是其封装格式。 2.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ICMP协议的认识。 4.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协议的认识。 5.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UDP协议的认识。 6.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应用层协议Http、Ftp、Telnet等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 1.在windows环境下即可完成本实验,无需使用VMware。 2.软件:WinPcap,Ethereal 三、实验原理: 通过抓包软件ethereal获得一些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从包的格式来认识TCP/IP协议。本实验抓取的数据包包括对应于Http、Telnet、Ftp、TCP、UDP、IP、ARP协议的数据包以及MAC包。 四、实验步骤: 1、软件安装 1.1 安装WinPcap软件。 1.2 安装Ethereal软件。 1.3 在随书光盘系统构建的服务器上打开Http、Telnet、Ftp等服务,安装并使用QQ。 2、实验环节 2.1 抓IP包 2.1.1 填写过滤器IP;开始抓包。 2.1.2 运行ping 目的IP命令,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命令:ping 10.108.111.240 ,显示能够ping通。

2.2 抓ICMP包 2.2.1 填写过滤器ICM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2.2 运行tracert目的IP2 命令,完成后停止抓包。 运行命令截取如下: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2.3 抓TCP包 2.3.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3.2 运行telnet 目的IP命令,登陆telnet后退出,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2.4 抓UDP包 2.4.1 填写过滤器udp and (dst or src 目的IP),开始抓包。 2.4.2 启动QQ,并发送消息,完成后停止抓包。 2.5 抓Http包 2.5.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TCP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TCP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 姓名: 班级:

一.实验目的 实现在TCP方式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过程。 二.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一个聊天室系统。该系统首先必须设立服务器,建立完成后必须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建立成功后可以接收客户端输入的信息。该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消息。服务器端在收到消息后,显示在主界面上 实验报告要求有实现过程的流程图,对主要的函数及其参数给予说明,要有实现过程的主要程序段,并对各段程序的功能及作用进行说明。 三.程序实验原理及流程图 在TCP/IP协议下,通讯是建立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由客户端想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响应后建立连接,然后才能开始进行通讯。一下是实现的流程图。 系统工作流程:

四.节目设计 在VC++的MFC下创建基于对话框模式的TCP服务器端和TCP客户端,设置控件并调整相应的属性。下面是初始化的效果:

五.主要函数及其参数说明 1、服务器端 1)BOOL CCSocketDlg::OnInitDialog() 用于初始化对话框。在这个这个系统自动生成的函数中添加对进程的控制。 count=0; m_list.InsertColumn(0,"消息");

m_list.SetColumnWidth(0,435); m_edit.SetLimitText(99); for (int i=0;i<50;i++) msgsock[i]=NULL; //设定地址 serv.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serv.sin_family=AF_INET; serv.sin_port=5000;//htons(5000); addlen=sizeof(serv); m_button.EnableWindow(FALSE); //创建socket sock=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绑定 if (bind(sock,(sockaddr*)&serv,addlen)){ m_edit.SetWindowText("绑定错误"); } else{ //m_list.InsertItem(count++,inet_ntoa(serv.sin_addr)); m_edit.SetWindowText("服务器创建成功"); //开始侦听 listen(sock,5); //调用线程 AfxBeginThread(&thread,0); 2)getcount() 用于获得还没有使用的socket数组号int CCSocketDlg::getcount(){ for (int i=0;i<50;i++){ if (msgsock[i]==NULL) return i;} return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 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 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作者:————————————————————————————————日期: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学院:学号:姓名: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 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 关闭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TCP协议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内容摘要 该实验报告了TCP协议分析实验相关分析; TCP协议分析是通过Wireshark分析TCP协议的报文格式,如理解TCP报文段首部各字段的含义,理解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了解TCP的确认机制,了解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实验目的 1. 通过协议分析软件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理解TCP报文段首部各字段的含义; 3. 理解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4. 了解TCP的确认机制,了解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实验原理 连上in ternet的PC机,并且安装有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 实验原理及概况 TCP是因特网中最主要的运输层协议,它能够在两个应用程序章提供可靠的、有序的数据流传输,能够检测传输过程中分组是否丢失、失序和改变,并利用重传机制保证分组可 靠地传输到接收方; TCP首部格式如下图所示: 位U 3 16 24 31 首先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服务器提供服务的端口号是固定的,比如:Web服务端口 号是80,而客户端的端口号是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一个用户端口号。TCP提供字节流服务, 它为分组中的每个字节编号,首部中的序号表示分组中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接收方用确认号 表示它期望接收的数据流中下一个字节编号,表明确认号之前的字节接收方都已经正确接收 了。数据偏移字段表示报文段的首部长度。标志部分包含6个标志位,ACK位表明确认号 字段是否有效;PUSH位表示发送端应用程序要求数据立即发送;SYN、FIN、RESET三位 用来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URG和紧急指针通常较少使用。接收端利用窗口字段通知发送 方它能够接收多大数据量。检验和字段是接收方用来检验接收的报文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出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肖婷婷 学号:1230060197

实验1 计算机局域网的硬件连接 本组成员姓名以及学号:日期: 肖婷婷1230060197 蔡凯旋1230060175 估计时间:135分钟 1—1实验目的 1、学习双绞线的使用方法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以集线器为中心设备组件小型局域网的硬件连接方法 3、掌握配置局域网中IP地址的方法 1—2实验设备 1、非屏蔽5类双绞线、水晶头若干、专用压线钳 2、集线器(HUB)1台。 3、测线器 4、微机:3台,能运行windows 2000及以上版本 1--3实验内容 1、了解实验室工作台的布局 2、利用双绞线以及水晶头,按照双绞线的排列顺序做直通线和交叉线 3、掌握测量直通线和交叉线的方法 4、利用作好的双绞线以及集线器通过硬件在本工作台组建局域网 1—4实验原理 1、局域网组件过程中的硬件安装以及连接是相对简单但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涉及到网卡的安装,网线的制作、网络的连接、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站点属性的配置等工作。我们主要对双绞线制作及连接进行操作。 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比较短,一般为100米。由于我们实验中采用集线器作为互连设备来组件小型的局域网,即同一工作台上的3台计算机互连,因此选择选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5 类线由4对双绞线组成,分别标识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每种颜色的花色线和纯色线为一对。根据数字信号的编码和导线衰减特性的不同,双绞线的传输速率有所变化,最高可达1000Mbit/s。

2、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双绞线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如下图所示。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如用户计算机的网卡和集线器之间)使用直通双绞线;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或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如集线器的级联,或两台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需要使用交叉双绞线连接。 1—5实验步骤 1、按照EIA/TIA-568标准排列双绞线电缆线对,每组做3条直通双绞线,3条交叉双绞线。 注意事项:使用压线钳时,要用力,使得水晶头中的金属针能与双绞线电缆中的导线完全接触。 2、使用测线器测量所做电缆是否连通,以及使用测线器区分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 直通双绞线测量时的现象: 对应的线亮(11 22 33 44 55 66 77 88 ) 交叉双绞线的测量现象: 对应的线亮(13 26 31 45 54 62 77 88 ) 3、 (1)利用交叉双绞线连接相同两台计算机的网卡,使两台计算机互通信息; (2)利用集线器将3台计算机互连,构成以太网,用直通双绞线,一端连接网卡,一段连接集线器。

TCP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项目编号: B03862704 实验项目名称:传输控制协议TCP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重传机制。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3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教学实验平台 三、实验原理(或要求): TCP报文格式 16位源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 位序号32 位确认序号32F P U A R S 4位首6保留(16I 位窗口大小 C 部长R S S Y 位)N N T G K H 度位紧急指针16位校验和16 选项数据 连接的建立TCP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 TCP是面 向连接的协议。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 要建立的连接,(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ackseq始化序列号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 确认的应答号。ACK,应答信号写为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 号写为SYN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 优质范文.

连接的释放TCP附加标记的报FIN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如图。文段) TCP重传机制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优质范文. .. 四、实验步骤: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进入TCP连接视图。在“服务器信息/IP地址”中填入主机C的IP地址;使用“端口扫描”获取主机C的TCP端口列表,在“服务器信息/端口”中填入主机C的一个TCP端口(大于1024);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报文1 报文2 报文3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Number ACK SYN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 segment size”字段,它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