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课本详细提纲

毛概课本详细提纲

毛概课本详细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P1

第一节马克思注意中国化及其发展P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P1

1.为什么要中国化?P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P7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7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7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P8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P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9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P10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P10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P11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P11

6.党的建设理论P12

7.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13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P13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P14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P15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P16

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8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P19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P19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P19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P19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P2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P20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P20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P21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P21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P2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2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P22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P22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P23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注意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P2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P27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祖国和理论成果的精髓P29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34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P34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34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P34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3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P38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P39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P41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42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43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4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P46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47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P4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49

1.统一战线P49

2.武装斗争P50

3.党的建设P5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53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5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56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P57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P57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P59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P61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61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1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

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4)坚持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

步骤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3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

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66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P66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P67

3.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P6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69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P69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71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75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P75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P75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P77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P81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P82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P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P85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

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P86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86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

社会主义道路P86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

力量发展生产力P87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

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P87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P88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

设P88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

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P9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9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96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96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98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P98

三、科学把握我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00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P10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01/P10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4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05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如何坚持路线P10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07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P111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P111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2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3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

要地位P113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的发展目标P113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14

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15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P115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P116

三、坚持科学发展P119

1.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P120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P120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121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122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P122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P123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P124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P127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12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129

第二节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P131

一、全面深化改革P131

1.为什么要全深化改革?P131

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P132

3.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P133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P133

1.核心P133

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P134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对外开放P13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37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P138

1.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P139

2.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P139

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P140

4.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P140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40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14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P144

1.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P14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4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P151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153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155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155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P157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59

1.依法治国P159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P160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2)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3)发展基础民主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62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162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63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科学教育P165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P165

2.发展教育和科学P166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167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69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P169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P170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P172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173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P173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P174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175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179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179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P180

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P181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P182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P182

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P182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P185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187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P187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P188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P189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P191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P19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196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P198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P198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P199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P201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P203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P203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205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P205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09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P210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P221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P214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P214

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P215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P217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P218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

力量P218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218

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P219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P220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P221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P222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P223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P223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P224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P226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P226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P227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P228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

量P228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P230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P231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P233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P235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P238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P238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240

为什么?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

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P242

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244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244

1.党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2.党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

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P247

执政的成功经验P248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P248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P250

毛概复习提纲(带答案)

毛概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含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含?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章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民主 四、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们民群众是创造者的原理系统的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二、为什么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第四章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 二、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 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第五章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 三、“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内容 1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得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第六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过这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毛概复习提纲

毛概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实事求是P13/P30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或“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过渡时期总路线P6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9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毛泽东思想P6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9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8、生态文明建设P202 (1)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方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民族区域自治P182

毛概提纲完整版

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人民军队建设、军队战略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建设和文化工作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1、两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 2、关系: 1、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实力条件下进一步丰富了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

毛概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累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创新型国家: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0、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1、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13、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驶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14、依法治国: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综合,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毛概提纲

第一部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会议是:党的十七大 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7、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12、当代世界的主体是:和平与发展 13、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14、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1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党的十五大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1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的历史 经验 19、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中

共十七大 20、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 不发达条件下必经的特定历史阶段 2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2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二部分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毛概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大战,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革命据岁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 (3)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由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不重要,随便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情形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得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毛概》课本知识点梳理(2018年版)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条件 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要和中国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①名族独立②人民解放 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领导基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毛概课本内容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节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注意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注意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注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只能各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第二节,p1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爱你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区分于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70)”)(p16)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第三节,p22,重点,翻书详看)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节,p26)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的阐释:见书p26第三段) 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3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可能有30分的分值,请翻书详细看其阐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第二节,p41) 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那真理(p41)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毛概复习提纲

《毛概》复习提纲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P1-5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毛泽东;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见者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的含义p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3 含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理论P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哪三大问题展开p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2)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5)实现足骨完全同意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8)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三大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 4、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先后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分别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p9、17、18 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 邓小平理论:1997年十五大 三个代表:党的十六大 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1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最新毛概复习提纲(整理)

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2、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 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 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 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 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9、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概提纲

毛概提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 5.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指导意义。 主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选择) 区别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单、多选) 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官僚)、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列) 10.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适合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 改造三阶段:萌芽、半社会主义、完全社会主义 1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重要意义。(+基本矛盾) 1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及其重要意义。 1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的依据。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含义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发展战略。 三步走、新型工业化的“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0.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21.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毛概复习提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注意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10—17 答:(1)1921—192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1927—1935: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3)1935—1945:毛泽东思想的完备成熟。 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 (4)1945—1956: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代表作:《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幸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不要四面出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19 答: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要素。第一,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第三,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P20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为什么必须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毛概提纲1

一、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说明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改革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的实质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长期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用价值规律的理论说明市场对资料的配置作用。 市场对资料具有配置作用。 价格的波动带动生产领域和生产规模的变动。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供求关系的变化会促使价格波动,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涨;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下跌。价格波动会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当商品的价格下跌时,企业缩小生产规模。价格波动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价格波动也会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好的商品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 生产领域和生产规模的变动影响资料的配置。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变动最终实现的,价格信号的变动是价格机制对供求机制的变动,即资源流向及潜在流向、资源需求量与潜在供给量的变动的灵敏反应,是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同时,价格机制的运作直接决定资源配置于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并决定这些产业、地区、企业的资源实际配置量,即决定资源配置的合理组织

毛概-自学提纲1

毛概-自学提纲1 自学提纲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2周) 二、毛泽东思想(2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周) 四、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3周) (由学委安排学习小组准备重点问题和基本问题的每一个问题。)重点问题:(第二周:1——4,第三周:5、6)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 一、源於中國革命進程中正反兩個方面的實踐經驗;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客觀需要;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而且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何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者的区别: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 4、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黨和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5、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新時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方針; 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實事求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全過程; 實事求是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各個方面; 實事求是滲透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方法論原則; 基本问题:(第二周:1——5,第三周:6——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中實現具體化; 二、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主義理論; 三、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賦予其中國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是什么? 一、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淵源;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分别是什么? 時代背景: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動蕩; 實踐基礎: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政策和策略的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黨的建設理論;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毛概提纲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②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Tip1.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Tip2.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Tip3.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 第二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Tip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 Tip2.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Tip3.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Tip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半殖民半封建)决定的。 第三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③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毛概习新特部分提纲

第十章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发展,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⑶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⑷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⑸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世界科技和产业深刻变革,供给体系调整加快。 ③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供给体系质量有待提升。 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但继续深化任重道远。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 ①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③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④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 原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 (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①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⑦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⑤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毛概复习提纲

毛概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次会议(论新阶段)报告中。 2、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时间是(中共七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5、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3、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 土地革命、党的七大、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4、发展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党的七大,遵义会议。 5、“三大优良作风”是指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合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