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9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9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9年级化学上册试卷通常指的是针对九年级学生,且内容主要涵盖化学上册教材的测试题目。这种试卷通常用于评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9年级化学上册试卷题目:

1.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C. 在实验室里吃东西

D.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用过的仪器,洗涤仪器,整理实验仪器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钉生锈

B. 面包发霉

C. 氢气燃烧

D. 冰雪融化

4.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在门锁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

C.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门窗通风,关闭阀门

D.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金属钠的燃烧

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氯化钠固体,应在左盘放一张纸,再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时,应先挤捏橡胶头吸取液体,然后再在伸入试剂中或口中。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物质属于化学纯净物? A. 饮用水 B. 矿泉水 C. 河水 D. 海水 2. 下列哪个气体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气体? A. 氮气 B. 氧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3. 在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2H₂和O₂被称为什么?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中间产物 D. 催化剂

4. 下列哪个物质不会导致火灾? A. 木材 B. 煤炭 C. 铝 D. 水银 5.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化学变化? A. 铁锈的生成 B. 蓄电池的放电 C. 木头的燃烧 D. 水的沸腾 二、填空题 1. 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 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所含元素的数目必须______。 3. 炭酸氢钠在接触醋酸时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称为______。 4.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增加______来提高。 5.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______。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2. 简述酸和碱的性质,并举出常见的酸和碱的例子。 3. 简述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举出一个例子。 4. 什么是化学计量?请说明在实验中如何进行化学计量。 5. 简述常见的化学反应路径,并说明其中的能量变化。 四、应用题 某化学实验室进行了一次酒精的燃烧实验,实验条件如下: 酒精的化学式为C₂H₅OH。 1. 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酒精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体积。 3. 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是10升的氧气气缸,计算该气缸能燃烧多少 升的酒精。 4. 如果氧气气缸的容量只有6升,是否足够燃烧完全?如果不够, 请计算还需要多少升的酒精。 以上为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市场横线的位置可以填入相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顺利完成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评价试卷 班级:姓名: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 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徽州石雕 B.阜阳剪纸 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变曲 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 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 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D A、发出强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镁条减少 D、有白色固体生成 8、“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衰竭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D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设计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易燃 C.沸点为-42.1℃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 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 15、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 二、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 16、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并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 说明锰钢的大,它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7、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遗产日”,安徽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B.加碱蒸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 2.下列做法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B.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减少酸雨产生C.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使用无磷洗衣粉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称量NaCl固体 4.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约翰·古德伊纳夫以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开发的贡献。如图是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B.锂原子的质量是6.941 C.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锂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锂离子 5.用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W)。下列关于钨酸亚铁的

说法正确的是 A.由铁、钨、氧三种原子构成B.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C.铁、钨、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D.其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8.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加热煮沸后的水是软水,属于纯净物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大约为21%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过滤净化黄泥水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矿泉水C.葡萄糖注射液 D.液氧 4.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D.给液体加热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 8.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营养成分铁镁锌钙 含量(mg/100g) 4.4—5 90—100 3—4 280—300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9.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10.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蔗糖水,喝第一口特甜,越喝越不甜,说明蔗糖的质量分数越小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食盐和水混合后得到食盐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1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13.生理盐水是浓度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质量约为 A.0.9g B.9g C.18g D.90g 14.下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增加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凿壁偷光C.死灰复燃D.掩耳盗铃 2.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加碘食盐、冰水B.水银、干冰、空气 C.铜、氯气、石油D.硫、液态氧、碘酒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Fe:3个铁元素B.Ca+2:1个钙离子 C.2H:2个氢分子D.2O2﹣:2个氧离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相同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5.“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0.7%的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多B.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C.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D.“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 6.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1 mL水和1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mL,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迅速产生氧气 8.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2234Fe+3O 2Fe O 点燃 B .甲烷燃烧:4222 CH +2O 2H O+CO 点燃 C .镁条燃烧:22Mg+O MgO 点燃 D .红磷燃烧:225P+O P O 点燃 9.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电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 ) A .175 B .289 C .403 D .228 11.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该变化中共涉及三种物质 D .该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精选】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精选】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4、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 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 B.NO C.NH D.N 2232 5、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FeSO+Cu

44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6、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共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O、FeS 23 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CaCl、CaCO、Ca(OH) 23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NH、NO 33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N、CO 222 7、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8、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9、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的溶解度为30g 3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0、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丙X忆丙41%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晴纶 D、尼龙 2、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俗称106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其中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涂层光滑,手感细腻,还可制成各种色彩,但耐水性能差。因此适宜作为( ) A、内墙涂料 B、外墙涂料 C、屋顶涂料 D、地板涂料 3、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蚀其他物品 4、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是( ) A、铜 B、铁 C、铝 D、聚乙烯塑料 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 6、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以上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7、通常用作飞机外壳的合金材料是( ) A、生铁 B、碳素钢 C、黄铜 D、硬铝 8、下列金属中,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 A、Pt B、Cu C、Zn D、Hg 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羊毛 B、棉花 C、晴纶 D、麻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11、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汇总】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 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矶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13+铝离子 B.2K2个钾兀素 C.F2个氟原子 D.2SO3个二氧化硫分子 23 4、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

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甲1Z1幽 乙10% T +B % 丙25% 反应后卜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④是一种阴离子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矿泉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②容易得到电子 ) C.白醋 D.蒸馏水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5、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9、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10、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W中小花变红,实验II 、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 1、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0 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NO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3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0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2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0与Fe20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0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气体 22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O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 23 Fe 3、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 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4、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生铁、天然气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干冰、可乐 D.液氧、冰水混合物 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3、将乙酸(CH3C00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2H B.三个氮原子:3N C.一个镁离子: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O 2 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C.H D.2O 22 6、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SO、NaSO、BaCl、FeCl B.BaCl、HCl、NaNO、AgNO 242423233

C.NaCO、HNO、NaNO、BaClD.HSO、NaOH、MgCl、Ba(NO) 2333224232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 解 度 也 2 A.t°C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1 B.tC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1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均有晶体析出 21 9、“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①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①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①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①正确①①错误B.①①正确①①错误C.①①①正确①错误D.①①①①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 2B.H 2 O 2 、H 2 O、O 2 C.KOH、K 2CO 3 、KNO 3 D.Fe 2 O 3 、FeCl 3 、Fe(OH) 3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 2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3、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A.K+、OH﹣、H+B.K+、OH﹣、C0 3 2﹣ C.Ba2+、OH﹣、NO 3 ﹣D.OH﹣、K+、Ba2+ 4、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 +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密度比空气的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 2 6、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生铁、天然气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干冰、可乐D.液氧、冰水混合物 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0、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A.BaCl 2、CuSO 4 、NaOH、NaCl B.Na 2 SO 4 、BaCl 2 、K 2 CO 3 、NaNO 3 C.FeC1 3、NaOH、H 2 SO 4 、Ba(NO 3 ) 2 D.MgCl 2 、NaOH、HCl、Na 2 SO 4 2、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 B.牙膏(pH≈9) C.肥皂(pH≈10 ) D.米醋(pH≈3)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 2B.CO 2 C.N 2 D.Ne 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6、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2C.H D.2O 2 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 +O 2 =2X+2H 2 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 2 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10、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11、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考试真题资料word版——2023年最新整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 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D.酸雨侵蚀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D.分子间有空隙 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消毒酒精C.液氧D.碘酒 5.“神舟 6 号”太空舱利用 NiFe O 将航天员呼出的 CO 转化为 O ,而 NiFe O 的质量和化学 2 4 2 2 2 4 性质都不变。则NiFe O 在该过程中是 2 4 A.反应物B.生成物C.消毒剂D.催化剂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7.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A.真空包装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充入二氧化碳8.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B.隔绝可燃物C.改变可燃物性质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9.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 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D.只有①⑥ 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2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2 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4、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A.49.6g B.34.8g C.32.7g D.18.5g 5、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6、“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 8、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 2B.NaCl C.HClO D.KClO 3 9、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e ②Mg ③Mg2+④H 2O 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 2O 2 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0、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計2HS+0=2X+2H0。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22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S 2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是一种复合肥 3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碘酒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 7、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 B.b>a>c C.a>c>b D.b>c>a 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0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9、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 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0、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③SO④0⑤Mg2+⑥20H-⑦H0 322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1、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W中小花变红,实验II、III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各单元测试卷共二十一套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01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有关庆祝活动的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燃放烟花 D.歌声嘹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下列描述属于二氧化氯化学性质的是() A.黄绿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见光易分解 D.易溶于水 4.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 ①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②用来制造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④医疗上用的人造骨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加热 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用滴管取液体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8.人们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指() A.分子分成原子,生成新的元素 B.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原子 C.生成了组成或结构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 D.生成了组成和结构与原物质相同的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