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1400201303

二、课程名称

管理学

三、课程类型

理论课

四、开课系(部)

物流管理

五、大纲说明

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所讲授的是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是经济与管理两大类学科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是经济与管理类人员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因此,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总体思路是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展开的,分别阐述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性质、内容以及执行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的是管理思维和学习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管理学》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核心课之前开设,直接起到为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的作用。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

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及特征,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解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管理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管理的概念和性质

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4.管理的基本原理

难点:

1.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2.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的界定

二、管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三、管理者的职责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五、管理工作的评判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一、管理的性质

二、管理的职能和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第三节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管理原理的特征

二、系统原理

三、人本原理

四、责任原理

五、效益原理

第四节管理学的特征和内容

一、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第五节学习管理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习管理学的途径

二、学习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了解当代管理学的发展状况,管理学各流派的异同及其主要观点。掌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的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能够简单分析不同管理理论的区别和不足;能运用管理思想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高在本专业行业中运用管理理论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

2.主要学派

3.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难点:

1.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

3.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

二、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

第三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三、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第四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早期行为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二、行为科学的发展

第五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二、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三、21世纪管理学所面临的课题

第三章决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决策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内容;理解决策的过程、内容、特征和方法。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出决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决策的概念、特征

2.决策的原则与程序

3.决策方法

难点:

1.决策方法

2.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的区别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一、决策的含义

二、决策的特点

三、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决策的要素与类型

一、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二、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三、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四、最优化决策与满意决策

五、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七、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一、决策的原则

二、决策的程序

第四节决策的方法

一、主观决策法

二、计量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计划的概念和内容,理解计划工作的原理、计划的种类和方法,掌握制订计划的程序和原则。同时,深刻理解计划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使学生养成按计划做事的习惯,掌握确定目标、目标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计划工作的原理

2.制订计划的程序

3.目标管理

难点:

1.计划工作的原理

2.目标管理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践法

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如做一份活动计划),并进行针对性总结;围绕计划、决策等基本知识,启发学生主动发言,参加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划概述

一、计划与计划工作

二、计划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计划的内容和种类

一、计划的内容

二、计划的种类

第三节制定计划的程序和原则

一、制定计划的程序

二、制定计划的原则

第四节目标和目标管理

一、目标的概念与性质

二、制订目标的SMART原则

三、目标的作用

四、目标管理

第五节计划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一、滚动计划法

二、甘特图法

三、计划评审技术

四、线性规划法

五、投入产出法

第五章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结构的特性,理解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基本形式和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与原则

3.组织结构的类型、授权、集权与分权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5.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

难点:

1.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关系

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3.职权关系的区分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对组织及其相关概念知识的讲解首先提出问题,设定情景,然后启发式分析讨论,最后,推理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案和结论;结合案例分析讲解组织设计原则、方法等内容;联系当前组织理论发展动态(如企业集群,动态联盟,企业网络等),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理

二、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组织结构的典型形式

四、组织运作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组织构建中的人员配备

一、人员配备的意义与原则

二、主管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三、主管人员的考评

第三节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二、组织文化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第四节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决定组织变革的方向和内容的五大因素)

二、组织变革的方式

三、组织变革的过程

第六章领导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领导的内涵和领导者类型;掌握领导者权力的类型与领导的管理职能,领导方式及其理论;理解领导与管理,权力与领导的关系及领导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领导的内涵

2.领导者的影响力

3.领导理论

难点:

1.领导者的影响力

2.领导行为方式理论

3.权变领导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领导的作用

第二节领导者的影响力

一、领导者影响力的概念和分类

二、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三、领导者的素质

第三节典型的领导理论

一、性格理论

二、行为方式理论

三、权变领导理论

第七章激励与沟通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需要与激励的关系等;理解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掌握西方典型的激励理论,学会对某种具体的领导方式进行分析,可有效地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运用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了解沟通的概念,理解沟通的类型和网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人性假设

2.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激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

1.激励理论

2.沟通类型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激励与人性的假设

一、激励的概念

二、对人的认识

第二节西方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麦格雷戈的X-Y理论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四、期望理论

五、公平理论

六、强化理论

第三节激励的方法

一、激励的原则

二、激励的方法

第四节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四个阶段

三、沟通的作用

第五节沟通类型和网络

一、沟通的类型

二、沟通的网络

三、沟通中的障碍

第六节沟通艺术

一、语言表达艺术

二、积极倾听的艺术

三、管理者面谈的艺术

四、有效的反馈艺术

第八章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控制的概念和前提;掌握控制过程和类型;理解有效控制的基本特征及控制的方法;能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控制的必要性

2.掌握控制过程和类型

3.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难点:

1.掌握控制过程和类型

2.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基础与前提

三、控制的必要性

四、控制的作用

第二节控制的基本过程

一、拟订标准

二、衡量成效

三、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对策

第三节控制的类型

一、按纠正措施作用的环节分类

二、按控制的内容为标准来划分

三、按控制原因或结果分类

第四节控制的原则与效率

一、控制的原则

二、控制的效率

第五节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一、预算控制

二、非预算控制

第九章管理道德和管理创新(不作为考试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四种道德观,掌握管理道德的含义和管理道德的特殊性,理解管理道德建设的意义、管理道德的内容和结构;掌握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管理道德建设的途径以及组织社会责任的内容。理解管理创新的涵义、必要性,掌握管理创新的特征、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管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2.组织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3.管理创新的特征、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

难点:

1.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管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2.管理创新的特征、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演示法(视频资料)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道德

一、管理道德概述

二、管理道德的内容和构成

三、管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四、组织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管理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特征

二、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三、管理创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1.《管理学》,田耘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版

参考书:

1.《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1版

2.《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3版

3.《管理学》学习指导书(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焦叔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3版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二)课程目标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案例美国的工业革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巾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案例知难而上:克菜斯勒公司机战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五节效益原理 案例美国的工业革命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第三节管理道德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 案例向科的困惑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节管理的方法论 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 案例三鹿奶粉事件 第六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待点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回素 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案例富豪百货商店家电部的转向经营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目标管理 第二节滚动计划法 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 第四节企业资源计划 第五节业务流程再造 案例联想是如何决定收购IBM PC的第九章组织设计 第一节组织设计概述 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部门化 第四节集权与分权 案例DT公司组织结构的变迁 第十章人员配备 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 第三节管理人员的考评 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第一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第二节直线与参谋 第三节委员会 案例Z公司的组织变革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案例通用电气公司的组织管理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管理学》从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要发展阶段,分别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最后,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一般过程,并说明了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管理学》的授课对象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案例讨论和总复习9学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为学习和掌握各种专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知识。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管理学》,高良谋、郑文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教材: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2. 2. [美]里基.W.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3. [美]理查德.L.达夫特:《管理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克里:《管理学》(第1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美]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2。 8. [美]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出版社,1999。 9. [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 [美]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原书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1.高良谋:《管理学高级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学时分配表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管理学Management 二、课程编号: 06000060/06000082/06139040/06255042/06287041/06352041 06000051/06137040/06145040/06195042 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经济学 六、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的其他各专业 七、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做法; 2、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用来分析和认识说明管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和案例; 3、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一定的计算方法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4、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说明: 管理学是管理类学科及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各管理类的分支学科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管理学是建立在经济学、数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管理学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坚实的经济学、数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结构; 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故在教学中应适度安排一些实训或实习的内容穿插其间; 基本上述原因,管理学课程在计划安排和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几点: 1、课程教学安排应在第三、四学期,即二年级的本科时段;此时,学生已基本学完经济学、数学等公共基础课,而专业课程尚未开始; 2、教学中应适度运用案例教学或安排学生实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学的感性认识; 3、管理学的开设课时为51学时; 相对于管理学的丰富、庞大内容而言,51个计划课时显得太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同时考虑到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结构,管理学中有些内容,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已在有些专业成为专门的课程,故在教学中,凡可能与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一般少讲或不讲; 4、本大纲作为教学、考试的依据; 为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创造性,本大纲的规定是粗线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遵循本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可灵活发挥,甚至可超出大纲的内容,讲课的章节顺序也可灵活调整,但考试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统一命题,统一阅卷; 5、本大纲所依据的教材为美国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所着的管理学第7版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是一门广泛的科学,专注于探讨组织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目前,管理学已经在商学院、政治学院、社会学院等多个领域有所发展。它探讨和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发展、决策分析、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因此,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对学习者、教师和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读者介绍管理学教学大纲:内容框架、教学目标与评价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及学习资源。 一、内容框架 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框架包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经典案例、企业实践、管理工具、管理方法与技术、管理教学实践等多个维度。其中,基础理论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过程、组织的功能与结构、管理的环境等;基本概念包括最佳组织模型、组织文化、管理信息、制度设计等;经典案例包括职能管理、策略管理、行政管理、资源管理等;企业实践包括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控制等;管理工具与技术包括决策分析、信息管理、财务分析、质量管理等。 二、教学目标与评价体系 管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理论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选择和应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为企业的变革发展提供技

术支持。评价体系是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办法,包括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报告答辩等多种方式。 三、教学方法与技术 管理学教学以实践多于理论为宗旨,以互动为主张,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实践、实验室活动等。 四、教学策略 管理学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将理论概念与实践技能结合,增强实践性教学;(2)建立通用的课程框架,引导学生建立理论知识;(3)开展针对性的知识深度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4)强调实践工具技能,以应用与分析为重点;(5)加强管理教学实践,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 五、课程设计及学习资源 管理学教学课程的设计应符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 实践需求,并且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资源则主要包括书籍、研究文献、论文、网站、讲座视频等,以及案例分析、报告答辩等。 以上就是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基本介绍,可以看到,管理学教学大纲不仅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为企业的变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对管理人员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也是未来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全面而科学的管理学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管理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析,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导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 管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 组织与管理 - 管理与领导 - 管理决策 2. 管理功能与过程

- 计划与目标设定 - 组织与人员管理 - 领导与激励 - 控制与评估 3. 组织管理理论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行为 - 组织变革与创新 4. 领导与沟通 - 领导理论与风格 - 沟通模式与技巧 - 团队建设与管理 5. 决策与问题解决 - 决策理论与模型 - 决策方法与技巧 - 问题识别与分析 6. 战略管理

- 战略规划与实施 - 竞争优势与创新 - 全球化与国际化战略 7. 绩效管理 - 绩效评估与考核 - 激励与奖惩制度 - 薪酬与福利管理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教学法:系统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开展小组活动和项目演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参观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评估方式 1. 笔试:通过单项选择、问答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编码:6362X004学分:3学分总学时:51 说明 【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管理学》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发展史及主流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 财管专业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并能够掌握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与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 经济学 【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习总量】 总学时51学时,其中理论51学时,实践0学时,实验0学时。学生自主学习18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部分习题、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等,应用部分多媒体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管理学》丁波科学出版社,2013.6 参考书:【1】《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报社,2000.4 【2】《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3】《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大纲内容 第一章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管理的概念、特征、以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管理的性质、管理理论的形成以及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运用:分析运用管理的性质、特征以及管理者技能等。 【内容提要】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管理过程的具体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的基本原理、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的方法和手段。

能力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环境分析、组织设计、沟通协调等能力,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提高其实际管理工作水平。 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理论授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0学时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考试 一、教学内容 序号章节名称讲授实验(训)合计

1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4 4 2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3 3 3 全球化与管理 3 3 4 决策与决策方法 4 4 5 计划与计划工作 3 3 6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4 4 7 组织设计 4 4 8 人力资源管理 3 3 9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3 3 10 领导概论 4 4 11 激励 4 4 12 沟通 3 3 13 控制与控制过程 3 3 14 管理的创新职能 3 3 合计 48 0 48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应该理解管理的概念、职能,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属性,了解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概述。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理解:管理的概念、职能 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属性,管理理论发展史 3、本章教学重点: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含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行为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管理学课程大纲

★★★本(专)科专业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黑体小四号加粗)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管理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工商管理类9大核心课程之一,是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现代社会组织为客体,研究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一门课程;是综合社会组织发展实践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系统论述组织管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层次:一是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将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具体可以表述为:(1)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组织上的领导人、员工素质和员工积极性放在管理学的研究重点。(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环境研究、决策方法、管理计划、组织结构、人员配备、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等诸多环节相关联的系统管理学知识。(3)掌握管理过程的基本运行规律。管理学反映的驾驭资源必须遵守的基本运行规律,在理论上得到了证明,在先进国家的管理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是我们分析现实管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应该掌握。(4)掌握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不仅要掌握管理知识,还要将管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用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学时分配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标题:管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引言 1.1 课程背景 本课程旨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管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 掌握组织管理、领导力、决策与创新、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及安排 2.1 管理学基础 * 管理学概论 * 管理思想史 * 组织行为学 2.2 组织管理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建设 * 变革管理 2.3 领导力 * 领导力概念与理论 * 领导者的素质与行为 * 团队建设与领导

2.4 决策与创新 * 决策理论与模型 * 创新管理 * 创业管理 2.5 战略管理 * 战略规划与执行 * 竞争战略 * 全球化战略 2.6 课程安排 * 第1-3周:管理学概论,管理思想史 * 第4-6周: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文化建设 * 第7-9周:领导力概念与理论,领导者的素质与行为 * 第10-12周:决策理论与模型,创新管理 * 第13-15周:战略规划与执行,竞争战略 * 第16-18周:全球化战略,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3.1 授课方式 * 理论课讲解 * 实践案例分析 * 学生小组讨论 * 角色扮演 3.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教学 * 实地考察与实习 * 学生作业与报告

* 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考核与评价 4.1 考核方式 *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占30% * 期中考试占30% * 期末考试占40% 4.2 评价标准 * 学生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 * 课程作业质量与成绩 * 考试表现与综合素质评价 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资料 * 主教材:《管理学导论》 *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导论》,《领导学》,《战略管理》第六部分:扩展阅读 * 《商业周刊》 * 《哈佛商业评论》 * 《管理学期刊》 结语 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 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之路增添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课程编号: 总学时及其分配:32学时,理论授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一、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学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侧重于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概括和总结其一般规律性。因此,本课程中所涉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在广泛的管理领域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反映一切具体领域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对各种社会组织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 本课程主题内容包括管理思想的发展、决策与计划基础理论、组织理论、领导科学、控制基础理论以及创新等部分 以下分章阐述。 1.概论(6学时) 知识要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标要求:熟悉管理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演变史;了解泰勒科学管理及其它管理论分支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与特征;学会对所熟悉的组织可能遇到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关于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管理规律与方法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解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思路和原则,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管理类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和人生目标的有效手段,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人们生活、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管理学原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管理在组织中的性质和作用;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理解和掌握管理的职能、手段和方法。同时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倡导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提升现代管理意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实际的管理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无先修课程,主要为物流管理专业后续的《物流管理概论》、《仓储管理》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管理理论角度去认识管理实践 (2)能够进行科学决策和计划 (3)能够设计一般组织结构 (4)能够运用有效的领导方式和激励方法

(5)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6)能够灵活运用控制的各种方法进行管理实践活动 (7)能够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二) 知识目标 (1)了解管理的起源和管理思想的演进、 (2)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 (3)掌握组织环境的构成 (4)掌握计划和决策的类型及应用 (5)理解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 (6)掌握组织设计的内容及常见组织结构类型及优缺点 (7)掌握人员选聘的方法和流程 (8)理解人员考评的方法和内容 (9)理解人员培训的目的和方法 (10)理解领导的含义 (11)了解领导艺术 (12)掌握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 (13)掌握沟通的含义和过程 (14)了解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15)掌握控制的过程和类型 (16)理解创新及创新性思维的含义 (17)掌握管理创新的途径 (三) 素质目标 (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职业心理素质(4)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职业适应素质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管理学 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通过本课程研究,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概论、管理思想史、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教学分为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和方法,案例分析部分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周:管理学概论 第二周:管理思想史 第三周:组织行为学 第四周: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周:营销管理 第六周:财务管理

第七周:战略管理 第八周:案例分析 第九周:案例分析 第十周:案例分析 第十一周:期末复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成绩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 析两部分。 五、教学保障

本课程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管理软件,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将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研究方式,培 养学生具备管理意识、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获得个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二章 管理学的内容与要求 本章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界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管理的经典理论、管理基本思维方式、管理者的素质及有效的管理方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管理道德、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创新等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实践,把握体系和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阅读、思考和练,拓展视野、培养管理逻辑思维方式、巩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点。 第三章 管理学的重点与难点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陆旦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授课对象:各专业 学分:3学分 执笔教师:陆旦 教学目的: 管理学是各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包括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的各项基本职能、管理创新、管理道德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解决管理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一、管理的含义 二、管理的普遍性 三、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一、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一、管理的任务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三、管理职能的联系和发展 第四节管理者及其类型 一、管理者的重要性 二、管理者的类型 三、管理者的角色 四、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第五节管理的类型和管理学 一、管理的类型 二、管理学 思考题: 1、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发展上落后,而是管理上落后。”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3、试析管理的三项任务。 4、如何理解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5、试论管理技能与管理者的关系? 6、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不同特点?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二、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第二节管理学的萌芽 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二、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 三、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四、亨利普尔的管理思想 五、亨利汤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管理学的形成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思考题: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2、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 3、普尔认为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应遵循哪些原则? 4、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泰勒的管理思想? 5、法约尔的职能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为科学 一、人际关系学说 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二、经验或案例学派 三、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四、群体行为学派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六、系统学派 七、数理学派 八、权变管理学派 九、决策理论学派 十、管理过程学派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一、系统论 二、信息论 三、控制论 四、耗散结构论 五、协同论 六、突变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霍桑试验?人际关系行为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后期行为科学有哪些发展? 2、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是什么? 3、经验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有哪些方面?

《管理学》教学大纲

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内容结构: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四、管理的属性 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属性 本章难点:管理概念的理解;管理的属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把握管理学发展的动向和前沿问题,理清管理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内容结构: 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三、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经验学派 三、系统管理学派 四、决策理论学派 五、管理科学学派 六、权变理论学派 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 二、企业文化 三、学习性组织 四、企业再造 本章重点: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 本章难点:系统管理理论

第三章决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决策理论演变过程,掌握决策的基本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依据和类型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的类型 第二节决策的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三、当代决策理论 第三节决策的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做出决策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和评估 本章重点: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理论方面 教学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以及中西方管理思想的 课程名称:管理学 选用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七 版,2018 年 11 月 参考资料: 1.(美)斯蒂芬.P .罗宾斯著 刘刚等译《管理学》第 13 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10 2.(美)韦里克,(美)坎尼斯,(美)孔茨著;马春光译:《管理学— —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第十二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年 07 月 课程简介:管理学是本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它是管理学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抽象、提炼和综合,是各门具体管理学(如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的共同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本内容。

发展; 教学目标2:掌握管理的五大基本原理:系统、人本、责任、效益和适度原理; 教学目标3:掌握管理的五种基本方法: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技术方法; 教学目标4:掌握决策的方法,计划的编制过程和计划的实施步骤; 教学目标5:掌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的任务和程序和组织变革规律; 教学目标6:熟悉领导方式及其理论、激励理论和激励实务; 教学目标7:掌握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教学目标8:了解创新的过程以及技术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结构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 (二)技术技能方面 教学目标1:运用管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向实践领域迁移“管理学”课程知识的能力;能指出某一管理问题违背了管理的哪些基本理念、程序,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 教学目标2: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对较为简单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可使大学生熟悉管理研究过程,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