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作者:王希龙, 邱文秀, 贾中明, 韩勇, 张国强, 董新军

作者单位:王希龙,贾中明,韩勇,张国强(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邱文秀(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无棣医院手术室), 董新军(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肿瘤科)

刊名:

中国综合临床

英文刊名: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年,卷(期):2012,28(8)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4条)

1.唐中华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06)

2.李金锋;徐光炜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06)

3.杜勇;沈天真;陈克敏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测[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03)

4.张超;蒋宏传舒怡乳腺诊断仪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9)

5.程天军;赵辉彩超联合钼靶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6)

6.Cosgrove DO;Kedar RP;Bamber JC Breast diseases:color Doppler U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1993(01)

7.王玉兰;邱玉军;孙丽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18)

8.Jonsson H;Larsson LG;Lenner P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with mammography in the first screening round in relation to expected incidenc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外文期刊] 2003(01)

9.Sehgal CM;Arger PH;Rowling SE Quantitative vascularity of breast nasses by Doppler

imaging:regional variations and diagnostic implications 2000(07)

10.Tozaki M;Toi M;Miyamoto Y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correlation of Doppler spectral parameters with tumor angiogenesis and histologic growth pattern 2000(09)

11.Buadu LD;Murakami J;Murayama S Colou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a multiparameter analysis 1997(12)

12.Stavros AT;Thickman D;Rapp CL Solid breast nodules:use of sonograph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外文期刊] 1995(01)

13.Bassett LW Mammographic analysis of calcifications 1992(01)

14.荣雪余;姜玉新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外文期刊] 2000(05)

引证文献(6条)

1.宋树玺.朴瑛.刘兆喆.丁震宇.韩雅玲.谢晓冬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三方调查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3)

2.姚永洪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及Ki67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6)

3.钱秀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期刊论文]-中国综合临床 2013(12)

4.蒋学英乳腺疑难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2013(24)

5.蒋晓春乳腺超声图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8)

6.刘俊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56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12)

引用本文格式:王希龙.邱文秀.贾中明.韩勇.张国强.董新军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综合临床 2012(8)

最新乳腺癌放疗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肿瘤科乳腺癌术后放疗(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电解质; (3)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ECT全身骨扫描; (2)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CT、MRI; (3)合并其他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BNP等;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1.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二、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3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天

2020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历程(全文)

2020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历程(全文)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既往发展历程,从引进并学习NCCN指南,推广规范化治疗,到参与St.Gallen共识,随后开展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循环肿瘤细胞应用,推动智能决策的研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指南;中国乳腺癌历程走过了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发展之路。 一、NCCN指南:学习国际指南、普及规范诊疗 临床医学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1],医疗行为对指南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加。NCCN是由28个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联盟,致力于患者护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在提高和促进癌症护理质量的过程中,NCCN认识到创建适合患者、临床医师和其他卫生保健决策者使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性。基于此,NCCN在1996年推出了首部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共涵盖八个瘤种。NCCN指南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包括肿瘤筛查和预防、治疗、支持性护理和特定人群的四大类近80部指南,对不同阶段和类别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模式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具有直接的临床指导意义。 2006年由孙燕院士牵头,NCCN指南中文版(cNCCN指南)工作启动,江泽飞教授负责乳腺癌部分的讨论和执笔。cNCCN乳腺癌指南在学习原版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特别注意采用"推荐'建议""考虑"等区分不同级别的证据[2]。首部cNCCN乳腺癌指南中,还提出了中国专家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建议,使指南兼具国际

标准和中国特色。2007—2011年,cNCCN乳腺癌指南在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继续吸收中国特色内容,逐年更新。 2007年指南中提出,年龄<35岁的年轻患者复发和再发风险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时应充分知情;同时补充了中国开展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检测应参考的标准和指南。 2008年NCCN乳腺癌指南中,将21基因检测作为指导辅助化疗的依据(2B类证据)。考虑到该检测在国内尚未普及,cNCCN乳腺癌指南中将21基因检测作为可选手段,不做推荐;同时考虑到中国实情,尤其是中国临床研究开展尚不普及,对激素受体阴性或激素受体阳性但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如仅有骨或软组织转移,或仅有无症状的内脏转移,建议考虑严格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原则进行1次内分泌治疗。 2009年cNCCN乳腺癌指南中删除了9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方案,同时将中国《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等纳入注脚。 2010年纳入了《中国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并提出了"中国专家根据危险度推荐化疗方案的原则"。 2011年删除了艾日布林、地诺单抗等在中国不可及的治疗药物,同时考虑到药物毒性,删除了EC×8周期辅助化疗方案(表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疾病,目前因病因问题尚未完全澄清,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近几十年年来虽几经改进,但死亡率迄今无下降趋势;对于乳腺癌早期发现虽不能控制癌的发生,但可阻止向晚期癌发展,如果能够绝对重视并普遍有效地开展,将有可能减少晚期癌的出现,从而起到改善乳腺癌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本文就有关乳腺癌早期诊断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诊断影像检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对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对乳腺癌的防治,保护女性健康,在我国尤其重要。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女性的健康。而要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出率,就要重视乳腺增生的患者的定期筛查和乳腺的自我检查,同时要合理应用影像学、及病理检查。 一、乳腺增生患者的定期筛查 乳腺增生患者的定期的筛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在近些年来,乳腺增生的患者在我国也明显增加。多数文献认为,乳腺增生变成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各别文献认为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这些差异与研究的人群的不同有关系。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乳腺癌增生的恶变就高。乳腺增生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最主要是对症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少饮咖啡类饮料,不要抽烟,饮酒;忌服激素类药物;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食物;尽量不要做人流手术。乳腺增生的病人,必须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一般三个月或半年要到医院检查一次,检查的时间应该在行经后的一周左右。这能有效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出率。 二、乳腺的自我检查 学会乳腺的自我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光线明亮的室内,端坐,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乳房肥大下垂明显者,也可取平卧位。首先要对着镜子,要观察自己两侧乳房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皮肤是否有发红、水肿特别是“桔皮样”改变(肿块侵入乳房表浅淋巴管导致水肿致“桔皮样”皮肤改变),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无凹陷,乳头有无分泌物,特别是血性的溢液常提示乳房病变的存在(注:要特别注意乳房外上象限的检查,因为乳腺癌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用掌面在扪诊乳腺,检查要按一定的顺序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各区,不要遗漏部分的乳腺,双侧乳腺检查完后,以后还要检查腋窝有无可疑的肿块。检查如果发现乳腺有异常,发现乳腺有一些结节或是有肿块,特别是肿块边缘不清、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时,必须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必要时候可以作病理检查。 三、乳腺影像学的检查 (一)X射线的检查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影像检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又以X线检查为主。现今在我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钼靶X线射线及干板

2020年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2020年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HER2+乳腺癌 尚需解决的问题 赫帕双靶+化疗是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T-DM1、吡咯替尼已成为HER2+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目前对于HER2+患者,尚需解决的问题: 1. 早期阶段已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管理 2. HER2+晚期乳腺癌脑转移(约1/2)患者如何选择全身治疗方案? 3. 晚期HER2+乳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

2020 ASCO大会上,徐兵河教授团队公布了III期PHOEBE研究结果。PHOEBE研究旨在评估吡咯替尼+卡培他滨对比拉帕替尼+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吡咯替尼组(n=134)和拉帕替尼组(n=132)由盲法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2.5个月和6.8个月(HR=0.39,P<0.0001),符合显著性差异标准(P≤0.0066)。由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11.0个月和5.6个月(HR=0.42,P<0.0001)。 一项Meta分析纳入PHENIX、PHOEBE、KATE2、EMILIA、 EGF100151、Cameron、Pivot、Martin等共13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ATM》杂志。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是曲妥珠单抗经治HER2+晚期乳腺癌最有可能改善PFS的治疗选择,这项研究也奠定了吡咯替尼用于晚期患者二线治疗的地位。 约一半的HER2+转移性乳腺癌可能发展为脑转移。HER2CLIMB研究是一项II期研究,旨在评估图卡替尼或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用于经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治疗后进展的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020年2月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结果显示,图卡替尼+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和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的中位PFS分别为7.6个月和5.6个月(HR=0.54,P <0.001),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1.9个月和17.4个月(HR=0.66,P=0.005)。 2020 ASCO会议上,HER2CLIMB研究公布了图卡替尼+曲妥珠单抗

2019年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HER2 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之一, 全世界每年约有135 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33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近年来我国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明显。约20%-25%的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HER2+乳腺癌患者预后差,术后复发风险高、生存期短[2-3]。HER2 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HER1,HER2,HER3,HER4)中4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激活下游PI3K/Akt 和Ras/Raf/Mek/MAP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生长、活化和增殖过程。针对乳腺癌以HER2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本文予以综述如下。 1 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是人源化的重组抗HER-2单克隆抗体,95% 来自人和5% 来自鼠的IgG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能够选择性作用于HER-2的细胞外受体,通过降低细胞膜HER-2蛋白浓度、阻断HER-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加速HER-2受体蛋白降解、参与抗血管生成作用而导致细胞生长受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通过ADCC诱

导机体杀死肿瘤细胞。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是作为针对HER-2靶点设计的首个分子靶向药物,明显提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由此展开。目前曲妥珠单抗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以及晚期解救治疗[4]。 对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从单药治疗到联合化疗均显示良好疗效。单一药物曲妥珠单抗对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其作为一线药物的有效率为26%,HER-2(3+)患者有效率为35%[4];作为二、三线药物总有效率为15%,其中HER-2(3+)患者有效率为18%,且曲妥珠单抗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5]。曲妥珠单抗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也可明显提高疗效,体外实验显示曲妥珠单抗与多种化疗药有相加或协同作用。曲妥珠单抗与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脂质体阿霉素联用的有效率为24%~86%[6]。紫杉类中加入曲妥珠单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 和生存期[7],相关实验证实联合治疗与单药化疗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的总生存期得以延长。临床常将曲妥珠单抗与一种化疗药联用,有关两种化疗药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疗效的实验表明含曲妥珠单抗的三药联合较两 药联合方案略有优势[6]。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也可以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检查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此年龄段妇女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乳腺X线片容易发现异常征象。乳腺彩超对人体没有损伤,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均较理想。磁共振(MBI)检查可以发现多灶、多中心的小病灶,也不失为一种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最后确诊还将依据细胞病理学(在有条件的医院)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进行活检,可用穿刺的方法,也可用外科手

术的方法,一旦发现癌细胞就马上采取治疗。若患者有乳头溢液,还可开展一些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如乳管镜、乳腺导管造影、溢液细胞学涂片等。 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数患者是自己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来医院就诊的,少数患者是通过定期体检或筛查被发现乳腺肿物或可疑病变。可触及肿块可采用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明确诊断。若临床摸不到肿块是靠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是金标准。 乳腺位于人体表面,照理诊断并不困难,但就目前我国医院统计的资料来看,早期病例仍占少数,哪些原因延误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呢? 1.女性朋友对医学科普知识了解不够,对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尚不认识,日常生活中缺少对这一疾病的警惕性。 2.早期乳腺癌大多是无痛性肿物,身体可以无任何不适,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 3.少数妇女受陈旧观念的束缚,思想守旧,羞于查体,不愿意去医院检查乳腺。 4.图一时的省事,方便,听信了个别人的无稽之谈,或过于迷信某个仪器的诊断,放松了警惕,不再进一步检查。 5.有些人读过一些肿瘤的书籍或受周围人的影响,患了恐癌症,害怕自己患乳腺癌而不敢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0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摘要】本文对2020年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年度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 乳腺癌的诊疗水平逐年提高,5年生存率已高达90%[1],远超其他癌种。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已初步形成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成熟体系。近年来“精准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要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将总结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并对乳腺癌未来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 01化疗 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容易发生耐药,不良反应较重,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卡培他滨用于新辅助化疗后仍有肿瘤残存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术后强化治疗已被国内外所接

受,而在单纯术后辅助治疗阶段使用卡培他滨强化治疗尚无定论。SYSUCC-001研究探索了TNBC术后标准辅助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1年的获益情况,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年后,术后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显著高于观察组(82.8%∶73.0%),患者相对复发风险降低36.0%,尤其是肺转移发生率降低50%[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早期TNBC患者在标准治疗以后,进行节拍化疗强化辅助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为改善TNBC 不良预后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艾立布林是一种新型的微管抑制剂。Study-301研究针对经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TNBC亚组中,与卡培他滨组比较,艾立布林组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延长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9.8%[3],为原本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转移性TNBC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会议公布了RU011201I研究的结果,艾立布林与紫杉醇一线或二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艾立布林血液学毒性重于紫杉醇,两组患者外周神经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相似,但艾立布林在发病时间、持续时间和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方面的数据更具优势,安全性更好[4]。在中国进行的304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与长春瑞滨组相比,艾立布林组患者神经毒性出现更晚,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比例更低[5]。更多以艾立布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研究正在进行中,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优效选择。

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张光, Zhang guang 作者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英文刊名: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年,卷(期):2009,18(2) 参考文献(6条) 1.秦乃珊;蒋学祥;何静CAD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的意义 2004(01) 2.Vyborny CJ;Giger ML;Nishikawa RM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2000(04) 3.马捷;孙国平数字化立体定位活检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杂志 2003(05) 4.Melvin JS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the treatment controversy 2003(z1) 5.Rokhill B;Sp iegelman D;Byme C Model of breast cancer risk p redictlon and imp lications for che2 mop revention 2001 6.王欣;李文萍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及其治疗[期刊论文]-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4(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倪志东.王之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期刊论文]-医师进修杂志2001,24(9) 2.姚炳乾.张光.李长生.任朝霞热扫描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3) 3.徐红梅.Xu Hongmei乳腺癌超声及活检技术34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基层医学论坛2008(19) 4.宫小芳.戴广强关于乳腺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期刊论文]-潍坊学院学报2004,4(4) 5.陈宏伟.GUO Wenbin.刘佳.MENG Qingru.高伟.GE Shuke.甘霖霖.SUN Baochen.CHEN Hongwei.GUO Wenbin.LIU Jia.MENG Qingru.GAO Wei.GE Shuke.GAN Linlin.SUN Baochen麦默通微创活检及针吸细胞学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 6.李梅红.LI Mei-hong乳腺簇状钙化的X线分析(附53例报告)[期刊论文]-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 7.王澍.智娟钼靶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期刊论文]-中外医疗2010,29(25) 8.顾军.于泽平.王少华.张晓薇.赵善鹏.季洪爱.GU Jun.YU Ze-ping.WANG Shao-hua.ZHANG Xiao-wei.ZHAO Shan-peng.JI Hong-ai麦默通微创活检系统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3) 9.高亚超.石峰.沈强乳腺癌漏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 10.王念黎乳腺病变病理检查方法的合理应用[会议论文]-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017190630.html,/Periodical_xdyyyxx200902012.aspx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徐兵河,江泽飞,夕春 代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晚期乳腺癌(ABC)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方面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且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面临的挑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自然病程,并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但是对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另外,对于最常见的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等[1,2]。2016年,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倡导下,国乳腺癌病理和影像诊断、治疗方面的专家对国外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制订出《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需要强调的是,本共识是供中国围应用的诊疗建议,而各个地区可能需要根据现代肿

瘤学的基本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即结合晚期疾病的特殊性和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一、指南总则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预计2015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27.2万,死亡约7万余例[3],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30%~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约20%[4]。ABC 是乳腺癌发展的特殊阶段,在治疗选择及疗效方面均不同于乳腺癌的其他阶段。ABC患者面临着来自疾病本身、心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 20世纪末提出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是肿瘤学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医师需要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措施,同时各学科相关人员的积极合作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更好的治疗方案。乳腺病专科的建立是另一重要举措,我国最早的乳腺癌中心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以不断完善。多学科合作和乳腺病专科的成立在乳腺疾病诊疗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ABC患者的治疗,多学科合作尚显不足,尤其是针对某些特定转移部位(例如骨转移、脑转移)的综合治疗还亟待加强。本共识中的一部分建议针对不可手

筛查和早期诊断乳腺癌

筛查和早期诊断乳腺癌 50 岁前进行乳腺 X 线检查是否有益还存在争议,然而,中国 57% 的患者都在这个年龄段。这一结果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乳腺 X 线检查的成本效果研究在西方女性中没有中国女性中那样令人信服。 目前,中国还没有全国范围内的筛查项目。无法实施基于人群的乳腺 X 线检查项目的障碍包括:缺乏令人信服的成本效果分析数据;人群分布广泛;器材设备缺乏;医疗保险未覆盖此项目。2005 年曾尝试开展一项全国乳腺癌筛查项目,目标是使用乳房 X 线和超声筛 查 100 万女性,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对假阳性诊断的担心而终止了。 尽管有这样的担心,但是 2007 年出版的国家指南上推荐 40-49 岁年龄组的女性每年例行乳腺 X 线检查,50-69 岁女性每 1-2 年进行一次。截至 2012 年,共计 53 万女性接受了筛查,其中 40-69 岁年龄组的人占 19.2%,城市女性占 16.4%,农村地区占 20.6%。最低收入组(采用五等分收入法)仅有 2% 的人接受了筛查,而最富裕组高达 35.9%。 除了组织和资金上的障碍,中国女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女性,固有的来自文化障碍的不情愿和癌症宿命论,筛查的努力遭到挫败。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女性不愿意花 20 元(3.2 美元)接受乳腺癌和宫颈癌联合筛查,即便乳腺 X 线检查这一项的真实花费就达到 200 元(32 美元)。 在北京做的一项研究发现,仅有 5.2% 新发乳腺癌病例是通过定期乳房 X 线筛查发现的,而 82.1% 的女性发现患乳腺癌时已经有明显的症状了。通过筛查发现的乳腺癌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 60% 左右。 目前,中国不同人群乳腺临床体检早期发现癌症的作用还没有定论,但是基于人群的乳腺临床体检合并诊断超声检查的研究正在进行当中。在印度的一项研究支持乳腺临床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癌症,结果表明就这一点而言乳腺临床体检的成本效果与乳腺 X 线检查一致。 这一技术可能对于中国所有女性人群都很重要,因为中国晚期乳腺癌病例以及忽视乳腺癌的人比高收入国家多。虽然上海有研究认为,在缺乏乳腺 X 线检查情况下,加强乳腺自我检查的引导不能降低死亡率;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我检查能提高认知,有利于全国性项目中早期发现乳腺癌。 中国还需进一步提高公众认知,继续研究乳腺 X 线检查和乳腺临床体检在乳腺癌早期发现中的作用,提供更多可用的医疗服务,以便中国女性愿意接受筛查。 5. 临床诊断 5.1 诊断年龄 中国女性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是 48-50 岁,相比于美国的 64 岁。中国女性患者 中 57.4% 的人不到 50 岁就被诊断为乳腺癌,62.9% 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时还未绝经。然而,中位诊断年龄在持续增加。 5.2 诊断时分期和推迟早期检测 晚期乳腺癌的频发是造成美国非洲裔女性和白种女性生存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一项中国多中心全国范围的研究显示,诊断为乳腺癌时,15.7% 的病人处在Ⅰ期,44.9% 处在Ⅱ期,18.7%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p 53过度表达提示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不佳。 p63: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p27:p27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p27低表达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相关,而且p27低表达与生存期短、预后差显著相关。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Po rter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接受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p27不表达或低表达均提示在OS和DFS上预后不佳。 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E-cadherin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E-cadherin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 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CK :CK-L,CK8/18,CK7,CK20,CK34βE12这四种是细胞因子(cytokine)中的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 n.CK),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是上皮膜抗原,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癌胚抗原.这些指标通常联合起来用于检查例如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如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等),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由于这些指标可以检出的肿瘤很多,特异性相对不高,所以还要结合其他检查包括:病史,查体以及活检病理等综合手段来诊断,不能单一靠你说的这些指标来确诊某种肿瘤.但你说给的检查结果有很多阳性,提示有肿瘤的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 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从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ME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EMA:上皮膜抗原(EMA)、EMA为一组高分子量为主的糖蛋白 ,组织分布特点是一般限于上皮细胞的腔缘表面膜 ,细胞基底面及侧面胞膜无 EMA分布。高分化腺癌主要呈膜型分布 ,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主要以胞浆型分布。EMA一般不见于间叶性肿瘤 ,故EMA是较好的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也可以作为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T0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T0乳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及腋下肿块,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T0乳腺癌患者普遍预后较好,尽早明确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放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ncer:a report of 22 cas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how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rcinoma.Methods Twenty-two T0 breast carcinoma cases were studied wit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arcinoma wa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review.Results Most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hav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nipple discharge and armpit lump and the therapy i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ssist to resection.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 is optimistic and the survival rate can be elevated by earlier 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o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ssist to radical resection. 【Key words】 breast carcinoma;diagnosis and therapy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30T10:39:28.89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邓建军[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影像手段于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现状和进展。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南永州 425100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有大量医学资料表明我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越发年轻化,因此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十分重要,其中影像学的作用功不可没,不仅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和重视,而且得到患者的高度信任。影像学与其它诊断手法一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 诊断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影像手段于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现状和进展。关键词:乳腺癌;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一、乳腺X线摄影检查此种检查方式最早应用时间为1913年,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密度是此种检查方式的主要特征和优势,对于细小钙化点非常的敏感,大幅度提升了乳腺癌检测的便捷性,因此得到快速的推广和应用。但是乳腺钼靶X线对于肿块囊实性难以进行区分,再加上具有一定剂量的放射性损害,因此对于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未及35岁的妇女不宜采用此种检查方法。 1.屏片乳腺X线摄影第一台专用于乳腺检查的X光机于1966年问世并且发展至今,此种X光机的图像可对低于、等于、高于纤体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局部结构扭曲、细小沙粒样钙化以及不对称性致密影进行发现,钙化的筛查是此种检查机器的优势。有大量医学文献报道,妇女在40岁以后定期接受此种检查,可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病死率降低。但是此种X光机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是无法一次性获取清晰且满意的图像,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承受的辐射剂量。 2.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 2000年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研发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图像全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均以数字的方式进行,不仅使得胶片存放和浪费的情况切实降低,而且可进行远程会诊。此外,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将肿块或者钙化情况更加清晰的进行显示,与传统屏片相比优势十分明显。使得未及40岁、未绝经妇女或致密型乳腺妇女群体的乳腺癌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此种检查手段症逐步取代传统屏片检查成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3.乳腺导管造影 乳腺导管造影首先需要在患者乳腺开设乳孔,然后将适用的对比剂注入其中,从而乳腺主导管和分支显影会清晰显示,此种检查方式主要使用群体是存在溢液及溢乳症状的病人,对于患者乳腺导管内的早期病灶和微小钙化可以清晰显现,医学临床中具有较大价值。 4.对比增强数字乳腺X线摄影早在2003年就有医学研究者称小样本研究中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可准确显示恶性病变。此种X线摄影检查手段可利用病灶不同强化程度的显现对病灶的性质进行区分,如乳腺肿块为恶性则肿块强化较快,反之如肿块为良性则强化缓慢。此种X线摄影对数字减影进行利用完成不同时间摄取的碘造影图像处理的目的,减影图像可对因致密乳腺掩盖所引发的伪影情况进行有效降低,病灶现实清晰度和准确性大幅度提升,致密型乳腺患者的检测结果更是如此。 5.双能量对比增强数字乳腺X线摄影双能量对比增强数字乳腺X线摄影,由字面意思可以得知,此种技术基于对比增强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上进行发展,高低量管两种电压曝光方式进行图像的摄取,在经过减影处理之后可对脂肪及正常腺体组织的干扰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以更加突出的现实病变血管和钙化点。 二、超声检查 1.二维超声成像 二维超声检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后期开始在我国乳腺疾病的检查中进行应用。乳腺恶性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以及周围关系均可通过二维超声探头的断面图像进行显示,检测致密型乳腺与囊实性乳腺癌的出检率相比X线摄影更高。但是二维超声检查也存在较大弊端,即对微小钙化显示不明显,检出率相对较低,此外,对于非典型的乳腺癌漏诊率非常高。 2.三维超声成像 利用计算机对二维超声参数进行重建之后成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三维立体图像可对乳腺癌和周围组织中的空间立体关系更加清晰且直观的显现,并且可以对肿瘤体积和内部实际血流状况进行相对精准的定量分析,从而为医师的临床肿瘤性质的判定提供有力依据。 3.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恶性肿瘤的刺激下新生毛细血管会不断增加,肿瘤内部具有血流程度加大、供血丰富的特征,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对肿瘤内部的实际血流状况进行准确探测,并对乳腺内部肿瘤血管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然后进一步分析血流的特征,从而可对肿瘤性质进行鉴定。一般来说,肿瘤大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测出的血流信息成正比,也就是说患者肿瘤越大利用此种技术可检测出越多的血流信息。但是此种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仅可对管径在100 μm以下的血管进行探测,而且部位、声速、血流夹角、血液流速等都会对探测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说探测生长速度较快且血管相对丰富的良性肿瘤时存在假阳性结果发生的可能。 4.超声造影 乳腺管造影最早应用为1973年,近些年来逐渐在乳腺肿瘤血管的超声研究中被推广和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利用造影剂对血液的背向散射进行提升,从而血液显示的清晰度提升。超声造影可对肿瘤内部血流分布状况进行灵敏、清晰的动态观察,因此超声造影诊断可以乳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非常高。超声造影在对肿瘤血管特征的现实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可对肿块的微灌注情况和供血情况进行准确显示。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

乳腺癌诊疗指南

乳腺癌诊疗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乳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位癌:癌组织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的乳腺癌。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DCLS:(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导管原位癌 LCIS:(lobul acarcinoma in situ) 小叶原位癌 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 PR:(progestin receptor)孕激素受体 HER-2/C-erbB-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四、规范化诊治流程

图1 乳腺癌诊断流程

图2乳腺癌治疗流程 五、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分期 1 原发肿瘤(T) 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有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 (DCIS),导管原位癌 Tis (LCIS),小叶原位癌 Tis (Paget’s),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 cm 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 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 cm, 但≤0.5 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 cm, 但≤1 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 但≤2 cm T2 肿瘤最大径大>2cm, 但≤5 cm T3 肿瘤最大径>5 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 发表时间:2015-06-29T13:27:27.44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栾世波 [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 栾世波 青岛市李沧区中心医院山东青岛 266043 【摘要】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已由高龄化向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有效的遏制这种趋势发展,降低其发病率,做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重要手段,此办法适宜开展,利于推广,节约医疗经费,减少病人痛苦。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3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418-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欧洲、北美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中国于1990年代初有乳腺癌患者2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癌罕见。现代医学证明乳腺癌有家族史,也称家族性癌,临床已经证实,乳腺癌患者女性家庭中有外祖母或母亲、姐妹等患乳腺癌,这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部位特异性遗传类型,这里提醒患有乳腺增生或纤维瘤的患者,应该警觉并积极治疗,防止患乳腺癌,并遗传给子女的恶性循环现象发生,因为乳腺癌高危家族中易患基因突变。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已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果家族中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果家族中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如果病人发病的年龄越年轻,亲属中特别是后代中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就越大。由此可以证明,乳腺癌遗传是很有可能的,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又成为临床医生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重要课题。由于早期乳腺癌已由原来的临床Ⅰ期癌及尚未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Ⅱ期乳腺癌变为微小癌及TO癌,所以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确实有一定难度,需要临床医生具有丰富的专科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早期诊断的意识,更需要患者早发现、早就医。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呢?综合相关的报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⑴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可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重点对妇女进行健康宣教。⑵对专科医师进行培训。⑶辅导成年妇女学会乳腺自查。⑷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婚后及成年妇女乳腺进行普查。其具体方法为:1、通过公共媒体进行公益宣传,如开展电视公益健康讲座栏目、电视公益健康广告,在当地的有影响的报刊开辟的健康专栏中宣传这方面的知识。2、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与街道、社区联动,开展妇女乳腺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3、通过各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活动,让妇女掌握乳腺健康防病的知识及简便易行的乳腺自查方法,可以经常地在家中进行自查,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再作进一步的检查。4、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查体,特别是针对妇女乳腺的查体,从而及早发现妇女的乳腺疾病,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5、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规律性的定期检查。1997年美国癌症协会(ACS)制订了乳腺癌早发现的推广原则,其中包括18~39岁妇女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3年1次临床体检;40~49岁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每年1次临床体检和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50岁以上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每年1次临床体检和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我国乳腺病专家也主张有高危因素者推广使用该原则,并提出严重高危妇女(即有乳腺癌家族史遗传倾向,一级家属绝经前患乳腺癌以及有乳腺癌相关基因阳性的妇女等)从35岁起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2)。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大量的报道都明确指出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本人主张在30岁以上的女性除了经常的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外,应每年定期的到固定的专科医师那里进行乳腺检查;对患有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乳腺疾病的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应每半年一次到固定的专科医师处进行乳腺检查,并进行乳房的x线钼靶投照,以期做到对小的肿块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对有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绝经年龄较晚、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或一直未能生育的妇女,也建议每半年一次到固定的专科医师处进行乳腺检查及x线钼靶投照检查。6、对专科医师进行培训。通过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各种乳房疾病的特点及鉴别和其它的辅助检查手段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专科医师的技能和经验得到较大的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也会有明显的提高,从而使在过去不易发现的乳腺癌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目前在乳腺的良性肿瘤中,以乳腺纤维腺瘤最为常见,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多在15~40岁之间,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活动度好、一般与皮肤无粘连、无乳头溢液、也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上常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头溢液可是血性的、浆液性的;乳腺小叶增生,以乳腺局部腺体增厚为主,界限不是很清,质地较韧,无包膜,在月经来潮时病人常有乳腺胀痛感;而乳腺癌的病人,在早期病人多无疼痛及其它明显的不适症状,肿块一般比较小、质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晰,有时与乳腺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乳房皮肤常有“橘皮样”外观或局限性的皮肤凹陷或乳头回缩的现象,两侧乳房可有不对称,有乳头偏移或乳头溢液的现象。然而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乳腺癌的确诊并不是非常的困难,只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对专科医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尽可能地在健康体检中或门诊查体中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检查的手段和方法:1、检查的时机。一般认为,对于有月经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为最佳检查时间,因为此时其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此时最易发现异常现象。2、视诊。(1)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高度、大小、乳头与锁骨中线的相对位置)。(2)乳房皮肤是否有“橘皮样”外观、发红、色素沉着或局限性隆起。(3)乳头有否内陷、偏移、非正常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4)双手上举时有否乳房皮肤回缩现象。3、触诊。乳头及乳房皮肤是否变硬,其弹性是否有局限性的消失;乳房的某一区域是否有局限性的压痛;乳房内是否可触及包块,包块是否坚硬,是否表面不规则,与基底是否粘连固定,与皮肤是否有粘连,边界是否清晰,是否有压痛;在锁骨上窝、腋窝及颈部是否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4、辅助检查。(1)如是大范围的健康体检可采用远红外线扫描或B型超声等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如发现可疑再做进一步的检查;(2)如是有针对性的门诊看病或进行乳腺检查可采用乳腺X线钼靶投照检查。乳腺钼靶X线摄片可查出直径0.3厘米病灶,特异度强,目前的统计是其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3%~95%,且可筛选出作为重点监视对象的乳腺癌高危人群,乳腺导管造影可明确导管肿瘤的部位和大小(3)(4),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2)。5、病理学检查。可根据病人病情的实际情况,对乳腺可疑部位的组织采取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也可以采取局部小肿块切除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的方法。但由于上述诊断方法各有所长,单一的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大家一致认为采取联合的诊断方法比较科学并符合实际,既临床体检+X线钼靶摄片+针吸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加病理切片活检,其病理诊断符合率可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