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题目:植物区系分析

所修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所修课程时间:2015 年 9 月至 2015 年 12 月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考查日期: 2015年 12 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区系分析

李琰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显示,四川省兰科植物共有3亚科77属311种,特有种类稀少,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90%;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60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7.92%,表明属内种的数量贫乏是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的突出特点之一。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50个分布区类型中,四川兰科植物具有18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2.08%。热带分布型的属、种分别占总属数的50.66%和总种数的37.94%,说明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关键词: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兰科(学名: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和最进化的家族之一,全球约有700属20 000种[1-4],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是在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兰科植物是起源古老而进化不同步的分类群,种类极为丰富,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观赏和医药等方面,是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特别是兰花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兰花文化。由于适生环境的破坏,使许多野生兰科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分布区缩小、生境破碎化、加上人们对其野生资源的过度挖掘和利用,兰科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或即将灭绝的程度[5]。目前,全球野生兰科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应保护植物种数的90%以上,是应保护植物中的“旗舰”类群[3]。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料收集整理,对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四川省兰科植物后期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南,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介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东邻湖北,湖南,北接陕西,甘肃,南通贵州、云南,西接青藏高原,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地势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

之悬殊,在中国仅西藏、新疆可比。四川全省地形以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连线划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东部是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东、西两部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实况都有很大差异,历史进程也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带的明显分异,为各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植物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其水平和垂直分布出现十分明显的差异。同时,从植物区系分区的观点来看,四川是吴征锰教授(1979)所提出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之处,而四川又恰好处北面的秦岭山地、南面的云贵高原和西面的横断山脉地区这三个大的自然地理单元的接触地区,这就赋予四川省植物区系成分和植被类型的复杂性和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兰科植物资源也是如此,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1.2 研究方法

以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最终完成的,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志》[6-8]和由植物学学科积累深厚和专业数据库资源丰富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充分运用植物学、植物资源学和植物区系地理学等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联合建设的《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10]中的四川省兰科植物等资料作为数据来源,以吴征镒等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系统[9]进行属的区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四川省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

《中国植物志》[6-8]记载,四川省共有兰科植物3亚科,77属311种,属种数见表1。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属数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171属)的45.03%,种数占中国兰科植物总种数(1247种)的24.94%。表明四川省兰科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属种数较多,是中国兰科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2.1.1 属的组成分析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四川省共有兰科植物77属。其中,单种属有36个,占总属数的46.75%;含2-4种的属有24个,占总属数的31.17%;含5-9种和10种及以上的属数分别为7个和9个,分别占该区总属数的9.09%和11.69%。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60个,占总属数的77.92%,在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占据明显优势。

2.1.2 特有种的组成分析

四川省兰科植物的特有种较稀少,分布于四川省的中国特有兰科植物有3种,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90%。包括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S. S. Chien),瘦房兰(Ischnogyne mandarinorum (Kraenzl.) Schltr),瘦房兰(Ischnogyne mandarinorum (Kraenzl.) Schltr)。

表1四川省兰科植物属的统计结果

Table 1 The statistical result of genus in Orchidaceae in Sichuan Province 属名拉丁文名种数属名拉丁文名种数无柱兰属Amitostigma 14 无喙兰属Holopogon 1 兜蕊兰属Andocorys 2 瘦房兰属Ischnogyne 1 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 4 羊耳蒜属Liparis 14 竹叶兰属Arundina 1 对叶兰属Listera 9 白及属Bletilla 3 钗子股属Luisia 1 苞叶兰属Brachycorythis 1 沼兰属Malaxis 2 石豆兰属Bulbophyllum 7 葱叶兰属Microtis 1 虾脊兰属Calanthe 21 全唇兰属Myrmechis 2 布袋兰属Calypso 1 风兰属Neofinetia 1 头蕊兰属Cephalanthera 3 鸟巢兰属Neottia 4 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 3 兜被兰属Neottianthe 9 独花兰属Changnienia 1 芋兰属Nervilia 3

叉柱兰属异型兰属Cheirostylis

Chiloschista

1

3

鸢尾兰属Oberonia

Orchis

1

11

红门兰属

隔距兰属Cleisostoma 2 山兰属Oreorchis 7 凹舌兰属Coeloglossum 1 羽唇兰属Ornithochilus 1 贝母兰属Coelogyne 2 白蝶兰属Pecteilis 1 铠兰属Corybas 1 阔蕊兰属Peristylus 11 杜鹃兰属Cremastra 1 鹤顶兰属Phaius 1 兰属Cymbidium 15 蝴蝶兰属Phalaenopsis 1 杓兰属Cypripedium 18 石仙桃属Pholidota 3 石斛属Dendrobium 9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16 尖药兰属Diphylax 2 独蒜兰属Pleione 4 合柱兰属Diplomeris 1 朱兰属Pogonia 2 厚唇兰属Epigeneium 1 紫茎兰属Risleya 1 火烧兰属Epipactis 4 鸟足兰属Satyrium 2 虎舌兰属Epipogium 1 萼脊兰属Sedirea 1 毛兰属Eria 1 苞舌兰属Spathoglottis 1 美冠兰属Eulophia 1 绶草属Spiranthes 1 山珊瑚属Galeola 2 带叶兰属Taeniophyllum 1 盆距兰属Gastrochilus 4 带唇兰属Tainia 2 天麻属Gastrodia 1 金佛山兰属Tangtsinia 1 地宝兰属Geodorum 1 白点兰属Thrixspermum 1 斑叶兰属Goodyera 10 笋兰属Thunia 1 手参属Gymnadenia 4 筒距兰属Tipularia 1 玉凤花属Habenaria 22 竹茎兰属Tropidia 1 舌喙兰属Hemipilia 6 蜻蜓兰属Tulotis 2 角盘兰属Herminium 9 旗唇兰属Vexillabium 1 槽舌兰属Holcoglossum 3

2.3四川省兰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参考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9],可将四川省兰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18个类型(表2)包括世界分布(Widespread二Cosmopolitan)、泛热带分布(Pantropic)、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Trop. & Subtr. E. Asia &(S.)Trop.Amer.Disau ncted〕、旧世界热带分布(Old World Tropics=OW Trop.)、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散分布(Trop. Asia,Trop. Afr. and Trop: Australasia disjuncted or diffused)、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Trop. Asia to Trop. Australasia Oceania)、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Trop. Asia to Trop.Africa)、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Trop. Asia=Trog. SE. Asia+Indo-Malaya+Trop. S.&SW. Pacific Isl)、热带印度至华南分布[Trop. India to S. China(especially S. Yunnan)]、北温带分布(N. Temp.)、北极-高山分布(Arctic一Alpine )、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N. Temp.&S. Temp. disjuncted)、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E. Asia & N. Amer. disjuncted )、旧世界温带分布(Old World Temp.=Temp. Eurasia)、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E. Asia)、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Sino-Himalaya )、中国一日本分布(Sino-Japan )、中国特有分布(Endemic to China )。

表2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分析

Table2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type of 0rchidaceae flora in Sichuan Province

属种

分布区类型

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

1.世界分布(Widespread二Cosmopolitan) 2

2.60% 16 5.14%

2.泛热带分布(Pantropic) 3

3.90% 29 9.33%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Trop. & Subtr. E. Asia

1 1.30% 1 0.32%

&(S.)Trop.Amer.Disau ncted〕

4.旧世界热带分布(Old World Tropics=OW Trop.) 5 6.49% 7 2.25%

4-1.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散分布(Trop. Asia,Trop. Afr.

1 1.30% 1 0.32%

and Trop: Australasia disjuncted or diffused)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Trop. Asia to Trop. Australasia

17 22.08% 59 18.97% Oceania)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Trop. Asia to Trop.Africa) 2 2.60% 3 0.96%

7.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Trop. Asia=Trog. SE. Asia+Indo-

9 11.69% 14 4.50% Malaya+Trop. S.&SW. Pacific Isl)

7-2.热带印度至华南分布[Trop. India to S. China(especially S.

1 1.30% 4 1.29% Yunnan)]

8.北温带分布(N. Temp.) 6 7.79% 56 18.01%

续表2

属种

分布区类型

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

8-2.北极-高山分布(Arctic一Alpine ) 1 1.30% 1 0.32%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N. Temp.&S. Temp. disjuncted) 3 3.90% 36 11.58%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E. Asia & N. Amer. disjuncted ) 4 5.19% 8 2.57%

10.旧世界温带分布(Old World Temp.=Temp. Eurasia) 4 5.19% 26 8.36%

14.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E. Asia)7 9.09% 31 9.97%

14SH.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Sino-Himalaya ); 4 5.19% 10 3.22%

14SJ.中国一日本分布(Sino-Japan ) 4 5.19% 6 1.93%

15.中国特有分布(Endemic to China ) 3 3.90% 3 0.96%

合计(total)77 100% 311 100%

2.3.1世界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世界分布型2属16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

2.60%和5.14%,包括羊耳蒜属(Liparis)种类14种和沼兰属(Malaxis)种类2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

兰科植物属数较少,该分布类型的兰科植物地生或附生草本,通常具假鳞茎或有时具多节的肉质茎,沼兰属植物外面常被有膜质鞘。

2.3.2泛热带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泛热带分布型3属29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

数的3.90%和9.33%,包括石豆兰属(Bulbophyllum)种类7种,虾脊兰属(Calanthe)种类21种和美冠兰属(Eulophia)种类1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较少,但种数较多且较常见。

2.3.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

断分布型1属1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30%和0.32%,只有竹茎兰属(Tropidia)种类1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种数稀少。

2.3.4旧世界热带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旧世界热带分布型5属7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

数和总种数的6.49%和2.25%,包括叉柱兰属(Cheirostylis)种类1种,虎舌兰属(Epipogium)种类1种,地宝兰属(Geodorum)种类1种,芋兰属(Nervilia)种类3种和鸢尾兰属(Oberonia)种类1种,均为少种属。

2.3.5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散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

散分布型1属1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30%和0.32%,只有带叶兰属(Taeniophyllum)种类1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种数稀少。

2.3.6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17属59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2.08%和18.97%,包括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种类4种,异型兰属(Chiloschista)种类3种,隔距兰属(Cleisostoma)种类2种,铠兰属(Corybas)种类1种,兰属(Cymbidium)种类15种,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9种,毛兰属(Eria)种类1种,山珊瑚属(Galeola)种类2种,天麻属(Gastrodia)种类1种,葱叶兰属(Microtis)种类1种,阔蕊兰属(Peristylus)种类11种,鹤顶兰属(Phaius)种类1种,蝴蝶兰属(Phalaenopsis)种类1种,石仙桃属(Pholidota)种类3种,苞舌兰属(Spathoglottis)种类1种,带唇兰属(Tainia)种类2种和白点兰属(Thrixspermum)种类1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种数较多,是四川省兰科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3.7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型2属3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 2.60%和0.96%,包括苞叶兰属(Brachycorythis)种类1种和鸟足兰属(Satyrium)2种。

2.3.8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型9属14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1.69%和4.50%,包括竹叶兰属(Arundina)种类1种,贝母兰属(Coelogyne)种类2种,厚唇兰属(Epigeneium)种类1种,盆距兰属(Gastrochilus)种类4种,钗子股属(Luisia)种类1种,全唇兰属(Myrmechis)种类2种,羽唇兰属(Ornithochilus)种类1种,白蝶兰属(Pecteilis)种类1种,笋兰属(Thunia)种类1种。

2.3.9热带印度至华南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热带印度至华南分布型1属4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30%和1.29%,只有独蒜兰属(Pleione)种类4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种数稀少。

2.3.10北温带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北温带分布型1属1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30%和0.32%,只有绶草属(Spiranthes)种类1种。该分布类型的兰科植物

为陆生兰,具肉质、肥大的根,茎短,叶多少肉质。

2.3.11北极-高山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北极-高山分布型1属1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30%和0.32%,布袋兰属(Calypso)种类1种,该分布类型的兰科植物为陆生兰,具较小的珊瑚状根状茎,假鳞茎多,少球茎状。

2.3.12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型3属36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0%和11.58%,包括火烧兰属(Epipactis)种类4种,斑叶兰属(Goodyera)种类10种和玉凤花属(Habenaria)种类22种。

2.3.13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型4属8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19%和2.57%,包括头蕊兰属(Cephalanthera)种类3种,朱兰属(Pogonia)种类2种,筒距兰属(Tipularia)种类1种和蜻蜓兰属(Tulotis)种类2种。

2.3.14旧世界温带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旧世界温带分布型4属26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19%和8.36%,包括手参属(Gymnadenia)种类4种,角盘兰属(Herminium)种类9种,

鸟巢兰属(Neottia)种类4种和兜被兰属(Neottianthe)种类9种。该分布类型的兰科植物种类较多,在四川省偶见分布。

2.3.15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型7属31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9.09%和9.97%,包括无柱兰属(Amitostigma)种类14种,兜蕊兰属(Andocorys)种类2种,白及属(Bletilla)种类3种,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种类3种,杜鹃兰属(Cremastra)种类1种,无喙兰(Holopogon)种类1种和山兰属(Oreorchis)种类7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属数种数较多,是四川省兰科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6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型4属10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19%和3.22%,包括尖药兰属(Diphylax)种类2种,合柱兰属(Diplomeris)种类1种,舌喙兰属(Hemipilia)种类6种和茎兰属(Risleya)种类1种。

2.3.17中国一日本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中国一日本分布型4属6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19%和1.93%,包括槽舌兰属(Holcoglossum)种类3种,风兰属(Neofinetia)种类1种,萼脊兰属(Sedirea)种类1种和旗唇兰属(Vexillabium)种类1种。

2.3.18中国特有分布四川省兰科植物中共有中国特有分布型3属3种,分别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0%和0.96%,,包括独花兰属(Changnienia)种类1种,瘦房兰属(Ischnogyne)种类1种和金佛山兰属(Tangtsinia)种类1种。属于此分布类型的四川省兰科植物均为单种属。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川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其中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2.08%。在四川省兰科植物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的共有39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50.66%;温带分布的共有13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14.28%,占总属数的热带属数量约是温带属的3倍,说明四川省兰科植物中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

3 结论和讨论

四川省兰科植物共有3亚科77属311种,单种分布现象十分明显,生活类型多样、特有种类稀少,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90%。在四川省的兰科植物中,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60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7.92%,表明属内种的数量贫乏是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的突出特点之一。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50个分布区类型中,四川兰科植物具有18个分布区类型,且各种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其中,热带分布型的属、种所占比例较大,热带成分包括(泛热带分布、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散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的属、种分别占总属数的50.66%和总种数的37.94%,说明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性质。

参考文献:

[1]吴征锰. 路安民. 汤彦承. 等.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2]张宏达. 黄云晖. 缪汝槐. 等. 种子植物系统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A twood J T. The size of the Orchidaceae and the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of epiphytic orchids[ J].Selbyana 1986, 9: 171一186.

[4]Dressler R L.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Orchid Famil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184一196.

[5] 黄启堂. 游水生. 陈世品. 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 18(3): 81-87.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七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八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8]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九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9]吴征镒. 周浙坤. 孙航. 等.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1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DB]. 昆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7[2015.12.11].

https://www.doczj.com/doc/3016888315.html,/eflora/default.aspx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回顾了植物区系特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简述了特有现象的类型,分别从历史角度、遗传角度、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对特有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假说。介绍对比了植物特有现象的一些研究方法,认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有现象明显的较大的类群,综合运用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位酶技术等手段来研究,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在综述了我国对植物特有现象的研究之后,认为我们应当对我国特有植物进行编目、确立特有中心、加强重要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为更好的保护珍稀特有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论文网/2/view-13088545.htm 关键词:植物;植物区系;特有植物;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77-4

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演示着生物多样性各方面的特殊性。特有现象是物种遗传分化的结果,种系分化促使物种适应不同的生境,而生境的多样性亦使种系分化。这种连续的、不连续的分化导致物种演化过程中发生间断,进而发生遗传分化使种系繁衍多变。特有现象分化有内因和外因,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包括地貌因子、地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张宏达,1997)。特有现象的发生有明显区域性,反映生物历史地理演化的途径(蒋有绪等,2002)。特有现象无疑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特有现象的研究为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 特有现象的概念 特有现象是相对世界广泛分布现象而言的,一切不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属或种,都可以称之为其分布区内的特有属或种。“特有”这概念最早是由瑞典植物学家de. Candolle 于1855 年在其著作《Geographie Botanique raisonnee》(植物地理纲要) 中提出,指局限分布于某一自然地区或生境内的分类学单位;Engler 将其分为新特有和古特有,现在仍然沿用。至1937 年,波兰植物地理学家Szymkiewicz才严格使用了“特有”这个词。Braun- Blanquet(1923) 曾强调指出:一个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和精确解释,构成了一个极高的标准,为了获得有关地区植物居群起源及年龄的任何结论,这种标准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标准使我们更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总和称为该地区的植物区系。为什么此地是这样一些植物聚集,彼处又是另一些植物组成?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汇合到一起的?这些地区之间(通过植物)有过哪些联系?这些问题要在了解植物种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它们虽然仅直接反映该区域环境特性的一个侧面,却常关联着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演变。 (一)植物区系成分分析——以中国为例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可按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为若干地理成分。凡是自然分布区大体一致,或现代分布中心相近的所有类群均能合并为一种地理成分。前面列举的各种分布区类型都是不同地理成分划分的依据。 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若干发生成分。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生叶虎耳草和仙女木都是北极-高山式地理分布(成分),但前者起源于高山,第四纪冰期才向北极扩展,应属高山型发生成分,后者则属北极发生成分。划分区系的发生成分需要研究各类群的分化进化和历史植物地理。 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一个地区内通常有一些较古老的和较年青的区系成分混合生长,但起源古老的不一定很早就在该地区出现,也可能是后来从其他地区移来。确定历史成分要依靠古植物学资料和孢子花粉分析。 我国种子植物共有301科,2980属,24550种(连同蕨类可达27150种),它们的分布区类型十分复杂,根据吴征镒、王荷生(1983)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全世界分布的科在中国有47个,每科种类很多,生态类型丰富,因而适应性广,许多是发生上较年青的类型。世界分布属在中国有108个,占全国属数的3.7%,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淡水和沼泽地区。这些世界分布类型很少反映当地的区系特点,在进行区系成分分析统计时常予以扣除不计。 1.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 我国约有一半的科即168科属于热带分布类型,包括1467属和8300多种(占种数1/3以上)。它们分布的北界可以渗入各个气候带,但以热带为主要分布中心。例如樟科我国约有20属370种,广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云南最多约18属170—180种,江南各省亦多在20种以上,个别种如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可北达晋南、山东或辽东。热带科中许多属于古老的类型,如樟科、肉荳蔻科、龙脑香科、五加科等、以及分类学上孤立的单种科和单属科,如苏铁科、买麻藤科、红木科等。这些表明中国植物区系起源久远,并在漫长地质时期内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成分:

中药鉴定学各论(一)

中药鉴定学各论 第一节植物药鉴定知识 根及根茎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植物地下部分的药材,大多数来源于双子叶植物,其次是单子叶植物,少数为蕨类植物。 (一)根类中药概述 定义: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称为 根类中药。特点:无节、无节间、无叶或芽。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或 纺锤形等。表面:双子叶植物的根表面常为栓皮,较粗糙;单子叶植物的 根表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有的根顶端带有茎残基或根基,根茎俗称“芦 定义:药用部位为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称为根茎 类中药。分类及特点: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茎表面有节,有节间,节上常有叶、叶痕、幼芽或芽根。 白及为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 晒干。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有数 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百部为百部科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晒干。药材呈纺缍形,表面黄白色,有不规 则深纵沟。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干燥块茎。药材呈类球形,表面白色,顶端有 凹陷的茎痕,周围布麻点状根茎。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

辛辣、麻舌而刺喉。 白术为菊科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于术,又名于白术、于潜术、烟术、产于浙江于潜地区,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药材呈不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断面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巴戟天为莤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药材为扁圆柱形,略弯曲,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断面皮厚,易与木部剥离。 白前为萝藦科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干燥根茎和根。药材质脆,断面中空,习称,习称“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维弯曲的根,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 北沙参为伞形状珊瑚菜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药材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 白芷为伞形白芷科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习称“杭白芷”和“川白芷”。药材呈长圆锥形,头粗尾细,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表面有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断面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环近方形或近圆形。气芳香,味辛、微苦。 板蓝根为十字花形科菘蓝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药材呈圆柱形,表面有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具有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饮片:表面淡黄色至棕褐色,木部淡黄色,放射状排列,髓呈白色,气微,味苦。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典,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饮片:生白芍表面类白色,形成层明显,可风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炒白钓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偶见焦斑。气微香。酒白芍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重楼为百合科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药材呈结节状扁圆柱形,表面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质坚实,断面平坦,粉性或角质样。 川贝母为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药材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省等。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环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内有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兰科植物图谱,兰科植物图片大全

兰科植物图谱,兰科植物图片大全 热带兰图片大全热带兰,很显然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兰花,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原因,此种兰花有很多的气生根,花朵也会格外的艳丽,常见的品种有石斛兰、卡特兰、蝴蝶兰、蕙兰、文心兰、兜兰、万代兰等。3269飘扬的彩带——飘带兜兰飘带兜兰的外形,就像偏偏起舞的美女,拿着彩色的缎带,绕着舞台转着圈,享受着舞蹈的美妙和灵动。545云南特产——紫毛兜兰紫毛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340杏花微雨逢君——杏黄兜兰兜兰属植物是兰科植物最具欣赏价值的物种之一,而杏黄兜兰因其非常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杏黄兜兰花大色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355报春兜兰来报春报春兜兰,植株丛生。花绿黄色,背萼绿色,花瓣平展、扭曲,绿黄色,退化雄蕊心形,绿色;花期春夏季。232国王兜兰的盛世美颜国王兜兰为绿叶兜兰的一种,花朵异常美丽,两侧的侧瓣呈飘带状,螺旋下垂,潇洒飘逸,长度约为30厘米,它的开花率极低,要经过7~8年栽培才可能开花。所以异常珍贵!300把你捧在手心——捧心兰捧心兰原生于中南美洲多雾的森林之中,属于群聚的附生植物,常附着于树上或岩石表面。其花朵大、有蜡质、花期持久,花型呈现

艳丽的三角形。318霸气侧漏钻喙兰钻喙兰,植株具发达而肥厚的气根。根粗6-16毫米。茎直立或斜立,通常长3-10厘米,有时更长,粗1-2厘米,不分枝,具少数至多数节,密被套叠的叶鞘。502独立高山之巅——琴唇万代兰琴唇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极具观赏价值。298高贵典雅紫香兰紫香兰,兰科接瓣兰属(紫香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轭瓣兰或接瓣兰。因花瓣以紫色为基调色,偶有香味,故得名。820 造型奇特的兜兰兜兰,又称拖鞋兰,是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林中,花期长,部分种类可四季开花。461 报岁新春——墨兰墨兰又名中国兰,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花序直立,花朵较多,从上往下一个序列排下来,丛生众多却丝毫没有拥挤之感。386 带着禅气的花朵—文殊兰文殊兰跟佛教颇有因缘,它名字是来自于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庄,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文殊菩萨,是人间智慧的化身。260 舌心点水—大雪素 大雪素,因叶宽、花白如雪,且花型端庄和谐,清雅高洁而得雪素一名。又因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开花,又名元旦兰。197 丛间舞女——文心兰文心兰,别名吉祥兰,跳舞兰、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整颗植株轻巧、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第13卷第6期1998年1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 NCES Vol.13 No.6 Dec.,1998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植物区系地理学(Floristic Geography)在国内是一薄弱学科,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出现研究热潮,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地理学。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植物区系地理的理论方法。《植物区系地理》(1992)一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该学科专著,以地理学和进化发展的观点,系统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以植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为中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植物区系地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各种学说和重要事实等,如科、属、种不同等级的分布区类型,分布区的形成和植物区系起源的各种学说,气候、地史变迁与植物分布和发展的关系,植物分布的生态学原理;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及比较研究各种世界区系分区等。特别着重新的理论学说、信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区系地理学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高度综合和深入发展的新趋势。 (2)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区系地理研究。研究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主要内容是特有属(含种)的多样性、区系特性、地理分布及规律、分布型、区系的起源和散布途径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科学结论和新发现。得出的重要结论是:①秦岭以南亚热带至热带山地是中国大多数特有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或发源地;②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隆起对特有属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有重要影响;③中国特有被子植物古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白垩纪及第三纪各时期,新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第三纪及其以后,第三纪是中国特有属积极发生和发展的时期等;④提出中国特有属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建立了特有属的分布型系统、间断和替代分布式样;⑤揭示了特有属分布不平衡和明显方向性的规律,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秦岭—大别山—长江下游以南,以西南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分布,有4条主要散布路线,8个分布多度中心,地质—地貌接触带和气候过渡带对区系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等。 (3)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华北植物区系地理》(1997)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植物区系地理专著,填补了华北区系研究空白,特别是突出地理性和综合性,把区系与环境(包括古环境)、区系与植被、现代区系与古植物区系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于“种”级区系地理的详细研究,提出种的分布型系统,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华北产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中心、分布梯度变化规律及与各植物地区间的相互渗透关系等;据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提出“地区级”以下(3~5级)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指标,建立了具体的区系分区基层单位和华北区系分区系统方案,提出了从区系地理角度处理森林草原过渡带分区的新见解和方法,比较准确地修订了华北植物地区的北界,这是东亚植物区系与欧亚草原—中亚荒漠区系间的重要区系地理界线,这些结果已被新的中国区系分区(1996)采用。首次整理提出华北第三纪—全新世古植物名单,运用古植物和现代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结合古环境变迁探究了华北区系的起源和演变,得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结论,提出了华北现代种子植物区系的4个来源。上述工作为促进我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在实践中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的利用与保护,自然、农业等区划,环境保护整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王荷生)

青城山植物区系分析_论文

青城山植物区系分析 【摘要】青城山植物,根据《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记载,初步估计约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8种6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分布广泛,特有和珍惜濒危植物种类丰富,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相互交错,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青城山;种;植物区系 一、前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2007年记载,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8.98%,全国排名第16位。而青城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青城山自然资源对其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对该地区进行植物区系分析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同时也对西南地区山地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具有积极地意义。 二、青城山环境概况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一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景点。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

药用植物学各论

药用植物学各论 植物界的分类P113 ?藻类植物 ?低等植物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孢子植物 ?植物界苔藓植物(隐花植物) ?蕨类植物 ?高等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显花植物) ?其中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无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环境。 第5章藻类植物 ?1.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其细胞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 用。 ?在35~33亿年前出现,15亿年前已有与现代藻类相似个体。 ?3万多种,我国数千种,已知药用114种。 2.常见药用藻类植物: ?发菜(蓝藻门) ?紫菜(红藻门) ?海带(褐藻门)

?发菜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 ?又称发状念珠藻,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广东人取“发”的谐音“发”而写成“发菜”, 意为发财,在农历新年的广东菜式中更为常见。 ?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消滞、软坚化痰、理肠除垢、解毒滋补、通便利尿、化湿去腻、散结和降血压的功效。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调查,每年都有大批农民涌入内蒙古草原搂发菜,涉足草原面积2.2亿亩,其中1.9亿亩草 场遭到严重破坏,约占内蒙古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8%,有 0.6亿亩草场被完全破坏,已基本沙化。 ?搂发菜产生的环境问题 ?搂发菜的破坏极大,经调查计算,产生1.5-2.5两发菜,需要搂10亩草场,1.5-2.5两发菜的收入为40-50元(98年 前,现在行情为1.5万-6万元),即“40-50元的发菜收入,破坏了10亩草场,导致草场10年没有效益”。加上人群涌入草原后,吃住烧占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每年因搂发菜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发菜收益仅几千万元。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紫菜——味甘性寒,有清凉、清肺、补肾功效,用于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大、高血压、水肿、牙痛、慢性气管炎、脚 气等到疾病。 ?海带——味咸性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利水,镇咳平喘,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题目:植物区系分析 所修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所修课程时间:2015 年 9 月至 2015 年 12 月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考查日期: 2015年 12 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区系分析 李琰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显示,四川省兰科植物共有3亚科77属311种,特有种类稀少,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90%;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60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7.92%,表明属内种的数量贫乏是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的突出特点之一。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50个分布区类型中,四川兰科植物具有18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2.08%。热带分布型的属、种分别占总属数的50.66%和总种数的37.94%,说明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关键词: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兰科(学名: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和最进化的家族之一,全球约有700属20 000种[1-4],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是在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兰科植物是起源古老而进化不同步的分类群,种类极为丰富,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观赏和医药等方面,是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特别是兰花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兰花文化。由于适生环境的破坏,使许多野生兰科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分布区缩小、生境破碎化、加上人们对其野生资源的过度挖掘和利用,兰科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或即将灭绝的程度[5]。目前,全球野生兰科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应保护植物种数的90%以上,是应保护植物中的“旗舰”类群[3]。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料收集整理,对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四川省兰科植物后期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南,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介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东邻湖北,湖南,北接陕西,甘肃,南通贵州、云南,西接青藏高原,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地势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

【生物科技公司】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生物科技行业)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十一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生物分布区 一、分布区概念 1、分布区的概念 生物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具有某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决定分布区的内部结构。 2、分布区表示方法 分布区在地图上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点、圈等符号直接标出生物的栖居地点-点图法;另一种是先在地图上标出某种生物分布的边界点,再把各个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密闭区域-周界法。把同一属或科各个种的分布区用线连起来,可得到属或科的分布区。 二、分布区形成 1形成理论 1.1单境发生论植物种形成的理论之一。即认为种是在一个地点一次发生,然后逐步传播出去。初始发生地称发生中心(起源中心). 1.2多境发生论即认为一个种可以在多个地区同时或不同时发生。 1.3稳健的多镜发生论如德—康多和恩格勒等,认为种以下(变种)的分类单位可以多境发生,而种以上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单境发生的。他们的观点被称为稳健的多镜发生论。 1.4泛境发生论认为植物旧种的进化达到质变阶段,新种就在旧种的背景上于整个分布区中一次发生。

2影响分布区的主要因素 2.1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时间因素) 2.2人类因素 3分布区的扩展 3.1主动扩展 正常扩展:有发生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新地区。有规律、逐渐、缓慢进行。是种扩展的主要方式。 先锋扩展:迁移、漫游、爆发三种形式。 3.2被动扩展(水、风、生物携带) 第二节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1.种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描绘种分布区的方法: 点图法所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但它不能清晰地表示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和边界。 轮廓法是在点图法基础上用封闭曲线勾绘出种的分布轮廓,便于分析和比较,是常用的方法。有时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性的边界线,或者在同一图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 种分布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分布区结构。植物种的个体并不是布满该种的分布区的所有空间,实际上它们仅仅有选择地分布在适宜的生境。分布区内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

园艺学各论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二年生花卉 定义:一二年生花卉:整个生活史在一或两个年度完成的草本观赏植物。包括: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 一年生花卉 特点:一个生长季春播夏秋开花 代表:鸡冠花:矮牵牛:百日草:万寿菊: 孔雀草:翠菊:向日葵:牵牛:紫茉莉: 二年生花卉 特点:经二年或两个生长季秋播春夏季开花 代表:石竹;紫罗兰;矢车菊;雏菊;羽衣甘蓝;虞美人 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 特点:在原产地为多年生,但常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 代表:一串红;三色堇;金鱼草;藿香蓟;瓜叶菊;美女樱;蒲包花 一二年生花卉的优点 生长周期短,可迅速为园林提供色彩变化的花卉; 株型整齐、开花一致、群体效果好; 种类繁多、品种丰富、观赏期较长;通过不同种类、品种搭配可做到周年有花; 繁殖、栽培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一二年生花卉的生态习性 喜光 一年生花卉喜温而不耐寒;二年生花卉较耐寒,喜冷凉而不耐酷热 喜排水良好而肥沃疏松的土壤 一二年生花卉的花期调控 可通过调节播种期、光温处理或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 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方法 多播种繁殖,可在苗床或育苗盘上撒播,或用穴盘育苗。 一二年生花卉的园林应用 为花坛主要材料 或在花境中依不同花色成群栽植 也可植于窗台花坛、门廊栽培箱、吊篮等 还适合于盆栽和切花栽培 第二章宿根花卉 定义: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特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经变态,其地上部分开花后枯萎,以地下部分着生的芽、根蘖越冬后再度开花的观赏植物。种植后可数年至十多年开花不断。分类:依耐寒力及休眠习性不同可分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和常绿性宿根花卉。 (1)耐寒性宿根花卉 1原产于温带的寒冷地区,大多数种类耐寒力甚强,可露地越冬; 2通过秋季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地上部的茎叶秋冬全部或部分枯死而休眠,芽或莲座枝经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到春季气候转暖时,地上部再萌发生长、开花。 如芍药、萱草、鸢尾、菊花等。 (2)常绿性宿根花卉

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 1.物种P6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P6 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3.植物的命名原则P8 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 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 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 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第二章 1.植物区系P26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世界种P30 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3.成对种P35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 4.替代种P35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5.生物入侵P71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P29 (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 (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37-42 (1)气候演变 (2)地形变化 (3)板块运动 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P45-46 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生态成分 10.我国植物区系分属哪两个植物区?P59-60 中国植物区系区分为两个植物区(七个亚区)。 泛北极植物区(欧一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旧热带植物区(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1.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划分出哪些植物亚区?P60 Ⅰ、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Ⅱ、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Ⅲ、欧一亚草原植物亚区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一、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2.起源古老 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曾宪锋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的组成、现代和过去的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广义植物地理学中的植物科属地理学、植物分布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3个部分。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植物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探究植物的起源、演化、时空分布规律及与地球历史变迁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角度研究植物区系的组成、起源和演化。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是以植物分类学、植物分布学、生态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 中国植物区系十分丰富,不但起源古老,而且历史上的迁移、分化融合也很复杂,是研究世界特别是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久为世界植物学界所关注。 中国近代植物区系地理的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一些外国植物学家对于中国植物区系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地区做了些研究(王荷生,1992)。他们分别发表了有关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区系的起源和历史、与北美或中亚等植物区系的关系以及中国一些地区,尤其是东南部森林区和西北部干旱区的植物区系成分和特征的著作。 中国最早的近代植物地理学家,首推胡先马肃、刘慎谔和李惠林3人,胡先马肃于1926年最早研究中国东南森林植物区系和全国植物区系的性质与成分,比较研究中国和北美东部木本植物区系的关系等。刘慎谔于1934~1936年第一次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先后发表对于华西北、西南及东北植物区系的看法。李惠林于1944年特别根据五加科的分布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以后对中国、东亚及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做过不少研究报道。以上中外学者的工作,为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直到1957年以后,才陆续发表较多的有关中国植物专科,专属、地区性或全国性植物区系地理的论著。如钱崇澍等(1956)的《中国植被区划草案》、陈嵘(1962)《中国森林植物地理》、1964年吴征镒划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约2980个)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5个变型。1979年吴征镒做了“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的报告,把青藏高原、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做为与亚洲荒漠、欧亚草原并列的植物亚区。吴征镒、王荷生的《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1983)和王荷生的《植物区系地理》(1992)两部著作,是中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一个开端。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1991)将中国3116个属的分布区概括为15个类型和31个变型。张宏达发表了《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1980),他根据古植物、地质历史,特别是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大陆漂移、板块学说,论述华夏植物区系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与时期。另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及地方植物志工作的进展和开展系统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属和地区性地理研究成果,如关于毛茛科、樟科、胡桃科、蔷薇科、唇形科、杜鹃属、人参属和天南星属等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演化和分区等的研究。中国植物染色体核型变化及与植物的演化关系,也开始有所研究。 自1990年始,“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重大项目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全部项目业已完成。该项研究在理论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将我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将影响对东亚乃至世界温带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 — 2 —生 物 学 通 报 1998年第33卷第6期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华北温带森林草原区植物区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 张洪军编写 该实习区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暖温带半湿润区,实习区域横跨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分区。途径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实习地点由西到东,分别在大同、阳原、坝上、北京、天津、秦皇岛等行政区划内,其植被-土壤的空间分异规律介绍如下: ●华北植物区系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 ●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 ●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 科、914 属,约3925 种(含460 变种,未包括秦岭)。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一、华北现代植物区系简介 华北植物地区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沿海比较湿润,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科、914属,约3925种(包含460变种,下同)(未包括秦岭)。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32种,双子叶植物125科710属3104种,单子叶植物21科193属789种,约为全国同类科属种数的44%、29%和11.3%,居中国北方各植物地区之首。平均每科含6属26种,包括不同进化程度的类群,其中菊科(388种)、禾本科(293种)、蔷薇科(276种)、莎草科(181种)、毛茛科(174种)、豆科(170种)、百合科(138种)、唇形科(129种)和伞形科(110种)9科最发达,各含100种以上,多是进步及较进步的草本或含草本科。大多数科(92科)含10种以下,其中有20几科是单种、单属、单科,主要是古老及原始的类群,如麻黄科(Ephedraceae,1属,华北5种)、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芍药科(Paeoniaceae)等。木本科和草本科几乎同样发达,分别具有79科和72科,乔灌木主要是落叶型,有17科水生草本,组成各式各样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地理成分是各种热带分布的59科,占56.2%(不包括世界分布科,下同),其中泛热带分布的46科,表明华北区系的热带渊源。其次是各种温带分布39科,占37%,而为全国同类科属的过半数(52%),其中北温带分布29科,几乎包含所有温带木本科,是本地区森林的主要组成,如松科、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等等。东亚分布5科(Cephalotaxaceae,Eupteleaceae,Actinidiaceae,Cercidiphyllaceae,Tetracentraceae)和中国特有的杜仲科。另外,世界广布的46科,含599属约2690种,如前面指出含100种以上的诸大科等,在华北区系中也占重要地位。 植物属往往具有共同祖先和演化趋势,古植物资料也常常到“属”级,植物种则是区系存在的实体。因此,它们对于探究区系的起源和演变更有意义。华北种子植物914属的大小平均每属约4.3种,含40~91种的仅6属,即世界和北温带分布的苔草属(Carex,91种)、蒿属(Artemisia,70种)、柳属(Salix,60种)、蓼属(Polygonum,58种)、萎陵菜属(Potentila,44种)和堇菜属(Viola,43种),而含5种以下的有730多属。其中单种属和只有2~5种的少种属共203属,它们代表植物属演化的两端,即演化终端只有少数残遗种的古老属和尚未充分分化的新属,主要是东亚及中国特有的85属。全部属的地理成分与全国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有15个类型20个变型,以温带性质属占显著优势,包含各种温带分布549属和东亚分布89属,合占66.8%(不包括世界广布属)。前者为全国同类属71%,其中北温带分布251属,为全国同类属数83%。热带性质属也占相当比例,共197属占24%,为全国同类13%,以泛热带成分最多,有105属。其余是古地中海成分37属占4.5%,中国特有40属占4.9%,低于全国特有属水平(8.5%),其中华北特有仅12属,如文冠果(Xanthoceras)、蚂蚱腿子(Myripnois)、太行菊(Opisthopappus)、太行花属(Taihangia)等。因此,现代华北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且具有与热带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