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绝对值》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的目的、教法、过程、评价5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教学过程将是我主要阐述的重点。首先分析教材,绝对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的内容,教材安排此处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学生在小学就有距离和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到了初中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也就到了此时学生已具有了接受绝对值相关知识的基础。其次、通过对绝对值知识的掌握就为衔接以后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因此,我们为教材把绝对值安排在此处起到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分两课时。主要内容是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定义、求一个数绝对值及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研讨第一个课时。

首先,确定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尤其是绝对值的概念,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绝对值概念中的在数轴上一个点a到原点的距离都为正数或0,它不可能为负数。但引入负数后学生对负数到原点的距离为正数这一事实比较困惑,同时这对理解绝对值概念就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有待

于发展,其思维活动有待于感性的认识。由大纲的要求我们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目标:能对绝对值的概念及非负性作出解释和推断,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为题目标:通过探索绝对值的意义,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

4、情感和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此节课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求知欲的带动下掌握所学知识。

教法:为了能让学生从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增大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配合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学法:为了体现“立足于学而教,以至善学而不教”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中,我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掌握新知。

于是我在引入绝对值的概念,我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以下是我具体的教学程序的设计:

教学程序的第一个环节:由情景问题:“有两名同学从学校回家,分别向东、向西行驶4千米,到达A、B处,他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他们行驶的远近(OA、OB的长度)相同吗?”引入,主要出于如下考虑(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2)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与正负无关。从而引出绝对值得概念。

教学程序的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举出自己喜欢的数字,并求出相应绝对值,这里是绝对值概念的应用,也是体现着分类教学数学思想。所以通过这种形式归纳出绝对值法则,显得紧凑,也是教学的难点。这里主要从认知的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教学程序的第三个环节:也就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如何应用绝对值得知识求解一个数的绝对值。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作对的由学生自我讲解,做错的可以让其他作对的学生点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绝对值代数意义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巩固绝对值得概念,熟练的应用绝对值解决问题。

最后是学以致用用实际问题映入课题,在次将数学回归到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是来源于数学并应用于数学,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新

一轮课改着力强调的教学目的,也就是数字教学的真正目的。

由于学生只是的不同,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差异,我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出了两道能力提高题。有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作对的由学生自我讲解,做错的可以让其他作对的学生点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绝对值代数意义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即让学生巩固绝对值得概念,又能熟练的应用绝对值解决问题。最后是学以致用用实际问题映入课题,在次将数学回归到实际生活问题中,体现数学是来源于数学并应用于数学。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从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到分层作业,巩固新知,配合使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一气呵成,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猜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新知的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群体意识。

3、安排游戏,把死板的知识点激“活”了,有放有收,收放有序,化解了难点,学生真正“活动”了起来。

4、检测学习效果时,采用同桌互问互检、相互评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1.2.4绝对值(第一课时)

说课稿

1.2.4绝对值说课稿修改.docx

1.2.4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绝对值。这节课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过程、板 书这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分析教材: 绝对值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四课时的内容,教材之所以把它安排在此处,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具备距离、两个同类量之间比较的概念,进入初中以来又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学 生已经具有了接受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的基础。其二,绝对值概念的掌握可以促进 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的基础。由此,我认为教 材把绝对值安排在了此处是起到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为一个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学生的认识特征以及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知道 a 的绝对值,会求 a 的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意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习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意义以及知道 a 的绝对值,会求 a 的值。 为什么呢?因为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为正数或者是零,它不可 能是负数。但是在引进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也 为正数这一事实就会感到困惑。因此,在理解绝对值概念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有待发展,其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感 性思维为主。 三、教学方法: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我将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节课我将采用兴趣引导,启发思考,分组讨论和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 即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生活中距离与方向无关的现象通过数轴引入到数 学领域,抽象为绝对值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实例归纳总结得到绝对值的意义,从 而教给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方法。必使他们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在无形当中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请先听对话, 然后看问题。

绝对值说课稿-人教版(优秀教案)

绝对值 各位评委,领导: 下午好!我叫,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绝对值》。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绝对值》是七年级上第二章的内容。《绝对值》是在引入有理数和数轴等基本概念后又一重要内容,在教材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有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在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化简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也是我们所认识的第一个非负数。 本节课要求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度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绝对值的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对于从没有学习过类似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点难和慢,尤其在绝对值的意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学生有思维活跃,富有激情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充分把握和利用了这一特点。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轴和有理数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知识层面:学生在已初步掌握了数轴和相反数,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能力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三)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分课时学习。(本课时,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⑵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⑴使学生形成从一般到特殊的解题思想,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 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形式不同的问题的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 ⑵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简化和计算,两个负数

《绝对值》山东省省级优课说课稿

《绝对值》山东省省级优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节课要求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度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绝对值的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对于从没有学习过类似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点难和慢,尤其在绝对值的意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学生有思维活跃,富有激情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充分把握和利用了这一特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轴和有理数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在已初步掌握了数轴和相反数,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 能力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课时学习。(本课时,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⑵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⑴使学生形成从一般到特殊的解题思想,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 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形式不同的问题的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 ⑵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 的任意性这一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采用了(“导—思—点拨—练”)的学习方法,让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YOUR LOGO 撰写人:天 狼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精品说课稿(新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10)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3)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数轴说课稿(一) (16)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1)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24)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28)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3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37)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4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45)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4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49)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54)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60)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64)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67)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71)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74)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76)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78)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8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83) 2.1 整式说课稿一 (83)

2.1 整式说课稿二 (85)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88)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9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98)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02)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0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10)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1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116)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二 (119)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121)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2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7)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131)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一) (134)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二) (13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14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角说课稿(一) (142) 4.3.1 角说课稿(二) (146)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15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二) (152)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 (156)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二) (163)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167)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169)

1.4人教版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数学091 潘素 614209 2012年4月

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绝对值。这节课我将从 教材、目的、教法、过程、评论进行分析。过程分析是我阐述的重点,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分析教材,绝对值是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之所以把它安排在此处,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具备距离、两个同类量之间比较的概念,进入初中以来又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也就是说,学生到此时已经具有了接受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的基础。其二,通过对绝对值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为紧接其后的有理数加减法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好铺垫,而整式的加减、分式的运算、方程的求解以及几何学中的相关运算等等。这一切都是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为基础的。由此,我认为教材把绝对值安排在了此处是起到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为一个课时,其主要内容有: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首先,我们要确立教学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第一个教学重点是: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而难点在于:绝对值的意义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尤其绝对值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什么呢?因为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为正数或者是零,它不可能是负数。但是在引进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也为正数这一事实就会感到困惑。因此,在理解绝对值概念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有待发展,其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他有带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根据学生的认识特征以及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意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习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 望。 正如我们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我将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第一课时 这节课我将从教材、目的、教法、过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教学过程将是我阐述的重点,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一、教材分析 《绝对值》是人教版初七年级数学上册1.2.4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知识,为学习绝对值的相关知识打好了基础,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分两个课时,其主要内容有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利用绝对值的意义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研讨第一个课时,首先我们要确定第一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材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绝对值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由于对绝对值的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点是七年级的学生所缺乏的,因此绝对值的概念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另外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接触的比较少,所以绝对值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太发达,其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的: 二、目的分析 1、认知目的: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能力目的:注意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习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 思维,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的: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教法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发散。为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性,故本节课运用“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着重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突出和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和方法。下面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四、过程分析 1.情境引入 首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 其次向学生提问: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做__________,B处记做__________。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既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动画演示结束之后我会问: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 在此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提问一个同学他们组的答案,对于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给予引导启发,最后得出答案他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样不但使学生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了绝对值,而且让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意识。 紧接着我会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他们与5的方向有关吗? 通过类比,学生会发现不管是5还是-5,他们到远点的距离都是5,它与方向无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这种与方向无关的情况在数学上怎样来描述呢?这是一种有趣的数学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于是

初中数学七年级绝对值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七年级《绝对值》说课稿模板 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说教材】 《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说重点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说课稿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1》说课稿 宜都市职教中心 王三奇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是中职数学第一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绝对值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集合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也是下章讨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需要。可通过它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它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整个中职学科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了|x|>a 与|x|0)型的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的深化与提高。 2.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整体代换及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 点] c b ax <+与c b ax >+(0>c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难 点] c b ax <+与c b ax >+(0>c )型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及绝对值几何意义的应用; 设计理由:本节作为第二课时,教学中注重对上节课|x|>a 与|x|0)型的不等式的解法的复习基础上,重在探究|ax+b|>c 与|ax+b|0)型的不等式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二、说学情 由于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初学知识的不熟练,在实际教学中肯定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问题探讨,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流顺畅,反馈评价及时,学生之间积极交流、讨论,使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的方式。中职学生一般分化严重,抽象思维能力弱,自信心不强,自学能力差,厌倦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但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形象、直观的东西感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善于表现自己。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绝对值》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的目的、教法、过程、评价5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教学过程将是我主要阐述的重点。首先分析教材,绝对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的内容,教材安排此处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学生在小学就有距离和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到了初中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也就到了此时学生已具有了接受绝对值相关知识的基础。其次、通过对绝对值知识的掌握就为衔接以后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因此,我们为教材把绝对值安排在此处起到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分两课时。主要内容是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定义、求一个数绝对值及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研讨第一个课时。 首先,确定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尤其是绝对值的概念,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绝对值概念中的在数轴上一个点a到原点的距离都为正数或0,它不可能为负数。但引入负数后学生对负数到原点的距离为正数这一事实比较困惑,同时这对理解绝对值概念就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有待

于发展,其思维活动有待于感性的认识。由大纲的要求我们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目标:能对绝对值的概念及非负性作出解释和推断,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为题目标:通过探索绝对值的意义,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 4、情感和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此节课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求知欲的带动下掌握所学知识。 教法:为了能让学生从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增大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配合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学法:为了体现“立足于学而教,以至善学而不教”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中,我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掌握新知。 于是我在引入绝对值的概念,我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以下是我具体的教学程序的设计: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 商州区金陵寺中学李建红 各位领导、同仁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内容。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学生已经认识数轴,并且知道了相反数的概念,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并初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借助数轴引出对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性质特征,利用绝对值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让学生直观理解绝对值的含义,不要在绝对值符号内部出现多重符号和字母,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验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 |”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议一议”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尝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说教法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理解,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个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水平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水平,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两种定义是重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的任意性这个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很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1 、温故知新,激发情趣2 、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3 、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4 、启发诱导,初步使用 5 、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6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7 、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水准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

绝对值 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并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我教学设计的课题是:绝对值。 下面根据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及教案的编写,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地位:绝对值概念突出显示了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是整个数学体系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体现了分类、方程、整体、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掌握绝对 值概念是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2、教学安排:相反数和绝对值一节,教材安排共三课时,本节是在第一课时 学习了相反数知识后进行的,之后是第三课时绝对值的应用。 二、学生情况与教师因素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来源相对复杂,毕业于数所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差距很大,学习习惯与思维风格各异。不过本届学生有一个有利优势,即班容量相对较小,适于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的进行。 我本人自9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任教数学学科,担任班主任工作。我的授课风格还没有最终确立,正处在探索的关键阶段。在平常授课时,我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明朗、流畅,语言生动、符合数学学科特色,为学生做出表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语言说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掌握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2)已知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3)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与代数式的互相转化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的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4)掌握数学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化。 2、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绝对值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经 历从相反数到绝对值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3、解决问题:初步形成反思意识,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 会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 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和相反 数与绝对值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和谐美。 5、学习重点:已知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绝对值。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应用大量 的绝对值运算,所以在本节课必须夯实学生的认识基础,通过反复练习, 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求得答案。 6、学习难点:已知a的绝对值求a。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接触的数都是非 负数,且结果唯一。而此处的结果有时是正负两个值,所以受学生思维定 势的影响更难理解。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讲授,学生讨论,力求体现“教为主

《绝对值》的说课稿

《绝对值》说课稿 一、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于是我用学生常见的行程问题导入这节课。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4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正、负数、数轴以及相反数的基础上,对绝对值进行探究、学习的一个课题。绝对值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比较有理数大小的又一工具,也是以后学习有理数混和运算的基础。另外,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的基础上得出的,代数意义又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相反数知识来解决的。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意义的导出。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学生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绝对值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学生概括能力的养成。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本次教学中选择互动的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并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共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归纳,共同探讨交流,利用课件和图片自主探索等方式得出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内容。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两种定义是重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的任意性这一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1 、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2 、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3 、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4 、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5 、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6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7 、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

【说课稿】 绝对值

2.3.2 绝对值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材上册2.3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

一元二次不等式说课稿一等奖

各位专家、评委、同仁: 大家好! 我是高中教师,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活动,希望专家、评委和同仁们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六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从内容上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及高中刚学过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它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较多。 2、从思想层面看: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从作用上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它已成为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部分,也是近年来高考综合题的热点,在高中数学中起着广泛的应用工具作用。由此可见,本节课的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与类比,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突破这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的: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从而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能力目的:通过上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的: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函数与图象应用是初中生数学的薄弱之处,同时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还很不适应,需要加强主动学习的指导。基于此,我采用探究、启发诱导法,分层教学法。同时,采用讲练结合方法,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7个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根据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谁负责

绝对值说课稿课件

绝对值说课稿课件 绝对值说课稿课件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习绝对值的必要性,促进责任心的'形成。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A、创设情境(幻灯片或挂图) 1、两辆汽车,其一向东行驶10km,另一向西行驶8km。为了区别,可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则分别记作+10km和-8km。但在计算出租车收费,汽车行驶所耗的汽油,起主要作用的是汽车行驶的路程,而不是行驶的方向。此时,行驶路程则分别记作10km和8km。 再如测量误差问题、排球重量谁更接近标准问题…… 2、在讨论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时,只需要观察它与原点相隔多少个单位长度,与位于原点何方无关。 B、学习概念: 1、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记作︱a︱(幻灯片)。因此,上述+10,-8的

绝对值分别是10,8。 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的点和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6。(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 2、尝试回答(1)︱+2︱=,︱1/5︱=,︱+8.2︱=; (2)︱-3︱=,︱-0.2︱=,︱-8.2︱=; (3)︱0︱=。(幻灯片) 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幻灯片) 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零的绝对值是零。 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上述性质可表述为: 当a是正数时,︱a︱=a; 当a是负数时,︱a︱=-a; 当a=0时,︱a︱=0。 解答课本P19/7及P15练习,由P19/7体会绝对值在实际中的应用,由练习1体会上面的三个等式,由练习2中提到的绝对值大小、数轴,引出问题: 在引入负数以后,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尤其是两个负数的大小? 3、让我们仍然回到实际中去看看有怎样的启发,引导阅读P16(幻灯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