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操作手册NP测定

实验操作手册NP测定

实验操作手册NP测定
实验操作手册NP测定

(二)植物全N测定

植物全氮的测定包括样品的分解和待测液中氮的定量。分解植物的方法通常采用开氏法,即用硫酸-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或氧化剂如H2SO4-HClO4、H2SO4-H2O2消煮分解样品。对于某些含硝态氮较高的植物样品,则需要在消煮前用水杨酸-浓硫酸将样品中的硝态氮转化为硝基水杨酸,再用Na2S2O3或锌粉将其还原为氨基水杨酸,然后用硫酸-混合加速剂消煮,把全部有机氮转化为铵盐。消煮液中单的测定可采用蒸馏法、比色法、扩散法。由于,H2SO4-HClO4、H2SO4-H2O2消煮法经一次消煮,可以同时测定全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十分不方便,目前在植物营养元素分析中广泛采用。但是由于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作用过于剧烈,在高温氧化时容易引起氮的损失;H2SO4-H2O2消煮法,如果控制好H2O2用量、滴加次数和滴加速度,使氧化作用不要太强,可以防止氮的损失。

采用H2SO4-HClO4法消煮植物样品,蒸馏法测定氮。

1 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经浓硫酸和氧化剂消煮,有机物经历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变成CO2和H2O,使有机氮、磷转化成无机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1主要仪器设备

K9860凯氏定氮仪,消煮管,消煮炉

2.2 试剂

1)硫酸(密度1.84g/ml, 分析纯)

2)氢氧化钠溶液(c=10ml.L-1):30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无CO2蒸馏水中。(贮存期间避免和大气中的CO2接触,储存于塑料瓶中。

3)硼酸(H3BO3, c=20g.L-1或2%质量体积比,分析纯):20g硼酸溶解在1000ml 水中。

4)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用100ml 95%乙醇溶解。使用前每

升硼酸加1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PH约4.5)。此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PH,建议现配现用。

5)盐酸(0.1mol.L-1):12mol.L-1 浓盐酸取8.33333ml定容于1000ml

3操作步骤

3.1 植物样品的消煮

H2SO4-HClO4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1~0.5g(精确至0.0001g)装入100ml消煮管底部(勿将样品黏附在瓶颈上)。先滴入少许水润湿样品,在加农硫酸5ml,摇匀放置30min(或放置过夜,可缩短消煮时间),然后加入60%高氯酸5~6滴,消化炉上低温加热消煮(硫酸不能冒白烟,以防氮损失),直至消煮液转为无色,表示消化完全。如长时间消煮溶液仍为黑色或棕色,则可将消化管取下,冷却,补加高氯酸1~2滴(切忌多加,应视消化液颜色深浅而定,以免引起氮的损失),置电炉上消至溶液完全清澈无色为止。取下,冷却,将消煮液无损的转移至100ml容量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用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夜供氮、磷、钾的测定。

注意: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是检验该仪器的性能,其次是计算样品含氮量。具体操作步骤没有参考,在摸索中。目前做了一条r2=1的标准曲线,可以借鉴。

(NH4)2SO4溶液(2mol.L-1—NH4+):取132.0676g (NH4)2SO4(105℃烘2~3h),定容到1000ml去离子水中,分别取0、1.25、2.5、5、7.5、10、12.5、15ml定容到100ml容量瓶,取5ml用K9860凯氏定氮仪测定含氮量如下图所示:

3.3测定将消化好的样品放在K9860凯氏定氮仪上进行测定,每次测定前都要输入参数0.014。

4注意事项

1)72%的高氯酸试剂非常危险,温度超过200℃即有爆炸的可能。在使用前应将其稀释至60%后再用,这样可使危险性大大降低。干燥的有机物被高氯酸浸过后也具有爆炸性,不能接触火焰或高温。

2)真正的氮含量要用测出的百分数乘以0.014g,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相对于0.014g,计算出来的。

采用H2SO4-H2O2法消煮植物样品,蒸馏法测定氮。

3 操作步骤

3.1植物样品的消煮

称取植物样品(0.5mm)0.1~0.5g(准确至0.0001g)装入100ml消煮管底部(勿将样品附在瓶壁上)。先滴入少许水润湿样品,再加浓硫酸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消化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分解冒出大量白烟后在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滴加10滴H2O2 ,并不断摇动消煮管,以利于反应充分进行。在加热至微沸,消煮约5min,取下稍冷,重复加5~10滴H2O2,在消煮。如此重复3~5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在加热约十分钟,出去剩余的H2O2(否则影响氮、磷比色测定)。取下,冷却,将消煮液无损的转移至100ml容量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用干燥滤纸,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夜供氮、磷、钾的测定。

注:划线处若只是为了测定氮含量,可以省去,直接放在K9860凯氏定氮仪上测定。

4 注意事项

1)加H2O2时,要直接滴入瓶底部溶液中,如果滴在瓶壁上,H2O2很快分解,失去氧化能力。

2)H2O2不宜过早加入,每次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后的消煮温度不要太高只要保持消煮液微沸即可。(浓硫酸沸点338℃)。

3)30%H2O2易烧伤皮肤,使用时注意安全

4)该方法的优点是对高有机质含量的样品消化极为有利,所以,该方法也是植物样品全N测定的常规方法。

硫酸-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消化法

参考文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研究调查》

3 操作步骤

称取磨细的植物样品(叶0.1g,树叶、树皮、根或枯枝落叶层0.2g,木材0.3g),放在65℃恒温箱中烘干(24h),用减量法称入消煮管(精确至0.0001g)。加1.0g混合催化剂,摇匀,加数滴水使样品湿润,然后加5ml浓硫酸,过夜。在烟柜厨中加热消煮,最初用小火,待无泡沫发生后,提高温度,但要控制瓶内缕状白烟回流高度约瓶颈上部的三分之一处,并经常摇动,勿使烧干,直到消煮液呈清亮,再消煮20min左右,取出冷却。同时做两个试剂空白试验,以矫正试剂误差。(经验:280℃30min,450℃2h)

4 注意事项

1)CuSO4的催化效率虽然低,无毒,价格低廉,具有催化前后颜色的明显变化(消化完成前显褐色,消化完成后显蓝绿色),因此,本身可以指示消化终点。2)此方法一次消煮也可以用来测定全磷。

(三)植物全P测定(钼锑抗比色法)

1 方法原理

a)植物样品消煮分解原理同植物全氮测定实验。

b)溶液中的磷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的作用下,形成磷钼锑三元杂多酸被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可用比色法定量磷。

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1主要仪器设备

K9860配套消煮管,消煮炉,通风厨。

1.2试剂

1)硫酸(密度1.84g/ml, 分析纯)

2)高氯酸(c=60%):取86ml高氯酸(HClO4,w=70%,ρ=1.66g.cm-3,分析纯),稀释为100ml。

3)过氧化氢[w( H2O2)=约30%,分析纯

4)钼锑贮存液:取蒸馏水约400ml,放入1000ml烧杯,将烧杯浸在冷水中,然后缓慢注入分析纯浓硫酸153ml,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另称取10.0g磨细钼酸铵[(NH4)6Mo7O24.4H2O,分析纯]溶于约60℃的300ml水中,冷却。然后将配好的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加入100ml 5g.L-1酒石酸锑钾溶液(KSbOC4H4O6.1/2H2O,分析纯),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贮存液含1%钼酸铵及2.8mol.L-1硫酸

5)钼锑抗显色剂:在100ml钼锑贮存液中,加入1.50g抗坏血酸(C6H8O6,左旋,旋光度+21~+22。分析纯),此试剂有效期24h,宜用前配制。

6)氢氧化钠溶液(c=2mol.L-1):80g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硫酸(c=0.5mol.L-1):28ml浓硫酸(分析纯)用水稀释至1000ml。

8)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指示剂:0.2g该指示剂溶于100ml蒸馏水中。9)磷标准液[c(P)=100ppm或100mg.L-1]: 0.4390g磷酸二氢钾(KH2PO4,分析纯,105℃烘2h)溶于水,加5ml浓硝酸,于1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可长期保存。

10)磷标准溶液:取10ml 100ppm的磷标准贮存液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取5ml 100ppm的磷标准贮存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3 操作步骤

3.1 植物样品的消煮

同氮测定消煮方法。

3.2 待测液中磷的测定

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2.00~5.00ml(含P 5~25ug),放入50ml 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用2mol/L的NaOH溶液和0.5mol/L 稀硫酸调节PH至溶液刚呈微黄色(指示剂酸方色为无色,在显色酸度时,指示剂本身不会带来颜色干扰。)摇匀,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在室温高于15℃的条件下放置3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以700(882)nm的波长比色,以空白试验溶液作为参比液调零点,读取吸收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显色液的P mg.L-1数,溶液颜色在8h内可保持稳定。

准确加入10.00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15min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杯在波长450nm处进行比色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

3.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mg.L-1P标准液0, 1, 2,3,4, 5, 6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约30ml,加2,4-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用2mol/L的NaOH溶液和0.5mol/L 稀硫酸调节PH至溶液刚呈微黄色(再稀释后呈无色),摇匀,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0, 0.1, 0.2,0.3,0.4,0.5,0.6mg/L -1 P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同样进行比色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工作曲线。

4 结果计算

植物全磷含量(P,%)= 100×(ρ×V×ts)/(m×106)

注:Ρ: 从工作曲线求得的显色液中磷浓度,mg.L-1

V: 显色液的体积,50ml

Ts:分取倍数,ts=消煮待测液定容体积(ml)与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比值

m: 称样量,g

106: 将ppm或mg/L换算成g的除数

5 注意事项

1)最后显色液中含磷量在20-30ug最好,可通过称样重和最后显色时吸取待测液体积进行控制。

2)本法钼蓝显色液比色时用880nm比700nm更灵敏,一般721分光光度计只能选用700nm。

3)样品批量测定时,加入浓硫酸后放置数小时,甚至过夜,可缩短消化时间。4)钼锑抗法要求显色温度为15~60℃,如果室温低于15℃,可放置在30~40℃烘箱中保温30min,取出冷却后比色。

5)钼锑抗法要求显色液中硫酸的浓度为0.23~0.33mol/L。如果酸度小于0.23mol/L,虽然显色加快,但稳定时间较短,如果酸度大于0.33mol/L,则显色变慢。

6)植物磷含量0.05%为低量,0.1~0.2%为中量,大于0.2%为高量。

测序实验室操作手册

测序实验室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 版次: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测序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 一、健康中心实验室介绍.............................................................................................. .. (2) 二、实验室管理 (2) 2.1 实验室行为管理 (3) 2.2 实验室出入管理 (4) 2.3 实验室清洁卫生管理 (6) 2.4 仪器试剂使用管理 (10) 2.5 实验室安全管理 (11) 2.6 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 (14) 2.7 实验室物料管理 (15) 三、实验室保密制度管理 (17) 四、测序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17) 超净台操作规程.....................................................................................................................18 微量台式离心机使用规程.....................................................................................................20 移液枪使用维护规程.............................................................................................................21 冰箱使用维护规程.. (26) PCR 仪使用规程 (29) 五、高通量测序标准操作规程 (32) 5.1 模板制备标准操作规程 (32) 5.2 上机测序标准操作规程 (41) 六、测序人员考核标准 (47) 七、实验室管理考核标准 (48) 八、测序实验室工作时间表 (50) 九、附录 (50)

毕赤酵母实验操作手册簿

毕赤酵母表达实验手册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然而,许多蛋白质在翻译后,需经过翻译后的修饰加工,如磷酸化、糖基化、酰胺化及蛋白酶水解等过程才能转化成活性形式。大肠杆菌缺少上述加工机制,不适合用于表达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另外,蛋白质的活性还依赖于形成正确的二硫键并折叠成高级结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蛋白质往往不能进行正确的折叠,是以包含体状态存在。包含体的形成虽然简化了产物的纯化,但不利于产物的活性,为了得到有活性的蛋白,就需要进行变性溶解及复性等操作,这一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增加了成本。 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是低等真核生物,具有细胞生长快,易于培养,遗传操作简单等原核生物的特点,又具有真核生物时表达的蛋白质进行正确加工,修饰,合理的空间折叠等功能,非常有利于真核基因的表达,能有效克服大肠杆菌系统缺乏蛋白翻泽后加工、修饰的不足。因此酵母表达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利用。 大肠杆菌是用得最多、研究最成熟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当前已商业化的基因工程产品大多是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产量高、易于操作。但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蛋白质的加工修饰能力,其产物往住形成没有活性的包涵体,需要经过变性、复性等处理,才能应用。近年来,以酵母作为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日益引起重视,主更是因为酵母是单细胞真核生物,不但具有大肠杆菌易操作、繁殖快、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还具有真核生物表达系统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修饰功能,避免了产物活性低,包涵体变性、复性等等间题[1]。 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比较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杠杆平衡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说说用力情况。 标杆尺 阻力点用力点 用力情况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 1 2 3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 实验记录: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高度2cm 高度3cm 高度4cm 使用力的大小 5 N 5.6 N 7.3N 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木板长度20cm 木板长度30cm 木板长度40cm 使用力的大小12 N 7.6 N 6.5N 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四、滑轮

(1)(2)(3) 图1是滑轮,作用是。 图2是滑轮,作用是。 图3是滑轮,作用是。 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3、实验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 纸梁厚度1倍厚度3倍厚度6倍厚度 垫圈数量2个5个11个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 ,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和增加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图1 图2 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切断电流后,小磁针。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 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 。 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 七、电磁铁(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系(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浩 学号: 指导教师:邱林中举 设计时间:2013.12.16 - 2010.12.27 设计地点:4#网络工程实验室 一、课程设计目的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该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学习掌握网络设计中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熟悉并掌握运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技术。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与选型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

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网络工程》课程中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并选用相应的网络连接技术。 (4)根据设计容与具体要求,实现园区网的连接,并在成功测试的基础上实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并能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访问。 (5)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网络设计、设备调试安装以及设计心得等几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三、课程设计容 用一组实验设备(4个路由器、二台交换机、二台三层交换机、一台防火墙)构建一个园区网,通过防火墙与校园网相联,实现到Internet的访问。具体要求如下: (1)在一台两层交换机SW1上划分2个VLAN(Vlan 100和Vlan 200,用户数均为100)。 要现:两个Vlan均能通过路由器访问外网,但两个Vlan之间不能通信。 (2)在一台三层交换机SW3上划分2个VLAN(Vlan 300和Vlan 400,Vlan300用户数100,Vlan400用户数200),两个Vlan之间能够通信。要求:两个Vlan均只能通过路由器访问校园网(10.X.X.X),而不能访问Internet。 (3)另外一台两层交换机SW2和一台三层交换机SW4之间使用冗余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均划分两个Vlan(Vlan 500和Vlan 600,Vlan500用户数200,Vlan600用户数100),要求Vlan500可以访问网所有VLAN,Vlan600既可以访问网,又可以访问Internet。 (4)园区网全网通信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路由设计要求有路由汇聚。 (5)SW1 、SW3、SW4分别和三台接入级路由器DCR1700相连,三台路由器和部门级路由器DCR2600相连。然后DCR2600路由器通过防火墙实现此园区网与外网(校园网)相联,要求网通过防火墙上配置NA T协议访问外网。

宝宝科学实验手册

* * * 的 科 学 实 验 手 册 学校:出生日期:

目录 第一章关于水的实验 1.水油分离 2.水油融合 3.熔岩灯 4.水的小魔法 5.自制泡泡水 6.隐形墨水 第二章关于鸡蛋的实验 1.鸡蛋和醋 2.蛋白上写字 第三章关于苏打的实验、酸碱性的实验 1.瓶子吹气球 2.泡沫大爆炸 3. 魔法牵牛花 4. 自制美味汽水 5. 藏猫猫 6. 魔法泡泡 7.消失的头发 8. 神奇的紫甘蓝 第四章颜色的实验 1.会变的颜色 2.会跳舞的颜料 3.变色陀螺

4. 印染小专家 5. 自制橡皮泥 第五章关于空气的实验 1.空气娃娃在哪里 2.神奇的杯子 3. 可乐吹灭蜡烛 第六章关于溶解的实验1.糖怎么不见了 第七章关于植物的实验 1.神奇的土豆 2. 会变色的花 第八章物理实验 1.纸条不怕火烧 2.冷热墨水 3.互不理睬的气球 4.电池家族 5.磁力线 6.美丽的彩虹 7.水笛 8.自制陀螺 9.自制沙漏 10.自制喷泉 11.自制雪花 12.自制简易电话机

第一章关于水的实验 一、水油分离 把这些不同的液体统统装进瓶子里,它们会乱成一团吗?你来发号施令,让它们乖乖坐好吧! 1.材料:塑料瓶、水、油、蜂蜜、酒精、洗衣液、色素 2.步骤: 第一步:先往瓶子里倒入蜂蜜。第二步:倒入洗衣液。 第三步:往水杯里加入色素把水染成红色。第四步:倒进瓶子里。

第五步:倒入油。第六步:用色素把酒精染成绿色。 第七步:倒进瓶子里。一二三,排排坐! 3.揭秘:五种液体,密度各不相同,密度大的液体重,在下面,密度小的液体轻,在上面。 完成时间:年月日 实验感想: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单元 (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目镜(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乙(放大倍数小,视野宽阔)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2、1、 4、3、5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 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见14页) (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 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 结论:水中含有微生物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5分) (6)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5)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 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完整版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五配置实现N A T/P A 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 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 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 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 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 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 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 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 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 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 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实验一、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一) 一、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将音叉放入烧杯时,速度要慢要小心,以防碰坏烧杯。 B、杯内水要适当少些,杯要大些,以防实验时水大量溅到杯外。 实验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二) 一、实验题目:气体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手握玻璃瓶,嘴放瓶口,调节口的位置及吹气力量,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3、边吹边观察谁振动发声。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三、水能传声 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 实验四、我看见了光 一、实验题目:纸筒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 实验五、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题目:镜子反光 、实验要求:知道镜子能反光。 、实验器材:幻灯机、平面镜。 、操作步骤: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科学实验题 第二单元 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会听到(嗤 嗤的响声),看到(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一一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 一种新物质------------ 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5、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 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结果: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6、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 (铜)。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安全手册(20201101121416)

实验室操作规范 本规程中列出了最基本的实验室操作和程序,他们是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的基础。在规划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室项目时,可以根据这些规程来制订实验室安全操作的书面程序。每个实验室都应该采用“安全手册”或“操作手册”,其中定义了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并规定了特殊的操作程序来避免或尽量减小这种危害。规范的微生物学操作技术是实验室安全 的基础,而专门的实验设备仅仅是一种补充,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范。下面列出了一些 最重要的概念。 进入规定 1在处理危险度2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图1)。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5、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 6、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 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咖啡厅、办公室、图书馆、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并予以遵守执行。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实验室中标本的安全操作 实验室标本的收集、运输和处理不当,会带来使相关人员感染的危险。

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说明

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考试说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及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为依据,结合我市教学实际而制定,旨在考查学生初中科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 的程度,为确定学生的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一、考试范围 以《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中有关实验或活动为考试范围,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确定下列10个实验为实验测试的范围。 1.测量物质的密度 2.探究凸透镜成像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6.配制- -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7.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8.粗盐提纯一过滤, ' 9.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10.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 二、考试要求 见附件“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试题与评分细

则”。 三、考试方式 1.考试题目确定:考试前10天公布当年测试的6个实验作为试题,考前15分钟每位考生随机抽取所在考点的试场号和座位号,该试场号和座位号对应1个测试试题,即为考生的考试题目。 2.考试形式: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实验操作),不得携带任何资料进入试场。考试过程全程录像,评卷老师依据录像评分。 % 3.评分方法:全市实验操作测试结束后,由宁波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初中科学老师对考生考试过程的录像,依据实验操作测试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4.成绩确定:实验操作测试的报告成绩为满分10分。从评分的准确性和评卷的便捷性考虑,每个考生的实验操作在评分时设置的原始满分值均为20 分,原始评分结果按下列规则折算为报告成绩,计入中考科学科总分。实验操作测试成绩只在取得测试成绩这一学年有效 原始评分结果与最终报告成绩折算规则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试题(提纲)

2012年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试题(提纲) 此套试题兼容了不同教材版本实验,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操作 一、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1个矿泉水瓶子、3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1个杯子、纸若干。 实验步骤:实验一: 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 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 (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手握住瓶子,将水挤出) 实验二: 1、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子的杯底; 2、将杯子竖直扣入水中; 3、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水浸湿。 (注意在杯子倒扣水中时不要倾斜,纸巾要塞放杯底,并放牢。) 实验结论: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整理器材:污物等放入污物瓶,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二、实验名称:给试管里的水加热 实验材料:试管架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剂瓶石棉网 实验过程: 1、向试管倾倒水;(倾倒方法正确;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2、用试管夹正确夹好试管; (试管夹的夹法、夹试管的部位、手握法)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点燃方法、先预热、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也 不要朝向有人的方向。) 4、加热至沸腾后将水倒入污物瓶,将试管(带夹)放石棉网上冷却 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三、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4、现在测得的温度是:() 整理器材:污物等放入污物瓶,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五配置实现NAT/PA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 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 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 验的网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 现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2.拓扑图 三、实验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

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 线路密码设为cisco)

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预防与控制院感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防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 3、定义:无 4、管理要求: 4.1进入规定 4.1.1在实验室入口处应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 4.1.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 4.1.3. 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4.1.4. 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应带入实验室。 4.2.个人防护 4.2.1.工作服 4.2.1.1. 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 4.2.1.2. 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4.2.1.3. 实验室工作服不应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 4.2.2.手套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4.2.3.洗手 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 4.2.4.其他防护 4.2.4.1. 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应戴合适的护目镜。 4.2.4.2. 不应再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4.2.4.3.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接触镜(隐形眼镜)。 4.2.4.4.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4.3.实验室工作区 4.3.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4.3.2.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4.3.3.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应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普通垃圾混放。需要清洁再利用的材料,应先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4.3.4. 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应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参考文献:[1]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2004. 5、标准无 6、流程(无) 7、表单(无) 8、相关文件 8.1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解析

库车县第十小学3—6年级科学学生分组实验 操 作 手 册 库车县第十小学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目录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实验1 影子的观察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 实验目的: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 实验用品:手电筒、长方体木快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用品,选用材料正确。(1分) 2.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稍高于木块的不同角度方向照射物体(1分)。我们看到影子的形状(填“相同”或“不同”)(2分)。 3.用手电筒从木块的相同角度方向,并不断升高高度照射物体(1分)。我们看到影子的长短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填“变长”或“变短”)(2分)。 4.思考: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侧面对着阳光和正面对着阳光,影子的 不同;上午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比中午在阳光下的影子。(填“长”或“短”)(2分) 5.收拾整理器材。(1分)

实验2 照亮目标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照亮目标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 实验用品:手电筒、课本、镜子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1分) 2.照图一那样,将课本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上往下照射课本。画出手电筒光的传播的路线。(2分)。 3.照图二那样,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课本立起来,这时,怎样放置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画出手电筒光的传播的路线。(4分)。 4.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后的小球。(2分) 5.收拾整理器材。(1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实验3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用品:手电筒(光源)、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孔的直径约1厘米)、3个夹子、空心弯管和直管。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用品,选用材料正确。(1分) 2.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2分)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并在(图一)中画出光前进的路线。(2分) (图一) 4.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并在(图二)中画出光前进的路线。(2分) (图二) 5.用手电筒分别从直管、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观察管的另一端有无光射出。(1分) 6.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1分) 7.收拾整理器材。(1分)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

实验五配置实现N A T/P A 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 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 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PAT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操作手册

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操作手册

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操作手册 一、做好实验室的布置 1、门牌 2、管理制度 3、标语 4、课程表、座位表 管理规范 实验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巧安排,要适合实验室管理与使用的要求,做到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如在实验教学及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因此实验室都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以便及时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中小学一般采用比较经济的排气扇通风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先进的、吸气能力强、噪声低的管道汇流式通风装置。实验教师要经常检查通风设施,检查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验室应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防火设施到位;实验室前后标语与环境相符;实验室有关制度齐全;课程表、座位表张贴醒目。 二、做好实验设备的管理 1、安全管理:水、电、消防、危险品、防

潮、防尘、防霉 2、实验设备管理:教师演示台学生分组实验台、准备台、凳子、水槽、综合布线、仪器柜、药品柜、标本柜 管理规范 (一)仪器橱窗的管理 存放仪器的橱柜要色调一致,摆放整齐,仪器橱摆放时应注意采光、通风、美观和方便等要求,同时还应考虑便于仪器分类存放。一般情况下仪器橱呈一字形排列,橱门要与窗户垂直,便于通风。各排仪器橱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 米的通道,便于取放。仪器橱一般不要靠墙摆放,非靠墙不可的,橱与墙之间应留有10cm 左右的通风空间。一般新旧仪器橱要相对分开,高矮、式样相近的仪器橱要放在同一排或同一室。仪器橱定位后要编序号,序号一般编在仪器橱正面上方。 (二)实验桌凳的管理 学生实验桌应排列整齐,色调一致,每张实验桌应编有序号。要教育学生爱护实验桌、凳,不要在实验桌、凳上乱涂乱写,实验完成后要保持桌面的洁净。 (三)实验室水电设施的管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手册

库车县第十小学3—6年级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 操 作 手 册 库车县第十小学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目录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