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三—六)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三—六)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三—六)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三—六)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观察水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差使之自行流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如果要使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

实验内容:研究纸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

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纸的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要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实验内容:做肥料袋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肥沃的土壤

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类型:学生课后制作实验

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

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

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实验内容:认识液体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

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

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方法一

方法二

实验结论: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借助漂浮物。

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

5、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6、实验内容:空气的成分(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7、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8、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杠杆平衡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说说用力情况。 标杆尺 阻力点用力点 用力情况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 1 2 3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 实验记录: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高度2cm 高度3cm 高度4cm 使用力的大小 5 N 5.6 N 7.3N 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木板长度20cm 木板长度30cm 木板长度40cm 使用力的大小12 N 7.6 N 6.5N 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四、滑轮

(1)(2)(3) 图1是滑轮,作用是。 图2是滑轮,作用是。 图3是滑轮,作用是。 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3、实验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 纸梁厚度1倍厚度3倍厚度6倍厚度 垫圈数量2个5个11个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 ,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和增加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图1 图2 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切断电流后,小磁针。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 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 。 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 七、电磁铁(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

一、(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我的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 我的方案: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片,用刀片在麟叶表面轻轻画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片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我的结论:发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 二、(6、摆的秘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表格) 我的发现: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我的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线长度不变) 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表格) 我的发现:在改变摆幅的情况下,10秒内摆动次数相同。我的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 (三)改变摆线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我的材料:细线、钩码、秒表、铁架台(带支架) 我的方案: 1、用细线一端拴住钩码,另一端系在铁架台支架上,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三次,保证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线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4、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线再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几次,并记录。(三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表格)我的发现:摆线长摆动慢,摆线短摆动快。 我的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 三、(7、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实验 方法一: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单元 (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目镜(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乙(放大倍数小,视野宽阔)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2、1、 4、3、5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 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见14页) (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 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 结论:水中含有微生物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5分) (6)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5)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 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题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竞赛试题

六上实验一:滑轮组作用的研究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今天,我做的实验是滑轮组作用的研究。(10分) 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滑轮组的作用。(10分) 三、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一盒钩码、一个铁架台、两个滑轮、线绳、一个测力计。(10分) 举手,实验的材料准备齐全。 四、现在我开始实验操作:(共50分) 1、先组装一个滑轮组,(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 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滑轮,一个简单的滑轮组就组装好了。)。(20分) 2、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然后用这个滑轮分别测量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发现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方向都是向下,测量力的大小分别是1N、2N、4N。)(10分) 3、与直接提升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的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20分) (用测力计分别提升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发现直接提升物体的方向向下,测量力的大小分别是2N、4N、8N.) 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从实验记录单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直接提升物体的方向是向上,而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方向是向下,由此可以得出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还可以看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比直接提升物体用的力少,得出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四、实验结论:(10分)

综上所述这个实验的实验结论是:使用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五、整理实验材料。(10分) 六上实验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一、我做的实验是: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10分) 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10分) 三、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一字形、U字形、波浪形、长方体形、圆柱形纸各一张,垫片若干、8本同样厚的书。(举手向老师示意实验仪器准备齐全)(10分) 四、现在我开始实验:(50分) (1)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架子;(5分) (2)把“一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叙述完整得3分,动作规范得5分,共8分。); (3)把“U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同样的方法,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叙述完整得3分,动作规范得5分,共8分。); (4)把“波浪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同样的方法,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叙述完整得3分,动作规范得5分,共8分。); (5)把“长方体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同样的方法,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叙述完整得3分,动作规范得5分,共8分。); (6)把“圆柱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同样的方法,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叙述完整得3分,动作规范得5分,共8分。) (7)(实验报告单填写完整得1分,与试验结果相符得4分,共5分。)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实验单

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探讨

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探讨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实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实行检验和使用,是“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能够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探究体验快乐培养科学素养呢? 一、根据实际情况,开拓实验场地 科学实验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搬到商店、搬到儿童娱乐场所等。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能够让学生在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二、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实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如教学《电磁铁》时,上课铃响后,作者问学生:“你们听到电铃声就知道上课了,对于电铃,你想知道它么?”这个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纷纷提出:“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响?”“我想知道电铃的构造。”“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准时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电铃为什么会响”,为学习电磁铁的构造与性质埋下伏笔。这样引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大家都急于探究本课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就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3、把钩码放在水里,钩码沉了下去。把钩码拴在橡皮筋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再把钩码放进水里,再用尺子量,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水中有一股力把钩码往上托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2、所有的物体,在水中无论就是沉还就是浮,都受到水的。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改变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 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浮与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步骤 实验一: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 ,在盐水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仪器器材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观察到的图像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下来。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观察及怎样的放大镜倍数大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仪器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过程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 实验过程 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制做临时装片。 3、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 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4、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班级六年级学生人数39人实验形式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3月23日实验目的 1. 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2.认识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仪器器材学生显微镜、植物叶切片 实验过程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 3、收镜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甘浚镇中心学校李祥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小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笔者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实验的基本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做实验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3.明确实验中的观察任务 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 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

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4.明确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在《磁铁》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教师可以提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转二、千方百计拓展实验空间 1.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将课内有限的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观察植物根的生长》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看看种子萌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怎么样;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的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2.选择好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就地取材,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如在做《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材料需要土豆、鸡蛋、木板、铁块、塑料泡沫等等,就安排学生自己搜集带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严格实验教学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 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防 范意识,对易损、易坏仪器要特别小心,注意轻拿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耗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 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

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 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账册表册资料的整理 对新购入的实验教学仪器及时进行入账,各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提前两天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用后及时归还,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表现不佳。尤其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动手,处于观望状态,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有些实验的操作失误,实验效果不佳。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由于课程的改革,教材上有部分实验缺乏器材,不能开展,有的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须努力,不断改进。 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科学实验题 第二单元 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看到( 冒气泡 ),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5、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 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4、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实验结果: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6、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 ),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 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与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就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与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与蚊蝇嶂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就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备注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一一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 密布细毛,有钩爪 实验通知单 课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6807148.html,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作者:刘戎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7期 摘要:怎样才算上好科学实验课,不是看这节课学生有没有动手,而是要看学生动手的同时是不是动脑了。要做到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那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做到每个实验认真对待,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对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着课本做实验。 关键词:动手鼓励培养实验课 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是几乎每节课都需要学生动动手做做实验。可实验课真是难上,一部分 学生在老师发下实验材料后,毫无兴趣地照着书上的模式做,一部分学生是把实验材料当玩具玩,学生实验时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探究。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上好科学实验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前亲自动手做一做,精心准备好实验 在备课中,应深入研究教材,重点关注实验。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结果都是清清楚楚的,不会有什么改变,也不能盲目地认为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殊不知,我们都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当学生在实验中由于器材或操作等多方面的原因,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而不能按照你的思路得出正确结论的时候,我们就会后悔,课前为什么没注意这一点呢?因此,我提倡课前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比如在探究“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的实验中,用课本中的操作方法去做好像没有问题,其实在教师先动手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选的接触面粗糙,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很容易就读出,而如果选的接触面是非常光滑的桌面,滚动摩擦力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非常接近0,不好读出大小。教师做过以后,心里就有了底,在这里就可以提前设计好实验并准备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开始实验时,我故意让学生选用光滑的桌面,果然学生发现了滚动摩擦力的读数问题,这时我因势利导问学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有的小组采用增加载重量的办法,有的小组采用改变接触面的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讲做到了有备无患,课堂上不会因为事先没有准备而手忙脚乱,有效地控制了课堂效果,灵活地运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 作考试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1 探究蜡烛的变化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变化 二、实验器材:蜡块、蜡烛、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白瓷碗、澄清石灰水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2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 二、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紫甘蓝水、白醋、澄清石灰水、自来水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3、实验结论: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3 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槽、水、小石块、坩埚钳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2、实验操作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4 探究能量的转换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能量的转换

二、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暖水瓶软木塞(或橡皮泥)、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适量)、温度计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2、实验操作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5 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 二、实验器材: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科学小实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 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认真备好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为重要。我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读通整册教材。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首先就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列出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才能在准备具体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影响科学课的教学,你会感到每天都是紧紧张张的。就一册教材来说,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在开学初就应该去认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有必要的。 2、熟悉本单元教学内容 科学教师要想比较轻松的上好科学课,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还要更加细心的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只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先知道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哪些材料可以顺便一次性准备好,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购买,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提前动手做实验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 二、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1、要熟悉本校仪器室里的仪器药品。 由于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仪器室管理员,因此,科学教师熟悉仪器室里所有的仪器药品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时清楚的知道哪些材料仪器室里有,哪些材料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准备。 2、督促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科学课准备实验材料不仅包括教师的准备,也有学生的准备。很多分组实验材料单凭老师一人去准备是很难完成的,那不仅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而且准备实验材料全由教师代替学生准备,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那样相反让学生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 3、把自制的教具和实验材料存放在仪器室里,做到资源共享。 科学课的很多实验材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些材料不管是老师自制或是购买,我们用过之后都应该主动的把它摆在保管室里,以备下一年使用。每个人都把自制的实验材料放到仪器室里,做到资源共享。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