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宜春三中易平珍)

一、知识框架图

二、主体知识要点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②直接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即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作用:①收入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①适用范围: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②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

③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②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说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经济活动中人们总

是追求最大的效率。高效率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关系: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财政和税收

1、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预算和决算)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⑴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分配政策(恰当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人的关系: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1)财政支出的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居首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债务支出;

6、了解财政收支平衡的三种情况:

①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②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③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注意:一、一般把“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称之为财政收支平衡。

二、不能说“财政盈余”越多越好,这意味着财政资源的限制和浪费,财政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应该辩证的看待“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不能简单的说有利或有弊。

四、国家应当跟军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7、了解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8、税收的特征:强制性(判断方式一般是带有强制性的语言)、无偿性、固定性(一般是指不能随意性)。

三者关系:①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②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③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9、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1)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

增值税的意义: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居住地和收入所得地)。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个人所得税意义: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0、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能说每个公民或全体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

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交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索要发票的意义:(1)间接为国家税收做贡献。(2)是消费者维权的凭证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

工程经济2020年知识点总结

2020年一建工程经济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工程经济 1、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CQTV): ①资金的使用时间(T) ②资金数量的多少(Q) ③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C) ④资金周转的速度(V) 记忆技巧:CQTV重庆电视台 2、利率的高低影响因素: ①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②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则否。 ③风险越大,利率越高。 ④通货膨胀往往使利息成负值。 ⑤贷款期限长,风险大,利率高。 3、利息和利率在工程经济中的作用: ①利息和利率是以信用方式动员和筹集资金的动力 ②利息促进投资者加强经济核算,节约使用资金 ③利息和利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杠杆 ④利息和利率是金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

4、复利计算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实际使用中都采用间断复利。 5、现金流量表图的绘制: ①现金流量图的初始数为0 ②对投资人而言,投资是资金流出用表示,贷款是资金流入用表示。 ③箭头的长短表示金额的大小差异,但与金额并不成比例关系。 ④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表示“本年末下年初”。 ⑤绘制现金流量图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现值、终值、年金计算公式:F=P(1+i)n F=A [(1+i)n -1]/i 7、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 ①资金金额的多少 ②资金发生的时间长短 ③利率的大小(关键因素) 8、名义利率:r=i x m i:计息周期利率 m: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 例如:计息周期月利率为1%,则年名义利率为12%。 9、年有效利率:(1+r/m)m -1 10、关于F、P、A、i注意事项: ①有效利率i的计算期数,根据P、F、A的期数对应(期数以P、F、A为主) ②题目涉及到年初或年末一定要注意,前后保持一致 ③P、F、A要同期,要不都是年初,要不都是年末,注意题目前后不一致。

经济生活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P59) (1)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A、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前提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按劳分配的意义:A、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4、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造福于人民。 5、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措施):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④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⑤统筹好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并重,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①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2、财政的作用: ①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收入、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救助、福利、医疗)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资金、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3、财政收入:(1)税收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来源(2)利润(3)债务(4)其他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工程经济学 定义: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定出最佳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P2):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一个项目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明确的费用投入)出发点: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的财务评价; 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研究特点(P3):边缘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编英语综述)应用性: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决策的依据; 预测性:在问题决策之前进行的,有科学的依据才能有科学的决策; 综合性:研究处理技术经济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数量性:为科学准确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学采用许多定量分析。 2、时间价值 定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扩大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产生增值的两个条件: (1)货币作为资本或资金参加社会周转; (2)经历一定的时间。 影响增值的因素主要包括: (1)资金数量和投入的时间; (2)资金的周转速度; (3)资金效益高低; (4)资金使用代价的计算方式及利率高低等。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现金流量的统称) 三要素:大小、流向、发生时间 六个基本公式 已知量未知量系数表达式系数计算式P F (F/P,i,n)F=P×(1+i)n F P (P/F,i,n) P=F× 1 (1+i)n A F (F/A,i,n) F=A×(1+i)n?1 i F A (A/F,i,n) A=F× i (1+i)n?1 A P (P/A,i,n) P=A×(1+i)n?1 i×(1+i)n P A (A/P,i,n) A=P×i×(1+i)n (1+i)n?1 3、投资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增值形式 (1)借贷中的利息;(2)生产经营中的利润;(3)投资的收益; (4)占用资源的代价。

高中政治_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全)_新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生活及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及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及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及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 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及之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1、工程经济学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技术与经济 1)技术的含义 ①狭义的技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是其知识和经验的具体体现。 ②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 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比如,必须由掌握先进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作用于相应的劳动对象,才能成为先进的技术,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技术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经验、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总称。 2)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是指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我国现沿用的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从Economy一词翻译为汉字“经济”的,其含义与上述不同。现在通用的“经济”一词,是个多义词。 ①日常生活:一是指对生活有利的事或物。如“经济作物”等;二是指个人的生活用度。如某人的“经济条件”好坏等。 ②经济理论界 a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 b指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社会经济活动。 c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 d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就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的意思。 工程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的意思。 所以,也可以说:“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的节约问题的”,“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的”。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完整版)《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1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1.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2.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3.2007月8年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756.91,2008年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98.36(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这一变化表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进口,公民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降低,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吸引外国旅游者等。(√) 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 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 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1、工程经济学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技术与经济 1)技术的含义 ①狭义的技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是其知识和经验的具体体现。 ②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 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比如,必须由掌握先进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作用于相应的劳动对象,才能成为先进的技术,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技术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经验、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总称。 2)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是指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我国现沿用的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从Economy一词翻译为汉字“经济”的,其含义与上述不同。现在通用的“经济”一词,是个多义词。 ①日常生活:一是指对生活有利的事或物。如“经济作物”等;二是指个人的生活用度。如某人的“经济条件”好坏等。 ②经济理论界 a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 b指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社会经济活动。 c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 d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就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的意思。 工程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的意思。 所以,也可以说:“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的节约问题的”,“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的”。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排查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2、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7、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8、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9、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提高(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点拨: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人民币与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2、“物以稀为贵”,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4、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是矛盾的。() 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6、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7、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一定会减少。() 8、水价提高,会使居民用水量大幅减少。() 9、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1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无关。()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资料、 3、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5、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 6、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7、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8、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因此,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4、消费引导生产健康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7、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8、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9、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

一建工程经济重点总结篇(最全最强大总结)

1Z101000 工程经济基础 1Z101000 工程经济基础知识体系 1Z101010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及其构成 1.知识体系 工程经济基础 时间价值理论 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值计算 投资方案 经济效果评价 评价理 论应用 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周期概念和各阶段对投资的影响 盈亏平衡分析 ( 盈亏平衡点BEP ) 敏感性分析 ( 敏感度系数E ) 评价内容 盈利能力 清偿能力 抗风险能力 成本效益分析法 财务评价 指标体系 静态经济评价指标 (R;P t ;,P d ;利息与偿债备付率) 动态经济评价指标 (P t ’; FNPV; FIRR; FNPVR ) 成本效能分析法 评价方法

表示2. 知识要点 现金流量 某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建设期三年,各年投资比例分别为:20%、50%、30%,项目从第四年开始产生效益,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300万元,项目计算期十年,在最后一年可收回固定资产余值及流动资金100万元。则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为() 知识要点:1Z101013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方法答案:C 100 100 B D 500 100 100 500

解题思路:在画现金流量图时,注意现金流量三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方向(流出或流入)及作用点(现金发生的时间电)。 解题技巧:在画现金流量图时,投资一般画在年初,收益一般画在年末,箭头向上表示受益(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支出(现金流出),箭头上方(下放)注明现金流量的数值。现金流量图画得正确与否是正确进行资金等值计算的前提。画现金流量图时一定要注意全面,不要有漏项。同时要注意区分年初与年末。 1Z101080熟悉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及其相关计算 1.知识体系 2.知识要点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1.与采用复利计算利息 的方法相同。 2.利息额的多少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利率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利息计算 不计在先前利息周期中所累积增加复利计算:用本金加上先前计息周期所累积利息总额之和计算。 ):r=i ×m, 1)1(-+ =m eff m r i 1.不同时期、效”的资金称为等值,又叫等效值。2.等值基本公式: (F/P ,i ,n ) ((A/P ,i ,n ) ((F/A ,i ,n ) (影响资金等值因素:金额的多少、资金发生的时间、利率的大小。3.贷款利息计算方法有单利法和复利法之分,公式不同。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2020届高考政治高频考点选择题精练(教师版)

大足一中2020届高三政治高频考点选择题精练系列(3)考查范围: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时间:25分钟 选择题(共2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考点1 分配制度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这一论断旨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保持现行分配方式的稳定性,让生产要素的活力得到迸发 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探索的总结和肯定,能坚定制度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目的不仅在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①错误;市场即“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③错误;②④是对这一信息的正确解读。 2.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前提是 A.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B.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C.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答案】D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D 正确;劳动是价值的源泉,A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B与题意不符;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C错误。 3.某中外合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下图。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该公司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基本预备费: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难以预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 涉及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2、涨价预备费:对建设工期较长的项目,在建设期内价格上涨可能引起投资增加人而预留 的费用,亦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 3、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 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4、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5、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6、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率折算到建 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7、盈亏平衡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它是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 系的一种方法,也是在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8、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 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对象价值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选择填空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建筑工程费用 静态投资安装工程费用 建设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1.项目总资金 涨价预备费 流动资金建设期贷款利息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估算 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货价+进口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 国际运费=离岸价(FOB价)*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离岸价+国际运费)*国外保险费率 进口关税=(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率 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目前进口设备适用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成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离岸价(FOB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外贸手续费率 海关监管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海关监管手续费费率(对全额征收关税的货物不收海关监管手续费) 基本预备费=(建筑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3.国内运杂费的构成:运费与装卸费;包装费;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5.计提折旧的范围:(1)房屋及建筑物(2)在用固定资产(3)季节性停用和维修停用的固定资产(4)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5)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6.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7.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工程经济必考点总结资料

工程经济常考点 五个重要公式(必背) 1、终值F=P(1+i)n 现值P=F(1+i)-n 2、F=A P=A A=P () A=年金,等额连续期末 3、年有效利率(实际利率) Ieff == (1+)m-1 r=名义利率,m=计息周期 4、财务净现值 )t 财务净现值=累计折现, 1+i-n-1累加 C2-C0 净现金流,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0,代入公式。 5、附加率法算租金 R=) R=租金,P=租赁资产价格,N=租期,i=租期利率,r=附加率 经济效果评价 确定性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静态 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偿债能力分析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累计盈余资金 净现金流量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

设备的经济寿命N0= N0=设备经济寿命,λ=设备的低劣化值,P=实际价值,L N=预计残值。 经济采购量计算公式Q*= K2=单位成本(年平均储存成本),K=一次订货成本,D=年度采购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 起扣点T=P- P=总额,M=预付款,N=所占材料比重。 总成本 生产成本 直接费 间接费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收入 总成本费用 外工燃料修理其它 折旧摊销利息 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 所得税 净利润 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收入-总成本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 总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其他收入+投资收益(损失为负) 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入、支出及所得税无关 资金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所得税率) 筹资净额 ,筹资净额=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合同预计总成本 ×100% 公益性捐款可减免所得税最高12%。 总投资建设投资 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 土地使用费 与项目相关其它费用 与未来生产经营有关其它费用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宜春三中易平珍) 一、知识框架图 二、主体知识要点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②直接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即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作用:①收入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①适用范围: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②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 ③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②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说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经济活动中人们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