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受体: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按跨膜信息转导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曲张体:轴突末梢上形成的串珠状的膨大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过特性。极化: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模型,膜内负膜外正。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对外不显电性。

去极化: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元,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阈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为。

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突触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

刺激的全或无定理:小于阈值的刺激,机体不反应。增强刺激,就产生固定形态大小的动作电位,跟强的刺激不能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

牵张反射:指肌肉在外力或自身的其它肌肉收缩的作用下而受到牵拉时,由于本身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诱发同一肌肉产生收缩的一类反射。是脊髓环路所介导的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反射,它的反射环路仅由2个神经元,即1个肌梭感受神经元和1个运动神经元所构成。

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该肢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射。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就组成了一个完成肌肉收缩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去大脑僵直:在去大脑僵直动物上可以看到,动物伸肌的张力增大,四肢伸直,头

尾昂起,脊柱硬挺,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于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去极化超过阈值时,就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

IPSP抑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突触可塑性: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已进行过的递质活动的影响。如LTP,LTD。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其去极化,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降低的抑制。

神经递质NT: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如Ach,DA,NE.

神经调质ND:由神经元释放,本身不具有递质活性,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神经胚:早期胚胎发育中继原肠胚后的重要发育阶段。开始于神经板的形成,终止于神经管的合拢。

生长锥:位于轴突的尖端,呈扁平掌形结构,是神经轴突生长的执行单元。决定轴突生长方向。

戴尔原则: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末梢只能释放同一种递质。递质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存在于同一神经元内。

易化:当突触末梢接触一短串刺激时,虽每个刺激都引起递质释放,但后来比之前的释放量多,Ca高水平。

视网膜: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

双眼视差:由于正瞳距和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

视敏度,视力: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即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视野: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该眼所看到的范围。

微音器电位: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所产生的交流性的电位变化,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的震动完全一致。

痛感受器。损伤性刺激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皮肤、口腔粘膜、胸膜等处的神经末梢。

即时记忆:信息被接受的那刻在脑内的保留,容量非常有限

工作记忆: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操作,需要临时地、主动地保留或复述某总归有用信息,即时记忆的内容在时间上得到延续

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可将脑或脊髓所产生的运动冲动传到效应器,支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α-γ共激活:α运动神经元受到刺激而肌肉发生收缩的时候,梭内肌纤维被放松,Ia纤维的传入放电相应的中断。在刺激α运动神经元的同时也刺激γ运动神经元,从而造成α-γ共激活。Ia纤维的传入冲动就不会中断

兴奋收缩偶联:以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行为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绝对不应期:一次动作电位过程中,由于Na+通道失活,无论给与多大刺激,均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强直:运动神经元的发放频率足够高,是的肌肉在相机两次动作电位之间来不及舒

张,则肌肉每次的单收缩将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一个平台,这一现象称为强直

佶抗剂:拮抗剂是指与受体只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REM睡眠:异相睡眠,一个睡眠的阶段,眼球在此阶段时会快速移动,有活跃的脑和麻痹的躯体,有梦,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学习:个体通过神经系统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

非联合性学习:简单学习,指刺激与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形式,习惯化,敏感化。

联合性学习: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联系的学习过程。

记忆: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再现。

长时程增强(LTP)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重复的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增强,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幅度增高、斜率加大。

LTD:突触前神经元受到频率较低的重复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降低。脑电图:EEG是通过头皮表面放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皮层电图ECOG:颅骨打开后直接记录的皮层表面电位变化。

皮层诱发电位:感觉传入系统激发下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区域出现的电位变化。

强直后增强PTP: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可持续60s.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C,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

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 篇一: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复习题科学技术 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复习题(科学技术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科学的目的是世界,技术的目的世界。 A、改造认识 B、认识改造 C、征服创造 D、创造征服 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A、现代科学技术 B、科学方法 C、科学理论 D、科学论证 3、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最科学的方法。 A、科学思想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辩证法 4、是全部技术政策中最重要的问题。 A、人才 B、市场 C、经济 D、技术 5、是科学进步的物质基础。 A、经济发展 B、社会发展 C、经济政策 D、社会制度 6、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三个著名论断。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教兴国战略 D、经济与生产的关系 7、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他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实施战备。

A、科教兴国 B、改革开放 C、科技强国 D、可持续发展 8、“可持续发展”就社会发展观而言,主张分配。 A、按需B、按劳C、公平D、合理9、,是年5月6日颁布的。 A、1992 B、1995 C、1997 D、1999 10、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年12月5日下发的,从13个方面阐述了加强科普工作的意义及措施。 A、1990 B、1992 C、1994 D、1996 11、于年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A、1978 B、1982 C、1993 D、1995 12、近代科学技术时期是从16世纪到世纪。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 A、18世纪初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 1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特征是。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实用性 D、可靠性 15、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的是。 A、维萨里 B、哥白尼 C、塞尔维特 D、哈维 16、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A、199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17、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我国第一艘实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在。 A、20世纪80年代 1998年11月20日 B、1970年4月24日 1998

神经生物学专业.

神经生物学专业 一、研究方向 (一)疼痛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二)药物依赖与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三)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四)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二、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2.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1)专业及专业基础课 高级神经生物学 3.0学分 分子生物学工作基础 2.0学分 核酸的生物化学 2.0学分 组织化学 4.0学分从中选修 高级医学细胞生物学 2.0学分 7学分 分子免疫学 3.0学分 神经精神药理学 1.5学分 (2)本专业的经典理论著作或文献阅读 3学分 结合本专业经典理论著作或前沿研究成果论文报告,写出 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三篇,每篇1学分,由导师评定。 (二)非学位课程 13学分 1.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课 9学分 神经生物学实验 2.0学分 中枢神经解剖学 4.5学分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可塑性 1.5学分 组织学实验技术 1.5学分 细胞培养技术 1.0学分 细胞分析与定量 1.5学分 高级生化实验 3.0学分 分子生物学实验 3.0学分 分子免疫学实验 1.0学分 生物医学中的电镜方法 2.0学分 2.方法课 1学分 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2.0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 2.0学分 医学科研设计 2.0学分 3.进展课 1学分 神经科学进展 1.5学分 分子生物学进展 0.5学分 细胞生物学进展 2.0学分 免疫学进展 1.0学分4.自选课 2学分

人类疾病的分子基础 2.0学分 组织培养技术 1.0学分 实验核医学 2.0学分 基础免疫学 3.0学分 内分泌药理学 2.0学分 三、学术活动10学分 具体要求见总则。 四、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按照《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资格考试办法》执行,其中专业综合考试中的相关学科应从本专业的主要相关学科里确定。 五、主要相关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病学。

神经生物学复习大全

2009年神经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在多数细胞中呈现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通常是采用细胞内记录获得。 阈电位和阈强度: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 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在一定的刺 激持续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 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 变化。 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 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特 殊结构。突触的结构一般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分为Ⅰ型突触或非对称突触;Ⅱ型突触或对称突触。根据突触的功能特性分类: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突触整合:不同突触的冲动传入在神经元内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是突触电位的 简单代数和,其本质是突触处激活的电导和离子流的对抗作用,从而控制膜电位 的去极化和超极化的相对数量。(当神经元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同时输入的时候,这些信号在神经元上就会发生叠加,这种现象称为突触整合。两次兴奋造成的神经元去极化作用将大于单个兴奋性;如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同时发生,则两种作用可能会互相抵消。)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是神经系统中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能产生神经元的电信号,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也能将细胞外的电解质、化学刺激及细胞内产生的化学信号转变成电反应。有两个基本特性:对离子的特异性和对调节的易感性。有一类通道对电压变化敏感,受电压变化的调节而关闭。 化学依赖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时间性总和:局部兴奋的叠加可以发生在连续解接受多个阈下刺激的膜的某一点,即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刺激发生叠加。 G蛋白:能与GTP 结合的蛋白称为G 蛋白,它能接到神经递质、光、味、激素和其他细胞外信使的作用。一般说来。G蛋白是一个三聚体结构,由alpha、beta、garma亚基组成,具有多种类型。 反常整流:也称为内向整流器,钾通道的一种,因去极化而关闭,只有在膜处于超极化并且大于静息电位时才开放,此时开放的钾电流为内向的,驱使膜电位趋向钾离子平衡电位。 快瞬性钾通道:也称早期钾电流,可被很小的去极化作用迅速激活和失活,特别是在一次动作电位之后。被超极化作用“去失活”而接通。 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被称为生长锥,它是一种高度能动的细胞结构特化形式,它的三个结构域是中央区、片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其功能活动受细胞胞体(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和外部环境(神经递质、细胞外基质、细胞粘连分子)的调节。 先驱神经纤维:在神经束中轴突生长期间,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2020科普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科普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姓名成绩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培训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加油! 一、单选题 1.与西湖齐名,堪称“杭州之肺”的是(C) A.雷峰塔 B.龙井 C.西溪湿地 D.梅家坞 2.地球的寿命约为(B ) A.200~300亿年 B. 100~120亿年 C. 50~100亿年 D. 300~500亿年 3.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是(A ) A.0o经线 B. 0o纬线 C. 东经50o D. 西经50 o 4.人们将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称为( D ) A.莫霍面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古登堡面 5.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A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牛顿 6.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D) A.69% B.21% C. 31% D. 71% 7.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大约有(D ) A.40亿岁 B.38亿岁 C.20亿岁 D.43亿岁 8.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黏土制成的是(D )

A.唐三彩 B.“泥人张”彩塑 C. 黑陶 D. 翡翠 9.世界上最坚硬的矿物是(D ) A.石英 B.花岗石 C. 大理石 D.金刚石 10. 琥珀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形成于(B ) A.三叠纪 B.白垩纪或第三纪 C. 第四纪 D.侏罗纪 11.下列不属于全球主要的地震带的是(D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12. 本世纪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啸发生于( B ) A.1960年,智利 B.2004年,印度尼西亚 C.2011年,日本 D.1908年,意大利 13. 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D ) A.埃及 B.美国 C.日本 D.坦桑尼亚 14.当北京处于夏季时,澳大利亚处于( D )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15.闻名世界的“郑和下西洋”,发生于(A ) A.明朝 B.清朝 C.元朝 D.宋朝 16.如果傍晚出现火烧云,那么第二天的天气(A ) A.晴朗 B.阴雨 C. 下雪 D.落冰雹 17.人们真正发现科学的人工降雨方法,是在(D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18.雪是一种结晶体,它的形状呈(D )

视觉神经生理学 教学大纲

《视觉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眼视光医学教研室编写时间:2013年9月15日 教务处印制 2013年9月15日

一、课程简介

二、学时分配表 三、内容 视觉神经生理学是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宗旨是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特殊现象和熟悉视觉的形成机制。内容包括视觉的二元学说、色觉、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视知觉的研究方法、视野学、视网膜结构、视觉的视网膜机制和视觉的中枢机制、临床视觉电生理等。 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 2. 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3. 视知觉常用的研究方法。 熟悉: 1. 视觉生理的研究进展; 2. 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3.Weber’s法则及其应用。 了解: 1. 神经科学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神经科学的研究目标; 2.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 3. 感觉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测量方法。 [重点] 1. 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 2. 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难点] 1. 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2. 视知觉常用的研究方法; 3. Weber’s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时数] 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视觉心里物理学和视觉神经生物学的概念 第二节视觉形成相关解剖详细讲解 1.视网膜 2.视路和视觉中枢 第三节视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形态学方法 2.生理学方法一般讲解 3.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四节视知觉方法 1.经典的视知觉研究方法 2.改良的视知觉研究方法 3.信号监测理论重点讲解 4.Weber法则 5.感觉光强度的测量 [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 一、课堂讲授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感觉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测量 方法。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Weber’s法则及其应用 二、理论与实际图片联系(举例) 第二章视觉的视网膜机制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神经生物学实验指导

生物工程专业神经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内容一:大鼠脑立体定位及帕金森病(PD)模型制作 目的要求:掌握大鼠脑立体定位仪的设计原理、基本结构、用途和正确使用;PD 模型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实验分组:4人/组 实验课时:5学时 实验用动物、器械和药品: 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脑立体定位仪、水平仪、电吹风;麻醉药(0.4%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0.4 g,生理盐水100 ml);碘酒、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5或10ul微量注射器;手术器械,如手术刀、镊、止血钳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6-羟基多巴胺(6-OHDA)溶液(按3ug/ul 配制,加Vc,即6-OHDA溶液1ml:将6-OHDA3mg,VitC0.2mg,溶于灭菌生理盐水,在1.5ml离心管中定容至1ml,分装后-20℃保存)。实验操作及注意点: 1.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认识脑立体定位仪主要部件,即主框、电极移动架及动物头部固定装置(即固定上颌的结构和耳杆与耳杆固定柱)及用途。 2.脑立体定位仪的调试:摆稳定位仪,用水平仪测水平。检验电极移动架上各个轴向滑尺是否保持互相垂直,微量注射器针尖是否光滑垂直。检查定 位仪各衔接部位的螺丝有无松动。检查头部固定装置两侧是否对称。检查 耳杆使两耳杆尖端相对,以此判定耳杆固定的准确程度。然后,使两耳杆尖 端相对间隔1~2 mm ,前后移动固定有注射器的注射装置纵轴,使注射器的 针体向后移时,恰好通过两耳杆尖端之间的1~2 mm 间隙; 向前移时,恰 好与切牙固定架的正中刻线在一条直线上。 3.大鼠称重并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动物麻醉不可过深或过浅,注意呼吸情况。抓取大鼠时要轻柔,防止抓咬伤。 4.鼠颅的固定:将麻醉大鼠置于脑立体定位仪上,鼠颅依靠两耳杆及切牙钩三点固定。在向外耳道内插入耳杆时,鼠眼球向外凸出。一旦进入鼓膜环 沟内,穿破鼓膜,则会发出轻微的“嘭”声,同时出现眨眼反射,眼球不再凸出,

认知神经科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认知神经科学》期末复习 一、概论 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 [ppt]认知神经科学是阐明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的科学。其研究模式是将行为、认知过程、脑机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书]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分子(基因)、细胞、网络(神经回路)、脑区、全脑、行为等各个水平上对人类的所有初级和高级的精神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包括感知觉、运动、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情绪、意识等—开展研究。简而言之,它是研究脑如何创造精神的。 二. 方法: 2.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空间contrast与功能共振成像的时间contrast 的概念 结构像的空间contrast:结构像一般认为是比较固定的,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化,所以空间contrast是被试间某个脑区volume大小的contrast; 功能像的时间contrast:功能像在时间维度上是变化的,使用block design/event related design时,可以在被试内做时间上的experimental condition vs. baseline的contrast,当然在这之后也可以做被试间的两个时间上的experimental condition vs. baseline的contrast的contrast。 3. fMRI研究中的多重比较校正的概念。为什么需要做多重比较?常用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列举3个左右)?(答案1:在我们进行voxel-by-voxel比较时,由于比较次数很多,那么犯I型错误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果还以只进行一次比较的α值为犯I型错误的概率的话,就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所以理论上比较次数大于1次的分析都应该进行多重比较校正。 另外,在fMRI数据分析中,我们相信脑的活动应该在灰质的一定范围内,而不是仅在一个voxel内,所以通过多重比较校正我们可以把这些单个的假阳性voxel排除。fMRI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多重比较校正有FDR(false discovery rate),FWE(family-wise error)和AFNI提供的校正方法。) 4. 在磁共振成像中的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指的是什么? 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受区域性脑血流(rCBF)、血体积(rCBV)等的变化影响,是随着刺激出现从平稳状态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最后恢复到平稳状态的一条函数曲线。 5. 什么是成像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 这两个分辨率都应该指设备进行功能成像的描述。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是指成像设备在什么空间水平上反映大脑活动的信号,也就是能在什么样的空间水平上分辨出不同的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映为突触级,神经元级,voxel级,脑回级等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是指成像设备在脑活动后多长时间内能记录下活动信号,可以反映为毫秒(ms)级,秒(m)级,分钟(min)级,小时(h)级等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单细胞记录 > 颅内ERPs > 颅外ERPs、fMRI、PET。 时间分辨率:MEG、颅外ERPs > fMRI、TMS、PET。 6. BOLD-fMRI, NIRS, EEG/ERP这三种成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哪两个之间可以同时记录,好处在哪里?

2020年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答题库及答案(三)

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答练习题 地球与宇宙 1.我国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 D.12海里 2.郭守敬望远镜位于哪个天文台? D.兴隆山天文台 3.我国的“四大平原”,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4.以下哪类天体可以作为标准烛光测距? B.造父变星 5.下列对苔原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夏季短而凉爽 B.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C C.植物根系一般较深 D.植物以苔藓和地衣为主 6.以下哪个年份是闰年? C.2020年 7.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是? B.墨子号 8.关于温度,下列哪个不是其计量单位? A.摄氏度(°C) B.开尔文(K) C.华氏度(°F) D.度(°) 9.下列哪个双筒望远镜更适合天文爱好者?

B.7×50 10.在地球的北半球地区,在拔去洗劫菜池的塞子时,洗菜池时的水按()从泄水口流出。 B.顺时针方向 11.大气对地面有一种什么作用? A.保暖 12.太阳活动高峰出现的周期为? B.11年 13.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辐射强度的的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4.国际天文联合会划分的星座区域,是沿着什么进行分界的? A.天球赤道坐标系的赤经、赤纬线 15.以下哪个星座彼此不相邻? A.大犬座与小犬座 16.夏季的傍晚,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哪? B.南 17.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位于大气层中的? B.对流层 18.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万吨煤? A.500 19.大气臭氧层是怎么产生的?

A.紫外线破坏氧气的产物 20.我国的涝渍灾害主要出现在? D.东部的平原和盆地 21.以下哪个探测器目标是木星? A.朱诺号 22.中国第一个现代天文台是? B.紫金山天文台 23.火星稀薄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最高? C.二氧化碳 24.新的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是? B.大洋中脊 25.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量最多,因此会造成? B.近地面空气减少 26. 以下哪台天文望远镜是建议天文初学者购买的? B.7×50双筒望远镜 27.以下四个天体中哪个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最大? C.木星 28.月球上的“斑点”是怎么形成的? A.星体撞击 2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A.亚马孙平原 30.以下说法哪项不符合四川盆地的特征?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希望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然后带着下列的问题重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调质、离子通道、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皮层诱发电位、信号转导、受体、神经递质、神经胚、神经诱导、神经锥、感受器、视网膜、迷路、味蕾、习惯化、敏感化、学习、联合型学习、非联合性学习、记忆、陈述性记忆、非陈述记忆、程序性记忆、边缘系统、突触可塑性、量子释放、动作电位、阈电位、突触传递、语言优势半球、RIA、LTP、CT、PET、MRI、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儿茶酚胺、神经递质转运体、神经胚、半规管、传导性失语、离子通道、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组织化学法、细胞外记录、EEG、突触小泡、纹外视皮层、半侧空间忽视、 二、根据现有神经生物学理论,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其理由。 1、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的数 量是不断增多的。 2、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西班牙的哈吉尔(Cajal)、英国的谢灵顿 (Sherrinton)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哈吉尔主要是因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谢灵顿主要是因创立神经元的理论,而巴甫洛夫主要是因创立反射(突触)学说。 3、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但其数量在神经组织并不是最多 的。 4、海马的LTP与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形成的机制有关。 5、神经系统的功能学研究方法和形态学研究方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方法,因 此迄今尚没有办法把功能学和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 6、一个神经元一般只存在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7、大脑功能取决于脑的重量。 8、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个化学突触。

9、Bernstein 的膜假说和Hodgkin等的离子学说均能很好地解释神经细胞静息 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10、EPSP有“全和无”现象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与氯通道激活有关,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 生与钠通道激活有关。 12、视锥决定了眼的最佳视锐度(空间分辨率),视杆决定视敏度。 13、神经管的细胞不是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不能由神经管的 细胞转化。 14、哺乳动物特殊感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一般感觉的形成则一 般不经过丘脑的投射。 15、语言的优势在大脑左半球,所以语言的形成与右半球无关。 16、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验材料的应用对一些神经生物学理论 的创立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海兔对乙酰胆碱作用的了解,鱼类的电器官对学习记忆机制的阐述,枪乌贼对细胞生物电离子学说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17、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其树突和轴突分别有接受和 传出神经信息的作用。 18、REM睡眠与觉醒时脑电图相似,而这两个时期脑和躯体状态有明显的不 同。 19、采用脑透析术可引导脑的诱发电位。 20、ATP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21、钾通道既有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也有化学门控性离子通道。 22、视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听觉的形成则一般不经过丘脑的投 射。 23、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既有对称性,也有不对称性。 24、典型的突触结构主要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5、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运动代表区,中央前回是躯体感觉代表区。

西安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初中组竞赛题及答案资料

西安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初中组竞赛题及答案 【1】2014年,我国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上半年批复设立了4个 国家级新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新区数量达到()个。C、10 【2】在今年6月22日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该项目全长5000千米,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 省就有()处。B、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经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通过,于()起实施。A、2006年1月1日 【4】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C、限期淘汰 【5】用冰块冷冻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A、上方 【6】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伏。B、220 【7】向日葵跟着太阳转是因为()。B、向光性 【8】少穿化纤,多穿天然纤维材料的衣服有益于人体健康。下面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有()。 C、冰丝 【9】切完辣椒后,感觉手火辣辣的,像被烧了一样疼,用下列哪种液体洗手不能够去除沾在手上的辣味?()C、冷水 【10】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哪个部位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C、晶状体 【11】消费者判断家用电器的节能水平的主要依据是()。B、“中国能效标识”【12】目前空调、冰箱的中国能效等级分为几个等级?()C、5个等级 【13】我国的能效标识中等级5表示产品节电方面达到什么水平?() C、为市场准入指标 【14】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绿色代表()。C、环保节能

【15】空调、电视机等电器用遥控器关闭后,如不关闭电源开关或未拔掉插销,仍然会耗电吗?()A、多数会耗电 【16】我国城市家庭仅待机能耗浪费的电就很惊人,平均待机能耗已经占到了家庭总能耗的百分之几?()C、10%左右 【17】电冰箱的门封条变形后,可用下列哪种方法整形为宜?()C、用电吹风吹 【18】电冰箱结冰霜会影响冷冻室的热交换效率,从而也会降低电冰箱的制冷能力,增加电 冰箱的耗电量,因此,使用直冷式电冰箱的家庭应注意及时除霜。一般在冷冻室内冰霜厚度 达多少时除霜较为适宜?()B、5~6毫米以上 【19】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在多种地形中,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纵横交错的山脉 【20】选用哪种灯具有利于节电?()C、透明玻璃灯具 【21】使用洗衣机时,在同样的洗涤周期内,哪种模式更耗电?()A、强洗 【22】我们看电视时采取下列哪种方法与节电有关?()C、调整电视机屏幕的亮度【23】布满水垢的水壶烧水,必然要消耗更多的燃料。清理水垢应在水壶中放些白醋煮或者 是()。B、放些小苏打煮 【24】()的原料来源于动植物脂肪,比一般清洁剂易于生物降解,对环境破坏更小。 C、肥皂 【25】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等。C、太阳能 【26】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成分最多的是下列哪一种?()A、二氧化碳 【27】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个百分点左右。B、10 【28】植物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植物自身则主要是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植物在进行光合 作用的时候,除利用太阳能和自身的叶绿素外,还需要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 【29】煤烟型大气污染不包括由()引起的污染。B、粉尘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康复医学》是一门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课程。是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认识康复医学的专业课教材。其课程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等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为必须了解和学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的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就业后的规培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均具有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紧紧围绕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通过不同层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通过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康复的定义、对象、领域,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基本原则,能够把握康复、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残疾、残疾人的概念,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疾病和残疾的三级预防等内容。熟悉康复的方式、基本对策、基本观点、主要方法,熟悉康复医学的内容、重要性;熟悉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组成、躯体的运动生理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等内容。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康复的团队及康复价值观、残疾的预防、功能恢复及代偿的基本理论等内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理解康复医学的系统知识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第二部分康复评定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肌力的概念、徒手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张力的概念、肌张力异常的类型以及肌张力异常的主要表现,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常用的评定方法,以及平衡、协调、ADL、失语症、构音障碍感觉、疼痛的常用评定方法等内容。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肌张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作用,熟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分析,协调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的表现特征、评估方法;熟悉ADL、Barthel指数及FIM指数测定的内容;熟悉躯体感觉、疼痛的分类等内容。了解康复评定学中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康复评定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对常见的评定结果进行临床意义的判定,为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 通过第三部分康复技术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概念,肌力训练的原则,作业治疗的定义,康复工程的定义,言语、语言的概念;掌握传统康复的定义,康复医学中医患关系的特点等内容。熟悉物理疗法的

神经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神经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脑内重要神经核团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简介 Methods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 and nuclei in brain 1.实验目的 理解神经核团的概念,理解重要的神经核团;掌握脑立体定位图谱的使用方法;了解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实验器材、试剂及实验材料 手术刀、毛剪、注射器, 1%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依文氏蓝(Evans Blue), 大鼠。 3.实验步骤 3.1脑的大致结构和重要神经核团 脑膜至外由内分别有: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其下是大脑皮层,边缘系统等结构。重要的核团(神经内分泌相关的丘脑下部核团)有:PVN(室周核)、PeN (室旁核)、SON(视上核)、ME(正中隆起)、Hippocampus(海马)等。下表给出几个重要核团的大致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核团在不同截面上的位置和形状是不同的,因此具体位置应查阅图谱。 神经核团距离前囟(mm)中心线两侧(mm)距脑背侧(mm) PVN(室周核)-1.0~-4.2 0.0~0.8 5.0~5.5 PeN(室旁核)0.0~-3.2 0.0~0.5 6.5~9.5 SON(视上核)0.0~-1.8 1.0~2.3 8.5~8.8 ME(正中隆起)-2.4~-3.4 0.0~0.5 9.5~10.0 Hippocampus(海马)-1.8~-6.2 0.5~6.3 3.2~8.0 3.2实验内容 a)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40mg/kg); b)在颅骨前囟后3-5mm处打孔; c)用微量注射器吸入3μl依文氏蓝,注入大鼠背侧三脑室。 d)大鼠断头,除去颅骨,观察脑的结构。 George Paxinos and Charles Watson,The Rat Brain in Stereofaxic coordinates,Academic press,1986 4.江湾Ⅰ型脑定位仪的使用 6.1脑立体定位仪的原理 a)脑立体定位仪分为两大类:直线式和赤道式。

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
1.0 分
?
A、
没有声音刺激时耳蜗会自发发生声波震动
?
B、
如果检测不到自发耳声发射,有可能外毛细胞功能出现问题
?
C、
在不打开大脑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不同的细胞类型,不同的通路位置的异常是无法检测到的
?
D、
传出神经纤维的活动会刺激外毛细胞,接着会改变外毛细胞机械特性会产生自发的声音发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控中错误的是()。 (1.0 分)
1.0 分
?
A、
心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控,前者是兴奋作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
?
B、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受到牵拉,交感神经会兴奋,血管会收缩
?
C、
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会加强,血管会收缩
?
D、
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血管会 舒张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在小鼠关键期内进行过一次单眼剥夺实验,然后又使其恢复;同一只小鼠在关键期之外,再 进行一次单眼剥夺实验,它的可塑性变化为()。(1.0 分)
1.0 分
?
A、
由于在关键期之外,所以不存在可塑性
?
B、
可塑性增强
?
C、
由于在关键期内做过单眼剥夺实验存在记忆,当再一次进行时此类实验是可能达到相同效果
?
D、
可塑性减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关于情景记忆,不正确的说法是()。

2020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2020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库及答案(共 130题) 1.“空间望远镜”指的是? A.探测天体射电辐射的望远镜 B.接收天体的红外辐射的望远镜 C.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D.在地球大气外进行天文观测的大望远镜 标准答案:D 2.发生交通事故后,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以下哪种方式? A.侧卧 B.仰卧 C.俯卧 D.半卧 标准答案:A 3.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 A.播放音乐

B.浏览网页 C.拍照片 D.操作系统 标准答案:D 4.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男孩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标准答案:D 5.世界时指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A.0时区 B.东12区 C.西12区 D.东8时 标准答案:A

6.提出了光是光量子的理论是谁? A.爱因斯坦 B.惠更斯 C.牛顿 D.哥白尼 标准答案:A 7.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草地 B.海鱼 C.藏羚羊 D.天然气 标准答案:D 8.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 A.张衡 B.沈括 C.朱世杰 D.贾思勰

标准答案:A 9.下列哪本古代数学著作不属于《算经十书》? A.《九章算术》 B.《数学九章》 C.《五经算术》 D.《五曹算经》 标准答案:B 10.男性的性别决定于? A.父亲的Y染色体 B.父亲的X染色体 C.母亲的Y染色体 D.母亲的X染色体 标准答案:A 1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高于郊区的气温。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大纲 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Neurobiology 学时:54 考核方式:笔试及口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 课程类型:A 主讲教师: 韩济生、万有、于常海、王韵,崔彩莲、吴鎏祯、崔德华、王克威、罗非、邢国刚、薛冰、刘风雨、张嵘和张瑛等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等 开设目的: 本课程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教学方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系统介绍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及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动向。另一部分则结合本学科科研优势,开展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关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而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则充分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培养科学思维及科学演讲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课堂讲授内容,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文献,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分组汇报和讨论,教师及同学对报告内容进行评判打分。课程最后评分包括两部分:即理论考试(笔试)占60%,口头报告占40%。 预修知识: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生物学。 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大纲(共24学时) 一、绪论:2课时

1.神经科学的发展史 2.神经科学的基本内容:分子神经科学,细胞神经科学,发生神经科学,系统和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临床神经科学,等。 3.神经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形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电生理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脑成像方法,等。 4.本课程学时安排的思路、教材及参考书等。 二、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5课时 1.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2课时) (1)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功能关系。 (2)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分类及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3)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功能。 (4)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2.离子通道:(2课时) (1)离子通道的提出与证实。 (2)离子通过通道的方式和离子通道的特点; (3)离子通道的现代研究方法; (4)离子通道的分类与功能; (5)离子通道活动的调制。 (6)离子通道与疾病、毒物和药物。 3.神经元的电活动:(1课时) (1)膜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膜内、外离子浓度维持平衡的原理。 (2)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3)局部电位: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兴奋性或抑制性)和感受器电位;局部电位与配基门控离子通道和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局部电位的特点与功能。 4.跨膜信息传递(自学) (1)递质:神经递质与调质的概念、递质的共;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种类、来源,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生理作用、部分毒性作用;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种类、来源,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生理作用;神经肽的概念,神经肽的产生与降解,神经肽的受体与配体,神经肽的作用

2016神经生物学实验讲义

徐州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鼠脑灌注固定和取材 一、原理 固定是用人为的方法尽可能使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保持生活状态,防止组织细胞的溶解和腐败,并保持其原来的细微结构及原位保持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能使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等各种成分沉淀而凝固,尽量保持它原有的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射率,造成光学上的差异,使得原本在生活情况下看不清楚的结构,变得清晰可见;使得组织细胞各部经媒染作用 容易染色;经过固定,使组织硬化,以利于以后切片时切薄片。 体循环: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的各级分支→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完成体循环的整个循环。 二、实验步骤 1、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150~250g,或昆明小鼠,20g左右,雌雄不拘; 2、动物麻醉后,用左手持镊子夹起腹部皮肤,右手持剪刀自胸骨剑突下腹部剪一小口,由此沿腹中线和胸骨剑突中线向上将皮肤剪至下颌,分离皮下组织,将皮肤翻向两侧,再沿腹中线和胸骨中线向上剪开胸骨,沿膈肌向两侧剪开,并用止血钳将胸骨和胸部的皮肤钳紧,将止血钳翻向外侧以充分暴露心脏,小心用镊子将心包膜打开; 3、将灌注针(大鼠12#,小鼠7#)插入左心室并送至升主动脉内,用止血钳把灌注针固定在心脏上,打开灌注泵开关,同时剪开右心耳,使血液排出。先快速灌注0.9%NaCl(大鼠80-120ml,小鼠30ml),至肝脏逐渐变白色或右心耳流 出清亮液体为止,再灌注4℃预冷的固定液(大鼠200ml,小鼠50ml,根据动物体重定量),其中前1/3量快速灌注,后2/3量慢灌注,共在30分钟内灌注完; 4、固定液进入血管后,大鼠四肢和尾巴开始抽动,表明灌注液进入大鼠大脑,待抽动完全停止,全身组织器官变硬后即可停止灌注; 5、断头后,剥离颅骨、剪断脑神经、离断脑于脊髓,取出整脑。 6、后固定(post-fixed):剥出鼠脑后,切取含目的区域的脑段,放入相同固定液4~12h,4℃。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轴突,树突组成。 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不在神经元之间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化学物质。 离子通道: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在神经系统中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在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 电突触:直接通过动作电流的作用到达下一级神经元或靶细胞的突触。 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 信号转导: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局部电位:能引起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而尚未达到阈电位的变化。 受体:能与配体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它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的蛋白质大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在与激动剂结合后,只有经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结构上由单一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的受体蛋白。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转运体:膜上将递质重新摄取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或周围胶质细胞中储存起来的功能蛋白。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最后形成神经管,这就是神经胚的形成,经历上述变化的胚胎。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 神经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 先驱神经纤维:指在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它们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感受器: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和化学能)转换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视网膜:视觉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结构,可将光能转换为神经电信号。 光致超极化:光照引起感受器细胞超极化效应的过程。 视觉感受野: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都在其视网膜有一个代表区,在该区内的化学变化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特定的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视功能的细胞在厚度约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式呈柱状分布。 on-中心细胞:细胞的感受野对中心闪光呈去极化反应。 迷路:前庭器官和耳蜗共同组成极复杂的内耳结构。 行波:声波引起膜振动从耳蜗基部开始,逐渐向蜗顶传播。 本体感觉:指人和高等动物对身体运动的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