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链物流论文

冷链物流论文

冷链物流论文
冷链物流论文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探究

院系名称专业

班级学生姓名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一直以来人口众多,产品的消费量也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物流运输。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现在的网络销售十分频繁,但是很多产品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造成了消费者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刺激企业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进而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并能够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的运输方式,即冷链物流,从而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的发展。随着食品市场的逐渐扩大,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加大。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仍旧处于一个起步状态,但是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督促下,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必然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二、所属领域的研究成果

日本对农产品产业技术与保鲜流通非常重视。为了提高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其产销过程合理化,日本建立了规范配套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鲜活农产品产后的商品化比例达100%,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公共服务等进行宏观调控。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了蔬菜产业现代化,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均衡供应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冷链保鲜技术已达到了十分先进的水平,生鲜食品在冷链系统中运行,保证了品质,减少了损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对冷链物流的研究逐渐展开,主要包括对食品冷链物流理论、冷链物流现状、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弥海燕、赫奇英等分别在“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生鲜食品配送新理念一保鲜链”对冷链物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王多谋、王先锋等分别在“我国冷链物流成本走高”、“我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等文章中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弥海燕、肖露、赫奇英等分别在“RFID在冷链物流中的作用”、“现代物流新技术一蓄冷式低温物流系统”、“现代化多品温食品全程保鲜低成本运输”等文章中对我国冷链物流技术进行了研究。弥海燕、肖露、赫奇英等分别在“蒙牛的冷链物流运作”、“新型鲜花保鲜技术一让你的爱情永不褪色”、“荔枝保鲜不再难一蓄冷保温效益显”

等文章中分别对冷链物流的具体应用,做了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互联网+”的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综合运用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和研究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资源,搜集国内外冷链物流相关文献等资料作为理论基础,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并归纳出本文的理论体系和结构。

(2)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国内外冷链物流的现状及不足,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从而提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3)网络调查法。通过网络查找冷链物流的相关网站,阅读互联网冷链物流的相关文章,总结和归纳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指导教师签名:

年 6 月日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线上交易平台已成为分销渠道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方式。。生鲜电商凭借其消费频次高、毛利率高等特点,在这些年一直是电商平台争夺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然而,如何将生鲜产品保质保鲜地送上消费者的手中,在“泡沫箱+冰袋”的标配现状中,显现了冷链物流行业的短板发展前景。尽管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已达到1.12亿吨,但我国的公路冷藏车保有量、综合冷链流通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比之下,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表示,要大力解决生鲜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冷链物流关键问题,促进冷链储藏柜、社区自提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的发展。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冷链配送是推进生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要完善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生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同时,加速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在电商的迅猛发展和冷链政策利好双重推动下,刺激了资本市场热情投放,冷链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来自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冷藏车增长1.4万辆左右,冷藏车保有量突破9万辆,同比增长18.4%,冷库总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同比增长11.76%。

1.1.2研究意义

当前,冷链在我国已经处于井喷式发展的阶段。冷链物流服务对象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药品(特别是生物制剂和血液制品)以及部分危险化学品等,这些产品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实际上,产品由于冷链存储和运输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不但影响味道变化和营养价值,更严重的甚至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已属于伪劣商品。因此,冷链物流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意义重大。

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此外,中国的零售食品有50%需要温控运输,但只有15%货物在拥有温控的环境下运输,而在欧洲和美国同样的货物有85%是在温控环境下运输的。如果中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点到点、门到门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则至少可在物流环节节省160亿美元。由此可见,完善的冷链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节约社会资源,增加初级生鲜产品的产业价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的重要性更加突显。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生鲜产品逐步呈现出规模化区域性生产的发展态势,跨区域和反季节销售的增加,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但是,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生鲜产品出口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冷链保鲜储运能力不足,流通损失相当严重,生鲜产品

难卖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异常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常发生。发展和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不但能够减少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因腐烂变质引起的损失,还能够推动生鲜冷链产品反季节跨区域的均衡销售从而,稳定生鲜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由此看来,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2冷链物流概述

2.1定义

冷链(cold chain)最早是在十九世纪末,由美国人美国人阿尔贝特·巴尔里尔和英国人J.A.莱迪齐先后提出。伴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供应链理论的不断发展,冷链也不断得到发展。关于冷链,各个学者给出了自己不同的定义,综合各类研究,本文将冷链定义为:为保持易腐品的品质,减少损耗和防止污染,在产品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供应链系统。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一种物流体系,该体系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和GPS、GIS等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全程点对点跟踪管理服务。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主要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组成。

根据物品特性,冷链物流的使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冷链物流的使用范围

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

蔬菜、水果速冻食品药品

水产品肉、禽、水产品等包装食品生物产品

肉、禽、蛋冰淇淋、奶制品化学产品

花卉产品快餐原料

2.2冷链物流的特点

由于冷链物流是以保证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物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运营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因此冷链物流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

第一,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冻装置来保证其低温环境。例如,专门的冷藏车、冷藏库以及专门的低温加工场所等。

第二对信息技术要求高。冷链物流具有精益性、敏捷性的双重特征,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参与主体多,且整个过程要求实时监控,因此需要高度信息技术支撑。

第三,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与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较而言,冷链物流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一旦运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对物品的品质造成威胁。如果冷链各环节由于没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而不能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对于托运方还是承运商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第四,冷链物流是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联系最紧密的供应链。要保证冷链不断,这不仅和冷链物流提供商内部的组织协调性有关,而且也和为冷链物流提供商提供冷冻冷藏设备的供应商紧密相关。冷藏冷冻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上游设备供应商能否及时维修或者进急调拨替代产品以保持冷链不断,这也是冷链运营能否保持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冷链运营过程中,冷链各个环节上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以保证冷链质量。

第五,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质量和物流成本是两个存在二律背反原理的物流因素,这一点在物流成本本身就高的冷链物流系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在保证物品品质的同时很好的控制冷链物流成本,这也一直都是冷链物流研究者探索的焦点之一。

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严格要求,这是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1)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2)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3)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链发展密切相关;(4)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

2.3冷链物流遵循的原则

冷链物流要良好的运行起来,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加工过程应遵循3C、3P原则

“3C原则”是指:冷却(Chilling)、清洁(Clean)、小心(Care)。也就是说,要保证产品的清洁,不受污染;要使产品尽快冷却下来或快速冻结,也就是说要使产品尽快地进人所要求的低温状态;在操作的全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产品受任何伤害。

“3P原则”是指:原料(Products)、加工工艺(Processing)、包装(Package)。要求被加工原料一定要用品质新鲜、不受污染的产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成品必须具有既符合健康卫生规范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2、贮运过程应遵循3T原则

“3T原则”是指: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产品耐藏性(容许变质量)(Tolerance)。“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和产品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冷藏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冷藏食品的品温越低,优良品质保持的时间越长。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品质降低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此对不

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都有相应的产品控制和储藏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

3、整个冷链过程的3Q、3M条件

“3Q”条件:即冷链中设备的数量(Quantity)协调,设备的质量(Quality)标准的一致,以及快速的(Quick)作业组织。冷链链中设备数量(能力)和质量标准的协调能够保证农产品总是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卫生、包装)之中,并能提高各项设备的利用率。因此,要求产销部门的预冷站、各种冷库、运输工具等,都要按照农产品物流的客观需要,互相协调发展。快速的作业组织则是指加工部门的生产过程,经营者的货源组织,运输部门的车辆准备与途中服务、换装作业的衔接,销售部门的库容准备等均应快速组织并协调配合。“3Q”条件十分重要,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例如,冷链中各环节的温度标准若不统一,则会导致食品品质极大地下降。这是因为在常温中暴露1小时的食品,其质量损失可能相当于在-20℃下贮存半年的质量损失量。因此,对冷链各接口的管理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3M”条件:即保鲜工具与手段(Means)、保鲜方法(Methods)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在冷链中所使用的贮运工具及保鲜方法要符合农产品的特性,并能保证既经济又取得最佳的保鲜效果;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冷链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

在上述原则中,属于产品特性的有原料品质和耐藏性;属于设备条件的有设备的数量、质量,低温环境和保鲜贮运工具;属于处理工艺条件的有工艺水平、包装条件和清洁卫生;属于人为条件的是管理、快速作业和对食品的爱护。这些原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冷链物流操作的技术依据,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

3“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回顾冷链物流发展历程,从起步到展翅高飞,一年一个变化。相较于2008年的“概念兴起”、2009年的“跑马圈地”、2010年的“五年规划”、2011年的“波澜骤起”、2012年的“局部过剩”、2013年的“稳中有进”、2014年的“理性发展”、2015年的“从量到质”,产业格局不断变化,企业不断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和新需求。

3.1发展运行现状

3.1.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新鲜蔬菜、水产品产量、水果产量、肉类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蔬菜产量76 005万t,水产品总产量为6 46l万t,水果产量26 142万t,肉类产量为8 706万t,禽蛋产量为2 893万t,牛奶产量为3 724万t。2014年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达到1.05亿t,冷链物流市场整体增长率达到18%。未来十年,预计还将有新增3亿左右的城镇人口数量,生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可避免。

2011—2014我国生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t

年度蔬菜产量水果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牛奶产量蛋禽产量2011 67929 22768 7965 5603 3657 2811 2012 70883 24056 8387 5907 3743 2861 2013 73511 25093 8535 6172 3531 2876 2014 76005 26142 8706 6461 3724 2893

3.1.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4 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 年增长36.9%。2014 年《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 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

代,冷藏车2014 年产销量达到2 万辆,与2013 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

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 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 个,投资额已经超

过550 亿元。

3.1.3冷链物流政策环境利好

2014 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

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鲜活甲壳类海产品

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

验方法》发布,2014 年7 月1 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

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

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5两会政膊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

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仓储和冷链等现代物流设施建设。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国

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在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加长

足的发展与提升。

3.1.4食品安全与冷链管理受到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食品生产与消费大国,这就使得大众消费的食品安

全与环境卫生问题,成为了人们所重视与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造成

食品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处在流通环节中。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

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阶段,人们往往更多关注

的是产品的整体市场中表现力,也因此而更加关注与产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

以及销售环节有关的各项活动。这种市场信息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企业来全面

强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并进一步引导企业将其自身的品牌和产品的质量进行更

加紧密的结合与联系。

3.1.5生鲜电商发展迅速

2014 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 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 顺丰优选+ 顺丰嘿客”布局2500 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专业人士指出,生鲜电商的爆发将推升冷链刚性需求。生鲜电商的迅速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冷链电商时代,冷链物流已经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增长点。冷链物流与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相结合。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电子商务的热度有增不减,鲜活易腐商品的竞争成为电商竞争的新热点,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与物流的质量和速度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冷链物流的保障,生鲜电商也无法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3.2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可以概括为3点。首先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最大猜想,就是冷链物流企业会演变为科技公司、生活服务类大数据运营公司,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之一,也是实现新经济人群消费体验的关键,成为受人爱戴和重视的行业;其次是冷链物流企业在分销、贸易、纯物流企业之间徘徊思考;最后是按照互联网+趋势影响,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提前分析、预测、决策、调控物流行为,实现运输线路、车型、空载配货、诚信体系的智能化运营管理。

3.2.1冷链物流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三大因素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稳步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5年年均增速21%。

因素1国际化: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APEC 后亚太自贸区取得更大突破,进而带来新机遇,目前中韩和中澳自贸区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因素2标准化:国内人均消费力提升,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提高,对冷链标准认知加强:国内法规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加之配套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快冷链行业健康发展。

因素3农村市场:农村市场需求激活,以及农产品进城、出国,将迸一步刺激冷链的发展。

3.2.2生鲜电商推动冷链物流模式升级

电商国际化加快国内冷链服务的国际化对接,国际生鲜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对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提高,具有分销职能的冷链供应链类型的企业快速崛起。与此同时,国内冷链企业开始跟随国家战略逐渐走出国门,跨境收购成为一种新动向。此外,电商下乡推动冷链下乡新思维,城乡结合部的冷库建设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进城、出国需求加快F2C模式的发展

3.2.3跨界竞争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历年冷链50强企业结构特征分析、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贸易商(生鲜进口贸易的贸易商和货代等)、制冷设备商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后面还会有跟进者。冷链物流的服务形态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围绕运输展开的服务,如冷链干线运输、冷库、冷链宅配等冷链包装产业、冷链认证服务(产品溯源、供应商等级评定)、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IT技术商(全程质量监控、如温度、湿度等)全产业链构建正在形成。

3.2.4资本对冷链物流影响出现新趋势

传统做规模和提升服务的投资模式依然会继续。围绕产业生态布局的资本也将出现(类似国家冷链行业发展基金、致力于投资冷链基础设施相关的内容,如包装技术、质量监控系统、以及行业标准构建等)。资本助力国内冷链企业进行跨境收购。

3.2.5技术革新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

技术发展助力冷链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包括制冷技术、食品速冻技术、冷库自动化、包装技术等)。互联网应用对冷链物流标准落地的倒逼效应(生鲜电商的竞争使得冷链服务标准越来越透明化、标准化,移动二维码等的应用使得标准动态监控成为可能。冷链标准的建立可能依然是某个企业主导)。

4“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4.1“互联网+”对冷链物流发展作用

“互联网+”对于冷链物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互联网早已遍及各个领域,而对于冷链物流而言,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不仅可以有效加快冷链物流的运输整合,还能够提升运输速度,为冷链物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进而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扩大冷链物流的运输规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此基础上,进而提高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

4.2“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首先,冷链物流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保鲜水平,并减少了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冷链物流是对温度加以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不会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变质,是一种延长保质期的有效运输方式。只有保证了食品的质量,才能实现产品的大范围销售。

其次,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的运输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为冷链物流的效率提升提供了帮助。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顺丰优选,实现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新鲜产品。

再次,冷链物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少产品浪费作出了贡献。产品的

保质期是非常有限的,而冷链物流的运送是在控制温度的基础上,有效保证产品新鲜度的。第三,“互联网+”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电子商务也依旧倍受欢迎,虽然其发展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产品本身易变质的特性,要求电子商务必须重视与冷链物流的有效结合,在其保障下,提高销售质量和水平,从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5“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面临问题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迅速,正处于井喷式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水平差距较大,冷链发展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5.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以及装卸搬运所用到的相关工具。

首先,冷库及冷藏车保有量十分匮乏。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冷库容量共计2046万吨,冷藏车29444辆,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到13.5千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20%,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很多冷库是由其他建筑改建而成,存在设计缺陷和安全问题。

其次,冷库种类不齐全。根据实际需求,冷库的种类主要分为:冷藏库(温度在5。C)、冷冻库(温度在一18。C)、超低温库(温度在一32℃)和保鲜库(存放瓜果、蔬菜的专用库)四种。目前,我国现有的冷库主要为冷藏库和冷冻库两种,而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保鲜库和超低温库的数量屈指可数。由此造成我国大量的瓜果蔬菜和深海鱼类在不合标准的储藏环境中大量损耗。

最后冷库建设缺乏规划,资源分布不均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兴建冷库,据中冷联盟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我国冷库新增量就达到了579万吨,并且,由于冷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近45%的冷链资源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和广东地区,而河南、黑龙江、吉林等主要农产品基地却只有不到5%的冷链资源。以至于出现发达地区冷库过剩,而农业产出区冷库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

5.2公众的认知度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步,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人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依旧较低,甚至有些人从未听说过冷链物流。物流企业竞争激烈,成本、价格战成为物流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然而冷链物流需要较高的成本来维持发展,导致许多物流企业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冷链物流的公众认知度比较低。目前,我国对物流冷链的认识普遍不足,呈现三大困局:一是“不知道”,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城里人不知道偏远地区的优质产品;二是“知道吃不到”,明知道有,因为路途遥远,不可能实现运输,物流冷链配套不足;三是“知道能吃到,却不敢吃”,这涉及物流冷链配送安全的问题,配送过程中冷链有没有断链,消费者很难了解,对物流运输质量不能完全信任。这些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程度低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5.3冷链物流人才短缺、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权威机构调查,在近两三年的时间内,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会达到60余万。特别是对于新兴的冷链物流业来说,人才的缺口将会更大。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拥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比例还比较高,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只是做了建立企业网站、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等基础性工作。在信息技术方面,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EDI)、GP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范围还很有限,很多物流信息的采集和传递还是依靠电话、传真甚至是手工的方式完成。在整个行业层面,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无法实现冷链供需信息的高效对接。信息化水平的低下,极大地降低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增加了运作成本,阻碍了冷链产品质量信息追溯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5.4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在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以第三方中小企业为主,专业化程度不高,经销规模小,实力薄弱,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全国性大型跨区域服务企业则处于发展初期。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无法满足众多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冷链物流需求。而各种企业的自营物流往往受到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大影响了流通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造成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率大大增加。但是,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凭借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有效汇集冷链物流需求,对冷链资源进行统一调配,通过共同配送等管理手段,提高冷藏车辆的装载率,有效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此外,优秀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还能为客户进行冷链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帮助客户建立高效一体化的冷链服务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冷链流通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客户的冷链物流成本。因此,要尽快改变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的不利局面,从而提高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促进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5.5冷链物流技术水平落后

冷链物流环节多,对技术有特殊要求。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采用的各种先进的预冷技术、气调冷藏和微生物控制技术、低温加工技术、温度控制和记录技术、质量检验评估技术等,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推广阶段。除了温度外,影响冷链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还有包装、卫生、环境和时间等管理因素,生鲜农产品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我国在节能环保的冷却冷冻设备、自动化分拣、加工包装设备、多温控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装备方面的研发能力较弱,发达国家运用传感器、RFID、GPS/GMS等物联网技术进行全程温控和综合管理的做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一些落后的制

冷技术,不仅制冷效果差,而且能耗高,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粗放型经营,影响了全程冷链的运作质量,增加了冷链物流成本,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5.6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一个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付出比一般物流企业高出很多的成本代价。为了实现全程严格的冷链仓储和运输,冷链物流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巨大。造成冷链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冷链市场消费需求有限。由于消费者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原因,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而为保证质量所采用严格的全流冷链,会导致产品价格偏高,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这种较高价格,从而减少了冷链物流的消费需求。第二,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从整体来看,冷链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规模普遍较小,配置规格较低,信息化程度不强等问题,不容置疑的是市场竞争主体规模偏小将直接带来无序的市场竞争,不能形成规模效益,造成冷链物流成本偏高。另外一方面,由于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缺失以及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严重影响冷链物流产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了商品损耗,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第三,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原因,我国冷链供应链体系不健全,上下游企业信息不对称,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使冷链物流成本偏高。第四,标准落实不到位。国家冷链行业标准虽然已经制定,但只有少数的行业领先者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自觉执行标准,有时还会执行比国家标准更高的企业标准,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自律性差,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冷链的产业化程度,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冷链物流产品的成本。

5.7缺乏冷链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非常零散,尚未建立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近200项,但都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而且,我国的政策相对于发达国家过于宽松,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而发达国家则规定了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仅严格要求肉类厂家的卫生条件、温度条件及包装条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而且,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与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仅100

多个,冷链物流方面的标准则更少,全面规范更是基本空白,而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十分成熟,有着统一的相关标准并严格执行。例如,加拿大为确保冷链物流食品质量和安全,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拥有有机产品认证架构46 个,认证2500 个有机农场和150 家食品加工企业,而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约3000 个,和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仅100 多个,至今没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面规范。

6“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新思路

当前,冷链物流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互联网和科技无所不入的今天,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开始尝试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浪潮,推动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6.1推进先进化技术的应用,与“互联网+”充分结合

“互联网+”在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一种新颖方式。在冷链物流建立完善的体系和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链接必不可缺。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全面支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施不仅能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也能保障冷链物流的品质,进而推动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冷链物流的技术有:冷链标准、认证技术、冷冻冷藏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包装技术、冷链的节能技术和冷链的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为依托,推动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物流等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冷链运输物流领域的应用,为冷链物流发展“提速”。支持有实力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系统改造升级,加强对“全程透明”冷链的控制管理。促进区域间和行业内的冷链物流平台共享,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所以,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应用技术设施设备,提高冷链物流的科技水平,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途径。

6.2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冷链物流体系,系统地推进发展

冷链物流的发展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进而与民生相关联,单单依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短时间很难内与电商发展、国家政策、消费者需求相一致,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应该是分散的、孤立的,而应该是连续的、一体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效的降低冷链物流总成本,并提高冷链物流的质量水平,进而保证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在构建冷链物流的整体体系的过程中,要保障供应+生产+销售,一直到最后的消费者整个的供应链流程,都要纳入到冷链物流体系之内。从供应链的层面来看,冷链物流企业所注重的更多是双方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在“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应当把更多精力投放到冷链中“链”的建设与发展上,并尽可能的将链条建设到最完整的状态,确保上下游企业之间衔接的紧密性,并以此建立起全面的冷藏运输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此外,冷链物流企业要积极地采用投入产出一体化的集约经营管理体制,使得链接生产、销售的功可以得到更大层次上的发挥,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冷冻与短途运输等相关的增值服务。由于冷链物流产品具有相同的特点,因此,各个冷链物流企业必须加强联合,共同进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与完善,从而进一步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6.3建立健全的冷链物流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缺失,限制了食品冷链的发展。整个物流行业都存在入市门槛低的问题,“一部手机,一间店面”、“一台电脑、一辆货车”成立起

来的小物流公司,在软硬件设施、现代化技术,、经营理念的运用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冷链物流与普通的物流大不相同,由于其运送的大多属于新鲜食品,极易出现产品质量受损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因此要借鉴国外先进冷链物流企业经验,结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制修订食品冷链配送操作规范、食品冷链温度控制等冷链基础、冷链技术、冷链管理和冷链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宣传与推广。并且加强冷链运输车辆车型及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管理,研究制定冷藏保温车辆分类及技术要求,推动冷链运输车辆标准化、专业化。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托盘、容器、包装等标准化运输工具。研究探索对关系到居民食品安全的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运输执行强制性标准。加强与国际冷链运输物流标准的对接。

6.4培育和推进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符合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企业把自己不擅长的物流外包给专门的物流企业来做,自己做好跟踪、控制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国外,第三方物流使用比重已达70%以上,是物流发展的主体。要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方式科学、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政府应制定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第三方冷链物流,推动第三方冷链物流向差异化、集约化的市场竞争模式发展。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必须对冷链物流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在改进冷链设施设备同时,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吸收优秀的冷链物流人才,进行冷链技术研发。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过程实施全程冷链和监控,进而提高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加速发展。

物流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书

完成时间:2010 年12 月9 日 目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1) 一、前言 (3) 二、自我评估 (3) 1我的优势劣势 (3) 2我的价值观 (4) 3我的能力 (4) 4同学分析 (4) 5家长分析 (4) 三、环境分析 (4) 1.家庭环境分析 (4) 2.学校环境分析 (5) 3.社会环境分析 (5) 4.职业环境分析 (5) 四、职业规划设计 (6) (一)短期目标:建立初步目标 (6) 大一年度学业 (6) 大二年度学业 (6) 大三年度学业 (6) 大四年度学业 (6) (二)中期目标: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6) 2012-2015 (7) 2015-2018 (7) 2018-2023 (7) (三)长期目标:创业 (7) 五、职业生涯规划向标说明 (7) 六、动态反馈调整 (8) 七、备选规划方案 (8) 八、结束语 (8) 后记 (9)

一、前言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已经工作的我,很早就知道如果不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生活和工作就会没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归,为了高效的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评估 1我的优势劣势

爱好:踢足球、交友、看新闻、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Photoshop、摄影、以及阅览经济管理类的书籍。 2我的价值观 我认为美和协调是最重要的,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人要对社会作出贡献,但不是完全脱离自我的需要,应该尽量把自身要求同社会联系起来,达到双方的满足,互惠互利。同时我们要对生活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任何事物都要看到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并且以此来激励自我进步,创造出更好的人生价值。 3我的能力 专业技能:运筹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英语,Photoshop 其他技能: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思考能力,吸收知识扎实到位,记忆力好,善于观察。 4同学分析 优点:待人真诚,随和,有一定的亲和力;学习积极,勤奋刻苦;生活乐观,向上;有强烈的进取心。 缺点:处理问题不果断,考虑事情不全面。 5家长分析 优点:懂事,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乐观,孝顺。 缺点:自制力不够,毅力不足,考虑事情不周全。 三、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成员较多,是一家六口——相对轻松的家庭环境给我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父母经商,社会阅历丰富,家庭情况基本属于小康水平。父母的行为处事教会了我很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有哥哥的帮助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虽然家里经济情况还可以,但我个人认为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我有自己的理想,父母也对我寄予厚望,我会努力去实现他们对我的希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论文信息共享论文

农产品冷链物流论文信息共享论文农产品冷链物流论文信息共享论文农产品冷链物流论文信息共享论文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摘要: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运作效率差,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管理水平低。物联网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将在许多传统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物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共享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物联网技术如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广泛应用,将使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二)物联网的本质和特征 物联网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科_ __物流管理___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姓名:张三 学号: ********** 专业:物流管理 入学时间: 200 春(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李四经济师 所在电大:珠海广播电视大学 200 X年X月X日

录 一、现代物流技术及物流装备基本情况介绍 (1) ( 一)、现代物流技术 (1) (二) 、现代物流装备 (1) 二、珠海华粤公司仓储管理中物流技术及物装备的实际应用 (2) (一)、珠海华粤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 (二)、仓储管理中运用到的物流技术 (2) (三)、仓储管理中运用到的装备 (3) (四)、物流设备在仓储管理中产生的作用 (3) (五)、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后序物流技术及设备应用改善方案与措施 (3) (一)、物流技术运用的计划 (3) (二)、物流装备的进一步改善 (4) (三)、总结 (5) 四、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不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流通型企业,都存在库存的物质,即都需要进行仓储管理. 现在用地越来越紧张、厂房租金或者使用成本持续上涨,人工费用也逐年增加,相关费用(水电费、管理费等等)升高。所有这些,都迫使企业对仓储物品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去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化的物流装备及物流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去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数据准确率、信息传递速度,使企业物流活动能够做到标准化、信息化为一体,为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作好垫铺。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虽然给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竞争力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企业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总之,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时,不能全盘照搬,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吸收及运用,将企业的资源动作及利润最大化。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所需要的各类设备及器具的必要性,然后从过程改善及人员思想转变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过程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计划。 【关键词】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现代化仓库标准化托盘货架

冷链物流论文

捌九傳奇 冷链物流论文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冷链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的是“门到门”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与管理;冷链物流包括肉食品、成品、半品、海鲜等运输的重要渠道,随着物流行业和市场日益细分的发展,冷链物流正在向一种专业化的物流方向发展,冷链物流市场增长潜力仍然是巨大的。我国的现代物流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发展而来。而我国在冷链物流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我国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简介 (1)冷链物流的定义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2)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冷冻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达到要求的,

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冷链物流的发展 将物联网技术应该用于冷链物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能够对整个过程实施智能化监控。在生产过程依照生产厂商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过程的透明度不高,不能确定是具体的哪方面出了问题,更不能确定相应的当事人。物联网的采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就对其进行电子标记编码,建立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能够对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的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控,包括当前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全部录入数据库的数据,很容易就清楚了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问题。能够立刻进行改善,也能够确定事故的责任归属。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之后,储存管理变得更加的简便、快捷高效。在生产加工时对产品的电子标签,在储存的时候运用其自动识别功能,在入库的时候通过读写器就能很快的记录产品的入库时间和相应的数量等信息。仓库的管理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员逐个的进行清点盘查,通过读写器进行快速的读取或者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应的数据就清楚仓库库存的详细情况。产品出库的时候,利用数据库能够快速确定产品,从而避免了先进后出现象的发生。产品上的电子标签还能够对

B2C电子商务模式下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物流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B2C电子商务模式下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物流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发展己成为企业甚至国家发展的 必由之路。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使得低碳物流行业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创新 驱动下电子商务虽然被广义论证为具有低碳环保特性的新商业模式,但在电子 商务模式支撑模块的物流中依然存在高能耗环节,其中物流配送环节能耗最高。因此,本文研究重点是将低碳概念引入B2C电子商务VRP问题模型中,并得到适合该模型的求解方法,本文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低碳配送的特殊性质,构建与两种特性相适应的B2C电子商务VRP问题数学模型,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在时效性、经济性和低碳性的要求,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在国家整体节能减排工作安排中取得先机,迅速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为将来赢取更多市场比 例夯实基础。 其次,通过与传统物流配送比较,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对时间效率限 制更多的特殊性质,低碳视角下B2C电子商务配送路径选择应从运输距离最短、车辆 服务客户时间最少、物流配送车辆最优以及排放C0。等污染气体最少四个约束目标 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和模型需要,利用适合本文的改进 遗传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求解算法设计,并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进行编程处 理,使所建模型求解最终得以实现。为验证算法性能,采用CPLEX精确算法与启发式 算法对比分析算法选取有效性。 最后本文通过案例验证低碳视角下B2C电子商务VRP问题模型和设计的自适 应性遗传算法。模型比较和数值分析表明,基于本文构建的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 所提出的低碳车辆路径方案,可得到模型提出的约束目标最优以及配送路线最优,一 方面可满足消费者要求,另一方面可减少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 以后减少碳排放和发展低碳物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在当前正值电商物流高 速发展阶段,论文所研究的基于低碳视角下电子商务VRP问题优化问题具有较好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低碳物流;B2C电子商务;车辆路径问题;改进遗传算法

冷链物流毕业论文(DOC 42页)

冷链物流毕业论文(DOC 42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XX学院 毕业论文 XX 毕业生姓名 : 专业:XX 学号:XX 指导教师:XX 所属系(部):XX 二〇XX年X月

XX学院 毕业论文评阅书 题目: 浅析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XXXXXXX系XXXXXX专业姓名XXXXX 设计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职务:

201年月日 XXXX学院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卡 XXXX系XXXX专业姓名XX 记录员:(签名)成绩评定 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

201年月日

前言 人们对新鲜食材的喜爱,自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只是碍于当时的条件,只有皇室高官才能享受快马加鞭在驿站之间传递送去的食材。随着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得更为现实,冷链物流应运而生。现代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链物流业逐渐崭露出商机。同时,冷鲜食品比一般食品对于物流的要求更高、更专业,这也给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冷链物流业面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就对冷链物流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并对冷库、冷藏车等设备及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等指标均有明确的规划。近年来,我国的冷藏行业发展迅速,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之前由于我国的冷链物流比国外起步晚、基础设施陈旧等等造成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冷链物流应该重视科技的作用,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冷冻速冻行业发展迅速,冷链物流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冷链物流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就这些问题提出应该重点投资建设我国的冷链物流网,让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的品质得到保障。

物流仓储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迅速膨胀,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物流产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而占据汽车物流产业中主导地位之一的仓储中心的成功运作,将会促进汽车物流业更好的发展。仓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仓储中心的运作状况,进而决定了仓储中心的兴衰,良好的仓储管理方式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仓储和仓储管理相关容,介绍了一汽国际物流中心概况。其次,分析了一汽国际物流中心仓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仓储管理准时化生产仓储中心

Abstract Along with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creasing, China's auto consumption market is rapidly expansion. This amazing and sustaining growth of the demand is booming the China's auto logistics industry. Automotive Logistics Industry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good opportunity. Furthermore, as one top of leading part of the auto logistics industry,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warehouse would in return promote the logistics’s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operation of storage conditions, and decides whether the warehouse will well operation. An appropriate warehouse management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corporation.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related of warehouse and the management of it firstly, including of the overview of the FAW. Secondly, it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FAW. Finally, give some improvements against the problems it owns above on. Keywords:warehouse management Just-in-time warehouse

冷链物流论文内容

食品冷链物流 张洁 摘要: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Abstract: Cold Chain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 refers to refrigerated and frozen foods in the productio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sale and consumption prior to each link is always in the specified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reduce food losses a systems engineering. It i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et up, based on freezing technology-based, low-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as a means of logistic processes.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 the state must develop and impl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cro policy. Cold chai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the corresponding aspects of th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capital than normal room temperature logistics to be big.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发展状况 1冷链物流的特点 1)商品全程温度控制我们把冷链物流形容成一个由“线”连接起多个“节点”的链条,链条的未端是消费者。为保证商品品质及降低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链条中的“线”与“节点”均需进行温度控制。 2)与常温物流相比,除包括流通环节外,还包括加工生产环节。如果我们把冷链物流中的“线”定义为冷藏(冷冻)环境下的运输的话,则“节点”为各培育基地、生产基地、屠宰厂、制造工厂、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藏(冷冻)库、低温物流中心、卖场超市等贩卖点等等。因此冷链物流的“节点”不仅仅是流通环节,还包括加工生产环节。 3)品质的保证是冷链物流的灵魂。所有的温度控制措施及环节均为延长商品寿命及保证产品的品质服务。 4)冷链过程中所包括的技术学科、行业跨度很大从生物学、微生物学到制冷科学,从食品加工工艺到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规划设计,从农林牧渔业到信息产业。 冷链物流的储存、加工包装、配送、流通等等条件均与一般常温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需配合的运送车辆及仓储设备也非常昂贵,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冷冻、冷藏保温设备及周边配套设设施上。此外,低温冷冻链体系的建立,除了要有节能的冷藏、冻储存库的设备外,更要有良好的管理及作业规范,才能维护低温食品的质量。冷链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目前一些企业急于进入低温食品产业,但是由于欠缺专业低温知识及配套措施而盲目的跟进,因而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

物流工程外文翻译---物流推动世界运转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达方电子公司的采购管理研究外文题目:Logistics Make the World Go Round 译文题目:物流推动世界运转 学生姓名: 专业:物流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评阅日期:

Logistics Make the World Go Round During a panel discussion titled, "Logistics: Bridge to Global Prosperity," at the June 8-9 Wharton Global Forum in Istanbul, moderator George Day described logistics as "the connective tissue that makes the global economy work." Logistics, he said, can be "a hug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help expand and launch new business models."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 added, logistics can "dramatically extend the geographic reach of both large and small organizations." To explore the ever-expanding role of logistics, Day was joined on the panel by Michel Akavi, CEO of DHL Worldwide Express, Middle East, Mirzan bin Mahathir, executive chairman and president of Malaysia-based Konsortium Logistiks Berhad, and Yavuz Cizmeci, chairman of Turkey's ACT Airlines. "Logistics is moving the right product in the right quantities 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stated Day, a Wharton marketing professor who has studied performance-based logistics in such companies as Cisco Systems and General Electric. "The really good supply chains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costs, lower inventory and better customer service. Consider Cisco. Its after-sales service group is a $4 billion business and delivers 720,000 spare parts to the company's variou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Logistics services include customers, field engineers, and fulfillment,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s repair centers. "The more effectively you manage logistics, the more effectively you take uncertainty out of the system," he said. Eight Trends in Logistics Panelist Michel Akavi told the audience that when he asked a conference organizer where the panel was taking place, she replied that people would be "arriving a little late and a bit slowly. I said, 'Great. They need a logistics session to wake them up.'" Akavi provided that wake-up call with a discussion of what he sees as eight trends that currently affect logistics. The first is the "explosion" of global trade and glob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the toppling of the old political order, especially the fall of communism. In addition, customs barriers have fallen, especially in Europe, and there is greater trade between the continent's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Akavi also cited

物流公司毕业论文

XXXXXXX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 XXXXXXX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中文简称XXX公司),是一家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以物流为主导。近几年以来虽然,XXX公司的业务、规模都在迅速发展。但是XXX 公司作为一家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民营物流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人才瓶颈和管理误区导致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后继乏力。因此,XXX公司如何建立起适合物流企业发展的、开放的、完备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并且使之能够有效的运作,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提高员工绩效,达到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目的,成为摆在XXX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根据组织目标对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进行持续地沟通与评价,进而保证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管理方法与过程。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的管理者之间达成承诺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问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期望员工完成的工作目标:员工的工作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绩效:工作绩效如何衡量,即衡量标准是什么;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提出排除或寻求排除的办法。(二)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个人认为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绩效计划是被评估者和评估者双方对员工应该实现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的过程,并将沟通的结果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公司最高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子公司及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各子公司而言,这个步骤即为经营业绩计划过程,而对于员工而言,则为绩效计划过程。第二、绩效辅导指管理者与员工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员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等信息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的管理过程,不是仅仅在开始,也不是仅仅在结束,而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第三、绩效考核,又称绩效考评,它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和传递的过程。员工绩效考核是一项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品德、工作业绩、能力和态度进行综合地检查和评定,以确定其工作成绩和潜力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实质是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提供现有员工信息,为员工的报酬、晋升、调配、培训、激励、辞退和职业生涯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将深刻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第四、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绩效反馈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业绩是否达到所定的目标,行为态度是否合格,

冷链物流论文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第三方服务体系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 和饮食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纯天然生鲜食品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青睐。但是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的食品,大多数生鲜食品在 常温下难以储藏,不易保持原有的新鲜度和品质,短期放置后极易 丧失营养和食用价值,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 鲜食品的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 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物流过程的关键因素。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 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内涵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多指“生鲜三品”,即果蔬、肉类、水产品。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 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 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和 熟食等现场加工制品,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 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简称生鲜易腐农产品)需 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 度、色泽、风味及营养,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

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也称为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 (二)食品冷链物流的构成 食品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1)冷冻加工:包括肉禽类、鱼类和蛋类的冷却与冻结,以及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作业过程;也包括果蔬的预冷;各种速冻食品和奶制品的低温加工等。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涉及冷链装备是冷却、冻结装置和速冻装置。 (2)冷冻贮藏:包括食品的冷却储藏和冻结储藏,以及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气调贮藏,它是保证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在此环节主要涉及各类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及家用冰箱等等。 (3)冷藏运输:包括食品的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低温状态。它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是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运输工具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在保持规定低温的同时,更要保持稳定的温度,远途运输尤其重要,这是冷链物流中的最薄弱环节,也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环节。 (4)冷冻销售:包括各种冷链食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的冷冻储藏和销售,它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随着大中城市各类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各种连锁超市正在成为冷链食品的主要

冷链物流毕业论文

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C 国贸 11-5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2015 年 3月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随着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的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高质量的要求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变得更加迫切。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外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然而在我国起步晚,市场规模小。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大、成本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产品的品质。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从我国和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比较的视角出发,对美国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做了对比研究,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村子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设备落后,第三方物流较少介入,政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制定的相关法规与政策比较少等等,确定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差距,针对以上不足,总结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我国的经验教训,并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这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中美;冷链物流;现状;对比研究;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increasing. As the fruits and vegetables, meat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demand is increasing, and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high qu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life,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urg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Canad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has grown up,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late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market is small. Big los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logistics cost is high,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made contrast research,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village -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poor equipmen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less involved, the government in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les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olicy, etc., determine the specific gap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in view of the above shortcomings,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draw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ur

冷链物流论文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探究 院系名称专业 班级学生姓名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一直以来人口众多,产品的消费量也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物流运输。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现在的网络销售十分频繁,但是很多产品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造成了消费者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刺激企业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进而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并能够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的运输方式,即冷链物流,从而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的发展。随着食品市场的逐渐扩大,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加大。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仍旧处于一个起步状态,但是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督促下,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必然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二、所属领域的研究成果 日本对农产品产业技术与保鲜流通非常重视。为了提高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其产销过程合理化,日本建立了规范配套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鲜活农产品产后的商品化比例达100%,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公共服务等进行宏观调控。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了蔬菜产业现代化,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均衡供应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冷链保鲜技术已达到了十分先进的水平,生鲜食品在冷链系统中运行,保证了品质,减少了损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对冷链物流的研究逐渐展开,主要包括对食品冷链物流理论、冷链物流现状、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弥海燕、赫奇英等分别在“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生鲜食品配送新理念一保鲜链”对冷链物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王多谋、王先锋等分别在“我国冷链物流成本走高”、“我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等文章中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弥海燕、肖露、赫奇英等分别在“RFID在冷链物流中的作用”、“现代物流新技术一蓄冷式低温物流系统”、“现代化多品温食品全程保鲜低成本运输”等文章中对我国冷链物流技术进行了研究。弥海燕、肖露、赫奇英等分别在“蒙牛的冷链物流运作”、“新型鲜花保鲜技术一让你的爱情永不褪色”、“荔枝保鲜不再难一蓄冷保温效益显”

物流工程外文文献翻译

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英文翻译 学生姓名:陈玮易 学号: 312012*********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 2012级 指导教师:潘恒 日期: 2016年4月15日 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制

基于SLP的物流中心布局研究 Yannan Liu & Qilan Zhao 陈玮易 2012级、物流管理,陈玮易,312012********* 原文摘要: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SLP)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system, but not to the service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goal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ditions of logistics center layou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SLP to the layout of the rapidly increasing logistics center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logistics relationship and nonlogistics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units in the logistics center, the author decides the position of work units and maps out the initial position relationship chart. Through further amendments and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move line and other factors, the author gets the feasible layout plan. Finally, this paper uses a medicine logistics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design, analyze, and evaluate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som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in the service system layout. 基于SLP的物流中心布局研究 Yannan Liu 和 Qilan Zhao 摘要:系统布局规划(SLP)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系统,而不是服务于系统的。结合目标,影响因素和物流中心布局的条件,探讨了近年来大中小城市应用SLP 物流中心的布局的急剧增加。根据物流关系和非运销在物流中心之间的工作单位的关系,作者决定根据工作单位的位置,绘制出初始位置关系图。通过基于移动线及其他因素进一步修正和调整,笔者得到可行的布局规划。最后,本文以江苏省医药物流中心为例,对其进行了设计、分析、评价,为服务体系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SLP 物流中心布局设计 2.1引言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物流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物流中心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全国各地许多大型和中型城市正计划设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是综合性的,大量材料区域性集中,它是一个中介于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的企业,整合了商品流,物流,信息流和现金流。物流中心的合理布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