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邵静雅【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

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

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岩石。(课件出示六块常见岩石: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和花岗岩)(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一)观察实验指导

1.认识岩石就要讲究科学的观察方法,跟老师说说,大家都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看、闻、摸、尝、听……(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不能尝,下课后还要记得洗手)

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外,还可以借助什么来看?为什么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3.今天我们就要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在构造和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同时学习一个新的观察方法:(课件出示表格)同学们也可以看自己作业本上的记录表。

4.组织学生认识观察任务:看看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提问随机进行作答:①岩石的层理是什么意思?出示页岩图片,组织学生相互作答。(层理是指岩石一层一层叠加在一起,结合手势)生物痕迹是什么意思?指的是过去生物的一些遗迹,如动物的足迹、爬痕、巢穴等。②岩石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岩石的颗粒形态:由岩石颗粒大小、颗粒结构、颗粒颜色组成。岩石颗粒大小就是颗粒的粗细,分三级:比芝麻大的称为粗粒;比芝麻小的称为中粒;肉眼难以分辨的称为细粒。③岩石颗粒结构分松散和紧密两项。什么是松散的颗粒结构?④稀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实验操作时就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事项:(课件出示)出示稀盐酸溶液和滴管。

5.讲解滴管的操作方法:

怎么滴呢?(边讲边演示)用手指轻轻地捏住胶头,然后松开,吸入几滴盐酸,取出滴管对准放在桌上的岩石,压一下胶头,滴一滴在岩石上,然后观察在岩石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注意:①稀盐酸不能飞溅到自己和同学的皮肤衣服上,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或桌子上,请用抹布擦干净;②岩石必须放置在桌面

上;③用滴管在每一块岩石上各滴一滴,观察反应(现象有冒气泡、不冒气泡之别);④滴完稀盐酸后的岩石,观察后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提问:这么多观察任务,哪项是最后观察的?为什么?

6.出示六块岩石,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观察的六块常见的岩石,知道什么名字吗?为了区分老师用标签1——6号来表示。每一位同学只要观察一粒岩石就行了。记录单上要写上你观察的岩石编号,最后一项岩石种类暂不填写。

7.观察实验还有什么疑问?请材料员上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观察实验,做好记录。板书:记录

(二)学生观察实验

(三)学生实验汇报

1.组织汇报:请各组材料员把材料整理好。老师请一组的同学上来汇报,我们加大一点难度,请汇报的同学不报出岩石的编号,其他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猜猜汇报组的同学说的是哪块岩石。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猜的水平最高,当然其他组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描述的情况加以补充。有信心吗?

2.汇报员汇报,其他组的同学猜测。

三、识别岩石

1.刚才同学们的交流非常精彩,猜测的同学更是慧眼识石,说明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些岩石,但是这些岩石叫什么名字呢?

2.地质学家、岩石学家通常对照岩石的资料来比照、辨别,并识别出岩石,要不要当一回地质学家和岩石家。

3.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阅读书上P68的资料,比照自己的观察结果,说说1——6号岩石分别叫什么名字?

4.课件出示岩石的比照资料。

5.组织学生进行辨别。学生说明辨别的结果,并说明原因。记录学生辨别有出入的岩石。

6.岩石学家还经常根据岩石的颗粒情况,来辨别岩石,请看岩石学家的鉴别方法。课件出示泡泡图。

7.解释泡泡图。

8.根据这个鉴别方法,同学试试看,鉴别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结果正确吗?尤其是有出入的那几块岩石。

9.学生鉴别,并说明原因。

10.物质的显著特征往往都只有一两个,岩石的显著特征也是这样,我们能够说出某一块岩石的一两个显著特征,让其他同学马上就猜出是什么岩石,思考一下,怎么描述。

11.学生尝试描述岩石的显著特征,开展说说猜猜游戏。

四、课堂总结

1.说说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呢?有什么问题?

2.关于岩石你还有想研究的内容吗?

板书设计:

摸颗粒

颜色

认(放大镜)条纹

识看……

几(滴稀盐酸)

见听

教后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效性,将是决定能否达到培养科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巧铺搭石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探究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因此,我根据本课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可操作性的六块岩石。比如:在选取板岩、石灰岩和页岩的时候,教材上说敲击板岩有清脆的声音,而敲击页岩没有砰声。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敲击板岩和页岩发出的声音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板岩和页岩只能选取其中的一种。如果选取板岩和石灰岩的话,这两块岩石在颗粒颜色、颗粒粗细、颗粒的结构上比较相似,在视觉上造成模糊的感觉,显然,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是难以区别出来的,必然会促使学生进一步仔细地去探究它们内部的不同点。而在选取石灰岩时发现许多石灰岩上有很多白色的杂质,看上去像是白色条纹,学生往往把这些杂质当作石灰岩的显著特征来描述,所以对每一块岩石还要做精心地挑选。

其次,在学生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如试教时,在观察实验的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了稀盐酸的滴瓶、滴管,学生对这些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把老师布置的观察任务抛到了脑后,再加上我老

是担心完不成“任务”,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观察6块岩石,可想而知,学生对岩石的观察只有草草收场!造成学生描述这一环节一团糟。于是,我在岩石的数量上作了调整,让学生自主选择4块岩石进行仔细地观察,在学生对岩石的颗粒、岩石结构等充分观察后发放稀盐酸,还留给学生对所收集的事实进行交流、梳理、思考、完善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岩石描述得比较到位,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精心选择活动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使他们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这些结构性材料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试教前,学生对于岩石及观察岩石的方法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是个未知数,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岩石的方法及观察岩石什么内容的指导上是盲目的。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效却不大,学生对于层理、条纹、颗粒结构等众多的新名词新概念还是一筹莫展,再让四年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岩石特征的观察、记录,真是难上加难!要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想到的是源头问题——我们的学生对岩石及观察岩石的方法等等的前概念究竟有多少?在反复钻研教材及参考资料后,发现了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能够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对教案又作了全新的设计。现在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在班级里先上了第一课,因为这是开展第二课教学的基本前提。第一环节初步观察岩石删掉,因为是属于第一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着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观察岩石。在观察、记录、描述岩石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提炼岩石的显著特征。二是识别岩石,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借助资料来分析、鉴别岩石的种类。在指导观察时,我把重心落在指导观察岩石的颗粒及滴稀盐酸看反应上,对于其他难以理解的概念辅以形象的感性图片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又对观察记录表作适当的调整,用打“√”的方法来降低学生记录的难度。在学生观察岩石时,又发现学生观察这6块岩石杂乱无序且不能深入。再加上过早地发放稀盐酸,学生特别热衷对新鲜事物的研究,整个探究活动费时而无效。因此,我让学生在观察岩石8分钟后,再来领取稀盐酸,在温馨提示里特别强调自主选择喜欢的4块岩石,分工合作,一块一块地观察。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潜心、细致地观察岩石。学生在汇报时,起先允许借助观察记录表描述岩石的特征,然后给学生梳理、完善观察结果的时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岩石,接着出示两块看上去比较相似的岩石让学生比较着描述出它们的异同,在阅读了岩石专家对岩石特征的描述后,让学生提炼每块岩石的显著特征来识别岩石,最后用岩石颗粒泡泡图来验证判断。这样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学生对岩石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是对学生有效探究最好地诠释!

三、激情导趣是有效探究的法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变传授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娱乐电视经常有说说猜猜这一节目,我将这一活动在课前作为游戏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学生描述猜测本班同学,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只有抓住人物显著特征进行描述方能获取成功的道理,又为下面岩石教学中抓岩石的显著特征说说猜猜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实属一举两得!在引题环节,把六块岩石做成卡通人物,以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切入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根据岩石颗粒情况鉴别观察结果这一环节中,泡泡图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显得比较复杂,很难理清头绪,因此让学生用心鉴别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于是,我将这一环节改为:人人手拿岩石,巧设为岩石找家的游戏,学生探究的热情被激活了,纷纷举起岩石,目不转睛地跟着大屏幕上的箭头寻找岩石的家。然后问学生为岩石找到家了吗?当看到为岩石找到家的学生一脸的兴奋时,我就知道这不仅是学生对岩石的明显特征有了更深刻地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经历了认认真真鉴别岩石的过程。在学生全面认识了岩石之后,我又设计了说说猜猜的环节,明确的游戏规则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强调要抓住岩石的显著特征来描述,描述的同学兴致勃勃,猜的同学兴趣盎然。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何乐而不为?

此外,本课教学也给我留下了不少困惑:教师本身缺乏有关岩石的知识,是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很大障碍!学生对许多专业词语的理解程度如何把握?表格的简化设计,降低了学生记录的难度,但是否会影响学生记录能力的培养?怎样敲击岩石听辨声音更科学?怎样辨别岩石颗粒结构是松散还是紧密?其标准是什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参考教案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每组6块岩石(为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滴管、稀盐酸、用于清洗盐酸液的水杯一只、抹布一块、镊子两只、每人放大镜一块。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我们先来玩一个说猜的游戏,老师描述一个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他是谁?我们班有一位同学,长有头发、一双眼睛、一对鼻孔、一张嘴巴、二只耳朵,中等个子,他是谁? 2.只有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才能容易猜得出。对吧? 3.那位同学能够超过老师,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让大家猜,注意不能使用缺陷性描述,那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这要注意绝对不能。

4.学生相互描述、猜测。 5.看似简单的说猜游戏,看来也不是很容易,首先描述的同学要准确清晰的抓住显著特征,如果这方面很强,今后很容易成为画家、作家、律师、警察、设计师,当然还容易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棒吧!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岩石。(课件出示六块常见岩石: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和花岗岩)(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一)观察实验指导 1.认识岩石就要讲究科学的观察方法,跟老师说说,大家都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看、闻、摸、尝、听……(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不能尝,下课后还要记得洗手) 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外,还可以借助什么来看?为什么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3.今天我们就要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在构造和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同时学习一个新的观察方法:(课件出示表格)同学们也可以看自己同步探究上的记录表。 岩石观察记录 岩石编号颜色有无层理、气孔、斑点、 条纹、生物痕迹等组成岩石的颗粒 是什么样的敲击听声音滴稀盐酸的反应 颗粒岩石种类 大小

各种各样的岩石

各种各样的岩石 ?科学概念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师也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和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 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观察“我的岩石” 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 师:你们准备怎样观察? 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教师引导并板书: (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执教老师: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个) 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 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1分) 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9分) 1、讨论观察方法

《各种各样的岩石》说课稿参考

《各种各样的岩石》说课稿参考 《各种各样的岩石》说课稿参考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下)《岩石与矿物》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同学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是起始作用,为后面《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各种各样的矿物》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沛的准备。 本课以“石头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同学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时指导同学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岩石”的特征。然后让同学自身选择一种规范给这些岩石分类。“观察岩石”目的在于让同学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给岩石分类”目的在于让同学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特征。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很好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同学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同学充沛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2、同学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说课稿) 其实同学对岩石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岩石,

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同学越不容易发生关注,同学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妙,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课前让同学收集岩石资料,以便增加课堂岩石标本的数量。我期望通过本课教学后,当同学捡到一块岩石时,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而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3、教学方式的分析 “各种各样的岩石”属于探究性观察,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同学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观察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同学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虽然对探究性观察在三年级下册局部单元同学才有所涉和,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 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同学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示应给予充沛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身的教学行为对同学发生积极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同学展开一系列观察活动,探究岩石各方面的特征,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收集岩石标本过程中,同学容易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 (一)、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 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 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2、岩浆岩的分类 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 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 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小学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 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 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 二、观察岩石实验 1、(出示:花岗岩、砾岩)讨论观察方法 2、交流反馈 3、指导滴稀盐酸的方法 4、讨论观察记录表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切的感受岩石的多样性,形成收集、研究岩石的浓厚兴趣。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砖块、瓦片、洪泥土块等。 2.收集或制作一些关于岩石的课件。 3.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学生每人至少3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岩石。 (板书:岩石)同学们见过岩石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岩石? 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播放关于世界地质公园------播放雁荡山地质图片。 补充课题:各种各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很自然的了解到岩石分布的广泛性,而且知道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描述岩石(开个石头展览会) 师:老师今天也看到了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岩石,那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岩石的兴趣,肯定学生收集岩石成功的喜悦。] 2、观察“我的岩石” 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能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点? 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教师引导并板书: (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 (2)用手怎样观察? A、(摸)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 B、(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轻重) C、(指甲划)看划痕是怎样的 (3)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 小结:讨论了那么长时间,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讨论的内容(重复观察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提高观察岩石的方法,学生明确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设计意图: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全面地观察岩石,使学生吧感觉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观察结果】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 (1)师:在观察岩石的同时,我们还要做什么?(生:记录) 师:我们应该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我要看看哪位同学观察的多,记录也多! (2)教师巡视指导 (3)大约十分钟后,各小组整理观察的岩石,组长指挥小组内部交流观察发现。 4、“我的岩石”观察描述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合理的评价】 5、师:(强调要求)你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

认识常见的岩石

《认识常见的岩石》第一课时 主备:古小陈祥美执教:中心校许桂 一、教材分析: 《认识常见岩石》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岩石》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旨在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中制定的,让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科普读物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将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教学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教师课前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制作岩石标本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如岩石标本(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课外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保障,希望学生在活动中能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2、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实验操作认识常见的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2、在研究岩石的活动中,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自然界的岩石种类是数不胜数的,面对这些岩石,学生该如何去辨别呢?这节课的标题是《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通过观察,对比资料,这节课认识了这几种常见的岩石,但是时间一久,学生又马上会忘记。所以,这节课我在设计时把核心目标定位在“方法”上——通过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初步尝试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辨别岩石。希望通过活动,学生能认识其中的几种岩石,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尝试并初步学会这种方法的使用。 【教材分析】: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的特征。在观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这是由于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是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构成的,由矿物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这几种岩石从成因上分类分别属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将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二是“怎样识别它们”。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标签或记号笔。 2、教师演示器材: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滴管、稀盐酸、放大镜、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有关岩石用途的课件。 (三)教材说明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难点是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它们。 第一部分:进一步观察岩石 在第一课初步了解到岩石的外部特征后,本课通过对几种常见岩石的观察和识别,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教材选用的是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花岗岩、大理岩。为什么选用这几种岩石呢,因为这几种岩石比较普遍又容易找到,还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从成因上分类,它们分属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特征明显。 “进一步观察岩石”的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观察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比如结构、构造等。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本课也是观察岩石,但观察的角度和方法已和第一节课有很大的不同,是第一课的延续和拓展。本课是通过对页岩、板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砂岩、花岗岩的结构和构造等特点的观察,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在观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这是由于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是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构成的,由矿物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将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二是识别岩石。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3、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六块常见的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抹布、镊子、放大镜、铁钉。 演示: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铁钉。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通过第一课的学

认识常见岩石

认识常见岩石班级同组学生姓名 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实录及意图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3.意识到形成合作探究、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分组观察的岩石标本(1号:花岗岩, 2号:砂岩,3号:页岩,4号:石灰岩,5号:大理岩)、其它标本(6号:玻璃,7号:砖头,8号:煤,9号:水泥)、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课件、盘子。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岩石在哪儿) 师:(出示岩石)这是一块岩石,在哪儿可以找到它呢?(播放课件)生:岩石在高山上。 生:岩石在水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刚才看录像知道的。 生:我是凭自己的经验得到的。 师:真棒!还可以在哪儿找到岩石呢? 生:岩石在大海边、建筑工地上也有...... [意图:课件展示岩石在哪儿,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下面挑岩石的活动作铺垫。]

(活动二:挑一挑哪些是岩石) 师: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吗? 生:岩石。 师:只不过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不小心和其它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了,能把岩石挑出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能”,接着各组开始挑岩石。) 师:找到了吗? 生:1-5号是岩石,因为他们很硬,我有感觉的。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为什么认定其它的就不是岩石呢? 生: 6号是玻璃,7号是砖头,9号是水泥,它们是人工造的,不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刚才听到岩石是自然形成的介绍,我觉得8号煤也是岩石, 因为它也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对!我看过《百科全书》了,煤属于自然界沉积的物体,属于岩石。 [意图:给学生一个挑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根据经验认岩石,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让学生探究岩石面临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师:说得真精彩,同学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挑出了1—5号,还有8号岩石,老师看到这几块岩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家中地面装修的情景和1—5号岩石的图片),老师家中正在装修地面用的是哪种岩石? 生:用花岗岩,因为花白相间,好看光滑。 师:哪号是花岗岩,你是怎么知道的?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页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怎样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科学概念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对岩石的了解,并且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知道需要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如何比较准确地描述岩石的特征,知道岩石在颜色、花纹、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近两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描述、交流能力;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特别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具有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学生初步形成描述能力和综合概括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去正确描述岩石的特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是困难的,学生的观察很容易只停留在对岩石外在特点的观察和描述上。如何悉心指导学生使用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就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情感态度方面:四年级学生初步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尊重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原理;依据客观事实的出结论,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还往往容易以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想象来代替实际科学实验情况,因此要在课堂中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 2.不同成因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他的成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教科版科学四下各种各样的岩石及反思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建德新安江第二小学章建萍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每块岩石都有各自的形状、颜色、光泽、组成颗粒及纹路等方面的特点。 2、有些岩石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一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岩石的观察活动,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岩石的特点。 2、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用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搜集、观察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岩石的各种特征,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岩石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块的岩石。

2、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岩石标本和非岩石(砖块、瓦片),放大镜,盘子,观察记录纸等。 四、教学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 请学生介绍: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来的?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一)谈话揭题 通过课前同学们对岩石的介绍,我们知道岩石不仅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它们的样子也是各种各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1)老师这儿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岩石,但是我把它们与一些不是岩石的物质混在一起了,你们能不能很快地把它们分辨出来? (2)学生拿出材料进行活动。 (3)哪几块不是岩石?说说你的理由?其它的为什么就是岩石了呢?(板书:天然的) (三)观察、描述一块岩石。 (1)接下来我们要对老师提供的这些岩石做一次科学的观察。你们准备怎样来观察这些岩石?(结合学生介绍板书:看、摸、刻、敲……) (2)每位同学选择一块岩石进行细致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岩石特点填在记录单上。

五年级科学《认识常见岩石》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认识常见岩石》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岩石 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补充。 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发现了吗?设计疑问: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3)小结:还有别的发现吗?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抢答比赛规则: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问题如下: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认识常见)。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邵静雅【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 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 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案)

课题: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目标: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目标: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镊子、滴管、稀盐酸、放大镜、每组用于清洗滴稀盐酸的岩石的水杯一只、毛巾一块。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执教班级学生照片三张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他是是谁。 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黑头发、一双眼睛、一对鼻孔、一张嘴巴、二只耳朵,喜欢运动,它是谁? 师: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才容易猜得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够超过老师,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明显特征,注意绝对不能使用缺陷性描述,那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生:相互描述 师:同学们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有谁来试试。

生:描述。 师:看似简单的说说猜猜,看来也不是很容易,首先我们得认识他,再是描述的同学要准确清晰的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我们四()的同学真够厉害的,你们的绝招是什么? 生:平时观察得仔细,又能准确地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2分) 师:(出示一块东坡肉大理岩的图片)认识它吗? 生:是岩石(板书:岩石)。 师:今天我们要说说猜猜的主角不是这块岩石,(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而是几种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之前,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8分) (一)实验观察指导 师:认识岩石就必须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观察方法? 生:阐述科学的观察方法。(板书:看、闻、摸、尝、敲击) 师: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不但不能尝,下课后,还要记得洗手。看可以看岩石的什么?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看?(板书:借助工具:放大镜)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猜猜看! 生:观察岩石的表面特征。 师:其实,利用放大镜还可以观察岩石的很多显著特点:(出示记录单)同学们也可以看自己手上的记录表。 岩石观察记录表

认识常见岩石

认识常见岩石 班级____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实录及意图教学目标 1 ?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3 ?意识到形成合作探究、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分组观察的岩石标本(1号:花岗岩,2号:砂岩,3 号:页岩,4号:石灰岩,5号:大理岩)、其它标本(6号:玻璃,7 号: 砖头,8号:煤,9号:水泥)、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课件、盘子。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岩石在哪儿) 师:(出示岩石)这是一块岩石,在哪儿可以找到它呢?(播放课件)生:岩石在高山上。 生:岩石在水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刚才看录像知道的。 生:我是凭自己的经验得到的。 师:真棒!还可以在哪儿找到岩石呢? 生:岩石在大海边、建筑工地上也有…… [意图:课件展示岩石在哪儿,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下面挑岩石的活动作铺垫。] (活动二:挑一挑哪些是岩石)

师: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吗? 生:岩石。师:只不过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不小心和其它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了,能把岩石挑出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能”,接着各组开始挑岩石。)师:找到了吗? 生:1-5 号是岩石,因为他们很硬,我有感觉的。师:其他小组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为什么认定其它的就不是岩石呢? 生:6 号是玻璃,7 号是砖头,9 号是水泥,它们是人工造的,不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刚才听到岩石是自然形成的介绍,我觉得8 号煤也是岩石,因为它也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对!我看过《百科全书》了,煤属于自然界沉积的物体,属于岩石。 [意图:给学生一个挑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根据经验认岩石,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让学生探究岩石面临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师:说得真精彩,同学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挑出了1—5 号,还有8 号岩石,老师看到这几块岩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家中地面装修的情景和1—5 号岩石的图片),老师家中正在装修地面用的是哪种岩石? 生:用花岗岩,因为花白相间,好看光滑。师:哪号是花岗岩,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号就是,我家地面铺的就是花岗岩。 师:够内行的,其它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用5 号大理岩,因为它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你是老师,铺白色的大理岩代表纯洁高尚。(掌声响起来) 生:我觉得不妥,白色的容易脏,而地面是天天用脚采的,不耐脏,该用3 号,土黄色的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