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

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

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

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

用EXCEL计算起止时间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时长

用EXCEL计算起止时间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时长 EXCELL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已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如何计算该起止时间在指定时间段上的时间长度? 比如: 由于起止时间有多种跨越情况,且有零点转换,用EXCEL的自带公式和函数很难实现。下面这个VBA自定义函数,能够轻松解决上面的难题。 函数名tj(t1,t2,n) 3个参数:t1-开始时间,t2-结束时间,为“时分秒”时间格式,可直接引用单元格 n-整数{1|2|3},(分别代表峰平谷的时间段) 返回值:以“时分秒”形式返回起(t1)止(t2)时间在参数n所代表的时间段内的时长。 在EXCEL工作表中,打开VBA编辑器,将下列代码作为模块插入,保存后即可在单元格中直接调用,格式开如:=Tj($A2,$B2,1),返回开始时间A2、结束时间B2在7-11点时间段内的时长。 以下代码,在解决不同问题时,对部分参数适当修改即可实现。 Function Tj(t1, t2, n As Integer) Dim f(2) As Integer, Ti(2), arr(2, 1) As Date n = n - 1 arr(0, 0) = TimeValue("7:00:00") arr(0, 1) = TimeValue("4:00:00") arr(1, 0) = TimeValue("11:00:00") arr(1, 1) = TimeValue("8:00:00") arr(2, 0) = TimeValue("19:00:00") arr(2, 1) = TimeValue("12:00:00") s = t2 - t1 '总时长 If s < 0 Then s = TimeValue("23:59:59") + s + TimeValue("00:00:01") End If '------------计算开始时间属于哪一时间段,存储于f(0),并将其后的时间段存储于f(1)、f(2) Select Case t1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经典教学设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二、学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 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 三、析 1、观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1)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 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 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 '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信号周期计算

(1) 信号周期:各相位信号灯轮流显示一次所需时间的总和, 可用式(4-1)计算: Y L C -+= 15 5.10 (4-1) 式中:C 0―――信号最佳周期,s ,; L ―――周期总损失时间,s ,其计算如式(4-2): ∑=-+=n i i i i A I l L 1 (4-2) 式中:l ―――车辆启动损失时间,一般为3s ; I ―――绿灯间隔时间,即黄灯时间加全红灯清路口时间,一般黄灯为3s ,全红灯为2~4s ,一般取5~12s ; A ―――黄灯时间,一般为3s ; n --―所设相位数; Y ―――组成周期全部相位的最大饱和度值之和,即 ∑==n i i i y y Y 1'...),max( (4-3) 式中:y i ―――第i 个相位的最大饱和度(流量比),即 i i i s q Y /= (4-4) 式中:q i -――第i 相位实际到达流量(调查得到); s i ―――第i 相位流向的饱和流量(调查得到)。 (2)绿信比:各相位所占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 ①G e ―――周期有效绿灯时间,s ;

L C G e -=0-2A ② ③ Y y y G g i i e e ...) ,max('= (4-5) 式中:G e ―――周期有效绿灯时间,s ; ④各相位实际显示绿灯时间: L A g g e +-= (4-7) 每一相位换相时四面清路口全红时间: i i i A I r -= (4-8) 式中:r i ―――第i 相全红时间,s ; I i ―――第i 相绿灯间隔时间,s ; A i ―――第i 相黄灯时间,s ; (3)饱和度Y Co Ge = λ

起止时间范围计算具体天数和小时

(共3步)首先在需要计算时间范围内天数的表单源代码中放置如下代码:(步骤1完全复制,不需修改) #region ValidateInputDate [AjaxPro.AjaxMethod(AjaxPro.HttpSessionStateRequirement.Read)] public string ValidateInputDate(string strDtS, string strDtE) { UserInfoClass tUserInfo = (UserInfoClass)Session["UserInfo"]; string userId = tUserInfo.LoginId; string tLanguageType = tUserInfo.Language; DateTime dtS; DateTime dtE; try { dtS = Convert.ToDateTime(strDtS); dtE = Convert.ToDateTime(strDtE); } catch (Exception ex) { return ex.Message; } string errorMsg = String.Empty; if (dtS.ToString("yyyyMMdd") == dtE.ToString("yyyyMMdd")) { WorkDateObj workDateObj = GetWorkDateDataObj(dtS.ToString("yyyy-MM-dd"), userId); if (workDateObj == null) { //errorMsg += "Object is null [lable one]\n"; errorMsg += MultiLanguage.GetComment("FD", "STD002AND4", "errorD", tLanguageType) + Environment.NewLine; errorMsg += MultiLanguage.GetComment("FD", "STD002AND4", "errorE", tLanguageType) + Environment.NewLine; } else { if (!workDateObj.ValidateBusinessLeaveDate(dtS)) { //起始時間不符行事曆工作時間! errorMsg += MultiLanguage.GetComment("FD", "STD002AND4",

信号与系统MATLAB仿真拉普拉斯变换

信号系统MATLAB 仿真 ——拉普拉斯变换 实验名称:离散系统的S 域分析与MATLAB 实现 实验目的:1掌握用MATLAB 实现信号的拉氏变换以及逆拉氏变换; 2通过用MATLAB 分析系统的仿真,比较拉氏变换及傅里 叶变换,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实验内容: 一、 用MATLAB 绘制拉普拉斯变换的曲面图 例1:已知连续时间信号f (t ) =sin(t)()t ε,求出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并用MATLAB 绘制拉普拉斯变换的曲面图。 解: 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为(注:题中e (t )当作阶跃函数t ε()处理): ()()2()sin()2()2111()21,(,)1st jt jt st s j t s j t F s t t e dt e e t e dt j e e t dt j j s j s j j j s εεε+∞--∞-+∞ --∞---++∞-∞ =()-=()-=()=--+=?>?>-+??? Matlab 仿真: clf a=-0.5:0.08:0.5; b=-1.99:0.08:1.99; [a,b]=meshgrid(a,b); d=ones(size(a)); c=a+i*b; c=c.*c;

c=1./c; c=abs(c); mesh(a,b,c); surf(a,b,c); axis([-0.5,0.5,-2,2,0,15]); title('单边正弦信号拉氏变换曲面图'); colormap(hsv); 二、 由拉普拉斯曲面图观察频域与复频域的关系 例2:试利用MATLAB 绘制信号()()(2)f t t t εε=--的拉普拉斯变换的曲面图,观察曲面图在虚轴剖面上的曲线,并将其与信号傅里叶变换F ( jw )绘制的振幅频谱进行比较。 解: 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2)222()22(2)111,(0)st st st s t s s s F s t e dt t e dt t e dt t e e d t e e s s s εεεε+∞-+∞--∞-∞+∞-+∞----∞-∞--=()-(-)=()-(-)--=-=?>???? matlap 仿真: Clf; a=-0:0.1:5; b=-20:0.1:20; [a,b]=meshgrid(a,b); c=a+i*b; c=(1-exp(-2*c))./c;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本次设计选择的路段上有四个交叉口,其中两个T字交叉口、两个十字交叉口。四个交叉口均属于定时信号配时。国际上对定时信号配时的方法较多,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有美国的HCM法、英国的TRRL法(也称Webster法)、澳大利亚的ARRB法(也称阿克赛利克方法)、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规》推荐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共六种方法。本次设计运用的是比较经典的英国的TRRL 法,即将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在信号配时方面的使用。对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也称为“点控制”。本节中使用TRRL法对各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即是点控制中的主要容。在对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时,主要的是根据调查所得的交通流量先确定该点的相位数和周期时长,然后确定各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即绿信比。 柯布(B.M.Cobbe)和韦伯斯特(F.V.Webester)在1950年提出TRRL法。该配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根据现实条件下的各种限制条件进行修正,从而确定最佳的信号配时方案。 其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1.最短信号周期C m 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中最大的进行计算,采用最短信号周期C m时,要求在一个周期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放完,即无停滞车辆,信号周期时间也无富余。因此,C m恰好等于一个周期损失时间之和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饱和流

量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即: 1212 n m m m m n V V V C L C C C S S S =+ +++ (4-8) 式中:L ——周期损失时间(s ); ——第i 个相位的最大流量比。 由(4-8)计算可得: 111m n i L L C Y y = = --∑ (4-9) 式中:Y ——全部相位的最大流量比之和。 2.最佳信号周期C 0 最佳周期时长C 0是信号控制交叉口上,能使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长。若以延误作为交通效益指标,使用如下的Webster 定时信号交叉口延误公式: 1 22(25) 32(1)0.65()2(1)2(1)C x C d x x q x q λλλ+-=+--- (4-10) 式中:d ——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C ——周期长(s ); λ——绿信比。 则总延误时间为: D=qd (4-11) 若使总延误最小,则: ()0d D dC = (4-12) i i V S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本次设计选择的路段上有四个交叉口,其中两个T字交叉口、两个十字交叉口。四个交叉口均属于定时信号配时。国际上对定时信号配时的方法较多,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有美国的HCM法、英国的TRRL法(也称Webster法)、澳大利亚的ARRB法(也称阿克赛利克方法)、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共六种方法。本次设计运用的是比较经典的英国的TRRL法,即将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在信号配时方面的使用。对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也称为“点控制”。本节中使用TRRL法对各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即是点控制中的主要内容。在对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时,主要的是根据调查所得的交通流量先确定该点的相位数和周期时长,然后确定各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即绿信比。 柯布(B.M.Cobbe)和韦伯斯特(F.V.Webester)在1950年提出TRRL法。该配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根据现实条件下的各种限制条件进行修正,从而确定最佳的信号配时方案。 其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1.最短信号周期C m 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中最大的进行计算,采用最短信号周期C m时,要求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放完,即无停滞车辆,信号周期时间也无富余。因此,C m恰好等于一个周期内损失时间之和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

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即: 1212n m m m m n V V V C L C C C S S S =+ +++L (4-8) 式中:L ——周期损失时间(s ); ——第i 个相位的最大流量比。 由(4-8)计算可得: 111m n i L L C Y y = = --∑ (4-9) 式中:Y ——全部相位的最大流量比之和。 2.最佳信号周期C 0 最佳周期时长C 0是信号控制交叉口上,能使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长。若以延误作为交通效益指标,使用如下的Webster 定时信号交叉口延误公式: 1 22(25) 32(1)0.65()2(1)2(1)C x C d x x q x q λλλ+-=+--- (4-10) 式中:d ——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C ——周期长(s ); λ——绿信比。 则总延误时间为: D=qd (4-11) 若使总延误最小,则: ()0d D dC = (4-12) i i V S

连续周期性时间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实验三连续周期性时间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MATLAB子函数的表示方法 2. 深刻理解傅里叶级数的信号分解理论及收敛性问题 3. 理解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 二、实验原理 傅里叶级数 设有连续时间周期信号,它的周期为T,角频率,且满足狄里赫利条 件,则该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即可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或复指数信号之和。傅里叶级数有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两种。 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式中系数,称为傅里叶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 2.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式中系数称为傅里叶复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周期信号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1)离散性,即谱线是离散的; (2)谐波性,即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 (3)收敛性,即谐波的幅度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

周期信号的MATLAB表示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用Matlab进行计算时,本质上是对信号进行数值积分运算。在Matlab中有多种进行数值积分运算的方法,我们采用quadl函数,它有两种其调用形式。 (1) y=quadl(‘func’, a, b)。其中func是一个字符串,表示被积函数的.m文件名(函数名);a、b分别表示定积分的下限和上限。 (2) y=quadl(@myfun, a, b)。其中“@”符号表示取函数的句柄,myfun表示所定义函数的文件名。 例: 用MATLAB计算脉冲宽度T1 = 2;周期T = 4的周期性脉冲信号的复傅里叶级数,分别画出N = -2:2, -10:10, -50:50, -200:200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及合成,观察吉普斯效应。画出T = 4, T =8下的双边谱 A.首先创建一个子函数singRect(t, T1),表示单个脉冲信号,时间为t,宽度为T1。function y = singRect(t, T1) y = (abs(t) <= T1); end B.创建傅里叶积分的被积子函数 function y = rectExp(t, k, w) y = (abs(t) <= 1) .* exp(-1j*k*w*t); end C.创建子函数用于傅里叶级数计算及合成 function [x, ak] = fourierSeries(N, t) T1 = 1; T = 4; w = 2 * pi/T; ak = zeros(1, 2 * N + 1); for i = 1:2*N+1 %傅里叶分解,计算傅里叶系数ak ak(i) = quadl(@(t)fsInt(t, i - N - 1, w, T1), -2, 2)/T; end; x = 0; for i = 1:2*N + 1 %傅里叶级数合成 x = x + ak(i) * exp(1j*(i - N - 1)*w*t); end end D.创建main函数,计算不同N下的傅里叶级数及合成。 T1 = 1; T = 4; t = -T/2:0.001:T/2; figure, subplot 221, N = 2; [x, ak] = fourierSeries(N, t); plot(t, singRect(t, T1), 'k');

时间的计算及日期范围的判定

时间的计算及日期范围的判定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 (2)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 点的地方时,以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 点位于B 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 点所在经线与ND 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45°15° =21:00。 2.区时的计算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3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日期范围的判定 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0时所在经线。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 (2)极地投影图 (3)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常用函数傅里叶变换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思想:把复杂的信号用简单的信号表示,再进行研究。 怎么样来分解信号?任何信号可以用Delta 函数的移位加权和表示。只有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才可以用单位冲激函数处理,主要讨论各个单位冲激函数移位加权的响应的叠加能得到总的响应。 线性系统(齐次性,叠加定理) 时不变系统 对一个系统输入单位冲激函数,得到的响应为h(t).表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要知道了系统对单位冲击函数的响应,就知道了它对任何信号的响应,因为任何信号都可以表示为单位冲激函数的移位加权和。 例如:d(t)__h(t) 那么a*d(t-t0)__a*h(t-t0) -()= ()(t-)d f t f τδττ∝∝? 的响应为-y()=()(-)t f h t d τττ∝ ∝ ? 记为y(t)=f(t)*h(t),称为f(t)和h(t)的卷积 总结为两点:对于现行时不变系统,任何信号可以用单位冲激信号的移位加权和表示,任何信号的响应可以用输入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响应的卷积来表示 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的重点是把信号分解为单位冲激函数的移位加权和,只讨论系统对单位冲激函数的响应。而频域的分析是把信号分解为各种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的加权和,只讨论系统对sinwt 的响应。都是把信号分解为大量单一信号的组合。

周期函数可以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将矩形脉冲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得到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n A sin F = T x x τ 其中0=2 nw x τ。 取样函数sin ()=x S a x 。产生一种震荡,0点的值最大,然后渐渐衰减直至0 第一:对于傅里叶级数的系数,n 是离散的,所以频谱也是离散状的每条谱线都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其包络是取样函数。 第二:谱线的间距是0w .。零点是0=2nw x τ,02w =T π是谱的基波频率。如果τ不变,T 增大,那么0w 减小,当T 非常大的时候,0w 非常小,谱线近似连续,越来越密,幅度越来越小。 傅里叶变换:非周期函数 正变换:--F jw)= ()iwt f t e dt ∝ ∝?( 反变换:-1()=()2jnwt f t F jw e dw π ∝∝ ? 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DS信号伪码周期及码片速率估计的自相关法 (1)

第23卷第4期航天电子对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02057),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006-04,A2006-86),重庆市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060509),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 C,2006BB2373)。 收稿日期:2007-02-01;2007-04-06修回。 作者简介:张天骐(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通信信号的调制解调、盲处理、神经网络实现以及FPGA 、VLSI 实现;杨柳飞(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以及FPGA 、VLSI 实现;代少升(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以及FPGA 、VLSI 实现;李雪松(197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FPGA 、VLSI 实现。 DS 信号伪码周期及码片速率估计的自相关法* 张天骐,杨柳飞,代少升,李雪松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信号处理与片上系统研究所,重庆 400065) 摘要: 直扩(DS)信号是高抗干扰低截获率信号,有关DS 信号及其参数的检测与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DS 信号对抗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检测与估计到DS 信号及相关参数,包括伪码周期、码片速率等。但是由于DS 信号往往淹没在噪声中传播,致使常规的信号处理方法无法直接应用。针对DS 信号及其参数的检测与估计问题,综合了有关信号处理的相关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以检测DS 信号并同时估计其伪码周期、码片速率参数的自相关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能较好地工作。 关键词: DS 信号;伪码周期;码片速率;自相关法 中图分类号: TN975 文献标识码: A Estimation of period and chip rate of pseudo -noise sequ ence fo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using correlation techniques Zhang Tianqi,Yang Liufei,Dai Shaosheng,Li Xues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gnal Pro cessing and System -On -Chip,Key Laborator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hong q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 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T he first task of DS sig nal countermeasur es is to detect and estimate the par ameters of DS sig nals,which include per iod and chip r ate of pseudo -noise (P N)sequence.Because the level o f DS pow er spectrum is very low ,the classical metho ds of signal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co uld not be applied directly to the field of DS sig nal pro cessing.A iming at the pro blem of detec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DS signals,the co rrelatio n metho ds of DS sig nal pr ocessing are sy nthesized,and a new method w hich can estimate the par ameters of period and chip rate of PN sequence simultaneously is pr oposed.T heory analysis and ex per iment results show the method can wo rk well in the hig h -level noise envir onment. Key w ords:DS sig nal;perio d of P N sequence;chip rate of P N sequence;corr elation method 1 引言 直扩(DS)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通常很低,淹没在噪声中传播,带有明显的抗干扰性和抗截获性。因 此从它诞生以来,人们就想尽各种方法来对DS 信号 进行检测与估计,已经提出的方法有能量检测法、相关检测法、幂律包络检测法、二次谱分析法、倒谱分析法、高阶谱分析法和周期谱(谱相关)分析法等等。其中研究得较早较多的是相关检测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DS 信号能量检测法的缺点(对背景噪声较敏感),甚至其在有窄带干扰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相关域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利用不同时刻噪声空间相互独立的特点,因而检测效果较先前的能量检测方法要好。纵观国内外DS 信号自相关检测法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还有待综合和完善。 本文在前人有关工作的基础上综合了DS 信号 53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

芈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1) 膄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芁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袈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蚆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羃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莁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诗词中所常用的漏壶,即刻漏制记时法,最早出现于西汉,将一昼夜平分为一百个等分,也称百刻记时制。昼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组合。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昼夜共有二十四份,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艿“更”是一种在晚上以击点报时的名称。从酉时(今之晚上七点)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称为“打更”。七点至九点一击,为一更;九点至十一点两击,为二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三击,为三更;一点至三

实验1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1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散时间信号的特点。 (2)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各种常用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方法。 (3)掌握序列的加、减、乘、除和平移、反转、尺度变换等基本运算及计算机的 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信号。离散信号是在某些不连续的时间上有信号值,而在其它时间点上没有定义的一类信号。离散信号一般可以由连续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得到。 常用的离散信号有单位脉冲序列、单位阶跃序列、复指数序列、正弦信号序列、随机序列等。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包括信号的加、减、乘、除。离散信号的时域变换包括信号的平移、反转、尺度变换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编写程序,生成如下数字信号:sqrt(2*k)u(k3),δ(k+5)。 (1) f(k)=sqrt(2*k)u(k3) 代码: k=(1:10); n=3; u=[(k-n)>=0]; a=sqrt(2*k); stem(k,a.*u); title('sqrt(2*k)u(k 3)的图像'); 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 运行图:

(2) f(k)= δ(k+5) 代码: k1=-10;k2=0;k=k1:k2; n=-5; %单位脉冲出现的位置 f=[(k-n)==0]; stem(k,f,'filled');title('δ(k+5)序列的图像') 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 运行图:

2、f(k)=sin(0.1πk),设计并编写程序,完成信号f(k)到f(2k+2)的转化。 (1) f(k) 代码: k1=-20;k2=20; k=k1:k2; f=sin(0.1*pi*k); stem(k,f,'filled'); title('正弦序列');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 运行图: (2) f(2k+2) 代码: k1=-20;k2=20; k=k1:k2; d=k+1; %对k平移一个单位 f1=sin(0.2*pi*d); %周期变为原来的一半 stem(k,f1,'filled'); title('正弦序列2');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 f(2k+2)'); 运行图:

《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 整理中

地理不同地方时间计算的公式 一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就越早。 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1、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2、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例如求130°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注意: 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 (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信号周期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信号周期规范 篇一: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本次设计选择的路段上有四个交叉口,其中两个t字交叉口、两个十字交叉口。四个交叉口均属于定时信号配时。国际上对定时信号配时的方法较多,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有美国的hcm法、英国的tRRl法(也称webster法)、澳大利亚的aRRb法(也称阿克赛利克方法)、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共六种方法。本次设计运用的是比较经典的英国的tRRl法,即将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在信号配时方面的使用。对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也称为“点控制”。本节中使用tRRl法对各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即是点控制中的主要内容。在对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时,主要的是根据调查所得的交通流量先确定该点的相位数和周期时长,然后确定各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即绿信比。 柯布(b.m.cobbe)和韦伯斯特(F.V.webester)在1950年提出tRRl法。该配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根据现实条件下的各种限

制条件进行修正,从而确定最佳的信号配时方案。 其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1.最短信号周期cm 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中最大的进行计算,采用最短信号周期cm时,要求在一个周期内到达 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放完,即无停滞车辆,信号周期时间也无富余。因此,cm恰好等于一个周期内损失时间之和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 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即: cmlV1Vcm2cms1s2Vncmsn(4-8)式中:l——周期损失时间(s);Vi si——第i个相位的最大流量比。 由(4-8)计算可得: cml 1yi 1nl1y(4-9)式中:y——全部相位的最大流量比之和。 2.最佳信号周期c0 最佳周期时长c0是信号控制交叉口上,能使通车效益 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长。若以延误作为交通效益指标,使用如下的webster定时信号交叉口延误公式: c(1)2x2c1 d0.65(2)3x(25)2(1x)2q(1x)q(4-10)式中:d——每

周期图估计法

一种信号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它的特点是:为得到功率谱估值,先取信号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然后取其幅频特性的平方并除以序列长度N,即 (1) (2) 由于序列x(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X()具有周期性,因而这种功率谱也具有周期性, 常称为周期图。早期的统计学者曾利用这种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隐藏的周期性的规律。周期图是信号功率谱的一个有偏估值;而且,当信号序列的长度增大到无穷时,估值的方差不趋于零。因此,随着所取的信号序列长度的不同,所得到的周期图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随机起伏。由于随机起伏大,使用周期图不能得到比较稳定的估值。一些学者对此作了改进。 为了减小随机起伏,M.S.巴特利特提出平均周期图法,即先把信号序列分为若干段,对每段分别计算其周期图,然后取各个周期图的平均作为功率谱的估值。平均周期图可以减小随机起伏,但是,如果信号序列不是足够长,由于每段序列长度变短,功率谱估值对不同频率成分的分辨能力也随之下降。另一种改进方法是将周期图与一个适当的频域窗函数相褶积,从而对周期图产生平滑作用,以减小随机起伏。加窗处理的结果虽然可以使随机起伏减小,但也会使周期图的分辨能力下降。 P.O.韦尔奇提出一种把加窗处理与平均处理结合起来的方法。先把分段的数据乘以窗函数(进行加窗处理),分别计算其周期图,然后进行平均。韦尔奇方法是较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为了得到较好的功率谱估值,加窗和平均处理均应兼顾减小随机起伏和保证有足够的谱分辨率两个方面。 周期图法的优点是能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来进行估值。对利用式(1)、(2)得到的功率谱估值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可以得到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估值。这种方法适用于长信号序列的情况,在有足够的序列长度时,应用改进的周期图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功率谱估值,因而应用很广。

excel中几个时间计算公式

假设b2为生日 =datedif(B2,today(),"y") DA TEDIF函数,除Excel 2000中在帮助文档有描述外,其他版本的Excel在帮助文档中都没有说明,并且在所有版本的函数向导中也都找不到此函数。但该函数在电子表格中确实存在,并且用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月数或年数很方便。微软称,提供此函数是为了与Lotus 1-2-3兼容。 该函数的用法为“DA 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其中Start_date 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第一个日期或起始日期。End_date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最后一个日期或结束日期。Unit为所需信息的返回类型。 “Y”为时间段中的整年数,“M”为时间段中的整月数,“D”时间段中的天数。“MD”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YM”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月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日和年。“YD”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年。比如,B2单元格中存放的是出生日期(输入年月日时,用斜线或短横线隔开),在C2单元格中输入“=datedif(B2,today(),"y")”(C2单元格的格式为常规),按回车键后,C2单元格中的数值就是计算后的年龄。此函数在计算时,只有在两日期相差满12个月,才算为一年,假如生日是2004年2月27日,今天是2005年2月28日,用此函数计算的年龄则为0岁,这样算出的年龄其实是最公平的。

身份证号提取年龄 =DATEDIF(--TEXT((LEN(A1)=15)*19&MID(A1,7,6+(LEN(CA1)<>15)*2 ),"#-00-00"),TODAY(),"y") 用excel计算退休日期 假设A列是姓名,B列是性别,C列(要设为日期型数据)是出生日期,D 列(要设置为常规型)是年龄,E列(设置为日期型)是你要知道的退休那天的日期: A1到E1分别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退休日 则:D2=year(now())-year(C2) 往下复制到所有即可 E2=if(b2="男",DATE(YEAR(C2)+60,MONTH(C2),DAY(C2)),DATE(YEAR(C2)+55,MONT H(C2),DAY(C2))) 往下复制到所有即可 如何在excel表里显示当前时间 其实不方便用函数来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的,原因是你的这些文件或报表肯定是要留档的,那样的话,下一次打开时,日期时间就会变成打开时的了。所以有两种办法供你参考: 1、不用公式:在做完表时,在日期时间单元格中按“Ctrl-;”即可获得当时的日期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