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原山地畜牧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高原山地畜牧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高原山地畜牧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高原山地畜牧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

高原山地畜牧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摘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根本途径。百色目前正在经历着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发展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了百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百色高原畜牧的现状、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30-2

1 百色高原畜牧的发展现状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根本途径。从2010年初开始,百色市结合林权制度改革狠抓林下经济产业,掀起了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的热潮。养鸡业新增产值达8.2亿元,占全市水产畜牧业新增产值15亿元的53%,为全市农民人均新增现金收入228元。2011年预计林下养鸡出栏达5000万羽,总产值达16.3亿元,仅此一项实现农民收入就达2亿元。市委、市政府提出,到“十二五”末,计划林下养鸡出栏达3亿羽,预计总产值达100亿元,仅此一项农民收入就达12亿元。同林下养鸡同样重要的七里香猪的养殖在百色也是发展迅猛。

2 百色地区发展特色养殖的优势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百色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为百色从传统的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

畜牧养殖技术1

畜牧养殖技术 农区种草养畜----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加强种草养畜工作,是各地解决“三农”问题,深入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力性调整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各地贯彻党的十六精神的具体体现。 农区开展种草养畜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在本世纪初20年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我国的农民比例大,而且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少数贫困地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就在农村,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的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消费者对肉、奶、蛋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中国家速增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粮食连续三次大幅提价的情况下,我国畜牧业提供的产值增长占农业总产值增长的1/3,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此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增加了农民的就业门路。据估算,目前我国从事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力近1亿人,创造畜牧业产值8000亿元,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再加上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饲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牧业将在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业和羊毛生产。草食动物比例的不断提高,将对青饲料形成更大需求。现在我国牧区草原退化严重,主要以保护为主,农区畜牧业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农区种草不仅可以克服饲料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耕地的价值,提高自然资源程序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可以成为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实现“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切入点,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富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种草养畜不仅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而且可使农民致富,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实现小康,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实现富裕。 农区开展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农区开展种草养畜的潜力比较大。全国人均草地4亩多,而人均耕地只有近2亩,全国粮食总产近1万亿斤,意味着还有5亿多吨秸秆等农副产品可以利用。农区饲草料资源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农区种草养畜的潜力比较大。尤其是在目前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产需平衡的条件下,种草效益高于种粮。有关专家认为,

高原特色农业项目实施方案(新版范文)

2012年高原特色农业项目 XX精品生态林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区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精品生态林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区 项目地点:XXX区域 项目属性:新建 申报单位:XX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联系电话: XXX 邮编:650106 主管单位:XXX区农林局 日期: 二0一三年一月十六日

一、建设目标 加快XX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创建具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支撑的精品生态林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充分利用XX区XX乡XX箐现有资源优势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二、建设原则 坚持经济、生态、社会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农业生态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高原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区的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提升环境、科学适度开发原则。 三、项目单位概况 云南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总部位于昆明市XX区XX商贸大厦。集团公司秉承“至诚博厚、人和业兴”的核心价值观和“创造价值、和谐共赢”的企业宗旨,坚持“诚信守诺、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历经20余年的奋力拼搏,现已发展为一家主要从事旅游地产、酒店服务、农林资源、矿产、物流、金融、对外投资的跨行业、跨国界、多元化经营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集团下辖十余家子公司,员工逾千人,资产实力雄厚。 四、项目交通区位及生态景观条件 项目紧邻世博园、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毗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穿金路延展线直达XX项目,绕城高速公路跨项目而过。从昆明主城区经金浑公路到项目所在地只需10余分钟,从昆明长水国际机

场经绕城高速到项目所在地只需15分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四周山岭环抱,植被葱郁,溪水长流,鸟语花香,集“山、水、林”于一体,形成“箐在山间,山被箐环,水流箐底,林到天边”的自然生态景观,特别适宜打造高品质的林果蔬生态种植示范地,成为昆明繁华都市内的世外桃源。 五、项目建设必要性 1、有利于城市近郊荒山、荒坡植被的修复与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促进生态经济林果蔬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内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3、建设生态旅游绿色经济带,是树立城市形象、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 4、满足城市绿色旅游追求立体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5、有助于实现科研与生产的良好结合。企业与农林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和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培训工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既发挥了农林科研机构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又发挥了企业的资金及市场优势,实现科研与生产的良好结合。 六、建设依据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上报2012年高原特色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的紧急通知》(云财农〔2012〕86号)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2006年8月)

畜牧养殖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畜牧养殖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畜牧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集体过个人也越来越多。因此,通过多年畜牧养殖的经验,对小型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 小型畜牧养殖发展现状 1.1 小型畜牧养殖生产成本普遍偏高 (1)材料费,包括畜牧养殖中消耗的精饲料、粗饲料等各种饲料费以及孵化过程中的各项消耗、禽兽医药费等。 (2)人工费,包括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生产人员的工资、各项福利等。 (3)销售费用,主要指在销售过程中的摊销费、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对于规模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去除以上正常的成本,企业会获得很好的效益。但对于小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会大大的增加。因为,规模企业所需的饲料多,批量购买相对便宜,小型畜牧养殖户就自身现状不可能大规模购买饲料,有些小型养殖户用粮食作物代替饲料喂养,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规模畜牧养殖户有专业的饲养人员进行成千上万头牲畜的饲养工作,小型畜牧养殖户只能饲养几头牲畜,这在工作效率上肯定比不上规模畜牧养殖户。 1.2 小型畜牧养殖户技术不够全面 对于小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在选择畜禽品种时,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不能做到科学的选择。不了解各阶段畜禽所需的生活温度,对畜牧室所处的温度不专业,往往只简单的进行处理。

1.3 小型畜牧养殖户防疫工作不到位 小型畜牧养殖场一般选址不够科学,场内布局规划不合理,缺乏对地势、风向、距离的考虑,排污通道、干净水通道交叉建立,很容易导致病菌传入,发生疫情。 2 小型畜牧养殖前景展望 2.1加强合作,降低成本 传统的养殖观念在市场经济下已很难生存,小型畜牧养殖户必须改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用新的生产方式来降低生存成本。这就要小型畜牧养殖户之间加强合作,建议村集体建立养殖合作社,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进购饲料的途径上降低成本,一个村的所有养殖户可以合作对所需的各项饲料进行集体购置,再进行合理分配,降低材料成本。 (2)分工明确,多家畜牧养殖户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等工作可以合作雇用专人定期清理,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发挥人工效率。 (3)根据市场的需求,养殖户共同聘请养殖专家,共同探讨出适合经营的品种,进行集体销售,这不但降低销售费用,还将会提高销售的价格。 2.2 学习养殖技术,自力更生 小型畜牧养殖户虽没有能力雇用专业的饲养人员,但可以从自身做起。可以经常请教专业饲养人员相关知识,并选购畜牧养殖的书籍,学习相关的饲养技术。养殖项目、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确定后,畜牧养殖技术便成为养殖成败的关键,因此一个养殖村庄必须有一个养殖技术相当强的人员,带动村庄养殖业的发展。

青海省高原特色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青海省高原特色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 原发表日期: 2006-08-06 原作者: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毛学荣 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秘书处 ------------------------------------------------------------------------------------ 青海省是我国主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养羊业在全省畜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大打品牌战略,发展特色肉羊产业,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是我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发展高原特色肉羊产业提出一些建议,为青海省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青海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用于羊肉生产的品种主要以藏羊、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育肥为主,其中某些品种的产肉性能、生产潜力对羊肉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专门化的肉用羊品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近几年,青海省先后从国内外小规模引进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夏洛来等肉用绵羊品种及小尾寒羊,其适应性能、与地方品种的杂交性能方面均表现良好,由于数量较少,形成不了规模。据2004年统计,全省现有1434万只绵羊,占全省牲畜总数的68%,羊肉产量8.84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5%,是青海省肉类生产的主要资源之一。从转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角度出发,羊肉生产最能体现最佳生产效率,特别是羔羊肉的生产。青海省目前所产羊肉仍多来自每年的淘汰羊,羔羊肉占有的比例虽不断提高,但距市场的巨大需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青海省发展肉羊产业化的有利条件 2.1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优势青海省是我国主要天然放牧区之一,畜产品种类丰富,受到国内外欢迎,且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青海的牛羊肉一直有着“绿色食品”的美誉,有着很好的口碑,成为肉类市场上的抢手货。青海的牛羊多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为主,营养价值高、肉质鲜嫩。 2.2我国加入WTO参与农产品竞争,发展羊产业可谓前景诱人在全国畜产品价格市场的波动中,羊肉近年来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被称为“人类的保健性功能食品”。近年来,在肉类国际贸易中,羊肉增幅最高,国内市场羊肉价格稳中有升。 2.3青海省畜产品龙头企业的建设,给高原特色牛羊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青海省肉食集团高原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年屠宰100万只羊的生产线,形成青海省规模较为宏大的牛羊肉屠宰、加工、开发、销售企业产业链,对提高牛羊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科技化程度在牛羊肉资源的利用以及加快牧业产业化进程,使高原特色产品走进更大更广的市场,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青海省发展高原特色肉羊产业的对策 3.1建立肉羊种羊良种繁育体系,充分利用优良肉用种羊,提高良种普及率,并广泛发挥杂交优势目前,我省用于羊肉生产的品种主要以藏羊、半细毛羊、细毛羊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育肥。近几年,我省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夏洛来、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等肉用绵羊品种及小尾寒羊。引进的肉羊品种在适应性能、与地方品种的杂交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建议加强饲养管理和纯种繁育,提高良种利用率。 3.2分区域、有重点发展我省肉羊产业 3.2.1发展以环湖地区为主的百万羔羊肉产业 环湖地区是青海省青海半细毛羊的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全面,特别是近几年暖棚的建设为羔羊当年出栏创造了条件。为了不影响半细毛生产(据观察有提高产量的作用)选择

科技推动宜良县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推动宜良县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代玉玲王智勇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6期 代玉玲王智勇 宜良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突出科技在农业中的支撑作用。通过不断强化农 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职业农民培育,农产品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农药兽药GSP追踪管理 等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村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 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加强实施农业科技试验项目、成果示范推广 通过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等优良品种选育,良好耕作,养殖系统的试验示范推广,提 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2018年以来,开展了35个彩色水稻新品种(系)引种观察试验;不同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旱直播稻产量的影响试验;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 范面积2000 hm2,示范带动全县25 800 hm2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现平均每亩粮食产 量增加20 kg以上,产值亩增45元,化肥用量(折纯)亩减2 kg左右;开展了10个特色优质稻新品系引种示范,通过试验发现2个特色稻新品系较适宜九乡等高海拔地区种植;完成辣椒、甘蓝、大白菜等11个新品种引种试验;组织推广宜良县多年探索总结的蔬菜生物多样性高效种植技术2666.67 hm2;引进黄金草鱼、南美白对虾、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大理弓鱼、江 川大头鲤等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养殖;向150户养殖户推广微生物制剂水质调控高效健康养殖 技术;开展20 hm2稻田养鱼试验;3.33 hm2鱼菜共生实验示范项目。 二、推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技术 推行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种养殖技术。制定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种植规范,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农业绿色防控“三品一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鼓励和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目前,全县制定了鸭子、生猪、水产、 蔬菜、花卉等10来套种养殖标准。建设14 933.33 hm2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推广了甜椒、洋葱、茭白、甘蓝等无公害标准化技术2666.67 hm2。宜良县有“三品一标” 企业10家,29个产品,其中绿色食品8家,21个产品,无公害企业2家,8个产品;绿色食品累计认证 1886.66 hm2,核准产量11 578 t;畜禽养殖规模20万只,年总产量450 t;无公害渔业规模1100 hm2,年总产量1350 t;无公害畜禽养殖规模10万羽,年总产量1350 t。 三、引进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综合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加大农膜回收力度,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2018年,秸秆总产生量为27.74万 t,按秸秆去向划分,用作堆腐还田、覆盖直接还田、 粉碎翻压还田、留高茬还田等综合利用25.1万 t,共计综合利用率90.5%以上,高于85%目标 值10.5个百分点。完成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10 320 hm2, 完成计划面积9333.33 hm2的 110.57%,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推广使用高效生物农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 术的实施推广,达到每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减少化肥用量3~5个百分点,提高农业生产产 地环境。 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基础 西藏的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西藏具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有各类天然草场QS 亿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场总面积的l / 5 左右。其中,有人区067 亿公顷,无人区013 公顷。可利用草场053 亿公顷,占全区草场面积的663 %。西藏天然草场面积占西藏总土地面积114 亿公顷的712 %。草地面积在各类土地面积中所占比例之高,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西藏拥有的草地资源丰富多彩,其中高寒地类型是草地的主体,面积为076 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49 %。饲草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除牧区有天然草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外,农区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人工饲草饲料。 西藏发展畜牧业,优势是拥有辽阔的牧场和丰富的水源,气温适宜。但是,西藏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家畜种资源远不及新疆、内蒙古等其他地区丰富,但却具有独特的生产性能和开发价值,耗牛、羊、马为主要牲畜,除此之外,还有黄牛、驴、骡、猪等牲畜。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鸡、鸭、鱼等的饲养量也开始增加。 目前,西藏的畜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直到今天,传统的畜牧业仍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大,年相关产业产值达到8 亿多元,西藏75 %以上的外贸出口商品是畜牧产品或以畜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畜牧业累计对城镇经济和

二、三产业提供的原始积累已达15 亿元以上。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牧业仍然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西藏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仍束缚西藏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西藏高原草的脆弱性,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放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这种拯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在西藏的大部分牧区沿袭至今。无论从商品经济的发展上,还是经营思想上,都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规律长期作用下,西藏草原畜牧业的生产者商品经济观念淡薄,轻商、鄙商观念浓厚,历来不重视商品的价值形态,而把牲畜、畜产品等这些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财富的象征。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牧民中普遍存在滞后的商品经济意识,从而影响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并使其失去了与其他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在这些传统观念影响下,畜牧业很难彻底摆脱自然经济下的落后状态,而牧民确立商品经济意识还须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目前,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否认生产商品为主要目标,寻求自然发展,并以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为主的自然经济特征,在广大牧区仍十分突出。 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破坏和浪费严重 从西藏过去四十余年牧业外延扩张的过程来看,普遍存在对牧草资源的可再生性认识不足、深度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致使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 【摘要】近年来有个词在云南很热――高原特色农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是云南的优势。”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再一次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会像农业一样在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毫不动摇的;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会像农民一样关系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心弦;同样没有哪一个变革领域会像农村那样总是充满优势,同时又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难题。在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优势大省,80%的轻工业原料,75%的国民收入、60%的创汇收入全部来自于农业。因此,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今年,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该决定规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努力将高原特色农业变成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们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措施,同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投入,使得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只有标志性而没有先进性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同样,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也不是特色农业。只有加上现代科技这个内核,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才有发展的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的思考很深刻。高原特色农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一个跨越式发展,是人工产业像机械化产业过度的一个跨越式发展,也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一次重大提升,是云南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谋划跨越发展作出的科学决断,更是立足4600万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定的民本取向。因此,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地区,我们将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把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发展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下)测试答案(分)

发展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下)测试答案(分)

————————————————————————————————作者:————————————————————————————————日期:

课件名称: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下) 测试题目共:26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三七和人身是一个科的植物。(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0 第2题、在资源利用上,云南省的林已经充分利用起来了。(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67 第3题、云南省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就是烟和茶。(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63 第4题、微生物都是有害的。(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65 第5题、茶多酚叫亲水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7 第6题、云南的石斛和三七种植大部分都是种大棚,时间长了之后,土地不能种植粮食,使土地受到非常大的局限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69 第7题、日本和韩国的酱汤是一块大产业。(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2 第8题、石斛有许多品种,但是价格相差不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9 第9题、普洱是云南茶叶种植面积最大州市。(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66 第10题、思茅的米干、米粉会有点酸的原因是微生物发酵的结果。(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1 第11题、四川是喝六堡茶为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53375 第12题、石斛是兰科植物中的第()大属。(单选题)(分值:4)

高原贫困地区(县)怎样发挥畜牧业精准扶贫

68高原贫困地区(县)怎样发挥畜牧业精准扶贫 阿迪力别克·沙拉玛提,阿卜杜吉力力·艾麦提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乡畜牧兽医站844000) 摘要:畜牧业是我国针对扶贫的一个主导产业,尤其是针 对我国高原高寒的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来说,为了充分的发挥出其扶贫的效果需要具有一定地域性。本文将主要针对高原的贫困地区,如: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通过对高原高寒地区分析其畜牧业的扶贫工作现状,分析其在畜牧业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高原贫困地区畜牧业的精准扶贫措施。 关键词:高原贫困地区;畜牧业;精准扶贫 党的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工作力度,使我国的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这就足以证明在我国实现对贫困地区任务的重要性以及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的程度。为了进一步的实现社会的公平就需要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更多的惠农惠贫困的政策,尤其是在畜牧业的发展上,也有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开始深入到基层进行农村实际的扶贫工作,为扶贫工作不断探索了新的思路。 1高原贫困地区的畜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脱贫以及扶贫工作,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现阶段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对贫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扶贫工作。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是新疆的贫困县之一,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边境一线,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是脱贫攻坚底子最薄、基础最差、困难最多的县,贫困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6%以上。需要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援助。同时,对于高原的贫困地区还要发挥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区内对接协作帮扶。高原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发达的城市相比存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的区别,因此,需要对具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而不是用统一管理、统一扶贫的措施对高原地区进行扶贫,要充分的考虑到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地区性质的贫困现状,然后发挥对高原贫困地区的畜牧业精准扶贫。 2畜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精准扶贫的认同度不高 高原的贫困地区大都位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其经济的发展以及其文化的滞后性导致其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而贫困地区人员的文化水平低是造成在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最为困难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就会对国家的扶贫政策难以理解,进而出现对扶贫工作人员前期的工作不够配合问题,甚至会出现对于自己贫困状况的隐瞒以及谎报经济收入的现象,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多留住在扶贫工作中拿补贴的机会。这不仅会使得真正贫困的人无法得到贫困的补贴,也会给扶贫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阻碍,导致扶贫工作的效果不佳,难以真正的了解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 2.2贫困户生活条件落后,发展的动力不足 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差,甚至在部分高原地区缺少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与我国政府的重视力度以及投入资金是息息相关的,也与我国高原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是分不开的。在精准扶贫工作阶段需要对贫困户的各项信息进行统计与记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知,在高原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常会存在区域公路的质量差,一级硬化率比较低的现象,在畜牧业的养殖上也会因为生产生活条件的落后而不能形成规模化的养殖。通常来说,贫困地区的资金缺乏,就只能利用手中不多的资金少量的购买牛羊。而因为缺乏养殖技术,牛羊等存活率并不高,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十分的不稳定。而贫困户为了改善发展的现状也会外出务工,导致青年以及人才的流失问题严重,造成畜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3对高原畜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多途径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是对高原贫困地区开展畜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对策之一。可以对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员进行畜牧业知识的讲解,还可以对畜牧业的养殖人员发放养殖技术的录音机以及相关的养殖材料等,帮助贫困地区加大对畜牧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此外,也可以对贫困户进行定期的知识讲解。 另外,政府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引进,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发展的基础。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引进以及建设,加大对于畜牧业的资金的投入。同时对扶贫资金设立监督与管理小组,确保扶贫的资金可以切实的进入到贫困人员的手中,真正的实现对于我国贫困地区的帮扶与脱贫。对于高原地区的畜牧业来说可以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促进畜牧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人们收入的增加。 4结语 高原地区是一个贫困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扶贫工作的难点区域,为了实现扶贫工作的工作成效需要加大对扶贫地区政策的宣传力度,多途径的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促进高原贫困地区发挥出畜牧业的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凯丽,方热军.试论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与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0):215-217. [2]赵宛贞,张定安,陈丽,等.模式创新助推畜牧产业扶贫全覆盖—关于对内乡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J].当代畜牧,2017(6):84-85. 作者简介:阿迪力别克·沙拉玛提(1986.12-),男,柯尔克孜族,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

畜牧养殖物联网建设方案设计

家禽养殖物联网 基 地 建 设 方 案 河南腾跃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

目录 目录............................................................ I 1. 概述 (3) 1.1. 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4) 2. 项目整体设计 (5) 2.1. 物联网网络架构 (5) 2.2. 物联网拓扑图 (6) 2.3. 系统设计架构 (7) 2.4. 系统开发环境 (8) 2.5. 系统运行环境 (8) 2.6. 物联网设计原则 (8) 2.7. 物联网技术采用原则 (9) 3. 物联网组成 (10) 3.1. 监测体系 (10) 3.1.1. 环境信息采集仪器 (10) 3.1.2. 视频监控 (10) 3.1.3. 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11) 3.2. 家禽养殖物联网管理系统软件 (12) 3.3. 家禽养殖物联网管理系统(APP版) (14) 3.4.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系统 (15) 4. 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1.1.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对家禽产品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目前全球家禽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猛。 我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家禽养殖发展迅速。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家禽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肉类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奶类和禽蛋也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年递增率均在10%以上。1986年,我国的禽蛋产量首次超过美国,1991年,我国的肉类总产量首次超过美国,从1991年开始,我国肉类产量和禽蛋总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一。家禽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许多地方被列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家禽业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家禽业多为分散经营,在农村中仅作为副业生产。近十多年来,规模化家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行业。 殖业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并对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已经造成我国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家禽杨业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

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陆良县云南省第一大平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独特优势,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率先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了“优质粮、烤烟、蚕桑、畜牧、蔬菜、林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后续产业,形成了坝区以发展优质稻、蔬菜、蚕桑、生猪、水产为主,山区、半山区以发展玉米、烤烟、林果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格局。 一、陆良县基本情况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国土面积2018km2,坝区面积772km2,是云南第一大平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素有“滇中粮仓”、“渔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326、324国道、曲陆高速公路、南昆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滇东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境内海拔1640-2687m,平均海拔1840m,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热、水、土资源较好,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燥,秋凉湿润的特点,年均气温14.7℃,≥10℃活动积温4436.3℃,无霜期249天,年日照时数2239.1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25.2千卡/cm2,年均降雨量900—1000mm,适宜多种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全县现有耕地面积91.23万亩,年可供水2.6亿m3,有效灌溉面积39.28万亩,有效灌溉率为42%,水资源利用率为43%。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达11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89019万元,第二产业

462243万元,第三产业299731万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4:40:26;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为63:37,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67.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 (一)农业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通过实施粮食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省市高稳农田建设、滇中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理、烟农田建设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重大项目,目前全县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1.19万亩,建设高稳农田59.93万亩。建成小(二)型规模以上水库122座、小坝塘478座,目前在建的大坝冲水库、恨虎坝水库等重点工程建成后,可增加蓄水2000万m3,能满足全县农业生产用水;另外,以蔬菜保护栽培为特点的设施、半设施农业发展面积近3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2.01万亩。建成了6万余亩稳产高产桑园,完善了年生产蚕种50万张的蚕种生产基地设施,建成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室1000座,建成蚕茧收烘站17座,年收烘鲜茧能力1.2万吨。畜牧业以开发利用滇陆猪为重点,大力加强滇陆猪的选育、扩繁和示范推广,新建扩繁场76个,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现有农机总动力达4.15亿瓦特, 2011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15.24万亩次,农副产品加工、植保、排灌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机械耕耙率达83%,水稻机收率达15%,农业机械化作业已承担了全县农村劳动总量的65%以上。 (二)农业科技发展状况 一是与云南省农科院建立了“院-县共建”关系,并成为云南省农科院的6个农业科技示范县之一。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科院等科研院

畜牧养殖产业规划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一、生猪与水产产业规划 (一)项目简介 总投资4.14亿元建设生猪和水产养殖项目,具体包括: 1、投资2.14亿元新建父母种猪场和新建规模化商品猪场。 ***是**市最大的生猪主产区和生猪外调大区,生猪存栏量常年保持在85万头左右,母猪存栏量常年保持在7.5万头左右,商品肉猪出栏量常年保持在110万头以上,是**乃至全国有名的养猪大区(县)。 (1)祖代种猪场:园区重点建设**公司祖代种猪场。**、**两个公司为祖代种猪场,共饲养基础母猪1310头,实行集约化饲养,每年为全区父母代猪场提供10480头合格后备母猪(二元杂种母猪为主),以便母猪的淘汰更新。 (2)商品猪育肥示范场(户):园区大力发展**万头养猪场、**万头养猪场及**万头养猪场,重点建设5—10个小区(专业村),每村发展20个年出栏商品猪50—500头的规模化猪场或专业户,作为标准化养猪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园区年商品猪出栏量达到5万头。 2、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手段,通过招商引资投入1亿元完成**大口鲶养殖及深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100亩,修建**大口鲶养殖基地2000亩和大口鲶加工厂。年产南方人口鲶成鱼(鲜鱼)3000吨,大口鲶加工食品300吨。

3、投资5000万元完成**市**名优鱼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基地总占地2000亩,建立标准池塘1900亩,其中亲鱼池900亩,苗种培育池1000亩;修建工厂化繁殖车间3000平方米,办公管理楼800平方米,饲料厂房等2000平方米及其它生产附属设施。重点开发我区名优鱼中华倒刺巴(青波)、大口鲶、华鲮(青龙棒)、黄蜡丁和岩原鲤等名优鱼繁殖工作。占地约2000亩。 4、投资5000万元**市**名优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名优鱼成鱼养殖面积6000亩,年产名优鱼2500吨。可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5亿元。年均纯利达2500万元,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正式投产后的2年。 (二)产业基础与发展背景 1、畜牧业发展简况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畜牧总产值近1.5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4%。目前,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已超过600万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50%左右;**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56%,畜牧业对农民收入中的现金的贡献最大。畜牧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决策,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对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有关产业的发展。一是可以带动一大批为畜牧业生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情况简介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情况简介 XX县紧紧抓住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XX州建设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围绕XX湖和XX湖流域建设发展“一条现代农业聚集带、二个核心示范园、五个功能区、十二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力建设XX县以十二万亩杨梅、六万亩蔬菜、畜禽和水产养殖为主的十八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目前,我县已将高豆围塘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核心片区,重点围绕高效节水灌溉、高稳产农田建设、田间机耕道路硬化、产业培植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五个环节进行打造。 XX湾、XX湾围塘简称高豆围塘,于1970年围海造田形成,位于异龙湖南岸,东起毛木咀,南至豆地湾、高家湾山脚,西起长咀至砖墩泵站,北由砖墩泵站至毛木咀坝埂,总面积9000亩,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异龙湖。塘内涉及6个村民委员会,20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XX围塘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使该塘基本形成 了“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的高产高效农田,极大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大力推广“一季冬季马铃薯、二季无公害蔬菜”一年三轮作的种植模式,建成XX湾、XX湾村高原冬季马铃薯示范基地。同时,以全省及全州冬马铃薯推广现场会召开为契机,充分利用县供销社农产品信息网,发布马铃薯供求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与外地客商加强合作,

提高马铃薯的知名度,拓宽销售市场,宣传提升土豆品牌效益,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高豆围塘蔬菜种植一般一年种植三季,4至8月中旬种植第一季、8月中旬至11月中旬种植第二季、11月中旬至次年4月初种植第三季,方式有净种、间套种。第一、二季主要种植豆类和叶菜类蔬菜为主,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第三季全部种植冬马铃薯。20XX年,XX湾、XX湾两村委会连片规模化种植冬季马铃薯12500亩,建立亩产3吨高产示范面积1000亩,实施新品种引进、品种区域、新品种展示、种植密度、化肥施用量比较试验各1组。目前,示范区已收获冬马铃薯3750亩,平均亩产达3吨以上,市场价格3.2元/公斤,亩产值近万元,扣除每亩投入成本3000元,亩净产值达6000多元。冬马铃薯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20多个省内外城市,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土豆”。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浅析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浅析 [摘要]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条件、呈现的特点、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随后立足于现状对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 生态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后在1981年由英国生态农业专家M.K.Worthington进一步完善,定义为:一种生态上能够保持平衡,能量上是能够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2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的背景 2.1 自然背景 云南94%的土地为山地、丘陵,农作物单位产量低,持续高产量的农田少,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不仅制约了云南省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也给长江、珠江下游地区和东南亚领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生态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云南位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主要是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山区农业,再加上一些地方恶劣的地质条件,农业发展潜力极低,现代农业的建设难度大。 但同时云南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①地形地貌众多,地域组合复杂,垂直差异明显,可分为坝区、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②气候类型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发展生态农业有明显的气候优势。③物种优势: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拥有全国60%的高等植物和59%的脊椎动物种类,淡水鱼类资源占全国的42.2%。④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拥有各式各样的农耕文化,其中也有包含生态环境的内容,为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2 政策背景 在云南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及策略》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及策略》 近年,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发展成热点话题,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随之形成,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该文将巴彦托海镇的畜牧兽医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路径 在国民安全意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畜牧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为绿色畜牧理念的形成提供必要保障。绿色畜牧,即采用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养殖模式,在不危害环境的情况下实现健康生产。对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则是借助全新技术与理念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技术。在应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中,适应国民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且能实现畜牧企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深入研究并分析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路径十分必要。 1意义 一方面,可确保食品安全且规避对环境的污染。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技术,对畜禽粪便与污水进行处理,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并降低食物内的激素累积,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促进畜牧行业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基于时代快速发展,国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需求发生极大的改变,更强调绿色食品的重要性,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一定程度上增加畜牧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1]。同时,在食品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实现相

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与资金支持,不仅满足国民基本需求,同样也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速度。 2污染问题 目前国内畜牧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蛋、肉、禽的总产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调整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受诸多因素影响,使土壤被污染,增加生态环境与周边居民的压力,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畜牧养殖场的规模相对较大,其养殖污物年排泄量就相当于数千万人排泄总量。如果在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会形成有害有毒的气体、粉尘及病原体等多种污染物,并且进入大气内。伴随大气的传播与扩散,一旦其难以自净,必然会危害人与动物健康。另外,硫化氢与氨等诸多恶臭气体,还会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2.2严重污染水体环境。畜牧养殖污染水体环境的表现包括有毒有害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污染。对于微生物污染,具体是指粪污内所含病原微生物会伴随粪便向水体中排入,并且随水传播,导致疫病严重扩散。而有机物的污染,即粪污内所含磷、氮等有机物及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物质混入水体内,直接增加水体内生化需氧量、水体固体悬浮物及耗氧量,导致水质恶化并且变黑、发臭,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难以实现自净的目标。有害有毒物是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