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原理讲解

工程地质原理讲解

工程地质原理讲解
工程地质原理讲解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个)

【工程地质条件】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所谓工程地质任务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扬压力】建筑学术语,指建筑物及其地基内的渗水,对某一水平计算截面的浮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名词解释题漏了两个,“天然斜坡”、“人工边坡”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2分)

1. 岩体结构是【建造】和【改造】两方面的综合产物。

2. 活断层具有两种基本活动方式,即【粘滑】或【蠕滑(稳滑)】,其主要活动方式为【粘滑】。

3. 逆断层上升盘因离地表较近,因此在活动时更易产生【牵引褶皱】和【弯曲褶皱】等【地面变形】破坏。

4. 斜坡变形表现为【卸荷回弹】和【蠕变】两种主要方式。

5. 斜坡失稳的基本方式为【崩塌】、【滑坡】和【扩离】。

6. 工程地质学基本研究方法有【数学力学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模型模拟实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7. 横弯曲、上隆力、横向力

8. 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为【以防为主】、【及时处理】。

9. 随坡脚变陡,坡面附近张力带范围随之【扩大】和【增强】。

10. 岩石坝基的滑动破坏形式分为【表面滑动】、【浅部滑动】、【深部滑动】。

11. 斜坡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拉裂】、【蠕滑】和【弯曲倾倒】;滑坡按照滑坡动力学特征可分为【混合式滑坡】、【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以及【平移式滑坡】。

12. 确定中国版图内某一点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方法为将该点与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以及西藏的【察隅】分别连线,交角平分线方向即为该点最大主应力方向。

13. 岩体破坏机制分为【剪切破坏】和【张性破坏】。

14. 岩体工程应用分类一般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岩体所处环境分析】、【岩体力学特征】等三个指标。

15. 人类工程地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岩体稳定性问题】、【与地下水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

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16. 纵弯曲、轴向力对应关系如何

17. 长期强度是使蠕变类型由【趋稳蠕变】类型转变为【典型蠕变】类型的临界应力。

18. 碎裂结构可细分为【碎裂状结构】、【镶嵌碎裂结构】,这两方面的结构较发育,岩体勘合紧密,间距30—10cm。

19. 管涌定义为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

三、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

1. 岩体质量分类代表性方案。

2. 坡底宽度与坡脚应力状态的关系。

3. 正方形地下硐室的角点曲率半径,其对应的应力集中情况。

4. 我国规定,计算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用体波震级M L;计算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震级用面波震级Ms。目前震级以面波震级Ms为标准,近震与远震计算公式转化关系为Ms=1.13M L—1.08。

5.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6. 糙面摩擦中剪切力量值范围。

7. 岩石变形时间效应介质模型。

8. 土石结构及颗粒成分条件。

9. 地下水运动方式。

10. 地下硐室洞边应力分布图版解释以及理解。

11. 坝基滑移控制面相关内容及图示。

12. 土石渗透变形的水动力条件。

13. 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四、判断题

1. 水库蓄水与河间断块的渗流关系。

2. 斜坡变形结果导致的斜坡破坏。

3. 地震震动静力分析方法。

4. 地震震动与饱和砂岩(地下埋深)、震动砂土液化等关系。

5. 边坡(坡脚、坡高)与边坡附近应力集中的关系。

6. 牵引式滑动基本概念。

7. 深层岩溶

8. 流土产生条件

9. 斜坡变形与斜坡破坏概念辨析。

10. 稳定系系数与岩体结构面、裂隙等指标的关系。

11. 地震烈度

12. 原位测试技术方法

13. 岩体基本破裂单元

14. 在同一地震烈度震害区,土层地基破坏与花岗岩基破坏程度的大小关系。

五、简答题(5小题)

1. 简述褶皱的不同部位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不同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现象分析,并对相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2. 请简述反滤层及反滤作用的基本特征。

反滤层是保护渗流出口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在水流溢出段分层铺设几层粒径不同的砂砾层,接近被保护层的粒径细,然后依次加大粒径,使溢出水流的剩余水头分层缓慢降低,以保证各层之间的水力梯度接触流工。

反滤层各相邻层间的粒径比,需考虑它的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求足够细,以便能阻止被侵蚀的土粒从某孔隙中通过;另一方面要求足够粗,以便能为地下水流提供比被保护层更小的渗流阻力。

3. 简述岩体弹塑性介质发生蠕变的三个阶段,并结合相应模型作解释。

高温下的应变量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这个曲线也称为蠕变曲线。可看出,蠕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蠕变速率(Δε/Δt )随时间而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蠕变速率不变,即(Δε/Δt )=常数,这一段是直线。

第三阶段:蠕变速率随时间而上升,随后断裂。

4. 简述滑坡破坏的条件,并指出防治措施和方法。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各种节理、裂滑坡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滑坡的防治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3]

①消除和减轻水的危害: 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力学强度: 1,削坡减载; 2,边坡人工加固; 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 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6,镶补沟缝。

5. 请简述断层中安德森模式与天然应力状态的关系。

断层形成机制: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E.M.Anderson,1951)分析了形成断层的应力状态,认为因地面与空气间无剪应力作用,所以形成断层的三轴应力状态中的一个主应力轴趋于垂直于水平面。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形成正断层、逆(冲)断层和平移断层的三种应力状态。现在一般认为,断层面是一个剪裂面,σ1与两剪裂面的锐角分角线一致,σ3与两剪裂面的钝角分角线一致,σ1所在盘向锐角角顶方向滑动,即断层两盘在垂直σ2的方向上滑动。

6. 请简述点源爆破的分布规律。

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这种传递与转化的过程受到爆破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对于4类钻孔爆破诱发的地震,能量随频率分布比较分散,0~10Hz的低频段能量比例非常少;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存在差别,随着孔径、孔深的增大,爆破地震主振能量频带趋于集中,也更倾向低频方向;地下工程爆破地震小于40Hz的能量比例非常小。

7. 请简述差异性卸荷回弹在颗粒体系中的表现特征。

差异性卸荷回弹造成的破裂

一、张性破裂面

a. 材料性质不同造成

b. 应力历史不同造成

颗粒受压变形,后期胶结,胶结物未经压缩,卸荷面导致颗粒与胶结物接触界面上的拉裂。

裂纹之高部受压亦相同。

二、剪切破裂

以状岩芯为典型

其本质也是差异性卸荷回弹,所不同的是其差异性卸荷回弹是由受限面引起的。

8. 请简述造成坝基岩体不均匀变形的因素和本质特征。

因素:①岩石地基内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②地基不同地段岩体变形性质的差异也是造成坝体不均匀沉陷的重要原因。

基本特征:①坝体高,荷载强度大的部位变形量大;②坝体高度低,载荷强度小的部位变形量相对较小;③坝体建筑在软硬差别较大的岩层上,在此情况下,易于产生不均匀沉陷;④坝基岩体内张裂隙发育不均匀。

9. 请简述接触碎块转动判据。

10. 请简述地下硐室在选址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请简述活动层地区的工程建筑规划原则。

【1】有低级别的活动断层的场地优于有高级别的,有活动时期老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活动断层时期新的,在全新世(1100a)内无活动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全新世内有活动的断层的场地

【2】尽量避开主断层带

【3】如果是逆冲断层或是正断层,尽可能避开有强烈地表变形和分支,次生断裂发育的断层上盘。如有较大的正、逆断层,场地往往需要选在距主断面数千米之外

12. 请简述岩溶区水库渗漏的原因,在分析时应抓住的两个关键问题。

①第一步应查清渗漏的位置,是坝区渗漏还是库区渗漏

②在大范围内根据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渗透可能段

③分析渗透可能段是否有透水层查清坝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配合是否有利于透水层将库水导向库外

④查清是否有地下分水岭及其与水库水位的关系

⑤查明水循的交替条件以及岩溶发展的历史,如果存在循环交替强烈而且潜蚀作用长期集中某一带,则有利于形成溶洞,发生严重渗漏。

13. 请简述西安市区岩土体与上海市区的岩土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分析现象不同的本质所在。

14. 请简述压应力条件下产生的裂缝在压应力撤销后扩展机理。

在正压力作用下,岩体中原有裂隙或裂纹的端部发生压应力集中,集中应力使端部岩石塑性变形或压碎,压力集中部位随之向内部转移。这样,卸荷回弹时由于裂隙,端部的回弹能力明显削弱,而内侧压力集中处的完整岩石具有高得多的回弹能力,因而造成差异回弹,分别在上述两个部位产生残余拉应力和正应力。这类残余拉应力可导致原有裂隙或裂纹的两端扩展。

15. 请简述斜坡应力重分布的基本特征。

(1)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愈接近平行于临空面,与之正交,向坡内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致拉裂面。

(3)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4)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5)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六、论述题

1. 试论述有效应力原理在岩体中的应用性。

有效应力原理在土力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提出使土力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贯穿着土力学的始终。它在边坡稳定性问题、支挡结构的土压力、软土地基的处理、沙土的地震液化等问题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好的解释了这些问题。

①边坡稳定性问题:边坡稳定性主要是由土的抗剪强度决定的。土的抗剪能力越强,边坡就越稳定。抗剪强度的指标在用总应力来表示时有三组,而在用有效应力表示时只有一组。即土的抗剪强度与有效应力一一对应,所以边坡稳定性的强弱是由粘土地基中的有效应力大小决定的。

②支挡结构的土压力: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受到渗流作用的影响,从而产生渗透力。渗透力是体积力,可以和重度一起合成总的体积力,进而影响土骨架的有效应力。支挡土体的渗流方向向下,增大了土体的有效应力,从而增大了导致结构向右滑动的侧向压力。另一方面,支挡结构物右侧土体中渗流方向向上,减小了有效应力,从而减小了抵抗结构物向右滑动的侧向压力。所以对支挡结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③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软土地基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差,在外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压缩变形,所以往往需要处理,否则就会出现较大沉降,稳定性差等问题。其主要是外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增长的过程。

④沙土地震液化问题:沙土的地震液化问题是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振动压实的沙土层具有较高的抗震液化能力,砂土层的相对密实度越大,抗液化能力就越强。主要原因在于压实的沙土层在震载的作用下具有显著的剪胀趋势,因此会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使沙土的有效应力增大,抗剪强度增强。

2. 试论述岩体结构特征量化模型。

3. 试论述坝基岩体变形破裂过程。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粒径、粒组、粒度成分和粒度分析? 2.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怎么样的? 3.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4.什么是累计曲线,它的形态表明了什么,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和各粒组的含量? 5.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6.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7.“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中的粗粒土、细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的含义是什么? 8.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哪些?各类粘土矿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亲水性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9.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 10.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各类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1.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12.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13.结合水、毛细水是怎么样把土粒连结起来的? 14.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哪些主要性质?表示土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如何求得? 2.土的密度分为哪几种?他们的大小与土中哪些成分有关? 3.含水率与饱和度的概念有何不同?土的饱和度值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4.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5.土的孔隙率和孔隙比的概念有何不同?他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根据孔隙比,相对密度可将砂土分为哪些密实状态? 7.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实测指标?哪些事导出指标? 8.为什么说土的孔隙性指标是决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最重要指标? 9.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10.细粒土随含水量变化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1.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2.塑性指数大小说明什么?他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13.为什么可以根据塑性指数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4.什么是塑性图?如何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5.粗粒土和细粒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三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土的压缩性?土产生压缩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渗透固结?如何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饱和土的压缩过程? 4.什么是压缩曲线?压缩定律说明了什么? 5.饱和砂土与饱和细粒土相比,在压缩速度、压缩量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随着压力增加,压缩曲线逐渐变缓的原因是什么?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总复习

软弱结构面:延伸较远、两壁较平滑、充填有一定厚度软弱物质的结构面,如泥化、软化、破碎薄夹层等的面。天然应力状态:地壳岩体内的天然应力状态,是指未经人为扰动的,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状态,常称为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隆爆:表现为近地表出现细长的隆褶或类似低角度逆断层的断隆,一般高度较小,而延伸长度较大。蓆状裂隙:在出露于地表的侵入岩体中,由于区域性卸荷剥蚀,广泛见于一种近地表平行分布的区域性裂隙发育,通常上部较密,向下逐渐变稀疏,即蓆状裂隙。岩芯饼化现象:钻进过程中岩芯裂成饼状的现象是高地应力区所特有的岩体力学现象。岩饼的厚度与岩芯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约为直径的1/4到1/5;所有岩饼的表面均为新鲜破裂面,而且边缘部分粗糙,多数内部隐约见有顺槽,或沿一个方向的擦痕和与之正交的拉裂坎。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差异卸荷回弹:在卸荷回弹变形过程中,会因岩体中各组成单元力学性能的差别、应力历史的不同以及岩体结构上的原因,引起差异回弹而在岩体中形成一个被约束的残余应力体系。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蠕滑(稳滑):断层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粘滑:断层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振动强弱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地震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一半取100年)在一定地点的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地基土的卓越周期:表层沉积能对基岩传来的地震波起选择放大作用,某些周期的地震波在表土层中多次反射叠加而增强,这样就会使表层振动中这类周期的波多而长,这就是该表层土的卓越周期,也就是它的自振周期。震源:弹性波的地下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地震波: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它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即纵波和横波。砂土液化:饱和松砂的抗剪强度趋于零,由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的过程和现象。振动液化: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加,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涌沙:砂土液化后在薄弱部位开裂,阻力减小,上升水流流速大、水头损失小。因而在裂缝处出现喷水冒砂现象。流砂:饱和松砂中剪应力增大时,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剪缩势使土内孔隙水压力大幅度提高,土强度骤然下降,导致砂土无限流动的现象。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细颗粒随渗流水从自由面向内部逐渐流失形成管状通道的现象。岩石质量指标RQD:用直径75mm金刚石钻头在钻孔中连续采取同一层的岩芯,其长度大雨10cm的芯段之和与该岩层钻探总进尺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地质工程论文免费发表

地质工程论文免费发表 浅析工程地质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 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 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 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 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 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 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 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 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 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 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 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 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 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 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 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 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 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崩塌的概念;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 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 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 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 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环境分析人才机遇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特别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澜沧江、红水河、雅砻江、乌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众多大型梯级水电站的兴建,以及若干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其它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参考模板)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天然斜坡】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未经人为扰动。 【人工边坡】人类为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的,往往是在自然斜坡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形态。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工程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约占30~40% 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约占60~70%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 考试内容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考试要求 1. 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及任务; 2. 掌握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 3. 掌握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针对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 4. 了解工程地质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沿。 二、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考试要求 1. 理解活断层的定义及其内涵; 2. 掌握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3. 掌握活断层的鉴别方法; 4. 掌握活断层区建筑原则及防治对策; 5. 了解活断层工程地质评价理论及方法。 三、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基本特征、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考试要求 1. 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的相关概念; 2. 掌握地震地质基本特征; 3. 掌握地震效应类型及相关概念; 4. 掌握振动破坏效应的评价方法;

5. 掌握砂土振动液化的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防护措施; 6. 掌握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7. 掌握地震小区划的原理及方法; 8. 掌握地震区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9. 了解我国地震分布的规律; 10. 了解地震的成因理论与机制。 四、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岩石风化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考试要求 1. 掌握岩石风化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影响岩石风化因素; 3. 掌握风化壳垂直分带标志及方法; 4. 掌握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五、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原理及防治措施考试要求 1. 理解斜坡的重应力分布特征,掌握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因素; 2. 理解斜坡的变形破坏的实质,掌握斜坡的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 3. 掌握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 4. 掌握崩塌变形破坏的评价方法; 5. 掌握滑坡的形态要素及识别滑坡的方法; 6. 掌握滑坡分类依据及常用分类方案; 7. 掌握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8. 掌握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刚体极限平衡法评价的思路及原理; 9. 掌握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重点掌握具体防治措施的特点及防治针对性; 10. 了解滑坡空间预测、时间预报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思路。 六、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考试要求 1. 理解渗透变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 2. 掌握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规律; 3. 掌握渗透变形预测思路及评价方法; 4. 掌握渗透变形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七、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岩溶塌陷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1.结构面主要类型:从成因角度: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表生结构面 2.岩体,结构面(体),岩体结构 岩体: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地质体。它处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结构面: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上下岩层)相对较低而延伸(或具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结构体:由结构面分割、围成的岩石块体(相对完整)。岩体结构:由岩体中含有的不同结构面和结构体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组合状态所决定。 3.岩体结构分类:按建造特征:块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块状结构,散体状结构。按改变程度:完整,块裂化或板裂化,碎裂化,散体化。 4.研究岩体的结构特征的意义: a. 结构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相对较薄弱的部位,导致岩体的不连续性、不均一性和各面异性。b. 岩体结构特征对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和强度特征起重要的控制作用。c. 在地表的岩体,其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营力对岩体的改造程程。d.对岩体结构的研究还可推广于宏观地质体,应用于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之中。总之,对岩体结构特征的研究,是分析评价区域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5.地应力:指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6.天然地应力类型,分布规律:类型:三向相等的静水应力式,竖直应力为主,水平应力为主。分布规律:1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2实测竖直应力基本接近于上覆岩层的重量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竖直应力4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也随深度呈线性增长 7.我国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点:a. 各地的最大重应力方向呈明显规律性:大致与察隅和伊斯兰堡连线的夹角平分线方向一致。仅伊斯兰堡外侧和察隅外侧不同。b. 三向应力状态与由此决定的现代构造活动呈规律分布:①潜在逆断型应力状态主重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前缘一带。(与印度板块碰撞有关)②潜在走滑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广大地区。③潜在正断型和张剪性走滑型应力状态区,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正断型)、东北、华北地区,汾渭地堑(张剪走滑型)。 8.高地应力存在的地质地貌标志:1隆爆现象2谷下水平卸荷裂隙及谷坡内的水平剪切蠕动变形带3应力释放型的深大拉张变形带4蓆状裂隙 9.岩体变形破坏的阶段:1压密阶段2弹性变形阶段3稳定破裂发展阶段4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5强度丧失和完全破坏阶段 10.岩体破坏的基本形式:按机制分,剪切破坏和拉断(张性)破坏。 11.岩体变形破坏的时间效应类型:蠕变,松弛 12.粘滑:指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动、静摩擦角的差异或由于凸起体剪断、翻越,或由于转动磨擦中的翻转所造成的剪切位移突跃现象。 13.空隙水压力变化原因:①地下水补排条件变化②岩体受荷状态变化③岩体变形、破裂:1封闭水体,破裂形成使空隙水压力降低甚至形成负压,形成膨胀强化现象。2非封闭水体,破裂扩容超过地下水补给,亦可形成膨胀强化现象。3“水击”现象。 14.岩体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基本单元:拉裂,蠕滑,弯曲,塑流。基本组合地质模式:蠕滑—拉裂,滑移—压致拉裂,弯曲—拉裂,塑流—拉裂,滑移—弯曲。 15.活动断层概念,划分(按应力状态),活动方式:活断层指目前还在持续活动,或在近期地质历史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按构造应力状态,活断层可划分为三类:走向滑动型(平移断层),逆断层,正断层。活断层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粘滑和稳滑。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题

..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专门工程地质学 二、简述题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第一章工程地质勘察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基本概念 1)、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问题 二、填空题 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 括、 、、 、、以及 等六个要素,其中 是最基本的要素。 2、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按工民建可分为: (1)、(2)、(3)、(4)。 三、选择题 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

A、地形地貌条件 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结构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现象 F、天然建筑材料 2、以下各勘察方法中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勘察方法的是()。 A、工程地质测绘 B、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 C、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 D、工程地质长期观测 3、砾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B、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 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4、卵石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B、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5、中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B、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D、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四、问答题 1、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具体有哪些?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 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 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 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 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 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 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 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 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 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 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工程地质学题库及答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编者:谢谟文 2012-6

1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稳定性问题的一门科学。 2地质作用: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3地壳运动由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等原因,使得组成地壳的物质(岩体)不断运动,改变它的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称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软流圈及岩石圈中下部的高温融熔物质沿某一通道上升至地表或在地下冷凝成岩的过程叫岩浆作用 5地震:岩石圈机械运动积累的能量,由于岩石圈破裂而突然释放的一种现象,由于地震波的传播引起地面快速颤动叫地震 6岩石: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并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 7.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岩屑或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相互关系。8地层:地质学上把某一地质年代形成的一套岩层(无论是沉积岩,火山碎屑岩还是变质岩)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正常的地层总是老的先沉积在下,而新的则后沉积在上,这种新老地层的覆盖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10. 地质构造: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或矿体)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相互关系,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等)所造成的岩石(或矿体)变形、变位等现象,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主要包括褶皱、断裂等。 11.断层:岩层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的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断层。 12 活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断层。 13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综合图纸。它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花纹)及规定符号,按比例尺缩小,把地表上各种地质体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一种图件。 14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下面土中的孔隙、岩石中孔隙和裂隙中的水 15孔隙:土(粘土、砂土、砾石等)和碎屑岩等沉积岩中的颗粒和颗粒集合体间存在的空隙。

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英汉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与双语教学讲义 Engineering Geology 配套使用) 黄 雨 选编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9.10

编写说明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从F. G. Bell所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7)及Tony Waltham所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1)两本书中选编了与工程地质学关系较密切的部分专业词汇,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刊出,便于学生使用。以求对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和课后学习时有所帮助。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欢迎多提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补充更正。 编者 2009年10月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Chapter 2 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 .. (1) Chapter 3 Geological Structure (4) Chapter 4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5) Chapter 5 Groundwater (7) Chapter 6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y probl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8) chapter 7 In-situ test (10) Chapter 8 Site investigation (10)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docx

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它是 在口然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丄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Zl'可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解决。 1、活断层(active fault):指H前止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冇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 新活动的断层。 2、砂土液化:饱和砂土住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川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火抗剪强 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是小的作用 3、斜坡(slope):是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而的地质体,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 式。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4、天然斜坡:指白然形成、未经人工破坏改造的斜坡,如沟谷岸坡、山坡、海岸等。 5、人工边坡: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如渠道边坡、基坑 6、斜坡变形破坏是内、夕卜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失稳的一种现象。 7、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上)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8斜坡变形: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Z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 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土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土体,称为变形体。 9卸荷回弹(unloading rebound)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M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10斜坡蠕变是在坡体压力(以白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新的表生破裂面。 11、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被多组结构面分割,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 以垂 直运动为主快速向卜-崩落的表牛地质现象。 12、滑坡:斜坡上的部分岩体,沿着一定的贯通性剪切破坏而,产生以水平运动未知的向下滑移的表生地质现象。 13、扩离是由于斜坡岩(土)体中下伏平缓产状的软弱层塑性破坏或流动引起的破坏,软层上覆岩(土)体或做整体,或被解体为系列块体向坡前方向“漂移“o 14、渗透力(seepage force)或动水压力(hydrodynamic force):地卜水在渗流过程中作用于岩土体上的力。 15、渗透变形(seepage deformation)或渗透破坏(seepage failure):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 中一些颗粒、英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这种作用或现象,称为~。 抗渗强度:土体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 16、管涌(piping)或潜蚀(suffosion):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可分为垂直管涌和水平管涌。 17、流土(quick soil, quicksand):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般发生在均质砂土层和亚砂土层中,流沙就是,危害大于管涌。 18、岩溶作用:地卜?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丿IJ。 ?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质现象和水文现象的总称。国际上称为喀斯特(karst)

工程地质学论述题整理

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2.滑坡; 3.岩溶; 4.水库诱发地震; 5.活断层; 6.管涌; 7.工程地质; 8.地震烈度; 9.地面沉降;10.渗透稳定性;11.地面塌陷;12.沙土液化;13.混合溶蚀效应;14.渗透变形;15.卓越周期;16.工程地质学;17.地质灾害;18.区域稳定性问题;19.斜坡(变形)破坏;20.诱发地震;21.极限平衡法;22.工程地质问题;23.工程地质类比法;23.临界水力梯度。 简答及分析题: 1.概括性介绍《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中心内容 2.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研究内容。 3.试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展望 4.试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5.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6.试述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及内容 7.简述斜坡形成后坡体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8.说说目前用于斜坡稳定性计算评价有哪些方法,并对其中一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展开叙述 9.滑坡形态要素 10.举一例工程动力地质现象,谈谈其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11.识别滑坡的标志有 12.试举一例,论述滑坡的机理 13.分别说明土质斜坡,岩质斜坡的稳定性研究方法,并指出其主要区别 1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15.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6.岩溶库区渗透的主要研究方法及需要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17.如何进行覆盖性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18.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主要涉及到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它们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如何 19.针对水库渗漏问题,在岩溶地区应进行哪些基本勘察工作 20.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21.简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22.城市建筑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解决哪些问题 23.水库诱发地震特点 24.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25.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何影响 26.简述渗透变形的预测步骤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绪论 1、工程地质学:研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保证这种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 a、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b、地质构造(区域稳定性); c、地形地貌;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现象(不变地质现象); f、天然建筑材料(土料、石料)。 3、工程地质问题:威胁和影响工程建筑物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a、区域稳定性问题; b、岩(土)体稳定问题; c、与渗流有关的问题; d、与河湖冲淤有关的问题。 4、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a、自然历史分析法(定性分析); b、数学力学分析法: 地质条件—概化—>地质模型—边界条件—>数学力学模型——>数值模拟—验证—>定量评价(预测) c、模型模拟实验法:模型试验法(相同原理);模拟实验法(相似原理)。 d、工程地质类比法(比拟法):拟建区与地质条件相似的已建区进行比较,应用已建区的一些成果。 5、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 1、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 2、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并包围的岩石块体。 3、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4、岩体结构分类: a、整体块状结构:整体结构(连续介质)、块状结构(不连续介质); b、层状结构: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均为不连续介质); c、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层状碎裂结构、碎裂结构(均为不连续介质); d、散体结构(似连续介质)。 第二章.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1、天然应力:存在于地壳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应力状态。

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英语)

英汉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与双语教学讲义Engineering Geology 配套使用) 黄雨选编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9.10

编写说明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从F. G. Bell所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7)及Tony Waltham所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1)两本书中选编了与工程地质学关系较密切的部分专业词汇,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刊出,便于学生使用。以求对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和课后学习时有所帮助。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欢迎多提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补充更正。 编者 2009年10月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Chapter 2 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 .. (1) Chapter 3 Geological Structure (4) Chapter 4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5) Chapter 5 Groundwater (7) Chapter 6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y probl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8) chapter 7 In-situ test (10) Chapter 8 Site investigation (10)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粒径: 有机质: 毛细水: 结合水: 重力水: 土的结构: 工程地质问题: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土的构造: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土粒密度: 工程地质条件: 土的密度: 干密度: 饱和密度: 含水率: 饱和度:。 土的毛细性: 土的力学性质: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活断层: 地震: 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 地震效应:

二、简答题 1.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怎么样的? 2.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3.什么是累计曲线,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 4.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5.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6.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 7.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 8.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9.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10.结合水、毛细水是怎么样把土粒连结起来的?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12.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性质? 13. 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那些?其中那些是实测指标? 14.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15.为什么说土的孔隙性指标是决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最重要指标? 16.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17.细粒土随含水量变化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8.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9.塑性指数大小说明什么?他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20. 细粒土具有涨缩性及崩解性的原因是什么? 21.为什么说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2. 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粗粒土、细粒土抗剪强度有和区别? 23. 用推力法评价斜坡稳定性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4. 岩石与土相比力学性质有何异同? 25. 滑坡防治的措施 三、论述题 1.简述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2.如何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饱和土的压缩过程? 3. 简述分层总和法的假设条件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听完白老师讲授的《工程地质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一.工程地质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世界上任何建筑物都是修建在地表或地下一定深度范围的岩土体中,作为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工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拟建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正确评价,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具体、可靠的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问题常考虑的三个因素为:安全、稳定、正常使用,而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安全的主要地质问题是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 从上述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地质学就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 二、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工程建设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建设的专门研究学科,所以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也是很能学以致用的。比如矿物岩石这一部分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了解常见的造岩矿物、三大岩石的物理性质,在野外结合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识别这些矿物岩石了。再比如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这一章节内容,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近年来是频繁发生,对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我们要想避免或预防这些灾害,必须具备专业的工程地质知识,从本质上认识它们的成因,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这些灾害的防治工作。所以说学好工程地质,是

工程地质勘察例题

工程地质勘察例题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例题2(6-2):我国北方某单位建一座仓库,东西向长47.28米,南北向宽10.68米,二层,高8.1米。北方距离10米处有一荷塘。布置详勘钻孔数量、间距、深度和类别。 解:根据给定条件,北方要考虑冻土因素,但本场地不是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地基等级为一级),加上场地附近有荷塘,所以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二级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级地基钻孔间距15~30m,考虑到冻土因素,取较小值,可取约16m,控制孔深度10~20m,考虑到一般仓库重要性等级较低(如果仓库中为危险品,则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深度加大),取较小值,10m(但宜比荷塘深度大);一般孔深度6~10m,取8m (但宜比荷塘深度大)。钻孔双排布置,每长边各4个钻孔。共8个钻孔 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孔比例在1/3以上,本例考虑到荷塘因素,取5个,宜均匀布置。技术孔比例1/2~2/3以上,本例中,钻孔数目本身较少,加上规范对取样和原位测试数目有要求(每层土≥6个),所以取6~8个,宜均匀布置。 ZK1,ZK4,ZK2或3,ZK5,ZK8为控制孔。 钻孔及荷塘中取水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地下水位按照荷塘常年最高水位确定。 例题3(6-3):南京某厂拟建五层职工住宅,长37.64m,宽8.94m,砖混结构结构。建筑场地几十年前为一个大坑逐年填平。设计详勘工作量。 解:根据给定条件,地基土有填土,地形地貌复杂或较复杂,地基等级2级,场地等级2或1级,次要工程。基础形式未知,考虑到地基和场地条件,可能采用地基处理或桩基础。勘察工作布置应同时符合天然地基和桩基及填土勘察要求。(填土年代较老,不考虑桩基础设计时的负摩阻力)。 按照天然地基勘察要求,钻孔间距15~30m,一般孔深度6~10m,控制孔深度10~20m;控制孔比例1/3以上。 按照填土勘察要求,钻孔间距应加密,以查清楚暗埋的塘滨沟谷坑的范围和深度,钻孔深度大于填土深度。 按照桩基础勘察要求,摩擦桩钻孔间距20~35m,端承桩钻孔间距12~24m,深度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