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教学大纲要求

1. 掌握适应及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2. 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及后果。

3. 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4. 掌握创伤愈合的类型与骨折愈合过程。

5. 熟悉再生的概念、类型及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6. 熟悉适应、变性、坏死与修复的结局或转归。

7. 熟悉细胞凋亡与老化的概念及形态学表现。

8. 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9. 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与病变特征,举例。

1、萎缩:病理性: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2、肥大:代偿性,内分泌性

3、增生:内分泌性,代偿性,再生修复性,肿瘤性。

4、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膀胱、肾盂移行上皮→鳞状上皮(鳞状化生可癌变)

支气管、胆囊、子宫颈柱状上皮→鳞状上皮(2)腺上皮化生:胃→肠上皮化生(大肠上皮化生可癌变)。

(3)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间叶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与损伤过程、机制

各种损伤因素→生化代谢改变→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光镜改变→肉眼改变。

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氧,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

2.细胞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

细胞核:大小、形状、结构、核内包含物及核仁的改变。

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的改变。

细胞膜:形态结构、通透性的改变。

3.各种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组织、细胞)及其形态学变化,举例

4.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分类及对机体影响

5.细胞死亡的概念、类型、形态变化及结局,坏死与凋亡的概念

细胞死亡分两种类型;坏死,凋亡。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被动死亡。不可逆性损伤

凋亡: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

基因控制(主动死亡)

6.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区别(详见教材)

7.坏死的病变:包括细胞核、细胞浆、间质的改变。

细胞核: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细胞质:胞质红染,胞质内碱性核蛋白体减少或消失,与酸性染料结合力增强。

间质: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崩解或液化。

8.组织坏死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各型的病理表现,举例。

(1) 凝固性坏死:脾、肾梗死,干酪样坏死,坏疽

(2)液化性坏死:脑软化,化脓,细胞溶解坏死,脂肪坏死

(3)纤维素样坏死

(4)坏疽:干性、湿性、气性。各型发生条件、好发部位、形态表现。

干性湿性气性发生条件动脉阻塞,静脉通畅动脉阻塞,静脉淤血深在的开放性创伤战伤

水分容易蒸发水分不容易蒸发尤其合并厌氧菌感染

好发部位四肢,肠、胆囊、子宫、肺肢体

形态表现组织干燥皱缩组织肿胀,污黑,恶臭组织肿胀,蜂窝状,奇臭

边界清楚边界不清边界不清9.坏死的结局

(1)细胞坏死后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坏死组织较小,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分离排出:溃疡,空洞,窦道,瘘管。各个定义与形态

(4)机化与包裹

(5)钙化: 属于营养不良性

(三)组织修复的概念、再生与修复

1.组织修复的概念、再生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组织损伤后由周围的同种细胞增生来修复称再生;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类型:生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

2.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强。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管道的被覆上皮,淋巴造血细胞,间皮细胞

(2)稳定细胞:受到损伤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肝、胰腺、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上皮

(3)永久性细胞:无再生能力。神经细胞、横纹肌、心肌细胞

3.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病变特征及肉芽组织的作用。

概念: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及增生的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4.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及对机体影响。

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性。

5.创伤愈合的概念,愈合的基本过程。

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缺损或离断后,引起组织再生修复的愈合过程。

包括:伤口早期变化,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6.创伤愈合的类型,各型的特点。

(1)一期愈合:手术切口,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瘢痕小,愈合时间短。

(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有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瘢痕大,愈合时间长。

7.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①血肿形成,②纤维性骨痂形成,③骨性骨痂形成,④骨痂改建或再塑

8.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

三、实验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一) 大体标本观察

1.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

高血压病患者之心脏,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心脏,重量增加,各房室均扩大,心肌肥厚,尤以左心室增厚最为显著。

2.前列腺肥大(hypertrophy of prostate)

前列腺显著增大,表面呈结节状,切片呈蜂窝状,见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腔。

3.心脏萎缩(heart atrophy)

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灰褐色,表面冠状血管迂曲,心外膜下脂肪消失。

4.肾萎缩(atrophy of kidney)

(1)肾盂结石、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外观体积增大,而切面肾盂、肾盏高度扩大,肾实质萎缩(菲薄)。

(2)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萎缩,体积缩小,苍白色,表面呈细颗粒状,质地较硬,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

思考:这两种萎缩在形成机制与病理形态上有何不同

5.脑萎缩(atrophy of brain)

两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均因积水而呈“囊状”,脑回扁平增宽,脑沟变浅,脑皮质变薄。

思考:此种脑萎缩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萎缩在机理和形态上有何不同

6.子宫萎缩(atrophy of uterus) ‘

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切面内膜菲薄,肌层变薄。

7.肝脂肪变(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

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呈土黄色,新鲜时有油腻感,边缘略外翻。

8.皮肤瘢痕疙瘩(keloid)

皮肤瘢痕疙瘩,向表面略呈结节状隆起,切面灰白色,质地坚韧,有纵横交错的灰白色条纹状结构。

9.肺门淋巴结钙化(calcification in the hilus of lymphnode)

肺门处支气管旁见圆形灰白色结节,粗糙颗粒状,质硬,切时有砂砾感,为干酪样坏死物中钙盐沉积所致。

10.脾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of spleen)

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表面较光滑。切面:坏死区灰白色、干燥,呈三角形或锥形,界限清楚,边缘充血或出血带较明显。

11.肾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 of kidney)

肾体积增大,切面肾盂、肾盏广泛破坏,伴空洞形成。

12.附睾结核(epididymis tuberculosis)

睾丸及附睾组织,切面见附睾破坏,坏死区为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物。

13.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lymphnodes)

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切面见干酪样坏死灶。

14.足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of foot)

坏疽区呈黑褐色,组织干燥,皮肤皱缩,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15.肠湿性坏疽(wet gangrene of bowel)

坏疽肠段肿胀,湿润,呈黑色,浆膜面可有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

思考:引起肠湿性坏疽的原因是什么它与干性坏疽怎样区别

16.肝阿米巴“脓肿”(amebic abscess of liver)

肝内见两个“脓腔”,边缘为破絮状坏死组织,坏死组织液化流出,一处已向外溃破。

注:阿米巴“脓肿”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组织液化性坏死,并非是由化脓菌引起的脓肿。

17.胃慢性溃疡,小弯部(chronic gastric ulcera at lesser curvature)胃慢性溃疡即粘膜坏死脱落后留下较深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边缘较整齐,底部平坦,质地较硬。试描述其大体形态。

思考:此种溃疡在显微镜下有何表现

18.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chronic fibro-cavitation type)

一侧肺组织,胸膜增厚,表面粗糙,切面见有空洞形成,并有散在的干酪样坏死灶,间质轻度纤维化。注意空洞大小及洞壁情况。

(二)切片观察

1.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

①低倍:心肌纤维明显增粗。

②高倍:心肌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丰富红染,核大,染色深。

思考:心肌纤维增粗,核大、深染,有何意义

2.前列腺肥大(hypertrophy of prostate)

①低倍:腺体数量增多,腺腔扩张,腺体周围平滑肌数量也增多。

②高倍: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核位于基底部,也可形成乳头突入腺泡腔内,间质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思考:什么原因引起前列腺肥大

3.肾细胞水肿(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kidney cell)

①低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红染,腔内有少量淡红色液体。

②高倍: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突出,致管腔不规则变小,细胞浆内出现红染的细颗粒,大小均匀,弥漫分布,细胞核的结构清晰。

思考: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的现红染细颗粒为何物质

4.肝细胞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of liver cell)

①低倍:肝细胞水肿,体积增大,肝索增宽,排列紊乱,肝血窦变窄,有些肝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胞浆几乎透亮,即为肝细胞气球样变。

②高倍:气球样变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大于周围肝细胞,呈圆形,胞质几乎

完全透明,核增大,染色淡。

思考:肝细胞气球样变-,病因去除能否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5.肝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

作业:试描述或绘出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镜下表现。

思考:如何区别肝细胞气球样变与脂肪变性

6.结缔组织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in connective tissue)镜下: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局限性增生,胶原纤维增粗,并互相融合为梁状透明均质物,纤维细胞明显减少。

思考: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7.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镜下:病变区为颗粒状或束状无结构深红染物质,似纤维素。

思考:纤维素样坏死常发生于什么组织常见于那些疾病

8.肾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 of kidney)

作业:试描述或绘出肾梗死区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及梗死区边缘病理变化。

9.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①肉芽组织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

②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向表面垂直生长。

③间质疏松水肿,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

④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成熟变为纤维细胞,并胶原化形成瘢痕。

作业:绘出肉芽组织的镜下表现。

四、复习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肥大(hypertrophy) 2.增生 (hyperplasia)

3.萎缩(atrophy) 4.适应 (adaption)

5.化生(metaplasia) 6.变性 (degeneration)

7.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8.坏死(necrosis)

9.凋亡 (apoptosis) 10.坏疽(gangrene)

11.溃疡(ulceration) 12.空洞 (cavitation)

13.机化(organization) 14.包裹 (encapsulation) 15.再生(regeneration) 16.修复 (repairation)

17.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18.疤痕疙瘩 (keloid) 19.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20.脂肪变性(fatty change,steatosis)

21.细胞老化(cellular aging) 22.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

23.透明变(hyaline degeneration) 24.凝固性坏死(congulative necrosis)

25.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 26.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二)填空题

1.病理性萎缩按原因可分类

型、、、、

2. 细胞坏死的标志是的变化,表现

为、、。

3. 肉芽组织由、、所组成。其作用

有、、。

4. 创伤愈合的类型分为、。

5. 坏疽的类型有、。

6. 骨折愈合的过程、、、。

7. 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包括、、、。

8. 坏死的类型有、、。

9. 玻璃样变性又称________,常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浆细胞胞质中________ 小体和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质中的

________小体均属________变性。

10. 变性是指________ 或________内出现________或________数量显著增多。

11. 变性的类型有、、、、

等。

12. 脂肪变性常见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发生的

原因是 ________ 的合成障碍,________合成过多,________氧化

障碍。脂肪变性时脂滴用苏丹Ⅲ染色呈________,锇酸染色呈

________。

13. 常见的病理性色素沉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病理性钙化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以外的软组织内有固体性钙

盐沉积;HE染色时钙盐呈________颗粒状或片块状。变性坏死组织

或其他异物内的钙盐沉积称为________;由于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

所致体内多发性钙盐沉积称为________,可影响细胞组织的功能。

15. 脂肪坏死属于________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分别多见于________和________。

16. 干性坏疽常发生在________,病变局部组织________,其发生的条

件是 ________和________。

17. 坏死的结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由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分化组织的过程

称为。肠上皮化生常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19. 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或形式包括两种,。

20. 再生分为,。生理性再生可发生在,,,

等器官组织。

21. 在生理情况下,稳定细胞增殖不明显,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

当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22. 消化道粘膜上皮缺损后通过修复;软骨再生依赖于增

生;毛细血管以方式再生,心肌细胞损伤后一般发生修复;

脑的神经细胞破坏后,由及其修补,形成瘢痕。

23. 创伤愈合包括、、、等四个基本过程。

24. 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有、、、、等。

25. 重要的生长因子有、、、、、等。

(三)选择题(A型,每题5项选择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可发生于细胞内的变性是

A.淀粉样变性 B.粘液样变性 C.脂肪变

性 D.纤维素样变性 E.以

上都是

2.坏死时细胞内结构消失,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及轮廓基本存在,属于A.坏疽 B.液化性坏死 C.凝固性

坏死 D.脂肪坏死 E.干

酪样坏死

3.缓进型高血压时细小动脉壁的主要病变是:

A.淀粉样变性 B.纤维素样坏死 C.玻璃样变性 D.粘液样变性 E.凝

固性坏死

4.干性坏疽的表现,除外:

A.好发生于四肢末端 B.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C.静脉回流通畅 D.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E.无明显的臭味

5.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脑 B.心脏 C.肾脏 D.脾脏 E.肝脏

6.患者肝脏肿大,包膜紧张,重量增加,表面灰黄,切面油腻感,应考虑为:

A.肝脓肿 B.槟榔肝 C.脂肪肝

D.急性肝炎 E.肝硬化

7.再生能力最强的一组细胞是:

A.表皮细胞.间皮细胞、横纹肌细胞

B.淋巴及造血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

C.表皮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间皮细胞

D.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

E.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皮脂腺细胞

8.营养不良性钙化可见于:

A.结核病坏死灶 B. 脂肪坏死灶 C.静脉血栓机化后

D. 动脉粥样硬化 E.以上都可以

9.与机化无关的病变有

A.创伤愈合 B.骨折愈合 C.肺肉质变

D.缩窄性心包炎 E.肠坏疽

10. 尿道发生结石,尿路阻塞,肉眼观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变薄,称为:

A、肥大

B、变性

C、萎陷

D、萎缩

E、发育不良

11.下肢骨折后,石膏固定,长期不活动,使患肢变细,肌肉萎缩,属于:

A.营养不良性萎缩 B、去神经性萎缩 C、失用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12.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A、橙色血质

B、黑色素

C、含缺血黄素

D、脂褐素

E、疟色素

13. 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心肌

B、骨骼肌

C、脂肪组织

D、肝

E、脑

14. 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属于:

A、谢性肥大

B、代偿性肥大

C、假性肥大

D、内分泌性肥大

E、功能性肥大

15.下列不伴有细胞增生而肥大的器官是:

A、前列腺

B、乳腺

C、心脏

D、扁桃体

E、肾脏

16.几乎可以刺激所有间叶细胞,但主要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是:

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表皮生长因子

D、转化生长因子

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7.下列哪种组织不可能发生化生:

A.肾盂粘膜上皮 B、宫颈柱状上皮 C、间叶组织

D、神经细胞

E、胆囊粘膜上皮

18.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

B、成纤维细胞变为骨母细

C、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D、膀胱粘膜出现了鳞状上

E、柱状上皮转变为移行上皮

19.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

A、细胞器的变化

B、细胞间质的变化

C、细胞膜的

变化

D、细胞核的变化

E、细胞质的变化

20.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B、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C、原来无上皮的组织出现了肠上皮

D、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

E、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21.下列与化生有关的肿瘤是:

A、膀胱移行细胞癌

B、肝胆管细胞癌

C、胃黏液腺

D、肺鳞状细胞癌

E、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22.关于凋亡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不破坏组织结构

B、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

C、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

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破裂

E、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23.急性肠梗阻常引起下列哪项病变

A、湿性坏疽

B、气性坏疽

C、凝固性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出血性梗死

24.下列哪项不属于液化性坏死的病变

A、阿米巴肝脓肿

B、肺脓肿

C、脑梗死

D、干酪样坏死

E、脂肪坏死

25.最容易发生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心、肝、肾

B、心、肝、脾

C、肺、脾、

D、肝、肾、脾

E、肺、脾、心

26.下列哪项不会引起脂肪变性

A、慢性肝淤血可致肝细胞脂肪变性

B、四氯化碳中毒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

C、严重缺血缺氧可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D、长期摄入过多的脂肪可使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E、严重的贫血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27.心肌脂肪变性最常累及的部位是:

A、右心房及右心耳内膜下心肌

B、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C、左心房及左心耳内膜下心肌

D、右心室内膜下心肌及乳

头肌

E、全部心肌

28.心肌细胞发生何种病变导致肉眼所见“虎斑心”的形态改变

A、淀粉样变性

B、粘液变性

C、脂肪

变性

D、脂褐素沉积

E、细胞水肿

29.肺褐色硬化是由下列哪种物质沉积形成棕褐色

A、胆红素

B、脂褐素

C、钙盐

D、黑色素

E、含铁

血黄素

30.局部淀粉样变性,除下列哪项外,均可发生:

A、膀胱

B、皮肤

C、肌肉

D、呼吸道粘膜

E、眼结

31.病理检查时见淋巴结肿大,切面灰白淡黄,质地松软似奶酪,应考虑是:

A、乳腺炎导致的脂肪坏死

B、缺血导致的凝固性坏死

C、感染引起的液化性坏死

D、免疫反应所致的纤维素样

坏死

E、结核杆菌所致的干酪样坏死

32.凝固性坏死最常见于:

A、心、肾、脾

B、脑、肺、肝

C、肾、心、脑

D、脑、肾、脾

E、肾、肺、脑

33.关于坏疽,错误的说法是:

A、坏疽的组织局部颜色变黑

B、坏疽是一种特殊的凝固性坏死

C、坏疽常发生于四肢近端

D、坏疽常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E、坏疽常伴有腐败菌的感染

34.下列属于病理性再生的是:

A.鳞状上皮表层角化细胞脱落、增生

B.血细胞的更新

C.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

D.皮肤缺损后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

E.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增生、修复

35.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表皮细胞 B.肝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肾小管上皮细胞 E. 神经细胞

36.不能发生完全再生的是:

A.表皮细胞受损 B.腺上皮及基底膜均受损

C.子宫内膜周期性膜落 D.骨折愈合

E.肝组织坏死但网状支架完好

37.毛细血管再生时,外膜细胞来自:

A.间叶细胞 B.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血管周细胞

38.关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B.促进胶质细胞增生

C.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 D.促进平滑肌的细胞增生

E.促进单核细胞增生和游走

39.肉芽组织中哪种细胞成分能分泌PDGF

A.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巨噬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中性白细胞

40.肉芽组织转化为瘢痕组织的过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毛细血管数目减少 B.胶原纤维减少

C.成纤维细胞减少 D.炎细胞减少

E.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

41.下列哪项不是肉芽组织的作用

A.抗感染保护创面 B.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C.机化血栓或炎性渗出物 D.包裹坏死、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E.能产生细胞外基质

42.瘢痕疙瘩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生长因子有关

A.肥大细胞 B.巨噬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白细胞

43.下列关于一期愈合,正确的是:

A. 无感染、不伴有炎症,但创缘不整齐

B.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

C.无感染,有轻度炎症反应,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D.无感染,故不伴有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E.无感染,无炎症,表皮可再生,但无肉芽组织生长44.一期愈合后下列哪项是抗拉力强度达到顶峰的时间

A.30天 B.60天 C.一周 D.3个月 E.6个月

45.下述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除外:

A.神经支配 B.感染与异物 C.电离辐射

D.维生素C缺乏 E.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46.下列哪项是形成创伤性神经瘤的原因

A.神经鞘细胞增生形成合体细胞,连接断端

B.神经纤维再生与神经胶质混合成团

C.再生轴突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

D.再生轴突与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混合在一起卷曲成团

E.神经鞘细胞过度增生

47.下列哪种组织愈合是由瘢痕修复

A.心肌梗死 B.皮肤的浅表性缺损 C.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

D.肝细胞点状坏死 E.慢性菌痢的假膜性炎

48.符合创伤二期愈合特点的是:

A.创缘整齐 B.伤口对合严密 C.形成的瘢痕小

D.肉芽组织少 E.组织缺损大伴感染

49.调控细胞再生停止的因素是:

A.PDGF B.TGF C.VEGF D.Contact inhibition E.FGF 50.细胞老化的特性不包括:

A.适应性 B.普遍性 C.进行性 D.内因性 E.有害性

(四)回答下列问题

1.增生与肥大有何异同与联系

第一部分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 二、填空题 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 3.Mallory小体是指。 4.坏死的结局有、、、。 5.常见的变性有、、、、。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和三种。 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三类。 11.苏丹Ⅲ染色可将。 12.水变性和脂变的原因常是、、。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病理学教研室龙捷 ?电话:37103237 (A1-637)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重点掌握适应性反应、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的非损伤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适应性反应包括: 1.萎缩 2.肥大 3.增生 4.化生 ?萎缩(atrophy) ?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目的减少。 ?病理性萎缩的类型 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性、局部性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脑积水; 失用性萎缩:长期卧床; 去神经性萎缩:ALS,脑卒中,神经离断; 内分泌性萎缩:绝经后子宫、卵巢萎缩 老化和损伤性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萎缩性胃炎

?萎缩的病理变化 ?大体:器官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功能降低。质韧、色深、包膜皱缩。 ?光镜:细胞数目、体积、细胞器、残存体。 ?类型: 1 生理性:运动员的肌肉、妊娠期的子宫 2 病理性: ①代偿性肥大 如高血压早期的左心室、单侧肾切除后的对侧肾 ②内分泌性肥大 如甲亢时的甲状腺、垂体瘤时的肾上腺 ?病变: ?大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增强。 ?光镜: ①细胞器体积大、数目多,核DNA含量↑; ②细胞体积增大。 ?肥大有一定的代偿功能 ?过度肥大会诱发器官组织的损害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间质细胞增生、器官体积不变或增加

? 2 病理性: ?(1)代偿性增生:肉芽组织、慢性炎症 ?(2)内分泌增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增生与肥大的关系 ?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器官,其体积增大是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 ?细胞分裂增殖能力低的器官,其体积增大仅仅是肥大所致?化生(metaplasia) 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类型 ①鳞状上皮化生:气管柱状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柱状上皮。 ②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转化成小肠或大肠粘膜。 ③结缔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骨化性肌炎 ?化生的意义 ?化生可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化生可以是一种防御反应 ?化生也可以是一种癌前病变(如食管癌、肺癌)

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萎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均称为萎缩 B 缺血或血供中断均可引起 C 实质和间质同时减少 D 间质不减少,常继发增生 E 细胞自噬小体减少 2.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A 骨骼肌 B 心肌 C 脑组织 D 脂肪组织 E 结缔组织 3.关于肥大,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B 肥大的组织细胞具有代偿功能 C 组织的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D 实质细胞肥大,间质萎缩 E 乳腺发育既属生理性肥大也是分泌性肥大 4.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属于 A 功能性肥大 B 代偿性肥大 C 代性肥大 D 分泌性肥大 E 生理性肥大 5.关于增生,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 B 与炎症,激素和生长因子作用有关 C 过度增生的细胞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 D 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E 增生的细胞不受机体调控,病因去除后,仍继续增生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 A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出现肠上皮 B 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C 食管粘膜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 D 慢性宫颈炎时出现糜烂腺 E 骨化性肌炎时出现骨组织7.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 细胞膜受损,钠一钾泵功能障碍 B 胞质疏松透明 C 细胞肿大变圆 D 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边集 E 严重水肿,溶酶体膜破裂 8.关于脂肪变性的改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慢性肝淤血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中央 B 磷中毒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周边 C 脂肪肝的脂肪变在小叶弥漫分布 D 严重贫血所致心肌脂肪变呈虎皮斑纹 E 白喉外毒素所致心肌脂肪变呈红、黄相间 9.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可发生于结缔组织 B 可发生于血管壁 C 可发生于浆细胞 D 可发生于肝细胞 E 可发生于远曲肾小管上皮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玻璃样变性? A 高血压病的细动脉硬化 B 眼结膜间质中的蛋白质粘多糖沉积 C 胶原纤维间多量糖蛋白沉积 D 慢性肝炎的肝细胞胞质充满不透明嗜酸性细颗粒物质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

第六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教学目的 明确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萎缩、变性、坏死、病理性色素沉着、结石形成的概念、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概念 2、萎缩、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及时机体、影响 3、结石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 概述: 1、进行性变化:即细胞进行性生长,指细胞增大、细胞器复制(细胞增生、肥大、再生、修复,创伤愈合)等,趋向适应,恢复方向进展。此时物质代谢同化大于异化。 2、退行性变化:即细胞的损伤(萎缩、变性、死亡),细胞功能↓,向死亡发展,此时物质代谢异化大于同化。 细胞组织的损伤机械性——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损伤。 其它各种致病因子——由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开始。 细胞损伤发展过程: 细胞代谢改变—→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变化和肉眼可 见形态学变化(病变)—→病因除去后恢复常态(可逆性变化)。 ↘严重不可逆病变—→细胞死亡。 营养不良性变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组织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进而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各种病变,最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变化。 萎缩、变性等——轻微可逆变化,细胞仍能维持不同水平生命活动。 坏死——不可复性损伤,死亡。 损伤——变性、坏死。 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补充资料 组织细胞的损伤——基础性病理变化。 一、原因 缺氧、化学物质、药物、物理(机械、高温、低温、高低气压、电流、辐射等)、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真格菌、寄生虫等)、营养失衡、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 缺氧是细胞损伤的非常重要的基本环节。 老年动物的细胞处于生理性自然退化状态,对于长期积累的或即时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损伤作用会更为敏感—→衰老(aging)或老化(semility)。 在人类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这是一种思想、情感障碍引发细胞损伤所形成的器质性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冠心病、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由于诊断过程本身继发的伤害。 二、机制 发生机制复杂,如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高游离Ca+2、缺氧、化学毒作用、遗传物质变异等。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细胞膜 B、细胞浆 C、细胞器 D、细胞核 E、细胞连接 2.细胞坏死后,核的变化之一可表现为: A、核分裂 B、核碎裂 C、核异型 D、核仁肥大 E、核膜增厚 3.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凝固 B、梗死 C、栓塞 D、坏疽 E、脂肪坏死 4.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5.在萎缩的肌细胞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6.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7.下列哪种变性性质上为组织坏死() A、细胞水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纤维素样变性 D、黏液变性 E、淀粉样变性 8.下述哪项与液化性坏死无关() A、脑组织坏死 B、化脓性菌感染 C、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 D、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肾梗死 9.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表皮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血管皮细胞 E、软骨母细胞 10.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可拆线()A、第3天 B、第5~6天 C、2周 D、3周 E、以上都不是 11.有关肉芽组织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提法是() A、肉芽组织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经之途 B、含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常伴有炎性水肿及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

E、最后被大量纤维组织反取代 12.肉芽组织与肉芽肿的光镜下区别在于() A、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 B、病灶是否有单核细胞浸润 C、局部是否有单核巨噬细胞结节形成 D、是否有纤维细胞增生 E、是否含有毛细血管 13.最易通过完全性再生达到修复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骨组织 D、神经组织 E、肌肉组织 14.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A、关节软骨 B、支气管粘膜 C、横纹肌 D、宫颈粘膜 E、胃粘膜 15.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杯死 D、凝固性坏死 E、液化性坏死 16.关于脂肪变性,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器官体积肿大,质地变硬 B、器官颜色灰白,切面有油腻感 C、镜下见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HE染色) D、镜下见胞浆充满淡红染微细颗粒(HE染色) E、为一种不可恢复性病变 17.营养不良性萎缩时,首先萎缩的组织是: A、肌肉 B、肝脏 C、心脏 D、脑 E、脂肪 18.创面一期愈合的条件是() A、手术烧伤 B、刀伤 C、创面小面整齐,组织损伤少 D、不伴有继发感染的创面 E、已经扩创处理的大面积创伤 19.肉芽组织中一般不含有()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神经纤维 D、细菌 E、异物 20.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之为() A、核包涵体 B、核溶解 C、核碎裂 D、核分裂相 E、核固缩 21.区别组织坏死与尸体组织自溶最无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充血反应带 C、病灶呈楔形 D、核碎裂、溶解 E、间质纤维蛋白样坏死 22.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肝阿米巴脓肿 B、心肌梗死 C、干酪样坏死 D、肾梗死 E、肝细胞嗜酸性小体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Unit1 组织和细胞损伤和修复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教学大纲要求 1. 掌握适应及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2. 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及后果。 3. 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4. 掌握创伤愈合的类型与骨折愈合过程。 5. 熟悉再生的概念、类型及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6. 熟悉适应、变性、坏死与修复的结局或转归。 7. 熟悉细胞凋亡与老化的概念及形态学表现。 8. 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9. 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与病变特征,举例。 1、萎缩:病理性: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2、肥大:代偿性,内分泌性 3、增生:内分泌性,代偿性,再生修复性,肿瘤性。 4、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膀胱、肾盂移行上皮→鳞状上皮(鳞状化生可癌变) 支气管、胆囊、子宫颈柱状上皮→鳞状上皮(2)腺上皮化生:胃→肠上皮化生(大肠上皮化生可癌变)。 (3)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间叶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与损伤过程、机制 各种损伤因素→生化代谢改变→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光镜改变→肉眼改变。 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氧,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 2.细胞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 细胞核:大小、形状、结构、核内包含物及核仁的改变。 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的改变。 细胞膜:形态结构、通透性的改变。 3.各种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组织、细胞)及其形态学变化,举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应性改变 12 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13 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14 发生脂肪变性的细胞,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胞浆基质 D.自噬泡

练习题3-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病理学基础》练习题3-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名词解释: 1. 萎缩 2. 化生 3. 变性 4. 坏死 5. 坏疽 6. 机化 二、填空题: 1. 肉芽组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2. 病理性萎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3. 常见的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____。 5. 坏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是______的改变,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A 细胞膜的改变 B 细胞浆的改变 C细胞核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2 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再生 C化生D萎缩 3 下列哪些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 A肠、肝、脾B肝、肾、心 C心、脑、肺D脾、心、肝 4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时,形成病变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A胶原纤维B弹力纤维 C血浆蛋白D增生的内皮细胞 5 下列哪项是干性坏疽的特点 A发生于肺或子宫等内脏B有明显的腐败菌感染 C全身中毒症状严重D病变部分较干燥,腐败菌感染较轻 6 湿性坏疽的特征中常包括

试验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征 2.掌握不同类型坏死的大体表现 3. 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 (一)大体标本观察 1.脑萎缩: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回变窄,脑沟变宽。 2.心脏萎缩: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深褐色或棕褐色。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呈蛇行状迂曲,切面心壁变薄。 3.心脏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壁增厚,可达2.0cm ,乳头肌、肉柱增粗。 4. 肾细胞水肿:肾脏肿胀,包膜紧张,重量增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灰白混浊,失去正常光泽,似沸水烫过。 5.肝脂肪变性:肝脏增大,边缘钝圆,包膜紧张;切面稍隆起,边缘外翻;色淡黄、质软、有油腻感。 6.脾凝固性坏死:脾的近表面区域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锥体形的梗死区(凝固性坏死),锥体的底位于脾表面,稍凹陷,尖端指向脾门。切面见呈梗死灶呈楔形,土黄色或灰白色,均匀一致,质致密而干燥。 7.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新鲜干酪样坏死为淡黄色,质地松软、细腻,状似干奶酪样或豆腐渣样(固定后及陈旧性干酪样坏死呈灰白色)。 脑回变窄 脑沟变宽

8.足干性坏疽:足自其远端起始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9.足湿性坏疽:足明显肿胀,湿润。呈暗绿或污黑色,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10.肺脓肿(液化性坏死):肺切面可见单房之脓肿,脓液已流失,腔较大,边界清楚,有一较厚的脓肿壁,由灰白色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二)病理切片观察 1. 肾细胞水肿:首先找到肾小体,区分肾小体周围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观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界限不清,凸出于腔内,以致管腔狭小而不规则;胞浆内有伊红染色的颗粒,颗粒细小,大小较一致。部分胞浆已崩解脱落入管腔,细胞核清晰。肾间质中毛细血管受挤压。 2.肝细胞水肿:此为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之切片。肝细胞因胞浆内水含量增多而明显变大,胞浆淡染,称胞浆疏松化;有的肝细胞胞浆透明,称气球样变。肝细胞核的形态大致正常。肝窦受压变狭窄。 3. 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的结构尚存在(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胞浆内出现了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脂肪滴空泡(该空泡处原为脂滴,制作石蜡切片时被有机溶剂溶去)。有的空泡细小、量多,分布在核周围,有的融合成一个大脂滴空泡,将肝细胞核压向边缘,形似脂肪细胞。肝窦受压、变狭窄。 4.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之间为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细胞,纤维母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星芒状,胞浆丰富,略显嗜碱性,胞核体积大,染色淡,可有1~2个核仁;炎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5.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粗,彼此融合,形成均质的梁状或片状粉染、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6. 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细动脉,如脾中央动脉、肾入球小动脉等。此为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下凝固,形成均匀红染的无结构状物质,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又称细动脉硬化, 7.宫颈腺体鳞状上皮化生:宫颈管粘膜部分粘液腺泡腺腔尚可辩认。部分宫颈管粘膜固有的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鳞状细胞分化成熟,腺泡腔消失,细胞团周围有完整基底膜。腺泡之间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组织和细胞适应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原因和发生机制、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损伤的修复:再生、创伤愈合、纤维性修复 在生活过程中,机体的细胞、组织经常不断地受到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因子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抵制刺激因子的损害并得以存活。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出相应的功能和形态改变称为适应(adaptation)。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机体的这种反应能力可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机体正常生存,但这种反应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越了一定界限,细胞就有可能出现损伤(injury)。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因子后,受损细胞可恢复常态,通常称之为变性或亚致死性细胞损伤。严重的细胞是不可逆的,最终将致细胞死亡。 正常细胞、适应细胞、可逆性损害细胞和不可逆性损害细胞呈现代谢、功能和形态的连续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之间往往无截然的界限。可复性改变和不可复性改变之间也常难以截然区分。一个刺激究竟会引起细胞的适应反应、损伤还是死亡,不仅由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决定,还与细胞的易感性、血供、营养等有关。适应与损伤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第一节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一、萎缩 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到正常状态后受致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器官、组织或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器官的未曾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范畴。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发其间质(主要是脂肪组织)的增生,有时使组织、器官的体积甚至比正常还大,称为假性肥大,见于萎缩的胸腺和肌肉等。 萎缩通常由于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资供应不足,以及神经或内分泌刺激减少等引起。 (一)分类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1.生理性萎缩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这种现象也称退化。如青春期后胸腺的萎缩、妊娠后子宫的复旧、高龄时期出现的老年性萎缩(不可恢复性)。 2.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萎缩:有全身性和局部性营养不良性萎缩,前者常见于蛋白质等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如消化道梗阻长期不能进食或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结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答案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B 4.D 5.D 6.A 7.C 8.A 9.D 10.C 11.D 12.A 13.B 14.D 15.B 二、多选题 1. ABCD 2.ABD 3.ABC 4.ABCD 5.ABCD 三、填空题 1.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答: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 3.答:动脉壁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 4.答:细胞核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5.答:一期愈合二期愈合痂下愈合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 错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五、名词解释 1.化生: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2.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3. 再生:指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分裂增生来修复的过程。 4. 肉芽组织: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六、简答题 1.答:(1)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2)形态结构肉眼观察:肉芽组织表面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富含毛细血管,没有神经,触之易出血,但不疼痛。镜下观察:新生的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在近创面处互相吻合呈弓状突起,其间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肉芽组织的功能是①抗感染和保护创面;②机化血凝块、血栓、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③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 2.答: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常见的化生类型有①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子宫颈炎时,柱状上皮因受炎症的长期刺激而转化为鳞状上皮;②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节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适应(adaptation)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内外环境的改变作出的非损伤性的应答反应。 ?改变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达到新平衡,以避免环境改变引起的损伤。 ?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老化(aging)或衰老(senescence):随年龄增大,各器官系统均发生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这种生命活动全面下降的总和就是衰老。细胞老化是个体老化的基础。 一、萎缩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由于实质细胞变小或数目减少使其体积缩小称为萎缩分类: –生理性萎缩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与年龄及内分泌关系密切。许多结构、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乃逐渐萎缩,称为退化:如青春期后的胸腺、妊娠期后子宫复旧、授乳期后乳腺复旧、绝经期后的卵巢,子宫及乳腺、高龄几乎一切组织和器官均萎缩,尤其脑、心、皮肤。 –病理性萎缩 ?发育不全及未发育:器官或组织先天地未充分发育至正常大小,或处于根本未发育状态。 ?如:发现一位患者的肾脏明显缩小,是否是肾萎缩? 病理性萎缩:在病理状态下,由于致病因素作用,组织细胞内代谢障碍,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因而细胞功能降低,久之细胞缩小或减少。 1营养不良性萎缩: 全身性: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如全身消耗性疾病、恶病质)、消化道梗阻。此时按脂肪、肌肉、脾、肝、肾、心肌、脑顺序萎缩,有其代偿意义。 局部性:动脉硬化症引起脑、肾萎缩,为局部血管病变所致。 2废用性萎缩:长期不活动、工作负荷减少。如骨折 3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伤,其效应器官及组织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发生营养障碍。如脊髓灰质炎 4压迫性萎缩:组织、器官长期受压,如肾盂积水 5内分泌性萎缩: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时。如垂体受损时,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器官均萎缩。 萎缩的病理学改变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为了避免损伤,可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与之协调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学上的改变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 1.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体积变小称为萎缩。通常是由于该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有时也可因细胞数目减少引起,或二者兼有。萎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萎缩有的表现为全身性萎缩,如消化道慢性梗阻;有的表现为局部组织器官萎缩,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等器官萎缩。此外,萎缩又可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废用性萎缩;③压迫性萎缩;④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等。 2.病变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质地变韧、包膜增厚。光镜下萎缩的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或两者兼有。胞浆常深染,核浓缩。心肌萎缩时,其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 3.后果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如原因持续存在,萎缩的实质细胞最后消失。 (二)肥大 概念:细胞体积增大,使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类。病理情况下,例如高血压病,左心负荷加重,心肌纤维体积增大,属代偿性肥大。肥大有时需与实质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引起的假性肥大区别。 (三)增生 概念:细胞数量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增生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之分。肥大和增生常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 (四)化生 1.概念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化生是一种可复性病变,原因去除后大多可恢复。 2.类型 (1)鳞状上皮化生:气管及支气管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上皮、肾盂的移行上皮等在慢性炎症时转化为鳞状上皮。 (2)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时,部分胃粘膜上皮转化为肠粘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甚至形成小肠绒毛。如果一种腺上皮转化为另一种腺上皮,则称为腺性化生。 (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如间叶组织化生为脂肪组织或透明软骨。 3.意义化生对机体是有利的,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 学习纲要 1.掌握萎缩、肥大、化生、变性、坏死、坏疽、机化、肉芽组织的概念 2.掌握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创伤愈合的类型及其特点 3.熟悉玻璃样变的类型、坏死的结局及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4.了解萎缩的类型、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正常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能做出及时的反应,以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细胞、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生存。当内环境发生改变,或在各种轻微但持久的致损伤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可通过改变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加以调整,以维持细胞在新环境下的活力和功能,这种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adaptation),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如致损伤因素较强,超过了组织、细胞的适应能力时,则引起损伤(injury)。较轻的损伤(变性)是可复性的,即引起损伤的原因去除后,受损细胞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可逐渐恢复正常;如致损伤因素很强或持续存在,则引起不可复损伤,即细胞死亡。机体对损伤造成的组织缺损具有修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称为萎缩(atrophy)。细胞萎缩可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萎缩的器官除实质细胞体积变小外,常伴细胞数目的减少。多见于肌肉、骨骼、中枢神经及生殖器官等,通常是由于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以及神经、内分泌刺激减少等引起。 (一)类型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1. 生理性萎缩人体的许多组织和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萎缩,这种萎缩称生理性萎缩。如幼儿阶段脐血管的萎缩、青春期

第二章组织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⑴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变性,黏液样变性定义及好发部位、病理变化[尤指镜下观] 详见复习资料 (2)坏死: 形态常发部位肉眼观察特点 凝固性坏死凝固状态心肾脾等实质器脏的缺血性干燥、坚实、坏死细胞结构消失,组织轮廓在一段时间内隐约可见 坏死;肿瘤组织坏死和碳酸、呈灰白或灰黑色 升汞等蛋白凝固剂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迅速脑组织坏死;阿米巴痢疾;炎性呈黑褐色/ 分解、液化或 浑浊液体状 坏疽较大面积受腐肢体、阑尾和小肠、肺等与呈黑褐色/ 败菌感染,坏死外界相通的内脏 部位呈黑褐色。 纤维素样坏死间质胶原纤维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与非变态,嗜酸性红染局部结构消失,形成一堆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无(结缔组织)反应性疾病无结构物质 与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 (3)坏疽 发生条件发生部位肉眼病变腐败菌感染全身中毒 干性坏疽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四肢,特别是下肢远端水分逐渐蒸发感染较轻轻 ,坏死肢体局部可局部 燥而收缩,呈黑褐色 湿性坏疽既有动脉阻塞又静脉淤血与体表相通的内脏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局部严重严重 肿胀明显,呈黑色或黑绿色

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杆菌和恶性水肿杆菌深部肌肉开放性外伤产生大量气体是坏死严重气体坏疽发展迅速, 合并厌氧感染区呈蜂窝状,棕黑色有奇臭毒性较大,吸收多, 后果严重 2名词解释 萎缩:发育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间质增生。 脂肪变性:非脂肪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加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过程。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的一种情况,常发生在严重贫血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出现成排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玻璃样变性:细胞或间质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蛋白性物质。 坏死:活体内组织细胞的死亡。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红染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肉眼为淡黄色,细腻,质地松软状如干酪 坏疽:大范围坏死伴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 溃疡:皮肤、粘膜、坏死组织脱落后,遗留较深的缺损 空洞:内脏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自然管道排出留下空腔。 凋亡:活体内单个或小团体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无极性炎症反应。 修复:当机体的细胞、组织损伤后发生缺损时,周围健康的组织再生修补的过程。 再生:损伤周围组织的同时又发生修补。 稳定细胞:具有潜在再生能力的细胞,组织遭到明显破坏时,表现出的较强的再生能力。 永久性的细胞:缺乏再生能力或再生能力比较微弱的细胞。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组织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鲜红色、瘢痕规则、整齐、小、线状。 瘢痕疙瘩:瘢痕组织增生过度,突出皮肤表面,向周围扩延。不能自发消退。发病机制和体质或肥大大小分泌生长因子有关。 3问答题:可结合上述复习重点以及复习资料习题,这里不在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坏死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坏死 坏死 生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坏死(necrosis)。各种损伤因子,只要其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或持续一定的时间,均可导致细胞的死亡。细胞死亡可表现为坏死和凋亡。坏死较常见,是指在损伤因子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并发生了一系列形态学改变。由组织细胞的变性逐渐发展而来的坏死叫渐进性坏死。凋亡大多数是指在生理状态下细胞更新的程序性死亡,但在病理状态下也可发生。 1.坏死的病理变化 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 核浓缩(pyknosis):即由于核脱水使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体积缩小 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分散在胞浆中。 核溶解(karyolysis):DNA降解,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核染色浅淡。坏死组织核改变 细胞浆的改变:胞浆红染,结构崩解呈颗粒状。 间质的改变:实质细胞坏死后的一段时间内,间质常无改变,后可有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液化。 肉眼:坏死组织失去正常组织的光泽,污秽,痛觉消失。 2.坏死的类型 1. 局灶性胞浆坏死:坏死仅局限于细胞的某一部位,坏死区由界膜加以包裹,从而与周围健康胞浆相隔离。 2. 凝固性坏死:是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其特点是坏死组织的水分减少,而结构轮廓则依然较长时间的保存。如肾梗死,其特殊类型有两种。脾凝固性坏死肾凝固性坏死肾凝固性坏死(HE)肾上腺凝固性坏死(HE)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如结核病时发生的凝固性坏死,其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大体呈淡黄色干酪样。肺干酪样坏死坏死后空洞形成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HE)干酪样坏死(HE) 坏疽:当大块组织坏死后,由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败菌的感染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的形态改变,称为坏疽(caseous necrosis,caseation)。坏疽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干性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组织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多见于四肢未端。坏疽的组织干固皱缩状,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足干性坏疽 (2)湿性坏疽:多发生于内脏,也可见于四肢(当其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又受阻,伴淤血水肿时)坏疽组织水分多,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伴有恶臭,如坏疽性阑尾炎等。肠湿性坏疽下肢湿性坏疽 (3)气性坏疽: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腐败弧菌等厌气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气泡呈蜂窝状。气性坏疽 3.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是指坏死组织溶解形成软化灶。常见于含可凝固的蛋白质少和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等部位。脑液化性坏死脑液化性坏死(HE)脑液化性坏死(HE) 脂肪坏死:为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有酶降解性和外伤性两种。前者见于急性胰腺炎时,胰酶外溢引起胰腺周围脂肪组织坏死,后者是由于外伤脂肪细胞破裂而引起的脂肪组织坏死。脂肪坏死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应性改变 12 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13 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14 发生脂肪变性的细胞,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胞浆基质 D.自噬泡 E.线粒体 15 “虎斑心”是指: A.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心肌脂肪浸润 C.心肌细胞中,脂滴明显增多 D.心肌脂褐素沉着 E.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16 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是: A.纤维瘢痕 B.瘢痕疙瘩 C.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D.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脾周围炎包膜增厚 17 下列哪种变性实质为组织坏死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